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1

工程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难度,主要表现为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每一项工程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气候、地质与地形地貌等。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工程消费,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生态进行考虑和分析。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

对于工程项目,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将愈加重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达成个人目的的同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13]。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型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注工程的生态问题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改变社会现状最直接的动力。当前,科学技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工程管理把技术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类作为技术革新的发起点,往往很难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间达成有机平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两面性越发明显。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另_方面,技术也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风险和威胁。基于技术的两面性,我们更应将科技创新置于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科技创新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为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我们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约束。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原则,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进步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2.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生态科技创新是指能为客户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和新过程,并降低技术创新对环境影响的活动。不同于其它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除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外,其自身还能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降低产品外部环境成本。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三大因素的影响。

2.1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避免企业将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确保企业主动承担该部分成本的重要约束。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强化企业的生态创新动机,激励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条件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足够高,如果创新利益无法抵消技术更新成本,那么这种双赢局面就是不稳定的。法律法规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法规可预见性。

(1)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企业污染指标的控制上,定量指标越明确,法律法规的强度就越大,衡量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证据就越充分,工程项目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风险就越大。一个产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保护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违法风险就越大,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越多。

(2) 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组合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3]。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政策引导,其中,直接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环境标准等,经济刺激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包括信息披露、政策扶持等。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刺激比单一的直接管制更能够促进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不拘泥于行政控制,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

(3)未来法规政策的可预见性对生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创新必然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根据收益成本法则,企业只有在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继续在生态科技上予以投入。而企业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取的收益往往与宏观政策走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持续趋于严格,那么,污染少的企业就比高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2 有效竞争的市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作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供方,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顾客利益。

(1)市场结构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结构可以用竞争程度或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企业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过程中。同时,集中程度越高,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以违法违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缺乏竞争,市场集中度高会导致企业更加懒惰,从而阻碍科技创新。

(2) 顾客需求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产品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受消费者喜欢,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顾客消费习惯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3) 潜在的顾客利益是企业生态科研投入的后备动力。潜在顾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兼顾潜在顾客利益,有利于洞悉潜在市场,促进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潜在顾客的利益,就更容易开拓新市场。

2.3 企业内部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都是外部环境,而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产结构以及科研能力。

(1) 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因此,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能够使企业在决策时更注重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搭建环境保护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2) 企业规模和实力也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资金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企业可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越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就越强。同时,规模越大、能力越强的公司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敢于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

(3)企业科研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科研人才。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我国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须从法律法规、工程市场、环保市场以及企业内部入手,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我国工程管理向生态工程转变。

3.我国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的大规模建设向集约式的工程管理转变,具体体现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我国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部分: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行业内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工程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外,我国工程管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促进工程管理行为更加精细化,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机制更加流畅,工程设计与质量明显改善。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生态文明工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1) 工程管理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地区间工程建设标准不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14]。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绩考虑,也有不发达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的原因。

(2)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应更加严格。工程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有些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已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困难和不便。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未积极履行职责,导致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将新产品、新技术用于工程管理实际活动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工程生态化水平。我国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应用上一直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工前的系统性论证不够,前期调研不充分,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大量存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4)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工程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能兼顾一面,难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上。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还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工程管理团队已悄悄渗透到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而我国很多工程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建基于低成本人力资源。要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生存,我国工程管理就必须转变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1) 从顶层设计出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保护利益是长远的,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动机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生态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政策的前瞻性、风险性、预见性、科技关联性等特点,促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在审批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是生态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标准,推动工程管理的生态化转型。法律法规是外部环境失灵情况下促使企业按照规则办事的手段。虽然我国在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很多制度和规章,但是缺乏定性标准检验企业执行力。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速制定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些标准进行界定,保障行业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大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激励,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同的刺激手段对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不一样。政府应运用多种手段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如:加大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减税力度,加大政策性扶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等,激励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一些传统领域给私营业者和国外投资者,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校企联盟,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

(4)加强市场培育,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市场培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调动企业生态投入积极性。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者养成生态消费观。政府、学校、媒体等单位都可以作为市场引导者,通过加大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强化生态消费知识宣传,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消费观。

(5)工程建设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本身。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企业应积极分析当前法律法规和外部市场环境,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生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没有认识到生态科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管理观念和思维,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中,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来实施。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2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立体教学;翻转课堂;培养途径

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我国对于程序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程序设计类专业人才在很多行业中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公司、电子科技公司还是网络游戏公司等,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都有较大的缺口。因此,高校在培养程序设计类专业人才时除了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通过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样也是其他专业课程和延伸课程的基础[1]。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实践操作类课程。学生需要运用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在数据结构、编译原理、图形学等方面进行设计,形成一种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是教师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一项实际操作能力。

1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软件工程师将会走向更加具有发展前景的道路。这一发展规划的提出,对高校教师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软件工程师已经成为当下非常受欢迎的一个职业。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的程序设计能力的掌握十分重要,还需要同时兼备相应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能力为企业开发出更多有用的软件和工程。除此之外,学生是否具备实践与创新能力也是衡量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2]。高校在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构建各类应用型课程体系,尤其是程序设计类课程。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独特的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高校培养人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2)在课程建设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进行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3)还可以通过产教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人才培养理念转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高效的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提升高校知名度,扩大核心竞争能力,为高校的办学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当前很多工科类高校重点建设的课程项目,同时也是基础系最重要的课程。程序设计类课程本身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化基础,因为这些基础能力的缺乏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的主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发展下去,教师对于该课程的讲授效率不高的问题也更严重。程序设计类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内容枯燥,导致学习难度增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足够多的兴趣和耐力[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强大的引导作用,将枯燥的课程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能力。(2)教师专业能力有限当前很多高校的程序设计教学主要包含的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Java高级程序设计》。这些课程会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但是由于可能会受到某些教师专业能力有限的影响,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融合贯通能力不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能教授一些表面的知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只了解到表面,就失去了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另外,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并未制定相应的实践作业,导致学生想要进行实践也无从下手[4]。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有的高校本身缺乏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项目资金支撑,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未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软件项目开发训练,缺乏独立的项目开发能力,初入职场时就无法独立开展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原因。(3)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足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来说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很多高校在开设程序设计类课程时都会将其他一些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融入其中,见表1所列,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涵盖的知识面较广,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但是从当前很多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的问题,前期的基础知识还未掌握就开设了后续课程,学生学习较为吃力,老师的教学也显得力不从心[5]。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设计项目仍然无法独自处理。另外,当前很多企业对于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都应该成为高校教学中需要重视的。

3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差别,立体教学模式的建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长。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会借助新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全覆盖,形成立体模式,分别以课堂教学为长、学生自主学习为宽、课程项目驱动为高,从三个维度对课程的体系结构进行完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三方面能力的提升,分别是学会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6]。以上三个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的思辨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这正是立体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立体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以翻转课堂为教学手段。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独创思维。此外,翻转课堂对于知识点会有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学生对于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从中找到新的问题所在,并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7]。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积分制作为考核方式来记录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之后的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3.1以创新能力培养

为教学目标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讲授、学生操作和实践,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语义上,无形中学生就会认为学习编程语言就是学习语法知识,只要掌握了语法知识就可以编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教学目标落在程序设计的应用方面。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笔者主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对于编程语言需要理解的思想上,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重点讲述编程语言的语法。教学时需要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注重教学设计过程,从课堂设计到实验设计,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层次感,体现系统设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充分地进行跨学科、多方面的结合,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分解,并充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讲解完每个知识点之后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真正做到独立思考。

3.2以项目驱动和以赛促学

为教学方法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教学的真正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某个语法知识点,而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软件项目。因此,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正确地利用课堂时间,例如前半堂课程主要讲解相应的语法知识点,后半堂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添加以下两个项目:(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内部需要添加的内容包含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基本的成绩展示情况等;(2)“俄罗斯方块游戏”:教师让学生自由地组成合作小组,教师提供命题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分析命题,各小组分工整理,确认每一个成员的职能,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创新。整个流程结束后学生对于软件项目制作就有了大致了解,更有信心完成其他管理系统或游戏系统项目[8]。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是一种流动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以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手段

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很多高校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等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将教学转化为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融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9]。教师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表现进行系统评价,保证评价能够因材施教地进行。笔者从本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实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对于基本的编程语言知识点掌握较好,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专门讲解和探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逐渐增多。

3.4以积分制作为考核依据

与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别,高校在人才建设和培养方面主要侧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十分重要。学生成绩积分评定主要来自平时成绩和综合项目成绩两部分,各占50%的比例。教师在考核时需要加入学生的平时表现分以及小组之间互动的成绩,以此进行综合性考察[10]。将积分制作为考核标准形式,学生会有较高的参与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

4结语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3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财务管理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条“精英教育”之路。随着高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一大批新建院校、地方院校应运而生,为与老牌的“精英大学”区别,他们许多定位于“应用型大学”。然而,中国应用型大学办学时间短,至今为止,尚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以至应用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出现重合现象。

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新开设的一级学科专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数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办学时间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其他专业教学模式,如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后就生搬硬套,难以体现自身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因此立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抓住课程体系建设这一核心内容,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之满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一般把财务管理视为对资金(货币)的管理;然而在现代企业中,财务管理并没有履行资金管理的全部职能。实践中,对资金运动的管理(价值链管理)一般是由财务和会计两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财务管理作为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并没有履行管理的全部职能,而仅仅履行了一部分,即:资金管理中的直接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组织、调节和监督三项职能,而核算、分析和预测等间接管理职能则是会计管理的职责范围。从西方企业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正是依此划定“势力范围”的,在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也是如此,从学科体系来看,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虽然都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但财务管理学是研究资金直接管理的规律的学科,具体是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进行组织、调节和监督,以引导和调节资金运动的流向和流量;而会计学则是研究企业资金间接管理的规律的学科,即研究如何对资金运动核算、分析和预测,以准确和及时地提供资金运动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因此,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是相互区别,各成体系的。只有明确了这一基本点,财务管理专业才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才能完整地建立起来。这是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2.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有很大不同,但目前高校基本上没将其区分开来。就我校对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区别很小,财务管理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基本和会计专业所学课程相差无几,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也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

实际上从财务的基础学科来看,由于财务管理学主要研究筹资、投资、利润政策等问题,因此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学科应当以金融学、投资学为主,而会计学只是其基础学科的内容之一。因此,发展财务管理专业教育,除了应加强金融、证券、投资等基础学科的内容外,关键是按照财务管理学学科体系的要求,确立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界对此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却尚有争论。归纳起来,已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有以下三种体系:第一,按照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计算机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主体鲜明,层次感较强;缺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差别大,不利于教学组织。第二,按照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内容集中,按模块进行,便于教学,缺点是系统性不强,且不能体现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三,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优点是层次感强,缺点是可能形成“大杂烩”。

2.2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2.1 教学内容不合理,课程之间交叉现象严重

目前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交叉重复已成为普遍问题,如财务管理中的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学很多内容重复,管理会计中也涉及到较多的长期股权投资内容等。这种状况不仅极大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对财务专业的学科建设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2.2.2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课涉及较少

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然而现行财务管理学课程教材对知识的传授比较偏重,而对于能力的培养则显得关注不足。例如,教材中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的知识;但却很少阐发资本预算、财务规划的应用分析,特别缺乏财务案例分析,而这恰恰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我们课程体系中设计实践部分相对较少,没有专门的实践教材。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尚待开发。

2.2.3 财务管理学知识结构不合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

教授时大部分侧重从会计的角度讲授财务管理,该专业的学生都忙着考有关会计从业资格的证件。导致毕业学生大部分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真正从事财务管理的很少,甚至没有。在西方,财务与金融是密切相关的,但已有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结构中大都也没有设计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近几年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不相适应的。

2.2.4 教材编写内容上探索创新不足

市面上大多数是名称为《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等教材,内容比较笼统,这样的教材适合会计类、工商管理等非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但并不适合财管专业学生。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教材的编写修改多体现在继承和借签方面,在创新方面不够突出。例如,在课程改革方面往往是简单的增加课程,在教材编写方面往往是简单增加章节或者是采取“打补丁”的办法,缺乏科学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大部分教材都是直接照抄照搬西方的财务学,其实这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正像一些学者指出的,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就像会计中的偶发事项,在我国哪个企业天天投资,融资?而企业天天发生的运营活动,却没有人为之编出一套综合的,完善的适合它的财务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专为为财务管理专业编写的教材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该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更不能适应社会财务工作的需要。总而言之,已有的财务管理学课程结构及教材内容的改革与设计尚未突破传统的旧框框、旧思路和旧模式,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增加新内容,形成新体系势在必行。

2.2.5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是非财管专业毕业的,财管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在高校就职的基本上为零,让绝大多数的会计类专业或者金融类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从事财务管理的教学,有一定的劣势存在。比如在传授知识时难免带有自己的专业色彩,会计类的教师往往会向会计知识倾斜,金融类的则会侧重金融专业知识的传授。以我校为例,财务管理专业每年学生100多,但教师没有一个是财管专业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的,甚至会计专业的都很少。

3.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影响。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应加强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应更新、涉及学科前沿,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组合;另外,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努力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帮助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围绕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研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优化课程体系各部分的内容构成

课程体系中的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应该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为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功底提供支持。学位课课程设置应该着重于理论层面,这其中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上有学科都应该涵盖,这些是学好财务学的基础;课程内容既要包含经典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也要涵盖当今的企业管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更应结合我国特有的现实,西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财务学内容(投资、融资、股利分配)固然是主流,但未必适合我国。因此主干课程内容设置既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是基础理论的简单重复;又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专业选修课要体现出学生面临就业时的方向和特色,最好要依据本专业社会需求或者自己爱好来设置。最终目的设置出能切实为学生学好知识提供理论支撑的课程体系。

3.2 提升师资水平

到比较好的大学,研究所等招聘本专业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对目前在岗的任教财管专业的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双培训,给他们提供到一流大学进修的条件,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鼓励一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多了解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情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学生。

3.3 加强教材编写

目前财务管理的教材基本都围绕投资、融资、股利分配三大方面撰写的。而实务中大部分企业的投资业务、融资业务、收益分配业务属于偶发事项,而日常业务才是发生最多的,所以教科书编写时应该多加进这些内容的理论阐述与分析,注重与实务的结合。

3.4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量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实践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本着学生本科学习四年期间,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从对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查来看,发现它们普遍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或手段乏力,与实际脱节严重。为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内实训、假期社会调查和见习、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光绪.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123-125.

[2]郭海明.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54-57.

[3]巩建,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魏军英(197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王静(1989-),女,山东菏泽人,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 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14-02

一、工科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各国高度重视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工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工科大学生必将承担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重视其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世界上还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要想赶上并超越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培养打造一支能够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奠定基础。工科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设栋梁,高等学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个性健全、责任心强,是勇于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人才。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许多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成才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渴望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价值。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帮助他们通过参加实践创新活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既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又是高校教育事业的主要对象,还是未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当今时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研究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1.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内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工科大学生知识构成的特点,确定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课题,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探讨工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完整构建,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与实效。该体系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氛围研究与营造。通过对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分析,对如何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氛围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出了相关措施。

(2)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培养内容研究。根据工科大学生知识的构成与特点,制定相关的教育方案。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阶段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内容及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3)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的构建。针对目前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保障问题,开展活动实施保障体系的研究,以建立科学、系统的实施措施与保障体系。

2.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

(1)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编写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时,按照人才培养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分阶段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

第一阶段为认识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一与大二学生。在该阶段培养内容中,结合校园的课外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技讲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所有讲座均安排在课外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学时数控制在12学时左右。通过学校社团自发组织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与大三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该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部分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部分利用课外时间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学生自愿参加。主要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科技大赛进行,其学时数控制在15~17学时。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在该阶段的培养内容中,讲授内容在授课中进行,学生必须参加。采用集中辅导与个别交流的方式对授课内容进行消化与吸收。学生根据课程安排自行选择部分课程。学生自愿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与比赛,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该阶段的学时数控制在20~24学时。

第四阶段为创新阶段,该阶段以各种课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该阶段的培养以学生自愿选择为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采用报名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该阶段的学时数根据比赛需要制定。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氛围。

首先,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科技创新的主题,倡导、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团委、宣传部为牵头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及时报道与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氛围,从资金和教育培养方面积极扶持学生科技社团。

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并把科技创新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主动意识的培养。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试点,在培养计划中增加科技创新的教学内容,要求该专业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注重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范围,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参加活动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到拓展。将在该专业的成功做法推广到学院其他专业,以扩大宣传面和教育面。采取教师带头找题目、提课题,鼓励学生多立项,鼓励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3)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取得实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研究中建立了由教授、副教授为带头人,讲师为辅的指导教师队伍,并通过校团委、各种学术社团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能力锻炼的实践活动。配合校团委、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对在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的指导教师、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与奖励。学院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创新团队及时宣传与表彰,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其中,感受良好的氛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是学校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主要由学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校内科技创新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该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科技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以及校内科技活动评比表彰等工作,并保证其可持续、有条不紊的发展。

第二层次是管理与服务组织,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和各二级学院教科办组成,主要负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等。同时,建立高素质、高能力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科技立项及各种竞赛的技术指导与科技创新的培养。

第三层次是由各级团委、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成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组织实施者,主要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的具体规划与实施,大力、有序地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三、实施效果与应用情况

本培养体系于2010年在过程控制与装备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中开始实施。目前,山东科技大学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已经毕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教育的学生都按照《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这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发展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素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化和技能的综合化,学生们从过去单纯追求考试分数,转变为力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协调发展。

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报名者寥寥无几,为了达到组团要求,只好硬性规定学生干部和党员必须参加。而现在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没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还自己进行策划或主动到社会上去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

3.参加科技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过去因为科技竞赛总是与相应的专业能力紧密相联,许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感。现在学科竞赛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项目,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2010年方案实施至今,在课题组教师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7项。课题进行周期内学生共有校级科技立项16项,院级科技立项29项。

4.听学术讲座的人日益增多

过去举办讲座需要指定单位专门组织学生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现在学术讲座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文化活动,自发地去听讲座也已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

5.实践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培养和训练,2007~2009级毕业生在前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深度和广度。经过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样一个系统的知识认知过程,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深刻体会,而且在认知上产生了质的飞越,在举办的各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图设计、制作、加工以及装配,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能力锻炼,体现出了较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交叉融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已不再满足于纯粹地接受,而是融入了更多的质疑,对讨论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在质疑、讨论和发现中,不少学生对专业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设想和设计,在企业和社会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题组教师积极做好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经课题组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机工杯、五征杯奖学金和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大赛特等奖。

目前该实施方案已逐步推广到各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机电类专业。

四、结束语

该培养体系通过近四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特色:一是以当代教育教学和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遵循科技创新教育规律、青年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思想特点,以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工程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及指导体系,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空间。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工科大学生,建立了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保证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提出了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保障体系和实施措施,并在其建设中进行了验证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课外科技创新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尽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涉及理论众多,且关联因素复杂,因此作为一种指导性体系和方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均需进一步深化。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课题组成员将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善,以期形成一种指导层面上的系统化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尔烈,王羡农.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多重课堂[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罗来松,戴红星,等.以“担当精神”建设推动学生科技创新[J].新西部,2008,(12).

[3]陈德静,禾平,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5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统计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马敏娜(195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46-02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统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教育已由过去单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规格、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这对统计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国外统计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国和加拿大统计学专业设置的特点: 一是招收统计学研究生的院校多于本科生的院校,说明北美对统计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二是本科生阶段统计学专业方向宽泛,研究生阶段专业方向分得更细一些;美国统计学会为统计学专业大学本科设置的课程体系分为统计方法、统计理论、应用统计、专业选修课,统计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研究一、二个实际的统计问题。

英国是统计教育的发源地。在现有的115所大学中,有50多所大学设有统计学专业。其比重远高于我国(不足20%),统计高等教育相当普及。

总而言之,国外统计教育发展的趋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计知识越来越普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方法科学及数据的科学受到学生重视和欢迎;二是网络成为统计教育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统计教育经历了从理论向应用教学模式的转变;三是重视对学生统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国外统计教育的现状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之处,结合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对统计学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体验,旨在抛砖引玉。

二、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吉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是吉林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来根据国外统计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新时期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特色为先”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学校“加强理论基础、注重社会实践”的方针,搭建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个教学平台。强调“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并举、知能品德兼修”,既重视第一课堂教学计划和教材建设,又重视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实践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专业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实现了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原统计学课程体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统计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问题较严重。由于经济发展中大量的信息出现,各个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统计学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宽的知识面、综合索质好的统计学人才。因此,有必要对统计学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优化、精心设计,旨在保证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加大实验及综合实验和设计研究实验的比重,同时注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突出对学生的基础性训练、启发性训练、创新性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统计分析与推断能力。按照这个宗旨,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加了选修课和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了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开设了调查分析师职业资格认证,并科学安排必修课、限选课,实现了多种课程形态有机结合。

理论授课体系强调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体系构建,并通过“精中间(专业主课程)、延两边(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我们对理论授课体系的课程定位是“顶天立地”。 “顶天”,即了解最前沿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立地”,即学生必须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强化统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重组课程内容,根据学分,强调提炼专业课程基础性内容,形成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本知识部分;深化及延伸的内容采用以点带面方式,以典型实例分析及专题讲解方式进行。拓展内容由学生在参考文献基础上以讨论或分析报告方式完成。

(二)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

依托学校网络实验中心和吉林省普查中心等实习基地,统计学院增加了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比重,专门增设《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实践性课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沿着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设计,采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编码、整理数据,撰写分析报告或类似的路径进行综合性训练。

实践课程体系将统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素质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按照“四个基本”组织教学。四个基本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统计软件的基本能力,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我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2003年提出的教育质量项目,要求有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学管理。我们制订了课程建设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课程组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受到学生欢迎和好评。

1.增加课程训练环节

培养学生统计专业基本素养理论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我们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和五年规划、统计公报中的一些具体统计指标进行解读,让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统计学》是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更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统计学科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课前五分钟”活动,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统计事件、经典案例等,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统计学科素养。

2.设立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

无标准答案问题的研讨就是使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方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科学创新方式。如孙亚静老师《抽样技术方法》课,针对同一问题,由学生们分组采用四种抽样方法收集数据,计算分析探讨,比较优劣,寻求最佳抽样方法。

3.强化过程评价,改革考试方式

基于不同课程性质,采取多样化考试形式。老师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论文、调查报告)进行评估。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体验统计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五年来,《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等课程教学中全面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体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一是实践性。项目的主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居民消费、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三是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我们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实务》和《数学建模》课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采集数据,录入整理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近些年独立完成了《长春市汽车生产营销消费情况系列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长春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等几十个项目的调查报告。项目小组以PPT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课外社会实践推行“三个结合”方法

我们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工作相结合;与国家组织的各项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

近些年来,我们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大型经济普查、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录入,今年参加了全国人口普查万里行的宣传活动和人口普查的试点工作。学生实践可以自选项目,也参与老师承担社会委托项目。我们先后完成了《农民失地后生活状况调查》、《云烟东北消费市场情况调查》、《吉林省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长春市物业管理基本情况调查》等多个委托项目。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文献、讨论、数据采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习题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考试与试卷分析、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紧密配合与关联优化。《统计学》、《市场调研与预测》网络课程2006年和2010年分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在课程建设实施中,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通过教学、科研讨论会等交流平台,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相融合。

近5年来,我们完成了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发表了《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等10篇相关论文,我们还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4门,出版统计系列教材4部,开发统计网络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类奖项4项,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和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

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创新人才模式,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升了教学水平。在参加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调查分析报告竞赛、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50多项。

总之,为适应吉林省经济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作为地方财经大学的统计学院,我们努力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教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能为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统计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敏娜.统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7,(05).

[2] 李国荣.培养统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探索[J].统计教育,2007,(09).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6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2003年,全国专利的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然而,科技部研究中心2006年完成的一份调研评析报告却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目前,融资难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主要因素。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前提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评价方法。一直以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度量就是一个难点,技术创新能力在本质上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企业的实力或潜力。本文拟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路

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我们可以借用这样的概念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及水平是多种力量影响的结果,并不仅仅表现为研究开发能力,它还需要企业其他部门及其活动的配合支持,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一项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所需资金少,建成周期短,技术含量高,决策机制灵活等特点,需要专项金融体系的支撑。可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投资体系。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对创业的外部环境依赖性大,这一点是在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可以将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指标分为创新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支持能力。

另外,创新的投入能力也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以及创新的转化能力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技术创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通过市场检验的关键指标。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侧重技术资产的评价以及创新外部环境的评价。这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内部资源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创新外部环境能力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具体见下表)

1.创新内部资源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内部拥有的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水平。主要包括拥有的专利数以及技术资产的情况,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情况,拥有的生产设备的情况,以及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氛围情况等。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尤其强调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以及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2.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强度和频率。主要包括技术培训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特别提到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指标,在之前的若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并没有提到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指标,实际上这个指标在反映创新投入能力方面更加准确和更加深刻。

3.创新转化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扩散能力。主要包括研发经费投入盈利能力,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成本降低率或质量提高率,广告支出强度,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不仅体现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而且表现为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的改进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

4.创新外部环境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程度。在我国,尤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从资金的支持到成果的转化,政府在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将社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政府政策及措施,与国内外技术资源的合作程度,与上游和下游的厂商信息联系程度等因素列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目前在综合评价时,创新外部环境能力指标的权重应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