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1
路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国际旅游线之一。它贯穿整个中国中部,把中国多各省份串连起来,构成中国红色旅游方面距离最长、辐射面最广、形象最突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带。而赣南苏区荟萃了红色文化起源的主体和红色革命的精华,且见证了红色文化的诞生和成长,已然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旅游品牌。
赣南苏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等方面关联度大、互补性强且具有良好的整合合作基础。各市县红色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又各具特色,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连续性和互补性,将客家风情、革命历史、民俗文化、地区特色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旅游带的资源潜力。赣南苏区区域内各市县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文化特色优势,共同打造区域红色旅游品牌。
一、色彩搭配
赣南苏区区域旅游资源保持“红色”主体地位,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将人们长期生活的色彩世界和视觉经验结合起来,就能让人们感受到色彩的情感,就能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当然,想要让人们对色彩,特别是一些已经具有了固定思维的色彩产生不同的心里感受,光靠视觉经验或机械地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信息贮存、转换、分析的复杂过程,才能完全达到在整体的意识发生作用。色彩情感意识的进一步升华,深刻地表达人的观念信仰,才能展示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一)配色设计:红色为主、多色搭配、色彩斑斓
1.色彩的表征。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源自民族文化的积淀,表达社会文化的内涵,每一种色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色彩心里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的刺激,在暖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冷色的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比较沉静。中国人的白色是对死者的亡灵的祭奠、黄色是对权力或尊严的警示;青黑色是理智、冷漠与空无等等,色彩表达着某种象征性的意义。
2.赣南苏区区域旅游主色基调的建立。在区域性旅游整合中进行颜色基调的选择有一定的原理,红色旅游资源在分布的广度上、表现的手法多样性上、结构中的份额上所占优势都可以让红色旅游处于整个区域的主导地位,可以让“红色”成为整个区域的旅游主基调。
3.赣南苏区区域红色旅游色调的调和。视觉上平衡的色彩,适用于长久的注目和使用,在区域性旅游整合中也是如此,停留在视觉上观赏性很强的景点很难长时期的吸引游客、停留在季相性很强的景点也很难平衡一年中的游客流量、停留在主题性游乐性很强的景点很难吸引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所以,区域性旅游整合与色彩体系中的色彩调和有着相同的基础原理,红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的生态景观资源、蓝色的水文水利资源、橙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紫色的文物遗址资源以及黑色的纪念丧葬资源在色彩视觉与心理两方面进行调和,将取得不同的艺术、经济和社会效果。
(二)赣南苏区区域旅游资源的“配色设计”
1.对比调和。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的色彩。在对比调和中包含明度、色相、纯度三种要素对比。
2.再创辉煌--精神原色对比。红、橙、绿三种原色是色相环上最极端的颜色,红、橙、绿表现了最强烈的色相气质,它们之间的对比属最强的色相对比。这样的色彩对比更具精神的特征,红色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观赏、感染,加上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寄托、认同,再加上赣南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的赏心悦目、生态启迪,三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旅游资源的一次重生、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梳理。
3.自然之美--纯净间色对比。橙色、绿色、紫色为情感间色,其色相对比略显柔和,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呈间色为多。这种对比方法适用于客家风情浓郁且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相对较多的片区,结合优良的山水自然景观,重点表现自然纯净之美,将红色文化遗迹遗址以主题篇章的形式融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中,并以山水景观进行串联和点缀。
4.彰显本色--演绎补色对比。补色的概念出自视觉生理所需求的色彩补偿现象,将补色并置,可以使各方的色彩都得到加强。如红与黑搭配,红变得更红,黑会因为红色而显得更鲜亮。
这种对比方法适用于独特人物与之补充共生的场景的片区,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纪念事件。红色文化气息与紫色的遗址遗迹向结合,让红色人物或实践有一个历史地域的载体,更显人物或事件的真实性和落地的可能性;黑色的纪念丧葬通过橙色客家习俗来演绎,得到一出客家风俗演绎纪念性人物或场景,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艺术和历史效果;红色文化题材与黑色纪念丧葬素材相结合,不仅可以演绎出规模宏达的历史场景,还可以展现出辉宏的红色纪念气势。
二、串联组合
旅游线路设计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理论与工作机制,即根据旅游产业的功能连带性和产业互补性设计,以线路的形式将重点景点或景区的旅游产品串联起来,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为目的,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态势和大格局。
(一)串联组合设计:“明珠”串联、取长补短、各施其能
旅游线路设计作为区域旅游整合与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可概括为:
1.一个核心,“一”是一个主题,以打造赣南苏区“红色文化起源”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为核心。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2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政策经历由限制城镇化、引导城镇化再到鼓励城镇化的演变过程,城镇化的深化发展对促进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3年止,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2.6%。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也在不断变化,逐渐趋于多元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综合协调经济之一,旅游产业不但推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在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幸福指数和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而这种发展旅游业的地区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食宿、娱乐、购物等一系列服务,使生产、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和居民大量地在此聚集,逐渐形成具有明显职能特色的城镇,这种城镇化的形式被成称之为旅游城镇化。旅游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基于不同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要素,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也是多样的。本文首先对旅游城镇化的理论进行梳理,并以长沙望城的旅游城镇化进程为例总结我国旅游城镇化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今后的旅游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旅游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旅游城镇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两者融合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城镇化的内涵理解仍处在不断探索当中,“旅游城镇化”最早由帕特里克・马林斯(Mullins)提出来的,他在对旅游城镇化与其他类型的城市 (工业城市) 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旅游城镇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
国内众多学者在Mullins提出的概念基础上对中国旅游城镇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各自对“旅游城镇化”内涵的理解。黄震方(2000)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王冬萍等(2003)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人口、资本、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集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的内容。朱f等(2006)以桂林为例,基于城市旅游功能角度研究城市“旅游化”,认为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结果,更主要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趋势和演变过程。李璐芳等(2007)从城市旅游角度来描述旅游城镇化,即旅游城镇化是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城市的旅游功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安传燕(2008)将旅游城镇化定义为:把旅游作为一种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动力来促进区域城市化的一种过程和现象。陆林等 (2009)基于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式以及旅游者需求角度,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镇和谐的一种动力,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三、旅游城镇化的模式
模式是指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葛敬炳(2007)根据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的不同,区别它们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城市经济总量的大小、城市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的构成、资源比较优势、旅游者类型等方面,最后把我国的旅游城市化分成了三种: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综合型。王红等(2009)通过对旅游城镇化理论的梳理将旅游城镇化可分为两种方式:内涵式旅游城镇化和外延式旅游城镇化。黄郁成等(2009)以江西井冈山为例研究旅游推动农村旅游化的实现模式,认为其实现呈现出三种形式:城市外延扩张、在乡村导入城市、乡村经济城市化。孙莉(2013)认为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按照开发对象和开发的城市旅游产品的不同进行分类。
四、案例分析
(一)长沙市望城发展概况
望城是湖南省长沙市市辖区,地处湘中东北部,湘江下游两岸,东临长沙县,南接长沙市区,西至宁乡,北连湘阴、汨罗市。望城区辖5个镇、10个街道,全区面积969平方公里,到2014年人口总量约为55.97万人。目前望城全境已纳入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核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望城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望城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并转移了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据统计,建国初期望城的城镇化水平只有8.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望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到“十二五”规划结束,望城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0%以上,其中城镇规划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望城的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一镇一特”的建设理念,2014年获评全省新型城镇化暨城乡统筹示范区。到2014年,望城已建成铜官、靖港、乔口等各具特色旅游小镇,其中靖港2008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二)望城旅游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模式
旅游城镇化是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镇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望城在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以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促使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推动着城镇化进程。在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下,望城的道路等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建设、城市景观建设得到完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转变。而逐步确立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促进了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关联产业逐渐衍生。望城旅游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如图1。
经过多年发展,望城的城镇化发展形成了以“生态+文化+科技”为核心,依托优质资源,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探索多业态、多形式的模式。因此望城的旅游城镇化的实践模式可以分为三种:
1、红色旅游型
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望城的红色旅游资源有雷锋纪念馆、郭亮陵园等。因此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将雷锋精神从区域政治思想宣传层面向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转变,将包括红色旅游资源在内的所有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2、生态农业型
望城的城镇化发展至今,农业产生的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在望城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不容忽视,另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在的要求,出现种种问题。因此要推动望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要把农业发展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注重整合土地、农业、乡村旅游三大资源,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并逐步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例如望城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注重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建“现代农庄”,这种创新不仅减少了传统农业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加快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3、历史文化型
历史文物古迹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形式,是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传承,能够激发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具有教育启示和情感寄托的功能。因此加快对望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实现望城旅游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望城有以靖港为代表的古镇资源,有皮影戏、花鼓戏、酿酒、制陶等传统技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因此要在尊重、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融入新元素,设计到不同的旅游线路当中,加快推动望城的旅游城镇化建设。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3
关键词:遵义 历史名城 保护 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历史相当悠久,“上溯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隶属于巴、蜀、夜郎等地,到了秦汉时期,在遵义西北地区开始置郡。延续到唐朝贞观年间,即公元639年设立播州,642年改播州的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之名自此开始并沿用至今。”[1]从唐末到明万历年间共经历七百二十五年,该地区由杨氏土司世袭。平播之役后,朝廷在此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并设遵义府。解放后设遵义地区,1997年改名遵义市。
1 遵义历史名城概述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国务院核定批准保存文物古迹,特别是具有重大科学、文化、历史和革命纪念意义或艺术价值,而且现今依然存活的城市。”[2]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了该地区的文化水平,并鼓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遵义在1982年2月8日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中,遵义作为革命圣地载入其中。近年来,人们倡导重走路,学习革命前辈吃苦耐劳的精神。遵义作为革命老区,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五一”、“十一”假期和春节期间,从四川、重庆、云南、湖南等地的游客来遵义旅游,给遵义的旅游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会址作为遵义的标志,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可供旅游的地方很多,有会址、山、娄山关、海龙囤、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遵义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而且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其中赤水市丹霞地貌在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 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位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以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悬殊较大,地貌形式多样。”[3]遵义属于黔北,占据云贵川交通要道,有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全市。
2.1 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2.1.1 遵义名城的保护现状。目前除了对会址及相关旧居的保护修缮以外,其他方面与全国大多城市一样修高楼,建洋房,每年花在老城及周边反复修整的交通线上的资金较多,道路却依旧狭窄。硬件设施保护的层次低,用混泥土建筑模仿古老楼房,花费巨大,效益不理想。同时,遵义地区的各个历史建筑分布较广,海龙囤、沙滩文化遗址、杨粲墓等受交通限制,布局较为分散。再则,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种环境保护规章宣传不足,市民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不强。
2.1.2 遵义名城的发展现状。随着遵义经济水平的提高,历史名城也有了新发展。交通线路不断完善,旅游规划日趋合理科学,对旅游产品的配套逐渐更新。
一是旅游资源的技术更新和配套完善。会址及其他旅游景区,都在不断应用电子科技和高新技术来展示自己。并利用科技对历史文物遗迹进行保护。遵义各个旅游地区在不断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加公共服务场所,简化旅游程序。
二是交通网络体系发展较快。已经投入运行的遵义白腊坎至茅台高速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遵毕高速公路、遵义至赤水的高速公路、遵义新舟机场以及遵义环城(一环)高速公路等,都在不断扩大遵义的交通网络系统。高速公路可以直达贵阳、重庆,始发列车也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三是旅游线路合理规划。遵义推出了红色旅游、国酒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及休闲度假相配套的旅游线路体系。形成以会址、娄山关为主的红色旅游区,以及仁怀——习水——赤水旅游区等。
2.2 遵义历史名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2.2.1 商业化利用现象严重。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遵义历史名城的一些重要地理位置被贴上各种商品的商标,对历史名城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各种良莠不齐的商业经营充斥在经济发展中,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协调现象严重,旅游文化产品质量粗糙,历史文化产品缺乏。
2.2.2 旅游线路单调。目前规划的旅游线路中,遵义发展旅游的线路比较单一而且分散各地。由于旅游线路归属不同,导致旅游线路呈直线形式如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旅游线,游客旅游到一地就有走到尽头的感觉。这是严重制约遵义旅游循环发展的问题。
2.2.3 旅游景区规划配套不合理。遵义旅游发展是以红色旅游线路为主,单一的红色旅游线路难以留住旅客,红色旅游与茶文化、国酒文化之间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历史文物景区与自然景观配套不衔接。如会址旁边全是居民楼,老城被局限于会址周围一小部分地区。
2.2.4 专业的保护和开发研究队伍缺乏。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强劲,旅游专业人员空缺较大。加之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业为服务行业,做服务员是被人们看不起的,造成许多即使是旅游专业的人员也选择其他行业就业的现象。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地方财政对旅游教育科研的投入也不多,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缺少理论支撑。
2.2.5 对历史文化认识和宣传不足。遵义的历史悠久,在这块地方形成的地域文化很多,包括土司文化、沙滩文化、国酒文化和茶文化等。人们在对外宣传时往往忽略了对各种文化的捆绑式宣传,导致在其他游客对遵义的认识就是“一座楼、一瓶酒”的印象。人们对自己拥有的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相关单位的保护措施也不完善。
3 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遵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作用的,完善各项保护措施有利于科学合理开发,而合理的开发使历史名城得到更好保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遵义历史名城进行保护与开发:
3.1 遵义历史名城的保护对策
3.1.1 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遵义市有必要制定完善的旅游法规,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科学管理城市规划与发展。”[4]对遵义的历史文化遗址及革命纪念地加强保护措施,对遵义海龙囤、杨粲墓、会址、娄山关、四渡赤水各渡口等区域划分严格保护区。鼓励人们多学习保护条例,对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的事迹进行举报有奖制度,让法律约束人们不良的举止行为。
3.1.2 适当控制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保持着原来的自然状态,基于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污染物,自身能够完整消化吸收的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受游客数量、生态容量、污染量、自然净化时间的影响。”[5]遵义地区的旅游客流量最多的时间段一般在春节期间、五一假期和国庆节假期三个时间段。要从往年的客流量数据中掌握每个旅游区旅游的最佳容量,旅游价值才会得到最好的体现。不能让人们在高峰期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从而尽量减少淡季对历史古迹的修复支出。
3.1.3 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保护,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市民用自身的行为做好保护名城的实践工作。通过提高遵义市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人们互相学习,共同为打造旅游强市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全民参与到对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保护行列中来。加强旅游科普知识的宣传,转变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让更多人投入到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工作队伍中,以适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发达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比例是最高的,解决就业也是最多的,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比第一第二产业高得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工作当中,尽量减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3.1.4 加大名城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每年从政府财政支付一定资金用于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复和改进。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难免会造成一些破坏,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对会址定期检查和维修。号召社会各界对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的开发修复积极献策,并集资对海龙囤旅游区进行科学开发。对娄山关战斗遗址以及其他革命战争场所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同时用一定资金投入到沙滩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存在不能只是一具驱壳,要有生命力去支撑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存在不能一味商业化,否则就失去了历史价值。要保护好遵义各地的地方文化,把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2 遵义历史名城的开发对策
“旅游开发是指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打造和包装,从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活动形式。”[5]要把历史文化名城做强做大,遵义还得加强对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3.2.1 旅游线路设计要多元化。现在遵义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线路较为单一,直线型线路居多。从遵义到仁怀、习水、赤水的旅游线路就是如此,这样的设计使旅游效益大打折扣。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应多元化,形成环形旅游线路。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山水景观结合起来呈现给游客。运用大旅游的概念,和贵阳、毕节、重庆等地区合作,把旅游线路做大,扩大旅游辐射范围。
3.2.2 注重品牌塑造,突出独特性。拓宽遵义历史文化渠道,把中世纪播州历史以及海龙囤土司文化设计为历史纪录片,搜集明朝末年平播之役的资料,开发成大型历史战争连续剧。从红色旅游入手,加强对精品旅游线的宣传,通过从电视、广播、音乐、网络和报纸、期刊等媒介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红色旅游品牌。同时加强与白酒行业的合作,特别是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酱香型白酒,拓宽旅游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通过召开各种酒类推销会议,也可以带动遵义旅游,使遵义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利用。
3.2.3 明确定位,科学开发。既然遵义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就可以把遵义定位为会展旅游城市,通过召开一系列的展览会和洽谈会,引进外来资金,吸引外来游客,推广遵义的优质白酒和茶叶,同时给游客介绍遵义的历史文化和美丽风景,带游客通过环型旅游线路参观“大遵义旅游区”。这样不仅通过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在遵义参观游览的旅客还可以为遵义的知名度发挥作用,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遵义历史名城的保护开发要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次之”的原则,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尽量保护名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彰显遵义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学东.说古道今话遵义,北京:中国改革,2004,(10):68.
[2]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北京:城市发展研究,2006,(4):55.
[3]王国恩,肖荣波,彭涛,吴天谋.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以遵义市为例,南京:现代城市研究,2010,(2):74.
[4]刘亭君.浅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意义及启示,青海: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6):227.
[5]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7-298,24-25.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4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群;GIs;开发潜力;陕西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4―0025―05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吸引力产生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在区域旅游资源系统中,旅游资源是以个体的集合群的形式――旅游资源群的形式而存在,结合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定义,引入“旅游资源群”的概念。所谓“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旅游资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重要存在形式,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1]。旅游资源群这一概念强调从整体出发,分析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研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这对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前旅游资源学研究中,有关旅游资源群的研究基本上仍处于萌芽阶段。截至目前,全国范围以及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尚未进行全面的旅游资源普查,旅游资源的研究仍处于资源综合开发研究阶段,对旅游资源群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基础信息资料,更谈不上运用旅游资源群的概念来研究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达到区域旅游资源的群体效应[1―6]。本文采用自2003年8月开始,历时2年多的陕西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获取的第一手数据,结合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陕西区域各大类旅游资源群中个体的分布进行了可视化,计算出各群的开发潜力,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南北景观荟萃与过渡的交融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绚丽多彩。5000年文明所积淀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遍布三秦大地;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地,构成了大量的、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之一。陕西位处欧亚大陆桥的中枢位置,起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作用,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科技和文化教育较发达,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经普查,截至2005年9月,陕西省旅游资源有9972个,按类型可分为两类:自然类型654个,占6.6%,人文类型9318个,占93.4%;按等级可分为6个级别:5级154个,4级409个,3级1165个,2级1378个,1级2373个,未获级4493个。在11个地市、区中,旅游资源单体最多的是西安市,共计2148个,其中优良级(3级以上)旅游资源单体自然类型25个,人文类型551个,最少的是杨凌区,共计86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自然类型0个,人文类型24个。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陕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人文类型旅游单体占多数,空间分布广泛,见图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对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进行研究,首先应计算出其开发潜力,但由于该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图形数据和统计数据,故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全部旅游资源普查数据的可视化与统计、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计算。
2.1普查数据可视化与统计方法
由于陕西旅游资源普查获得的最新资料涉及的数据量大,种类繁多,覆盖范围较广,因此为了便于普查数据的可视化与统计,必须对其建立空间数据库。本研究利用普查获得的各个旅游资源地理位置数据,批量导人到GIS软件中,实现普查数据的图形化显示,建立图形数据库,并对属性数据(如名称、种类、级别、行政隶属等)进行分类、编码,建立属性数据库,然后实现这两个数据库的链接,从而建立陕西旅游资源空间数据库。在该库的基础上,通过条件查询,实现各区域的面积量算以及各类型旅游资源数量的统计,并用GIS软件的运用空间分析功能,算出各类型旅游资源单体之间的距离之和n]。
2.2开发潜力计算方法
根据开发潜力的概念界定,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的大小决定于区域旅游资源群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以及资源优越度指数的高低,是由旅游资源群的规模度、集聚度和优越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区域内旅游资源群而言,聚集度指数越小,则旅游资源聚集度越大,旅游资源单体间关联度越强;规模度指数越大,则单位面积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越多;优越度指数越大,则区域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越多,旅游资源群市场知名度就越高,市场开发潜力就越大[1]。
考虑到这三种指数对于区域旅游资源群总体开发潜力的不同影响,本研究认为各指数对总体开发潜力的影响权重一致,因此,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可用公式表示:
pij=Sij+Dij/Rij
(1)
其中:Pij为第i个区域内j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Sij为第i个区域内j类旅游资源群优越度指数;Dij为第i个区域内j类旅游资源群规模度指数;Rij为第i个区域内j类旅游资源群聚集度指数[1]。
3 陕西区域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可视化与统计
3.1数据可视化
此次旅游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共有9972个旅游单体,数量大,类型、等级较多,因此,在标注旅游单体时,本项研究采用文件读取的方法,将旅游单体批量生成旅游资源单体数据库,然后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在基础要素图上标注出来,从而获得陕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图,见图1。
3.2数据统计
在本次陕西旅游资源普查中,采用的分类体系是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GB/T 19872―2003),将陕西旅游资源划分为主类一亚类一基本类型三个层次,分属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天象与气候景观(D)、遗址遗迹(E)、建筑与设施(F)、旅游商品(G)和人文活动(H)等8个主 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按分级体系划分为3个优良级(5级、4级、3级)和3个一般级(2级、1级、0级)。陕西省旅游单体分区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4 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计算
本研究考虑到研究的意义及难易程度,分8个主类计算了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根据公式(1)得知,欲计算出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必须首先得到聚集度指数、优越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
4.1三种指数的计算
聚集度指数(conglomeration)反映了旅游资源群个体空间分布聚集程度,是旅游资源群个体关联度程度大小的重要体现,它是衡量旅游资源群个体在空间上纵向排列所产生的屏蔽效应大小程度的重要指标。把旅游资源单体看作点要素,则聚集度与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和点密度成正比关系。优越度指数(dominance)是表示优良级旅游资源在同一区域、同类型旅游资源群中的地位指标,它表明区域旅游资源组成中此类旅游资源类型在旅游资源群中的支配程度,与区域内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成正比关系,与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单体总数成反比关系。规模度指数(dimensions)是指单位面积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其值越大表明区域内旅游资源规模越大,它与旅游资源群中单体数量成正比关系,与区域面积成反比关系[1]。根据以上各指数的定义,不难算出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的聚集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
4.2开发潜力的计算
根据公式(1),将各区域各类型旅游资源群的聚集度指数、优越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代入,即可计算出陕西区域各主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其结果如表2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经过对表2和图2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整体来看,各类旅游资源群中,开发潜力从大到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杨凌的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1.6415)、杨凌的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1.1653)、绒阳的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1.1486)、西安的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0.9802)、西安的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0.7534)。从所处的地理位置方面分析,杨凌、咸阳、西安这三个区域都位于关中平原,并且相毗邻,交通便利,从旅游资源群的类型方面分析,人文活动、建筑与设施这两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在全省范围内相对较大,各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平均值同样体现了这个规律,即建筑设施旅游资源群的平均开发潜力为0.551,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的平均开发潜力为0.5332,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旅游资源群开发应以西安、咸阳和杨凌这三个区域为中心,实现“西一咸一体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开发的重点应放在人文活动和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方面。
(2)从旅游资源群的类型来看,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商洛(0.5818),这是因为商洛虽仅拥有17个优良级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不及安康、宝鸡和汉中,但这些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如金丝大峡谷、柞水溶洞等;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渭南(0.3455),经统计分析,渭南拥有6个优良级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如华山风景名胜区等,从数量上就已排在全省其他区域的前列;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延安(0.6533),延安拥有7个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如山丹丹花等,所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集中,故其开发潜力最大;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宝鸡(0.2183),经统计,全省范围内,优良级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仅有1个,就是位于宝鸡眉县境内的平安云海;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杨凌(0.143),虽杨凌仅拥有1个优良级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疙瘩庙遗址,在数量上位居全省倒数第一,但由于交通便利,故其开发潜力最大;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也是杨凌(1.1653)。这是因为杨凌虽然拥有19个优良级建筑与设施旅游资源,在数量上位居全省倒数第二,但由于杨凌本身区域范围较小,这些资源的位置分布非常集中,故其开发潜力最大;旅游商品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是西安(0.5195),经统计分析,西安拥有28个优良级旅游商品旅游资源,如西安羊肉泡馍等,在数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且位置相对集中,位于市区,故其开发潜力最大;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还是杨凌(1.6415),杨凌拥有2个优良级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后稷和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虽然数量上非常少,但所处地理位置很集中,故其开发潜力最大。根据上述结论,陕西各种旅游资源群的开发可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旅游资源群特点,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群优势,整体提高陕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
(3)从各区域来看,8大类旅游资源群的开发潜力总值最大的是杨凌(3.393),西安次之(3.236),位于开发潜力总平均值(2.172)之上依次还有咸阳(2.696)、延安(2.582)。经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普查数据发现,杨凌区是1997年国家批准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经近几年来国家不断投资建设,现已交通便利,路网密织,虽范围最小,但有24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如水上运动中心、昆虫博物馆、人工降雨大厅、后稷和杨凌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等,分布非常集中;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行政、文化集中的文明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旅游资源数量占陕西省旅游资源总数量的1/4左右,有全世界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诸多享有盛名的旅游资源;咸阳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不少与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如乾陵、茂陵、汉武帝刘彻等,同时交通便利,国际机场位于该区域内;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最具特色的黄河文化、祭祖文化,东临黄河,与山西相邻,西与甘肃接壤,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资源数量约占陕西省旅游资源总数量的1/8。以上分析发现,从旅游资源群的角度考虑,陕西省的旅游资源开发应以这几个区域为中心,发挥各自的优势,特别是延安的特色红色旅游,同时把集群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作为新思路,产生群体效应,最终实现整个陕西省的旅游资源更科学、有效的开发。
总之,本文利用“旅游资源群”这一概念及开发潜力计算方法,得出了陕西区域各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从资源集群的角度出发,经整体、全面的分析,总结出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集群特征,把生态学的种群观点引入到旅游资源研究中,探索了新的研究思路,对于陕西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271037)
[收稿日期]2006―12―13
[作者简介]张君(1980―),女,陕西西安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统计与GIS应用研究,E-mail:。
[参考文献]
[1]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4,26(1):91―98.
[2]郭来喜,吴必虎,刘锋,等.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及其类型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2000,55(3):294―301.
[3]章锦河,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2):248―256.
[4]林岚,赵清,赵淑玲,等.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实施途径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501―507.
[5]马耀峰.新世纪陕西旅游产品的开发[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1):85―89.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5
关键词:资源优势;徽州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旅游;大黄山大旅游;世界级品牌旅游目的地
1 皖南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1.1 旅游市场分析
毗邻“长三角”,承接皖江开发地带,市场广阔。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及周边区域消费市场广阔。皖江城市带处于我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
1.2 旅游资源分析
皖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集群效应好,徽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不仅有天下第一黄山(同时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莲花佛国”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还有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体的太平湖;新安江两岸风光旖旎,齐云山与黄山南北向望。山水自然风光无与伦比。
皖南文化底蕴同样博大精深。区域内的古徽州区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明清之际,徽商崛起,更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代相传颂。新安书画、新安医学、徽派刻篆、徽派版画、徽派建筑以及徽戏、徽州文房四宝等,形成文化特有的风格和传统,也派生出灿若繁星的人文古迹。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区域内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地区之一。安徽古村落(宏村西递)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1.3 存在问题不足
但是皖南旅游开发存在不少问题。现状是综合开发水平不高,如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不足,加上交通基础设施致使接待能力有限,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威胁,皖南旅游产业大发展受到阻碍。
2 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1 做大做强黄山品牌,发展大黄山大旅游格局
(1)首先扩大黄山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品牌营销。可以定期促进举办国际性旅游会议。如“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全球旅游创意研讨会”、“国际经济高峰论坛”等特种会议。邀请业内精英、国内外旅游专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CEO来参加,力求扩大黄山旅游大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宣传皖南旅游。
(2)每年举办“中国(黄山)慈善公益事业高峰论坛”。邀请著名的国际国内明星,慈善家,残疾人协会,红十字协会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来黄山讨论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难题。依靠他们的魅力宣传黄山,吸引各国媒体报道,也树立了黄山的公益形象。
(3)城市市容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全面更新升级。打造园林城市使游客来到黄山感到亲切、舒服、干净、整洁、绿化、古典、多元化但不乏国际视野。老的设施要在不改变原貌的情况下实现升级换代。这方面西安古城改造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2 区域内资源优化组合,品牌共铸,发展互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皖南旅游依托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和底蕴,并积极挖掘区域内佛、道、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旅游多元化。如与江西婺源共同开发徽州古镇游、乡村游,连同婺源整合古镇游路线,共同开发徽州文化区,实现共赢。再如开展红色旅游方面可与芜湖安庆池州方面资源重组,打造并推广宣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与实现沿江联动,共享发展。
2.3 品牌意识,以品牌经营为导向,注重大黄山旅游格局的整体形象维护
以“大美黄山,古徽新韵”制作大黄山大旅游宣传片,通过各种媒体播放宣传片。
首先,宣传片要开放富有情致,体现深厚徽文化。
其次,大黄山旅游走出去战略。根据各旅游市场国的情况来制作片子。亚洲欧美的政治背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不同,宣传片也应考虑到。
最后,可向全球公选黄山旅游大使(形象代言人)。向全球发出公选的条件,最好是选拔性比赛,比赛的场地选在黄山或周边有潜力的自然风景区。
2.4 创新意识,发展创意旅游、特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概念范文6
京津冀“大旅游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其中河北又包括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承德、廊坊、衡水、邯郸、沧州、邢台11个市。“大旅游区”地域上互为一体,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同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利于构成互联互通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因而利用地缘相近的优势,弱化行政区划界限,整合资源,走 “大旅游区”一体化道路,是京津冀“大旅游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研究的理论支持
京津冀“大旅游区”协同发展的前提是京津冀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整体市场和总体经营目标达到预期意愿,使得各方利益均衡共赢,长久稳定的协同发展。因此本文对京津冀“大旅游区”发展的分析借助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理论。
“共生”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是指不同物种依靠某种物质联系并持久稳定的相互依存。
共生理论最初由袁纯清(1998)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社会学领域。构成共生系统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它是能促成共生系统产生新的能量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必备物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它是共生单元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流形成的共生关系,从行为模式上看,存在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从组织程度上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是除去共生单位之外的所有要素的总和,又称为共生关系。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衔接通道称为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间物质、信息、能量相互作用的平台,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础。
二、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条件分析
共生关系构成的条件:共生单元质参量的兼容性;存在确定的共生界面;共生单元间的同质度或关联度决定共生方式。
(一)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其中对共生关系起主导作用的叫主质参量。在京津冀“大旅游区”协同发展中,主质参量是区域内完整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的愿望。
京津冀三地地域相连,文化相通。长城、坝上草原、燕山山脉、沿海水域、皇家文化等旅游资源打破地域界限贯穿整个“大旅游区”,具备整合打造旅游产品的共生基础。另外,由于旅游业创汇强、拉动性大的特点,可以使政府、企业、居民同时受益。在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互惠;旅游企业看到做大旅游才能扩大知名度,增加利润;当地居民认识到参与旅游可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因此,旅游供给方有强烈发展旅游的欲望,并在主质参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兼容性,能够解决旅游合作中利益让渡的问题,为共生关系形成奠定基础。
(二)京津冀“大旅游区”地缘邻近,交通便捷
京津冀“大旅游区”位于中国环渤海中心地带,多条铁路、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捷,促进旅游各要素的流动。国家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通过该区域,方便对外联系;石太线、大秦线、京原线、丰沙大线、朔黄线、邯长线等与地方铁路干线衔接,形成四通的铁路疏散系统。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同样便捷,京哈、京沪、京台、京昆、京港澳、京新、京藏7条高速公路从北京辐射延伸; 长深、大广、济广3条纵向高速公路和荣乌、青银、青蓝3条横向高速公路贯穿“大旅游区”加强对外联系;京津、京津塘、唐曹、沿海、唐港、东港、威青等高速公路,连接“大旅游区”与沿海港口,形成发达的高速公路集疏系统。“大旅游区”也建立了立体化交通网络。高铁1小时都市圈,公路3小时都市圈,极大的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规划跨区域旅游线路。基于此,京津冀“大旅游区”具备了良好的地域空间关系和交通网络这一共生界面。
此外,京津冀地缘邻近,文脉相通,自古被誉为“燕赵大地”。在“大旅游区”许多文化现象相互趋同、相互交融,特别是语言、服饰、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地域一体,文化一脉造就了地缘文化融合机制这一共生界面,有利于旅游交流合作,促进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
(三)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
京津冀“大旅游区” 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自然旅游资源有坝上草原、燕山山地、太行山脉、滨海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0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占到全国46处世界遗产总量的 1/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北京、天津、承德、保定),县级市(区)历史文化名城2个(正定、山海关)。
由此可见,“大旅游区”旅游资源同质度或关联度大。首先,旅游资源相似度大。自然旅游资源山地景观、坝上草原、生态湿地连成片;人文旅游资源皇家文化、燕赵文化、革命胜地文脉相承。这种同质化旅游资源,再加上地域上相邻的优势,构建旅游圈和完整旅游线路成为该区域产品优势。如:由北京平谷区、天津蓟县、河北遵化市、三河市、兴隆县5县市构成的“京东休闲旅游区”;北京延庆县、河北怀来县、赤城县、崇礼县、涿鹿县构成的“京西北旅游圈”;北京房山区、河北涿州、涞水、易县、涞源构成的“首都西南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带”等旅游联合体。京津冀联合北京房山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燕国大将乐毅墓和涿州博物馆启动“燕国达人游”,打造“运河观光带”,推出10条红色旅游路线和6条精品线路:京东皇家文化游、燕山文化体验游、河流域美食游、京东精品商务游、冀东抗日红色游、特色地质科普游。
其次,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北京皇家文化、四合院民居;河北燕赵文化、美丽山水;天津邮轮港口、洋楼景观。三地在旅游协同发展中利用资源互补优势,串联旅游产品,打造世界级的精品旅游。
三、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模式分析
(一)共生组织模式
共生组织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信息、能量流动的连续性和紧密性。可分为四种类型: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京津冀旅游合作实现了旅游线路串联、旅游活动联办、共建信息平台、投融资平台、联合执法、旅游交通共同完善等。可见,京津冀“大旅游区”共生组织模式从点共生过渡到间歇共生,正在走连续共生的道路,尚未达到一体化共生。一体化共生要求在资源、文化、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策制度等方面采取全方位的合作,这是京津冀“大旅游区”的理想组织共生模式。
(二)共生行为模式
共生行为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资源、能量、信息和利益的流向。可分为四种类型: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其中寄生和偏利共生利益偏于一方,不适合旅游合作;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达到了旅游合作的目的共同获利,但是非对称性会使利益非配产生不均,不适合长期的旅游合作。由于京津冀三地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资源优势特点、区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三地的旅游合作仍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最理想的共生行为模式是对称性互惠共生,区域旅游中的资源、能量、信息、利益自由流动,通过协调重组或功能创新,产生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不易被模仿的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和谐统一的区域旅游,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京津冀“大旅游区”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对京津冀“大旅游区”合作发展现状的分析,京津冀“大旅游”旅游协同发展是符合共生理论的。整合好旅游资源,完善好交通网络,建立好协调互补机制,加强政府合作,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前景可观。
(一)共同规划,整合旅游线路
根据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完整性,策划覆盖“大旅游区”的旅游线路,突出旅游产品的地域完整性和文脉的连续性,实现相同或相近类型的旅游景区串联。根据京津冀“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搭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串联,例如:观自然风光―赏民俗风情―享阳光、沙滩。最后,用成熟的旅游产品带新生旅游产品,提高新生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二)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服务设置
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京津冀“大旅游区”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方面完善交通网络。争取实现相邻城市之间1.5小时以内通达。开通京津冀旅游直通车,争取实现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沧州五地旅游畅通无阻。提供交通一卡通服务,实现轻松转场,一卡走遍京津冀。同时,加大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三)建立协调互补机制
京津冀三地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天津邮轮港口资源独有;河北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能够很好的互补北京、天津。京津冀“大旅游区”长效发展必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利益补偿机制。在旅游合作中使获利较大的地方政府,适当的让渡自己的资源、权利和利益,把旅游合作建立在利益互补、共赢的基础上。而且,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对参与合作的旅游企业或地方政府,短期内的利益损失给予补偿,短期内的回报给与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短期利益。同时,提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旅游合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加强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