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1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分类与传达效果

在讨论民族文化时,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民族文化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不是仅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歌舞就是民族文化?以我的理解,民族文化的符号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民族图腾和民族宗教。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崇拜,代表了一种民族信仰。有的民族可能没有宗教,但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以及透过图腾展现出来的民族信仰。二是民间传说或民间故事。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理想和民族追求,代表了一种民族憧憬和梦想。尤其是一些民族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是该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三是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语言是存在的家,民族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文化得以生长传承的土壤。四是民族节庆和民族习俗。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文化情结,并将节庆和习俗作为民族文化呈现的典型方式。五是民族歌舞与民族服饰。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歌舞与服饰以夸张的绚丽的手法展现了民族的品味和喜好。六是民族建筑与民族工艺。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智慧和民族创造。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工艺是艺术的结晶。而它们都是民族文化的展示。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上的视觉元素提取的表现力上都极具感染力,无论是他们的造型、层次、空间还是色彩的搭配上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觉冲击力运用在商业插图上能够很好地体现商品的属性感、“绿色”的健康概念和强烈的文化气节。

二、商业插图的“绿色”表现形式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2

关键词:鄂温克族;传统服饰;传承

一、鄂温克族服饰传承的必要性

经调查,直到本世纪50年代,鄂温克族传统服饰还比较完整地被保留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鄂温克族的老人们还是保持着其传统的着装方式,穿长袍在日常生活中还比较常见。到了20世纪,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很少看到穿民族服装的人了,再加上汉族服饰已经为太多人所接受,平时上班会都着汉服,但是每个鄂温克人都会有几套经过改良的民族服饰,到了传统节日,人们要穿上自己传统的服装来庆祝。而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中,民族服饰也就是鄂温克族的象征,体现了鄂温克族的特点。面对鄂温克族服饰的急剧变迁,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风情即将离我们远去,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对鄂温克族服饰多一些保护、多一份关注、多一些研究。在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变化又在加剧的情况下,保护鄂温克族服饰成为当务之急。

二、鄂温克族服饰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和经济从业的变化引起服饰变化。过去有些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狩猎业,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狩猎业的消亡,相关民族的猎装和野兽皮裘服装逐渐退出他们生活。

二是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民间交往的频繁引起服饰变化。改革开放之后,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逐渐改变着装。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使民间传统服饰及附着于服饰的刺绣、织锦等趋于衰微,而带有普遍性及时尚性的服饰越来越广泛的被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甚至产生了“越是传统的就越显得土气”的片面观念。

鉴于以上情况,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便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保护的方法主要是让大家认识到民族服饰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独特风格恰恰是它走向世界的魅力所在。

三、政府是推动民族服饰传承的主导

近些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活动越来越重视,国家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和领导着全国少数民族的古籍整理工作。现在,包括鄂温克族在内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各自有了一部文字记载的简史。近几年,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队伍正在逐渐的扩大,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人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有一部分是一些对民族学、服饰学、文化人类学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鄂温克博物馆就是为庆祝鄂温克自治旗成立40周年而建。展示了鄂温克族的历史、经济、饮食服饰、民间工艺、民族体育、婚丧嫁娶等内容,收藏了现存的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瑰宝,为子孙后代保存了一份保贵的文化档案。

另外,政府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对鄂温克族服饰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方法,并不断借鉴国内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保护的模式和经验,将其转化运用到鄂温克族服饰的研究、开发和传承上。

第一,近些年来不段通过媒体和教育传播力度的加大,对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的大力宣传,形成了一种浓厚的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氛围,使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民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

第二,举办各种民族服饰文化艺术节活动,弘扬鄂温克族服饰文化。鄂温克族自治旗采用了全国巡演和在当地举行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民族服饰的宣传。1999年,自治旗成立了鄂温克族服饰表演队,队员全部由鄂温克族牧民、旗文化局干事、小学老师等构成。先后在首都北京、俄罗斯乌兰乌德、阿甘基斯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年的6月和12分别举行鄂温克族传统“那达慕”欢度节日,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民族服饰文化爱好者前往,进一步使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文化得到发扬。

第三,以开发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形式进行保护,首先在开发之前想好保护措施,可在充分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鄂温克族服饰适当进行商业化创新,包括对服装款式、制作工艺、色彩纹样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创造。

第四,要不断增强人民保护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尤其要加强本民族年轻一代在这方面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本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服饰具有的深刻寓意;另一方面要加强除本民族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对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意识。通过旅游开发,使外地游客清晰深刻的认识到哪些是鄂温克族的精华哪些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入到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对于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我们要本着认同的态度,这些丰富的文化源泉是我们应该认真保护、值得深入研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收藏现有的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描述记录服装款式、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环节。建立相应的机制,促使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在一定的区域内成为鄂温克族人民谋生的一种手段,使工艺技术学习成为自觉行为,做到后继有人,在民间继续传承,这些方法对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的保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鄂温克族简史编组《鄂温克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迎菲.达翰尔族服饰文化研究与传承,[D].东华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3

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与畲族人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畲族在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中,原先的民族服饰及文化特征正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淡出。一方面,目前畲民大部分时间都穿汉装,就是在重大节日或婚庆礼仪时,也只有少数人穿民族服饰,而且大多也比较随意。目前在浙闽地区的畲族村落中还偶尔可见穿大襟衣扎拦腰的老年畲族妇女,50岁以下的人群中日常穿着民族服饰的现象几乎消失。另一方面,畲族服饰的创作者是土生土长、富于想象力的畲族妇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妇女自己制作服饰的情况逐渐消失。比如,编织彩带曾是畲族妇女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这种织带方式对她们的经济生活已没有实际意义,畲族姑娘织彩带用于订婚的传统习俗也不存在了,45岁以下的畲族妇女几乎都放弃了织带手工艺,畲族村里会织带的只有部分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及生产生活环境要求传统服饰随之改变

景宁畲族人自称“山哈”,原意是住在山里的客人。长期以来,畲民主要居住在山里,过着相对封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畲族妇女制作服饰完全是为了自用,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虽然可以随心所欲、别出心裁,但一切也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畲民与外界的社会经济交往愈来愈多,汉族文化、现代文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科技等对畲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必然都会体现在服饰穿着上。比如,畲族妇女的传统手工制作被专门裁缝制作和购买成衣所替代,传统的自织土布、麻布被现代涤棉混纺面料所替代,刺绣和彩带的花边也变成了机制花边等。

(二)传统服饰的一些理念、款式已不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饰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缩影,只有随着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经济活动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不断演变,才会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目前总的来看,畲族服饰设计者及社会各界对民族服饰的改进创新工作,特别是如何把畲族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起来,重视的还不是很够,畲族服饰的理念和款式比较老套,没有很好地跟上时展的步伐。

(三)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政策举措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宣传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服饰文化,景宁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近年来,景宁县委、县政府提出“畲族文化有形化、文化载体项目化、文化成果精品化”三项原则,要求有关人员分批次分阶段穿戴畲族服饰,发展畲族服饰、畲族彩带、畲族银饰等特色民族手工产业,发展以畲族风俗为卖点的旅游项目,打响“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品牌,举办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等。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或者政策本身存在不足,或者这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畲族传统服饰目前更多的是属于表演舞台上的,并没有实现生活化、艺术化、经济化、社会化的目标,也没有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比如,为保护彩带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曾在景宁双后降村设立了畲族彩带作坊,组织了一些年轻人进行学习,但由于看不到彩带的经济价值,仅凭兴趣难以坚持复杂细致的学习,彩带作坊也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而转为服装作坊。

二、对保护传承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思考及政策建议

畲族传统服饰承载着民族历史迁移、社会意识表达及畲族妇女个体艺术创造等人文资源,它代表了畲族这个民族千年来的文化审美发展,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一大亮点。景宁地区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受现代社会经济影响比较深,如何在发展现代经济的同时保护传承传统服饰文化,把传统服饰中的文化理念与现代生产生活更好地融合起来,是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从现代装饰与染织艺术的方向来说,畲族的编织艺术,以及畲族的头饰制作技艺都是值得重点发展和关注的。从纺织品艺术的角度分析畲族服饰,畲族服饰在色彩上主要为暗色配以亮色的形式存在,但整体缺乏一种色彩的统一性,使得服饰的色彩特质较为零散,同时畲族服饰的造型在民族服饰中不具有特殊性,服装款式上类似瑶族、苗族、汉族,缺乏本民族特有的服饰款式,无法在款式和颜色上带来视觉冲击,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这不利于畲族服饰的推广和传承。发掘民族服饰的特色进而加以扩大设计翻新,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服饰艺术。在畲族民族服饰的发展上,应该着重发挥畲族民族服饰中最具有特色的方面———织带及头饰,将最具有代表性的畲族服饰产品中的元素提炼出来,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品。事实上民族服饰的装饰性多于实用性的这一特点使得传统的民族服饰不适用于现代服装市场。传统服饰想要继续的传承下去在保留原有的服饰传统的同时,也应该通过提取传统元素,对民族服饰文化做一番新的设计,例如具有畲族特色的编织花边手链、简化设计过的畲族头饰等。若是对于畲族服饰的推广仅仅停留在固定不变的传统服饰状态中,将很难在现代服饰市场中取得成功,适应现代市场的设计产品,更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市场发展的规律,也更能够较为快速的传播宣传畲族文化。较为快捷的达到发展和传承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目的。民族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艺术家们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好景宁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笔者结合当前景宁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支持力度

首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规划,并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畲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其次,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开办畲族服饰文化陈列馆、博物馆。再次,研究建立民族服饰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实行传承人认定和补贴制度,支持畲语教育,培养畲语人才。最后,鼓励支持畲族居民在工作中穿戴民族服饰。对在窗口服务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畲族居民,倡议先行推开民族服饰,以此增加畲族服饰的氛围。

(二)加强对畲族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整理、发掘、保护和宣传展示

保护是传承的前提和条件。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畲族服饰文化资源和遗产,但相当部分还散落在民间,应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的发掘、整理,建立扩充民族服饰资料库。对所保存的服饰遗存,还应进行必要的宣传展示,一方面让畲族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喜欢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另一方面也让世人增进对畲族服饰的认同感,能够接受甚至喜欢畲族文化元素。

(三)积极举办畲族服饰文化活动

适当恢复畲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文化习惯,进一步打响“中国畲乡三月三”节庆品牌,在景宁当地或“走出去”举办畲族服饰设计大赛、畲族服饰时尚表演、畲族婚嫁表演,发展以畲族服饰文化为卖点的旅游项目,充分展示畲族服饰文化风采,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对畲族传统服饰进行创新转化设计

民族服饰不仅充当活化石的角色,也应该随着社会和民族的不断发展而进化。整合设计资源和力量,加强与服装设计院校,服装设计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发适于当代生活具有时代美感的服饰,使得畲族民族服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促进传统服饰流行化、大众化。同时,注重把现代科技应用到服饰制作中,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可以用电脑绣图替代民族服饰中的手工绣制,以实现大批量的流水线生产。

(五)把畲族服饰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民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68-02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伟大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作为打着各民族历史印记、充满创造性和崇高价值的人类共同财富,与民族服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文化遗产中蕴涵着时代久远的民族服饰文化和物品,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也折射出文化遗产的灿烂光华。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众民间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称为“非物质”,但与“物”密不可分,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服饰。就服饰本身来说,布料、款式、图案、色彩、饰品等属于“物质文化”,是有形的,但与它密切相连的纺织、裁剪、制作、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能却属于“非物质文化”,是无形的。民族服饰的文化记忆是民间信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处于边远地区的民族文化同样在或慢或快地变化,如果不迅速保护与传承,就会失去不少珍贵的活态文化。

二、民族服饰的保护

对民族服饰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应该从三大方面进行,即静态保护:包括建立资料库、博物馆等;动态保护:对遗产生命活态的保护等;人为监管:政府的介入管理等。

(一)静态保护

静态保护主要是通过建立服饰资料库、展示厅和博物馆来对民族服饰进行保护和保管。它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服饰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的内容进行记录,并制作成照片、光盘等形式,存入资料库或博物馆进行长期保存。这样以来,即使有些服饰不复存在也能看到相关的资料。这对于研究民族民间服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动态保护

动态保护也就是传承保护,是让服饰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因为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文化遗产也随之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服饰文化需要自觉主动的去适应现代的生活和文明,在变化的中不断创新。

凉山彝族的服饰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头饰由原来的纯黑色变得色彩斑斓,头上的装饰也越来越多。服装的面料也有了根本的变化,显得更加华丽。这样既保持了彝族服饰的传统特色,又不失现代气息。这就是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彝族人在服饰文化进步的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服饰的发展与传承。

(三)人为监管

人为监管主要指的是政府的管理。通过政府机关力量的介入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请,服饰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服饰相关产业的资金投入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贵州省苗族服饰”将于2012年1月正式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有望首次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申遗成功对于苗族服饰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民族服饰的传承媒介

民族服饰的传承问题是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服饰的传承媒介主要包括传承人、民众和民俗活动三部分。

(一)传承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传承人,包括保护现存传承人和培训新的传承人。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会消失,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成为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可能是因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没有市场,不足以使拥有者安身立命的原因。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维护这些传承人的利益,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不断传承下去。

(二)民众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民族服饰在这些民众身上才显出其生活的实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服饰被现代时装所代替,手工服饰数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民族服饰的传承。因此需要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众的素质,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觉悟,这样才能使民族服饰一直存在于民众的生活当中,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保留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俗活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主要指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服饰展演活动或比赛。在比赛中设置不同的奖项,鼓励民众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这样可以在保护民族服饰的基础之上又促进了民族服饰发展的进程。通过这种活动使民众们乐在其中,同时活化了服饰文化,是传承民族服饰的一种方式。

四、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对于保护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二是对于具体应保护的文化遗产不是很清楚,这样会造成一部分遗产因被忽略而未能纳入保护的范围。针对这两点,应该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对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

(一)保护意识淡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改造。许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毁灭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与民众缺乏文化自觉有分不开的关系,因此提升民众的文化品位和道德素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各民族民间文化差异, 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 正确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 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自主的积极态度, 养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得当的行为模式。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教育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使其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被保护对象不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制定保护政策所必须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广泛全面的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哪些急需保护,这样政府才能有的放矢避免损失和无谓的破坏。

五、结论

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的徽志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递着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审美等多方面的信息,记载着各民族人民繁衍生息和变迁的历史。保护民族服饰就是维系我们的历史,这与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息息相关。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11090.htm.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5

优秀的岭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是创新设计的资源库,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样式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据初步统计,仅瑶族服装款式就多达100余种,头饰也不下100余种;苗族的服饰款式则多达130种以上。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有着款式独特、色彩绚丽及富有装饰感等突出的特征。如图3所示的畲族妇女的盛装“凤凰装”,其领边、袖口、胸部、衣襟、下摆及围裙都镶绣有五彩斑斓的纹样,衣装极为追求装饰美感。岭南少数民族服饰还讲究“以形造意”,蕴含独特的民族信仰。如图3所示的畲族“凤凰装”的整体仿凤凰造型显露出畲族人对“凤凰”膜拜的痕迹:头上所戴的高冠象征着凤凰的头冠;红头绳扎起高高的头髻象征着凤髻;在盛装的领口、衣襟、袖口和围裙上施以彩色的花纹,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苗族少女形似牛角的“水牛龙”头饰也是苗族信仰龙蛇图腾的显性特征。岭南少数民族这一造型特征与现代“仿生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不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色彩艺术方面,岭南少数民族服饰也体现出很高的造诣。服饰大多采用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对比搭配,如暗色与亮色对比、单色与多色对比。

这种配色给人以艳丽明快的调子,富有节奏感与生命活力。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题材非常丰富,有的来自动植物本身的形象,有的是观天象,有的是由劳动生活场景引变而来,有的来自于传承的民族传说,或是借鉴于汉族的吉祥纹样题材。民族韵味的图案造型注重“以形写神”,呈现的是夸张变形、简练概括、古朴别样的形式美,如图案表露出的寓意深刻体现出醇厚的意境美,如苗族妇女的背裙上绣有很多蝴蝶纹样,头部造型是娃娃,下身是蝴蝶,两者合二为一,包含着子孙延绵的寓意。蛙纹作为黎族服饰上一种常见的纹样,体现了黎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之情,它还寄托了黎族人民希望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文化内涵方面。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积极挖掘岭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对民族服饰艺术元素进行提炼,感悟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二、将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

1.注重激发学生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服饰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意识观念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从事服装设计的人尤其是岭南本土的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将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继续发扬下去。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设计思想,意识到缺少民族元素的设计是没有灵魂与情感的。

2.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岭南少数民族文化在课堂上,使用“引导型”教学方法,组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探寻岭南少数民族文化,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灵感元素。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参观岭南服饰博物馆、市场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全面了解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并把收集整理的资料以PPT形式展现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探讨,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这种“引导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还可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岭南服饰文化。

3.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实地调查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实践课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岭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采风考察,最直接地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感受民族服饰艺术魅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广东岭南服饰文化周,参观屈汀南时装公司、深圳天意时装公司等具有岭南服饰特色的本土服装品牌公司,引导学生解读和感悟优秀的设计作品。“走出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4.注重创新实践训练对岭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采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这些元素借鉴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但是学生在进行民族元素设计时往往摆脱不了“仿制”和“生搬”,多把民族服装的款型、图案直接挪过来,使得服装的整体感觉生硬,缺少灵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在设计构思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形神同构”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设计时不能只停留在“形”的运用,而应该挖掘深层的表达———“神”的运用设计。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多向学生解析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开拓学生的眼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理解,以及通过不断的设计实践训练增强创新意识。

5.课程教学与毕业创作、设计比赛相结合积极倡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国内举办的各大服装设计比赛,组织以岭南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展演,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对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成果的鉴定。

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范文6

近年来,新平花腰傣服饰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人们开始了解多姿多彩、底蕴深厚的花腰傣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深知开发花腰傣文化在旅游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实践证明,花腰傣文化在新平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利用,成为新平旅游重要的人文风情景观,为助推新平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花腰傣服饰文化资源现状

漠沙、戛洒、水塘是云南新平花腰傣4万多人居住最集中的家园,花腰傣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花腰傣的居住地红河上游为国际河流,后依哀牢山,红河两岸河谷和丘陵地带都是古朴的花腰傣村庄,山坝结合的绮丽风光构成了美丽的自然画卷,花腰傣人民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生活,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花腰傣民族服饰,它代表着花腰傣这个民族真正具有的文化意涵,是花腰傣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印证,直接地表达了花腰傣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身份的认同。据统计,从云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中,傣族将近12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还不到1%,占云南15个独少民族的18%左右,花腰傣是傣族中的一个支系,仅占本民族人口中的6%左右。

新平花腰傣服饰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众多服饰魅力奇异。主要由傣雅、傣洒、傣卡中的童装、中年装、老年装组成。傣雅、傣洒、傣卡中的服饰区分,从花银、银饰,还有色泽、款式上来体现三种服饰的不同,然而不同中又有许多共性,三种服饰都由银饰和刺绣组成,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银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由银饰和刺绣构成的花腰傣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花腰傣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花腰傣银饰,其加工技艺精湛,美观大方,堪称一绝。银饰包括银耳环、银手镯、银吊链、银胸、银围腰链等。一个妇女在盛大节日中穿的一身上下银饰重达三公斤左右。

刺绣是花腰傣民族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是花腰傣民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花腰傣女性文化的代表。花腰傣的绣花服饰图案主要来源于花腰傣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之物,如天空中的星星、日月,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现代生活使得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采借自其他民族的图案也较为常见。这些图案来源于生活却又超出了生活中原初之物的形象。按照民族的说法,主要就是觉得好看、漂亮都可刺绣成服饰的图案。几何图案有方形、菱形、直形等,多是对称图案。2014年8月14日,“针尖上的云南刺绣大赛”暨“十大刺绣名村镇”颁奖仪式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平县戛洒镇平寨社区的花腰傣刺绣以绣工精美、色彩丰富艳丽在44个参评村镇中脱颖而出,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称号。

花腰傣服饰独具魅力。今天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下着本民族服饰的只有70岁以上的老奶奶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穿民族装,但青少年、中青年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本民族服装了,只有在婚丧习俗等活动时才穿本民族服装。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讲,穿本民族服装确实出行不方便,客观一点讲,现在70以后出生的年青人连自己如何穿戴也成问题,缝制更是大问题;特别是现在初高中毕业后的青年人都到外打工,几年不回来,甚至成家在外,在现时发展背景当前对花腰傣传统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独具魅力的花腰傣服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花腰傣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新平的花腰傣民族服饰色彩鲜艳,腰间彩带、银饰、斗笠、筒裙、秧箩、背箩等装饰物交织成绚丽的民族文化,如此 ,民族的特色文化元素,让花腰傣服饰更具魅力,让不少民族文化专家着迷。

二、新平的旅游活县战略为花腰傣服饰文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自2001年举行花腰傣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新平全力打造花腰傣旅游品牌,拍影视片、申遗、服饰展演、赶花街、艺术团到外展演等……,牢固树立了“花腰傣之乡就是新平”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花腰傣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充分营造了花腰傣之乡的浓厚氛围,提高了 “花腰傣” 品牌知名度,赢得了商资。加上花腰傣文化丰富多彩,哀牢山(原始森林)自然景观、土司庄园和人为风貌旖旎多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新平打造成距省城昆明最近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切合新平的实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县城、戛洒等地客房爆满,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花腰傣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观光旅游者,到新平的旅客对花腰傣的服饰有了浓厚的兴趣。新平县委政府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新平的经济发展步伐,明确了着力打造花腰傣文化旅游品牌,并把绚丽多彩的服饰当成一个重点项目来抓,使花腰傣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工作目标,并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成效。当前,一套古老的花腰傣服饰至少都要卖到十万元左右。

三、花腰傣服饰文化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花腰傣服饰尚处在初级产品开发阶段。现在的游客素质高,要求也高,他们到新平来游玩,观赏的是哀牢山中的南恩瀑布、石门峡等自然风光,感受的是花腰傣独特的拴红线进寨仪式,激情的泼水节和花腰傣服饰表演,体验更多的文化饮食是戛洒汤锅,而更多能突出花腰傣服饰融入旅游项目的产品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更多的只是在酒店等窗口服务单位能看到花腰傣服饰,而窗口服务单位穿着的花腰傣服饰也难分出是傣雅、傣洒、傣卡的服饰,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花腰傣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在人们思维中逐步消失。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除了老年的妇女在腰机旁纺线织布、自织自穿以外,年轻一辈已很少这样做了。花腰傣服饰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花腰傣服饰在民间已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功用和生存地条件、环境。

传统的花腰傣服饰材料完全非本土化,传统工艺技术衰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花腰傣服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是用铝金属品替代银饰,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许多服饰上的用料非经自身手工所织,而有很大部分是用缝纫代替制作,市场上所买的布料、花线、银饰等物品,产品质量低劣,导致新织、新缝、新穿的服饰退色、变样,特别是夏天让穿衣者变成水彩油画人;穿过二、三次服饰上的银饰或时间久了也同样变红、走样;失去了很高的服饰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2.原因分析

对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具体保护和开发措施仍然是空白。政府近几年树立花腰傣文化品牌的步子很大、思路也新、成效也明显,但在某些项目上总感觉落实得还不够,力度不大,行动滞后。没有很好地研究客人来这里干什么,只着重放在观光、浏览上做文章,没有考虑对花腰傣文化深入的挖掘整理与开发。缺乏对文化表现形式的更新手段,文化展示形式单一,跟不上市场步调和时代气息。比如:服饰节、花街等节气营造的花腰傣服饰文化,但现在认为是漂亮的服饰也不可能成为将来强制固定不变的模式。因为服饰文化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前进,否则花腰傣的精神享受就只能停留在远古时代了。因此,花腰傣服饰文化怎么发展、如何挖掘、研究和开发,政府应该制定一个激励机制,让多彩的花腰傣文化永放异彩。

花腰傣民族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不强,重视自己民族自身的文化信心不足。在当代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认为民族自身具有的文化是落后的,不能认真地审视和重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内在潜能,盲目的崇拜外族文化,很容易给人发生错觉,拿别人的东西来忽悠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使花腰傣文化及服饰文化品牌失去了吸引力,也就毫无价值可言。如果花腰傣文化毫无选择任凭外部文化 “渗透”,时间久了会使原汁原味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退化和消失。

不容忽视汉文化和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汉文化在中国对其它民族、特别是对花腰傣民族文化的冲击很大,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课题,花腰傣民族本土文化的消失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现在的花腰傣小卜哨、小卜少出去打工,花腰傣子女不在本民族村寨生活,感受到的文化已经远远超过生长他们故乡的影响。崇尚城市和更加科学化的生活方式,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理想愿望,他们多年在外打拼后,即使回到家乡,也很难融入本民族的习俗中。如穿衣、建房,衣服哪种时尚穿哪样,房屋哪种结构便捷、适用就建盖哪一种,这种现象,说明花腰傣文化跟不上时展要求,花腰傣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在交融抗衡中逐渐被相互同化的结果。花腰傣文化不再成为引领花腰傣人民为之骄傲而顽强捍卫的重要元素。在年轻一代人看来,可信手拈来,也可随手丢弃之毫不留恋。

四、花腰傣服饰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追求精神的享受和满足,越来越成为广大花腰傣群众向往的目标,花腰傣服饰文化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发展等问题。应该继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整个中国文化一起成长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的文化力量,也成为花腰傣自身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然而,在现代性充斥的大环境中,花腰傣群众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上的高速发展,摆脱现有的经济不发达困境;一方面又希望保留传统文化,担心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消失。为此,要让优秀的花腰傣服饰传统文化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当中齐头并进,并让其切实地得到传承和发展,挽救花腰傣服饰文化于消失的边缘,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当前在现代性环境下民族文化发展最切实可行的一个路径。

1.花腰傣民族自身要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要重视自己的文化,不要盲目的崇拜外族文化,对外族文化要吸收精华,丢弃糟粕,发展本族文化。花腰傣群众生活在汉族人和其它民族人当中,受各种文化冲击会逐渐的忘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遗失掉花腰傣许多珍贵东西,作为花腰傣文化能流传至今,拥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作为现代人和本民族自身来说,都应该去积极的保护和发掘,能更好的让我们能认识自己,总结经验,借鉴人生。人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新平没有花腰傣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效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顺应和调适,动力来自于文化持有者的参与和实际受益程度。

2.各级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让花腰傣民族看到实在的经济价值,给民族自身带来利益。花腰傣服饰是傣族文化的一个亮点,其种类典型,款式多样,个性鲜明,包含着花腰傣的个性品格,民俗风情,审美认识思想及花腰傣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花腰傣历史, 花腰傣情感和花腰傣文化的载体,是花腰傣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当前的花腰傣服饰艺术传承不仅需要政府、学者及社会的参与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关注花腰傣服饰艺术主体群体的生存环境和意识信仰变化,探寻可行的保护传承理论。其次,花腰傣服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及扶持措施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可以在政策、资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制度层面上给予支持;专家学者则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它综合权衡文化保护的种种策略,并可担负起组织、培训、研究与创新等责任。

3.要从民族文化的经济发展中将花腰傣服饰建成一个新的支柱产业。要鼓励漠沙、戛洒具有精深技艺的民间艺人和有开发花腰傣服饰愿望的商人参与到花腰傣服饰的开发中来。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使其具有现代化经营理念。现在开办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是与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这些家庭手工作坊以利用新材料的半机械化(缝纫机)进行花腰傣服饰的制作,代替过去复杂的手工制衣过程,但基本能保持花腰傣服饰的外形特征。一是鼓励手工作坊,延续古老的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在家庭中开办手工作坊,可以使整个家庭都投入到花腰傣服饰的生产过程中来,既可以使花腰傣服饰制作工艺得以传播和延续,又可以缓解极少家庭经济发展难的问题。二是拓宽市场,开发产品促进营销。以村民小组为生产单位,如漠沙的大沐浴(傣雅)、南减(傣卡)、戛洒大槟榔圆(傣洒)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服饰品,强调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宗旨,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把旅游发展与发展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花腰傣服饰制作工艺得以传播和延续、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三是扶持加企业,打造品牌。要鼓励和引导像新平服装厂等类似企业和具有生产发展潜能优势的企业加工和生产花腰傣民族服饰,在花腰傣服饰产业化过程中,也可走公司十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还可以将生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横向联合,进行产、学、研三者相结合,建立服饰工艺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完善体系,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花腰傣服饰商品销售市场秩序,消除不公平竞争,这些都是花腰傣服饰开发的重要保证。使民族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在现代化性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