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表现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金融;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268-01

一、文献评述

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最早的是熊彼特,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技术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关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李悦(2008)分析研究了金融在不同产业阶段对科技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发现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产业阶段的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张小凤(2010)则认为在不同产业阶段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支持,而金融市场则可以提供资金,帮助分散风险,因此创新活动的展开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秦军(201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地论证了金融支持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在政策金融领域方面,龚天宇(2011)通过分析比较间接平台、政府主导和直接合作这三种模式,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改良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王宏起、徐玉莲(2012)则从二者的协同关系入手,通过实证分析科技创新与金融的双向关系。针对此现状,徐玉莲和王玉冬(2013)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和协同发展管理模型对二者的协同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总体来看,国内研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文献大多进行片面研究,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开讨论,这难免忽略了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的整体作用,为后续研究留下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一个完整有效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应该具有多层次化,包括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子系统组成。金融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帮助企业预测并分担创新风险,对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信息起到揭示作用。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都要经历研发期、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金融市场能够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在研发期、种子期和创业期,研发初始成果尚未投入市场,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研发的升级,金融市场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成长期,金融市场为研发的初始成果的升级提供所需的资金;在成熟期和饱和期,面临不断增加的成本和市场上产品的普及,金融市场为企业生产设备的升级和产品的进一步改造提供必要的资金;进入衰退期后,企业产品开始落后并逐渐被淘汰,此时金融市场则为企业的重新转型,即“二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总之,科技创新主体无法靠其内部资源来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并完成产业产品的创新升级,而金融支持是创新主体不断成长壮大所需的必要的条件。另外,金融支持体系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还表现在,使得科技创新的主要活动者——企业,在融通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资金的同时,也要主动接受各投资机构的监督与约束,从而促使企业将所得到的资源以最大效率地应用于创新活动中去,并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政策思考

研究表明,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是指自身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应积极完善金融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区域性金融政策,从整体上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通过完善对科技创新的保险服务,降低科技创新投资风险,吸引资金流向技术创新领域,以摆脱科技创新融资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严成樑,龚六堂.熊彼特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9,03:1163-1196.

[2]李悦.产业技术进步与金融的市场化趋势:①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35-40+85.

[3]张小凤.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现状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0,11:85-86+90.

[4]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01:79-88.

[5]龚天宇.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05:84-88.

[6]王宏起,徐玉莲.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6:129-138.

[7]徐玉莲,王玉冬.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运行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0:25-29.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2

关键词:科技档案;科技创新;具体作用;分析和讨论

一、科技档案对科技创新的奠基作用

科技创新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单独将科技创新拿出来看,科技创新只有继承前人的研究和成果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也就是说,如果科技创新没有前人的研究和成果作为它的基础的话,那么科技创新根本无法凭空而来,所以说科技创新必须在继承前人的研究和成果才能得到发展。而科技档案就可以将前人的研究和成果都给予精确记录,由此人类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前人的研究和成果,为人类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档案对科技创新起到了奠基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变现:

第一,为产生新规律、新系统的认知起到基础作用。对于科技上的任何创新都是新规律、新系统的产生,而任何新规律、新系统的产生都是针对过去的认识、系统给予批判和弥补,或者针对目前的新经验、新看法进行的总结。无论是对旧的弥补还是对新的总结,都需要对已经成为事实的理论和系统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才能供提出新的规律和新的系统。

第二,为科学方法、工程技术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成熟起到奠基作用。科学方法、工程技术以及生产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它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科技档案作为坚实的基础才可以有序的进行。人们可以通过对科技档案的查阅了解之前的一些技术和科技达到何种水平,从而在研究的初始就可以确定研究的起点,由此就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研究的现象,不仅可以节约各种资源,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术和科技的研究效率,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启迪作用

科技档案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为人们新思想和新灵感提供条件。人们可以从科技档案中得知前人才相关研究中的相关材料,通对材料的类比、分析,人们会从中产生新的理念和概念,从而就产生科技创新的新灵感。

第二,为科技创新的判断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任何科技创新都要具有科技的判断和决策,而是否能做到科学的判断就要取决对研究人员的自身以及针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理解和分析。而科技档案则可以给人们提供和科学判断有关的资料,由此人们可以根据资料的内容来确立自身的判断。

第三,为知识的转换以及应用提出有效的借鉴。在科技创新中,知识的转换和应用是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转换和应用就是人类将对自然界的认识转化成利用自然、协调自然的一种行为。例如,一项产品如果想要达到创新,那么就必须针对过去的相关产品进行查阅,否则非常容易出现雷同产品。也就说,科技人员在进行研究设计之前,必须要通过科技档案来进行有效的研究和查阅,否则创新就非常容易出雷同现象。

三、科技档案对科技创新具有激励作用

对于任何工作来说,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以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以及非比寻常的动力,并且还可以挖掘人类潜在的能力,而这些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种科技创新都必须具有超常的动力以及超越常人的潜能。而通过对科技档案的阅读和研究,科技人员就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多少的实验和努力最终才得到了一个新的结果、新的发明,这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就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激励作用。

科技档案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问题激励

一是问题激励通过对前人所提出的种种假设、理论等进行求证和研究,由此来推动相关的问题可以得到发展。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在提出了自己观点的时候,但仍对一些细节问题无法证明,而后人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将这些问题的结果研究出来,这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就起到一种以问题来激烈创新的作用。二是科技档案可以有效地激励科技人员针对一种问题而探索出多种方法,由此就可以大大地扩宽科技人员的思维,并且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优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三是科技档案中的失败可以激励人们正确的研究。科技档案中不仅记载了前人的成功,同样也记载了前人的失败,所以科技档案可以为当今的科技人员提供失败的借鉴,并且科技人员也可以从前人的失败中寻找成功的经验。

(二)榜样激励

科技创新就是人们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之后再通过研究解决问题、证明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而科技档案中记录的科学家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失败,又不断的研究,为后人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一是为后人树立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精神。二是通过前人的榜样可以激励当今的科研人员必须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可以不断地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说科技创新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而当我们在进行科技创新时,不要忘了前人走过的路、总结的经验、付出的汗水,我们要充分了解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前行。

参考文献:

1.杨力.论科技档案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4(5).

2.翟乐华.科技档案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2001(3).

3.李菊芳.论科技档案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2009(2).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53-01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动力。我省科技创新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创新驱动发展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完成财政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81元。全年共立项下达各类省级科技计划2095项,省财政科技拨款4.075亿元,其中重点以上项目占75%。争取国家科技项目906项,其中重大项目98项,获批经费8.4亿元。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依靠科技进步来改良工艺、改进产品、更新设备资源、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上,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创新能力概述

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依托区域创新主体,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等,实现对知识向产品和服务的转换能力,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创造、应用和推广上,实现对各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实现科学创新能力对整个区域经济投入与产出的带动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一是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提升是建立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并在其推动下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其系统来看具有综合性,特别是对于区域高校、科研机构的依托,实现对知识经济的快速转换,企业和政府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也需要从政策上、资金投入上给予必要的支撑;三是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开放性特征,对于系统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各主体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累加,只有在全面协调各要素关系前提下,实现对自身创新资源的弥补和完善,从而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科技创新更体现对劳动效率的促进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将外生技术进步转变为“内生化”,并从长期的增长与收益中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其表现在:一是知识外溢现象带动了经济的增长,特别是技术性知识在生产中的转换,能够从降低成本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进收益增加。Romer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对知识进行划分,普通知识具有外在经济效应,而特别知识具有内在经济效应,从而得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知识的积累来实现;二是人力资本的累积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主要是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等知识,运用到生产关系中,特别强调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中的主要作用;三是科技模仿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对于技术成果的转移过程,模仿是后进者借助于合法手段来提高技术的有效途径,如中等发达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以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从而增强了本国的技术竞争力,同时,对于区际科技创新来说也是如此。四是研发(R&D)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是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加大必要的研发投资,从而实现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发明,由此而产生的推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研发投资,再逐步演化为创新激励,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同步增长。

三、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其内涵上是对各产业部门的综合与协调,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是各类因素相互结合和实现协调的前提条件,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来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建立关联的基本方式,其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产业结构构成,以及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来看,首先是需求结构分析,从社会总购买力在各产业结构中的分配上,来明确各产业的投入比例、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投资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再次是对资源供给结构分析,主要从资本的分配上、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以及区域自然资源的禀赋上来进行分析;再次是科技因素,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能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最后是区域经济关系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包括进出口贸易关系、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等。由此可见,对于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利用科技创新来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关系,以促进对新兴产业的推动;另一方面借助于科技创新活动来开发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从新旧产业更替中改进产业结构;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从社会分工的深化中,提升专业化程度。

2.从经济增长模式上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结果,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经济学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外延式是在基于生产要素质量、生产技术、劳动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内涵式则是通过科学管理,来优化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对生产技术和规模的提升。为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对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加大投入要素来增长,而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从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提升产品数量和质量。从其本质来看是与经济学的本质观点是一致的。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4

Wang Hui;Liu Quanru;Yu Jingping;Li Xiushi;Liu Ga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ter Conservancy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Tai'an 271000,China)

摘要:每个大学生都具备科技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性科技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通过综合教学名师和优秀学子的经验之谈,探索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潜能的途径和方法:搭建科技平台,加强团队建设,注意因材施教,化被动为主动,倡导以点带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Abstract: Every undergraduate is qualified with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s a very important systematic project our country's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to stimulate the undergraduates'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innovation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undergraduates' 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famous teachers and excellent students. They are as follows: building a technological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eam-building,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ttitude, regaining the initiative, promoting work in all aspects by drawing on experience gained in pilot project, all-round, multi-level realiz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chieving the education of theInnovative talents comprehensively.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潜能 方法

Key words: undergraduate;potentia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otential;approach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80-02

0引言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十分重视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其临终前还一直关注该问题,他曾这样强调说:“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一代伟人的逝世在给我们带来无限悲恸之时,同时唤起我们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深深思索。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摇篮。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不仅是我国当代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更关乎到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造就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也是素质拓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都具备科技创新的潜能,缺乏的只是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的火花。如何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应该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深思索的问题。

1大学生具备创新潜能的原因

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逻辑学的最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通过深入了解脑的构造和功能,科学家发现人平常只发挥了1/10 的潜能。而最新的研究更进一步指出,以前人们对头脑的潜能估计太低,我们根本没有运用头脑能力的1/10。安东尼・罗宾曾毫不夸张地说,人脑的潜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而这个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并非大多数人命中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大学生正处于潜能开发的最佳阶段,只要合理的引导,每个大学生的潜能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潜能的途径和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教学改革、师生间的反复交流探讨和各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尝试,笔者认为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2.1 创建科技平台,塑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中国大多数高校对于社会相对封闭,大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普遍不高。学生除了校园生活以外很少参与社会事物与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的机会少,因而理论联系实际、发现潜能、表现自我、引发思考的机会也就很少。[1]

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学术氛围,通过创建更多的科技平台,全方位、大面积的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领域。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从而激起学生的科创兴趣。一方面学校、学院可以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生进行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性的东西[2]。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教师课题研究,通过协助老师做一些基础性的科研工作,让学生熟悉基本科研流程、培养学生进行科研的基本能力,在科技实践中不断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自由组队申报项目,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场地、教师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亲自参与科技创新,使学生巩固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欲望,从而使创新意识与创新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搭建科技平台,塑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是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潜能的必要步骤。

2.2 加强团队建设,坚定学生科技创新信念俗话说:“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科技创新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与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3]因此,我们无法否认团队对潜能激发的关键作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所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和团结友爱将会坚定成员的科技创新信念,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团队成员将自愿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也会使团队自身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加强团队建设,坚定大学生科技创新信念,不仅能使大学生得到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解决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在创建省级优秀社团行知学社时,团队意识在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时起了重要作用。在顺境时,行知成员相互提醒保持冷静,齐心协力,共同奋进。逆境时,患难与共,相互鼓励,共度难关。学社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激励他们参与科技创新的动力。这样,当学生真正快乐地投身于团队的工作之中,便会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3 注意因材施教,多种教育方法综合贯彻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质就是要进行分层教学。“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与高级之分,其中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这要求教师站在理解、尊重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渴望和心理需求。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笔者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接触了一批又一批个性差异较大的学子,对于内敛型的学生,会对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并鼓励其继续大胆创新。对于张扬型的学生,会适度的严格要求,及时提醒,防止其自高自大、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然,对同一学生也可以根据其表现多种教育方法综合实施。总之,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过程中,教学方法并非单一,其探索是无止境的。注意因材施教,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贯彻,是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潜能的有效方法。

2.4 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科创的自主性传统的高等教育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时,如果采取这种方式肯定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学术上和精神上的帮助。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让学生掌握自,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借助课堂,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4]不要轻易把成果给学生,督促其对实践中遇到的疑惑与问题主动找资料,寻答案,在此过程中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力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欲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法,从根源上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潜能。

2.5 倡导以点带面,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罗・阿谢姆曾说过:“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过程中,对表现较好的同学有重点的培养,使其尽快的取得成绩,给其他同学树立典型。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典型人物的实际落实到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去。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激发更多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欲望,带动科技创新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弥补不足,实现优势互补,真正形成“百花争艳”的科技创新氛围,从而激发出多数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例如,在我校行知学社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科技创新表现突出的王少杰等同学进行了重点的培养,在王少杰同学的榜样作用的带动下,学社涌起大批后起之秀,力学大赛上他们崭露头角,挑战杯大赛他们踊跃报名,社会实践中他们全心投入,各种创新实验项目中他们感想敢做,因此,行知学社在短短的一年内由院级社团发展成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团队。行知学社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调动榜样的力量也是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2.6 全面优化细节,注重创新思维的细节熏陶古语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办事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优化细节将会产生锦上添花、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细节上熏陶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自身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自己塑造成为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的一举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也许不经意间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与学生接触时,应该处处彰显着自己独有的魅力,一言一行都应贯穿着创新的风格,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处处皆有创新。所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不能忽视细节的优化,创新思维的熏陶要从细节抓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不再满足社会的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5]。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让广大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发现新的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新问题,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从而挖掘出新的理论知识,形成更完善、强大的知识理论系统。这样才能加速大学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知识简单型向能力创新型的转化,从而真正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宝祥.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低弱成因分析[J].高教论坛,2003,(6).

[2]孟昭学.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9-10.

[3]窦珂.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交流,2009,(7).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转贴于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表现范文6

科技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地方行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机构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好的创新环境要有企业家群体、新产品不断开发和新一代企业不断出现、企业在竞争中相互作用和合作、创新主体相互依存的集体学习环境。科技创新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组成,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组成。“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于1912年引入经济和科技领域。作为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熊彼特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使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得以初步建立,为后继者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后来,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技术创新界定为“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强调技术创新是产品和工艺引入市场或应用于生产。国外研究技术创新环境问题的学者较少,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要有政府的支持,要有政府的投入和激励等。国内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着手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国内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理论问题的学者是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邓寿鹏教授,他们对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框架。傅家骥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掌握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沈倩岭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把产品从设想推到应用的全过程。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功能和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国内对科技创新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科技创新外部环境的研究,特别是政策法律环境等。栾玉广(2000)对科技创新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透彻说明了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方旋等(2000)探讨了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来源、内涵和特征,并从区域科技创新的结构、作用和能力等方面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李婷(2005)界定了科技创新环境的内涵,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科技创新环境减少的发展方向。刘玲(2005)指出我国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传统思想的束缚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增大科研投入力度、优化科研资金投向,加强科学道德观念、优化科技队伍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孙健敏等(2007)根据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创新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从区域的视角对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盖文启(2002)认为,区域创新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促进区内企业等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区域创新环境(静态的环境);二是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创新绩效的提高,区域环境自身不断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创新和改善,以形成自我调节功能的区域创新系统(动态的创新环境)。蔡秀玲(2004)认为,创新环境是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指为创新提供规则和机会的体制和结构因素。创新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包括经济要素(资金、劳动力等),还包括各种非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以上国内外关于创新环境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进行科技创新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创新环境的研究,主要都是基于外部环境这一视角。本文通过了解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调查,了解、分析科技创新主体对创新环境的一些看法和希望,从内部环境的角度对科技创新进行探索,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和新颖之处。

创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的意义

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欲望,是提升上海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1.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宽松的科研创新氛围,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发挥创新潜能。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提供宽松的科研创新氛围,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激发作用,允许失败的宽容的创新氛围,可以极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科技创新的成功率。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StevenChu)在他的诺贝尔奖讲演中说:“贝尔实验室是研究的乐园”,“乐园”指的就是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这是科技人员为了获得重要科技成果所极其渴求的,朱棣文认为那时的贝尔实验室具有这样好的治学人文环境。贝尔实验室第一任总裁、二战时期为美国战时科技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尤厄特(FrankB.Jewett),对于科学研究的氛围说过这样的话:“所有丰产的科学是人的头脑工作的结果,是在极其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十分繁荣起来的。事先没有任何人或群体能预言别人的头脑里会产生出什么思想,也不能制约人们产生新的想法,他们能做的最大事情只能是为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如果必要的话,只能在后来对那些创造物的用途施加控制,以便它们将会有益于社会,而不是对社会有所损害”。由此可见,在硬环境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最需要的是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上能独立自由思考,知识底蕴要广博而丰富,充分交流,以及能激发新颖的创新思想的人文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宽松、活跃的软环境。科研管理者最不应该做的是挫伤和限制这种环境,而应为这种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竭诚的努力。2.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创新支持,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科研创新积极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项目的多少以及创新的成败,而创新积极性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首先从科研硬件措施上提供保证,在科研设备、仪器、实验室、科研信息平台等方面保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够顺利进行;其次从软环境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在技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科研成果的转化、科技中介的培育和规范、对科研创新的社会认同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及对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形成良好的创新软环境。当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形成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成功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成果的转化和专利的申请以及创新的回报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3.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科技人才云集上海,有利于提升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上海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供科技工作者宽松的创新氛围,允许失败,减轻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压力。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创新经济性和创新的效率。因此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尖端科技人才来到上海。甚至可以利用上海进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契机,吸引大量的海外科技人才来到上海从事科研工作。当大量优秀科技人才来到上海后,自然会提高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大量的自主创新品牌,给上海的经济提供新的增长潜力。

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

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逐年得到提升,科技创新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但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培育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上海今后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如教育部在2004年了以来第一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用以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科技部也于2006年11月7日《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但要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依然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上海的科技创新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在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仍比较突出。经过对问卷的梳理以及对部分科技工作者的访谈,归纳出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面临以下六个问题。1.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审批程序不透明。科研项目的申报直接关系到科研经费分配的公平性,利用职权、关系、学术地位影响科研项目的申报结果,严重影响到科研项目中标的结果,从而扭曲科研资源的分配,降低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最终会导致科技工作者创新的积极性,创新的动力,影响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上海科技工作者在项目申报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从调查的数据来看,313位科技工作者中有43.13%的人认为审批程序不透明,拉关系/走后门严重、申报手续复杂、基础研究不受重视、申报周期过长、招标信息不公开的比例分别为38.98%、24.92%、21.73%、19.17%、17.57%。313位科技工作者中有45.37%人目前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基本上合理;27.48%的人认为经费管理太紧,不利于工作;12.14%的人认为经费管理太松,容易造成浪费和滥用。2.上海科技工作者创新环境中缺乏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导致产学研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产学研紧密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创新回报率的重要环节,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从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大学科研机构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合理的平衡与衔接。保证随着消费者的对产品功能的变化和不断升级的需求,企业从市场的变化中发现对产品的新的需求,然后把市场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大学科研机构或者企业自身建立的科研部门,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或者是企业将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成功中的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进行生产转化,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中需要科技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作用,让双方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上海在开展产学研合作上存在不少困难,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是三大主要的困难。在我们调查中有642位科技工作者对产学研合作的困难或障碍做出了评价,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供需信息不畅通、找不到合作对象,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脱离实际,所占比例分别为32.09%、26.32%和25.39%。各方互不信任和企业不愿意出钱所占比例都为17.13%。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产学研的结合程度,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必须建立为科技工作者于企业沟通合作的信息平台,确保科研项目为企业所需要,不至于偏离市场实际需求太远。3.上海科技中介体系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改革开发以来,上海科技中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上海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信息传递和咨询、科技成果转化、对专利、技术、创新等评估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成绩,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但是随着改革开发的继续深化,大量的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对科技中介机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没有及时跟上,过去的法律法规跟不上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导致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比如由于对技术交易场所技术交易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供需双方分散自由的场外交易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既造成了宝贵的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给地下的技术诈骗活动提供了可趁之机,使技术商品的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政府行政部门对科技中介机构存在多头管理和政企不分的问题,以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差大等种种因素造成中介机构自身的管理跟不上,导致了一些科技中介机构无论是在机构内部的管理还是外部的市场运作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乱。缺乏统一的科技中介机构地方性法规,仅靠相关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难以确立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难以发挥它们对科技创新信息的传递、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技资源流动的促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4.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影响科技工作者创新积极性的发挥。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的发挥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选拔聘用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工资/薪酬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方面。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04人觉得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对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阻碍作用,所占比例为16.09%。在204人中,有66.67%的人认为人事制度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工资/薪酬制度上。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太太,个人收入与能力业绩不成比例,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化,缺乏激励等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2.54%,27.00%和18.62%。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科研团队,不利于科研创新的持续性,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创新中所获得的分配过低,影响到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科研工资的热情,阻碍他们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潜能的发挥,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后续发展。个人收入与业绩能力的不成比例和缺乏激励过于平均化的收入分配,会导致吃大锅饭的流行,对那些热情于创新并且取得了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利于体现科研创新的价值。5.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端学术行为有一定的空间,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防止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被其他人剽窃,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享受,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上海科技工作者存在知识产权被侵害的情况,从被调查的1300名科技工作者来看,有76人在知识产权上被侵害过,所占比例达到13.54%。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成果被抄袭,所占比例为3.69%,文章未经许可被发表或者转载所占的比例为2.77%,技术秘密被盗用的比例为1.46%。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有642人对学术界存在的不端学术行为发表了看法。16.04%人认为科技工作者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的现象相当普遍;11.53%的人认为弄虚作假(如伪造数据)的现象相当普遍;10.59%的人认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相当普遍;9.19%的人认为一稿多投、多发的现象相当普遍。科技工作者认为造成学术不端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者自律不够,现行评价制度驱使,监督机构不健全,处罚不严厉,学术规范教育不够,学术规范和规章制度不明确。1300名被调查的科技工作者中有3.54%的人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弄虚作假行为非常同情,21.46%的人对科技工作者的弄虚作假行为有点同情。有0.77%的人觉得这类弄虚作假的行为可以完全原谅,10.77%的人认为这里弄虚作假行为基本上可以原谅。可见弄虚作假还存在一定的被容忍的空间,必须大力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有12.62%的人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了解比较多,56.62%人了解一些,23.15%的人了解很少。超过半数的科技工作者没有系统地学习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知识。6.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科技创新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很不理想。上海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创新环境的很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总体来看,普遍认为上海科技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这样才有利于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的提高和创新潜能的挖掘。从被调查的1300名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来看,有三个方面不太理想,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学术独立不受行政干预和宽容失败的氛围是上海创新环境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认为上述三个方面一般的比例分别为37.38%,39.15%和43.54%;认为上述三个方面不理想的比例分别为42.00%,37.23%和34.85%。另外风险投资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强,只有1.62%的人认为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非常好,11.85%的人认为很好,51.00%的人认为一般,19.38%的人认为不理想。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不理想的比例都在10%以上。

改善上海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