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1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意义;途径

一、引言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中学物理学习算是一门较为复杂、困难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与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当前中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本文将从科学方法教育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切实发挥出科学方法教育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所谓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探寻出一些物理现象而进行的物理实验,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或研究来总结、归纳出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物理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它是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人们在物理学习中搜集事实、提出假设并给出一定的解释和认证提供了可以依据的标准。当前,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建模法)、归纳法、累积法、放大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法、科学推理法、图像法等。这是学生物理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程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品质。

因此,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切实的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去,让他们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出最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是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具体如下:

(一)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开展实验教学。那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深刻领会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来说,物理学科的本质就在于物理实验,它是体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所在,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说对比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二)在理论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的实施,就是应该在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中进行,它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只有在领会到科学方法的提出角度以及解决途径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科学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学中,充分挖掘出科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取科学方法。

(三)在习题讲解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必然会有物理习题的讲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渗透进科学方法教育,这是因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定的物理习题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实践,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强化习题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中把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由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显然,物理解题训练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

(四)在物理学史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中,也会不时的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思维,因为物理学史中必然会提到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些会详细介绍这些物理学家如何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并做出解答的。因此,它将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现象,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还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不仅需要一些逻辑性的教学方法,更要采用一些非逻辑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比如说直觉、灵感等,而这些很多都可以在物理学史中获得充分的材料。

(五)在物理讲座中实施。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举办一些物理专题讲座,比如说邀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理理论知识,更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多举办类似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多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并把一些物理内容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科学方法教育中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专题讲座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四、结论

综上,中学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与任务,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且缜密的安排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普遍认为的枯燥乏味,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努力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隆含性原则、触合原则、适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切实有效的推进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提高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与科学品质,从而有效提高物理知识学习效率,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2009(07)

[2]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2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现状

1.1探索和改进

在教学方法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变了以往理论教学“一言堂”的局面,出现了以专题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的专题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辨是非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小组论文答辩式教学方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被广泛运用,同时还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教学,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题网站,开辟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课堂,打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拓展了教学阵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的随意性较大。高职院校虽然以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了实践教学,但总体来看,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经费保障、考核标准等缺乏制度规范。二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过于单调。大部分教师只会运用多媒体课件的静态投影展示功能,上课时仅充当操作工和解说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三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实现有机结合。这两种教学手段各有优势和不足,应当在教学中相互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但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存在着重视一种而忽视另一种的倾向,没有实现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理念上缺乏创新意识

从教学管理方面来说,教学管理人员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从思想上育人的课程,教师是否用多媒体手段、教案是否规范、教学计划是否详细等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什么、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如何、学生收获了什么入手,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教师方面来说,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内容讲深讲透就等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缺乏主动性。

2.2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本专业知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由于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强,无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无法使媒体之间、媒体内容之间有机结合;面对丰富的图片、音像等教学素材,无法根据教学实际适时变换媒体内容。

2.3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还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还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和激励措施,比如,在对教师的考核上,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这就使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薪酬分配制度上,教师的薪酬以教学时数来计算,讲课越多收入越多,从而使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在师资配备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疲于讲课,无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另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深化和育人思想的内化。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3.1必须着眼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往往使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以实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所学的课程,把对自己将来就业是否有用作为知识价值判断的标准。基于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当追求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力求现代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寻找学生未来职业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结合点,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来分析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当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重视知识应用、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有更深刻的领悟,同时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3.2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看,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因此,教师的政治人格,即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良好品行,会让学生自觉地理解并学习授课内容。如果教师本人在原则问题上前后矛盾、闪烁其词,就不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所讲理论的可信度也会大打折扣。而教师的智能人格,即开阔的知识视野、严谨的逻辑思维、较强的形象思维及表达能力,会通过教师生动的讲授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3.3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构建一种双向互动的、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关心、理解与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即使学生有过激的言论或是错误的认识,也不要横加指责,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说、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避免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总之,只有彻底摒弃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师至上的不平等教学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才能摆脱长期形成的服从意识和被动地位,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其次要构建开放式、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如果在教学中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采取机械式灌输的方式,是难以收到实效的,必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开放轻松的教学氛围中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从而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3.4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

多媒体具有声、形、情兼备,视、听、说相融,信息量大、生动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教学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教师可以及时把最新的国内外时事和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制作成课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时代性。其次,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声像一体、动静结合,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由静态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动态内容,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再次,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快速调出各种信息资料,现场分析和答疑,实现人机交互,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讲的状况。

3.5必须充分挖掘网络教学的巨大潜力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3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此科学的教育方法即科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学物理是物理学最基础性知识的介绍与学习,也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正迅猛的发展变化着,人们都已经鼓励终身学习方式,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并且一个人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可满足一个人用一辈子。因此,我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不应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科学方法,因为就相比较于科学知识科而言,学方法比的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也更具有生命力。

1科学方法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为提高升学率,导致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第一,在科学知识传授方面,死记硬背的传统科学方法,第二,对于科学方法,它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教育的理论系统还不是十分成熟,以致于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未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没有自觉地把科学方法作为重要内容;第三,把考试测验结果比学习过程重要,不重视智力开发,而只是看到标准答案;第四,升学压力导致现在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重视科学方法的潜在价值;第五,还有些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比较落后,导致科学方法教育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科学探究和探索中了解、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科学方法和方式的重要性,并且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的伟大人格魅力,从而使正确的科学方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所以,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用科学方法

在实施科学教育方法之前,还需注意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策略和原则。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物理知识的初学者,他们之前从未真正系统的接受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不太高。因此,初中物理老师应该对此有一定的认知,选择合适的物理教学方法,使之适用于这些初学者,从而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如,注重物理教学方法也不能脱离物理知识,而空谈方法。

2.1科学方法在物理课堂的展现:教师在每节新课之前,首先要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进行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学生学习的学习内容,还需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这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即为我们所谓的科学方法。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对那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利用比较易懂的方法传授知识、编写教案。

2.2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有书本上的文字知识,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验。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物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充分利用眼、耳、手、脑,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2.3鼓励学生在每次新课开始之前,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提前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对内容中自己感觉的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做好标注,以便上新课时加以注意和留心学习。对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对其中的关键字、词,重点句子进行画重点标记,进行识记。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随意改变定义、定理和基本公式。另外,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会逐渐接触到各种图形,例如: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形,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再如,光年的概念,听上去学生的第一感觉是时间的单位,但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即一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这样类似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加以注意留心。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质量。一堂好课的关键在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讲授法

使用讲授法时要善于进行改革,可以形象地导入,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环节构成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究的教与学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不是教师在讲授中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项目教学法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法宝。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确定项目、项目教学准备、项目实施及项目成果的提交与评价几个阶段。

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基础知识薄弱,理论学习能力稍差,而且逆反心理较重,但是他们一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性一般都较高,并且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项目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为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即最佳化)。当问题较为复杂时,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所设计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驱动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讨论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讨论法优点在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各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讨论式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工作的焦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所以应用讨论法的教学内容不能太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定要明确。在讨论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发言,稍有不正确,就加以批评,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那么长此下去,每天一两个学生被“打倒”,不久之后,全班学生可能就很少还有人举手发言了。所以,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做“正确”或“不正确”的评论,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发言做比较性评价,要对每一位愿意发言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04).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5

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就要明确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明确知识理论原理与应用原理,熟悉课程中的概念和定理。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独立操作实验实训课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对相关知识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提出创新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第三,情感目标。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各项创新活动,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2教学方法的选择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三个方面的学习的紧密结合来设计。

2.1理论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和创新开发的基础,主要以讲授法为最佳。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讲授法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简单的行为活动。言语的理解是一系列积极的、在经验知识指导下的操作活动。在讲授法的条件下,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对教师语言的分析、理解和存储的整体的过程。综合看来,讲授法具有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知识的优点,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在《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类型高等教育共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工程训练、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并不是理论教学的简单的延伸,而是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将所学理论课知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使学生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进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就是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贯串在整个培养过程当中。

2.4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把三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不否定传统的讲授法和实验环节,在此基础上添加创新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节。

2.4.1案例让学生找

教师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举出合适案例。首先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才能找到合适的案例。其次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由于所占的角度不同,同学的讲解更容易理解的掌握,同时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2.4.2疑问让学生答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问,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在总结答案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问题,再通过进一步的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得到综合性的结果。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想,进行创新创作

鼓励学生依靠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理解,在课本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创新知识的演讲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思考、参与教学的乐趣;对学生的想法与创作进行记录备案,给学生奖励。通过这样微小的积累过程,可能刚开始学生并不能提出多么有创意的制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创新思维之后,就后收到很大的效果,使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课堂教学方法不再单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的实施

首先,教师必须熟悉课程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对学生创新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评价和提出修改方案;对学生有耐心,课上讲解,课下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对学生的研究能给予正确建议;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学生一起研究探讨相关知识的发展与创造,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第二,学生不再是倾听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课堂上积极思考,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讨论总结所学内容,搜寻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大胆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并经过实践发明创新。第三,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调整理以往考核比例,改为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创新成绩三部分考核的模式。理论考核仍以期末考试为考核形式;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表现给予打分,成绩由教师、学生代表和学生本人三部分取平均值,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力;创新成绩由班级组的评估小组依据学生在课堂及课下的创新思想和创新作品打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规范的实践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归档材料,以便作为考核依据和今后学生学习和借鉴的依据。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更加认真去研究和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标准。

4结论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范文6

【关键词】后方法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听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04-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整体上听力水平相对较低依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应当承认听力教学中正确理论指导的欠缺就是一个关键因素。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多年来一直围绕着固有的陈旧理论在“打转转”,对于新的理论吸收不足,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长效发展。本文以当下较为新颖的“后方法理论”为视角,对我国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探讨,以求为整个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二、后方法理论概述

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甚至被学者宣布“方法的死亡(The Death of the Method)”[1],于是人们纷纷跳出“方法”的圈子去寻找一个更为合理的概念。“后方法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一个新型概念,最早由美籍印裔学者Kumaravadivelu提出,对于后方法教学的原则,Kumaravadivelu通过宏观策略(macrostrategies)框架把其概括为:创造最大学习机会、使教师与学生理念上的错位做到最小、注重语言输入的语境、综合多种语言技能、激发学生进行直觉探索、促进师生之间的协商互动、促进学习者自主、保持与社会的关联、提高文化意识、培养语感等。[2]这些建立在库氏“特殊性”、“实用性”、“可行性”三大参数基础上的原则,积极倡导语言教师应摆脱教学法的束缚,注重研究自己的教学语境。[3]后方法理论的提出,对于陷入僵局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尤其是对于多年来波澜不惊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颇具启迪意义。

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不可否认,我国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种成绩远远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换而言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有很多问题继续解决,主要有:

第一,听力教学针对性不足。这里的“针对性”有多重涵义,首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没有实现与中学英语教育的有效对接,由于听力在中学“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受重视,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只是在自己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完全忽视了学生听力水平整体较低的实际,也就导致诸多学生对英语听力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或放弃思想;另外,现行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般采取大班教学模式或者是自主学习模式,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实际上要么无法辐射全体学生,要么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使“自主”流于形式,结果是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进步缓慢甚至减退。

第二,听力教学功利性太强。虽然学生进入高校后告别了“高考时代”,但是大学里各种考试同样让其学习充满了功利思想,在英语领域以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GRE为代表的考试依然像“指挥棒”一样引导着学生的学习。学生于是把精力主要放在考试题型上,对于实用性较强的生活社交、行业用途英语还是听得“似是而非”,进入社会之后,还是没有“用武之地”,或者只能由于实用能力较差而“望洋兴叹”。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也是把考试题型作为教学重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实用听力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四、后方法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困扰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后方法理论”中三大参数的失衡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特殊性”、“实用性”、“可行性”三大参数来指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第一,突出教学的特殊性。在深度了解学生听力基础的前提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其中对教学实际的把握非常重要,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和对应的教学材料,也要结合本地的师资力量,更要对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潜力进行理性分析,正如库氏说的“特定的教师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和特定的组织小环境下,为了某些特定的目标而教授一批特定的学生”。[3]

第二,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听力教学一定要适当注重的“考试”的前提下,对学生听力教学的实用性要大加重视,既让学生能够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学习与社会实际的有机联系,从而激发其积极性,这才是理想的教学模式。

第三,突出教学的可行性。这里的可行性主要强调的是教学的社会可行性,即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要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让听力教学成为真实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能是纯粹的“空中楼阁”艺术,比如多让学生参与或者聆听国家或地方举行的外事活动,使其真切体验“听力学习”的社会价值,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保持高度的社会敏感性,也会激发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语

“后方法”只是一个教学理念而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乃至整个语言教学不能因为理论的相对“新颖性”而对其“盲目崇拜”,而一定要领会其核心理念,特别是后方法理论中的“特殊性”、“实用性”、“可能性”三大参数,以各地教学实际为参照,跳出“动辄求方法”的圈子,力争找到最佳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Allwright, R.L. The death of the method (working paper #10).[B]The Exploratory Practice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England,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