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1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获得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表现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内需不足,资源代价过高,核心技术匮乏。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外贸易和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是新型制造业的内在要求,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竞争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制造业 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两个角度来描述我国制造业的创新活动的特征。
1.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
R&D活动经费支出和R&D活动人员都是衡量科技创新的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运用上述指标的制造业整体和制造业分行业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
(1)制造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投入
2006年制造业R&D活动经费支出为15 515 890 万元,2010年该项支出为37 715 277 万元,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R&D活动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4.93%。2006年制造业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623 997.3 人年,2010年制造业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1 277 455 人年,期间科研人员数量平均每年增长19.99%。由此可见,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明显增加,国家和企业对于创新的程度不断提升。
(2)制造业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结构
从科技创新的产业结构来看,2006-2010年期间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主要分布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19.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05%)、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9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79%)、通用设备制造业(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67%)、专用设备制造业(5.92%)等几个主要产业,这七个产业的研发经费支出额站了制造业总额的75.2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医药制造业(3.26%)、纺织业(2.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金属制品业(1.71%)等也有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但同时也有很多产业的研发经费拖入不足,如家具制造业(0.15%)、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2%)等行业所占制造业总额的比重较小。总的来说,研发经费的投入在产业间呈现非常不平衡的局面。
综上所述,从制造业总体来看,制造业的R&D活动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近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与国家和企业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有关系;从制造业分行业来看,制造业的R&D活动经费的支出在产业间存在严重的平衡,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的R&D活动经费支出占了制造业的绝大部分比重。
2.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产出结构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产值和申请发明专利数都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本文将运用上述指标的制造业整体和制造业分行业的数据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产出结构。
(1)制造业整体的科技创新产出结构
2008-2010年期间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产出从总量指标上看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2008年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119 833项,2009年为149 787项,比2008年增长24.99%,增幅较大;2010年增长幅度仅为4.9%,其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157 082项。从新产品产值来看,2008年制造业总的新产品产值为51 085亿元,2009年、2010年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3.28%、26.21%,2010年新产品产值为72 966亿元。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制造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44 814项,2009年、2010年其增长率分别为41.96%、14.52%,2010年其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72 698项。从三个总体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来看,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的产出不断增长。
(2)制造业分行业的科技创新产出结构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是衡量制造业科技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2010年期间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6.2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62%)、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3%)、通用设备制造业(10.37%),这四个行业开发的新产品占整个制造业的52.513%。新产品开发数量位居五到十位的产业分别为专用设备制造业(7.8%)、医药制造业(5.85%)、化学原料级化学制品制造业(4.7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2%)、纺织业(3.4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87%)。以上前十位的行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占了制造业总数的80.1%。可见,新产品开发在行业间也呈现不平衡的态势。
新产品产值也是衡量制造业科技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2008-2009年期间新产品产值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9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39%),这三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占整个制造业行业的53.26%。新产品产值位居前10位的产业,其新产品产值占制造业总数的84.86%。由此可见,新产品产值在产业间也存在不平衡的态势。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2
我国种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生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60多年来,我国生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生物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种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育种资源和高端人才不足,提供繁育基地基础设备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和手段比较落后,与国际大型种业公司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产业资金对农业科研的支持不足,金融资本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不够,政府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和科技人员积极性有待提高。
就动物种业而言,我国动物种业目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我国动物品种生产性能偏低。如我国奶牛单产仅为发达国家的1/3,猪肉单产也仅为发达国家的80%。二是对进口品种依赖局面并未明显改观。受经济利益驱使,以及国产品种供种能力限制,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种畜均从国外进口,其中种猪、蛋鸡、白羽肉鸡、肉鸭进口品种比重分别达80%、70%、100%和85%。三是地方品种保护和利用力度有待加强。大量引进进口品种对我国优良地方品种遗传资源造成巨大冲击。
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生物种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以生物种业为代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抢占种业技术的制高点,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纷纷加大投入着力开展基因资源的发掘,新技术的研发,新品种的创制,力图通过掌控种子资源基因产权、新品种权、关键技术专利等加速对于全球种业市场的垄断。大宗农作物和动物种业的企业的兼并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显着提高,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种业呈现出精品化、专业化的特征,现代种业向全球化、多元化在发展。
目前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生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我国农作物资源储备总量为41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为形成种业基因资源优势奠定了基础。种业市场空间巨大,驱动种业创新发展。
动物种业是养殖业中利润最高的部分,也是养殖业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在育种科技、人才队伍、核心产品、销售网络、资本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只有加快培育我国自主动物品种,大力发展我国自主动物种业,才能突破国际种业集团垄断,才能保障我国养殖产品有效供给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种业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积极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种子企业的协同创新作用,构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种业研究和商业化育种技术创新,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实现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健康发展。他建议构建由政府引导的,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构成的各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立由种质创新、良种培育、种子繁育、技术推广构成的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健全由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服务组成的种业保障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共舞,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相互激荡,掀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的新。
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桥头堡,打造全面创新创业高地
目前,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深圳等地纷纷提出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制高点,建立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其中,上海市的定位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则瞄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是以创新链为纽带融合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大对高端人才、机构、成果、平台、资金的引进吸纳力度,加速高端优质资源集聚融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现代产业体系。
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清除各种障碍,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核心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突破创新链阻断上下游之间的要素流动瓶颈,打造完备的政府服务体系。要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针对企业创新投资难、群众创业难、科技成果转化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加大涉及投资、创新创业、生产经营、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行政审批和清理力度。在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同时,大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交易,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各类主体创新、激励创新创业人才等一批配套政策文件,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是推进政府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消除政府条块分割,分钱分物的管理体制弊端。必须明确主战场在哪里,着力点和关键是什么,基本方式方法有哪些,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从何而来。必须认识到,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企业和一切创新主体的感受、各类创新人才能否真正集聚,这是一个地区和城市是否拥有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的根本评价标准。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既要关注和服务好关键少数人才,也要关注大量草根创业创新人才,使蕴藏在草根之中的未来“大家”不断涌现,真正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型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加快形成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改革人才计划选拔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
大力扶持众创空间发展。探索促进万众创新的孵化机制,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构建众创空间,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载体,重视和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链,集聚域内外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由政府引导,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和地区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刚刚的《中国制造2025》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一场新的“中国智造”和发展契机已经到来。
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抢占“智造”制高点。马桶盖、电饭煲……中国游客海外抢购潮,让中国制造业一次次处在尴尬境地。中国制造业目前还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水平,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大部分地区和行业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应将智能制造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让老树开出新花。同时,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让新芽长成大树,做大做强高端产业。
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行动。打造智能制造工程。借鉴美国“创新+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开发”的工业互联网推进战略思路,在技术研发、应用集成、服务等方面选取有优势、有需求、有潜力的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与国内其他重点地区领先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打造智能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智能企业,培养一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建立地方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以大数据为创新资源,从“互联网+”到“大数据x”
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大数据已经成为新时代最具价值的宝藏之一。某种程度上说,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未来,我们应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不断加快数据集聚、数据融通、数据应用,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面向电子商务、工业制造、交通物流、商贸零售、金融、电信、能源、传媒等数据量大的行业领域,大力开展数据开发和交易,推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将数据资源产品化、商业化。积极支持数据分析能力强和数据资源丰富的企业,探索“大数据工厂”、“大数据超市”、“数据试验工场”等新模式、新业态,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将大数据打造成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应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职人员,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的管理机制,推进管理型政府向透明、高效、廉洁的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转变。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4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会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科技中心,作为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其中一些由于具备上述全部或大多数特征,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被公认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比如城市层次的筑波、区域层次的硅谷、国家层次的以色列。它们形成路径各异、特色有别,体现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多姿多彩的面貌。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简要介绍硅谷、以色列、筑波三个典型案例。
硅谷模式:“热带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
硅谷(Silicon Valley)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名,而是指美国加州北起旧金山湾、南到圣何塞市的一条狭长地带。从20世纪40年代的水果之乡起步,时至今日,硅谷已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代名词。据统计,截至2012年,硅谷注册专利数占全美的比重为12%;科技企业的现金储备占美国全部企业的三分之一;2013年,硅谷和旧金山所获的风投占全美的39%;涌现出苹果、惠普、谷歌、英特尔、思科、甲骨文等著名企业。有分析认为,硅谷的成功秘诀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创新生态,就像一个不断产生和进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热带雨林――利用富含碳、氮、氢、氧原子的元素,以及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养分等条件,提供一个有利于新的动植物群落生长的生态环境。
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多样性人才池。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硅谷提供了大量人才,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50多名,同时拥有多样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以及专业金融和法律服务人员。在硅谷地区,技术移民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36%(2012年数据),其创建的企业占到硅谷全部高科技企业的三分之一多。二是产学研集群效应显著。“硅谷之父”、曾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的特曼教授在1951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斯坦福研究园,园区毗邻大学校区,仅接纳科技企业入驻。发展至今,硅谷汇集了英特尔、思科、苹果、谷歌等众多全球顶级高科技企业,而其中惠普、苹果、雅虎等企业正是由斯坦福大学师生或校友创建,他们创建的企业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三是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完善。多样、畅通的融资渠道,使硅谷的企业尤其是新建企业取得资本支持易得性强。硅谷年均风险投资额高达70亿美元左右,占美国的近四分之一,天使投资额占整个加州的87%。同时,风司在投入首期资金后决不会放任不管,或只关注资金,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为初创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如帮助公司进行流动资金的融资运作、推荐人才、为公司经营进行咨询服务、促进与其他公司间的协调和合作等等,以提高公司的价值。四是成熟的创新资源网络。在硅谷,高校、企业、研发机构、风险资本和各类中介机构紧密互动,形成了开放创新资源网络,信息、知识、技术、资本、人才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在其中自由流动,形成共享,促进合作,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诞生提供最佳的土壤。正是由于这种创新生态系统的存在,硅谷才能长盛不衰,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科技行业的创新摇篮。
以色列模式:“小而美”
以色列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中东小国,土地贫瘠、沙漠化严重,人口仅800万左右,却是世界科技强国,被称为“世界第二硅谷”。以色列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特色包括:一是创新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在以色列近4000家的高科技企业中,资产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不到10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都很高,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调整创新方向。二是优势领域突出。以色列在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医疗设备、生物制品等许多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能够紧跟科技发展态势,动态布局优势领域。三是形成循环创新的良性格局。以色列积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并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出售给跨国大企业或上市。创业者在价值实现后,继续开始新的创新历程,产生了许多“连环企业家”,形成了循环创新的局面。四是实施开放式创新。以色列积极与全球重要的创新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全球领先企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如微软、英特尔、IBM、谷歌、苹果、华为等跨国企业。此外,以色列还致力于吸引外资,获得了大量国际资金支持。2013年,以色列科研支出中,来自国外的资金58亿美元,占总支出的45.6%,是以色列科研支出第一大资金来源。
筑波:“乌托邦”的产生和重生
筑波位于东京东北50公里,地处日本茨城县南部,占地284平方公里,含4个镇和2个村,其中研究学园地区27平方公里。筑波科技城的诞生动因并非是科技,而是为了疏解战后东京迅速膨胀的人口规模,结合当时日本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战略转变的背景,1963年,筑波科学城正式开始建设,先后有9个部(厅)的43个研究机构,共计6万余人迁到筑波科学城,形成以国家实验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筑波科学城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政府主导推动。从筑波诞生起的每一阶段,日本政府都有相应的专门规划,从法律层面就有1970年的《筑波科学城建设法》、1971年的《筑波科学城建设规划大纲》,以及1983年的《高技术工业集聚地区开发促进法》等等,政府强大的意志和巨大的投入直接推动着筑波的发展。二是城市功能的完善。筑波不是单一的科学园区,而是功能齐备的城市,居住生活、商业购物、休闲娱乐、公共交流、医疗卫生等设施一应俱全,避免了“科学孤岛”的诸多弊端,为人才的集聚营造优良的环境。三是重大事件的带动。1985年,以“人类、居住、环境与科学技术”为主题的世博会在筑波举办,极大提升了筑波的国际知名度,吸引了大批国际研究人员和跨国研究机构的入驻。
作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科学园区,筑波实现了快速崛起,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弊端,包括国立研究机构的机制僵化、动力不足,园区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相对封闭,缺乏与国外先进文化与技术的联系与交流,严重制约了发展进程,在科技产出、创新活力等方面,与同期发展的硅谷等地差距巨大,甚至被称为“科学乌托邦”。
为此,日本高度重视筑波的转型发展。2001年,日本对筑波的国家研究机构施行独立法人化,消除激励不足的瓶颈,推进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强化成果的实用化、产业化。2011年,筑波被日本政府确定为国际战略综合特区,成为全国七大特区之一。在这一机遇的刺激下,筑波实施了“面向未来推进全球化创新”战略,力图围绕“生活创新”和“环保(绿色)创新”两大核心,在“新一代癌症治疗技术”、“生活支援机器人的实用化”、“藻类生物能源的实用化”、“打造世界级纳米技术基地”、“新药品和医疗技术研发”、“核医学检查药剂国产化”和“打造机器人医疗器械和技术的生产基地”等七大领域全面布局为目标,在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5
党的十以来,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并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不断提出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与驱动功能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在将创新提升到治国理念要略的同时,更使之在社会实践中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共同认知与自觉追求,乃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气象与新格局,全方位实现向创新要效益,以创新促发展。
一
创新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以新开发和新突破实现新变革与新发展。一般说来,创新的实现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一是首创性,前人从来没有想过和做过。这样的创新就是要在白纸上画第一幅画,写第一个字,其所想所做完全是一种开拓性创造,也就是鲁迅所赞扬过的那种第一个试吃螃蟹的人,其胆略、智慧、精神和勇气皆极其可嘉。因为这样的创新既孕育着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意味着大胆的探求。另一是此前虽然有人想过了、做过了,但不完善、不健全,尚有对之加以改进和提升的巨大空间。创新在这里的任务和作用,就是要求全臻优、提升发展,使之在原有基础上进档升级,更趋合理与精当。
显然,不论创新属于哪一种类型,其精神和效能都是可敬可佩的。因为创新的本质永远都是开拓、进取、变革、提升,而这又恰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不仅孕育于创新之中,而且也最能赋予创新活动以永恒的实践效应与不竭的进取力量。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要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将“中国梦”由殷切的期盼变为壮美的现实,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事实上,也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培育和激发出饱满的改革热情与强大的进取力量,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发展始终具有一种坚韧的内驱力和不竭的永续性。
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现实的需要。马克思说过,“并不是意识规定了生活的内容,而是生活规定了意识的内容。”今天,当我们面对新世界、新生活、新潮流、新任务、新目标、新常态,并务必对之加以精准而有力的驾驭和把控时,其最有效有力的方式之一就是创新,特别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在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挖掘社会的创造潜力,全面激发大众的创新热情,高度集聚全民族、全社会的创新智能,使其深蕴的创新积极性和爆发力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得以膨化与释放。
事实上,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中,正是以创新作为其根基与灵魂的。它在体现和凸显治国理政思想的同时,更使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通过在改革实践中的高度融会而全方位地转换为改革的动力与发展的势能,这既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又切中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求,并及时而精准地为落实治国理政方略进行了战略擘划,提供了精神引擎,注入了思想酵素。因为创新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锁钥和引燃智慧之光的烽燧,而改革则是实现社会深度变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不竭动力。故此,当创新与改革在全程链接中发生直接感应并形成因果关系时,其所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和驱动力便自会是喷薄迸涌、强大无比。
以创新引领并驱动改革发展的治国理政思想,正是以这种连锁反应的形式而直接作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的,并因此而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精魂与杠杆。正如所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摆在突出位置。”他特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由于效能是创新的最终果实,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所以便明确要求,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创新落在实处,使之产生实效,铸成实绩。而“要想有建树、有成就,”则就必须“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胸怀着人民的期盼,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又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研判准则。其中,创新――改革始终都处于核心位置。在实践中,只有紧紧抓住这个节点,并真正抓出效率,抓出效能,抓出效果,其他问题便都自会顺理成章,迎刃而解。因为创新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带动作用与引领功能,都会激发创造力和提升发展力,都是精神与物质的动力之源和变革与发展的契机所在。创新的本质,就是要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引领与动力,并使之得以快速、健康、有成、有序、机理活跃、效能显著。面对新常态,之所以要提出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并强调结构性改革和不断深化改革,其目的就在于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激情、要智慧,并以之促进和驱动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正如所指出的那样,“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而由于创新能力不强所致发展动力不足,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正因为创新是改革的精神架构和发展的动力之源,所以在创新、改革与发展之间便自然形成了一种链接关系与递进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自觉认同和确立创新的先导性与带领作用,不仅首先要熟悉创新,而且要使创新精神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切实做到用创新精神引领实践、驱动实践、验证实践、发展实践,同时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观照创新精神、倡扬创新精神、提升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精神,并极为有效地将创新精神落实到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上,使创新不断地结出硕果,转化为经济效能和社会效益。在实践中,创新成果既有可能是显化的,又有可能是潜在的;既有可能是单向度的,又有可能是综合性的。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和外在性的差异,并不关涉其效能的本质性生成与客观性存在。所以,我们在对创新成果和创新效能的评判标准与认知方式上,必须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因为在实施创新的全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效率和效能都应当是和必须是具有本质意义与实际作用的,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和撷获那些处于潜化状态和呈现泛化样貌的创新形式与创新成果。
按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新不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而是全方位、全覆盖和全效能的。不仅理论、制度、科技、文化要创新,而且金融、管理、军事、外交等也要创新,乃至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成为全社会的一致向往与共同追求。创新的这种巨大穿透力和广泛辐射性既要求我们必须对之实现高度社会化,又促使我们不断使之趋于高端化。因为只有高端化才会迎来创新成果的丰收季,而惟其社会化才是走向高端化的前提与基础。实际上,就正是这样设计和布局的。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而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枢机所在,就正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他在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的同时,更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念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自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阵地。但作为治国理政的大方略,创新又是具有广义性和全域性的,它必定要切入和体现在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比如,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精神境界、淳化社会风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与凝聚力,就需要持续进行文化创新;为了增强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就必须坚持进行经济和金融创新;为了跳出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和形成亲诚惠容的外交新理念,就及时提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倡导全球合力共同走出一条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健全发展协调机制的大外交与新外交之路;为了贯彻强军战略和实现强军目标,就必须呼唤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开展军民协调创新,强调指出创新能力就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则是有效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针对军队领域中的创新问题,强调指出:“我军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主动,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他还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因此,要攻克制约我军建设和改革的突出矛盾,就亟须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坚破难。这便要求各级领导都要“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创新、支持创新、引导创新,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发展”。
三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 发展现状 挑战与对策 意义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唯有积极接受新兴事物,掌握新兴科技并拥有自主的研发团队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整体提升城市竞争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立于不败之地[1]。并且通过吸纳人才,不断增强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才能把握住主动性从而快人一步。在这种新形势下,清溪镇应该把基层科技工作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目前开展基层科技工作会遇到的制约因素,并制定具体方案,规划部署下一步工作。
1 清溪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 政策支持
在2008年国家制定了《关于实施科技清溪工程建设创新型镇区的意见》,2014年又重新修订了有关细则,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清溪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科技创新,如设立专利促进专项资金、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科技创新成果奖励、产学研合作资助、科普基地奖等。近五年来,清溪镇对用于科技创新事业的财政投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
1.2 创新服务机构――清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清溪镇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能力,统筹多方科研资源,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服务。从成立至今已走访企业300余家,服务146家企业,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项,清溪镇被评为东莞市专利双提升优秀镇。
1.3 光电通讯专业镇
近年来,清溪镇依托“广东省技术创新光电通讯专业镇 ”的优势,激励企业拓展网上交易渠道,建设光电通讯的全球交易和集散基地,同时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了光电通讯产业从传统产业聚集向科技化、品牌化、高级化集群升级发展。
1.4 清溪产业集群
2014年,清溪镇申报光电通讯产业集群全国区域品牌试点,在清溪镇产业集群内共有国内外知名的光电通讯企业约150多家,产品涉及LED、光伏太阳能、新型显示器、无线通讯设备、3G手机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等。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的创建,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发能力。
2 挑战与对策
挑战一:全球光电通讯产业正经历从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过程,光电通讯产业市场需求增,清溪镇大部分光电通讯企业多处于价值链末端,长期从事低端生产,在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
对策一:.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东莞市光电通讯步入了转型发展期,有利于带动清溪光电通讯产业结构升级。清溪镇实施“50强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从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企业转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挑战二: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抬高原材料价格、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导致高度依赖出口的清溪镇,在经济结构上产生了较大压力,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考验。再加之区域竞争加剧,深圳、佛山和惠州具有品牌优势,东莞市内电子信息制造业遍布31个镇和松山湖,产业资源竞争相当激烈。
对策二: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发挥东莞市与清溪镇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团体、企业等共建共享科技平台资金投入初步预算。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增强在企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挑战三:高科技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清溪镇主要是技术工人,严重缺少高科技人才,而且其整体不佳的船业环境也很难吸引高科技人才。
对策三:构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依托平台,整合清华、北大几所大学的高技术人才和中德技术学校与各个企业的人才,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构建中小微企业人才桥梁。
3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清溪镇快速发展的意义
目前,清溪镇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企业的没有坚实的自主创新体系,缺乏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和品牌建设的能力,直接导致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强。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于清溪镇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清溪镇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的同时,科技资源的稀缺性、配置的低效性也有不同程度体现[2] 。因此,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平台建设不仅是清溪镇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促进清溪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实现清溪镇能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迫切性不言而喻。
国家科技工作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而其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清溪镇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的步伐,不仅是顺应时展,也是其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机遇。
4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资源日益稀缺的趋势下,科技资源具有永续性,因此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能发挥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率,是各国、各地区普遍重视的问题。清溪镇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必须以高度严肃的态度,积极加强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艳,黄明焕.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实施概况,主要特点及对策建议[J].广东科技,2011,8(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