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1

[关键词] 青少年;精神病;亲属;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青少年精神病因其特有的病程特征,发病对患儿来说是一个强烈的精神刺激,对其亲属的身体、心理、社交等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患儿亲属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在患儿的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又是别人不可取代的。因此,对患儿亲属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人组条件:①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9月首次住院小于等于17岁精神病患者的陪护亲属;②对病人负有照顾赡养责任;③亲属本人为非精神病的成年人;④住院陪护满一个月。符合上述条件132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87人;平均年龄43.74-4.2岁;其亲属分别为患儿父母112人,祖母8人,祖父5人,外祖母7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8人,初中至高中75人,小学9人。将入组亲属按入院顺序分层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所在病区的常规入院宣教。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方法 ①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新的、亲密的、建设性的医患关系;诚恳、耐心、细致地倾听、随时解答、及时指导亲属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消除烦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由精神科医护人员每周2次以上讲授精神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预后及预防等知识,家庭环境对该病的影响,陪护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患儿等。④开展有关精神卫生方面的宣传及教育,不断为他们提供新信息。

1.2.2 工具与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亲属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与患儿关系),依照知情自愿原则,在患儿入院当天(以下称干预前)和1月末(以下称干预后)对其亲属进行测评,采用统一指导语,在40分钟内,对量表每个项目在完全理解的基础真实独立作答,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统计学描述,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并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国内常模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干预前后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显示,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有关照料者的心理问题国外早有报道。Arey等人报道精神病患者亲属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心理障碍。表1显示表明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可能原因:①患儿住院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个应激源,给亲属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②对疾病及相关卫生知识了解甚少,由此产生负性情绪。③患儿患病扰乱了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金钱为其治病。长此以往,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和体征。④患儿的病态表现,服药后的副反应及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使亲属有耻辱感,担心被人瞧不起。⑤该病一次性治愈率低、病程迁延,担心患儿今后的生活、工作、婚恋受影响。从而产生诸多的不良心理感受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2

1.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受自然和人际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和受人的体质及个人运动需要限制的主观原因。

1.1生理因素。由于遗传或生长发育程度不同,不同学生会表现出外形或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有些学生不能面对自己过胖、过瘦或矮小等外形不足;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差、学习成绩落后于他人。因此,在平时表现中缩手缩脚,怯于与他人沟通,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容易出现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

1.2个性因素。个性是影响学生行事方式的重要因素。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表现,也许他在某一阶段曾经很优秀,但当环境改变,可能失去其原来优秀地位的时候,前后阶段的变化带来的心理落差,使其感觉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有的学生过于自我,对他人显现出多疑、嫉妒等心态,当己不如人时,甚至怀疑老师评价学生的公平性,表现出偏执等不健康的心态。

1.3教育因素。某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循循善诱,而是粗暴指责;有些教师对后进生表现出特别的反感,对其进行频繁的批评甚至讽刺。这些都会大大强化学生对自我负面心理的暗示,容易使其丧失自信,自我放弃,并对受教育产生抵触和厌倦的情绪。

1.4家庭因素。来自家庭方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两个极端:一是家长无原则地溺爱与庇护孩子,使其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心理特别脆弱;一是家长打骂孩子,使其在感情上受到严重伤害,从而产生叛逆对抗心理。

2.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2.1治疗焦虑和抑郁。诺瑟、彼特鲁茨

罗、拉方丹等人通过100多项有关体育锻

炼对抑郁和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得出结论:体育锻炼比放松练习和其他愉快活动

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心理治疗与体育锻

炼相结合比单纯进行心理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和焦虑。

2.2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还有助于

自我教育。

2.3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

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

心理状态。

2.4强化集体意识,培养自控能力。体育教育中的集体主义教育,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学中经常采用集体性游戏或竞赛等教法,诱导学生积极参加,使他们有机会进行正常而友好的交往,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感、责任感,强化集体观念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培养乐观情绪和开朗性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自我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主动地维护心理健康,发挥个体积极性。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意料不到的困难或产生与本人及教师愿望相反的结果(如动作难度过大,运动损伤等),影响学生情绪,出现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体能、气质、运动能力等不同情况,有意识选择和设置复杂程度不同的困难条件和障碍,磨炼意志,增强毅力,养成按理的习惯,适应消极刺激情境,迅速转换心境,保持心理平衡。

2.5培养顽强意志,建立信心。运动能使学生获得一种自我效能感和机体控制感,这种自我效能感会带来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使学生表现为自信、外向、开朗、乐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任何体育运动都需要练习者通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一定的技能,坚持艰苦训练的过程就是培养顽强意志的过程。

2.6感受群体力量,学会协作。群体感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都需要群体协作完成,在充满团结、生机的群体中,容易使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3.1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目前,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体育教育部门及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必须慎重对待,以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地发展。体育教师与卫生保健部门应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体育卫生监督工作。

3.2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采取有效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通过体育理论教学、主题讲座、专题讨论会、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给学生传授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3.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定期开展一些适应当代高中学生的球类、形体、舞蹈等体育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3.4加强沟通与交流。因为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日渐淡漠,如果因缺乏沟通,无论是师生间或生生间出现问题,对人的健康心理都有害而无利。这里除了要求学生间加强相互的交流,通过比赛、训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还特别强调应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3.5满足学生需要,尊重学生人格。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气质类型的特殊性和兴趣爱好的不一致性,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师应根据对象的特点和基本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的学生。尽量提供学生表现的机会和保证学生适应教学的可能。

总之,学校、教师多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教学时满足学生需要、尊重学生人格,多渠道共同发展,定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锦.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福建体育科技[J].2005年10月24卷第5期53~54.

[2]张钦.论学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心理素质;培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初中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使他们面临很多的心理问题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极为必要。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组成部分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有着心理健康教育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应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语文是将古今鲜活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清善恶美丑,以古今贤能为榜样,在对作品的学习中感悟借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认识,正确评价,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保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状态;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地创造价值。

二、利用语文教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情感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的培养。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良好的性格对健康的人际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鸿门宴》中一代枭雄项羽,灭秦势如破竹,但终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功败垂成;《赤壁之战》中猜忌多疑的曹操,正是被人抓住了性格弱点,落得大军被烧的结局;《孙膑与庞涓》中满腹才学但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庞涓,最终成为反面教材。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心胸宽广,不与人计较,廉颇也能知错改正,负荆请罪,两人成就历史佳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将性格情绪对人的影响指出恚让学生懂得健康情绪情感与良好性格对人生的影响。健全的意志品质培养。在学习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有业、敬业、乐业之必要,认识到敬业乐业是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与“兴趣”。读《傅雷家书》,要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个父亲的关心体贴,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及挫折的排解力,面对挫折要学会坚强。在学习《过零丁洋》等诗文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指在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自我完善、心理保健及促进社会协调。教师要多设置主题活动,设置研讨交流环节。课内小组交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如“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死里逃生”(《鸿门宴》),“时传祥精神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寻找时传祥》),“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认识自己、欣赏别人,展示自己。在研讨交流中感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虚心倾听,学会反思,勇于发表不同意见,对不同于己见者不讽刺、不挖苦,要让学生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求证。课外实践活动。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践作业。有独立学习完成的,也有小组集体完成的。如学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这土地》等课文,以“爱祖国”或“爱家乡”为主题布置手抄报作业,让学生感受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又如“我爱老照片”主题手抄报,让学生在搜集老照片时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恩父母和家人;布置“寻找那些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物品”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课内外主题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研讨交流中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四、通过作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有时写出一些有真情实感,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作文,而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一般,很平淡,很让人失望。因为在低成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挫折、失败和痛苦比较多,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似乎是“坏事”,然而对写作来讲却不能说极其有利。学生积郁在心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一旦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往往可以写出很多叫老师兴奋不己、拍案叫绝的优秀作文。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地寻找表达他们感情的突破口,热情鼓励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2.通过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课外阅读文章,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但教给他们读书方法,还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培养良好的自我教育习惯。

五、通过初中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前 言

教师职业是一种强度高压力大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其压力来源包含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以及自身,高职院校的教师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迅速,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困扰,甚至是障碍性的心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1]另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的“中国工作倦怠总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15个行业的倦怠指数调查中,教师的倦怠程度仅低于公务员和物流从业人员,居第三位。[2]《广州日报》2009年2月9日报道:“八成大学教师称压力大”,其中有54.44%的大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80%的被调查大学教师长期感到压力太大,75%经常感到疲劳,46%经常失眠。[3]上述数据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师中间较为普遍的现象。

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它类型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承担着为生产、建设、管理和经营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具有与其它院校教师不同的鲜明特征。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需要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客观上也可能面临更多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直面这类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由来,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降低他们的工作压力,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显得刻不容缓。

本研究以全国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状态、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为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制度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广西、吉林、青海、江苏、新疆、浙江、湖北8个省的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565份,回收有效问卷530份,回收率为93.8%。

2.研究工具。本研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编制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简称SCL-90),编制了一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由三份独立的问卷构成,分别为教师工作状态问卷、教师职业压力问卷、教师心理健康问卷,共47道题目。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工作状态量表各因子的Alpha系数均大于0.75,职业压力问卷各因子的Alpha系数均大于0.85,心理健康问卷各因子的Alpha系数均大于0.9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且绝大部分因子与总分的相关均大于0.4,同时也大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核心概念界定。教师工作状态:在本研究中也称为现职感觉,指教师对实际工作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包括教师在工作中由于兴趣、人际、胜任度和成就感等方面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主观感受。

教师职业压力:由教师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状况对其自尊和健康构成威胁这一知觉过程而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4]。

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应是指人的内心世界有保持安定、乐观并充满活力,能保障高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良好的方式适应外部环境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结 果

1.总体状况及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状态平均分为40.85,显著高于理论中数32(t=25.25,p

2.差异性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显示,除青海与新疆教师的工作状态明显差于其他省份教师外,工作状态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职业压力在性别、年龄、教龄和编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除青海、新疆和吉林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省份教师外,心理健康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三大项目的具体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的因子在多数人口学变量上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3.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分析显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这表明,教师主观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其工作状态就越不佳,心理健康水平也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各自因子之间大都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与许多研究都比较一致[5][6][7]。

4.心理健康、工作状态和职业压力关系的路径模型构建。为进一步考察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工作状态及职业压力之间的关系,试图建立相应的模型,我们采用逐步进入的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首先,以工作状态与职业压力为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结果如表3所示,工作状态与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效应显著,贡献率分别为30%和6%。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教师工作状态与职业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而根据对部分教师的访谈结果发现,多数教师认为他们对工作状态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职业压力。基于此,我们做出如下假设:教师的职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自身工作状态的感知。为进一步考察其关系,我们以职业压力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工作状态的回归效应。结果如表4所示,职业压力对工作状态的回归效应显著,为28%。

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建立起三者之间关系的路径模型,如图1所示,职业压力与工作状态对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后者贡献率更大。同时,工作状态也受职业压力的明显影响,即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工作状态来实现的。

四、分析与讨论

1.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状态、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差异性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工作状态与心理健康在除省份外的所有人口学变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与多数研究结果较为符合。这表明,在职业教育正经历重大变革与发展的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都面临一系列挑战与碰撞,很容易出现压力增大、工作状态欠佳、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等问题。这说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并非个案现象,而是需要全社会从整体上去关注的问题。

在工作状态、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具体因子差异性方面,男教师的许多指标都较女教师更为严重,显示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此导致男性因事业带来的压力更加明显。

年龄和教龄差异方面,“中间”年龄和教龄阶段教师的多项心理健康指标都较其他年龄段教师更为严重,这与经验观察较为符合。与其他教师相比,这一阶段的教师由于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较为稳定,在应对职业教育的变革中就会面临事业、家庭、身心变化、社会评价等多方面的挑战,感受更大的职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更加明显。

省份差异是本研究较为独特的发现。由于不同省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而这些学校教师所面临的一系列压力,如学校管理制度、教学与科研任务、人际关系、婚姻家庭、薪酬水平、思想观念、自我期望、自我效能感等都可能很不相同,较大的压力很可能带来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青海、新疆、吉林等省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最低,而江浙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最高,这意味着教师的工作状态、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与不同省份可能存在很大关系,例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度文化、人文素质、思想观念等,尽管这种差异背后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理解教师心理健康与地区的关系,拓展了下一步的研究领域。

2.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成因及路径模型分析。台湾学者何永钰教授的心理健康公式B=P/E[8](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或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亦即是说,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够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适度的职业压力可以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职业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问题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

结合访谈结果,我们认为职业压力是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由于本研究引进了“教师工作状态”这个新的变量,通过分析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得出了更具新意的结论:职业压力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但主要是通过影响工作状态而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换言之,工作状态更为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指教师对实际工作状态的主观感受。

问题在于职业压力究竟是如何影响工作状态,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目前还没有研究对此做出很好的解释。根据有关理论[9]和访谈结果,我们尝试作如下的解释:职业压力对工作状态的影响主要通过教师的感受性实现。感受性是指人对内外部刺激的敏感程度。感受性高的教师,当职业压力增大时,其工作状态“不好”的感受就越强烈,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感受性低的教师,当职业压力增大时,其工作状态“不好”的感受并不会相应增强,而可能保持在一个类似于“警戒线”的较为稳定的水平,其心理健康也随之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除了上述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人际关系、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的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也已被许多研究提及。换言之,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可能更为复杂。这说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展开,综合考虑多种变量,才有可能建立起更为合理的心理健康成因及对策模型。

五、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处于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个体能自由进行各种交流,通过交流和沟通,使个体感觉到自尊与自信,感受到爱与被爱,体验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因此,要不断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媒体宣传降低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通过建立制度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通过提高待遇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等,采用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教师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宏观环境支持。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EAP系统,加强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学校管理除了具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约束的功能,更主要的还在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透明公正、赏罚分明的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积极营造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宽松和谐的学校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时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实施更有效的激励措施,这样,既能增强教师的自主意识和灵活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为制度的实施和改革的推行消除误解、减少阻力,降低各项制度规范的实施成本,从而有效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为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支持。

更进一步地讲,我们可以尝试将企业的心理援助项目(EAP)引入高职院校。[11]所谓EAP,是英文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的缩写,可直译为“员工援助项目”,也可意译为“心理援助项目”。在企业里,它是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心理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以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和机构已经建立了EAP项目,然而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却还极为罕见。本研究认为,在高职院校内部设置EAP项目,配置专门机构和人员,配合外部EAP,就能够建立系统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为教职员工提供学生管理、人际沟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格发展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咨询服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结合、层次更高级的社会支持系统。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伦理道德、心理和人格系统的教育,积极采取具体的措施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10]。例如:关心教师的生活,定期为教师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交流和沟通,创设教师过度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疏导渠道,建立专门为教师开放的体育、娱乐中心;工作中多一些鼓励、赏识和信任,少一些批评、惩罚和责难。

3.提高教师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形成有力的自我防护系统。众多研究表明,在面临相似的情境和外部条件时,是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因素。一方面,面对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越来越频繁,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提升能力素质,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在许多企业,培训被视为对员工最大的福利,高职院校也应将培训和进修作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度化的措施,加强对教师的进修和培训,能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科研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进行自我调适,通过各种方法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形成坚定的自我概念和客观的自我认识,积极提高自我效能感,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提高自尊感和心理应对能力,形成强有力的心理健康自助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使教师较为从容地应对工作需求,减轻职业压力,感受到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http://省略,新浪教育,2005-09-09.

[2] 2005年中国工作倦怠总指数调查报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省略.

[3] 八成大学教师称压力大,代谢类疾病高发年轻化[N].广州日报,2009-02-09.

[4] 陈德云.教师压力分析及解决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5] 马杰,陈茉,陆芸,陈伟平,卢晓春.交通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6] 彭移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

[7] 蔡,莫雷.广东高校教师压力现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08,(6).

[8] 黄依林,刘海燕.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6,(6).

[9] 张大均,江琦.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87-188.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5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意味着,跨世纪的一代,不仅要有良好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文件。把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健康情感 情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由于现代社会的需要,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心理出现不健康的信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生活自理能力弱,事事依赖父母;第二,自私、任性、骄横、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不懂得尊重别人;第三,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忽视应有的思想教育,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第四,容易形成孤僻性格,对生活缺乏热情,同伴间的合作、交往、竞争意识不强;第五,挫折容忍力低,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日益关注的问题。

幼儿正常的心理健康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心理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创设能引起幼儿积极情绪体验、满足其兴趣与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习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使每一个幼儿感到安全、温馨和愉快。那么,如何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行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决不能忽视对幼儿健康情感的培养。爱是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食粮”。“爱”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支持等。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一)教师应走近幼儿,聆听幼儿的心声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我认为要了解幼儿就必须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孩子的内心世界单纯又透明,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若教师拥有一份爱心,肯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就不难会发现幼儿的各种心情。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

(二)尊重幼儿,多些宽容

马斯洛曾经说过:“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儿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是让教师放弃长者的身份,改变幼儿听命于教师的现象,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当幼儿屡教不改、言而无信时,我们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风骤雨”的加予批评、当众揭短,应给他们多一些宽容,让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教师的尊重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幼儿,静观其变,打破幼儿“一犯错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让幼儿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受“老师原谅我了”。

(三)引导幼儿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

当今社会由于居住条件的封闭性和独生子女在家庭内部的独处性,使得一些幼儿成为家庭中的“小黄帝”,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不少幼儿形成孤僻、依赖、自私等不良个性,阻碍了幼儿的性格的社会化,而这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够广泛,往往只局限于父母和少数同伴间,进入幼儿园后,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而易形成依赖、抑郁等性格,造成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所以,在让幼儿感受到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父母、长辈、同伴等。

二、创设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

(一)幼儿园的生态环境是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

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接触到陌生人和环境,情绪经常会不稳定,容易表现出哭闹、焦虑、伤心等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允许幼儿从家中带一样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物品入园,减少他们与亲人分开悲伤情感;也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深受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幼儿,日常活动中经常以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二)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

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将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有一位小朋友,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经常将大小便弄在身上。如果老师用一种厌恶的眼光训斥他说:“怎么老是弄在身上,又脏又臭。”这样既会在他的心理上造成伤害,而且也会使其他的幼儿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随意地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

(三)家园互动,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还应该主动与家长和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端正自己言行举止,才能给孩子正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一)在各科教学活动中,随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各科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教师可以去细心观察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通过他们“走、跑、跳”等技能方面取得的点滴成功,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让幼儿有机会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乐活动中,可以教育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大班歌曲《拉拉勾》的活动中,让幼儿在充分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变化的同时又学会了解决同伴间的矛盾,愉快地与同伴相处;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二)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心情愉悦

《纲要》指出:“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医生、病人和爸爸、妈妈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看病等,既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在语言游戏《鸭妈妈找蛋》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鸭妈妈找蛋宝宝,在教师的指导下,当鸭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也教育幼儿做事不能丢三落四。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增进了同伴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给予幼儿发泄不良情绪的空间

当幼儿产生各种情绪时,应该让孩子有机会把它发泄出来,而不要去压抑它。如果不允许孩子生气、悲伤、不满和痛哭,那么,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由于情绪得不到宣泄,其内心体验就会变得更加强烈,长时期地积累在心中,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的障碍。当幼儿生气、悲伤、发泄不满情绪时,老师和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当幼儿在倾诉心中的不满和怨愤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要以教训式的口吻训斥幼儿。尽管幼儿在倾吐自己的内心体验时有时词不达意,有时甚至不合情理,但是,给幼儿以倾吐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价值在于能使幼儿认识自己的话被家长和老师当作一回事了,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合理发泄的途径。

五、注意个体差异,促进心理健康

对心理健康的感受范文6

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建设型人才。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方案上要与时俱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教学培养方案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程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如今的社会中职场的竞争相较于以往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学生在步入职场时具备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很多的中职学生,尚未建立完善的、正确的恋爱观,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引导,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恋爱观,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学业,导致以后的就业问题出现。单一的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学科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加以疏导和培养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中职学校的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的策略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学生在中职阶段正是青春期,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担着培养民族责任心、爱国精神、树立学生人格的重要任务。历史教材当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资源,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历史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典型历史事件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从这些优秀的人、典型的事上,提取健康积极的营养来传输给学生,树立他们的民族情结,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懂得:所谓社会,是由人类的群聚活动而形成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担当一个角色,社会在给人们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会要求每个人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使这个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付出才会有得到,当然也存在竞争,要有健康的、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挫折,拥有抗压的坚韧性格。个人在社会中要有自己的价值,在对社会做出贡献之后,才会得到社会或者国家的认可,得到应得的尊重,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历史情境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更加直观的理解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建立积极的人格。

营造心理体验场。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很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就是体验式教学。在学生经历体验之后,会更加有效且强烈的建立起心理感受。因此,在历史教学当中,设定历史情境、还原历史原貌是重要的方法。但是由于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不同于化学课程的教学可以反复进行试验来观察,历史有着不可重复的特性,学生无法直观的看见、感受、体验,单一的依靠书本的讲解与有限图片的感知不足以让学生获得体验式的心理感受。在进行历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历史课堂教育中营造体验现场,设立历史情境。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融洽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平等、关爱、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处于融洽、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这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是一种人际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产生真正的体验,而不是教师预设的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真实的感悟。

通过团队活动营造体验场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发展时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自我认识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进而把感悟升华为自身的行为指南。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引入团队活动,既可以缓解历史课枯燥、乏味的特征,又可以满足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

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时候取决与教师的魅力。学生往往对有广泛的爱好、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热爱学生的老师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往往会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他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之接近,也就是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