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统计的特点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1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汉代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唐明曲辕犁之后,中国犁耕技术走向成熟;

2、经营方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土地制度: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特权或经济实力,占有大量土地,而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

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的特色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测井系统 结构特点 遥传系统 应用效果

目前, 快速平台、成像测井和实物提取测井是测井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趋势,但是,制约着我国测井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测井系统、电缆传输技术和井下仪器。其中,测井系统的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测井公司向客户所提供的测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满足国内测井市场的需求和提高测井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长城钻探测井技术研究院经过几年的努力,自主研发了LEAP800测井系统。该测井系统是基于模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设计理念的新一代快速测井系统,整个系统具有系统自动供电、实时监测、自动保护、高速遥传和远程通信等功能,集成度高,支持多种裸眼井、套管井、生产井测井服务。

1 LEAP800测井系统的结构特点

LEAP800测井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 PC1和PC2两台工控机中的任意一台均可用于LEAP800测井系统的所有控制、测量、处理和记录,是专门定制的19寸工业LCD显示器;LAPTOP 为DITS/EXCELL2000测井时使用的专用笔记本电脑(图1)。

1.1 接口技术

LEAP800测井系统接口电路的设计从功能上讲,可分为LEAP800平台接口(STP)、DITS/EXCELL2000成像系列仪器接口(DIMP)和生产测井平台接口(CAP),这三部分在结构上通过接线控制和网络通讯联系在一起,但在功能上又相互独立。这种特点既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1?LEAP800平台接口STP

此接口通过以太网与测井主机进行通讯,主要完成LEAP800测井项目信号的传输、采集和控制。该接口内置了35Hz电源控制板、信号变压器M1和M2、遥传板ADSL、滤波电容C1和C2、LED驱动板、电源滤波器FL, 是LEAP800系统测井服务的遥传系统的地面部分,同时还有提供深侧向35Hz程控电源的功能。

数据流程:

LEAP800测井计算机 1.1.3?生产测井平台接口CAP

此接口通过以太网与LEAP800测井主机进行通讯, 主要完成生产测井项目信号的采集、控制和处理。该接口内置了“WTC”遥传板、“SIG”信号处理板、“AD-CCL”模拟通道与节箍板、隔离板和通信板等。遥传板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协调工作,控制采集箱体与井下仪器和通信板之间的通信;隔离板的电路用来隔离直流电源和电缆信号,取出有源模拟节箍信号;信号处理板与隔离换挡板一起构成单芯电缆信号模拟处理部分的处理核心,完成井下仪器上传的信号处理(放大、补偿和比较鉴别)和向井下发送信号的处理(整理和放大);AD-CCL板是采集8路模拟信号和处理节箍信号的处理板;通信板负责通过ETHERNET接口和工控机进行通信。它们之间通过相互协调来完成复杂的测井工作。,CSP处于整个地面系统与电缆、电源接口的最前端,负责电缆、地面系统输入电源的安全通断控制,并根据不同的测井服务项目,把7C&1C电缆与DC5、DCCP、PSP交直流电源系统输入进行相应的组合,接入到STP、DIMP、CAP等面板,实现各种裸眼井、套管井、生产井测井服务,并在其内部集成射孔、取芯、校深测井服务功能;整个系统以ESP为中心,构成一个星型以太网结构,计算机可以通过以太网对所有设备进行通讯。

L E A P800测井系统的信号主要有LEAP800仪器信号、DITS/EXCELL2000仪器成像测井信号、生产测井仪器信号、射孔、取芯、较深等, 它们是靠缆芯分配面板分开并送到相应的接口模块。

CSP_COMM采集处理板模块通过以太网通讯负责信号采集处理、继电器控制与检测、服务开关状态检测、网络通讯等。

1.3 深度系统

深度处理部分(SDDP)是LEAP800测井系统的核心,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测井质量。SDDP深度面板具有独立接收和处理多种信号,与多种深度测量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相接,完成深度及张力精确控制的功能,能够对绞车等外设进行主动控制,并且能与主机进行实时通讯,将当前深度值、 键盘深度预置值、 键盘深度校正值、速度值等发送到主控计算机。它利用486CPU做为主处理器,以EL(或LCD)做为显示屏,能够同时接收和处理深度编码器信号、张力信号、磁记号信号。

与主机实时通讯:SDDP可通过IEEE488或串口与主机进行实时通讯,进行数据交换和命令控制。DITS/EXCELL-2000配接时,采用IEEE488与主机通讯。SDDP将所采集到的所有信息打上时间标记发送给主机,同时也可接收主机发送的各种参数。当SDDP与LEAP800系统配接时,采用网口通讯方式,SDDP接收主机的各种参数和深度与速度值。

深度计算与处理:SDDP同时接收并处理2个深度编码轮的脉冲信号,对各轮脉冲信号分别进行计数,并计算出深度值和线速度值。对于在测井过程中由于深度编码部分引起的深度误差(如由于马丁代克轮子误差),可在系统参数中设置修正值,调整每千米自动增加或减小的深度值。

磁记号接收:接收磁记号信号并进行A/ D变换,并可以根据需要对电缆进行注磁控制。

张力信号采集与控制:根据张力的类型,SDDP采用不同的采集通道和控制方式,对张力进行采集和计算,实时显示地面张力数值、井下张力仪器采集到的数值及差分张力。

报警功能:用户在测井前可以设置各种报警参数如深度、速度、张力等,当实际数值超出或小于用户设置的数值时自动报警。

显示功能:SDDP采用EL(或LCD)做为显示屏,根据配接主机不同有两种工作方式。当SDDP配接EXCELL 2000时,可显示深度、速度、张力、磁记号,同时可显示主机通过IEEE488下传的缆头张力;当SDDP配接LEAP800时,SDDP可显示自己采集到的深度速度值和主机通过网口下传的深度和速度值。

1.4 测井功能

电缆传输速率是制约未来测井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800 kbps,一般在 250 kbps 左右。LEAP800测井系统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和全双工通信,上行信号使用电缆模式5作为上行信道,通过信号变压器耦合到缆芯2#、3#、5#、6#上传,传输速率达到1035 kbps;下行信号(地面到井下)使用电缆的模式7通过信号变压器耦合到缆芯7#和电缆铠皮传输,传输速率达到115kbps,并且能自适应不同长度的测井电缆。

从作业功能上来讲,LEAP800是我国现阶段国产测井设备中最全面最成熟传输速率最高的测井系统,图2给出了它的主要测井功能。

2.2 阵列感应测井仪(AFIT)的应用

AFIT采用噪声抑制、实时温度补偿、实时均衡、优化趋肤校正、井眼校正、分辨率匹配等技术确保了测量精度,AFIT曲线的分辨率接近微球形聚集测井曲线,AFIT 曲线的电阻率与双侧向曲线相当,其地质适应性、测量曲线分辨率和井眼校正效果优于国外同类仪器。如图4所示,AFIT与5700的HDIL测井曲线对比实列,从图中可以看出,AFIT测井曲线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AFIT采用了一个发射线圈和七个接受线圈的单边布局结构,确保在同样探测深度的情况下,实现了仪器长度最小,发射线圈位于感应仪器下部的设计结构避免了接收线圈连接线通过发射线圈,能够降低发射线圈信号对接受信号的交叉干扰。目标曲线探测深度为6in(1 in=25.4mm)、10in、20in、30in、60in、90in和120in,如图5所示,探测深度最小的(6in)子线圈主要测量井眼中的信息,用于自适应井眼校正,在井眼条件较好时,也用于产生6in探测深度的曲线。

2.3 相控阵列声波测井仪(PAAT)的应用

相控阵列声波测井仪器(PAAT)由相控短节、阵列短节、电子线路短节3部分组成。它采用3发8收结构,两个源距为1.5feet的发射器在由8个接收器组成的阵列两端对称排布,一个源距为4.5feet的强聚焦发射角可调的相控发射器位于仪器的底部,此种声系结构能够更有效的进行井眼补偿。3个发射器全部采用相控技术,声源发射聚焦性和指向性强,有效发射功率提高,获取套后地层模式波慢度的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效果良好。

PAAT在裸眼井中比同类声波仪器测井的效果更好,在井眼较好的井段优势不明显,但在井眼不好的井段PAAT更具优势,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PAAT测井曲线受大井眼的影响比5700声波测井曲线受大井眼的影响要小。

3 结束语

LEAP800测井系统将当今快速平台测井技术、成像测井技术和实物提取测井技术集于一体,是一套测井功能齐全、组合方便、开放性强、性能稳定、高效实用的测井系统。到目前为止,LEAP800在国内完成各种商业井测井300余口,包括了生产井和探井的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层测试和钻进式井壁取芯以及生产测井等,测井资料合格率100%,取芯符合率95%以上。2012年10月,LEAP800测井系统在哈萨克斯坦PK测井项目成功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油测井情报协作组.测井新技术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肖加齐,等.新一代网络化测井系统LEAP800[J].石油仪器,2012,26(1)

[3] 中国石油测井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测井年会论文集[P]

[4] 长城钻探测井技术研究院.LEAP800测井系统操作手册[Z]. 2012(资料)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危重病人   镇静   镇痛

        1  危重病人镇痛镇静的必要性

        1.1  危重病人对镇静的需求

        近来,围术期危重病人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危重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常见的焦虑、恐惧和躁动等应激反应的发生过程及其临床调控程度直接关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对ICU病人的调查表明:焦虑和疼痛是其所经历的最常见的不愉快的记忆。对此类病人给予必要的镇静治疗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②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③便于进行特殊治疗操作。镇静的指征包括:①机械通气;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动综合征;④诱导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对镇痛的需求

        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工作环境的条件所限,在危重病人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强调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病人的舒适性重视不够。然而,此类病人在诊治期间的疼痛不适往往引起机体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如疼痛可引起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因此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②疼痛使胃肠道动力减弱,甚至引起胃肠道并发症;③疼痛尚可限制咳嗽和深呼吸并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临床上在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时常遇有不同程度肺不张和缺氧的情况。

        在危重病人倡导和进行镇痛治疗,除了人道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之外,其临床意义尚在于:①调节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尽早使组织、心肌氧耗和高交感活性引起的生命重要器官的高负荷状态(这些对危重病人往往难以耐受)恢复正常;②改善损伤后的继发性分解代谢亢进,促进机体有氧合成代谢及创伤愈合,维持免疫功能;⑧减少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④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部血栓和有关肺并发症和肺梗塞的发生率。

        2 危重病人镇静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危重病人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常常是同时采用5~10种药物,由于机体组织血供下降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药物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改变。此外,此类病人CNS对镇静镇痛药的敏感性可能增高。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镇静药尤其是异丙酚、苯二氮革类以及镇痛药(通常是阿片类药)是主要用于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药物。

        2.1  异丙酚

        近年来在危重病人采用异丙酚镇静日益普及,但在这类病人长时间连续输注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尚不充分。Bailie等在12例ICU病人以2.6mg·kg-1·h-1的速率连续输注平均达86h,并对其清除参数进行了观察研究。停止输注后,血浆异丙酚浓度在初始的10min平均下降50%。其他报道表明24d连续用药后无快速耐药或蓄积。然而,异丙酚在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变化特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苯二氮革类

        其中咪唑安定是半衰期较短的苯二氮革类药,最常用于危重病人的镇静。然而,有报道在高龄病人反复应用咪唑安定可引起清除过程的延迟和蓄积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在①病人对输注速率需求方面;②一定水平镇静程度的稳态血药浓度;③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等。在一些危重病人长时间镇静后咪唑安定的蓄积作用的观察包括感染性休克、低心排、低蛋白血症、肾脏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这种蓄积现象可能的解释为:由于咪唑安定具有非常高的肝脏排泄指数,而肝血流的下降造成该药一定程度的蓄积。

  2.3阿片类镇痛药

        静脉吗啡是ICU病人常用的药物,但在危重病人吗啡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明显的改变。Macnab等对休克病人的观察表明吗啡的清除半衰期明显延迟(为13h),而非休克病人仅为6h。在危重病人常见的因素(如肝血流减少、感染性休克、高龄、近期手术、低蛋白血症、肝外代谢途径即胃肠道排泄减慢)均可能影响吗啡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危重病人硬膜外吗啡或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3 镇静镇痛药物选择原则和特点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接入网 技术 应用 建议

终端通信接入网在电力系统通信网中的比重将逐年上升,我国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特别是10kV通信接入网目前规模还不大,今后技术方向的选择事关网络建设、运维成本和网络的安全稳定性能。因此,研究终端通信接入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TD-LTE无线技术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概念及现状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电力系统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骨干通信网络的延伸,提供配电与用电业务终端与电力骨干通信网络的连接,具有业务承载和信息传送功能,分为10kV通信接入网和0.4kV通信接入网两部分[1]。

10kV通信接入网是指覆盖10kV(20千伏、6千伏)配电网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单元、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能源站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配电线路等的通信网络,主要承载配电自动化、配变监测等业务[2]。0.4kV通信接入网是指覆盖变压器的0.4kV出线至低压用户表计、电力营业网点、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分布式电源等的通信网络,主要承载用电信息采集、用电营业服务、用户双向互动等业务[1]。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的10kV通信接入网主要是为实现配网自动化而建设的,采用了电力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工业以太网、中压载波、无线通信4种通信技术,其中EPON和工业以网技术应用最广泛。无线通信又分无线公网和无线专网,最近几年不少省份开展了无线专网试点建设,MacWill、WiMAX、230MHz数传、TD-LTE技术均有涉及。0.4kV通信接入网主要采用无线公网方式,主要是为实现用电集抄租用运营商的GPRS网络。

二、电力通信终端接入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终端通信接入网中需传送的各类业务因具有分布范围广、站点多、通信设备工作环境较差的特征,网络建设难度相对较大。目前10kV通信接入网建设中以有线建设为主,在具体建设中面临一些极为困难的挑战。

(1)部分区域有线不可达。有线网络的建设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部分区域施工困难,一些老旧城区开发较早,甚至根本无法施工敷设线路。(2)租用公网无线安全性低,成本高,业务承载质量差。公网具有私密性差、租赁费用高、业务资源无法保证等各种缺陷,使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3)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带宽低,受环境影响大,传输距离有限,仅适于简单业务在小范围的应用,无法满足配网全业务需求。(4)已建通信网络基本无法满足集群、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现场作业回传等新增业务的需求。(5)终端通信网建设中没有统筹考虑10kV通信接入网和0.4kV通信接入网的业务接入需求,而是各建各的,10kV通信接入网以生产线为主建设,0.4kV通信接入网营销线为主建设,造成重复建设和多头管理。

三、TD-LTE具有的技术优势

TD-LTE是我国主导的4G主流技术,继承和发展了TD-SCDMA的独有特点和技术优势的同时,实现了与FDD LTE的融合发展,集成了适应于宽带移动通信传输的众多先进技术,如MIMO、OFDM、自适应调制编码、频率选择性调度、小区间干扰协调、更加扁平的网络架构、控制面和用户分离等技术,实现了系统容量和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已经成为未来TDD技术发展的全球唯一标准。TD-LTE可以实现灵活的上下行时隙配比,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的灵活上下行业务比例,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3]。在众多的通信方式中,TD-LTE宽带无线技术以其频带宽、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业务支撑能力强、可靠、安全等特点,成为国际电力界公认的电力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容量大。配用电网中的终端分布广且数量巨大,网络容量需求大。TD-LTE网络的大容量特点能够满足电力专网需求,并且,随着TD-LTE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速率可达到1Gbps。

(2)安全性高。配电网络、用电网络都有高度安全需求,TD-LTE是多种技术融合演进的结果,在继承已有技术安全性的特点外,还在设备自恢复、业务QoS自保障、网络及业务层面数据加密鉴权方面得到了提升,能够满足电力专网安全性要求。

(3)业务配置灵活。电力专网业务以遥控、计量、数据采集、视频监控等为主,这些业务有上行带宽高、终端位置固定等特点。TD-LTE具备上行业务带宽可调、低时延、系统扁平等特点,并且对业务质量分等级进行保障,可以解决电力专网业务应用的诸多难题。

四、电力TD-LTE无线接入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TD-LTE技术是当前最佳的无线接入网技术,但是在电力TD-LTE无线接入专网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TD-LTE公网业务模型无法满足电力终端通信网的特殊需求。TD-LTE技术标准是为满足公众通信网需求而制定的,虽然采用国际统一标准,接口高度开放,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可以互联互通,但仅仅进行简单的技术移植并不能完全满足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部分特殊需求。如配电网保护类、控制类(遥控)信号的安全、QoS方面问题,如集群中的调度、脱网直通功能等等。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

1 一般资料

病例1,女性,23岁,主诉“发热,头痛5d,右侧肢体力弱2d”入院。入院前5d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7.2℃,并头痛,为全头轻度胀痛,在当地按“感冒”治疗,效果差。2d前中午吃饭时出现右侧肢体力弱,尚可持物及行走,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没有特殊病史。入院检查:T38.5℃,P97次/min,R21次/min,BP115/72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脑神经无明显异常,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侧Ⅴ级,肌张力低,感觉及共济运动基本对称,右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内科体检无明显异常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2×109/L, N 87%,L10%,RBC 4.6×1012/L,HB 112g/L,PLT 67×109/L,血凝指标及肝肾功能正常,尿蛋白(+),头颅CT可见脑肿胀,未见其他异常。按照“颅内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入院当晚出现意识障碍,昏睡,四肢肌张力高,双侧病理征(+),并癫大发作1次,第2天复查血常规PLT下降到58×109/L,肾功能正常,尿蛋白仍然(+),腰椎穿刺脑脊液基本正常,骨髓穿刺见红系增生,巨核系增多并成熟障碍。请血液科会诊后考虑TTP可能性大,转入血液科行3次血浆置换后,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次,体温恢复正常,神志转清,肢体肌力恢复,血常规恢复正常,痊愈出院。随访4年期间,出现一过性左下肢无力,约6h缓解,发作时肌力3级,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未特殊治疗。

病例2,女性,48岁,主诉“发热,皮肤出血点5d,少尿1d”入院。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7℃,并发现双下肢出血点,自行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效果不佳,体温最高达39.2℃,出血点无明显变化。1d前出现少尿,24h尿量约300ml,恶心,无呕吐,以“发热查因”收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神经科检查:神志嗜睡,轻度构音不良,脑神经未见异常,左侧肢体轻瘫试验(+),左病理征(±),右侧肢体正常。感觉基本对称,左侧共济运动稍差,脑膜刺激征(-)。内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颅CT示全脑肿胀,右基底节可见1个点状低密度影。血常规:WBC 12.54×109/L, N 2%,L 5%,RBC 5.2×1012/L,HB 121g/L, PLT 74×109/L,血凝指标及肝功能正常,BUN 11.7mmol/L,CRE 205μmol/L,尿蛋白(++),骨髓象示幼稚巨核细胞增多。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建议血浆置换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家属因故拒绝。次日出现癫大发作并呈现持续状态,静脉用安定效果差,呕吐深咖啡色胃液,并双侧下肢及臀部出现瘀点,PLT下降到31×109/L,紧急行血浆置换2000ml后,未再发生癫,神志中昏迷,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病例3,女,45岁,代诉“咽痛7d,神志不清、四肢抽搐7h”入院。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乏力,饮食少,精神差,体温不详,按“感冒”治疗效果差。7h前突然神志不清,四肢抽搐,数分钟后缓解,抽搐间断出现,期间神智不能恢复。来我院查头CT未见异常,以“抽搐查因”收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检查:T37℃,P92次/min,R24次/min,BP136/89mmHg,昏睡,不语,脑神经无明显异常,四肢均可活动,病理征引不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内科检查可见肩背部、右腋窝、双下肢散在瘀点。血常规WBC 7.97×109/L,N 85%,RBC 3.08×1012/L,Hb 99g/L,PLT 12×109/L,血凝指标、肾功及电解质正常,尿蛋白(++)。入院诊断“脑炎?”,予以抗感染治疗。当夜最高体温达38.5℃,持续上消化道出血,复查CT见全脑肿胀,血常规WBC 7.35×109/L,N 85%,RBC 2.57×1012/L,Hb 82g/L,PLT 4×109/L,血凝指标、肾功及电解质正常,尿蛋白(+++)。第3天体温达39.4℃,神智中昏迷,眼球浮动,瞳孔光反射迟钝,四肢软瘫,双侧病理征阳性,四肢及躯干出血点明显扩大。血常规WBC 6.78×109/L,N 83%,RBC 2.11×1012/L,Hb 67g/L,PLT 7×109/L。请血液科会诊后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入血液科行骨髓穿刺,可见巨核细胞减少,红系及粒系增生活跃,予以血浆置换2次,置换过程中反复癫发作,持续用安定静点,神智无恢复,血象无好转,家属因故出院。

2 讨论

TTP是临床少见病,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有些病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常常以脑血管病、脑炎收住神经内科,我们也有2例患者没有早期诊断,为了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结合我们收治的患者及文献复习,总结其神经系统病变特点如下。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目前没有完全阐明。多数患者没有明确的原因可查,少数患者有遗传、感染、妊娠、过敏、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与发病有关,但是这些因素是发病原因还是促发因素,目前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或其他慢性刺激,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诱导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聚集成多聚体,而vWF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严重不足,使vWF多聚体形成越来越多,诱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小板持续激活并消耗性减少,造成多个脏器功能障碍[14]。

2.2 病理 TTP的病理基础是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并溶血。临床病理资料中肾脏研究最多,表现为微血管内玻璃样嗜酸性物质堵塞。关于TTP的神经系统病理资料国内外都非常少,仅有个别报道且均为患者死后尸检结果,目前还没有神经系统活体资料。刑浩伟等[5]尸检1例患者,粗略地描述神经系统变化是弥漫性脑水肿。朱明伟等尸检1例患者,大体标本见硬脑膜表面散在针尖至米粒大小出血点。未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未见海马及小脑扁桃体疝。大脑、脑干和小脑未见出血及软化。HE染色后可见皮层和皮层下白质、基底节、丘脑、海马、中脑、脑桥、延髓、小脑的中小血管内透明样血栓形成,散在点状出血,海马锥体细胞呈严重缺血缺氧性改变,脑白质水肿[6]。TTP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点在于后者的脑实质内为点片状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济统计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Monte Carlo法; 最坏情况法; 误差分析; 跟踪测量

引言

靶场光测设备是对弹道导弹、飞行器、卫星等武器设备进行精确观测的有效工具,它通过角度测量和交误差分析实施对空间目标精确定位以完成外弹道的观测。测量中的各种误差源直接决定定位精度[1,2]。但误差并不是越小越好还要受到研制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各种误差因素对光测系统而言,其重要性和影响方式有所不同,对各种误差源进行精确分析对靶场光测设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在设计的初期研制过程中可以对设备测量不确定度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同时对优化材料选用、设备制造等多种环节进行控制,以更低的研制成本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35];另一方面通过对光测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站以提高光测设备测量精度[6,7]。光测设备的精度模型和光测设备的布站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对光测设备的布站优化必须以精确的误差模型为基础,同时对光测设备的误差分析也需要给出在一定布站方式下对特定目标轨迹的精度分析。

文中以光电经纬仪为例,对光电经纬仪建立了精确的Verilog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Monte Carlo法对光电经纬仪的各种误差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学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弹道导弹不同的布站方式进行数值分布,给出能适应不同靶场地形的通用的布站优化方法。

1光电经纬仪的误差模型

文中提出的误差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使用通用的模拟系统建模语言VerilogA以对光电经纬仪建立数学模型,并在数学模型中对测量精度有影响的各种误差源进行建模。VerilogA提供了层次化的模拟系统模型构架,可以一定的数学表达式在抽象的层次上对系统建模,以方便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验证。VerilogA支持直流、交流、瞬态、Monte Carlo法等多种分析方法。提供给用户一定的设计参数,用户使用VerilogA模型可以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指导光测设备的应用。对各种光测设备建立通用的VerilogA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光电经纬仪的VerilogA模型分为基本模型和误差模型,如图1所示。

2.1最坏情况法分析法

在最坏情况下假定所有的误差源都取最大误差,由于在实际情况下所有的误差源不是同时取得最大误差数值,因此最坏情况分析将得到较为悲观的预测数值,但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快速估计各单项误差对系统误差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同时给出理论上最大误差。使用此模型仿真了各单项误差都取最大数值的最坏情况,误差主要影响方位角A,而对俯仰角E影响较小。其中编码器误差直接加入到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中,而传感器误差、照准差、横轴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相对较为复杂,可以通过扫描相关误差参数计算出各误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使用该模型仿真了因俯仰角变化而引起的传感器误差、轴系照准差和水平轴误差A分量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俯仰角的增加,三种误差源快速增加,文献表明照准差和水平轴误差的δE分别与sec(E)和tan(E)成正比,而水平轴误差与tan(E)与仿真结果相一致。同时可以看出在俯仰角较大时照准差对系统影响约为横轴误差的2倍。其中图3(a)表示了不同误差像素数目对系统误差的影响,传感器误差将随着误差像素数目的提高而增加,误差像素主要来自量化误差、细分误差和拖尾误差。

2.2Monte Carlo法分析法

在实际情况下各个单项是以一定概率分布的形式出现的,误差合成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传统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t分布和χ2分布不确定度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处理测量误差传递时是基于线性化近似模型,同时假设各种误差源间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光测设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同时误差源间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决定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onte Carlo法是一种通用的误差分析工具,它将设备的各项误差源表达为一定概率分布函数的形式,以相同概率分布产生随机数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得到各种误差对系统的影响。系统的输出呈现出一定统计分布,通过使用MatLab统计学工具箱拟合的方法,可以得到系统输出的准确的统计分布函数,并以一定的数字特征如期望和方差的形式来表达。Monte Carlo算法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采样点的数目,可以通过合理的选用采样点的数目以达到所需的计算精度。

4结论

对光电经纬仪建立了包含各种误差源的准确的数学模型,使用此模型进行最坏情况分析和Monte Carlo法分析,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影响系统性能的程度和方式。进一步使用此模型对双站异侧布站情形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针对沿x方向发射的弹道轨迹,飞行段x方向中部位置布站可以获得最小测量误差;布站z方向存在最优位置z*,此处y方向交汇测量误差最小,当布站z向距离zz*时,x方向和z方向误差随z增加快速增加。提出的基于Monte Carlo法的布站优化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特定靶场地形的情况,对经纬仪总体设计及布站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学颜,李迎春.靶场光学测量[D].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2001:35-38.

[2]王家骐.光学仪器总体设计[D].长春: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2003:27-32.

[3]杜俊峰.光电经纬仪测量精度指标的确定[J].应用光学,2006,5(6):506-509.

[4]张宁,沈湘衡.应用跟踪误差等效模型评价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J].光学精密工程,2003,18(3):677-684.

[5]李慧,沈湘衡.光电经纬仪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J].光电子技术,2007,27(2):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