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1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特点
校园精神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的其他组成部分和其他组织的精神文化构成相比,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第一,继承性。校园精神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承下来的历史积淀,如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和“爱国,进步,科学,民族”的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辽宁大学“明德精学,笃行志强”的校训,都体现了这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特点。
第二,时代性。校园精神文化特点不仅要表现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也要表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体现出高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以自身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所以,校园精神文化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既批判继承又发展创新,既吸收东西方文化精华,又要应具有中国特色。
第三,独特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精神面貌和风格相比,高校的校风学风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高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文化和教育单位,与其他的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就是高校校园精神、办学理念、校风等方面的个性和独特性。所以,高校在内涵、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与企业、政府不同的独特风格。
第四,创新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首先,校园精神文化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其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校园精神文化必须构建创新氛围,以创新精神熏陶、召唤、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除了具有校园文化的一般功能,其功能还表现为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的一种载体,体现着校园主体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对高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是一种目标导向,即引导校园主体向着一定的目标奋斗,既包括高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又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其次是价值导向,即使广大师生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并逐渐实现高校及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
第二,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一经全体师生认同和接受,能够产生一种向心的内聚力,可以促进师生团结,增强校园整体合力和凝聚力。这种合力力不仅可以把校园人的行为、感情、凝聚起来,对高校的整体发展也能产生推动作用。
第三,激励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校园精神、校训、校歌、校友等表现的,通过这些载体所包含的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能够使校园广大师生不断进取,不懈拼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激励全体校园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进取。校友,特别是知名校友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引导、鼓舞和激励作用。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2
一、核心一:图书馆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会的精神,同样道理,图书馆也应该有图书馆自己的精神需求,所谓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由图书馆领导者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图书馆活力、推动图书馆发展的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先进群体意识。简言之,图书馆精神应该用一种既通俗易懂的、容易识记又形象生动的、催人奋进的文字形式来表述一个团体的精神状态;图书馆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对员工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指导员工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图书馆精神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指导员工身心合一,感受企业文化,具有极大的认同感;图书馆精神应该指出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事实证明,各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已经趋同,也就是说在馆舍建设,馆藏数量,设备技术方面已经差异不大,但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却大有不同,这也成为图书馆个性化,差异化的重要的评价指标。比如说:深圳南山图书馆是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南山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实行开放式服务,社会民众无需任何证件均可进馆阅览,所有书刊开架借阅。全年365天,天天开馆。每年接待读者均超过100万人次以上,日均达3—4千人次。读者的口碑使南山图书馆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南山图书馆也成为深圳南山区的标志性文化场所。
二、核心二:图书馆价值观
图书馆的价值观是图书馆员工群体意识的表现,是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精髓,是长期在图书馆内部形成的,被图书馆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倡导服务意识、人文关怀;尊重知识,热爱图书、倡导阅读;倡导宽容、公正、平等意识;倡导合作和创新意识等。倡导服务意识、人文关怀是指图书管理员是否有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和意识,图书管理员如果能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极大改善读者和图书管理者的关系。试想,你微笑面对他他人,他人也会微笑对你。尊重知识、热爱图书、倡导阅读是指认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知识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养成每日读书的阅读习惯,终身将会受益匪浅,正所谓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倡导宽容、公正、平等意识是指认同无论地位高低,富贵贫穷,都能够享有图书馆阅读的权利,要公正的,平等的、宽容的心去对待读者,形成融洽和谐的交流关系。倡导合作和创新意识是指在工作中讲究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不拘泥于常规的方式方法,要想办法想主意做到方法创新。
作者:翟秀兰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3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
当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从传统时代的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精华。然而传统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扬弃的同时,培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条共贯,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红色烙印、民族特点和社会责任,继而成为普世的观念;另一方面,为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空间、新理念、新方法。以此为桥梁纽带和平台管道,可以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支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
从理念层面上作者指出:1.应在“文化时代”以红色文化凸显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红色文化弘扬创建职业院校文化氛围;2.应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对应分析,找准和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对接点和融合面;3.应把握红色文化促进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创新的正确路径,将红色文化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
在操作层面作者建议:1.首先要在红色文化引导下建构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理论模型。2.要加强红色文化推动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3.要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代文化思想发展规律和把握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沿,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状况,凸显红色文化在革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响。4.要遵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适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内容之中,有机地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党政工作共同部署、协同进行,在制度层面、在载体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当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三平”精神
中原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原人民有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加强对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能为振兴河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源泉和精神支撑,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增添腾飞的翅膀。
一、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渊源
中原传统文化孕育了焦裕禄精神,其核心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实践中求真务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在困境中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在当今时代改革大潮之下,它依然激励、鼓舞着勤劳朴实的河南人。河南人民在中原文化长期熏陶中,逐渐形成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正是焦裕禄的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教育了千千万万河南人,这其中不仅有大批的干部更有无数的普通群众。47年来在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精神感染下,“三平”精神应时而生。
所谓“三平”精神,即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盛赞河南人是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坚韧不拔、英勇无私的,河南人身上体现出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今天河南人身上反映的“三平”精神是与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的,二者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焦裕禄精神时代内涵与河南人的“三平”精神是河南人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在艰难困苦中不屈服却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正体现在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中。其思想渊源是一致的。
二、焦裕禄精神与“三平”精神的一致性
一定时期的人民精神追求是与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焦裕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被赋予新的要素。
焦裕禄精神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三平”精神因子。深入探析焦裕禄精神的“三平”精神内涵,科学把握二者各自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是在实践中,以焦裕禄精神推动“三平”精神建设的理论前提。为此应解读焦裕禄精神中的“三平”精神。焦裕禄精神的“三平”精神内涵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体现着不懈追求。焦裕禄深切相信战胜自然灾害的方法就在人民群众之中,是平凡的劳动人民在战天斗地,他们最了解自然,他们掌握着控制灾害,发展生产的法宝。焦裕禄同志发挥群众智慧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鼓舞了河南亿万人民。使河南人民相信他们是创造社会的英雄,他们有责任,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生活追求美好的梦想。这和“三平”精神之“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是一致的。平凡的人生,伟大的追求。
(二)体现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和“三平”精神中的“平静之中满腔热血”是一致的。亿万河南人民在平静的工作和生活中满怀着创新热情。并将这种热情发挥在各行各业。河南是英雄辈出的沃土,他们是中华的骄傲,是平凡的伟人。时展呼唤英雄,也造就英雄。在河南经济崛起的关键时刻,以焦裕禄精神教育更多的平凡的英雄,体现了焦裕禄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反映了责任感。焦裕禄同志对工作极其负责,心中始终将群众放在第一位。“平静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在中原大地闪耀。新时代普通的矿工谢延信在这种影响下悉心照顾亡妻父母和呆傻弟弟30多年如一日演绎着感人故事。极强烈责任感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必将影响越来越多的河南人。
“三平”精神对河南人精神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从古代愚公移山神话传说,到当代的红旗渠、焦裕禄精神,河南人世代秉承着勤劳勇敢、诚实、热忱等优秀品质。从新时期河南人的代表洪战辉、李学生等身上,更彰显着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现代人特质, “三平”精神正是对这些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
焦裕禄精神给河南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意义。焦裕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在实践中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焦裕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素养,融入了河南人“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中,更有利于“三平”精神的发扬。将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发扬“三平”精神是统一起来,必将为河南经济发展增添腾飞的翅膀。
三、“三平”精的实践性意义
(一)树报国志向。目前中原的发展要求河南人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发展。因此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把实现河南经济大发展的伟大设想和踏踏实实的努力奋斗结合起来。我们发展河南,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河南的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为国家的富裕强盛做更多贡献。任何岗位上的河南人民无不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立足平凡岗位实现报效国家之志。
为此发扬“三平”精神,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发展河南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原儿女汲取了新时代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开放包容,胸怀博大。焦裕禄来兰考治理自然灾害,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坚信困难可以克服,胜利必将呈现。河南人民发展家乡的过程之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有了“在困难面前呈英雄”的气概,河南人民必将知难而进,在重重困难面前斗志昂扬,众志成城,使河南经济这一伟大而又布满荆棘的事业得以成就。在河南发展的道路上,河南人民将一腔热血付诸于平凡的实践,以积跬步至千里,积垒土成丘陵的耐心和滴水穿石之毅力使河南的经济实现了腾飞,必将在发展河南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威力!
(二)创辉煌业绩。河南现在所进行的经济建设,是全新的事业,河南人建设家乡必为的事业!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无数以前未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河南人民要发挥智慧,群策群力才能解决。在建设的道路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会逐步突出,矛盾交织。河南人民凭借满腔的热血必将逐一化解矛盾,运用智慧举重若轻。
是焦裕禄沸腾的满腔热血温暖和鼓舞了兰考人民树立了战胜自然灾害,迎接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焦裕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的河南人民的思想、智慧、勇气、毅力:凸显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克难攻坚的精神境界。河南人民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在平常的工作中创造了奇迹!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 人文精神
近几年,我国国力逐步提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民族音乐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如此强烈的需求下,探索改进民族音乐的教学成为当务之急。而人文精神作为民族音乐培养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师资、培养观念等的制约,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培养程度。所以,分析现阶段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不足,提出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在民乐教学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关切与追求,对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标尺。人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民乐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也十分必要。
(一)提高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顾名思义是思考、辨析的能力。人文精神的思辨力有三个特征:一是争议性明显;二是人文问题需要维护性解释及解说性论证;三是人文思考的目的是鉴别行动准则与价值理念。而在民族音乐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则成为一种契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极具自己特色的音乐文化,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带给学生不同的文化震撼,运用音乐带给学生的冲击来反思自己,有助于发展自身的人文思辨的能力,促精神的养成。
(二)培养民族精神
中国丰富的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乐中的文化精神与内涵以及其中深刻的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反映了各族人民不同的日常生活,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体裁广泛、风格鲜明。不同的旋律有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一样的音乐风格,北方音乐豪迈、高亢、旋律有着较大的起伏,相比之下,南方音乐则委婉细腻,旋律较为平缓。音乐造就了一个传递情感的方式,形成了各民族的归属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鉴赏也可以让我们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三)促进民乐文化交流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个民族间增进相互尊重与理解。尽管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误读以致发生冲突,但音乐作为超越语言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联系各民族,形成一条坚实的纽带,不同的民族可以用音乐来了解彼此的文化,促进彼此的交流,加强彼此的沟通。
二、民乐教学中的不足
现阶段,由于受西方音乐学科教育的影响,民乐教学中有许多不足,有轻文化重音乐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轻视音乐表达中的内涵
现在,分析音乐作品的形态在民乐教学中占据着绝大比例,对作品表达的内涵却较少提及。民乐作为经过长期沉淀发展的中国典型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其表现的内涵更值得去深入挖掘与分析。而现阶段的教学却忽略了这方面的研究与讲授。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讲授这首曲子时,一般是将作者简单介绍,然后大力分析曲式,将曲子的美感耗尽,就像一味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古诗的意境无法传达与读者,实感可惜。
(二)器乐教学重技轻道
如今普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了乐器技术训练的“机器人”,让学生单纯追求技术的提升,而没有真正让其理解乐器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当前器乐教学就像一条流水线,单纯生产掌握演奏技巧的“机器人”,无法满足学生活跃的思维,无法完成乐器本应实现的表达喜怒哀乐的作用。这让在民乐教育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又阻挡了一个障碍。
三、民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民族性是我国民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民乐的产生发展都有较强的民族特质,所以民乐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音乐的教学理论。笔者认为以培养人文精神而实现的民乐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一)改变教学观念
民族音乐有着深刻的内涵,其背后包含的文化有着更大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学习曲子的音乐性,而且不能割裂文化与民乐的关系,通过启发式教学,深入探讨曲子背后的文化性。例如,学习《金蛇狂舞》时,老师可以启发式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首曲目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与其相关的古典文学是否了解?在历史过程中演奏该曲的乐器发生了哪些变化?该曲的音乐风格是怎么样?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坚持乐器的技巧训练与人文精神培养并重
民乐教学中,不能将乐器技巧的训练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割裂,在乐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乐器的发展演化历史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增加对民乐的感受力,享受民乐、领会民乐的美妙,进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三)将民乐教学融入各科教学
老师在其他音乐教学中融入民乐,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欣赏民乐的兴趣。在钢琴课上将我国民乐名曲作为联系曲目,学生练习时不仅提高了技法,又学习了我国民乐的独特曲式与作曲技术,让学生在多方面了解民乐。
(四)提高老师的文化阐释力
目前的课程设置忽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改进这一缺点,对民乐的教课老师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授课老师具有一些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阐释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增加像美学、文学、哲学这样的人文课程。
(五)开设民乐特色课堂
通过邀请民乐专家举办民乐知识讲座,举办音乐会、演出这些积极的措施,提升学生的人文音乐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民乐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务必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并通过改进教育观念、改变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针等措施来解决问题,力求让学生有更高的人文素养,使民乐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一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娟. 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 中国科技投资,2013,30:199.
[2]刘婷. 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弘扬[J]. 大舞台,2011,07:243-244.
文化精神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