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壮瑶民歌;进校园

民歌指的是某个民族创造出来带有自身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歌曲,是各民族传统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不仅有着丰富人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更有着教育和传承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壮族和瑶族民歌走进校园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壮族、瑶族民歌概况

(一)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十分喜爱本民族的传统民歌。有一位闻名全国的“歌仙”:刘三姐。每年都举行风俗性歌会的传统,称为“歌圩”,一年中最隆重的歌圩是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壮族的音乐种类繁多,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五种。其中,民歌是最为丰富的独特财富,而且在“歌圩”中,多数唱的是民歌,而且唱的种类极多,有对歌、盘歌、离别歌、情歌等等。壮族的民歌的歌词讲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使用腰脚韵。因为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因此壮族的民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和比兴美。

(二)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一般是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而形成“无山不有瑶”的现象。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瑶族人民经常用歌曲来替代语言,所以瑶族人民自小就开始学习唱歌。不论是节日还是平常的日子,都用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清朝诗人屈大均曾有“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的诗句来表达瑶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性。瑶族民歌有着嘹亮、优美和灵秀的特点,而且从曲调上看,音乐的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

二、壮瑶民歌的生存发展现状

壮族瑶族民歌是云南广西地区历经千年的民俗文化,具有广泛且深厚的历史文化生活底蕴,蕴含着瑶族和壮族人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教育、审美、经济等多元的价值。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成为壮族人民骄傲的“歌仙”刘三姐,就成为了广西云南这一带的文化品牌。历年少数民族的联欢晚会都会用她的经典形象作为开场歌舞表演,营造出独属于自己文化氛围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刘三姐》的电影形象也是数不胜数,有许多大导演都将其改编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安排在电影中,表现出极其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而目前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加强,广西云南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围绕着民歌作为资深独特的竞争力。在广西云南的山里,少数民族群众仍然保留自己的传统,在盛大的节日里举办民歌对唱的比赛,不仅唱刘三姐的代表曲目,还有《酒歌》、《蝴蝶歌》、《拉发歌》等一系列充满独特民族风味的歌曲。此外,山歌不仅仅是留在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更开始被世界所瞩目,走出山区,走进城市。就例如在2010年,来自一些自治区的民族艺术家们,走出大山,走进首都,在首都的大舞台上将本民族原生态的歌曲表现给全国的观众们看,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展示给众人看,深深地吸引了当时在场的所有观众,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力量和独特的魅力。

三、壮瑶民歌进学校的意义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化部门开始重视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开始重视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而现在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慢慢淡化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开始越来越多的追捧来自国外的先进的文化,致使中国许多传统文化频临灭绝。所以,许多云贵高校开始慢慢鼓励少数民族的民歌进入校园,让本地的大学生学习自己本地的民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体验从老一辈流传下属于他们整个民族的独特宝贵精神财富。

(一)有利于民族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的传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当地老艺术家选择继承人进行传授,另一种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保护而传承。第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极容易导致民间传统的消逝,而第二种强制性的保护发展到最后极容易演变成为保护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从而使文艺继承变味。因此,引进校园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文化财富。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是传递人类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和老师都是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这个活动中去的。因此,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对于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中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以校园为阵地,教育为领头羊,能够推动壮瑶民歌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壮瑶民歌是壮族和瑶族的人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对于我们以后研究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的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以尊重的态度去理解民歌,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去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歌的学习,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对壮瑶两族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关于少数民族的世界观,为促进学生树立起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生在对壮瑶民歌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领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民歌的迷人之处。而且通过学习了解到自己曾经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偏见是个多么大的错误,为帮助他们以后接受传统文艺的熏陶提供基础。

四、结束语

推动壮瑶民歌走进校园的活动不仅能够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学艺术方面提供了传承工具,更在培养继承人以及培养学生的文艺素养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径。这对推动壮瑶两族民歌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中华民族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这也对促进现代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海春.论广西桂中原生态民歌音乐进校园[J].大众文艺,2010(15):235-236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粤剧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14-02

粤剧享有“南国红豆”的盛誉,是岭南文化和广东艺术的鲜明形象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随着经济步伐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走向富裕。现阶段,青少年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导致他们在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上都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享乐主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以粤剧作为切入点,让下一代热爱南国乡土文化,让学生找到自己对粤剧的兴趣,甚至让他们学会粤剧的表演,从而成为一颗“南国的小红豆”。

一、“南国红豆”粤剧需要传承

传统文化的流失,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失去了赖以延续的根源和血脉。当下国内流行的艺术形式中,唯独戏剧是最传统的一种,是有着我们传统血脉的根本,是一种文化的源。文化的发展要有根有源,才不会浮躁,才能延续一个伟大的民族,并引领它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中国戏剧应该说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包容性最强、观众面最广、最优秀的一种艺术。粤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一种,同样是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在海外,粤剧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广东的一张名片。

因此,粤剧确实是值得我们去继承的传统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的。

二、让娃娃乐学粤剧

少儿粤剧在传统粤剧的基础上加入儿童剧、音乐剧等内容,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看性于一体,其人物、剧情设计和表演手法都是紧紧抓住儿童心理,以儿童爱好为基础,非常适合儿童的欣赏情趣。音乐、唱腔的改变很有一种排新戏的感觉除了主题歌改成了原汁原味的粤剧唱腔外,在角色安排上,也充分体现了粤剧行当的特点。戏曲儿童剧,它以鲜明的主题、新颖的舞台样式受到了小观众狂热的喜爱。这正是期望能探索出一种粤剧在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少儿粤剧。

我有意识地将带入音乐课堂。当一幕精彩的少儿粤剧在大屏幕上演时,孩子的眼睛清澈透明,他们所表达的感情时如此真挚,所有孩子的现场反映是兴致昂然、欢天喜地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这样的粤剧太好看了,如果我能唱那就好了。”他们希望自己就是台上的小演员,甚至渴望自己化成一颗“小红豆”,作为中国人就要会唱中国戏。此时此刻我感到的责任是重大的,接下来的戏就由我和孩子们一起唱下去。正因为如此,我正精心计划如何让学生对粤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令孩子们有出色的表演。在教学中怎样令学生乐学粤剧呢?教师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语言等,如教师当一个历史悠久、搏大精深的戏剧文化粤剧走进校园时,它将成为小学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更加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三、“南国红豆”粤剧培养从娃娃抓起

传统粤剧文化的继承并不是简单说教几年就会的,它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熏陶,是一种心灵的浸染。 所以我认为从小学就应该明确提出传统粤剧文化的继承问题,同时将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放在继承民族思想、民族精神这一核心上,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早日扎下根基。

四、“南国红豆”粤剧成为校园的亮点

粤剧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博大精深,基于小学生的理解与欣赏接受能力,主要采取从常识和简单学唱入手,把握一个从了解到熟悉、到热爱的过程。

首先,开设“小红豆”粤剧表演班,并进行“让粤剧走进校园”宣传活动,使我校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魁宝之粤剧艺术示范性学校。

第二,在学生中普及基本知识,有选择有时间地邀请粤剧专家、艺术家,讲解粤剧基本知识,可利用音乐课或周二至周五下午4:30―6:00的艺术课时间,作为指定的排练课。

第三,组织粤剧演出,选择现代戏一些脍炙人口的唱段,让学生学习唱段,并逐步地学习一些传统名曲名段。

第四,到一定阶段,组织排练节目,参加一些活动的演出。

第五,在学生逐步了解粤剧的基础上,适当机会,组织“小学生粤剧文化座谈会”,深入进行当地乡土文化教育。

第六,必要时邀请粤剧演出团体到校园演出。 随着学生对粤剧逐步认识,学校领导的重视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对小学生唱粤剧的关观,这“南国红豆”粤剧在小学校园文化中一定是个亮点。

综上是基于同志“要重视少年儿童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要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民族艺术的好风气”的一点思考。我们组织学唱粤剧,让粤剧艺术在小学校园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民族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下去,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粤剧对青少年的意义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3

贵州是一个山美水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方。早在1960年同志在贵州作短暂逗留时就对贵州人民殷切的寄语。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州多元文化的维护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系列的多元文化保护模式,如民族调查与集成出版保护模式,民族双语教学保护模式,民族文艺之乡命名保护模式,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级保护模式,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保护模式[3]。2002年,贵州省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自此项工作实施以来,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四百多所中小学相继开展了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工作,很多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民风民情适时地编写民族文化进课堂的教材。如安顺市民族中学编写的《屯堡文化》、赫章县珠市民族初级中学编写的《乌蒙彝族舞蹈》和望谟民族中学编写《民族体育运动与健康》[4]等等,这些书籍教材都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体现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政策的生机活力,在编写教材的同时,各中小学还积极邀请当地的民间文化艺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举办培训班等。作为高校来讲,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就要搭建好少数民族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下和网上平台建设。网下平台即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将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吸纳到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任务计划中,安排一定学时,这样既能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减少“思政课”因空洞的理论介绍而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带来的学生厌学情绪,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大型集会活动如专题讲座、文化活动月活动、社团活动、开学典礼等,在活动中举行一些民族特色鲜明的歌舞大赛、各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知识竞赛、少数民族服饰秀、少数民族工艺展等等,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网上平台即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如网页、QQ、微博、微信、贴吧等载体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交流,使广大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学习和借鉴,增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了解。

二、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性

贵州是多个民族聚居的省份,据文献资料显示,世居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就有17个之多。各民族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发展,不断地形成了独具自身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各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民族,也会因为地域环境的关系同一民族的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交错在一起,形成了我国西南一隅的民族文化宝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挖掘和整理这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宝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鲜元素和活力,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目的,提升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对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环境下,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星星,它的存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来自贵州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们从小就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这是将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贵州各民族文化工作者提炼和整理的贵州民族文化资料为少数民族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桥梁和纽带。近年来,贵州民族文化工作者在搜集和整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吴正光老先生的《沃野耕耘——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田永国等著的《贵州近现代民族文化思想研究》,杨昌儒等著的《贵州世居民族节日民俗研究》等等。最后,要发挥网络载体作用。现代网络传播媒介特别是微信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低头一族”已经成为手机用户的代名词。而手机用户中,大学生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一趋势,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将贵州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部分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影响着广大学生,从而形成网下理论灌输,网上持续影响的教育氛围。

三、校园“民族文化角”的构建

所谓校园“民族文化角”是指为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而进行的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的场所。校园“民族文化角”是学生认识、学习各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也是网下丰富学生知识面的良好活动载体。校园“民族文化角”构建的目的旨在扩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要构建好校园“民族文化角”,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和教化功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考虑地点和时间,校园“民族文化角”受众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活动地点要尽可能的大和空旷,可以选择在公共阶梯教室、大型学生活动室或者足球场进行,时间以两个小时为宜,尽量避免在周末开展。其次,加大活动关注度。要利用网下平台如校园黑板报、展板的形式将每一次“民族文化角”的活动内容以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网上平台如QQ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媒介将活动的相关活动事宜出去,使活动覆盖全校师生。再次要抓好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每一期的“民族文化角”活动都要经过周密的安排,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最好是在学期开始时,负责活动的学生主管部门就要安排人员根据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的不同做好活动的计划部署。最后,活动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校园“民族文化角”旨在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氛围,扩展知识的学习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感受独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享受民俗节日的乐趣。因此,内容必须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形式上要新颖,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结合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形式多样的现代元素来组织和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养。

四、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非遗文化四川扬琴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国家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 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 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传承 保护 美术学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进入美术院校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创造、又回归于生活的一种主要民间美术形式。在群众的民俗礼仪、衣食住行、等等的社会活动中处处展现。它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维系着整个民间艺术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因此为艺术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剪纸于2003年被我国列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从此开始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发掘和保护工作[1]。

(二)美术学院参与非遗剪纸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仍处在一个单一化的视觉教育价值观,即以西方近现代视觉文化价值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但是人类美术传统是多样性的,中国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更是不能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有这个传统的一席之地,也应该认真的通过教育传承去梳理其中蕴含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本土文化精神。教育不应该放弃对民族文化根性的认知、探索与反思[2]。

民间剪纸从它诞生开始,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民族性很强。综合其独特的造型特征、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心理等,都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也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3]。在强调艺术创作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可以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这种民族文化的本源中寻找启示,从中寻找创作的艺术形式、语言符号和思维上的突破,并与国际通行的艺术理念相接轨,进而产生新的飞跃。使现代艺术创作能够建立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上,从而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演绎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风采。美术学院作为传播民间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民间剪纸中的优秀基因,把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创作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发展现代艺术,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作中责无旁贷。如何将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下去,如何更好地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瑰宝,是非常值得美术学院师生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迫切的课题。

二、美术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美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保护意识。

笔者对宁夏大学美术学院5个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30份,进行关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认识”的问卷调查,显示:1.关注程度偏低;2.院内了解途径较窄;3.院外实践活动较少。

(二)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课程,加强学科建设。

美术院校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力军,对他们的培养主要依靠独立学科建设、科研政策扶持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大多没有开设与剪纸艺术相关的课程;就少部分院校开设的课程而言,也是起步较晚、涉及面较窄,并没有被系统化,且没有长远规划。

(三)主题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

由于保护、传承剪纸艺术在全国部分美术院校才刚刚起步,所以多数的美术院校缺乏经验,开展的关于剪纸艺术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展开,很少能达到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活动单一,无法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参与保护的意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关于剪纸艺术的主题活动非常重要[4]。

(四)活动覆盖面窄,效果不显著。

美术院校开展相关的活动一般只在本学院开展,而且多流于形式,在活动结束后也缺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导致传承剪纸艺术的深度和延续性很难达到。

(五)学术研究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美术院校对于剪纸艺术的相关科研立项较少,且缺乏与其他院校、民间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六)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美术院校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科研力量薄弱,研究成果少,从而影响了美术院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作用。

(七)与专业实践碰撞较少。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美院传统专业艺术创作的实践联系较少,导致不能让美院师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严重阻碍了剪纸艺术的传承。

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呈现出诸多美术学院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的问题。对此,笔者根据美术学院师生调查问卷的结果,走访其他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者,深入剪纸艺术的传承人的创作,提出以下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可行性措施。

三、美术学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重要性、确立方向。

1.提高美术学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度,明确其重要性。

2.美术学院要了解自身院系特点,包括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人文环境等,再结合本土资源、地域民族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传承、发展剪纸艺术。

(二)教学模式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5],开展派遣保护工作。

1.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曾多次邀请剪纸领域的学者、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作品展等民间艺术团体走进校园的活动,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和作品展,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生,拉近了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之间的距离,使剪纸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激发了不少美院师生的创作欲望,开拓了许多科研新视角。

2.组织美院师生定期采风、写生。定期安排美院师生组队,深入非遗项目剪纸的发源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剪纸艺术,与民间艺人深入交谈,了解其背后的创作环境、创作心理、题材来源,并组织师生研讨会,最后实地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从而使这一艺术形式更好地与当下艺术创作发生碰撞,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此外,许多师生通过深入农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还对农村、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他们被这些艺术传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所感染。师生不但领略到艺术的魅力,还培养了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发出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的巨大热情。

3.举办主题座谈活动。组织、学习、研讨关于非物质文化产剪纸的相关知识,邀请其他学院的师生,如人文学院、民族学院、甚至是理工院系的师生一起参与研讨会,集思广益,百家争鸣,为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4.成立艺术社团。学院给予一定资金投入,鼓励学生成立、加入剪纸社团,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体会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群众传播氛围和长效传承机制。一些学生把民间艺人请到学院言传身教,为学生进行现场表演;一些学生组织研讨会、报告会,观看剪纸有关的艺术作品展;一些学生组织成员深入到剪纸艺术所在地,亲身体验和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多一种艺术体验、多一份艺术感受,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源泉。我院2009级学生借鉴剪纸的呈像特点,利用聚光灯投射幕布产生阴影的剪纸效果编排了大型剧目《毕业生》,幕布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剪纸画面,反映了四年的大学生活,生动又有新意,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5.政策积极扶持。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剪纸艺术传承的专项基金,鼓励全院师生开展剪纸相关的科研工作。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学院出台了部分倾斜政策助推有关剪纸传承的专题立项。

6.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院将开设民间艺术选修课程,推进剪纸艺术进课堂。具体的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民间美术教育实践观,以及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本科必修课程教材《中国民间美术》关于不同类型的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进行开设。将民间美术作为必修课已是中央美院多年来开展的项目,具有相对成熟可借鉴的经验。例如,中央美院非遗研究学者乔晓光教授,多年来对于剪纸艺术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借鉴剪纸艺术的造型语言和意向文化,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油画水彩作品。他指导学生大胆创新,多方借鉴剪纸艺术,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作品,从而取得了传承剪纸创新艺术的丰硕成果。

7.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院对于传承剪纸艺术活动的文字、图片、视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实现资源的传承和共享。学院还利用学生资源,建立专题网站,进行文字图片资料的上传,同时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8.积极支持举办作品汇报展、作品比赛。民间剪纸艺术进校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热情。每年学院都会举办剪纸主题的作品大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这一行列,并取得佳绩。很多学生认为,通过参加这一活动,个人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充满民族自豪感的艺术品位也得到提升。

结语

剪纸这项包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迎接了机遇与挑战。美术学院作为艺术传承的主要力量,对于剪纸艺术的保护责无旁贷。我们要不断加深对剪纸艺术价值的认识,并将其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不断总结规律与经验,使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及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富有中国色彩的现代剪纸,让传统的剪纸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让它更真切地融入我们当下的艺术生活。我们坚信,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努力下,剪纸必将在更多领域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乔晓光,著.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73.

[2]乔晓光,著.中国民间美术[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17.

[3]靳之林,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109.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范文6

特色“非遗”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柳州市,至今仍保存着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记忆。

若要寻找侗族人的“养心”记忆,非“侗族大歌”莫属,侗族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眼中,“唱歌”是陶冶心灵和情操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吃饭”同等重要。在三江县梅林乡、福禄乡等沿榕江一带的侗寨,每当重要节日时,男女歌队就会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对唱,表达情感,歌颂自然。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因此,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已成为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2005年侗族大歌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样记录侗族建筑记忆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要寻找该技艺的经典代表,当属风雨桥和鼓楼,它们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其中,三江境内最有名的风雨桥又名程阳桥、永济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位于三江县林溪乡境内,横跨林溪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项,和19间桥廊,桥面架杉木,铺木板,长64.4米,宽2.4米,高10.6米,亭廊相连,浑然一体,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整座大桥均由杉木斜穿直套,通过木头之间的孔眼凹槽相对拼接而成,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结构极为精密,不含一钉一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鼓楼乃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常作为侗族族姓群体的外形标志和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它也属木质结构,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因此,三江素有“世界桥楼之乡”、“世界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之美誉。

“百家宴”是2008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的特殊饮食习俗,又名“合拢饭”、“长桌宴”,是侗家集体待客的宴席,也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相传古时候,一个侗寨遭到洪魔的袭击。眼看稻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人们将被洪魔吞噬,忽然天降一位英雄,力挽狂澜,斩断了洪魔的脊梁。为了表达敬意,家家户户都想请英雄去家中吃饭,但英雄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去,不可能一一到各家去,怎么办?这时,一位侗族姑娘想出了个好主意:每家做几道最好的菜,全寨人一起款待英雄。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从此,侗族人每逢寨子里来了贵客或遇上喜事族人聚会时,都会设“百家宴”,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侗族刺绣是一种融合了剪纸和绣花技艺的民间工艺,需要先把纸剪成花鸟虫鱼等自己想要的图案,再将其粘到侗布上,然后用绣花针,绣出这些图案,常被用于服装镶边,还被广泛用在头巾、婴儿背带、妇女肚兜等服饰上,因其最能体现侗族服饰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所以也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农民画,亦称中国侗画,是2012年入选广西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绘画艺术。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煤油灯下创作,用锅墨、蓝靛等作为颜料,树枝、杉树皮做画笔,以近似涂鸦的夸张手法、浓烈的色彩在画纸或侗布上描绘侗乡风土人情、田园风光和生产生活。如今,虽然颜料、画笔已由丙烯、毛笔或排笔等替代,但构思奇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新颖别致仍是侗画的最大亮点和“吸金”点。

三江路径

据柳州市文化局消息,截止2013年2月,柳州市已有5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非遗”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柳州市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区)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挖掘、整理固然重要,保护、开发同样不可小觑。2013年接近年尾时,广西柳州市辖区的8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文化专家齐聚侗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除了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等法规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的:探寻非遗传承有效途径,全力保护人类文化瑰宝。

如何更好地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地方还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以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柳州市,通过积极申报非遗传承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兴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等举措,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互动、互融、互赢的传承新路。

从传承人的保护入手。“非遗”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离开了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国家珍贵的“非遗”就无法世代传承,因此传承人也被尊为“人间活珍宝”。几年来,三江县以文化部门为主,由县民族局、语委、宣传部、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实施,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传承人:一是抓住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契机,通过普查认定优秀传承人,在重视保护他们精神财富等精神因素和发挥“绝活”技艺的基础上,引导传承人改变传承方式,做到既传承又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各类传承人3000多人。二是抓好名誉工程,对卓有贡献的民间艺人,经各级推荐、审核评定,申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命名授予“十佳生态文化村”、“文化示范户”、“十佳艺人”等称号。目前,获市级以上“十佳民间艺人”称号有16人,县级40人,区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通过名誉工程提高他们的自身地位和知名度,使他们有位有为,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抓住重大参赛活动和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积极组织各类传承人参加县、市、区、全国性的各类比赛活动,让传承人带徒现场献技,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现场说技献艺展示。

从学校娃娃抓起。能否让娃娃学到非遗项目的核心和精髓,关系到未来“非遗”传承是否成功。三江县通过一系列“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学习、体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精神。如把独峒乡中心小学作为“侗族农民画进校园”的试点学校,编写《美术教本教材》,并在此建立农民画传承基地,积极组织农民画参加区内外画展。几年来,先后有50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展,有些曾代表国家到挪威、日本等其他国家展出,全县先后有26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省区获奖。同时,把梅林中学、富禄乡高安小学作为“侗族大歌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制定《创办民族特色学校方案》,编写《侗族音乐》教材,聘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歌师和民间艺人到校上课辅导。目前,全县共有11所学校将侗族大歌引进课堂。同时,侗族大歌还引进了社区和县直机关,县城榕江河片还成立了“三江县民间侗族大歌队”。另外,在县民族实验学校、县民族高中、同乐中心小学实施“侗族芦笙”、“侗笛”、“琵琶弹唱”、“侗族剪纸”、“侗族刺绣”等试点。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25所学校(班级)开展了各类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3500多人。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承基地不仅是宣传“非遗”的重要窗口,而且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柳州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被广西文化厅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典范”,已成为程阳景区旅游的新亮点,设在程阳八寨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家中,展厅分上下两层,通过图文并茂和实物展,介绍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生产生活习俗等;“侗戏、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侗族大歌、侗族器乐、侗族农民画、侗款文化、侗族花炮节陈列馆”等传承基地分别建立在良口、林溪、同乐、梅林、独峒、富禄等乡村,其中林溪乡冠小屯“侗族百家宴传承点”已对外开放,每年接待百家宴游客万余人,仅2012年10月底统计,侗族百家宴累计收入130多万元。三江农民画传承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万学者、专家、学生、游客参观,年销售农民画近千幅,农民画开始进入旅馆、酒店,侗族器乐――侗笛保护传承点已在月亮街传承人代表胡汉文家建馆开放、培训带徒。梅林乡新民村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前期工作已启动,侗戏、侗族刺绣传承基地正在组织布展,富禄花炮节陈列馆已竣工。

此外,借助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引导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专业的非遗保护机构,收集、整理、挖掘相关非遗信息,研究保护方案等措施都有效促进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柳州文化局分管领导谈“非遗”

Q:“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是现代文化的冲击,以致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对此您怎么看?

A:通过调研,我发现一般传统民间文化保护比较好的地方,相对都比较封闭,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弱。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对“非遗”保护的重视,情况有所改观,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保护积极性增强。我曾去呼和浩特,接触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村民,发现他们对本民族的建筑、历史、环境等文化有由衷的自豪感,不会因少数民族经济落后产生自卑心理或崇外思想。再比如我们的三江县,很多传承人因为国家的利好政策,重操旧业,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重新发现了民族文化的当代魅力。但是,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也确实是现实问题,如果面对现代人不加入现代因素,传统民间文化可能会因一时新鲜吸引人们眼球,但是长期发展就难以为继,你看现在的服装、歌曲都讲究混搭,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所以下一步要探讨的问题是,到底传承和保护什么?一定是精神,哲学层面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技艺或者更深层次的艺术。

Q:《非遗法》规定,对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和丧失传承能力的传承人,文化主管部门有取消其资格,重新认定新传承人的权利,这意味着传承人不再是“终身制”,柳州市的传承人保护走在广西前列,请问你们是如何保护并监督考核传承人的?

A:我们在保护各级项目传承人的同时,非常注意对其传艺带徒的监督、指导和年度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也有资格取消,传承人一旦被评上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010年我们制定并印发了《柳州市已获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以此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传承人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具体执行层面就是,一方面开展县级、市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活动,并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估,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另一方面,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反映,争取将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一定额度传习活动经费,用于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Q:请问柳州市下一步对“非遗”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打算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