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1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新特点
新课改已进行多年,初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主要是由于课程理念的革新所引起的。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具体到初中生物教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达到以上的课程理念,初中生物教学具有如下三个新特点。
一、新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以权威者和知识占有者的身份出现的,学生总是被看作一个无生命的容器,教师总是试图将全部知识灌输给学生,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而“抱”着学生“走”。由此,学生的记忆力代替了思维创造力。教师更以知识记忆的多少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这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主动性。
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发展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模式。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大型真菌――蘑菇”的过程中,笔者只是给予学生引导,带领学生观察蘑菇种植场,在观察中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只起到了启发与组织的作用,而学习掌握新知的整个过程则是学生自主完成的。
叶圣陶曾经指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不仅要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激励思维,变“教”为“导”,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全新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由和主动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团队中的普通一员,而不再是掌权者。若非要指出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那他也只是这个团队中的一个“首席”,一个“参谋”。
二、新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随着各种教育教学设备与手段的更新发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有着更为广泛的运用,其中尤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实验课程的开展为代表。
在现代生物课堂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参与,许多原本在课上无法完成的探究过程得以实现。仍以“大型真菌――蘑菇”一节教学为例,在原本的教学条件下,城市中的学生很难到蘑菇种植场参观研究。而现在,教师完全可以自己先去种植场参观,并用DV将整个参观过程拍摄下来,在拍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观看DV的过程中思考、探索,从而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探究过程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实验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中引入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学生通过开展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观察,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能提高操作能力、观察和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物实验,学生还能养成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认真求实的实验习惯。
总体来说,探究性学习和以前的“填鸭”式学习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改善思维的品质,完善研究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张扬个性,使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层次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的评价方式
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情况和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为目标。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评价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元化,教师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的旧观念向学生全面的“素质能力鉴定”转变。
在评价范围上,只限于智能知识掌握的评价转变为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例如,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独立思考问题、能否表现出对自然和祖国的热爱等。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2
一、初中生物教学特点及其现状
生物是一门提炼于自然现象的学科,可以说生物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课堂的重点教学对象即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环境,同时也研究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在教学大纲中,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课程(物理、化学、语数外等)较低,只要求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即可。
二、情景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目前中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先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教学宗旨则是“构建场景,引起共鸣”。情景教学法重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景相互联系,将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相互结合,构建切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景,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具有渲染力的教学氛围。情景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这与新课程指导思想是相符合的。情景教学法跟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其明显优势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改善教学环境。情景教学法不是完全颠覆了传统课堂,也并非刻意改变课堂教学的客观环境,而是起到一种“添加剂”的效果———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和丰富。情景教学法引入的多种教学情景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方法,建立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第二个方面是促进学生的思考。情景教学法所创设的一系列具体情景,则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对生物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第三个方面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大胆地引入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可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创新,进而起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生物情景教学法举例探究
1.创设趣味情景
就像是写作文需要追求作文的趣味性一样,初中生物情景教学也应该注重于生物学科的趣味性。生物学的联系实际的特点较为显著,可以从多个角度创设情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生物学当中有一个小实验。实验原材料是绿豆和湿纸巾,教师可以将绿豆放入湿的纸巾当中,然后将这一个“系统”放入一个盒子里。安排学生每天给这只盒子加水,同时让学生记录推测绿豆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类型的生物学实验可操作性较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较为容易。通过对绿豆的现象推测和观察,进而得出这一实验现象的本质。这一教学情景的设置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结合到一起,不仅提升了生物学科的趣味性,也是对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2.构建实验情景
初中生物学当中涉及到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这些小实验来实现。初中生物学涉及到的知识往往是动植物的内部结构,在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构建这一类的实验情景可以通过教学模型来实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下相关模型,如人体心脏,让学生仔细观察心脏构型。教学模型为一些实验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也是构建实验情景的一个有效手段。除了实验模型教学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便于学生操作的实验。例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结构。这个小实验需要对洋葱进行部分处理,这些处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情景教学作为情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多的是给予了学生一种直观的生物学知识感受。通过观察相应的实验现象,对理论知识进行印证。实验情景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初中生物课堂形式,对于深度发掘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四、总结
对于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情景化教学仍然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情景,以求发挥情景教学的最大化意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作者:夏聪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90.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3
【关键词】课堂 互动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45-01
互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适当地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
1 互动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1互动教学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要求在教学中采用新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开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教师角色应该做一定的转变,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学内容应当有一定的转变,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本,以活动为纽带,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转变。教学方法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转变。从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的互动方式的教法,集中表现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同时在探讨中又能团结协作。
1.2互动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特点的必需方式
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的生物学科,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中必需实施有效的互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而互动数学,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产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互动教学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此外,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其思维发展中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其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直接支撑。因此,在教学中要求经常运用互动等形象、直观的手段,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减少掌握新知识的困难。
2 互动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或其它种种原因局限,在课堂中老师将课本中的许多实验活动都是采用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然后老师口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或让学生在课外自行开展,活动开展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如何有效地在课堂实施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互动起来,真正达到增强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目的,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需解决的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2.1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力,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条件,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2.2根据初中生物教材要求,给学生一个互动的环境
由于现在的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实践互动给学生一个充分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掌握操作技术、学会做人。如在探究生物的应激性时,老师利用青蛙和菜青虫进行实验,学生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并能自觉地遵守规则。互动教学能很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协调发展,从实践中认识生物世界。
2.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因材施教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因材施教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以及学校的场所等条件而进行。创设的教学活动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创造性,这样的互动教学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食物链时:布置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分别去扮演小草、蛇、兔、鹰、虎、鼠、马,让这些学生各自进行捕食活动。实验游戏结束后进行总结,让只是观看的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这样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积极开动脑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有趣的互动能很直观、形象地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通过这样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学生通过生物课堂的实践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改革;高效课堂
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也推动了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改革。只有从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目的,以最快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率收益。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力求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最大程度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1 加强预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我们国家所积极倡导的教学理念一般是“先教后学”,也就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首要选择,所以在教师课堂教学开始前,应该先对学生提出预习课本的要求,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师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1 明确学习目标
在预习开始之前,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对他们进行具体的自学指导,同时指定所要预习的教材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向学生规定自学任务。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来为学生讲解自学要领,例如在预习时应该优先从哪些方面考虑教材上的问题,教材上的插图有什么重要作用,如何从插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对教材的核心要点进行勾画批注等。尤其是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考虑到他们对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自学指导时应该多加关注,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1.2 明确预习重点
也许教师的自学指导十分到位,学生也明确了学习目标,可是在预习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实现更有效率地自学,教师应该提前告诉学生自学的要点和重点。这样,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知识,还可以掌握知识要点,明确学习方向。同时,鼓励学生针对预习重点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老师将这些疑惑收集上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己找到的问题来进行专门的学习情况检测,有利于开展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精准点拨。
2 加强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有效预习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教学方向,但是如何在正确的教学方向上走准、走远,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指导了。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答学习疑惑?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同时有效的教学指导,还有助于提升W生的思维能力。
2.1 有针对性教学
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已经向学生强调了预习重点,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能力的训练。初中生物学科的教材中有许多操作性实验以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原理,这些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讲解教材时,教师可以在这些知识要点方面下工夫,尤其是考虑到初中学生思维比较灵敏,因此还可以选择值得探究的合作探究问题供学生自由探讨。
2.2 下放解惑权
尽管学生使用统一的导学案,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指导和解惑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其实,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导学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的难易程度以及在自主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再度灵活设计探究问题。而且研究表明,教师在全面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将解惑权下放给学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当然,某些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指导。
2.3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随着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教师讲授的时间也相应缩短,如何对学生做出精确的点拨和正确引导也就至关重要。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时,一定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情绪、欲望和需求,热情耐心地予以指导,并对学生后续的表现多加关注,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想法,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3 强化知识整体性,及时反馈课堂效果
3.1 强化知识整体性
尽管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学生解惑和教师解答等环节已经能够对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但是对知识的掌握却还不是很到位,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建构还存在欠缺,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了。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都应该对上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框架回顾,在本节课结束时也应该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进行总结,在一大章讲完时,还要联系前后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3.2 及时反馈课堂检测结果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中还是要经常进行课堂检测,但是改革后的课堂检测不是简单地随便抽取检测内容,而是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进行内容选择,既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要着重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检测,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学会运用知识。最重要的是,对检测情况要及时进行反馈,课堂时间短暂宝贵,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一进行批改,所以可以将讲评检测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互相检测,互相纠错,还要强调他们要认真检查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也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检测结果,还能使学生增加知识的掌握量和加深记忆,一举多得。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5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近几年来,由于初中生物学科成为考查学科,生物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不纳入中考总成绩,所以,师生对生物课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初中生物教学又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能否利用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能否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有效备课,巧设教学情境
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备课阶段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课堂教学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像片,如:转基因技术、克隆人、病毒、艾滋病、试管婴儿、吸烟、吸毒的危害、人体奥秘、生物入侵、温室效应、沙尘暴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参与,让学生“动”起来
要科学把握课堂这有限的四十分钟,组织有效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孩子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生物素养。让学生动起来就必须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四、教学目标明确并要落实到位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把目标落到实处,就更为关键。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似乎都被晾在一边,课堂上形式多样,热热闹闹,讨论、合作层出不穷,可对目标的落实却微乎其微,反思我们的课堂,有多少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争论是离题万里,如果在课堂上少追求一点形式上的东西,课堂的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诚然,课堂教学不仅仅是预设,更多的是生成,“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所谓生成,指的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作,是师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生成性的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预设的僵化程序的完成,生成性的课堂是真正的有效性的课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想法的学生,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为教学目标服务,是教师应该思索的。
五、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修养
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范文6
1、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们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探究于游戏之中,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2.1 寻找“动点”
2.1.1“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
“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我有成功、也偶尔有失败。成功时,同学们为我鼓掌,失败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同学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提出了39个不同的问题。人文、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放飞学生心灵,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极大发展。紧接着我鼓励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定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探究实验。整节课大家在快乐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2.2 设计“动法”
初中生物课堂活动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几类活动:
2.2.1 游戏类
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们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们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
2.2.2 制作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们设计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2.3 探究实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