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部嫁接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根部嫁接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根部嫁接法范文1

1 硬枝扦插。可在早春萌芽前选采一年生旺盛枝条,截断长15~20厘米的插穗进行硬枝扦插。插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插穗插入土中2/3。插后注意保湿,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一年生苗高可达50厘米。

2 嫩枝扦插。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选取一年生木质化较好且无病虫害的壮枝,用消过毒的枝剪,剪成长约15厘米的插穗,将下部叶片剪去,只保留上部2~3片叶子,插入已备好消毒过的苗床中,深度为10厘米左右,然后罩以塑料薄膜和草帘。用于保湿和遮荫。扦插后,每天喷水一次,使湿度保持在70%以上,45~50天后便可生根。待插穗长出新芽后,逐渐使其接受光照,并逐步揭去遮荫物,两个月后开始施肥,当年枝条可长到60~80厘米。扦插苗在苗床中越冬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第二年三四月份即可移苗定植。

3 分株法。可利用丛生老株分株繁殖,挖掘母株前应充分灌水,春季芽萌动时将植株根部萌蘖分割,按照生长情况可2~3根或单根栽植成苗,小苗可以裸根,大苗应带泥球,分栽后当年仍可开花。分株法产生的萌芽枝多,注意及时清除。抚育中做好修剪、整形、保持树形优美,促进花枝发育多开花。

4 压条法。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但以春季3~5月较好。可选择1~2年生的健壮枝条作空中压条的枝条。用快刀刻伤并环剥树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质部,按稀释说明要求将生根粉液涂在刻伤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后用筒状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袋中装满疏松肥沃的园土或配制好的培养土,用中号注射针头向套袋内注进清水后,把套装两头扎紧即可。并注意检查袋中土壤是否干湿适度,过干应及时注水湿润,促其生根,待发出新根后即可定植。

5 嫁接法。此法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紫薇枝条萌动前进行嫁接。可选择发育粗壮的实生苗作砧木,取所需花色的枝条作接穗,采取劈接法先在砧木顶端靠部分纵劈一刀5~8厘米深,再取长5~8厘米带2个芽以上的接穗,削成楔形后插入砧木劈口,注意对准形成层。然后用塑料袋将整个穗条全部包扎好,露出芽头。用这种方法可在同一砧木上根据需要分层嫁接不同颜色的枝条,形成一树多色花。嫁接后2~3个月,就可松膜,此时穗头长可达50~80厘米,应注意及时剪短枝头,以防遭风折断,并且可培养成粗状枝,嫁接法培育的植株成活率很高。

根部嫁接法范文2

一、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营养土的配制。选中上肥力土壤,经适量敌磺钠消毒后,按2∶1比例与腐熟的堆厩肥混合均匀,配制成肥力适中、结构疏松、吸热保湿性好的营养土,分装于营养钵内。

砧穗的培育。选择成活率高,抗旱耐涝,不死苗,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的优质砧木种子。做砧木的瓜类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芦。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营养钵内,播期比常规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刚出土时,于无毒苗床内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种子,当砧木第一片真叶全展,西瓜两子叶展平时,开始嫁接。

苗床土选择。要选择温光条件好,排水方便,土层深厚的菜园土。

瓠瓜播种。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种,以便培育壮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盖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用直径小于砧木胚轴直径的带尖竹签,从砧木顶心处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将西瓜苗自子叶叶下0.5~1厘米胚轴处削成圆尖形,把竹签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将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紧,使接穗与砧木的子叶紧紧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时不要使胚轴裂开;砧木、接穗苗都必须是第一真叶展开期。此法优点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难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转入正常生长,嫁接成活率可达75%~95%。

2. 靠(舌)接法。将砧木顶心摘除,在子叶下0.5~1厘米处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茎粗,刀口约0.5厘米长;西瓜苗从子叶下1~1.5厘米处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茎粗,刀口长0.5厘米。将两种苗的刀口对接,用适宜的夹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将接穗在靠近切口处切断,以后2~3天内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顶心的砧木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长度0.5厘米,切深至胚轴1/2;在西瓜苗子叶下方0.5~1厘米处切成楔形,将砧木插入切口内,用夹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处于子叶展开到第一片真叶显露时进行,方法较易掌握,成活率较高,但速度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叶上方横切,随即自茎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长的缝;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叶与第三片真叶之间的茎上用刀削去两侧表皮,切口长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缝内,呈抱合状。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较大苗龄,接穗嵌入砧木时用力要小,防止将砧木剪断。当接穗直径是砧木直径的1/2时采用此法最适宜。

5. 斜切接法。将长出3~4片真叶的砧木在第一片真叶的下方切成1厘米长斜面,接穗在子叶上方按与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长的斜面,然后将两斜面对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适宜的床温。适宜的床温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嫁接苗伤口的愈合缓慢,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苗床的保温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8℃,床温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较高的湿度。较高的湿度可减少嫁接苗水分蒸发,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应在移植后浇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应在嫁接前3~4小时给砧木浇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适当遮阳、密闭。第三天以后进行适当通风,但仍要保持高湿条件。如果床内空气湿度过低,可采取弥雾法适量喷水补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减弱苗床内的光照,减少热量来源,使苗床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从而减少嫁接苗的蒸腾失水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内,在苗床上白天覆盖草帘,避免阳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时间,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断接穗根部后的2~3天内,仍需继续进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

根部嫁接法范文3

    1.1 砧木选择

    一般选择白榆作为嫁接砧木。因为白榆适应性强,抗寒性强,可耐绝对低温-40℃。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长势更佳。白榆还耐盐碱,在土壤含盐量0.3%或pH9时也能生长。白榆生长快,寿命长。

    例如金叶榆,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白榆、山榆3厘米生实生苗作砧木,粗度在2厘米以上。接前将白榆侧枝剪掉,剪至超过嫁接高度1.8厘米即可。而垂榆对砧木的选择要求是干形良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白榆大苗作砧木。

    1.2 接穗的采集

    在采条时,应选择树冠外围发育充实,芽饱满,无病虫害,粗细均匀的1年生发育枝作接穗。枝条粗度在0.4~1.0厘米之间,最好是0.5~0.7厘米之间。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都可剪取接穗。采后简单剪修捆成捆喷上少量水,用塑料布包好入窖待用或入窖湿沙埋,窖温保持在0℃以下。金叶榆要将适于嫁接的当年金叶榆枝条剪下,并剪成10厘米长的段,两端剪口蘸蜡密封,以免失水。但最好随剪随接,也可以提前1天剪取,放在5℃左右的环境下,让其活化,剪取的接穗长度为6~8厘米,带有2~3个芽。

    2 嫁接操作

    2.1 嫁接时间

    金叶榆,倒榆,大叶榆一般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芽体萌动前进行嫁接。时间可在4月到6月中旬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气温转暖,砧木树液开始流动,适宜愈合,这时嫁接宜于成活。

    2.2 嫁接方法

    苗木的嫁接方法和方式很多。主要分为芽接法、枝接法、茎尖嫁接法和根接法。根据苗木的习性选择适当的嫁接方法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华金叶榆、倒榆和大叶榆的嫁接方法很多,主要以硬枝嫁接效果最好。

    2.3 接穗的削制

    三种榆树接穗的削制基本相同。接穗最好是1年生枝条,接穗粗度为0.5~1.0厘米,穗长10厘米,接穗顶部用蜡封好。一般把接穗下端削成长斜面2~3厘米,短斜面0.5~1厘米的楔形,厚度0.3~0.5厘米,要求每个削面一刀削成。接穗最好要留2~3个芽,随时接穗随时进行削制,避免风干。

    2.4 嫁接技术

    接时,先将砧木切开的皮层轻轻拨开,再将两个接穗的小削面向着砧木木质部方向插入皮层之间,插入深度以接穗削面被皮层覆盖住为宜。根据砧木的粗度不同,可嫁接1~3个穗,然后用宽2厘米长50厘米的聚氯乙烯塑料条绑扎,最后用16cm×22cm或18cm×25cm的塑料袋套住扎紧,以保温保湿。

    3 嫁接后的管理

    3.1 抹芽

    对嫁接成活苗,要及时抹去砧木上发出的白榆萌芽,促进接穗成活和接穗枝条的生长。接后7天就可以观察其成活状况,接穗青绿,芽苞鼓胀是成活的。对于没有成活的应及时补接。嫁接当年此项工作3~4天需进行1次,一直到7~8月份。以后视树冠长势,再进行2~3次整形,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分枝,当年形成圆满的树冠,对树干上出现的萌芽,用刀片紧贴皮部削掉,以防再次萌芽,这样利于树干通直光滑。

    3.2 通风、解袋、解条

    当嫁接较早,气温又不太高,如成活可观察到有新芽发出,并且有少许展叶,这时要解去塑料袋,一般在下午接近傍晚时解袋,以避免强光灼伤嫩芽。20天后可解去接口绑绳,剪去竞争枝,保持树冠圆润,砧木要及时抹芽,保持接芽正常发育。如嫁接较晚,气温又较高,当接穗上由芽发育的嫩叶边缘有少量被烧焦时,应及时用锥子在塑料袋上扎几个眼,这样可以通风降温,经过3~7天时间,等接穗上新出的枝叶生长丰满时再把塑料袋去掉。

    要视情况把砧木的侧树进行修剪,避免消耗养分,这样能促进营养积累,利于接穗的成长,提高成活率。在剪侧枝的时候,要在连接主干基的地方留一段,避免光合面积减得太多出现接穗饿死现象。

    3.4 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是成活苗正常生长所必要的条件,所以一定要满足,根据情况适当的浇水、施肥、松土,做好这三项的管理,确保嫁接苗快速生长,6~8月份苗木速长期视墒情浇水4~6次,施尿素1~2次,同时要定期松土,松土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去除杂草能避免杂草生长过快,与树苗争夺养分,嫁接要马上浇次透水,这样利于嫁接成活,施用一定量的磷肥,能提高苗木抗寒能力,增强枝干。

    3.5 中耕除草

    嫁接成活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杂草的生长态势,及时进行除草和中耕,在生长前期多除草,对于树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十分有利,中耕对于树苗根部的生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利于榆树苗的快速生长。

根部嫁接法范文4

关键词:玫瑰;种植;注意事项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自然科学课题“皖北旱地小麦秸秆腐熟剂的选择级麦秸直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KJ2014A254)

中图分类号: S685.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42

玫瑰被赋爱情的含义,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如此,玫瑰的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其治疗肝胃不和、促进消化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我国玫瑰的种植区域较广,玫瑰种植园遍布全国,但在玫瑰的种植过程中,注意种植要领,才能实现玫瑰种植成活率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增加。

1玫瑰种植技术概述

1.1 玫瑰的内涵

我国是玫瑰的原产地,玫瑰属于蔷薇花科,并且枝干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一般情况下有小叶5~9片,玫瑰花瓣呈倒卵形,多数情况下呈现出紫红色和白色两种,在人工培育的情况下现有较多颜色。玫瑰每年的花期只有一次,所以很少用玫瑰进行育种。玫瑰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其花朵可以用来提炼食品和玫瑰精油,对于化妆品行业、食品行业以及一些精细化工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玫瑰的种植技巧

玫瑰的繁育方法较多,通常采用扦插法、播种法、压条法以及嫁接法等。扦插法是玫瑰繁育最主要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较高,具体是将玫瑰的枝条插入沙土中进行繁殖,严格控制玫瑰的生存环境,并给予相应的生长激素刺激,保证玫瑰枝条有效生长。对于培育玫瑰新品种来说,则采用播种法,需要将玫瑰的种子放置在一个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中还需要放置一些湿润的沙土,保证塑料袋内的温度在20度左右,持续1个月的时间,能够实现种子的有效发芽和种植。压条法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空中压条法和地面压条法。前者主要是直接让枝条在空中生根,后者是需要将玫瑰的枝条芽下划伤,之后将有划伤的枝条埋入培养的沙土中,促进枝条发芽生出新的根系。嫁接法可以采用芽接、根接以及枝接三种,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

2玫瑰种植需要注意的要点

2.1 栽种的环境

玫瑰的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栽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春季或者是秋季落叶之后,温度相对较为稳定,对于玫瑰的种植最为合适,可以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栽种。最好是将玫瑰种植在地势相对较高的位置,这样不容易积水,能保证玫瑰生长必需的水分,还能使玫瑰接受足够的光照,对于玫瑰花朵的开放大有裨益。种植玫瑰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玫瑰根部距离地面约15厘米,这样能提高玫瑰种植的成活率,并且容易在新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2.2 温度和光照控制

玫瑰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为温暖的环境。因此在玫瑰植株栽种之后,需要保证每天植株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一般来说,玫瑰每天的生长至少需要4小时的光照,对于一些光照时间较长的地区,应该给予相应的遮阳处理,才能保证玫瑰的正常生长。玫瑰植株本身是一种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对周围的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如果要想保证玫瑰的生命力,尤其是花朵在开放时较为娇艳,就需要保证玫瑰栽种的环境温度在12℃~28℃之间,在这个环境温度之下,玫瑰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

2.3 水肥控制要点

在玫瑰栽种之前,应该保证种植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玫瑰的种植对于水肥的要求不是很多,在整个玫瑰种植周期中,保证三次或者以上的施肥过程即可。如果是在秋季落叶之后进行玫瑰的栽种,则需要进行一些施肥操作,玫瑰在入冬之后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量会逐渐提升。给玫瑰浇水不要过于频繁,这时玫瑰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即使是夏季最好20天浇1次水,否则容易烂根。值得注意是,由于种植的季节不同,对于肥料和水分的需求量也会有差距,在浇水或者施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玫瑰种植面积的大小,进行水肥量的把握和调整。

3结语

玫瑰的种植相对于娇贵的植物来说,还比较容易养活的。只要在种植的过程中,注意方法就能够保证玫瑰的成活率。在种植的过程中有意R地对玫瑰进行修剪,这样不仅能保证玫瑰本身的生命力,还能实现玫瑰花朵的多次开放,对于玫瑰花期的延长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还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但对于玫瑰的修剪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能随意修剪,否则会导致玫瑰植株的枯萎与衰败。在玫瑰种植的过程中还有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影响着玫瑰的生长与发育。本文就玫瑰栽种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部分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玫瑰种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永民.和田玫瑰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14(03):36-37.

[2]吴雪廷,付文锋.野花组合种植应用注意事项[J].中国花卉园艺,2014(08):36.

[3]程文娟.玫瑰种植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06):42-43.

[4]马艳敏. 刍议玫瑰种植与注意事项[J]. 北京农业,2015(15):85.

根部嫁接法范文5

杜鹃花(又名杜鹃、鹃花、映山红、照山红、红踯躅、山石榴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其花枝优美,花色艳丽,花期长,在我国民间有“花中西施”的美誉。杜鹃花约800余种,而我国就占有600多种。杜鹃花原产我国,马来半岛及亚洲南部亦有分布。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山区常绿杜鹃花种类极为丰富,落叶杜鹃花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天然群落分布于海拔1000m~3000m的高山,生长在阴坡上,属半阴性植物。我国中部和中南部,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红花,便是杜鹃花中的一种,故杜鹃花又被称作映山红,正是“何须名花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2杜鹃花的特征及习性

2.1杜鹃花的特征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半常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绝大多数品种植株低矮,形态自然;少数品种,高大雄伟,枝叶婆娑。低矮品种分枝多,枝条细而密,幼枝有毛,棕色或褐色。叶互生,因种类不同而有圆形、椭圆形、卵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等。花单生或呈总状花序,花冠钟状、管状或阔漏斗状,通常五裂。花色繁多,因品种而异,有白、紫、粉、黄、红、淡紫、洒金,有的还有双色,有的花朵还有香气。蒴果成熟时呈暗褐色,种子暗黄色,细小。依花期不同主要又可分为春鹃、夏鹃、春夏鹃、西洋杜鹃四大类。春鹃叶片较大,花期在4-5月,先开花后发新叶,树形直立;夏鹃叶片较小,花期在5-6月,先发叶后开花,树形张开;春夏鹃的花期介于二者之间,花和叶几乎同时萌发。所谓“西洋杜鹃”原产于我国,是由外国人引进后培育出的一些新品种,故称“西洋杜鹃”。

2.2杜鹃花的习性

杜鹃花性喜肥沃、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喜疏荫环境、忌阳光曝晒,要求夏季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烈日下嫩叶易灼伤,根部亦易遭干热伤害。其耐寒力因原产地不同差别很大,多数抗寒性较弱。

3杜鹃花的栽培措施

3.1放置场所:

要求荫凉通风环境,黄河以南地区从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可养在户外的荫凉通风处,夏季阳光强、温度高,须置于荫棚或树荫之下,创造一个半阴雨凉爽的生长环境;冬季宜放进温室或室内养护,温度保持在5℃以上。

3.2浇水:

浇水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严防拦腰水。浇水最好用雨水,若用自来水需晾晒后使用,因杜鹃花性喜酸性,最好用硫酸亚铁(黑矾)对水酸化之后再使用。浇水时,杜鹃花的根系比较细弱,既怕涝,又不耐旱,因此要特别注意控制浇水量。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浇水1次。夏季生长旺盛,消耗水分多,需每天浇水1-2次。浇水的时间宜在早上8-10点和下午4-6点,炎热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浇水,根部受冷水刺激后会使花卉受到伤害。

3.3施肥

杜鹃花喜肥,但其根极细弱,故施肥切不可浓,最好采取“薄肥勤施”。在生长期每隔10一15天施一次稀饼肥水或稀薄矾肥水。矾肥水是用3kg黑矾(硫酸亚铁)、猪粪20kg、油柏饼5kg加水200kg配成,约经一个月腐熟后即可稀释浇用。6月中旬,可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秋季可施一次浓度稍高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得太浓,否则会损伤根系。如果出现肥害,要立即停止施肥,多浇水,冲去积留土中的肥分,并移置背阴通风处养护。

3.4换土

换土时,培养土因栽培品种而异,通常用山泥、泥炭、松针土、腐叶土、经过充分腐熟的木屑或几种混合配制,要做到: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换土在开花后进行较好,早春晚秋亦可。换土时用利剪修去发黑、干瘪的老根,除去部分宿土,在盆底放上少量鸡、鸭粪及豆饼作基肥,换上疏松的腐叶土或山泥。由于杜鹃花的根系细弱,大多分布在土壤表层,故换土时要保留表层土。

3.5修剪

杜鹃花开花后,它的残花常常经久不落,这就会耗去不少养分。要及时把残花摘去,减少养分消耗,促使萌发新枝;为了加速幼苗成型,常摘去花蕾,并经常摘心,促使侧枝萌发;成苗后,结合换盆同时进行修枝整型,以疏剪为主,剪去过密枝、交叉枝、纤弱枝、下垂技、徒长枝和病虫枝,不仅能调整树型,更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节省养分,促使主枝健壮,尽快萌发新枝,使来年开花时花多色艳。

3.6繁殖

杜鹃花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播种、压条、分株五种方法。生产上常用扦插法和嫁接法,播种主要用于新品种培育。

3.6.1扦插繁殖法。扦插繁殖时,家庭可用废旧泡沫箱自制简易插槽扦插,因其透气性和保温保湿性良好,易于生根。扦插时,可用20%腐殖园土、40%动物干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为基质。时间在5-6月,温度在20-25℃之间,最适宜扦插。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健壮的枝梢作插穗,带踵切取6-8cm,切口要求平滑,剪除下部叶片,只留顶端2-3片小叶。插穗用萘乙酸300mg/kg或吲哚丁酸250mg/kg快浸处理,稍微晾干后待插。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至1/2,用手将土压实,使盆土与插穗充分接触,然后浇一次透水。插好后,最好用透明塑料袋罩上,需要浇水时再打开。插后管理重点是遮阳和增加湿度,使插穗始终新鲜,高温季节要增加叶面喷水,注意降温。春鹃、夏鹃发根快,l个月左右,西洋杜鹃花需40~70天。

3.6.2嫁接法。在繁殖西洋杜鹃花时采用较多,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可随时嫁接,不受时间限制,可将几个品种嫁接在同一植株上。时间以5~6月最宜,砧木选用2年生独干毛杜鹃,要求新梢和接穗粗细相仿,嫁接后要在接口处连同接穗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扎紧袋口。然后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接后7天不萎焉即有成功把握,2个月后去袋,第二年春季松绑。也可在大型砧木苗上采用盾状嵌芽接法来芽接,每个侧枝上接1枚,这样能够快速成形。

3.6.3播种繁殖法。播种繁殖时,由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一般都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鹃花的结实率,获得较多的种子。杜鹃花种子很细小,不宜长时间贮存,否则发芽率低。若是常绿杜鹃花种子,即应随采随播;若是落叶杜鹃花种子,则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种。

3.6.4压条繁殖法。因杜鹃花枝条较脆易折,多采用壅土压条法。利用杜鹃花易分蘖、丛生的特性,于春季萌芽前将母株枝条截短,使之萌发大量新梢,当新梢长至25cm左右时,将各新梢基部刻伤,无须弯曲,结合生根剂处理,然后在植株基部用土堆盖枝条,可于第二年春天切离分栽。

3.6.5分株繁殖法。丛生的大株可行分株。一般在花谢后结合换盆进行,除去宿土,尽量少伤须根,对植物茎部成丛生状或簇生状的蘖株用利刀分开,伤口处可涂草木灰或硫磺粉,置阴处稍晾1~2小时,待其切口自然干燥后,再上盆种植。

3.7杜鹃花的病虫害防治

3.7.1杜鹃花的病害主要有缺铁黄化病、根腐病、褐斑病、叶斑病、黑斑病等。

3.7.1.1缺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植物表现黄化。铁在树体内不易转移,老组织中的铁不能转移到幼嫩组织中再度利用,因此发病时,植株顶梢的叶片表现最为明显。表现为叶面黄而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组织全部变黄,叶片边缘枯焦。防治方法是给土壤补铁,降低土壤碱度。对缺铁植株可10天左右直接喷洒一次O.2%一0.3%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不超过5%,用食醋及发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的效果。

3.7.1.2杜鹃花患根腐病后,生长衰弱,根系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块,严重时,逐渐腐烂脱皮,木质部变黑。此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最易发生。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对培养土消毒,并保持土壤疏松,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积水。发现植株患病,要及时处理病株及盆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淋洗病株,再用清水冲洗后重新上盆,盆土用7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处理。

3.7.1.3褐斑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初发时,叶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点,使受害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当年开花及来年花蕾的发育。防治方法是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并增施有机肥及氮磷钾混合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初期,喷洒0.5%波尔多液,并加少许机油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叶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样方法治疗。

3.7.2杜鹃花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军配虫、蚜虫等几种。

3.7.2.1红蜘蛛体形微小,但对杜鹃花危害严重。它一般最先发生的部位在植株的新梢,叶呈簇状,不舒展且叶色偏黄。防治方法是芽绽期可喷洒0.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用40%氧化乐果10倍液涂干进行预防。严重危害时,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续3次可除。

根部嫁接法范文6

摘 要:红松是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天然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东北林区为探索新经济增长点,红松坚果产业发展迅速。本文针对黑龙江西部以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供林业生产单位借鉴。

关键词:黑龙江省西部;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对策

1 嫁接红松主要问题

1.1 异体排斥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亲和力在嫁接多数表现还可以,5~10年后有的樟子松嫁接红松这种不亲合现象表现出来,表现为嫁接口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而枯死。高枝嫁接树体高大还存在风折问题。

1.2生长速度不同

樟子松和红松,不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晚期,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嫁接成活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现象之一:樟子松嫁接红松,由于春季是红松生长旺盛时期,红松主枝生长过快,而根部的樟子松供应的水份和养份满足不了红松生长需求,加之,春季风大气躁,致使主生长枝侧倒或枯萎。现象之二:“大小脚”问题。

1.3寿命不一致

天然红松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寿命长达500年左右,人工林红松主伐年龄81年;天然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 150~200 年,有的可达 250 年,人工林樟子松主伐年龄41年。

樟子松寿命是红松的一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树龄到50年就进入过熟林,其根、枝、干部早已开始老化,甚至枯死。不难看出,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影响非常大。

1.4 异砧嫁接红松个别年份成活率、保存率不高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异砧嫁接红松林。采用樟子松容器苗圃地嫁接和原地樟子松高枝嫁接芍址椒ā

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和龙兴林场从2004年开始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每年在圃地利用4~6年生的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达上万株,当年成活率均较高,经过越冬,嫁接的红松死亡严重。尤其秋天和翌年春天较干旱的年份更严重。嫁接平均成活率40%~50%,好的年份达70%~80%。移栽大地异砧嫁接红松苗,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环境有逐年死亡现象。

龙江县鲁河乡从2004年开始试验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多数采用高枝嫁接。到2008年末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1240多hm2,虽然经过几次嫁接,平均嫁接成活保存率仅在30%~40%之间,好的仅有70%左右,且仅在涡风向阳的几个地方,面积和数量很小,绝大部分都未嫁接成活。

1.5异砧嫁接红松栽培面积小,时间短

《异砧嫁接红松国材针叶用材林研究》成果成果于1980年开始,历经14的时间,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林科所主持完成的。于1993年9月,黑龙江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1999年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异砧嫁接培育红松速生用材林”列入推广项目。研究和推广项目重点在东部山区牡丹江地区开展。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松异砧嫁接最早从1991开始,试验地在龙江县错海林场。当时砧木选择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2000穗,成活达60%。

从2004年开始,龙江县鲁河乡大面积开展异砧嫁接红松建立果、材兼用林,多采用樟子松的幼林高枝嫁接红松的方法,面积近1333hm2,保存率达30%~40%。目前已开花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同时,大庆红旗林场、甘南县甘南林场和黑河市西岗子林场等地也开展了以樟子松为砧木的红松嫁接试验。数量不大,嫁接年龄较小,多在圃地内嫁接,高枝嫁接的不多,嫁接成活都不错,但后期成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2对策与建议

2.1稳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造林

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得出实验结论之前,应在各个地类、各个区域继续进行小面积试验研究,不能盲目发展,大面积发展。通过小面积栽植,全面探索、总结经验、解决技术难题,逐步扩大规模,才能使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材、成林、成功。

樟子松嫁接红松应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山的阳坡和沙地进行发展,最好选择有森林环境地域发展,并营造红松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环境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小规模地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采取集约化经营管理,尽可能满足红松生长的环境条件。另外,为了增加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和旅游度假场所的游艺项目(采摘园),也可适当发展异砧嫁接的红松。土壤瘠薄,土壤为石质土、风沙土、白浆土等土壤类型区域严禁栽植。

2.2积极稳健发展异砧嫁接红松苗木

树木嫁接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嫁接技术较易掌握,易于普及。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苗圃、林场苗圃和其他有实力的实体单位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降低苗木成本,但也不能盲目的大发展,要靠政府调控,要靠市场调节。目前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5.50元左右,而牡丹江地区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3.50元左右。

在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过程中,抓好砧木培育,把好采集接穗的采集和保管关口,在天然林优树(树龄120~160年)上采的接穗,人工红松林(树龄25~40年)中选穗。

2.3切实做好异砧嫁接红松林营建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

营建红松果林最主要的是异砧嫁接红松造林的成活问题,其次是红松结实。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很严格,如果在其自然分布区之外进行规模生产,使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必须进行科学试验,精心培育,规范经营,扎扎实实做好后期营林管理工作。

2.4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

目前看,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施时间短,规模小,开展的研究工作零散,不系统,随机性大,虽然进行了试验和生产栽培,得出的结论是初步的,仅凭几个点、少量的红松嫁接苗及嫁接幼树还不能足以说明该地区是否真正可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科学的来讲,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一些问题还未弄清楚。因此,在东北半干旱地区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建议有关部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异砧嫁接后的红松适应性,抗逆性,嫁接技术,栽培技术等,为该项目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全,毕广有,王福森,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发展红松坚果林的调查报告[J],防护林科技,2010(4):93-95

[2]舒凤梅,应用嫁接法建立红松坚果园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2(4):9-10

[3]李强,嫁接技术培育红松坚果林的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18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