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1

事实上,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 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

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 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入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 ,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

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并不一切都自己做主,而是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我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在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与单调的卡通图画及呆板的卡通文字说明相比,优势顿时一览无余。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当然,这并没有结束,在以后的一次班会上,我又组织了一次关于美的讨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主动谈什么是美,中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层次,我们的审美趋向是不是还要停留在看动画片、看卡通书上面。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美有很多,形式美,文学语言美,结构美,和谐美,行为美,交际语言美,心灵美等。人类的本性就是求真、趋善、向美,而某些东西,我们不能说它不美,但我们要考虑到是否与自己的审美需要和谐。机械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的亲身体会比别人强加给的更有说服力。

二. 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也许不算是什么文化,但我认为,一种精神,从广义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知道,大凡文化,必须先有一个集体,因为文化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形成的、传播的,更进一步说,文化往往带有社会性,单个的人的个体,是无所谓文化可言的。因此,可以说,我开始了在班级范围内创建文化建设的开始,而且,这个开始还很成功。

当然,我也时时没有忘记,培养高尚品德,掌握文化知识,乃是学生受教育之本。在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初步形成之后,我尝试着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成绩上,每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我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学生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班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同学组织了多个活动小组的同时,也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在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的引导下,一个进步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三.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的意识,促成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式。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鉴于这一点,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平素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来不摆出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势,大家一律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教师有了缺点,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来,学生有不足,教师自然更是责无旁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指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建设性的基础上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种“闻过则改,友好互助”的班级文化悄然形成。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班级的整个改变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现出现反复,有的甚至是反复多次,这就要求教育者,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必需的,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重要,只要有一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

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四. 在诸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2

2006-2007年度,我接手石岩中心小学六(4)班,担任班主任,进行了文化型班级建设的有益尝试。

接手时,该班班级集体意识缺失,学生散漫;学生干部不得力,没有威信;学生之间易起矛盾;对别人漠不关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学习不大在乎,学习成绩比平行班相差甚远;缺少最基本的道德意识,比如居然有人在阳台小便。

我把班级改造的首要事项放在班级意识的重建上,计划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班级意识后,从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班级奖惩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并逐步实施主题文化建设。

一、班级建设总体理念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朝着自主管理、自我净化、自主发展的班级建设目标前进。

二、操作模式

三愿模式,即“愿景、愿望、愿力”,具体表述为建构愿景,激发愿望,规范愿则,发展愿力,引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长。建构愿景,意思是建构学生憧憬的班级目标,凝聚集体意识。激发愿望,激发学生心底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自我成长。发展愿力,创造有利条件,刺激正向发展。

三、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培养集体意识,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勾画愿景,激活憧憬。

第二阶段:建章立制,班级走向有序。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净化、自主发展,形成愿力。

四、具体措施

1. 培养集体意识

(1)征集班徽、班名。确定班名,设计寓意。经过班级讨论,确定班名为“阳光班”。寓意让班级阳光普照,让我们的心如阳光般晶莹。

(2)选举常务班长,由常务班长组阁。通过班长竞选,既可以树立班长的威望,又可以激发某些学生的上进心。让常务班长组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班长的威望,寻求支持,另一方面,培养了班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发动学生设计奖分券。让学生简单地组合图案文字,设计班级奖分券,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也为后续的奖惩制度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想想班级使用着他们自己设计的奖分券,是多么振奋心灵的事!

(4)制定阳光誓约。前面的一系列措施,鼓起了学生们的热情,得趁热打铁,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我们是阳光少年,生命五彩缤纷,珍惜我们的缘分,共度金色历程,盟誓情深……”文化型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勾画一幅美好蓝图,让学生心向往之,产生思齐的动力。

2. 建章立制

(1)讨论并通过班长职责。既设立了民选的常务班长职位,又设立了班干部组成的值周班长职位,还设立了每个学生参与的值日班长职位。既给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也让每个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谅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辛劳,从而自觉服从班干部的督导和管理。

值日班长职责如下。①负责记载当天同学的出席情况,并及时在《阳光日报》上登载,对迟到的同学提出批评,予以处罚。②维护课堂纪律。对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自习课时有准假权。③维护课间纪律,及时发现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上打闹的行为,在“无声日”期间,对课间在教室内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④协助卫生委员搞好班级和包干区卫生。全天候督查保洁工作。⑤协助体育委员,督促同学们认真做好两操,发现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提醒、警告、批评、处罚。⑥协助领操员领队,对于不认真排队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⑦在任班长的前一天晚上放学后,选择一条针对班级现状的格言,抄写在黑板右侧。⑧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好相关活动。⑨在第二天上学时将《阳光日报》装订在班级的报夹子上,并在当天的《阳光日报》上刊登自己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若校值周评比对我班出席、纪律、卫生、课间操、眼保健操的某项不满意而扣分,值日班长须写清失误情况分析并登在《阳光日报》上。⑩当天学校召开班主任会或班干会,可代班主任或班干部参加会议(班主任或班干有事时)。

值周班长职责如下。①协调、指导、管理本周值日班长的工作。②关注本周学校值周扣分情况,提醒、指导值日班长改进工作。③根据学校每周主题确立本周本班强化主题。④总结本周班级管理情况,汇报经验。

常务班长职责如下。①总管纪律、卫生、出勤、学习、体育、劳动、集体比赛、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②带领、指导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及其他班干工作。③督促检查班干工作。对班干有任免权。④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组成班级法庭合议仲裁班级纠纷。⑤及时发现班级问题,向班主任汇报,采取措施改进班干工作。

(2)将“阳光誓约”细化为“阳光班一日常规八荣八耻”,让学生知道每天每时每刻应该注意什么。

上课:以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为荣,以歪头斜脑、充耳不闻、讲话动作为耻。

队列:以应声而立、队列整齐、快速肃静为荣,以行动散漫、推撞拉扯、交头接耳为耻。

两操:以反应迅捷、动作标准、追求完美为荣,以动作迟缓、装模作样、半途而废为耻。

仪表:以身材挺拔、佩戴整齐、大方得体为荣,以嬉皮笑脸、佩戴不整、打扮低俗为耻。

课间:以轻言细语、休养身心、彬彬有礼为荣,以大呼小叫、横冲直撞、粗言秽语为耻。

晨(午)读:以大声诵读、积极进取、博闻强记为荣,以无所事事、闲聊打闹、有口无心为耻。

爱心:以爱惜公物、关爱同学、爱护自己为荣,以践踏公物、污辱同学、胆大妄为为耻。

教室:以桌椅整齐、全天保洁、环境安静为荣,以乱扔乱吐、桌椅散乱、制造噪音为耻。

(3)讨论并通过“阳光班加减分条例”,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①职责完成得好,加1分/次;逃避职责,减1分/次。

②为班级作贡献,加1分/次;破坏班级,减1-5分/次。

③受表扬,加1-5分/次;挨批评,减1-5分/次。

④举手1次,加1分;不认真听课,减1分/次。

⑤作业认真,每科次加1分;作业不认真,每次减1-5分。

⑥晨读、午读读书认真,加1分;晨读、午读不认真,减1分/次。

⑦课外阅读,加1-10分/周;课外不阅读,减1-10分/次。

⑧获评阳光天使,加5分;被评为堕落天使,减5分。

⑨值日认真负责,加1分/次;值日不认真,减1-5分。

⑩守纪律,加1分/次;排队讲话、推挤、掉队、越队,减5分/次。

(4)细化值日分工表,实施责任承包制。让每一个同学有事做,让每一件事有人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5)公布奖分奖励制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星期的阳光天使和堕落天使的评比活动。每个星期汇总班干部统计的有关学习、文明、守纪、卫生等方面的总分,前五名获评阳光天使,后五名评为堕落天使,督促其进步。另外设计了丰富的精神奖励制度。得10分的奖励笔记本,得20分的奖励表扬信,得50分的奖励风采照,得70分的奖励点播喜欢的歌曲,得100分的奖励学校主任级领导签发表扬信、合影,得120分的奖励学校校长级领导亲笔表扬信、合影,得150分的奖励“这就是我”电子相册,得200分的奖励点播自己喜欢的电影或校园拍摄“真我风采”。

班主任都知道奖励对于学生自我改正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多以物质奖励为主。物质奖励的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奖励次数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微弱。文化型班级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奖励,而且注重奖励的文化性,这对学生的影响比物质奖励更加长远。

(6)设置班级法庭。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矛盾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主题文化构建,每月一种主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微笑主题,让学生学会微笑着面对同学、面对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然后设置班级模拟法庭,调解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建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导向。

3.文化氛围的构建

(1)格言墙。征集学生喜欢的格言,予以张贴。

(2)文化墙。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读书卡等张贴展览。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3

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呈现。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成员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小学生的影响更深刻。笔者在山东省嘉祥县马村镇欧隆小学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营造班级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首先要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习惯。要求小学班级的教室必须是课桌整齐,门窗鲜亮,地面洁净。教师平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看到纸屑主动捡,课桌椅歪了随手扶正,卫生洁具摆放整齐等,从而让每个小学生都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其次,教室环境的艺术营造也很重要,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环境。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因此,健全班级规范,完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制度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商讨决定的,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班级准则。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是全班师生共同学习,不断提高认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他们就会自觉地认真执行,把班规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丰富班级多彩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培养优良班风的重要机制之一,能为班级成员提供充分交往、相互了解的机会,而这些交往、互动是学生、集体发展的基本机制。

创设有趣味的晨会活动 要求中年级学生的晨会活动开展新闻时事介绍会,每天安排两人进行,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晨会的内容丰富,学生也能参与其中,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注新闻的好习惯,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演讲口才与文化素养。

创设有特点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班主任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队会活动,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让学生受到教育。在校运会中笔者所带班级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借助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笔者做了一个题为《明天更辉煌》的课件,让学生主持表扬优秀运动员、宣传积极分子、后勤服务人员、啦啦队成员等等,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最后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是运动健将,我们是思品楷模,我们是学习标兵,我们是欧隆精英,我们是国家栋梁,我们是祖国未来。让运动会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

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向上的精神,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绘画小能手”“卡拉OK大奖赛”“卫生小卫士”等各种比赛。让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彰显特长的舞台,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这对于实践班级精神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丰富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枢纽,为学生的互动交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

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笔者的做法是: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明确班委的职责。班委作风是关键,班干部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班主任也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以言促行,以行传情。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科任教师对班级的良好评价以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及时与大家交流,提高大家对班级的认同感,让学生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和生活,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让班级充满爱 健康的班级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应该是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关爱。班主任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心理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爱与被爱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4

【关键词】企业文化 职高 班级文化 融合 职业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职高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于社会,在学校阶段就应作好校企衔接工作。

1.目前职高班级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局限性

目前职高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其目的是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企业文化缺少联系与沟通,不注重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职高班级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脱节之处。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长都希望职高学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好的动手操作技能和主动学习精神,能吃苦耐劳,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这也代表了企业的共同心声,也是企业文化中职业道德规范对职工的要求。

2.吸收企业优秀文化进行职高班级文化建设是双赢的

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学校应当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使培养的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要。在精神文化上,吸收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班训、班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班级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在制度文化上,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制度和规范,在实习、实训环节中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也融入到学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之中。

因此, 企业文化与职高班级文化的融合并实现无缝对接,对于职高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视阈下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塑造“职业化”学生,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

1.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我市最大的两企业都以“发展”为经营理念:如富通集团以“永续经营、永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富春江集团的企业理念是“永续创新发展,通力回报社会”。班主任应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加以引导,做他们职业生涯设计的引领者。如:高一为试探期,高二为初步定向期,高三为分化期。可利用心理辅导活动课《十年以后的我》,进行十年、五年、三年、当年的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职业观念,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不管自己的具体职业如何,只要自己有专业特长、有敬业精神,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得到你应有的价值。职高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锤炼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

据我校对学生家庭情况的统计,学生中约有10%左右为“留守孩子”。他们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就业时,不少学生只盯着待遇高、条件好的岗位,不愿意下基层;干工作讲条件、图实惠,不讲实干和奉献。因此,要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真实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严格的纪律观念

现代企业生产组织严密,有严格的纪律,并且在操作时很规范。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强调以关爱为主,下次能改就是好的,造成很多毕业生在刚毕业时适应不了企业的纪律要求。因此,每位学生在学校都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纪律素养,这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尽管每个人的职业岗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求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诚信守时、认真负责。

(4)强化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让学生多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多了解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使之从内心产生一种从事本专业、本职业的自豪感,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成为企业和社会有用之才。笔者利用了富春江集团的企业精神“刻苦励志、实干创新”对学生进行熏陶。学习他们企业作风:“敬业奉献、艰苦创业”。这些正体现了我们需要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利用暑假,配合学校社会实践的要求,笔者都与家长联系,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要求每位必须下企业务工或勤工俭学,体会工人的艰辛,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

2.借鉴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团队精神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5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生价值观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但是就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分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一书中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微妙的领域。”班级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良好的文化环境,其功能体现在几个方面:

1.导向性:班级文化与师生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班级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思方式。班级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班级文化可以引导学生的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处在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不成熟,这是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引导的。

2.凝聚性:班级文化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在班级中营造出发展、团结的风貌,理想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旦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那么就会形成积极的合理,将师生团结起来为了班级的发展共同奋斗。

3.约束性:班级文化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可以将师生的共同理想、利益和追求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理。同时,班级文化也有着约束性,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受到它的制约,这样才能够让所有的成员都可以规范与约束自己的各项行为。

二、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对策

1.制定出完善的量化管理制度

要建设出良好的班级文化,制度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用制度来约束学生可以让他们产生自我管理与预警管理能力,当然,开展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要让学生接受班级文化,首先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此,有必要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这不仅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执流制的性质,让班级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的模式发展。

2.注重培育班级主流文化

目前,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加强主流文化的建设工作,避免班级文化建设出现实效不明显的问题。各个班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建立班级主流与文化,确定好共同的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让其成为学生的共同愿景。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将学校愿景与学生愿望相结合,用共同的愿景来鼓励学生进步,这种愿景需要有清晰的目标,让学生可以积极的为之奋斗。实践活动显示,只要具有共同的班级愿景,就可以通过愿景来建设出主流文化,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3.加强自我教育,增强集体荣誉感

开展主题班会或者情景讨论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设计不同情节,进行自我教育,展开互相辩论,让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问题得以解决。笔者就在开学之初,就发现学生们对学校的一切都很新鲜而所学内容又很少,于是他们就放松了警惕,打闹、蹿班、交友、看与学习无关的课外书、随意带电子产品及零食进班等现象蔓延。针对这种现象,我开展了“做一名文明守纪的生”主题班会。会上,学生们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不良作风有所减少。在情景讨论班会中,笔者有一段成功经验,正巧一段时间要外出开会,就设置了“当班主任不在的时候”为主题的班会,学生们模拟了学习和生活的情景,表演了班主任不在的表现。经过全体评价,让学生们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影响。这种无形的教育克服了死板的说法教育,而是创新性的实现自律教育,参与性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活动和讨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教育,造就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貌。

4.尊重主体角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主体之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班级管理中也要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主体意识,调整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班级内部的组织结构重点在于学生干部的推选,发挥好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带动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中。在班级学生干部的推选过程,还要建立班级班务公开制、值班班长制等机制,给予学生干部充分展示管理才能的平台和机会,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负责态度和责任心。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班级自律小组,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载体,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更是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影响、文化育人的教育行为转变,以达到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云,程宏. “队委制”取代“班委制”的小学班干部管理实践[J]. 基础教育研究. 2015(11) .

[2] 钟红. 定位 整合 设计――在“一班一品”活动中探索班级文化建设之策略[J]. 中国德育. 2011(03) .

[3] 侯小占,陈娅. 农村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调查及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4(06).

[4] 史卫华. 把牢德育教育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浅谈[J]. 亚太教育. 2015(31) .

班级文化的建设范文6

关键词: 班级文化 信息化 沟通 媒体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道德品德养成、健全人格形成及素质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其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二、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有专家统计,做不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比是1∶3,而做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是3∶1,因此,班级文化力将成为团队的第一竞争力。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绝不是产品,而是企业文化,就好比一位历史名人留给后世的绝对不是他们的身体,而是其理念、业绩或作品。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文化来管理。班级文化就像一间弥漫着某种味道的屋子,只要你走进去,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能闻得到,甚至出门之后,还身带其味。管理者要做整个系统的构建者,形成和培育一个恰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并为学生所信奉和践行,是我们成功管理的关键。

三、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物质层,即硬件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当前教室的净化、绿化、美化大都可以像电脑硬件一样可以迅速配置到位。而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

制度层,每个班级制定的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周工作总结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实施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公平问题,在执行中不能有效及时地跟进、落实到位,只制定不执行,对学生逐渐没有了约束作用,长期以来,制度成了空架子。类似于电脑的软件,尽管安装了最新版本,但如不运行就相当于摆设。

精神层,即观念形态层,主要体现在班级精神、团队意识、凝聚力、文化活动等,反映了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是最能体现班级独特性的。很多班级没有一个明确的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而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因此开展工作时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凝聚力不够,团队意识不强,目标或高或低,不易于对班级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开展班级活动不活跃,成员参与性不高,不重视沟通,沟通机制及渠道不完善,缺乏内外定时信息的交流,内部或多或少存在矛盾,不能有效地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犹如一台配套高档的安装了很多软件的计算机,如果用户不能有效地整合其资源,最终形同虚设。

四、班级文化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上述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日益普及、技术应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拟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坚持传统班级管理特色的同时,作为班主任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推广实施,围绕现代班级管理的思路来开展,是传统班级管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班级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原则是要将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作为一种手段。学生、教师是信息化教育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成为班级文化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特征和信息需求,引入信息化平台,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以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将学生共同的爱好、兴趣、目标、观念和机构的人组织在一起,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一)信息化平台的作用

1.准确传递信息。一个团队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指示,团队和部门之间也应该有良好的沟通。

2.增进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如果班主任不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天长日久,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减弱,不利于班级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经常与之沟通,多听听学生家长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和谐,减损内耗,激发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家长的责任感,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有成效。

3.了解真实情况。管理家发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则不超过10%,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

(二)拟采取的对策

1.建立班级主页、网站,主题学习社区虚拟社区。良好的沟通是无形的管理,管理活动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上的。因为“一个领导的成功,40%靠人才、资源、制度、机会,60%靠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与团队对外的沟通”。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定班旗、班歌、班徽、班服。作为师生、家校、同学之间的虚拟化的网络交互平台,有利于班主任基于网络塑造本班的班级文化,受众面广,可以做到节假日期间班级形散而神不散,起到宣传班风、班规、班貌的作用,为展示本班精神风貌提供有力场所。

2.建立班级blog、QQ群、BBS。blog不仅仅是个人记录及与人交流的工具,而且可以借助blog传播自己的思想。有人认为blog有三种境界:第一,记录思想的境界。即对自己的想法作一个记录;第二,分享思想的境界。即在记录自己思想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思想,允许别人使用自己的思想;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之一为资源共享,思想的共享更将这一精神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三,传播思想的境界。当思想的分享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得到他人认可的时候,这种分享就变成了一种传播。

(1)blog群的功能

①班主任blog与学生blog: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学生通过对班主任blog的浏览与留言,了解班主任的思想与意图,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而班主任通过对学生blog的浏览与留言,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面临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激励和评价。

②学生blog与学生blog:学生之间通过blog了解同龄人的学习状况,彼此之间进行评价和探讨,有利于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③学生blog与班级blog:班级blog在这里起公告、汇总的作用。一般而言,班级blog上会公共通知,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和就全班学生所关注问题的展开讨论。

④班主任blog与班级blog:班级blog是班主任blog的延伸。班主任在上面一些公共性的通知,并收集一些共性的资料。

(2)blog群的结构

因此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公众活动中,是体现团队精神,增加凝聚力的有效途经之一。活动之前我们可以将前期工作的图片、宣传稿件、口号上传,在活动过程与后期可将参赛视频、获奖场景制作上传,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人人平等、民主的创建思想,由于可以事后重现反复点击这一特性,交互性好,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加强团队精神教育,就是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进而在班级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形成和谐共进的生动局面,使团队精神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3.blog、QQ、MSN上传励志材料,召开网上主题班会。管人重在沟通,沟通消除隔阂,沟通激发积极性,沟通提高效率。基于P2P(peer to peer,点对点)技术的QQ软件不仅可以随时知晓对方在线与否,而且交流双方的通信完全是点对点进行,不依赖服务器的性能和网络带宽,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单等特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与视野,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例如利用QQ建立QQ辅助班级管理互动平台,以QQ群、QQ邮箱、QQ好友和QQ讨论组四种互动方式为依托,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提供了引导和交流。

假期学生自由上网时间不限,空间不限,自由度增加,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后写读后感,在网上,可供同学们浏览进行反复反思。而传统班会,仅有即时重现的特性,不利于学生深入反思。由于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使相互之间不受干扰,网络环境下的交往具有不可见的特点,如QQ群具有信息交流与传播的相对隐秘性和开放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与同学交流传播自己的想法,更容易让学生袒露真心,说出自己真正的观点,教师通过阅读学生在QQ空间中的个人日志,使老师能更为具体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爱好、兴趣、困惑、情绪和心理状态,并通过QQ服务以留言或讨论等形式面向每位同学,教给学生解决思想、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问题的办法,使得思想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另外,网络信息图文并茂,网络音画同步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环境,因而极大地增加了思想交流的次数和频率,使学生在自主交流、自我教育、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和诚信的教育,提升人格水平,使学风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4.飞信。加强家校合作交流的平台采用飞信,短信1对多、1对1方式受众面广,速度快交互性好,意义传递准确。主要面对家长发送紧急消息、学校收费、放假时间等公众消息及学生的请假等。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的沟通,效果最好。和家长经常沟通是互补关系,教师不仅可以和家长及时交流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而且可以与家长探讨怎么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家校互联。

5.其他。班级间考评结果、学生综合表现,奖罚细节及名单、班费开支等可用blog、QQ公布公示,体现其透明公正,而师生之间的一对一的悄悄话,可用E-mail,保密性最好。教师也可用E-mail的抄送通知学生或发送相关附件等。而着手开发电子成长档案系统,其中班级档案袋模块,将全方位记录班级学生成长过程,必将成为班主任构建班级文化的又一有力武器。

五、总结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时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集体与学生获得共同的成长与发展。

附:信息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特性表:

参考文献:

[1]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国泰.管理红皮书[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9.

[3]董晓刚.三分管事七分管人[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10.

[4]肖于春.团队行为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东生.打造能赢的团队[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