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创新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1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
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陈敏克 何燕 逯楠 单位: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xwzx/gnsz/szyw/201502/01/t20150201_4484945_1.shtml.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跨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ystem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 The Case Study of U.S. and U.K Universities
KONG Lei, ZHANG Qian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The study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subject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In fact, the universities in U.S. and U.K are more experienced in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their innovation-oriented cross-discipline developments are at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To study from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essential path toward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y; cross-subject development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一项对于高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工作,其中包含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学科建设水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龙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建国后的不断发展,学科建设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优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国外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体系研究成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1 欧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现状
欧美高等学校的历史悠久,无论从机制体制还是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都比较成熟,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这些年兴起的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很多著名大学的研究重心。而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及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前沿,更应该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建设。英美两国拥有诸多位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这些大学则为两国不断取得科技突破和学术创新贡献了主要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这些大学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并建立了诸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大型研究组织等,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借助于交叉学科的力量,而通过科学研究又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高校自身也成为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下面对于英美高校的跨学科发展研究,希望能够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
2 欧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及案例研究
2.1 英国高校跨学科建设
英国拥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现代高等学府以及相对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由于长期滞后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学科失衡,英国在近现代特别是二战期间吃了很多亏。传统的英式教育重文轻理,人文关怀充分而理工科研不足,使得其在与欧洲其他新兴工业化强国(德国)的对抗中占了下风。二战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高校的学科建设改革。英国科技教育的滞后不仅表现在大学学科结构的失衡上,即理工过轻,也表现在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和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严重割裂上。对此,英国政府和教育界着手宣传,力求改变人们重文轻理的旧观念。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相继发表一系列报告,为改革做准备。1956年英国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按地方、地区、大学和高级技术学院四个层次发展高等科技教育;决定设立十所可以开设第一级学位和研究生课程的高级技术学院,提高科技教育的学术地位和层次。同时政府决定选择帝国理工学院等以理工见长的大学作为重点扶植和资助对象。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科技教育形成了一次发展,工科比重明显提高,学科结构失衡问题得以初步纠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英国大学继续快速地进行革新,尤其是以学科建设为重心进行发展,建立所谓“新大学”。数十所创新型大学的建立,一改过去以单一学科授予学位,发展以学科群提供学位课程的新体制。这就大大改善了过去教育体系中文理交流阻塞,专业过窄、过细的弊病,扭转了文科、理工科学科结构失衡的局面,同时为跨学科体制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从外部支持的角度来看,英国确实在高校跨学科创新上下了一些功夫,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有体现:
2.1.1 院系设置有利于学科的交叉
英国多数大学的院系设置与我国大学相近,但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明显不同,学校之下设有学院和系,直属学校领导。学院按照院区来划分,只负责学生的学籍和后勤管理;系按学科来划分,负责所属专业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学生选修不同系的专业课程。这一院系设置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2.1.2 基础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建设的根基
注重基础理论及学科前沿的研究是英国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特色,只有在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才能占领学科的制高点,是学科处于领先的地位。
2.1.3 资金向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倾斜
英国大学基础研究设施投资不足的状况已亟待解决,英国政府与威康基金会共同出资设立了科学研究投资基金SRIF(Science Research Investment Fund),投资10亿英镑用于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有6.75亿是直接投入到大学的(在全英国大学研究质量评价排名的基础上,直接分配给大学,由大学来决定资金投资重点和方向)。在保有大学研究自的同时,强有力的支持了大学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
2.1.4 注重研究手段的更新与新设备的投入
为保证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世界领先,各大学非常注重研究手段更新,设备购置投入。如牛津大学材料系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材料研究设备,并且其中不少最先进的仪器是其自主开发研究的。
以上这些方面使得英国的大学能够在一个宽松但充满竞争力的环境中得以科学地发展,并随时与产业界及市场保持近距离的接触,随时调整和更新研究方向,保证其能够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2.2 美国高校跨学科建设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55%,在世界百强大学排名中,美国的大学占了半数以上,这是美国科技保持世界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与企业或政府部门相比,其科研机构有一个显著特长,就是可以利用校园内众多学科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形成科技创新优势。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上半叶,美国高校新设置的学科专业大量涌现,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三种学科专业类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其中,学科型学位教育按学科的不同内容,分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理学四类。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已经明确出现在学科设置门类里,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在变化突出的同时增幅明显。跨学科叉是学科发展的明显趋势,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交叉学科群内的专业数量从1985 年的10个增至2000 年的24个。其次,新兴学科迅猛发展。通信技术和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成为学科领域最突出的特征。同时,学科间进行了优化整合。例如生物医药学与农业科学以及遗传科学的跨学科发展,都为世界同领域内的产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输送了大批能够进行多方位研究的专业人员。另外,跨系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很多美国高校都建立了与其他科研机构或以企业为成产平台的跨系(专业)研究中心,使得大学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转换为具有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品,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既保证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又满足了应用学科的发展。在体制革新上,很多美国的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实行联合聘任制度等。大胆的制度创新既保持院系基础结构的相对稳定,又适时调整了学院设置,使得基础结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推进制度创新为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美国大学对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其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的独到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从历史发展来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成为近 20 年来学科发展的主流。学科内部的整合、学科群间的交叉合并,在体现社会科技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
3 结语
从上述两国的学科建设看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已经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非常普遍,一些知名的西方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哈罗德・珀金(Perkin,H.J.)教授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欧洲、美国、日本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大学形式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其他专业训练学校的区别就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大多数高校在本科层次都注重单一学科的学习,但是在研究生层次有必要迈出转型的第一步,如有可能围绕问题进行研究的模式应取代明确的学科。这种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正是未来大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正是我国高校在国际教育领域崛起的重要路径之一。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兴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大部分高校已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会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特色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学科方向和领域,使传统优势得以保存,并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马三津.高校创新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32-34.
[2] 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研究――兼以N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社会科学家,2010(10):63-66.
[5] 张明龙.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管窥.黑龙江史志,2009(18).
[6] 张秋平,黄晖.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7-40.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3
关键词: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 机制设计 过程激励 评价体系
1.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要着力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量来加以培育和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需要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即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但是,近些年来,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属于科技创新所占的比例并无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自主创新突破并不多见。反思这种情况,我认为,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中,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忽略了科技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基础性和前沿性自主创新成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特征使得科研自主创新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科研管理体制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而从机制和政策上看,高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既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又符合创新活动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的困境
高校的科研资源分配及组织管理体制等影响科研活动的过程因素妨碍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作为科研过程中重要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仍然偏低,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尤显不足,普遍存在着人均科研经费投入少、课题小、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现行教学、科研合一的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容易导致教学、科研在资源使用与分配上的矛盾,使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效率。在科研组织管理体制上,高校除了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服务以外,没有强有力的承担多学科、系统集成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体系,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
在对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的评价等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也存在局限。科研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以管理物为本”或“以事为本”,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战略性研究,研究周期长短不一,不具有近期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技术合同制,在时间、结果上限制了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周期、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旦以同样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研究主体,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过程与评价两方面来看都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3.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体制安排:科研过程与科研评价激励
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必须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上做出变革,改变创新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使外部的制度激励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动力,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虽然科研体制创新本身并不增加科研资源的供给,但是它可以改变科研资源的配置,极大地影响科研活动的效率。科研体制创新能够促使更为有效的科研体制安排的形成,对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应围绕着科研自主创新的机制需求来进行。由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协调等科研过程机制上的制度激励不足,同时在科技项目评价和科研人员评价上的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因而,在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上便产生了制度需求。科研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活动,要求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保证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得到足够的科技资源配置,且由于创新科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跨领域或跨学科特性,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跨领域的相互支持;必须安排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根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对创新活动进行考核评定,并依照科研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应从其外在的制度安排,从这项活动的过程和评价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即通过对科研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对科研自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科研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科技资源配置与院系合作
近20年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由过去强调高度集权转向重视科研单位的自主管理,由过去的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高校科研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技资源的整合,制约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上,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评价制度,为科研自主创新提供更强的制度激励。
4.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
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关系着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亦关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与高效协调的科技资源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科技投入采取的是典型的集中型体制,将科技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模式单一。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投入也由单一的集中型体制向多层次的分散化体制转变。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浪费,有的领域缺乏有效支持,造成发展受限。
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和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2推动高校科研部门的协调合作。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和深度研究,这需要高校科研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各自所在的行政体系内部进行的,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制度上的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解决高校科研部门间协调合作不畅的问题,应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建立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科研协调机制,更好地协调跨部门之间的整体科技合作。将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调整,逐步由行政性的协调转变为非行政性的协调,发挥科研单位的自主性,建立院系间的良流与合作机制。这样也可以为高校、产业界和高校外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及知识转移。
5.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科研活动及过程的最终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是增强科研自主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一个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体制的运行效率。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制度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③因此,应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制度,从对科技项目的评价和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两方面来促进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建设。
5.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论文数量、的杂志层次及论文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并有诸多各种形式的评审活动。不可否认,这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特征不利于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的脱颖而出,会导致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有长期收益和创新价值高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科技项目的出现。
科技活动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新性;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则要以其市场竞争力为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要强化科研活动的外部评价,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科研活动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于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考核评估。确立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独立、公正为原则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5.2改进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而选拔和激励创新型人才则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选拔人才、激励人才,必须革除现有人才评价体制的弊端,根据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一些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操作上过于机械,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轰动效应,将科研活动过多地与职称、津贴等直接挂钩,导致科研活动浮躁之风盛行,甚至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学术腐败现象。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在对高校科研人才的评价上,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科研人才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而不应用过多的形式化的科研指标来评价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创新主体内在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6.结语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设备上给予保障,更重要的在于要建构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而建构这一体系,要从增强科研活动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激励来进行。
从科研活动的过程激励上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促进科研部门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则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主体,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②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③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N].光明日报,2006-02-10.
[2]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Coase,R.,Alchain,A.,North,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5]Kash,D.E.,Rycoft,R.W.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2,(69):581-606.
[6]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31-257.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4
论文摘要:伴随着区域创新体系的兴起,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支撑的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正确定位,不但要促进所在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要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赢得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双赢。
20世纪9O年代末,按照“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和有关原则、政策,我国对一大批高校进行了调整。其中.也包括将一批办学条件较好的地方性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或者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据统计。截至2oo7年底.中国普通本科院校有740所,其中有2o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占当年74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1/3左右…。新建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促进这部分学校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共同的特点:即升格形式多采用独立升格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升格后院校多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因而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体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发展的关系是休戚相关的。
当今,伴随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兴起,新建本科院校应如何搞好办学定位.如何扎根于所在地区,将关系到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以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正确定位。
一、区域创新体系概念及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它的一个重要相关作用就是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使得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的供应。在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要素中,大学是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出现,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统筹,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生产企业与大学之间互动的创新体系建立,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而大学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和产生的科研成果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区域内经济协调、快速地发展。因而.对于区域内的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二、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来源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一是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二是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后再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_2]。来源各异的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可谓异军突起,目前正处于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时期。相比其它本科院校,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薄弱,亟待提高,因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而言,准确定位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尚不清晰。为了尽可能地加快发展。有些新建本科院校不顾自身的基础条件,提出要“创建全国一流”或“名牌大学”:有些沿用原有高职高专的办学思路,思想僵化。缺乏与时俱进和顺应市场变化的办学理念;还有的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感性的认识及理性的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准确把握;等等。然而,在世界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应立足地方,形成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合理机制,真正将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依靠智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并将“科教兴市”战略落实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并且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另外,在服务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借机尽量避开和其它重点本科院校的竞争。
赢得资源,开拓空间,增强能力,激发活力,提升自我,达到区域经济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双赢。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合理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新建本科院校定位
(一)区域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办学基础是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依据现有条件.从实际出发,适应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围绕地方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以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应用开发体系,并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和科技人员介入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除此。更要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优势,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当地产业结构所需人才调整专业设置。为地方经济服务.并帮助地方和行业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甚至决策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好的生源.并获得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各项事业的全力支持。把握住了这个特色,就能形成与国内名牌高校的比较优势。但这个“地方”并不局限于狭义的地方城市,而是以本地区为主的本省或直辖市这一个大范围
(二)教学型定位
必须承认。新建本科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存在着差距。因而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获得发展,需要尽最大努力使学校与老本科院校之问形成错位竞争、错位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探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三种能力的同时.比研究型大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高等学校可以定位为培养理论型人才、综合人才、或者是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整齐划一。不同的高校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全国性重点高校可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新建本科院校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培养具有地方性、综合性特点.并且更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三)发展策略定位
在当前的资源配置模式下,除了少数部属重点大学由中央财政支持外,其它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新建本科院校尤其如此。更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双重管理,地方政府进行资源配置规划时没有很好地把高等教育纳入区域发展的整体系统,而是作为独立系统对待,因而缺乏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地方财政支持的高校对有限的资源竞争更加剧烈。作为办学时间不长,但急需投入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制定符合形势变化的发展策略,扬长避短,化解困难。
1.多渠道筹集资金
从现状看,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发展所需要的经费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困扰.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更新观念。彻底改变“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和封闭的办学模式,多方融资。就背景而言.投资机制多元化和市场化现在已经成为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成为很多国家解决教育财政危机的重要手段。因而,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做到: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对高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制订趁势发展的科学方案。争取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二是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以更加开的姿态,鼓励行业、企业、私人办学投资。有了充裕的办学费,就有可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抢先发展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教育质量一直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间不长,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老化过时,更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也存在劣势。最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来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原本就不宽裕的教学资源更显不足。为此,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加快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将很快处于竞争的劣势,甚至被淘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改革:一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专业、课程、教材“三大建设”为载体,全面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和手段;三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局[41。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5
关键词: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73-02
引言
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训性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特别在生物工程领域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要求较强的行业,尤其需要学生在有稳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各门实验课自成体系,为了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验内容重复庞杂;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内容陈旧,经典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探讨型实验少,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抑制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为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新型的实践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构建一体化多层次实训课程体系
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是整合各实验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实验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综合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加强基础与专业实验的内在联系、相互渗透和整体设计,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自主性、研究性实验。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设置了由两类课程、三个阶段、四个层次构成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形成循序渐进、前后衔接,交叉渗透,由单一到综合到自主设计至研究开发,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的纵向教学体系。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构建:
第一层次:
对低年级学生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建立学科的系统概念,在实验教学体系中以过程认知教学为主,通过大量的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对学科有初步的感知、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方法,训练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与方法。
第二层次:
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减少实验教学体系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同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此时,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上实验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力度加大,作为进一步的措施和发挥,一方面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逐步接触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教学基地去见习,让学生熟悉专业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整个生产流程。
第三层次:
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这类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主要教学目标为在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当中可以适当穿插跨课程甚至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实验,促使不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同时,进一步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培养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有一定科研基础训练的情况下,专业导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的科研论文,关注学科的发展,完成综述,尝试将设计性实验或实验室开放所完成的实验课题形成论文,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完成从基础、专业知识积累到专业实践训练的过渡。
第四层次:
此时,学生进入实习阶段,通过校内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综合实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此阶段,学校各级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教学基地的资源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将是工作的重点。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学生不但能体会自身知识、能力如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与发挥,而且完成了学以致用的过渡,也了解了学科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动向、科研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等。
以上四个层次的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从基础教学逐步过渡到专业实验教学以及最后的毕业实习阶段,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贯穿整个教学阶段,必须树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带教意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必须坚持启发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横向渗透),分层次全程培养学生的能力(纵向渗透),逐步推进体系内各个模块的实施和完善,注重实验教学体系各层次教学质量的保证,全面推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示范专业,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专业通过对实验教学环节改革,探讨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化工程设计等教学理念。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改革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2006年,生物工程专业构建了两个学生实验平台和一个生物参数检测中心。其中,一个是耗氧发酵平台,学生利用三联发酵罐模拟生产天然色素、酶制剂、氨基酸、抗生物等生物工程产物,掌握耗氧生物反应过程控制、产品提取整套生产技术;另一个是利用厌氧平台发即啤酒实训系统模拟生产啤酒、功能性发酵食品。通过校内模式生化产品生产装置实习基地的建立,学生克服了现场实习缺乏动手操作的局限。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能够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工程意识,也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玉贵,汤斌,伊长文,朱龙宝,葛飞.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和课程整合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9):228-229.
[2] 李江华,房峻,郑飞云,孙军勇,张梁,丁重阳.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22-224.
[3] 刘立明.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0,37(1):179-180.
科研创新体系范文6
关键词:工科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22—01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工科高校肩负培育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多元化、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重要教育形式。
一、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
相比综合类高校,工科高校的教育教学以培育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课外教学、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教学模式。作为工科高校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科技创新活动专业技术性强
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现出很强的专业领域性。例如生物发酵、软件开发、自动化机械设计等,都是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重要项目。
(二)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性强
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具备一定的思辨性,更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实验,需要种类多、数量多的设备和器材,以及大量的工厂实习和其他课外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检验才能够完成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
(三)科技创新活动呈现跨学科发展趋势。
工科院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前除了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外,还要根据各自专业学量专业基础课。这决定了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专业学科基础要求较高,参与者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相关的交叉学科。
二、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工科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愈加重视培育学生对多元知识、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创新的能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形成品牌效应,科技创新竞赛水平越来越高,竞赛形式愈发多样,竞赛层次不断提升,竞赛参与人次屡创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总体比例偏低,参与度还有待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较少,学生整体科技创新的水平亟待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较为薄弱,大部分竞赛成果停留在设计阶段,缺乏推广和转化应用的平台;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的水平,目前,工科高校的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大部分工科高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主动、合理的规划,在组织和管理形式上较为松散,不能形成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合力。
三、工科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构建路径
针对工科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必须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全方位的规划和管理,遵循工科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一)加强科技创新活动培训。
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竞赛的关键环节缺乏经验,例如团队的组建、项目选择、科研进度、现场展示等等。遴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针对各类创新竞赛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专题培训,普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竞赛水平。
(二)打造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团队。
要想取得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企业进行锻炼,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具备行内企业背景的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两个方面相结合,打造学术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面指导。
(三)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机制。
要积极尝试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核心管理作用,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全程跟踪指导,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对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支持,严格把关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四)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考核以及学生综合评定结合起来。一方面,对教师聘任制进行合理改革,将指导学生创新竞赛计入教师的科研任务之中,对参与指导学生创新竞赛作品的老师按照竞赛等级和成绩进行相应折算加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的等级和最终成绩,在第二课堂学分、年终综合评定方面给予适当加分,在发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此外,可以尝试学生科技项目开放研究基金,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资金支持。
(五)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
先进的实验仪器,合理的实验布局和独立的项目科研能力是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学院目前拥有工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整合平台等实验平台,此外学院还与天津生物医药联合院共享部分实验平台,研究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