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1
笔者针对外科护理学烧伤课堂教学的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教学设计
1.1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教材为曹伟新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外科护理学》第九章第二节烧伤内容,课时40min.内容包括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处理、护理等。其中部分内容与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感染等相关章节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相关课程内容融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其中的护理规律,融会贯通地学习。授课对象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根据其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烧伤病理生理,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分类,掌握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②能力目标。准确进行输液护理,维持有效呼吸,会妥善护理烧伤创面,促进患者舒适,掌握烧伤病情观察方法和要点。
③情感目标。重视患者情感和自尊需求,提供人文关怀。
1.2教学方法
1.2.1目标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解烧伤抗休克治疗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输液管理。为达此目标,将教材中抗休克治疗和输液相关护理内容整合,综合为5个问题系统讲授:什么时候开始输液、部位及液体种类选择、液体量计算、如何安排输液、输液效果观察,使学生明确重点,掌握输液时机、输液通道选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输液量的安排以及病情观察等临床护理技能。在讲解重度烧伤内容时,配合临床实例图片,以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授,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强化学生的同理心,培养爱伤观念,提高其人文修养。
1.2.2比较法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容易混淆、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如在讲解不同深度烧伤体征特点时,分别将工、Ⅱ、Ⅲ度烧伤进行比较,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进行比较,并将I、Ⅱ、Ⅲ度烧伤特点分别归纳为“红斑”、“水疱”、“焦痂”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关键词掌握重点。
1.2.3案例练习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_3].如在讲解吸入性损伤时,先以案例讲解,然后播放临床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其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学会以科学的思维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
1.2.4数据延伸法烧伤课程知识点分布零散,采用数据延伸法进行课堂小结,如提问学生“5、6、7”、“1.5mL”、“3O~50mL/h”等数据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学生就能够立即思考“5、6、7”是指成人的双上肢体表面积,“1.5mL”是指成人烧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总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质量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30~50mL/h”代表烧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后成人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30~50mL/h.数据延伸法可有效的突出重点,提高学生辨析力,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1.2.5教学过程以临床烧伤病例导入本次课程,多媒体课件封面选择红色火焰为模板,凸显本次课主题。烧伤分类和临床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播放典型图片,简易口诀、板书、对比举例、体现关键词等方式讲解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病理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讲解时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章节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并拓展讲解不同阶段护理工作重点,体现护理专业特色,介绍目前国内外对烧伤瘢痕预防和治疗新进展,体现学科知识更新;在讲解烧伤处理和护理内容时,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一起,综合为烧伤急救、维持有效呼吸、抗休克治疗与护理、创面处理与护理、营养支持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使教学安排既遵循教学规律,又结构合理、知识一体化。讲授时插入大量的临床护理图片,如气管切开吸痰、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及维护、烧伤翻身床使用等,以临床病例引导,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授课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牢固。教学结束前采用数据延伸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留思考题,让学生温习并巩固知识点。
2、小结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2
关键词:中职;内科护理学;自学能力
目前,在护理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符合中职护理教育特点和未来岗位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在护士资格证考试和未来就业方面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且在各个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一、引导课前预习,扩充课堂容量
自学习惯的培养需要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开始。内科护理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要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比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物学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留给教师讲解知识的时间太少。那么,学生的课前预习指导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将所讲述的知识点和参考书目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学生就很容易跟随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繁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内科护理学中每个章节的概述都是对基础内容进行回顾,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表格、图形或模型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与巩固。再如,护理评估的内容可以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教师单纯性地讲解效果更好。又如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基本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讲述,而每个疾病的教学可以采用PBL教学法进行。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形象
除了传授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然后对课本中重点的知识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重点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进行,并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教材中明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当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的形象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将自己最佳的状态展示给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的板书要优美,合理设计,充分借助彩色粉笔来进行板书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教师,对课堂充满兴趣,积极地进行学习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四、重视课后复习,提高学生联系知识能力
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结构性和比较性特征,且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内科护理学很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进入课后复习环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某些知识点主动联系起来,然后认真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异同之处,找到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知识联系能力,进而提高自学能力,深入理解内科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例如,在讲解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缓解方式、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入手,对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对比,总结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讲解完慢性肾小球肾炎后,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的肝硬化伴血氨升高病人的饮食要求,其需要低蛋白饮食,且以植物蛋白为主。而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可知,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伴氨质血症同样要求低蛋白饮食,但选择的却是优质蛋白,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二者存在这一区别的原因。在讲解完消化系统相关教学内容之后,让学生自主分析慢性胃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在饮食护理原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说明理由。通过运用以上方式,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不断巩固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总之,根据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岗位的需求,中职学校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卫生职业技术人才。
作者:白洁 单位:晋中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3
一、教学对象和教学准备
(一)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内科护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有些基础稍差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学习本次课程之前已学过消化系统疾病概述和《胃炎》疾病,对胃肠道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常见症状、体征已有大概了解,若教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能促使学生完成部分自学与讨论。
(二)教学准备《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其他临床护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本节课内容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材《内科护理》第四章第三节。本版教材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结构合理,知识点全面且能较好地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起到导向作用、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教师要选择能突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要以病例分析教学法为主,渗透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讨论法、鼓励法等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二)教学过程1.启发学生讨论:同学们有没有在秋冬交替的季节感到过上腹部疼痛?如果有,腹痛有什么特点?周围的亲戚朋友有没有患溃疡病?如果有,他们是如何治疗的?溃疡对患者会带来哪些危害?通过启发讨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本次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导入本次课的教学目标。2.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请学生观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出血的大病例:患者男性,48岁,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伴反酸5年,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至下一餐前疼痛缓解。5年来,每于气候变化、饮食不当、劳累时有类发作,自行服雷尼替丁和硫糖铝等药物后腹痛缓解。3天前饮酒半斤后,上述症状再发,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6小时前呕血4次,呈暗红色,总量约900ml,排黑粪2次,约500g。体检:T37℃,P120次/min,R24次/min,Bp80/50mmHg。神志恍惚,皮肤苍白,四肢厥冷。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1)该病人消化性溃疡的类型是什么?(2)现在出现了哪一种并发症?(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是什么?(4)对此病人现应如何护理?
3.设疑并列出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示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当攻击性增强,防御性减弱时就会出现溃疡。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教师要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研究,帮助学生理解溃疡的病因和病机,为后面用药护理的学习做准备。
4.重点讲解消化性溃疡的身体状况,包括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两部分内容,其均为护士执业考试的重点,其中,并发症的观察和判断是难点。教师可以主要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精讲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特点,并让学生注重不同类型溃疡在疼痛部位、时间、性质和节律性上的区别,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消化性溃疡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掌握好“胃溃疡常在1/2-1小时发生,为饱餐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餐后3-4小时发生,为饥饿痛,且有夜间痛”等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教师要注意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大病例的问题(1)。溃疡的4大并发症需要学生重点掌握,更应精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设问与质疑,引导学生回忆在《健康评估》中腹部评估章节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回答大病例的问题(2)。
5.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溃疡的辅助检查,利用大量图片,使学生对胃镜检查、龛影等知识点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6.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溃疡病的护理评估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已基本掌握了溃疡病的特点,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学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部分,让学生总结归纳出问题(3)的答案。之后,教师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护理措施部分的重点内容是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主要采用学生集体讨论及设问质疑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部分小知识点。如用药护理部分设问:用“已经分泌出过多的胃酸怎么办”引出第一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抗酸药;用“能不能让胃酸少分泌些”引出第二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胃酸分泌抑制药;用“可不可以把已经形成的溃疡藏起来”引出第三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黏膜保护药;用“导致溃疡的罪魁祸首是谁”引出第四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抗幽门螺杆菌药。这样,通过设置问题、开拓思维,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从而营造了积极学习的氛围。本部分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大病例问题(4)。8健康指导部分,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教师扮演病人,学生扮演护士,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总结能力,使学生巩固知识点,同时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临床整体思维。
(三)课堂小结及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学习,全体学生对学习目标已经掌握。为了使学生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提供反馈,教师要改进教法,同时学生要改进学法,进行当堂练习。教师可以结合病例分析题评价学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对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4个不同的临床病例(4个病例针对溃疡的4个不同并发症编写),并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A3型题的形式提问。学让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并总结。之后,教师给予评价。
三、教学效果
以病例为中心、边学习边反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先讲授知识、最后检测反馈的常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还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用大量A2、A3型题对教学效果评价,这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笔者将上述方法引入“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章节教学中,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教学反思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4
【关键词】外科护理教学;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法实施
The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adapts nurse th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test method implementation
Wei Yanhua
【Abstract】Until now nurse th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test has made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should study earnestly as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nursing teacher understood that national nurse th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test the form, the research test program, before the plan of instruction, the course content, the teaching method, tests aspects and so on test question to carry on adjusts correspondingly and completes tests counsels, enhances student nurse th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test the qualified rate.
【Key words】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Adaptation; Nurse practice qualification test; Method implementation
外科护理内容在历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约占30~35%的比例。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适应考试提高合格率,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和值得探讨的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辅导、课程组工作及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题的研究,结合我校为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所采取的措施,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了一些方法总结了一些经验,特提出与各位同人进行交流,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形式变化
2008年,我国规范了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方可从事护理工作。2009年是国家允许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第一年,而之前必需工作满1年方可参加考试。这意味着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当年即可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在通过后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者,为毕业生就业铺平了道路。
2 护士执业资格
考试自1994年开始执行以来,方法、内容几经变迁。 2011年起,考试科目调整为专业务实及实践能力两个模块,题型有A1~A4型题,A1型题占20%、A2型题(临床病例题)占60%、A3/A4型题(临床病例题)占20%。每个模块分别是132和137题,专业实务77分、实践能力76分合格,一次考试通过两个科目为考试成绩合格。这些调整无疑给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 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有关外科护理的内容分析
2011年在专业务实及实践能力两个考试模块中,外科护理内容所涉及的系统有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等8大系统,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和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两章中所占比例较大,在两个模块中外科护理题分别约有29和32题。
4 在常规教学中调整大纲及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4.1 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外科护理》,主编严鹏霄、王玉升,共有二十二章。课程组根据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及近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在章节上删除了二十一章先天性畸形、二十二章皮肤及性病学、泌尿系结核病人的护理的内容;在结构上把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调整为第二章、第五章麻醉调整为第三章、原第二章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调整为第四章,原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调整为第五章,依据今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在计划中新增加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蛇咬伤、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内容。
4.2 及早让学生了解并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现状及我校学生近年来考试通过情况,如第一章绪论有一项内容是怎样学好外科护理?其中向学生讲明外科护理内容是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介绍考试基本情况及今年5月我校护理141-148班共478名学生在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合格率达67.57%。及早给学生打“预防针”,使学生认清形势、找准目标,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4.3 在章节教学别强调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及考题:在教学中研究每年护士执业考试的参考资料,如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考试用书、同步练习题及四套模拟试题中外科护理的考点、考题,在章节教学中强调其知识点,并利用其考试题进行检测,告诉学生这是护士执业考试题,让学生重视。如在讲授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中,关于术后的内容时强调这是考试点,因
术后有8种,每年考哪不知道,需要复习8种的内容;讲到阑尾炎术后护理措施有一项内容是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其目的是预防发生肠粘连,这是曾经护士执业考试题,并且是外科常规考试题,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和考题,达到“日集月累”的作用。
4.4 指导学生利用参考书:教师按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做题。因此指导学生准备的主要资料有,与教材配套的外科护理检测题及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当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同步练习题集两本书。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完成一章的教学就做相应检测题目,晚自习辅导时主要检查和辅导学生做题,教学进行到各论的内容时,指导学生开始做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练习题集并同样方法进行辅导。
4.5 调整题目作好单元检测:在研究每年护士执业考大纲、题型、模块、题量等基础上,按外科护理教学内容,五章组一套检测题为一个检测单元,按“校本大纲”外护共有二十章内容,有四套检测题。在组题时,充分利用三年至四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每年四套模拟试卷、同步练习题集、外护省统考中的题目等,认真组题,既考虑基本知识的检测又考虑护士执业资格考的知识结构,题型及模块按当年的考试大纲作调整,如按今年的大纲,外科护理四套检测题题型均为A1~A4型,分数按今年题型的比例,第一、第二套题主要是外护总论内容,在今年护士执业考中涵盖内容较少,题量按100分出,第三、第四套题涵盖内容较多,分数比例较大,题量按120分出。一般在考试前一周通知学生考试的章节,向学生讲明考试的目的是检测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生应对执业考试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反馈的成绩应是真实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教学计划中,由任课教师按正课时间认真组织监考,避免了过去利用晚自习测验时,监考教师不够、学生不重视、考试成绩“水分较多”的情况。
4.6 分析讲解试卷:向学生说明讲试卷不是单一的对答案打分,通过教师讲解试卷应达到以下目的。一是考试题在教材中能找到答案的是重点和考点,看书时应重视;二是感悟许多考题在日常的章节教学中教师讲过,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着重提高听课的效率;三是在考病案题时因要应用综合知识,应在之前作大量的题目作铺垫,知识点掌握的越多正确率就越高;四是在考A3、A4型题,与题干病例密切相关的所有考题前后知识点有联系,若在考试中发现你所选择的答案与前后题目的知识点无关,答案可能是错误的;五是听完试题、改完试卷,发现自己做题错误率高,应调整学习方式,把“功夫花在平时”,避免临时“抱佛脚”。讲题时间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方法采用班级之间交叉改题,一人一份试卷,学生认真听讲及改题,教师在讲解中应结合教材,边讲边引导学生翻书,讲完改完五章内容复习完,以提高应试能力。
4.7 在教学中注重每个章节的思考题:外科护理在每章最后有5~8题不等的复习思考题,题型为问答题及病案分析题,其内容涵盖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措施让学生巩固知识,不放过点滴知识的积累。一是在小结中应用该题目作检测,形式有小组讨论、提问等;二是采用在讲授新内容前作为复习的内容,这样即巩固了知识又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三是该题目中的病案分析题一般都有3~4个问题,是训练A2~A4型题的机会,此类题一般都布置成作业题,让学生通过分析题目内容做题,教师批改后给分并在班上作讲评,既给了平时分又了解了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在讲评中教会学生怎样做病案分析题并训练扩展知识的能力。
5 做好外科护理考前辅导
5.1 首先向学生讲明辅导不是过去的上课,你是在系统学习及实习的基础上作复习,目标是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间紧内容多,要求学生的精力要高度集中。
5.2 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及内容:在辅导前认真备课,紧紧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辅导教材、模拟试题、同步练习题集等所有资料认真研究,并把资料中有关外科护理的所有题目做一遍,以掌握考试的知识点、深浅性、难易度、题型等,内容基本是考就讲不考的不讲。
5.3 认真组织辅导内容:去年我校外科护理辅导课时每班次为8学时,每学时辅导5~7内容,今年每班次为18学时,外护共有36节(含急救)内容,每学时平均辅导2~3节。在辅导中采用粗讲、细讲、精讲结合,了解熟悉的内容粗讲,掌握的内容细讲、考试内容精讲,如在辅导阑尾炎时,首先粗讲阑尾炎的发病情况、病理、细讲阑尾炎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粗讲5条护理诊断。细讲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措施,最后精讲考试题。如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是阑尾炎,阑尾炎的主要病因是阑尾腔梗阻,最主要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最主要的体征是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主要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预防肠粘连,所有考试要点告诉学生,阑尾炎讲完所需时间是15~20分钟左右。
5.4 集中讲解,明确重点:将相同知识点进行串讲,并有一定的辐射性。如在讲授胃肠减压管的护理时,作为管子的护理无论是腹腔引流管、T型管、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等,都应做好固定、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管及引流袋、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四方面护理,不同点是管子所放得位置不同,引流物不同,各自有其一些特殊护理,各自的特殊护理就是考试点,必需比较着复习。
5.5 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两者结合把知识融合贯通,同时在讲授每个外科疾病护理时,尽量引用当年模拟试题、同步练习题集中的病案题目,突破难点,让学生“边听课边做题”。如在讲授完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后,给学生讲授今年练习题中有一病案:患者女性,36岁,近年来,感觉双下肢沉重、酸胀,易疲乏,休息后症状减轻。就诊时可见双下肢内侧静脉明显隆起,蜿蜒成团,Trendenburg试验阳性。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下肢静脉曲张。(2)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手术治疗。(3)若决定手术治疗,还必须作的检查是Perthes。(4)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活动无耐力。把整节内容的重点题都做完。
总之,要提高我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需要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多研究,从搞好教学环节入手,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规范教学安排,创造条件,加强管理,全力做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就一定能提高其合格率,为广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车伟,赵琳娟.对培养临床实习生综合素质的认识.实用医药杂志,2002,19(7):554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5
关键词:护理英语;角色扮演教学法;电话预约
・ 【中图分类号】R-4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仿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角色扮演者和其他学习者从中受到启发,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角色扮演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教学模式,被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之中[1],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护理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多[2-3]。电话预约是护理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快理解并掌握该项内容,我们在“电话预约”这一章节使用了角色扮演教W法。
1 方法及过程
1.1 课前准备
课前1周明确学习内容为电话预约,问题情境为“某先生或某小姐病了,家属打电话到医院,和护士之间进行电话预约”。教师将学生分成6 组,组内角色设定医师1名,护士1 名,病人1 名,家属若干名。每组表演一种病因所致的不同的电话预约见表1。
1.2 课堂流程
1.2.1 角色扮演阶段 教师安排6个小组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表演:“患者”、“家属”、“护士”、“医生”。不同的病人表演不同的病情,家属在电话里向护士描述患者病情,护士征求医生意见,并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就诊。
1.2.2 讨论阶段 每组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该组的表演进行讨论、补充,并提炼该组表演内容体现知识要点,完善学习内容。
1.2.3 总结反思 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收获及期望。师生共同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改进。
2 结果
对我校护理专业4个专科班级实施角色扮演教学法后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120 份,收回120 份,结果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满意,并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扩展了描述病情及进行预约的相关句型,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沟通能力,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应用效果相近[4]。调查显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好。对句型掌握的学生占80.7%,“部分掌握”的学生占10%。
此外,多数学生希望学完“电话预约”这一章后,以后类似内容的章节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用”。说明此次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反映,实施该教学法时准备一定要充分,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指导要更仔细一些,最好多排练几次,保证课堂效果。
4 结语
在护理英语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法,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5]。对提升护理英语教学的综合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占用课时多,不利于教学整体进度计划的安排和实施,角色扮演分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演练到所有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20(6):28-31,51.
[2]毛静芳.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103-104.
[3]倪明珠,李正姐.情境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对临床见习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淮海医药,2014(2):189-190.
护理知识点总结及重点范文6
1不同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1.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I)教学法自20世纪7O年代起,国外医学院校兴起PBI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两篇独立的Meta分析对2O年来有关PBI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一致认为,采用PBL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在临床知识测试、临床工作能力及专科培训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的学生。
采用PBL教学方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以问题为载体的方式学习典型临床病例,采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查找文献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滚动学习链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技能、护理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其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PBL教学模式从现象上看教师无须再围绕某个知识点讲细讲透,实际上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提出中心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甚至知识网。因而PBI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培训。而且,由于教学方法本生的特点,PBL教学需要的师资较多。在培训师资时可以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参与教学的师资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本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知识。临床知识包括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疾病转归等。
同时还包括对临床相关疾病护理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出现相应的临床问题时如何考虑和分析。通过PBL教学,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及日后在见习中的主动学习,同时对护生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l临床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认识概念,加强概念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开展。另外,临床病例的选择和病情观察与处理也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1.3教学中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设置临床场景,病例在病案基础上,以多媒体形式给出相应的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就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开展该方式的教学,便于学生日后在临床工作中快速回忆所学知识并适时应用于临床工作,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结合临床场景的模块教学,从临床护士观察病情,医师针对病情变化处理病人的角度人手学习典型临床病例,引入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疾病的发病、诊治及转归与l临床工作有机融合,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典型病例讲解使学生判断临床病人是否有脱水,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如何纠正、补多少液、补什么液体、补液速度如何,解决上述临床问题必须要理解血液渗透压的概念,脱水情况下液体转移的问题等。。2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