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及附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报表及附注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1

摘要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一般分为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可以通过这些财务比率分析得出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赢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本文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附注的分析方法,并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以实例说明。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分析方法

一、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1.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财会报表是企业或者其它经济实体向外界发表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企业编过编制会计报表把经营成果与财物状况以书面形示提供给社会有关方面知道。阅读会计表,如果只是浏览文字的内容,有时难以得到有用的信息,甚至会被表面的数字信息迷惑,为了正确显示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目前使用四种分析的技巧,这包含: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

横向分析是指用前后其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它增设金额增减与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会计项目在这段时间以内发生的金额表化与百分率变化;纵向分析是指同一年度各个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它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整个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这种形式的编制能对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对比经营和财务状况;会计报表的趋势百分率分率是指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一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财务分析比率是指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得到各种财务比率,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同一企业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与不同会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方法。

2.以财务报表观察公司运营状况

财务比率的分析根据范围与重点不同,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资产利用分析、财务结构分析与赢利分析。分析出财务比率是为了帮助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其它相关人员评估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根据几务数据调整投资结构与经营决策,本文将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表

中色股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资产(元) 7,932,635,937.35 8,568,017,686.99 9,341,266,644.58

百分比(%) 100 100 100

负债(元) 4,606,051,361.27 5,238,910,158.55 5,550,149,001.38

百分比(%) 58.6 61.14 59.42

少数股权(元) 1,669,343,132.71 1,589,280,291.52 1,994,606,730.47

百分比(%) 50.18 47.74 52.61

股东权益(元) 1,657,241,443.37 1,739,827,236.92 1,796,510,912.73

百分比(%) 49.82 52.26 47.39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企业 项目 2008比2007年 2009年比2008年

增减额(元) 百分比(%) 增减额(元) 百分比(%)

中色

股份 流动资产 383,378,047.26 9.62 293,415,176.38 6.72

固定资产 -73,984,612.87 -5.83 659,535,120.82 55.22

资产总计 635,381,749.64 8.00 773,248,957.59 9.02

负债 632,858,797.28 13.74 311,238,842.83 5.94

股东权益 2,522,952.36 0.08 462,010,114.76 13.88

现金流动统计表

中色股份 2007 2008 200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71990451.61 212212488.50 561041058.0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68725850.30 -471145249.59 -156369110.2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9997099.23 47258691.69 -45598614.12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额 188348470.91 -229509862.09 356829066.81

业绩综合对比

企业 年份 净资产收益权(%)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股 份 2006 31.64 22.05 0.73 2.23

2007 30.61 -0.03 22.54 0.02 0.87 0.19 2.38 0.07

2008 6.10 -0.80 22.53 0.00 0.59 -0.32 2.57 0.08

2009 4.71 -0.23 19.63 -0.13 0.52 -0.12 2.46 -0.04

1)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逐年往上涨,负债率涨幅为20.49,股东权益涨幅为13.96,该公司实力增涨是以负债的方式完成,这公司使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但是也增长企业要承担的风险。从负债率能看到有色股份在08年以负债的方式经营,经营善良好,同时,08年公司负债增长13.74%,说明该公司08年负债很重,09年就以规避风险经营,以稳健的方式进行运转。08年与09年股东权益往上升的状况,说明股东开始担心负债使自己的权益受损,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从现金比率能看到公司现金比率逐年往上长,还是可以做到短期偿债。从负债率能看到,中色股份有形资产净值债务是逐年上升,然而稳中有降,这项指标越大,经营的风险就越高,中色股份公司正在努力降低风险,提高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效益

总资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创造资金的能力,从07、08、09三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这个数据逐年下降,这说明近三年主营业收入都在下降,呈负增长状态。从流动资金的周转可以看到它也是呈逐年下降驱势,这表明态度中色股份流动资金周转效率快,周转次数少、天数少,它有在利用自己的资金,能较好控制资产运用率。从存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的存逐年增加,它耗费了大量存货成本,还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从应收帐周转率能看到它的收帐速度很慢,流动性低而且出现拖欠积压资金的现象。

获利能力

通过销售利润能看到09年主营收入降低,而成本没有降低,因此公怀需要降低成本和加强管理,它目前在主营收入上的获利能力并不高。

4)酬资能力

从总收益率的驱势能够看到这项收益率比较平衡,指数为正指,说明投资能得到的回报能力较好,但是收益率的增长是负增长,它的投资回报能力正下降中,同时也可以看到净盗产值呈大幅度下降区势,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大的波动,净资产使用率很低,投资者的权益很难保障。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2

关键词: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附注; 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29-002

一、设置财务报表附注的必要性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它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是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相关信息要求的提高,附注在整个报告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笔者认为设置财务报表附注有以下三点必要性:

1.财务报表采用表格形式,由于形式的限制,无法全面反映各主要项目及其内部、背后的情况。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报表列示的只是一个期末余额,至于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就无从得知,而这方面的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质量非常重要,所以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方面的信息。

2.对于一种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如果不交代报表中的项目是采用什么原则和方法确定的,就会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报表带来一定困难。例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存货计价方式等。

3.由于会计法规发生变化,或者为了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有可能改变财务报表的某些项目的会计政策,由于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中同一个项目采用了不同的会计政策,使得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失去了可比性,为了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掌握会计政策的变化,也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

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其分析可归纳为财务状况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三个方面。

1.财务状况分析

在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重点应落在分析企业的财务弹性上,财务弹性是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而产生现金需求时,做出有关反应的能力。现代企业处于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之中,从而会面临更多的突发事项,需要应付更多的突发现金需求,通过报表附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财务弹性:

1.1未使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1.2可能迅速转化为现金的长期资产的有关状况,可用非经营性资产所占的比重来衡量;

1.3企业的长期债务状况;

1.4或有事项和担保。

2.盈利能力分析

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评价时,重点是对企业的盈利进行预测。盈利预测信息能够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从而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利用财务报表附注,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性质、经营活动的财务影响,认清企业发展的趋势;可通过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影响企业目标的内外部因素和为实现总目标可采取的措施及可能的风险。

3.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在对资产管理效率进行分析时,利用财务报表附注可更深入地揭示企业各项资产管理效率高低的内外部原因及预测企业未来资产管理情况。

三、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披露规则的约束

附注信息要发挥应有的效用,有赖于其充分性的表示。但考察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发现很难令人满意。比如,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有的企业“删繁就简”,有意回避;有的企业“点到为止”,模糊不清。许多企业对其主要投资人、关键管理人员等的披露缺乏,甚至空白。同时还存在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披露规则的约束,难以得到投资者的完全信任,比如,公司往往对一些重要资产转让及出售情况和企业合并、分立等重大非会计信息披露时避重就轻等。

2.存在虚假信息

附注中的虚假信息,局外人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常见的虚假信息表现为:1.隐瞒负债,如有的企业想通过隐瞒债务,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从而对报表使用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有的企业避重就轻、有意回避,如吉林某公司上市前向银行累计借款数亿元,该公司均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也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在相应定期报告中未披露,严重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3.会计方法的改变,会计方法的改变对会计报表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必须披露,主要是披露会计方法的改变对利润和其他会计事项的影响,如故意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通过对已完工工程的利息资本化而虚增资产价值和当期利润、对应摊销项目不摊销而长期挂账来虚增资产和利润、改变存货计价方式,调整当期利润等问题。

3.附注内容滞后

有的企业故意使披露内容滞后,如对或有事项、提供担保等需要及时公布的内容有意延期披露;有的企业的非故意行为,但也造成了信息滞后,可能是因为企业管理层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使得当时未能正确理解附注应披露哪些内容而造成的事后披露。

四、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制订并颁布指导会计报表附注编制的相关会计准则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并颁布指导会计报表附注编制的相关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报表附注》,这样既可以为编制会计报表附注提供一个总体思路和具体操作规范,又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附注的结构和内容,并可以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从而避免由于新经济业务出现而相关信息得不到披露的情况发生。

2.建立并改革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

可新增“特别提示事项”,如将报告期内发生的引起公司重大资产或主营业务发生变更等在内的,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事项的详细情况,作为“特别提示事项”披露的内容;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把握好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完善“会计报表项目注释”;细化“表外事项”。同时在披露过程中应结合企业性质和规模特点,对附注信息披露规范进行特殊考虑。

3.强化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监督体系

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应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附注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也应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控管理,这样,三管齐下,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监控作用,使信息披露不充分和失真的现象及时得到控制。

4.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由于会计电算化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计人员的功能已由算账型向管理型,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结合型转变,而要实现这些转变,都需要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2009.3

[2]王婷婷.财务报表就像一本故事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2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3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 准则修订; 准则趋同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7-0023-03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财政部对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修订。在新修订的列报准则实施之初,有必要对其修订的背景、主要变化、对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本文将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准则修订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会计的使命,为会计改革提供契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手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报表列报进行了较大改革。2010年,我国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财政部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士加强对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对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2012年5月,财政部了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2014年2月,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IASB和FASB联合对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对报表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都进行了较大变革,对于改革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引起了较大争议。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能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考虑到适用性和执行成本,改革时还需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因此,财政部在不改变财务报告目标的基础上,本着完善准则体系,指导实务的思想,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有关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透明和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新变化

相比较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新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在以下方面有较大变化:

(一)增强附注的披露功能

1.明确了附注的重要性。虽然2006年的列报准则明确规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但人们通常将附注看作其他财务报表的补充,处于次要地位,而2014版的列报准则明确规定附注与其他财务报表具有同等重要程度,改变了附注作为其他报表补充和解释说明的辅助地位。此外,在继续明确企业不应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附注披露也不能纠正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

2.拓展和规范了附注披露的内容。在第二章基本要求部分,对以下情形提出了附注披露要求:(1)若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按规定披露不足以让使用者了解其对企业的影响;(2)若企业管理层通过评价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3)若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相关报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

在第六章附注部分,主要规范了以下披露内容:(1)明确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列为法定披露的第一项,改变了原准则中“打补丁”披露的方式。(2)增加披露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利润表补充资料。(3)增加了第八项“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管理资本的目标、政策及程序的信息”。(4)增加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和终止经营相关信息。

3.强调了企业管理层的责任。(1)在“企业的基本情况”披露中,增加了对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的披露。(2)明确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的内容,企业应当声明编制财务报表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3)当企业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也要在附注中声明这一事实,并披露其原因和编制基础。

(二)明确准则使用范围和报表编制基础

2006年版的列报准则,具体使用范围涉及了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但并没有明确说明。2014年版的新列报准则,明确规定其不仅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和中期财务报表,同时也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此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现金流量表按收付实现制,其他财务报表按权责发生制。

(三)对重要会计概念进行规范

1.持续经营。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是选择编制报表基础的重要依据。2014年新修订的列报准则,对持续经营进行界定,并要求企业管理层要综合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状况来对企业年度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怀疑的还需要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2.重要性。对重要性定义进行修订,在原定义前加了“在合理预期下”的限定。对如何根据项目性质和金额判断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项目性质,主要考虑其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产生显著影响;根据项目金额,主要考虑该项目金额占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此外,还规定了具体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3.正常营业周期。对正常营业周期进行定义,明确企业应根据正常营业周期对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类,特别强调对于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企业,超过一年才变现的资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予清偿的经营性负债项目,都属于流动性项目。

4.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新列报准则采用全面收益观,对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进行定义。其他综合收益是指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利得和损失,包括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净损益和重分类净损益两类。他们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是:综合收益=利润+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净额。

5.终止经营。终止经营是一种与持续经营相反的情况,也是选择报表编制基础的重要依据,新列报准则对终止经营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终止经营的若干特点进行描述,既考虑了实际经营情况,也考虑了与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趋同。

(四)完善主要报表的分类及列报

1.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变化。在资产类项目中将“应收及预付款项”分为“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两项列报;删除了“交易性投资”项目,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项目;在流动资产类项目中增加“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项目。在负债类项目中将“应付及预收款项”分为“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两项列报;将“应交税金”项目改为“应交税费”项目;增加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负债”项目。

2.利润表的主要变化。2014年,新财务列报准则对利润表修订的思路与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思路基本一致,但新财务列报准则将有关要求上升至准则层面,并且更加详细和完善。利润表的具体变化有:在个别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之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净额和综合收益总额,并要求其他综合收益按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净损益和重分类净损益两类列报;在合并利润表中,对综合收益总额,要分别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和少数股东的金额。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主要变化。新列报准则采用的全面收益观与原准则采用的当期营业观不同,这使得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新列报准则也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了相应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具体变化有:将修订前的单独列示反映“净利润”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及其总额”,修订为单独列示反映“综合收益总额”,并且对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综合收益总额,还要分别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和少数股东的金额。

(五)对一些细节和措辞表述的完善

新列报准则,除了上文曾提到对重要性定义增加了“在合理预期下”的限定之外,还对其他方面措辞进行完善,具体包括:新列报准则将变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条件之一,在“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变更财务报表列报项目后,将“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调整为“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列报要求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或负债类)应包括流动资产(或负债)和非流动资产(或负债)的合计项目,增加了“按照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的例外情况。总体上来看,这些表述较之以前更为完整和严谨。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变化的影响

(一) 对财务报表提供者的影响

1.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随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能否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新修订的列报准则要求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年度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将促使企业管理层不断关注宏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企业自身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2.增强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责任意识。在附注中对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批准报出日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的合规性声明以及对于终止经营的声明,有助于提高和强化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层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界定会计责任以及提高信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3.减少职业判断,易于会计人员操作。新修订的财务列报准则,对其适用范围、具体报表编制基础的选择、重要性判断的标准、按营业周期对资产负债流动性分类、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界定和列报等内容,都非常详细和明确地进行了规定,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更易于普通会计人员进行理解和操作。此外,对于附注披露不能纠正不恰当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也使得会计人员不能随意改变会计政策,减少了会计利润操纵的空间。

4.会计人员信息披露的任务加重。新修订的财务列报准则提高了附注的重要性,扩展了附注披露的内容,并且不仅年度报表,而且中期报表、个别报表以及合并报表都要进行附注披露,会计人员附注披露任务将会加重。此外,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披露,也将增加会计人员的信息披露任务。

5.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要立足于使用者需求。新列报准则的此次修订,无论是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附注中企业基本情况说明披露的顺序,还是重要性定义的修订和具体判断,都更加明显体现了决策有用的财务目标。因此,无论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都要严格遵循以信息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二) 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新列报准则对附注披露、重要会计概念规范、报表编制以及有关细节问题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使其更相关、更透明。对于这些报表列报的新变化,信息使用者在运用报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信息使用者要重视对附注信息的解读。会计报表的信息主要是可确认和计量的信息,而附注信息主要是一些无法确认和计量的定性信息、非财务信息。新财务列报准则增强了附注的披露功能,附注与报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信息使用者在思想上重视附注信息的同时,也不能轻视财务报表信息,要结合附注信息,对表内信息进行充分解读;对于附注中披露的特定交易或事项和某些重要性项目,信息使用者要充分关注;对于企业披露的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信息,信息使用者要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评估自身的投资风险、债务风险,并积极进行规避和应对;对于企业管理者改变经营政策意向,进行企业并购和重组信息的披露,投资者也要及时进行投资决策;对于附注中披露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费用按照性质分类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其构成和比重,预测企业未来收益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

2.信息使用者要合理利用报表信息。新修订的列报准则,使报表列报的有关项目内容和含义发生了一定变化,信息使用者要特别关注这些项目,尤其是流动性、非流动性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新列报准则规定按正常营业周期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进行划分,信息使用者要理解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的含义,合理利用流动比率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判断;若按新列报准则对原有划分标准进行调整的,信息使用者在对本期与上期有关数据或比率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区分划分标准变化产生的差异和其他原因产生的差异。此外,根据全面收益观,新列报准则中相关要素的关系可表示为:资产变动额-负债变动额=所有者权益变动额=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净额=综合收益总额。为了更全面了解企业收益情况,信息使用者不仅要关注企业已实现的净利润,还要关注尚未确认的利得、损失以及所得税影响额。在利用财务指标对报表进行分析时,也需要对原有财务指标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目前是用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得出的,然而按照新列报准则引起净资产变化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净额,因此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修订为综合收益与净资产的比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曲晓辉,肖虹.公允价值反思与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展望[J].会计研究,2010(5):90-94.

[2] 耿建新,李志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新变化与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3(4):28-30.

[3] 陈锷.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列报模式改进初探[J].会计之友,2013(3):18-19.

[4] 周萍.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新变化解析[J].财务与会计,2014(7):48-50.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4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事项;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156-03

会计报表附注是指,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要详细了解会计报表附注,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然后准确定位本文所分析的会计报表附注在整个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位置。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一、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会计报表附注的特点决定了以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信息披露的重要方式将会对我国企业信息披露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会计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基本质量特征。由于财务会计本身的局限,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选择犹如鱼与熊掌的选择,很多时候都是不可兼得的(朱元午,1999)。但是,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可以在不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如或有事项的处理,或有事项由于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不能直接在主表中进行确认,但等到完全可靠或基本能够预期的时候,又可能因为及时性的丧失而损伤了信息的相关性。为此,可以通过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揭示或有事项的类型和影响,以此来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二)有助于协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之间的矛盾

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是保证会计信息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但各种质量特征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如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可验证、如实反映。而要达到可验证,就需要会计确认、 计量的依据为企业过去已经发生了的经济活动,但相关性又要求会计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各项决策。报表使用者最希望得到的是关于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信息, 现行会计报表无法在表内披露这些信息,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则能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信息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促成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各个企业前后各期情况的变化,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同一事项提供的多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有可能造成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财务报表附注可以通过披露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相关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会计信息的差异及影响的大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四)扩大会计信息的涵盖范围

会计报表附注将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扩展到对前瞻信息、企业背景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的有效披露。随着我国财务报告方式的改进,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范围将继续扩大,如人力资源、环境、社会责任等。

二、我国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报表附注重要性认识不足

会计报表附注是基于会计报表对表内项目的有益补充,使会计报表披露信息更加完整、更易于理解,信息的实用价值更高。但我国许多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借口主管部门未作出明确布置和规定, 不愿编写会计报表附注。有的企业将编写会计报表附注的工作交给注册会计师代劳, 却又对代为编制的会计报表附注不盖章确认, 也不附在会计报表里一并上报主管部门,不能真正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存在不重视会计报表附注的情况,习惯于看会计报表的总资产、净资产、税后利润等几个关键数据。有的主管部门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似有放任自流的倾向,在布置年度会计报告编报工作时, 往往只对会计报表的内容和上报期限做出布置,而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不作出明确规定。许多政府管理部门也只要求企业报送会计报表,不强调会计报表附注,机械地汇总报表数据。因此, 除了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比较正规外, 从一般地区或部门来看, 能按规范编写会计报表附注的单位并不多见。

(二)编制方法简单,披露内容不充分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报表仍是披露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对于有些企业甚至是唯一方式。有些企业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几乎没有,即使有内容也比较简单粗糙,只是简单的几项比率分析或企业情况介绍,很少包括那些重要表外项目的信息披露,如非财务数据及其分析、前瞻性信息、管理人员和股东的信息、企业背景信息等。而附注信息要发挥应有的效用,有赖于其完整性的表示。考察目前我国企业的披露情况,可以发现披露不够充分。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上不充分。比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往往对有利事项披露较多,对不利事项披露较少或根本不披露,这些现象同会计规范的要求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另一方面是客观上不充分。我国的财务报表附注规范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某些方面仍然不够全面。

(三)信息披露不及时及信息的虚假性

财务报表附注对或有事项对外担保、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及产品质量保证等内容需要及时披露。有的企业有意延期、滞后披露;有的企业则因为企业管理层及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未能及时正确理解附注应披露哪些内容而造成事后披露。

会计报表的虚假陈述是因为企业不太重视报表附注,对表外信息的提供有许多疑虑。担心过分揭示有损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报表附注的披露不够充分完整、随意性大、避重就轻,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财务报告质量。附注中虚假的会计信息容易误导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目前,我国的附注披露规范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及散见于各个具体会计准则之中,而且这些准则也只是粗略地对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作出了规定,缺乏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前瞻性的指导,缺乏编制原则、形式的具体规定。从整个会计规范体系来看,我国尚缺乏专门对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可以说,财务会计法规对会计附注信息披露在系统性方面是不够的。

三、对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的几点对策

对于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规范,其现状难以完全达到前述要求,难以真正实现应有的作用,满足使用者的决策信息需求,“ 决策有用性” 的发挥受到限制。具体完整的财务报表附注能够成为使用者的重要指针,但不规范的格式、含糊的内容往往会令其摸不着头绪。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复杂化,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显著,为满足使用者日益增长的决策需求,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仅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通过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和建议缓和会计报告改革的局面,解决部分问题,完善会计报告体系,提高会计报告的有用性。

(一)充分认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中,经济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应重视会计报表附注中相关事项的披露。完善会计政策,严格要求对会计报表附注中相关披露信息的规定,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报送会计报表及附注的要求。实际上对于编写会计报表附注, 国家法律已有明确规定, 每个会计人员都应当依法办事, 无须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作出布置, 会计人员要自觉地把编写会计报表附注作为必须的工作做好。同时, 各主管部门包括财政税务、国资管理、工商行政、企业集团和行业主管局等也要加强管理、监督和教育, 严格依法行政。

(二)突破传统财务报告模式,扩大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范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新的经济业务也层出不穷。然而在现行的财务披露制度下,企业的自创商誉、企业管理水平、顾客满意度等许多信息没有得以披露,而这些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认识企业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尽管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笔者认为,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增加披露以下信息: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应当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应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应编制增值表作为附表,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贡献额的分配;应重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信息披露;应揭示企业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应注重对人力资源信息和高层管理者素质的披露;应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应重视对企业预测信息的披露。

(三)建立实时信息披露系统,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督体系

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及时性,及时性直接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若信息不及时,则会时过境迁,相关的会计信息也变得与决策无关,所以,建立实时的信息披露系统十分必要,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推进财务电算化。计算机联机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可以实现从财务数据采集到财务报告的“零距离”,这样,既可以简便报表使用者获取信息,又可以使企业各部门在数据传递和交换时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制约,进而从源头上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解决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问题。

针对附注中存在的虚假信息,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应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附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也应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控管理。实行“三管齐下”,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和监控作用,使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及时得到控制。

(四)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问题不断涌现,财政部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及时地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不明确或含糊不清的规定,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同时,对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作出详细规定。2006 年2月15 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七条规定了附注应当披露的相关内容,但这与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是不相称的。所以,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专门制定并颁布指导会计报表附注编制的会计准则,制定更为具体的编报指南,为编制会计报表附注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会计报表附注的结构和内容,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改进予以解决的。新会计政策实施不久,现在实施改革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且改革的时机也不太成熟。相比之下,会计报表附注的改进来得更实际,而且更容易实施,通过会计条例或相应的会计规章就可以实现,这也是笔者提笔的出发点之一。而且,笔者希望社会各阶层可以就此更加重视会计报表附注。

参考文献:

[1] 于建波.企业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5)中.

[2] 王贵彦,刘刚.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7,(8).

[3] 邸步伟,刘敏坤.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J].合作与经济,2009,(9).

[4] 李泽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2008,(18).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5

摘要:本文分别对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分析指标体系及表外信息分析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述,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笔者针对其局限性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表;局限性;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而财务报表的分析不仅可以对以前的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总结和思考,还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因此,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能使企业真正利用好当下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一、企业在对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企业财务报表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一定的周期,使得财务报表不能说明当下的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使得其仅仅能对之前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说明,在时点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预测。

2.企业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能采用货币来衡量的,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但是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货币的价值和物价都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波动,因此这种财务报表的计量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经营绩效。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采用的各种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1.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是通过选择科学和合适的比较标准(如,企业经营历史数据、同行业企业数据等)来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同的比较指标将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

2.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在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并且这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仅能够发现报表存在的问题,但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这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历年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分析来得出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若财务计算方法或经济环境发生突变,财务报表数据之间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后就会导致这些报表不再具有可比性和分析能力了。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然而,这些指标中没有一种指标能详细地记录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当下现行的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全部实际经营状况,可能会掩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四)企业财务报表中表外内容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在表外信息分析中,除了包括会计信息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审计报表等财务信息以外,还包括一些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也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有密切的联系,能为其提供有力地参考。目前,企业对财务报表表外信息分析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将表外信息的分析与表内主体分析结合在一起。

二、改进和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与措施

(一)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1.重视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变化,预估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对于财务报表的滞后性,财务分析人员在理性看待那些历史数据之余,应重点关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因素变化,预测企业发展趋势,进而作出科学决策。

2.实现企业财务报表从历史成本法向现值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转变。由于历史成本法编制的企业财务报表没有反映出来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情况,故企业可以将历史成本法编制的财务报表替换为采用现值方法(如,物价指数方法和逐项评估的方法)编制的财务报表。

(二)改进与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1.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实现企业动静结合的财务分析流程。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当下的生产发展实际情况、并合理的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以达到财务报表科学分析的目的。此外,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动态分析的手段,实现分析过程的动静结合。

2.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初步尝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量上给出的结论要能与经验体会相吻合,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确保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从现金流量方面对财务报表指标体系的改进

1.完善偿债能力指标。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中的偿债能力指标的内容,即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增设与现金货币有关的指标(如,现金利息比率指标)。这样就能使偿债指标反映出企业获取现金利润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在实际经营状况的能力。

2.完善营运能力指标。在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营运能力指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原有指标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应收账款回收比率这个指标。该指标能够真实、正确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增设该指标能够进一步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准确化的评估。

3.完善盈利能力指标。对于盈利能力指标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入主营业务现金利润率指标。一方面,它能体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考虑;另一方面,它还能充分披露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收入的现金及货币等价物。

(四)强化和健全对财务报表表外内容的分析水平1.进一步强化对报表中附注内容的分析水平。在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中的附注部分是由于版面限制而对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详细表述和说明的。附注的内容是与表内信息同样重要的,只是由于内容限制才被移动到附注中去,所以强化对于附注内容的分析对于准确评估企业发展现状具有很大的作用。

2.着力提升对表外内容中非财务信息的分析水平。上文已经阐述了在财务报表表外信息中非财务信息的重要影响,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经营业绩说明、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人力资源、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信息。加强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实际上对于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束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企业可以多方法和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来规避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最终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结论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席燕玲.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商场现代化,2013(22).

[2]王赵亮.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4).

财务报表及附注范文6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务信息“产品”如不更新换代,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期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和体系有所完善,并透过报表的数字,看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些许参考。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所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指上市公司将各自的相关会计资料转化成公司管理的一个方式。一般说来,财务报表涉及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上市公司报表对各方使用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公司而言,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判断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渠道,为企业项目投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对社会公众而言,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这家企业的参考依据,财务报表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的综合表现,是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展现,也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途径。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及目的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是公司的综合信息的集成,是公司对外展现自我竞争力,吸引投资者,重要的融资方式;对内规划公司投资方向,库存及资金管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对于公司高管层,作为公司的经营者,从财务报表中关注公司的经营业绩,销售规模;作为投资者,从财务报表中关注获取的投资收益状况,为自己规划理财制定策略,是持续持股还是及时处置;从银行角度,他们更关注资产负债率以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性,同时,财务报表可以反映该公司过去的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考察上市企业的信用情况和偿债能力,根据分析结果,来确定是否对该企业进行借贷业务,尤其对各大银行来说,在向企业授信时,银行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分析,这是银行进行借贷工作的必经程序。所以报表对不同的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着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现在我国国内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大概有十几种。现列举几种:

第一种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对比较对象有计划数、上一期数、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先进行业水平、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进行分析。如:某煤炭能源公司,既可以与本公司历史最高水平进行比较,也可以与行业龙头公司的报表数据进行对比,以查找差距,保持优势。

第二种为因素替代法,因素替代法是对构成企业的综合指标的各个因素以及会计报表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该方法常用于成本分析,如公司考虑成本波动系由于人工、原料还是其他费用的因素导致成本波动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控制公司总成本。

第三种为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通过根据数据情况判辨项目的变动趋势,分析利益得失,达到了解企业的主要项目、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目的。

第四种比率分析法,比率反映的企业资金的流动状况,是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比率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资产管理情况,反映资产周转状况及企业的权益状况。

结合第三、四种方法,对某煤炭能源公司连续三年的毛利率作如下分析(见表1)。

该公司系大型煤炭能源公司,从分项毛利构成,可以分析其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内,相关主业的毛利较高,但从趋势分析,有逐步降低的波动,故通过报表分析,可以从昨天预判未来。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分析法还有比重法、项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具体分析指标法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分析需要,结合使用。

四、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财务报表的完善

有效的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才能更好地解读会计数据。因此,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是完善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所谓分析体系就是科学的应用各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充分结合公司的行业背景信息、分析公司现行的竞争策略,在定量、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财务报表要想更精确、更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现状,财务分析者可根据各自的要求,将财务报表的结果与客观因素结合考虑,进行综合判断,修正误差,这样的做法能使报表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财务分析的科学性体现在面对不同的资料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并将其有机的结合、灵活的运用,全面分析报表资料,综合后得出最有用财务信息。例如: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化

优化财务分析方法为现代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需要更多更高的管理会计来提升公司的管控水平,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盈利提供动力。优化财务分析方法首先是要收集和阅读相关数据信息和财会资料,初步了解待分析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大致状况。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行业环境都是可变的因素,一切资料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局限在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上都存在片面性,也缺乏权威性,这样出来的报表分析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在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财务分析人员还应结合企业内部因素加以分析。总体说来,内部因素是指上市企业自身产生的一些会影响财务报表精确性的因素。这一方面因素既包括了积极方面影响情况,例如技术部门开发新产品、综合利用能源,引进先进技术或专利投入生产、更新或增加机器设备、增加长期资金等,也涉及负面情况对公司财务情况造成的不利影响。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完成财务分析任务的手段,但其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理财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财务关系日趋纷繁复杂,财务分析的任务也日益多样化。财务分析既要为国家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信息,也要为企业的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和投资者提供信息。因此,不仅仅依靠借助一两种分析方法,更需要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将涉及财务报表各种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和统筹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抓住重点,避免多重线性相关,才能做好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工作。争取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之前就对被分析企业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以便减少和控制财务分析中的误判行为。具体来说,财务分析人员应先明确分析目标,评价企业经营者的诚信度及其综合素质,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及企业的文化理念,评估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资源状况,弄清企业的发展阶段,收集和阅读企业的发展战略,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遵循情况等,为全面实施财务报表的分析做好充分准备。

(三)财务分析指标的改进

财务报表指标的改进不仅需要对纯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更需要通过对该上市企业的行业背景分析和对财务报表附注分析的来全面完善。

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其所在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状况,加强对行业背景信息的了解,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及时分析出企业在当下在行业环境竞争中的优势以及了解本行业内的竞争企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完善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有时候可以避免对简单的财务指标片面解读可能造成误解,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必须结合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解释。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信息,联系其他相关信息,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提高对企业整体情况的理解,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以通过对重大事项、主要的收入、利润来源、关联方交易等事项的披露把握附注分析重点和要点。

在分析财务报表之前,必须了解企业的经营策略,这是指为了评估企业所拥有的获利潜力和经营绩效的持久性,财务报表中各项资产的收益情况是衡量企业未来绩效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评断企业债偿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财务分析要建立在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上和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的分析上。同时,选择指标时还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它的行业背景和环境特征,对上市企业的资产结构和报表项目都有所影响。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结合非财务信息对指标的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仅仅是数据的分析,仅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分析质量,如果在市场环境普遍不理想的情况下,公司经营状况即使是零利润也不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差。尤其是对刚起步的企业而言,即使各项资产的增长率偏低也不能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否定的判断。因此,财务报表的各项指标分析要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结合在一起,才能精准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

五、结束语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概括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要进行有效决策,还需在报表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就是运用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为财务计划决策、预测提供广泛的帮助,也可以为投资和债权人以及潜在投资和债权人,确定投资政策和方针,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评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和管理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企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降低成本,合理运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虽然关注的角度不同,但都要靠这些分析出来的数据来对企业的未来做合理的预测。

总之,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务报表具体的分析比较,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上市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正确评价经营成果,明确问题和原因存在,促使该公司制定出有效地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同时财务人员也应充分了解其含义,理解其表达的动态过程或趋势,并且注意其时效性。这既是提升财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是发挥财务工作管理职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广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04(10).

[2]王金娟.浅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商,2013(10).

[3]宗振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