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1
一是受暴雨或长期阴雨等地质灾害天气影响,诱发的地质灾害呈逐年增多趋势;二是随着矿山的不断开发、关闭或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开采造成房屋墙壁开裂、地表水下降、水土流失、地面塌陷;三是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使地质灾害不断加重,极易诱发新的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3、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建立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4、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快速反应能力。
5、搬迁避让与勘查治理相结合。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发展阶段,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有计划的实行搬迁避让与勘查治理措施。
(二)具体措施
1、加强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管理,规范工程活动。
采矿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城镇建设等各项建设工程必须做好前期的地质灾害勘查评估,做好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尤其要加强矿山采空区、矸石堆放区的监控,防止或减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做好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汛期是防灾工作的关键时期,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汛前进行排查,汛中巡回检查,汛后重点复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开展全面性的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教育,树立广大干部群众减灾意识和掌握基本的防灾常识,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2
关键词:大连; 安全保障体系
Abstract: in the reference other international city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ity of dalian, and raised the urban security construction goal, and from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water supply, energy,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so on various construction measures put forward.
Keywords: dalian;safety 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际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在修编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性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区域综合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在东北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起到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的国际城市,相应在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也应参考其他国际城市的做法。
1.1国际城市安全保障措施经验
1.1.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所有防灾避险活动在地域上的综合体现,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建设“多心组团”布局结构在综合防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快速路为边界的组团。组团间由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绿化网络、市政设施等联系,形成有机整体。②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组团中心,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中心配置居住、工业等用地,使组团内功能多元化。③组团周边沿快速路形成开敞走廊。开敞空间内平时可安排绿化、步行便道、停车等设施;当灾害发生时,可作为救灾通道、搭建、停放救灾物质等。
1.1.2强化城市防灾
国际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防灾措施是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具体措施如:①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②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③工程管线综合,保持合理间距;④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⑤危险仓储等隐患设施,远离中心。
1.1.3强化城市减灾
国际安全城市建设中主要减灾措施是迅速疏散受灾人口和财产,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传播速度,提高救灾速度,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运转。具体措施是:①控制建筑密度;②选择安全的城市形态,如组团式布局;③设置隔离地带,防止灾害扩散;④确保交通畅通,提高救灾速度。
2.大连城市安全建设目标
大连城市总体安全目标应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相适应,即综合防灾减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抗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命安全的要求。应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具有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高效的防灾与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的救灾专业队伍,并具备较强的救灾能力;公众具有良好的避灾安全意识。
3.大连城市安全隐患
3.1地理位置的影响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临渤海,东濒黄海与朝鲜半岛近邻,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对峙,是封锁渤海海峡,保卫首都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3.2半岛地形的影响
大连的半岛城市特点致使与内陆相连的有限空间中(通称“蜂腰部”)集中了输水、输电、输油、输气、通信等管道,未来城区的水资源、能源、陆路交通运输仍需通过此区域,但该集中城市生命线的地区最窄处仅4公里。
3.3现存的安全隐患
3.3.1 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位于市区,飞机起降需穿越城市建设密集区,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大连的“5.7”空难是由于驾驶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才避免了飞机坠毁于市区内,没有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3.2大孤山半岛石化产业区
目前大孤山半岛已形成占地25平方公里的石化工企业密集区。区内有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主要风险为:火灾、爆炸和泄露。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上位于城市核心区、新市区的中间部位,如发生灾难性的化学爆炸、泄露,将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
2010年发生的“7.16”新港油库爆炸及原油泄露事故,就对区域环境构成严重破坏,对全市安全构成威胁。
4.大连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4.1优化城市形态
大连未来要向腹地发展,城市结构将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形态。
同时,在各城区空间形态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建设多个城市入口。有计划地新建、拓宽一批城市主次干路作为城市应急通道,道路宽度应能满足战时建筑物倒塌后,机动车辆仍能通行的要求,保证灾时外部救援和内部疏散的顺畅。
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高层建筑应错开布置;平时要搞好离城疏散道路维护,随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加强危险物品的防护:禁止在城区内新建危险品工厂、仓库,有计划地将原有危险品生产企业和仓库向市区边缘搬迁。
4.2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结合城市绿地、学校、大型活动场馆建设,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包括小区避难场所、街区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三种类型。
小区避难场所供居民临时避灾,是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广场或抗震能力较高的公共设施等。街区避难场所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难,需满足居住等基本生活条件。中心避难场所内应设救灾指挥机构、交通运输设施、伤员抢救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直升飞机坪等。
4.3建设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
大连的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可由应急救灾设备管理系统、救灾物资调配站和应急物流系统3部分组成。
其中需要在城市规划中给予用地预留的是救灾援助物资调配站,宜设置在城区北部交通干道附近,可结合港口、物流园区设置。
4.4对“蜂腰部”进行拓宽改造,强化生命线保护工程
具体做法是开展金州湾填海工程的研究,通过对金州湾实施填海工程,改变蜂腰部用地局促的状况。
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健全生命线工程的应急处理机制,除城市道路外,还挺提高城市供水、供气、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应急保障能力。
4.4.1供水安全
制定城市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如应急供水管网、应急供水点、应急供水车等,以便在地震等突发灾害发生后,供应维持公众生存的最低生活水准及应急救灾所需的水。救灾用水水源可以利用城市现有水系,甚至可以考虑海水。
4.4.2能源安全
开展多气源供应保障的建设研究,实现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发展利用电能、天然气,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建立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高本市燃气行业防灾、减灾、安全稳定供气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健全相应的燃气抢险系统。
4.4.3通信安全
提高通信设施的抗灾能力。电信局在城市的分布宜分散,以防止灾时几个局集中性的同时破坏。通信线路尽可能埋地敷设,埋地干线宜采用综合管廊。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网建设。强化通信手段的多层次、多系统化建设。
4.5建设新机场
目前大连新机场已落实选址,机场搬迁改造后,大连核心区空间结构将趋于合理,大大提高城市安全性。
新机场为填海建设,周围为海域,安全性较好,但东端净空为陆地,规划建设时应符合端净空有关要求,禁止建设易燃易爆等危险企业及设施。
参考文献:
[1]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 戴慎志. 论城市安全战略与体系[J]. 规划师. 2002(01)
[3]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J]. 城市发展研究. 2002(03)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3
国土资源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一个重要部门,因此在防治地质灾害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相关标准来制度科学的防治计划,严谨的执行和贯彻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同时制定符合本地区的防治办法。
(一)建立并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并且有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担任组长,主要负责成员由国土、水利、林业、气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来组成,同时对各部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组成多曾向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抗灾救灾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国土资源局,提供组织性保障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进行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灾害防治意识和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比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公众广播、手机、短信等,随意防灾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的宣传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和简单明了的防灾避灾方法,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大力宣传,增强广大人民和干部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意识,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对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一种强烈的地质灾害预防的社会氛围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营,通过这样的有力和广泛的宣传,使得过去仅靠单一部门抓防灾减灾的工作演变成了全社会共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整体性的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整体性和科学性的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体系,管理并增强各部门的应急能力,同时提高管理者应急能力。通过政府各级部门层层的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个部门层层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体系并且紧密联系,落实各个部门的防治责任,制定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方案,不断通过演练和学习提升应急救援队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随时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通过多方努力,使得出险队伍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拥有强大的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和自救知识宣传,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把应急预案结合起来举行定期不定期的演练,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对重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重点监控,防治结合利用科学技术,深入性的对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跟具有资质性的部门协作,编排地质规划,勘察矿山地质环境,对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详细调查,详细勘察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为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结合本地工程申报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并加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工程。通过政府的统一领导,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保证应急指挥的高效运转,同时建立起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五)把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到实处,并划分权责政府职能部门逐级的签署工作责任状,通过层层监督,一级抓一级,设立相应的巡查员,对一些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区域加强巡查,划分责任制,做到防治灾害人人有责,逐级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进行划定,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警示牌。如果遇到容易发生险情的天气,就要在二十四小时内随时进行巡查,及时对险情的发生进行预警,把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存档,方便查询,同时如果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通过上级领导的指示,逐级的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启动程序,以便及时的处理险情。
二、结束语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地铁,火灾,防治系统,防火设计
在世界各国大城市地铁火灾及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应重视地铁火灾应对措施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地铁火灾防灾救援系统。笔者曾对我国地铁火灾防灾救援系统的构成与运作流程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见文献[1]),然而随着地铁火灾防治工作的日益深入,一些新的措施和手段也在不断的探讨和实践中。本文针对地铁火灾的防治,就一些新的认识进行探讨。
1地铁火灾防治大系统的观点
以往地铁火灾的防治工作往往只着眼于在地铁系统内部发生火灾时的应对措施,多强调一些硬件设施的设置和完善,而没有从系统和全局上去认识地铁防灾系统。应根据地铁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条件,构建一个全局性的地铁防灾减灾大系统,以起到全面和彻底的“防”与“治”的作用。
1.1地铁火灾防治系统的组成
地铁火灾的发生过程可划分为灾前、灾时和灾后三个阶段,地铁火灾防治系统即根据这三个不同阶段进行配置,起到不同的火灾预防和控制作用。地铁火灾防治系统的组成及实施要点见表1。
1.2地铁火灾防治大系统的构建
地铁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地铁火灾的防治不应只依靠地铁运营部门的努力,而应构建一个从政府部门到各相关执行部门(包括地铁运营部门、公安、消防、医疗、通信、新闻媒体、环保单位乃至民众)的全面的地铁火灾防灾救援体系。
结合地铁火灾防治系统的组成与实施,借鉴我国减灾系统工程的结构[2],可以得到地铁火灾防治体系如图1所示。
2地铁火灾预防中的管理要素
2.1灾害学对管理因素的认识
从灾害学的角度来说,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事故种类各式各样,灾后的损失也千差万别,但每种事故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是由一些相同基本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是人(Man)、物(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即4M问题[3]。事故的发生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或要素的不安全因子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结果。
1976年纽约工业学院的E.J.Cantilli等人揭示了以管理为边界的人、物、环境之间的事故起因和预防机理关系,如图2所示[4]。通过这四者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事故发生的影响关系可知,防止灾害的发生不但可以从人、物、环境因素的控制入手,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管理因素改变系统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接受水平和系统状态。因此在地铁火灾的防治中,也需要重视对管理要素的认识。
2.2地铁火灾预防中管理因素的体现
地铁火灾预防的广义管理因素涉及的部门不单有地铁运营管理部门,也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不同层次和目的的管理手段,调整地铁系统中“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可减少火灾的发生几率。
1)建立和健全火灾防治立法体系
有效的法治管理是地铁乃至其他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的有力保证。通过国家立法与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地铁运营企业,组织制定有关防灾安全的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和条例等,以求共同遵守和规范系统的运作。
2)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个体的安全意识;通过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化解民族和宗教矛盾等,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内部因素,减少地铁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是营造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外部大环境所必须的途径,而这多体现在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上。
3)成立统一调度的指挥机构
由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指挥机构,联合地铁运营公司、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医疗单位、通讯部门、新闻媒体乃至民众,统一调度,进行地铁灾时人员疏散预案的制定和定期的防火演练,提高职能人员和民众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4)加强地铁系统内的安全管理
地铁运营部门是地铁火灾防治的主要执行部门,加强其内部的安全管理,可以起到更加直接的火灾预防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就乘人员身份辨识系统,建立进站安全检查制度,派设安全巡视人员,对站台和列车内的情况进行监控,营造舒适的工作和就乘环境,加强对可燃物的管理,对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和改进,对职工和乘客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
3地铁火灾防治的补充措施
结合我国地铁系统火灾防治措施的现状,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现有地铁防灾救援系统提出补充和完善的措施。
3.1地铁防火设计
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的防火规范和规定以及国内外地铁火灾的经验教训,合理地进行地铁建筑结构和地铁列车等的设计,以控制火灾发生时的环境,为扑灭火灾和疏散人员创造有利条件。
1)区间隧道设计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铁未考虑区间隧道的防火设计,应引起重视。为此,在设计中应考虑:
①双线区间隧道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联络横通道,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方便人员疏散和逃生。
②区间隧道内安装手机通信联络装置,保证手机在地铁区间隧道内也能正常和通畅地使用,以在发生火灾时便于乘客与消防部门直接联系,及时通报灾情和引导人员疏散。
③区间隧道内设置疏散平台,与联络横通道配套使用,在火灾时方便人员疏散[5]。
④在可能的条件下,缩短区间隧道的长度,以便在区间隧道中发生火灾时,减少人员沿隧道疏散至车站的时间。
2)地铁列车设计
地铁列车的防火设计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中由于地铁列车防火设计不完善而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的情况。具体应考虑:
①在列车底板上加装防火和隔热层,防止列车底部电气设备起火对人员逃生造成影响,也可延缓车厢内火灾对列车底部电气设备的破坏作用,为救援和逃生创造条件。
②列车上设置视频传输系统,图像传输到司机室,以对车厢内的情况进行监控。
③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细水雾喷淋系统[5]、火灾探测器等整套车载自动火灾探测消防系统。
④列车设置紧急情况通报按钮与手动开车门装置,以及司机室与车厢之间的紧急疏散门、列车前部的逃生门等装置。
⑤列车上设置足够的滚动显示条和液晶显示屏以及广播系统,灾时可引导乘客疏散。
3.2地铁火灾监控与报警系统
目前我国地铁防灾监控与报警系统(FAS)按两级监控方式设置:第一级为中央控制室级,作为防灾报警控制中心,对全线报警系统实行集中监控管理,随时掌握全线动态情况;第二级为车站调度室级,分别设置于地铁各车站,它们是独立的报警子系统,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对火灾状况进行监控、报警,并能够实施有关的消防联动控制操作[1]。
建议增设现场(列车)级防灾监控与报警系统。该层次的系统设备可由火灾传感器、手动报警器、声光示警器、视频传输系统、监视屏等组成,在司机室设一个控制终端,由司机掌握列车内的情况,并可将信号传输到车站调度室,以加强对列车内异常情况的监视。
3.3地铁消防设施
鼓励引进新型消防设施,全面覆盖地铁车站、区间隧道和地铁列车,不出现消防死角。为此应考虑:
①如前所述,地铁列车上可考虑设置车载消防系统,包括细水雾喷淋系统、抽排烟系统、火灾探测器等,与常规的灭火器配合使用。
②在区间隧道的顶端可安装移动式灭火系统,一旦列车着火,可自行移至着火点,实施灭火。
③根据国外地铁的经验,在车站公共区一般不安设自动喷淋系统,以免地滑而影响疏散速度。但可考虑在车站公共区的两头一定范围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因为这些区域往往是零售点、书报摊等易燃物集中所在地,而中间的人行密集区域,可不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仅设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即可。
3.4其他措施
1)对车站区域内的附属设施进行安全化处理
减少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的数量,并进行防火和防爆处理;将零售店和报摊点集中在站厅层两头的安全区域,站厅中间留出疏散的空间和通道等。
3)重视新闻媒体对公众的安全导向教育
新闻媒体要多做安全防火宣传,灾时客观如实地对灾情进行报导,灾后多做正面报导,和地铁运营部门一起努力重建公众对地铁安全度的信任感。
4结语
地铁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安全运营是其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来临,地铁火灾的防治措施也要跟上。本文针对地铁火灾的防治,探讨了如下问题:
①提出了地铁火灾防灾减灾大系统的观点。应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防灾子系统,从而构建一个整体的火灾防治大系统。不能只着眼于火灾发生以后的应对措施。
②管理是地铁火灾预防措施中重要的因素,通过不同层次的管理手段,可改变地铁系统的不安全状态,预防火灾的发生。
③新的地铁火灾防治措施在不断地发展和探索中,地铁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地铁的防火设计和防灾系统的设置,完善地铁防火救援系统。
参考文献
[1]蒋雅君,杨其新.地铁防灾救援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13.
[2]聂高众,马宗晋,李志强.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国际对比分析及建议[J].灾害学,1998,13(4):67.
[3]叶义华,许梦国,叶义成,等.城市防灾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37.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5
关键词:雷击 机房防雷工程 设计 南昌市第三十中学
0 引言
江西是全国雷击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雷电灾害防御是全省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对于加强中小学校防雷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江西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防雷安全隐患依然突出。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安装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极不完善,校园遭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中国气象局于2008年开始组织中小学校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地处雷电灾害频发地域、无雷电防护措施或雷电防护措施极不完善的贫困落后中小学校的防雷安全问题,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南昌市第三十中学校区地处南昌市李家庄附近,年平均雷暴日为58d,雷暴强度较强、雷击事故概率较大,校园内的计算机电源、主板、网卡、路由器芯片等更是容易遭受雷击的损坏。
1 防雷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雷电作为一种破坏因素时它所呈现的形式不是单一的,对学校进行防雷设计时,要认真调查当地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环境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综合防治;现代比较经济、合理、行之有效果办法是利用过去采用的传统的合理可行的防雷设施,补充或局部替换现代的先进的电子防雷技术产品,按照防治直击雷击、感应雷击、雷电侵入波等特定程式设计的一个工程网络,因地制宜,采取拦截、疏导、屏蔽、均压、引流,合理接地布线等综合措施“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
2 防雷工程设计的技术依据
建筑物的防雷分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IEC国际防雷标准称:“… …所谓外部防雷就是防直击雷,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雷电波侵入和防生命危险”。该方案设计的主要技术依据是: ①IEC61024《建筑物防雷》。②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③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④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⑤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根据上述国际、国内标准的规定和我们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防雷技术并安装适应各种电子设备的防雷器件,是可以将雷电造成的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就是说:既要防护直击雷,又要防雷电电磁脉冲通过天馈线线路、信号线路、电源线路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还要防地电位的反击。综合采用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合理布线、安装线路防雷器等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雷电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南昌市第三十中学防雷工程设计方案
3.1 内部防雷
3.1.1 电源系统雷电及过电压防雷保护。根据IEC61312防雷及过电压规范中有关防雷分区的划分,针对重要系统的防雷应分为三个区,分别加以考虑。只做单级防雷可能会带来危险,因雷电流过大而导致泄流后残压过大破坏设备或者保护能力不足引起的设备损坏。电源系统多级保护,可防范从直击雷到各级过电压的侵袭。
根据电源分级防雷要求,对用电设备应充分防护,需加装三级电源防雷器,使通过第一级防雷器后的雷电流的残压限制在(2500-4000V),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雷电流的残压应限制在(1800-2500V),通过第三级防雷器保护后,使雷电流的残压进一步限制在用电设备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内(800-1200V左右)。根据电器设备设计标准,当浪涌电压达到1670V以上时,就会有内部线路绝缘被击穿的可能性,并导致设备的直接损坏。可见如果电源防雷保护不充分,可能会使用通过用电设备的电流残压过高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再根据风险评估计算,确定雷电电磁脉冲感应防护等
级按B级设计,其供电线路应设置三级防雷器防护其线路上
感应的雷电流过电压和过电流。依据是GB50343-2004《建
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5.4.1.7条款用于电源
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1规定。
3.1.2 电源系统防雷器配置方案:①电源第一级防雷。根据国家有关低压防雷的有关规定,外接金属线路进入建筑物之前必须埋地穿金属管槽15米以上的距离进入建筑物,且要在建筑物的线路进入端加装低压避雷器。必须做到在电源的进入端安装低压总电源防雷器,将由外部线路可能引入的雷击高电压引至大地泄放,以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作为系统电源进线端的主级防雷器,在雷击多发地带至少应有80-140KA的通流容量,可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雷击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防雷器可并联安装在建筑物机房内低压配电柜电源总开关处电源出线端,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在综合楼二楼配电箱的总配电处的电源总开关进线处,并联安装1套中达防雷箱BP1-100-4A电源一级防雷器,作为电源防雷第一级保护。相线接线为6*2平方多股铜芯线,地线接线为35平方多股铜芯线。第一级防雷器中达防雷箱BP1-100-4A套。②电源第二级防雷。供电系统配电柜的电源防雷器,对通过电源初级防雷器的雷电能量进一步泄放,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到1点几千伏,雷电多发地带需要具有40KA的通流容量,防雷器可并联安装在各系统重要电子设备所在的楼内分配电柜电源进线处。综合楼四楼机房UPS供电处安装一组浪涌保护器中达MP2-20/1+NPE。作为设备电源二级防雷保护。相线接线为6平方多股铜芯线,地线接线为35平方多股铜芯线。第二级防雷模块中达MP2-20/1+NP套。③电源第三级防雷(精细化防雷)。第三级防雷系统也是系统防雷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和精密的元件,经过一二级防雷保护而进入设备的雷击残压仍将有千伏之上,这将对后接设备造成很大的冲击,并导致设备的损坏。,对通过电源第二级防雷器的雷电能量进一步泄放,一般需要10KA的通电容量。它可将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到设备耐压值的80%,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防雷器串联安装在各系统重要电子设备取电处。在各机柜电源设备、各弱电系统的电源终端(如网络机柜、电脑服务等)等设备处安装中达机架式防雷插座J6-420(通流量均为20KA). 第三级中达电源机架式防雷插座J6-420-20四套。
3.2 数据(信号)通讯接口过电压防雷器配置方案 在雷击发生时,产生巨大瞬变电磁场,在1KM范围内的金属环路,如网络线、电话通信线路、视频监控线路等都会感应到雷击,将会影响各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彻底破坏各系统的重要电子设备。对于网络、通信、门禁、监控方面的防雷工作是较易被忽视的,往往是当系统受到巨大破坏、资料损失惨重时才想到应该做预先的防范。
网络交换机防雷,通过局域网线路遭受雷击这种情况发生的较少,约占整体雷击的21%。发生的情况是从局域网线路打进来,很可能先把交换机打坏,再打到路由器的局域网埠,再把路由器内部的元器件打坏。因为网络线接近金属布线,例如铁管、栏杆,离大楼外墙太近而产生感应,一样能把高压跳到局域网线路。
3.3 等电位连接 ①等电位连接是现代防雷技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将进入机房内的各类管线的屏蔽层、机柜,路由器,光纤等在进入网点前进行等电位连接后接地。②将分开的外导电装置用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后接地,以减少系统设备所在的建筑物金属构建内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因雷击产生的电位差。③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构建的多重连接建立一个三维的连接网络是实现等电位连接的最佳选择。为方便等电位连接施工,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预留件。进入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各类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的金属外层在进入建筑物按GB50057的要求做总等电位连接之后,接向总等电位连接带,并可靠连通接地。
具体措施:①用3*30紫铜排围绕机房设备四周敷设一圈,在设备集中的区域,横穿一根铜排组成网格型。主要作用是设备接地及设备等电位处理;②用6mm2多股铜芯线在设备集中的区域的静电地板支架对角处两头敷设两根线与总等电位排相连。主要作用是机房防静电处理。
3.4 机房线路改造 ①将进入机房的漏电保护开关换成普通开关;②把机房内的6平方的总接地线改成3*30紫铜排。
3.5 辅助接地地网制作
3.5.1 接地地网的设计原则。依据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采用建筑物地基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地来作为接地网;以自然接地物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形尽可能采用闭合环形;应采用统一接地网,用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3.5.2 地网的设计思路。大楼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的自然接地体钢筋阻值已达到设备接地要求≤4Ω。为了减少直击雷在通过钢筋泄放雷电流过程中对设备造成损坏以及为了增加机房设备快速泄放雷电流的能力.故增加一组辅助地网。
4 结语
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要按照防雷管理有关规定,在新、改、扩建建筑物以及建设通讯网络、计算机机房时,务必要高度重视防雷设施建设,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各地气象主管机构应提高服务意识,高效率为学校办理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强化对防雷工程施工和竣工阶段的监管。各级防雷检测机构要加强对防雷装置的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要限期整改到位。
总之,各级气象部门、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指示精神,站在构建“和谐江西”的高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识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克服侥幸心理,增强忧患意识,将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加强中小学校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加强对校园内防雷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良福,杨俐敏.计算机网络防雷技术.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R.H.Golde.雷电.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82.
[3]张小青.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4]王德言,刘寿先.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北京:中国雷电与防护,2003.
[5]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57-9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2000年版).
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范文6
一、加强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延伸气象服务领域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以服务为引导,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提供系列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扩大气象为农服务领域。
一是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实践证明,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和跟踪评估等工作。去年,我们先后了“低温阴雨将至,稻棉苗期管理不可放松”、“早稻须防僵苗迟发,因天制宜科学管理”和“盛夏时节将有连续暴雨来袭,注意农田排渍排涝”等预警信息和服务产品,并在灾后实施跟踪调查,撰写了灾害影响评估报告。为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大局化、制度化,我们在全省率先编制和出台了《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出了我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布局和具体措施,并且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二是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生态畜禽、绿色蔬菜是我市四大特色农业。结合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我市气象部门开发出了粮油、畜禽、大棚蔬菜、特种水产等10大类50种气象服务产品,并且组织编写了《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气象支招》、《因天制宜,科学养鳝》、《油菜产量不稳的气象症结及其对策》、《优化气象生态,科学混养鱼鳖》、《气象与蔬菜》、《鱼鸭混养》等6本科普气象读本,引导农民趋利避害,发展生产。同时,我们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气象要素对网箱养鳝影响”的课题攻关,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有力保障了养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农业气象决策服务。在此方面,我们不断深化气象服务内涵,组织农业、气象等部门,依托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气象研究。下一步,我们还将着手进行农业项目气候适应性论证,研究农业气候灾害风险区划和主要农产品种养专业气候区域,提供详细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农作物区划信息,以利于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适应性地利用和开发好本地气候资源,为优化农副产品品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做好决策服务,帮助农民把自然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完善公共服务手段,不断拓宽信息服务渠道
准确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是乡村气象服务工作的生命线。对此,我们高度重视,毫不懈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服务手段,大力推进气象服务进农家、到田头。
一是注重基础建设。全力推进市、镇、村三级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近年来,我们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气象观测站,改造和提升了气象信息平台以及气象为农服务网站。在农村建立健全了气象服务网络,配备安装了气象服务终端。同时,还按照“六有”和“六个一”的标准,大力推进气象服务示范村建设。目前,我们正在布局农村气象实景视频监控点,实施“168”预警信息工程,启动新一代重要天气实时报警系统和应急移动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实现“应急平台链接到基层、数字预案延伸到乡村、预警广播覆盖到农户”的建设目标。
二是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在全市先后开通“12121”气象电话、“10620121”手机短信、气象网和兴农网。通过链接中国网、农业农村工作网和农业智能网等互联网络,以及联手本地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气象信息力度,扩大气象为农服务范围,提升气象优质服务水平。去年,我市气象部门重要气象报告、专题气象服务、气象旬报、中长期预报、农事建议等服务产品150多期,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搞好科普宣传。为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千村万户”气象培训工程。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以及将气象知识纳入农村干部群众培训内容,共对全市639个行政村、近20万农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长他们的气象科学知识和自我的防灾减灾能力。在科普宣传过程中,我们还十分注重把农民需求与气象服务有机对接起来,努力打造“政府——气象部门——乡镇气象信息工作站——气象协理员——农户”的服务链条。
三、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为适应时展的新变化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凝聚社会共识,齐抓共管地做好新时期气象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市农村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做好本地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同时,市政府还将各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的考核范围,给予一定权重分值,进行严格考评结账,从而为推动农村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责任约束。
二是协调部门行动。加强部门配合,形成联动机制,是做好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前提。鉴此,我们建立和完善了气象为农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有关部门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考核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并且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协调行动。今年,还准备开展成员单位述职活动,以更大力度、更高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形成强大支持合力,不断开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