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1
【Abstract】With the aging process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long-term care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ts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mode of LTCI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further analys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for the next phase of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l.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
【Keywords】aging of population ; LTCI ;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中D分类号】F8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42-02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推出为那些患有慢性病、失能或者感知出现问题的患者提供保障帮助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旨在通过为患者提供较长时间的护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给付方式单一,护理效果不显著
现金给付方式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最主要的偿付方式,但这只从资金上解决问题。
2.2 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目前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保障范围、保障程度等性能和营销手段上都高度相似,缺乏专业化和特色性,压缩了产品的可选择空间,缺乏吸引力。
2.3 保险定价收费、报销比例等标准未统一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评估体系和认定标准,导致保险公司在定价时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具体情况合理定价,有失公平。
由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上述问题不可避免。但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教训,建立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3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开展模式比较分析
我们从覆盖范围、资金缴纳、资金来源、给付方式、保障水平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综上所述,考虑到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差距,以及现有的财政实力和医疗水平,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保型长期护理保险。
4 长期护理保险纳入我国社会保险的现实需求分析
4.1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2016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21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之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我国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2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2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大约1.44亿,极大超过国际标准。很显然,老年人的患病概率和种类也多,因此对于长期护理的需求也就更大[1]。
4.3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保障不足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根本不可能解决长期护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尽快建立起能够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2]。
5 对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的探讨
我国应按照三步走的原则,首先有条件的在典型城市开展试点,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行,建立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5.1 典型城市试点情况――以青岛为例
2016年7月,人社部《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希望在2020年之前,基本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青岛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试点城市,从2006年就允继剿鞒て诨だ肀O铡J紫日攵孕〔糠秩巳海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扩大保障群体,并以“政府令”的方式实现城乡全覆盖。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调整基本医保基金的支出结构,分别从职工医保基金和居民医保基金中划出部分,分别设立职工护理基金和居民护理基金。在探索制过程中,注重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护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并根据不同需求,建立包专护、院护、家户、巡护四个层级护理保险模式[3]。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已经实现覆盖全市810万城乡参保人,四年多来,保障4.万左右患者享受到护理保险待遇。但同时也存在受护标准的不统一,失能评估没有统一标准与评估工具,资金来源方式单一,护理保障范围有限,护理人员缺乏等问题。
5.2 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特征
鉴于我国国情,作为社会保险中独立的一个子项目,长期护理保险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保障的广泛性: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应是所有公民。
②参保的强制性:护理保险参保原则与医疗保险的原则一致。
③给付的服务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投保人提供经济补偿的同时通过提供较长时间的护理、照顾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④对象的差异性:接受护理等级评估是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条件,针对不同失能程度的患者,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服务。
5.3 筹资来源
根据国内外实践情况与我国2016年赤字率超预期上升,政府财政负担增加,企业面临“五险一金”压力的国情,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筹资机制。笔者建议在试点初期,筹资水平应从较低水平起步,职工医保从统筹基金中划转,居民医保以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从医保统筹基金划转到长期护理保险账户专用账户;财政可通过福利彩票基金予以适当补助;个人可从住房公积金提取部分当作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来源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与覆盖人群扩大时,扩大筹资渠道,如利用历年基本医疗保险结余和提高个人账户月人均总额基金的划拨比率。
5.4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框架
2017年3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规划中,“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在其中。由此,试点工作的推行也逐步进入正轨。未来,需要制定科学、统一的护理服务标准(服务等级、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护理产品、收费标准)使之有章可循;扩宽筹资渠道,将个人缴费、医保划转、社会福利基金捐助、单位缴费等相结合;大力培养相关的护理人才和鼓励护理产品的创新;构建以高端医疗和专业护理为特色的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三位一体体系,允许社会资源进入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利用民间资本,建立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边洁英.我国农村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探索[J].中国市场,2011(01):14-16.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护理;手术室护理;心得体会;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72-01
手术室护理工作作为医院临床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工作面积涉及广泛,护理细节繁杂,所以会各种手术中,面临更多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家各方面经济技术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国际化,随着医护知识更新的同时,更多的先进手术条件被引进手术室,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模式不断随之更新,来满足医学科技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护理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1.1护理的定义:1980年美国护理学定义护理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1.2护理的基本特征
1.2.1了解现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较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患者对待病情的心态与潜在影响病情的因素的反应。
1.2.2应用理论: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反应,灵活运用护理理论对现象做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并用它来解决这些问题。
1.2.3采取行动:护士通过护理活动帮助个人、家庭及社会团体保持生命、减少痛苦和促进健康。
1.2.4评价效果:护士通过护理活动,进行与人的健康反应有关的效果评价。
2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医疗部门,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是要为患者手术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的护理工作可以减少病人的健康隐患,提高手术的安全指数。
3手术室的具体护理工作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那些要手术的患者在身心等各方面所进行的护理准备,使其达到手术的最佳状态。术前准备看似简单,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放弃,特别是有的患者,根据病情进行特殊的护理准备。
3.1.2手术室心理护理:手术是治疗疾病的措施,也是对患者造成创伤的一个过程,许多患者害怕术后创伤疼痛,或是对手术带有恐惧、抵触心理,怕出现手术风险,特别是对那些要切除相应器官的患者,更是情绪时刻处于紧张期,种种的心理情愫影响,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相应激素分泌增加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影响手术的实施。据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依据心理学原理,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安慰,降低他们的焦虑心理,有耐心的接受我们的手术目的和救助措施,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对医生的信任,放松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手术。
3.1.3饮食护理:一般来说,对于一般的中小手术病人并没有严格的现实计划,只要在术前12小时保持进食,6小时禁饮,为的就是在手术中因为麻醉效果出现呕吐而吸入肺部,只要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术前一天时刻提醒病人,告知禁食禁饮的作用,他们就会给予理解。而对于那些比较大的胃肠道手术,要在术前一到两天就开始饮食流质食物,幽门梗阻、慢性结肠梗阻的患者还要提前禁食。少数较复杂的手术则是要在术前3-5天开始进行深静脉营养的,这些都是要手术室护理人员,认真统计手术患者的情况,而一一嘱咐。少有失误就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3.1.4适当锻炼:需要手术的患者,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与轻度要根据护理人员的知道来进行。对于那些特殊部分手术的患者,如甲状腺手术,要在术前2-3天就开始加强锻炼。术后病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术前应进行卧床大小便的练习。
3.1.5术前前护理:除了要将手术中用到的用品拿到手术室外,还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各方面反应。对于在手术前出现情况的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护理。如患者突然高热,手术部位皮肤受伤等均要推迟手术。另外,对术前病人的用药也要严格控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对于那些手术需要导管的患者,要做好固定准备。将要手术的病人要首饰、手表等,不携带外物。
3.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要倍加严格,针对不同情况变换护理方法。
(1)在术前一天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种类,熟练医生的手术方法和步骤,多次检查患者手术部位,做好手术中的意外补救。
(2)根据手术通知做好核查,并且要多与患者交流,放松他们的情绪,帮助患者做好手术姿势,管理好手术工具意外伤及患者。
(3)调节室温至20和25摄氏度间,保持手术室安静,不擅自抛离病人,随意走动。
(4)多次进行手术校对工作,准确记录麻醉时间等,避免手术物遗漏患者体内。
(5)手术中要高度集中,灵活配合手术实施者,准确快速的传递器械,对于用过的器械与物品要及时拿离患者,避免感染。患部标本要及时送检。
(6)对于手术器械要及时更换,保持无菌操作,无关人员要远离手术区。
(7)手术结束后对术部进行严格清洗与包扎,送患者回病房,注意患者的安全。
3.3术后护理:在术后要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根据手术创的恢复情况和病情用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时刻留意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反应,进行温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手术室护理是一个很严谨的工作,它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精湛的护理技术,避免因护理人员的失误而造成手术的失败,延误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避免并发症造成的意外死亡,因此,手术室护理在临床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格外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 居家照护者 家庭病床 护理风险 风险认知 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8-0056-03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当今,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大多数经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家中接受康复治疗[1],由照护者给予生活照料和护理。由于大部分照护者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又无护理经验,照护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居家老年卧床患者中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居高的发展趋势。
近3年本中心出院后居家康复的老年患者,30%发生一至多处压疮感染,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的护理风险,并导致各种伤害。为对居家照护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降低护理风险,我们于2011年5月至7月对本辖区内120例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者进行了护理风险认知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范围内、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因病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主要长期照护者120名为调查对象(包括患者家属或保姆)。所有对象均未经专业培训。
1.2 研究工具
自编问卷,调查居家护理风险防范认知水平和风险的发生。认知调查主要是坠床、压疮、窒息及烫伤4个居家卧床老年患者最易发生的护理风险,每个风险包括发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与护理3个问题。答案分完全知晓、部分知晓,完全不知晓,分别给予2分、1分、0分。问卷满分24分,每个风险因子得分范围0~6分,分值越高知晓越好。
2 结果
1.3 受调查者人群基本特征
照护者平均年龄(60.63±4.71)岁,照护年限(5.16±1.01)年;患者平均年龄(75.00±3.13)岁,卧床时间(5.71±1.55)年(表1)。
1.4 护理风险防范认知与风险发生调查
调查显示,照护者风险认知水平普遍较低,问卷满分24分,平均得分3.78,得分率为15.75%。过去一年发生的护理风险,压疮最高(35.83%),烫伤最低(13.33%)。风险的发生与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得分率高则风险发生率低,说明照护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低,对护理水平与质量具有一定影响(表2)。而不同性别、年龄、卧床年限、照护年限等与风险的发生关系不大。
3 讨论
卧床老年患者,普遍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且由于其抗风险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严重的甚至可危及其生命。而各种意外的发生、发展与照护者掌握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密切相关。本调查显示居家照护者护理风险认知度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薄弱。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开展培训,或直接入户给予针对性和个体化指导,提高照护者护理技巧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风险事件,减少患者并发症,这是目前家庭病床服务需要开展的一项工作[3-4]。
参考文献
[1] 曾维, 赵芸芸, 陈敏琴. 101例院前带入压疮相关的因素分析及住院社区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8): 127.
[2] 郝素文. 对院外压疮留院观察患者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J]. 护理杂志, 2009, 26(7): 70-71.
[3] 蔡静芳. 社区老年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医药, 2013, 34(2): 46-48.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4
1.1定义及优点
健康俱乐部是在医院改革实践中首创的、面向社区公众、促进市民健康的一个公益窗口,有着一系列基本特征[2]。
1.1.1普及性
俱乐部吸纳所有关注健康的昆山市民,只要愿意办理简单的入会手续,均可成为俱乐部的当然会员。
1.1.2公益性
会员入会,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即可在环境宽松的俱乐部内享受医院提供的无偿服务。“健康气象站”随时免费为会员测血压、量体温、称体重;“健康书屋”提供数百本健康科普宣传材料,免费为会员提供阅读、查寻;“健康电教室”定期免费组织会员观看健康教育电视节目。
1.1.3保障性
俱乐部是一个提供健康服务的公益窗口,开辟了专用的场所,增添了专用的设备,配备了精良的人员,投入了日常的运作费用,深受会员拥戴。健康俱乐部的各项免费服务项目为增强会员的健康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运营十多年中,体现该健康促进方式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内部经营体制的不足。
1.2健康俱乐部的不足
1.2.1专业知识不足
要满足不同的需求,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比如心理辅导,就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场所。
1.2.2推广性不强
健康俱乐部本身自我宣传力度不够,特别在当地中青年人中的知晓率不高,没有走出传统的宣传模式。
1.2.3经费不足
健康俱乐部提供的一系列免费服务项目,如增添更多专用设施、开辟新的活动场所、聘请更多的资深专家需要大量经费。更好地发展健康俱乐部,经营有创收性的健康服务,是健康俱乐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1.3健康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1.3.1数量
目前会员数目达到8000名,每年新增会员近千人,开放300个工作日,接受咨询万余次,前来测血压、量体温、称体重、阅读健康书籍者日均超过50人次,讲习班、电教室每月8次左右,发放各种健康小册子近万本,医院绿卡达三百余张,与300多家企业签订医疗、保健服务书面协议,并与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多种模式的医疗保健特约关系,新增服务项目数量逐年递增。
1.3.2质量
软件方面,健康俱乐部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团队和领导体制,健康俱乐部聘请高年资内科医师为咨询医师,专家定期讲课并解答听课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专业护士为前来的会员测量血压、称体重等。硬件方面,健康俱乐部拥有咨询大厅、健康电教室、健康气象站、健康书屋等。
1.3.3医院扶持
首先医院提供一定专项经费,其次提供资源。由此可见,健康俱乐部的财政和人事权都由医院控制,不可避免受所依托医院经营管理策略的影响。
2现今医院管理模式下健康俱乐部的经营之道
2.1管理方式
健康俱乐部的管理策略和医院管理策略有相似性,健康俱乐部以“会员为中心”为服务理念而管理日常事务,且所建立的服务项目适应市场需求。
2.2互补关系
健康俱乐部在医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改善医患关系,拓宽医疗服务市场,为医院市场营销奠定基石,建立公共关系[3]。
总之,正确认识健康促进与医院管理体系的关系,将创建健康促进医院作为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我国任重而道远[4]。从解决经费来源问题入手,使健康俱乐部健康经营下去。
3发展之道
3.1高效、优质、低耗经营
健康俱乐部内部组织结构要改革,使管理实现高效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提高,服务质量要优化,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3.2适当尝试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是债务人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租赁或借助商业信用等方式,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来从事生产经营,以获取最大利润的经营管理方式[5]。
3.3筹集社会资金经营
可以建立市民“健康基金”项目,通过社会募捐、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
3.4合理的商业化经营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飞利浦•科特勒曾提出:“营销观念是一种对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向导”。健康俱乐部可以开设代配药、输液、治疗方案导向等上门特需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总之,对健康俱乐部经营模式的改进均以提高俱乐部社会效益为基础。医疗服务产品需求主要包括基本医疗、特色医疗、特需服务3个层次,是以患者为中心,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服务体系[6]。笔者认为,健康俱乐部可以推出的收费项目如下。
3.4.1健康俱乐部提供体检后续服务
提供体检后续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体检收集管理信息,包括服务对象的血压、血糖、血脂、身高、体重等基本状况[7],让体检者决定是否选择健康管理服务。选择之后,健康俱乐部提供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咨询、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等服务。
3.4.2高危会员的一对一服务
健康俱乐部的会员基本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工作人员根据这些资料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通过寄信或电话方式向会员介绍健康俱乐部的健康管理服务,选择之后对客户进行生活干预、心理支持、改变不良行为、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非药物的个性化指导服务等,主要采用的方式为上门、电话、网络、短信等。
3.4.3出院患者的一对一服务
健康教育服务是患者出院后接受各种治疗护理的延续,它将护理的范围由医院扩展到社会,摆脱了“患者一出院,护理工作就结束”的短期行为意识,将护理对象由疾病期扩展到康复期。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8]。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5
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中有181名女生(88.3%),24名男生(11.7%)。住宿舍的109人(53.1%)最多,和父母一起生活的51人(24.9%),住校外43人(21.0%),住亲戚家2人(1.0%)。成绩方面,平均分数在70到80分之间的有92人(44.9%)最多,80分以上的有13人(6.3%)最少。专业满意度方面,一般的是80人(39.0%)最多,满意65人(31.7%),不满意51人(24.9%),非常满意9人(4.4%),护理专业入学动机方面,就业98人(47.8%)最多<Table1>。2、综合能力及临床实习压力程度(1)研究对象的综合能力平均分数为130.47分,次要因素占的比例分别为:理解能力47.63分,管理能力48.15分,意义赋予性34.69分。(2)研究对象的临床实习压力满分为5分,平均分为3.40分。5个次要因素的分值分别为:实习环境4.04分,最高,之后是实习业务压力3.93分,不值得学习的行为3.74分,对人关系问题2.65分,与患者的矛盾2.64分<Table2>。(3)综合能力及临床实习压力间的关系。综合能力分数与临床实习压力分数呈现出负向关系(r=-.41,p<.001)临床实习压力和综合能力的次要因素:理解力(r=-.24,p<.001),管理能力(r=-.38,p<.001),意义赋予性(r=-.42,p<.001)。<Table4>.3、造成临床实习压力的原因要找出影响临床实习压力的因素,在研究对象的普遍特点中表现出较大差异的性别、专业满意度及其关系的分析中,呈现出较大关系的综合能力的次要因素理解力、管理能力,意义赋予性作为独立因数来实施大众回归分析。独立因数中,明目因数作为可变因数处理,评测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的结果为分散膨胀因素1.04-1.78。可以排除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最终确定为影响临床实习压力的变数为意义赋予性(β=-.02,p=.001),专业满意度(β=.09,p=.019),管理能力(β=-.01,p=.044),他们对临床实习压力的说明力度为21.5%<Table5>。
二、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的综合能力平均分在130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比工作压力处于高危群的护士要低。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护理专业的学生会因临床实习和课业负担面对更多的压力,考虑到压力与综合能力之间的负向关系,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综合能力水平不足以有效应对压力。本研究的对象是在护士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小城市的综合医院实习,并作为替补护士的情况较多。但是护理学校没能尽到培养优秀护士的责任的问题也被广泛认识到,接受了正规护理教育的新护士达不到医疗机构的要求的评价会增加教育及实习医院间的紧张气氛,对这两个机构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影响。因此,学校和实习医院在培养未来的护士这方面有着共同的责任,通过二者间的深层次理解和充分的协商形成共同构建实习教育的伙伴。学校有必要确保实习医院内部有良好带教能力的带队人,从而减少学生因负面形象及实习负担而产生的压力。专业满意度方面,满意度越高,综合能力越强。与之前的研究类似,工作压力和社会心理压力越多综合能力就越差。对专业满意度越高临床实习压力就越低。专业满意度高的学生希望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临床实习进行应用,这种动机强烈,对学习有更高的热情,也能积极对待临床实习。认识到压力不是威胁而是机会,因能有效处理、应对压力,可以减少临床实习压力。
三、结论及建议
护理的基本特征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消化道综合征中小儿腹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以及日常生活。腹泻患者不但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配合整体护理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腹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护理效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96例,男患儿56例,女患儿40例,最小年龄为1个月,最大年龄为6岁,中位年龄为(3.25±1.11)岁;其中60例轻度脱水,20例中度脱水,16例重度脱水;所有患儿与《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对于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2]。按照医学伦理学原则,根据患儿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对照组临床资料对比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补液、常规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管理进行干预,相关措施体现如下:(1)加强消毒隔离。对于新入院的患儿要根据肠道传染病的要求进行隔离,在大便培养或者镜检结果为阴性后可将隔离解除。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时要洗手,采用一人一用一消毒的模式,并采用1%煤酚皂溶液浸泡患儿的尿布进行1h消毒。维持病房空气的流通性,利用煮沸的热水消毒患儿的布料以及用具,并通过紫外线灯作空气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3]。(2)重视臀部护理。腹泻患儿应尽可能选择柔软类型的尿布,并勤更换,维持皮肤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内,在大便之后通过温水对会以及臀部进行清洗,避免出现臀部感染、尿布疹以及泌尿道感染等症状。通过茶油或者精油按摩臀部发红的皮肤,加快局部血液循环速度。(3)加强饮食指导。由于腹泻患儿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患儿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促进其胃肠道负担明显减轻,使消化功能得以恢复。通常情况下,患者腹泻频率减少之后,可以进食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尽量少食多餐,严禁食用脂肪类、糖类的饮食,等到腹泻症状好转或者消失之后,慢慢的往正常饮食过渡。(4)加强健康教育。对于小月龄的婴儿,应该重视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叮嘱家属断奶时间尽量避开夏季,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辅食,严禁出现同时添加几种辅食的情况,避免突然变动饮食结构。同时,还需要重视饮食卫生,培养患儿的良好卫生习惯,降低肠道内感染的发生率[4]。另外,还应该指导患儿增强体质的方式,让患者进行合理的户外运动,避免出现过热或者受凉的情况。(5)指导预防措施。因为患儿肠壁未获得完全发育,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儿家属不要使用成人止泻药,防止原本无法消化吸收的刺激物质在肠壁组织内渗入,导致疾病恢复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过敏或者长时期腹泻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作分析统计,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