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1
关键词:农学;综合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现代的中职教学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2000 年,教育部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界定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事实上,很多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只是针对培养第一线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 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尽管学术界不断地研究综合职业能力,也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但在其内涵的研究方面还没有一致的观点。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等学者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涉及基本职业能力(即指胜任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实用性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指对基本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技术改造能力、质量与经济意识、市场运作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层次。[2]
由此可见,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提高、学科知识的丰富等因素不断变化而不断更新的。
2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大多数人对中职教育一直存在着误解,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规教育,比不上大学学历教育,一般是求学无望的同学才去学习中职,且即使学习过也是徒劳无获。在这种认识误区下,又学的是农学专业,和农业生产相关联,就更不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农学类中职生的生源质量是比较差的,中职农学专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在课堂教学上,职业教育依然是传统教学法,即注重学生理论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书本知识的教学,很少有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究其原因,其一是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经费及场地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专业建设上相对落后,实验场地及设备不能适应新生知识的发展,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二是缺乏相应的校外实习机构,这种实习机构可以是园林、农场及其他企业,因为缺乏和相关机构达成互惠互利协议,所以学生的实习机构是少之又少的,加上学生身处的家庭及社会背景条件,这种情况下,专业实践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在学生培养方面,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部分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为专业技术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等教育就是培养一技之长的学生,只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能让学生找到就业出路就行。这两种观点均和综合职业技能相偏离,因为综合职业能力除了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3.1 思想上应重视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的“综合”方面,不是单一的方面,因此,在思想上要有准确的认识。首先,要弄清农学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明确农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关注课堂培养效果,既要重视文化课课堂教学,也要重视社会实践等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业务能力的锻炼方面,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应坚持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3.2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校企结合 首先,领导应充分重视,增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农学专业涉及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产、作物病害等各方面,而实习实训不仅需要基地建设,而且需要相应设备投入。因此,学科建设要有长远发展,学校就应该有战略眼光,不因农学专业生源不好而就不增加投入。其次,在吸引企业合作方面,出台相关的合作与管理文件,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合作模式,既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加强沟通与交流,紧盯和农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必要的风险与合作协议,并派教师定期去企业学习、观摩,企业也派员工定期去学校演示交流,进而推动校企合作共赢模式的顺利开展。
3.3 调整教师结构 调整教师结构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也要有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等级证。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在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的等主干课程上加强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综合方面的素养。此外多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综合方面,农学专业教育应围绕“综合”这一核心进行开展,不断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观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农学职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2
大学四年,如鱼得水,我沉醉在数学的乐园里自得其乐,学分轻松挣到手。有点闲暇,还与同宿舍的兄弟们用数学方法计算出谁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女同学。
但是,一转眼,我就毕业了,几次不成功的面试,害得我的就业成为未知数。漫长而痛苦的找工作经历,让我备受煎熬。那些用人单位仿佛都对我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专业集体失明,让我不再敢奢求就业专业对口。在求职无果的第三个月,我开始慌不择路。
为求生计我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应聘过医药公司的药品推销员,因业绩不佳,一月后被末尾淘汰。去一家图书公司做校对,逗号、句号、省略号;定语、状语和补语,搞得我异常头痛,无奈向老板请辞。去培训学校做教务,职责是采购,不擅讨价和还价,没过多久再次请辞……这期间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是家具厂的业务员,是我一位远房亲戚给推荐的,推荐理由是我数学好,可以在帮客人设计图纸的时候算算清楚。当时在门店里,我成天拿着一把尺子在白纸上为不同的客人画简易的设计图,从大衣柜、五斗橱到鞋柜……我把那些柜子画成我热爱的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在上面标出长宽高多少厘米。平心而论我画的设计图还是非常专业的,但因为笨嘴拙舌,业绩基本垫底。每月拿着那个清瘦的钱包回家跟老妈交生活费时,她总是摆摆手:“算啦,等你多挣点吧。”有一次听见老妈跟人拉家常时叹气:“唉,我儿子啊,小时候多聪明的孩子,去学个啥应用数学,能数那么些数,有啥用!以后你们家孩子千万别学数学专业,出来工作真不好找!”旁边阿姨听罢鸡啄米一样点头:“就是,就是……”
虽然工作不理想,我却一直没放弃理想,哪怕是最落魄的时候,我也一直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因此,我一直没有冷落自己的专业,一方面因为与生俱来的热爱,另一方面总觉得什么时候能用得上。
机会,像一道闪电在某个看似平常的下午突然照亮了我。那天晚班,我一如往常,一边看书一边等客上门咨询,没翻几页,一对中年男女进了店,我赶紧放下书,迎了上去。我根据他们的要求耐心地进行了介绍,还认认真真地画出了简易图纸,当我毕恭毕敬递上图纸时,不想那位男士的眼光却突然落到了我衬纸用的专业书上。
“咦,你还看这种书?”他满是疑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的专业书。”
没曾想这一问一答间,我的命运正悄然发生改变。
话题从家具转到了数理统计,他很健谈,眉飞色舞地为我讲起了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精算师”,从“精算师”的历史、工作特点到职业前景,他的话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滔天波澜。
精算起源于英国,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一门运用概率论等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研究怎样处理保险业以及其他金融行业中各种风险的学科,被视为现代保险业、金融投资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石。而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就是精算师。他们是评估未来经济活动财务风险的专家,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等技能于一身的高级人才。
一般说来,精算师可以涉足投资、证券、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现阶段我国精算师的工作范围一般集中的商业保险业,他们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确保保险监管机关的监管决策、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说简单点,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统计相关资料,用数理方法设计出被保险人的疾病、伤害、失业、退休以及财产等事故出现的概率;再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计算出投保人应缴纳的费率以及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所应得的金额;当然还要评估保险基金的投资利润和准备支付的保险支付款,等等。
纵观全球的各种职业,精算师在任何国家都是一种炙手可热的职业,美国的职业评级中就将精算师评为最好的职业。精算师的身价很高,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目前在国内实力雄厚点的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年薪一般在四五十万左右,有经验的则会高达百万,甚至更高。
薪酬是很诱人,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精算师,却并非易事。首先必需掌握一些基础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保险学和风险管理等。不仅如此,由于精算师所从事的是经济领域的职业,因此经济学修养是必需的,会计、金融、经济学和计算机是必备“内存”。另外,精算师还要求掌握语言表达、商业写作等知识。最最关键的是取得精算师资格必需通过一些科目的严格考试,并获得精算组织的认可。
临走,那位中年男士送给我一张名片,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伙子,不要浪费了自己的专业。”我手上攥着那张名片,怔怔地看着他们远去,好半天没有动弹。
他们的单子是我在家具厂的最后一单,随后,我去咨询了精算师的报考条件,开始着手准备“准精算师”考试的基础课程。同时,我也没有放弃自食其力,去一家保险公司应聘,从最底层做起。
工作很忙碌,学习很辛苦,但是我却感觉到毕业之后久违的快乐,到今年春天,我已经通过了一半的科目。身边的朋友恭维我,说我是用最短时间攻下这么多科目的数学天才,心里虽美,却也清楚,为那些斩获我放弃了魔兽、放弃了美剧、放弃了K歌……“做金领中的金领”,这个理想实在是丰满,让我不敢随便挥霍了自己的天赋。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幸运的,在万般无奈中,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贵人的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回顾故事主人公的求职经历,他是以一种碰撞实践的方式,探寻专业与职业的最佳联系模式。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部分是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的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另一部分是在工作后通过经验积累获得的应用性技能。
简而言之,专业是学业类别,职业是工作类别,就目前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可以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四种:
第一,专业与职业贴合
此种关系为个人的职业发展一直在所学专业的领域范围内,工作的职业符合所学专业,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理想状况,就像是一对一的专一爱情,一个专业对应一个相应的职业目标,始终如一。一个人如果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走上对口的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要求。将专业与职业完美结合,并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大有人在,比如我们熟悉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袁隆平就读农学系,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农业科研,成为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如果高中生在中学阶段就根据自己的性格与兴趣预定好未来的就业方向,并就此主动做好学业规划,未来的职业之路就能够走得更顺畅,学以致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个人发展原则。
第二,职业包容专业
以专业为核心选择职业方向,职业发展受专业水平的很大影响,但所需知识能力超出所学专业领域,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需要不断进行提升。能被职业包容的专业比较多,比如人们常说的“宽口径”专业,这样的专业能对应不止一种职业,这种情形下专业好似一个轴心,可以对应多种职业,但这些职业都需要所学的专业知识作核心支撑。比如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高校的英语教师工作,这一职业需要基本的英语专业能力作为基础,与此同时,因为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要根据学校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学习相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胜任工作。
第三,专业与职业交叉
是指所从事的职业运用到了专业学习中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在该职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学习本专业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演而优则导的赵薇是此类关系最好的代表。赵薇后来从事导演这一职业,原来表演专业的知识积累,为其做导演铺垫了很好的基础,表演专业和导演这一职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要想做到两者的契合还需要进行导演专业的系统学习,因此赵薇在成名后,重返母校攻读导演专业的硕士学位,她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上的又一个高峰。
第四,职业与专业分离
个人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基本无关,所学专业可能作为个人发展的辅助能力,仍需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他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属于理科,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他在求职之初,选择的销售、校对等职业都与他的专业相去甚远,如果他要想在这些职业领域有所发展,就必须重起炉灶,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而短时间内要补充大量行业知识并非易事,故事主人公的求职尴尬就不难理解。社会分工的细化,要求人才的知识技能越来越专业化,非专业人士要在非本专业的领域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与专业人士相比较而言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故此,在高中阶段就做好学业规划,力争让自己的所学专业与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密切关联,可以避免走故事主人公类似的弯路。
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分工的,这个社会分工就是职业。说复杂,是因为一个专业对应的往往是一类职业,而非一种职业。且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职业岗位要求的细化与融合,专业和职业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对应关系,造成高中生选专业,大学生择职业时出现种种困惑。但总体而言,一定的专业总是对应着一定的职业群,一定的职业岗位也总是要求相应的专业素养,互不相干的专业和职业关系,应该尽量避免。了解我国职业与专业的设置非常必要,应在选择专业之前明确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误打乱撞。
资料链接
职业分类:
1999年5月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 413个小类,1813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 商业、服务业人员, 其中包括8个中类, 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3
——本栏责任编辑 王延河
据一些媒体反馈,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有些后劲不足,不能适应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新闻专业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学生反映教新闻写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这些反馈是对新闻教育的挑战吗?新闻教育怎样才能既坚守大学的教育本质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新闻院系怎样才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原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渤海大学学报》主编的林喦博士。
采访者:有媒体反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体工作表现出来的是上手快,但知识储备比较单薄,后劲不足。而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中文系的,虽然上手慢些,但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底蕴是比较足的。那么新闻专业的学生怎么在上学期间为“后劲”做好准备呢?
林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其他专业,比如文学、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众多知识去夯实。这个夯实的过程中,除了专业老师教专业之外,学生要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作外围补充,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仅仅起到方法、理念、信息的引导指引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努力,自己做好定位、做好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采访者:您能不能以《新闻史》的学习为例来具体说一下这个夯实过程呢?
林喦:想学好新闻史,首先必须懂得历史,不仅要懂中国历史,还有外国历史。另外,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这些知识都要涉猎,都要懂一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知识体系架构,才能把新闻史真正学好。在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一个专业就像一辆汽车,仅仅有一个车的轴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轮子、车棚、方向盘等等一些物件,才能成为一个能快速运行的汽车。所以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整天仅仅抱着新闻学的书看是不对的,学新闻的和教新闻的都应该建立一种“大新闻观念”。
采访者:现在很多人对“大新闻观”都很赞同,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新闻学和文学好像走得太近了,很多学校的新闻系是脱胎于中文系的,教新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教中文的老师直接转过来的,所以现在一些人担心新闻文学化,有专家还提出“文学新闻学风生水起,新闻学教育正走入误区。”
林喦:这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新闻业是晚生的,起初最早从事新闻业的人很多都是作家或者说文学从业者,相比之下,德国的新闻业是直接从报学里产生。我觉得无论新闻学是从哪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不应该成为限制这个专业发展的理由。在我们国家,一些人认为新闻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制于文学专业,还有人在讨论新闻的归属问题,我个人觉得目前再探讨这些问题都没有意义。就当下来看,新闻的现实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职业化的进程当中也需要很多新闻人才。因此,对新闻和文学关系的讨论应逐渐淡化。因为虽然新闻学在大门类下属于文学,但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就是说即使你再强调新闻无学,否定新闻有学,甚至有人认为新闻应该归属于文学专业等等,但从国家教育部的一级学科分类来讲,它已经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了,“法律”已经认定了。接下来就是学界和业界不断地努力,建立起纯正的新闻专业理念,来积极探讨新闻的“学”在哪里,应该怎样去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急需做的。
对于已经建立新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既然建立了,就要谋求发展,归属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学科相对独立,建立有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加上目标定位合理准确,大家努力,一个学科或者专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采访者:媒体还有一种反馈,就是专业记者的问题,农业方面的报道媒体喜欢让学农学的去做,经济方面的报道让学经济的去做,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了解。有人评价说,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一些就业机会被“抢”了,您觉得这是对新闻教育的一种挑战吗?
林喦:其实这就是一个教育竞争的问题,谁的质量好用谁,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法则,这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在与我们争夺“用人”市场,我们就认为是谁谁“抢”了我们的饭碗,如果我们把这种“抢”当作一种挑战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合理的人才,要了解市场需求实际,不断调整一些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在总体规格下,需求局部调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我们也必须相信,从新闻人才的整体培养上看,一定是强于其他专业对新闻职业的领悟的。其他专业入主新闻行业工作,也是少数的,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有从事非新闻职业的。从专业就业的角度讲,这是合理的。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从事本专业的比例能达到30%以上,就属于合理的就业原则。
采访者:为了应对媒体对专业记者的要求和需要,近几年有的院校在新闻教育上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进行专业类的新闻教育。比如有的院校考虑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经济记者等等。
林喦:如今的大学教育专业越来越细化,这本身就是问题。如果在新闻教育中进行这种新闻评论、经济记者等等的专门培训,越来越做技能型教育,而不是学养型教育,这恰恰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寻找办学特色,打着各种办学特色的幌子,我觉得这实际上是误人子弟。比如专门培养经济记者这种做法,过分地去培养学生仅仅在经济领域去做,会耽误他的前程。他将来就一定要从事经济方面的报道吗?或者说社会就一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对于这种所谓的教育改革,我觉得没有必要尝试,而且对此比较反感,本来专业细化就是问题,在细化当中再细化,这不是精英教育,这越来越多的是应试的技能型教育,我们在新闻教育上还是不能忽略宏大的新闻观念。
采访者:您的硕士研究生相当比例是从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您也多次说过,您反而更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学经济、医学等专业,研究生学新闻,是不是可以应对“专业记者”的挑战?
林喦:我确实在某种场合这样说过,但前提是现在新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面窄,不够宽阔。我觉得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应该有很大的区别。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应该更全面,更精深,不仅需要有原专业的基础,还应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渗入,在“博”的基础上做到“专”。任何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有博学的基础。
其实,新闻专业的教育,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我个人觉得,新闻专业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洞察社会人际关系和发展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要学会和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尤其是在“融媒”时代;要懂得媒体发展与市场关系的能力。
采访者:刚才咱们谈到了媒介对新闻教育现状的一些反馈,其实,我们新闻教育内部的反馈也很值得关注。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5年12月,某高校新闻学博士导师在给新闻学博士生上《新闻学研究》课时,发现部分博士生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不会写新闻。他表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这件事被评为当年新闻教育界十个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或现象之一。有人痛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这不仅是博士的悲哀,更是博士教育的悲哀。
林喦:我也认为这样的博士是不合格的。但这毕竟是个案。作为个案,不是普遍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夸大,更不能由此来否定博士的教育。中国博士教育问题的结症不在于会不会写一个消息的问题,仅仅就这一个小个案来否定博士教育,实在是无意义。如果较真说,这些新闻博士是谁招的,不面试吗?面试的时候你考核新闻文体写作了吗?如果在招生时就定出规则,不会写新闻文体的考生不录取,不就解决了吗?
采访者:对于这件事,有学生反驳,教我们新闻采写的老师有的还没在媒体工作过呢。应该讲,学生的这种反馈在我们的新闻教育里或大或小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逐渐被重视,被解决,比如我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业界领导者当了学界带头人,比如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
林喦: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业界真正的报人或者在新闻界做出贡献的人,不是官员,他们首先是记者,然后做到编辑,再到总编、社长。这部分人去从事新闻教育或者在其中担任某种职务,这很合理。我觉得在新闻学教育中,至少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来源于媒体,有着丰富的媒体实践,所以我也希望真正的业界人士关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教育的发展必须靠三股力量,政府政策的支持,学界的努力和业界的支持,这其中业界的支持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业界当中不仅有实践,还有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这些需要灌输给学生,传授给学生。
采访者: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方面,您曾经多次提过想招学历史的老师来教新闻史。有没有想过去真正落实这种想法?
林喦:我一直在试图去落实。但现在问题是找一个学历史的人懂得新闻很难,找一个懂得大历史观的学新闻史的人很难。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不能培养出可以共融学科的人才。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有的人虽然读了博士,但未必懂得教育,博士可以去干其他职业,但不一定适合当老师。老师这种行业,过去我们常说,好人不愿意当,坏人当不来。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整体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口语表达能力,板书书写,教师的职责问题,心态问题等等,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满足某种专业的需要,而引进的教师对这个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态度,你再有学养不一定能当好老师。
采访者:那么您认为像新闻专业这样一个比较新的学科的长远发展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呢?
林喦: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无论是硬件的还是软件的,尤其是人才引进的力度。这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是一个致命的要素。第二是有没有学科带头人和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也就是说在这个学科的发展当中有没有领头羊,有没有一个团队去不断地努力追求专业化,以及在专业化的过程当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张力,这很关键。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职业的神圣的尊严感和价值感,甘心愿意为这个职业做出努力,盯住目标,不要泛泛。当然,学科的发展仅靠一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这个学科团队的队伍是否团结合作,是否和谐。第三个条件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我反对大学逐渐职业化,但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不参与社会不参与实践是不行的。大学是象牙塔、殿堂,但不能推卸和社会的关系。有的学校推掉了围墙,好像是和社会空气流通的,但思想里还是排斥社会,排斥实践,这好像不合适。
采访者:对于新闻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和未来您有一个怎样的期待呢?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4
关键词:职业素养;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华南农业大学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理念。1998年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要2020年》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阐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可见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素质水平、个性发挥、价值观形成、职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大学素质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通识教育已被普遍纳入高校的课程体系[1]。专业之间交叉相融、学生的知识面拓宽、第二课堂活跃、探究式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得到推广都得益于素质教育改革。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质疑和争议却不断。主要的争议点包括:首先,专业教育弱化、专业课程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高。其次,素质教育的形式化和口号化严重,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最后,专业泛化。过分强调“宽口径”和“淡化专业”,使学生变成不同专业知识的杂乱堆积体,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学生的就业能力下降等问题层出不穷[2-3]。事实证明,若不解决上述问题,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将困难重重。下面就以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为例浅谈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职业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首先要提高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二是敬业精神和道德。在职场上和生活中,敬业精神和道德表现为职业素养和个人的素质、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其中前4个方面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即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而要想使在校大学生这些未来的大树根系茂密,加强其素质教育才是当务之急。
1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素质教育都是采用发达国家通才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强调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大量的通识类和人文类课程;主张文、理相通和淡化专业,增加大量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强调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学生社会活动大幅度增加[4]。然而,我国素质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异。首先,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在原来苏联式纯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大。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设施等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尚不能满足欧美式通才教育的需求[5]。最后,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教学管理的方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均具有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的特征。如果不考虑上述条件而盲目照搬欧美式的通才教育方式,就会因为教育资源不足和高校教学管理方式落后,引起非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激烈矛盾,二者之间互相排挤,导致学生非专业素质未提高而专业素质却下降。另外,由于受到“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压力,高校素质教育的形式化和口号化就不可避免。当前,我国草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草学专业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学科发展。而且各地:校根据当地草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制定了自己的草学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计划,使草学专业教育的区域特色突出[6]。华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具有草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水平评估中,本校草学学科在高等学校中排名第7位。本学科点围绕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其热带亚热带特色,在草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近几年来,草学专业一直面临着招生和就业难的双重压力。华南农业大学从早期就开始探索草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模式。先后开展了“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农学通识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创新型混合模式的教学改革”“基于网上资源的专业课程自主性学习”和“复合型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摸索。在多年素质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上而下”设计的通才式教育模式难于解决大学生长远发展》综合素质提高和近期发展》就业的矛盾,学生、家庭和高校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认为应围绕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点要要要职业来开展素质教育的创新,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到职业素养培养中。此外,观赏草坪、运动场草坪、高夫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草坪及园林植物栽培、育种和景观设计等对于草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有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草学专业人才受到市场的追捧。因此,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被提到日程上来。为了要将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我们不断探索着适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区域就业的素质教育途径。
2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素质教育的改革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草学专业学生应具备除草学知识及相关基本技能外,还应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草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熟悉草业生产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可以看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目前提高草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助推器”,而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混合体,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在素质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养导向的素质教育改革的设想。这种教育模式是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来选择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依托职业素养,使专业教育与非专业素质培养进行有机融合。
2.1确定应用型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职业信息需求,提炼新型草业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确定应用型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广东省内有关厅局、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和省内外多家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对涉农专业人才需要开展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草坪建植与管理、景观设计、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高新技能,能在现代草业领域从事与草学相关的高新技术研究设计、推广与开发、产业化经营和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为适应现代体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及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集约化、多元化的特征的需求,开设了运动场设计、高尔夫球场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增加草学专业学生经营、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修订了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构架方面,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课基础和专业拓展5个模块。
2.2建设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的教师队伍
2.2.1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骨干教师或鼓励具有草学专业背景的中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或出国进修,组建草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2.2.2组建校外专家教师团队。主要是聘请在华南地区草学领域有较大成就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作为客座教授,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此可以依托这些校外专家的社会资源,经常带领学生到科研单位、运动场、草业高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去参观,使学生们看到学草的希望,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3对草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职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也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
3.1教学方式的改革
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克服过去的“黑板种田”教学方法的弊端。如:高尔夫球场管理的授课方法是根据草坪管理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草坪管理分为修剪、施肥、灌溉、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学习每个环节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真实草坪上现场直接讲授。
3.2提高草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技能传授者,其自身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必须有一批不仅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教师素质,而且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不断用新技术、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师。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3.3保障实习场地和经费的充足,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学专业的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规模刘天增等: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探讨要要要以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越来越小,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践的要求。加上实践教学经费的日益缩减,校内实践教学开展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南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广东省内几家有条件的高尔夫球场和运动场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还与一些高科技示范园、种植园及社会上的厂》场,通过签订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3.4科研性实践教学方法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进入第3年后,学生要开始进行科研性实践。首先,由教师根据其科研内容及行业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确定研究题目。根据选择课题的不同,加入不同指导教师的研究小组。在小组内,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择研究题目的行业发展动态、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题目,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并制定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确定的方案独立完成。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题目,使优秀论文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同时在毕业生产实习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
3.5丰富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能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活跃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如由素质教育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各种竞赛活动。通过学科竞赛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4对在校生加强创业意识教育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切实培养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应尽的义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草业的大背景下,草学专业应为区域农业经济服务,因此要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间断的创业理论教育,让学生对创业过程具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可以消除大学生创业高不可攀的神秘感,激起学生创业的欲望。
5构建多元化的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农业: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把知识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新的评价尺度。建立使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分析乃至创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如本专业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任务式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组织分工协作,学会发挥组织成员各自优势做好项目策划、资料收集、社会调研、及PPT制作和考核项目的口头表达。每个人的成绩根据完成考核任务的权重得出。另外,利用假期,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参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机会,在实践中发掘和培养学生行政管理、经商贸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且由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给出每个人的考查成绩。总之,一改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实行笔试、口试、操作、设计、开卷、办开卷等多种考核模式,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性和潜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根据对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及社会普遍认为该校草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强。主要表现在工作上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富有敬业精神、专业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8]。这些无疑和学生们在校期间接受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有关。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加强素质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适时进行实践教育体系改革、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及多元化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并不断地进行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大胆实践创新,才能扎扎实实地把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利于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6参考文献
[1]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18-20.
[2]孙二军.素质教育缘何遭遇困境[J].现代教育管理,2009》8:11-13.
[3]李治,杨杏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31-134.
[4]潘懋元,高新发.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5.
[5]岳慧兰.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途径及方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26-127.
[6]宋桂龙.草学学科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2:23-26.
[7]常智慧.草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6:9-45.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5
关键词:旅游 人才培养模式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1979年,以上海高等旅游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大学本科旅游专业教育则起步于1980年,以杭州大学招收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为标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路。截至2007年底,中国大陆共有1641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专业。其中,高等院校770所,100多所高等院校可以自主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871所,现有在校学生约79万人。不同层次的旅游院校为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旅游界有关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批评之声一直不绝于耳。旅游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动手能力差、结构不理想、急需人才缺乏、人才外流严重等突出问题。据有关统计,旅游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旅游行业的还不到总人数的50%,而两年后能继续在旅游行业的本科生也只有40%左右,也就是约有80%的旅游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在旅游行业就业。旅游专业毕业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的就业倾向,对学生来说,是对大学学习几年积累的旅游专业优势的一种浪费;对高校来说,是旅游教育资源的一种损耗;对旅游企业来说,会提高其专业培训成本;对社会来说,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在国外,随着旅游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相关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角度出发,探求并总结了国际著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在瑞士,1893年创立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旅馆业管理人才的学校。它独特的教学模式驰誉世界,成为国际公认的“洛桑模式”,强调:人才培养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构建专业理论与应用理论、教育理论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和产教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教学宗旨。因此,借鉴国外模式,分析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其影响因素,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扭转这一局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从突出办学特色、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四个方面提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是旅游院校的生命。本来,每一个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突出办学特色,而许多学校正是分别依托于如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外国语、农学、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来办学,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人们多不愿意积极创新,大家几乎都生搬硬套旅游管理专业统一的人才模式,丧失了自己特有的学科背景特色。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应该根据学校特点、生源特点、地域特点,安排自身的特色课程,突出对学生特殊技能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社会紧缺岗位设置的特色课程,可以锻炼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在就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课程设置上应重视专业理论、应用理论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落实,应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规律和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置理论主干课和实践主干课。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绝大部分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扩招的最好选择,在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基本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开展培养和教学活动,无论是列入国家重点的985院校、211院校,还是省级重点院校、一般院校,都没有从塑造特色品牌出发,都在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开展教学活动,各个高校很少按照市场的需求,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对自身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一味追求教学规模,存在牧羊式教育的倾向。
对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实际的问题,学生俨然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学校来说,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市场需求作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一些学校已率先尝试的“定单式培养”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准确地把握区域环境和评估优势师资力量,即集中和整合自己最优势的资源去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这也是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实践性教育,增加和优化实习课程
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演练为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二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选择能够代表酒店行业先进水平的经营实体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深刻感受实际工作的气氛,熟悉酒店的具体运作过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返回学校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目的性。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学校服务社会和向企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学校创新培养高效人才模式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合理安排校内外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如不定期地邀请旅行社、酒店、景区等行业人士走进校园,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注重培养职业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所学专业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本职业的重要性、趣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主人翁精神,对本职工作负起道德责任和义务。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热爱旅游行业。要引导旅游管理本科生扭转进入服务业是“大材小用”、“最下等的选择”的观点。另外,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更重操作技能,作为本专业的学生,不可能在开始工作就走上管理岗位,从基层做起,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很有必要。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社会各方对服务业的认识偏见也必将逐步减少,形成更加开放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的转变也会为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国家旅游局.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N].中国旅游报,2008-09-15(3).
[3]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24(6):76-81.
[4]申洪源.国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特色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农学专业的职业的技能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成长;制度规约
作者简介:袁冬(1973-),女,湖南涟源人,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5-0009-03
职业学校教师成长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影响。我们把制度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影响称之为制度规约,规约包含规范与约定的意思。对教师本人来说,主动适应制度是他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当然对制度本身来说,它有一个合理性的问题。当合理性缺失的时候,它对教师成长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阻碍,制度规则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以下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制度对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规约。
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制定和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酝酿这项制度。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对教师资格的标准和条件、申请认定的程序、教师资格考试、法律责任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原则上的规定。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进行了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就包括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等。同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其后几年是过渡性的工作和试点工作。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补充规定,2001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至此,一项社会化的制度正式铺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意味整个国家的教师群体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专业化的团体,也使得教师职业更加具有开放性。目前,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成为了影响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制度性因素。
教师资格证书是招聘教师的一个前提条件,它规定了承担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其本质是对教师职业的从业能力的一种考核。这种从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专业化的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起点并不是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之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内在地包含于教师整个的成长过程之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所规定的教师职业能力上的要求对教师的职前教育的规约是十分明显的。
以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学生为例,首先,一名职业高中的毕业生经过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后成为一名师范生,这名师范生被约定在某个固定的专业框架内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在师范教育这一阶段,他要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另外他还要接受教育学科的知识教育和教学技能的训练,当然也要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在第8个学期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学院会跟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办理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事宜。笔者在写此文时,正值本年度毕业班学生办理教师资格证书的时间,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对办理教师资格证书的热情很高。除了学历上要求之外,还需要提供普通话的过级证书、医院的体检结论、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单和学校提供的思想品德鉴定情况等。最后,毕业生可以凭借教师资格证书去职业学校应聘教师职业,如果应聘成功,他将由此进入职后发展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与师范教育之间有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其中也隐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某种规范和引导。
二、教师聘任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的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其身份由国家直接授予。由于学校本身缺乏一定的自,使得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直接的身份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关系越来越市场化,教师的生存处境因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研究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教师的任用制由‘计划调配’转向‘合同聘用’,教师的工资制度由‘刚性工资’转向‘弹性工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由‘国家保障’转向‘社会化运作’。”{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使得教师的发展更具有自主性和难以预测性。很显然,聘任制的实施就是劳动关系市场化的重要表现,反之,聘任制的实施会进一步加速和推进这种劳动关系的市场化。
聘任制度是一种人员任用制度,其基本内涵就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的需要和应聘者的资格,以合同形式聘任工作人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开始普遍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制作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处理教师事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无疑会对教师本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教师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也就是教师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是转变为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聘任制一般更适合于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的转变往往意味发展模式的变化,教师将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路径向前发展。原来的那种职务终身制、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和待遇上的平均主义的格局被打破之后,教师本身的发展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同时,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体现在岗位竞聘、薪水评定、职称晋升、课题申报、成果评选等许多方面。
其次是聘后管理对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聘后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如试用期的问题,事实上,许多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毕业生都经历过试用期的考验。一般情况下,试用期是一年的时间,而一些新教师往往会在试用期间产生适应。如果在试用期间,新教师能够顺利完成学校交付的工作任务,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新教师本人也能够产生某种成就感和效能感,这势必会对新教师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个聘后管理问题是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的问题。在职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在知识不断创新,信息急剧增长的时代,教师本身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教师的在职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双方可以在聘任合同书中加以商定。除此之外,还有工资报酬问题,工作业绩的考核问题,甚至还有解聘及其所引发的劳动纠纷和诉讼问题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成长产生某种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影响。
三、学科制度
职业学校的教师往往是在师范院校或其它类型的高等院校完成最初的学历教育,这一阶段一般称之为职前教育阶段。职前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专业教育,学生将在某一个学科与专业领域中完成自身的变化,如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等。这种专业教育也基本上规定了他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领域。以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是在学校现有的某个具体专业后面加上“教育”一词而形成了一个教师教育的专业。如“会计教育”专业、“计算机教育”专业、“农学教育”专业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很有可能去职业学校做会计教师、计算机教师、农学教师。这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我们称之为学科制度。学科制度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发展的规约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学科制度意味着学科边界的存在,学科边界也为职业学校教师框定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活动的空间。教师基本上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经常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的结果是一些新的专业不断出现,同时一些旧的专业被淘汰或被改造。这对在传统的学科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在职业学校,教师经常需要从一个学科领域转入另一个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工作。例如某所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被压缩规模或被取消,而同时增设了旅游管理类专业,这时很有可能需要财会专业的教师转入旅游管理专业去从事教学工作。如果遭遇到这样的事情,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事实上,目前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进修也经常会考虑到跨学科这一问题,为教师转换专业与学科领域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是当教师从一个学科转入另一个学科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可能随之而生,这就是教师本人的学科归属问题。在现有的学科制度下,教师如果不能明确地归属于某个具体的学科,就会影响他的身份认同,从而产生适应性的障碍。
在谈到学科制度的时候,有研究者指出隐含在学科中的制度性要素有,第一,一门知识的学科地位关系到入门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利益,在这里,知识的分类与社会的分工,知识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出现了制度性耦合,存在稳定的联系。第二,学科精英之间通过知识的生产、传递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联系。第三,围绕一门学科知识生产、传递、交流与监管工作,出现了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如学校、研究中心、大学学系、资料中心、出版社机构等。{2}这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发展具要重要的启示意义。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这些隐含在学科中的制度性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专业发展产生某种影响,教师本人需要主动地融入学科制度中,例如选择社会声望高的学科与专业,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取职业利益;加强与学科共同体中的同行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构建一个稳定的学科知识交流网络;充分利用各种制度性机构和制度性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等。
四、结语
制度的视角能够揭示出职业学校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奥秘。职业学校教师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完成自身的变化与发展的,因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本人来说,制度环境是一种外在的、客观的,甚至带有强制性的制约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学校教师必然要消极地接受制度的控制和安排。面对制度,职业学校教师更需要一种主动适应的态度。制度环境总的来说也是不断变化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制度环境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敏感性。例如2000年开始执行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计划”,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就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释:
{1}周光礼,彭静雯.从身份授予到契约管理――我国公立高校教师劳动制度变迁的法律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