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1

    一、着力推进全面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

    二、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三、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硬保障

    文章不仅为我们企业方指明的方向和道路,更将对乡村旅游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大环境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创新举措,增添动能的直接工作指导下,湖北乡村旅游产业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针对乡村旅游的具体实施方案,我有以下建议,请区委区政府给予考虑: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农业景观(非传统景区)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合理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满足乡村振兴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严格控制乡村开发建设。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地、水、空气和土壤环境问题的监督管理;保持乡村活力与可持续性鼓励乡村采取多样化的特色发展模式;大力扶持乡村企业发展,创建有活力和特色的乡村社区

一、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阶段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优美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要优先将学校、医院、图书馆、广场、公园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纳入规划建设,不断改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及能源供给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与工作要求。在加强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要与之并头齐驱,加强乡村人文环境建设,倡导农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加强乡村民主法制教育、国民伦理道德建设。

    第二阶段是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综合推进的转变,乡村规划要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不断完善乡村互联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产品销售、人才培训、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等提供服务,全面普及农业信息化。

    第三阶段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功能,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目标一致。明确了农民为乡村建设主体,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措施,发挥农民积极性,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二、注重可持续的规划管理

    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围绕“生态”和“以人为本”两个中心,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旦得到批准,就必须按规划实施,不能随意更改,同时也要重视规划的综合性、超前性、科学性和务实性。

    规划要注重夷陵区地方特色,保护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乡村差异性,避免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在规划建设同时,要加强保护管理,在基础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研究长效管理机制,避免引发污染问题,影响生态环境。

三、注重社区优质服务

    乡村规划和建设必须要有长效管理,通过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乡村老龄化问题等举措,解决居民发展遇到的问题,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数字化农业,完善社区支持农业、金融服务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模式,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旅游业繁荣,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四、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府积极倡导,在政策、资金、制度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1、对农业项目发放政策性贷款;

2、成立乡村发展中心,建立财政资助体系保障乡村的发展;

3、重视财政资金项目的审核,将乡村公共设施、乡村住宅房屋、乡村休闲设施等三大类纳入“乡村发展财政资助计划”,以促进乡村社区快速发展。

4、制定和推广关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性鼓励政策,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三农、支持就地发展农村产业配套项目、支持外出人员回原籍居住创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等

5、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居民在乡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作用,让居民参与到乡村管理,护乡村生态环境。

五、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业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2

一、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区有79438户有线用户,其中完成数字化整转67926户;4144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1600户直播星用户。坚持有线、直播卫星、无线统筹协调发展。有效发挥村村响工程作用,在已安装的148个村播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音频。解决边远地区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三电”保护,及时应对和正确处置影响安全播出的各类突发事件。特殊时期、重大节假日确保安全播出,实现了“零插播、零停播”。大力实施公益性电影放映工程,完成农村行政村公益性电影放映8880场,受益群众22万余人次。

(二)存在的不足

1.宣传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能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

2.全区广播影视区域和城乡发展还不很平衡,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拓展广电新业态不够,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培育。

4.由于机构改革,职能整合,我区仅设有广电网络分公司,无电视台站。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改革创新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以宣传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广大用户为落脚点,采取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同时传输,交叉覆盖,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和广大用户的收视效果,推动我区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举旗帜

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广播电视工作的各个方面。

2.坚持以人为本

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群众基本利益诉求中推动发展。

3.坚持融合发展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4.坚持统筹协调

正确处理广播电视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与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等重大关系。

5.坚持改革创新

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增强区广播电视事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全区广电系统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广播电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通过高、标清方式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提供多套高质量的节目,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三、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依照国家的有关政策,不断完善广电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做大、做强、做优广电媒体,努力提高社会满意度。实施好“三网融合”工程及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根据我区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按照以下思路有计划分阶段的积极推进。

1.实施广播“村村响”应急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现代化应急广播体系,有效提高党委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村村响”转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文明建设和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等内容,期间插播娱乐节目、公益广告、惠民政策,农业信息等,使之成为政府与农民的“连心桥”。

2.积极推进城乡网络建设。未来五年,广电网络公司预计投资2000万元,对城区小区现有的双向网络进行更新改造,宽带业务和视频业务同时入户,并逐步实现光纤化。同时,双向网络逐步向农村延伸,扩大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预计发展用户10000户。

3.实施“三网融合”工程。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充分利用光纤网络和先进的设备,开展互动电视新业务,实现具有双向化、数字化和IP化的电视业务互动平台,极大地拉动内需,让广大用户受益。

4.实施“户户通”工程。贯彻落实好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局的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户户通”发展规划和用户安装工作,使居住距城区偏远的居民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收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5.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切实加强对全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统筹协调监督全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工作。特殊时期、重大节假日及时启动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应急抢险小分队员随时待命,领导加强值班,确保安全播出,实现“零插播、零停播”。

四、保证措施

1.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要做到一切以发展为中心,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健全完善各项机制,使我区广播电视事业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3

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既要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而城乡经济发展是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我们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延伸为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如果不能首先在观念上打破二元经济社会分割的观念,进而逐步在体制和政策上体现二元经济社会统筹工作的话,要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很困难的。二元经济社会的统筹实际上包括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统一协调,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或者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的统筹。

二、为什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呢?

这是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体制等原因,在当前中国二元经济社会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极其悬殊的发展状况。二元经济社会的矛盾具体包括工农二元产业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矛盾、大中小城市二元结构的矛盾、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的矛盾、富人和穷人二元社会的矛盾等等。一般来说,前者较多地代表着现代、先进、富裕、文明,后者则反映了传统、落后、贫困、愚昧。二元经济社会之间既存在着显著的发展势能差,又具有较强的供求互补性。二元经济社会的长期分离脱节、传统一元长期的落后、贫困、愚昧和弱小是造成中国近年来经济不活、社会不稳的根本原因。占全国70%的中国农村人口消费全国30%的社会商品总额,这是多年来中国内需不足、市场需求疲软、大量产品过剩积压的重要原因。注重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的矛盾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发展、调整、重组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工农产业协调化、条块经济融合化等等,已经成为中国许多沿海发达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之有效重要经验。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就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充分利用当时中国沿海地区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社会之间显著的发展势能差和较强的供求互补性这一规律和特点而发展壮大的,中国小城镇、县域经济、乡镇企业也是利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发展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而发展起来的。许多地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和区域经济、国家重点项目周围的地方产业和中小企业、城市经济周围的郊区经济、农业产业等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而且,利用二元经济矛盾发展起来、收到好处的不仅是二元经济中落后的一元,而且是先进的一元。也就是说在推进中国二元经济融合发展中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城市化战略、农业产业化战略、传统产业现代化战略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中城市、现代工业也是大有好处的。二元经济社会的特征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国情,二元经济社会矛盾是中国过渡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重大问题。同时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矛盾也是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巨大潜力所在。就是说,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差距既给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整合、转化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和矛盾,同时也给二元经济转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希望。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问题也是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基础问题,推进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思路、战略、政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完全一致的。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道路

必须正确处理四对二元经济社会关系:一是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其内涵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根据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必须十分注意既弥补不足,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扬长避短,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并不就是泡沫经济,它对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有及好的促进作用。但它确实又是一把“双刃剑”,若失去规范、使用不当,就将给整个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三是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只有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又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我国实现真正的和全面的小康。为此,要尽快实现从“吃饭”农业向市场农业的根本性转变。四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中西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一个人力、物力资源供应的广阔基地和极具潜力的“内需市场”。要大力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东中西部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小康”是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为标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和谐协调发展的小康。过去的消费主要在“物”的方面,现在人们已开始追求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必然要求我们通过及时的和正确有效的消费引导,帮助和鼓励人们加大对“知识消费”、“精神消费”的投入,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专家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发展指标的实现可能要难于经济增长指标。而仅有经济的富裕,没有精神财富和社会人文品位的跟进,实现“全面小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发展的关键是在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二元经济社会矛盾的症结是城市社会、现代部门和东部发达地区与农村经济、传统部门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互脱节和两极分离。推动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一是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通过自身内部努力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二是市民、工业、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打开封闭的城门,扩大投资、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加强与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扶持、交流和合作,三是国家政府要对农民、农业、农村和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扩大转移支付、增加财政贴息、信贷和产业政策的保护扶持,促进二元经济社会的融合和混合生长。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工农产业发展、协调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条件显然已经基本具备。

五、统筹城乡发展和二元结构,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二元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观念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绝不能因为加快工业化和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失业问题困扰各级政府的头疼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调整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一定程度上是其为政府进行改革而付出的社会代价,我们决不能因为一部分企业家和在岗职工的财政税收的贡献增加而轻视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社会失业和扶贫济困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协调社会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是社会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西部民族地区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的不发达地区,更是重要经济资源和少数民族分布较大的地区,它们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稳定和繁荣。我们决不能因为其直接投资效益较东部低而有所轻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我们重要战略方针,但是决不能离开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和股份化改造而孤立进行。实践证明,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重大问题,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长期相互脱节分离、差距悬殊就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二者关系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则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改变改革以来至今仍然存在的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社会发展,过分重视经济指标的提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必须高度重视二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西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和降低城乡失业率,注重多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政治地位、经济利益和文化生活。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坚决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六、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社会差距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思路,这是从思维观念上、战略思路上而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短期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因为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差距是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西部经济、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完成。当然也是不可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时完成的。但是这决不能否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根本思路。既要避免悲观失望的思想,又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念头。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着眼,从统筹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工作行动着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七、必须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矛盾为动力,以促进二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途径,把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鼓励城镇人员和企业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传统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和促进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尤其要鼓励其相互投资和入股,发展合作和混合经济。例如近年来,中国政府决策界和学术理论界都异口同声地认为加快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但是,许多人把城市化片面理解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部分农业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我认为城市化还应该包括部分城市人员和企业到农村牧区兴办实业,城市化应该是一个城乡双向交流、融合发展的概念。当前鼓励城镇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更成为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必然之举。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初具规模,许多大中小城镇已聚积了相当巨大的能量,具备了向农村辐射的基础和实力,形成了推进中国城市化的优势所在,也是现代化巨大动力之源泉。全国已建立城市660多个,工商建运服企业数十万个,城镇职工22亿人,仅国有单位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上千万人,吃财政饭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数千万人,还有数量庞大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二元经济之间的巨大的势能差和互补性客观上奠定了分散型城市化和城乡交流合作的社会基础;但是由于城乡双轨体制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的交流发展尚不正常和通畅。因此,促进现有城市人才、技术、资金、文化、信息向农村的扩散是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扩散、辐射和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城市人员和企业在推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巨大的辐射功能和优势,利用城乡二元结构具有较强的发展势能差和供求互补性,全面实施新的上山下乡实业工程,促进部分城市人口和企业、经济、文化、科技向农村的扩散,与农村自然和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形成的生产力,这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八、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做好统筹城乡工农产业发展、协调二元经济社会的工作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4

一、垃圾分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一)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议题

垃圾处理横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两大领域,在北京市每年召开的生态和环境建设大会上都是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大城市的垃圾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是垃圾围城,因为垃圾乱堆、乱埋、乱倒会污染水体和大气;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而言是垃圾运不出去,城市运行状况恶化,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造成社会失序。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末端垃圾处理设施能力和在前端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是预防和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两条并行的主线。

垃圾分类的直接效果是生活环境改善,与民生密切相关。每年的全国和北京市两会都会有相当多的提案建议涉及垃圾分类问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反映出全社会对改善环境和改善民生的强烈意愿。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在经济社会面临转型提质升级的重要关口,从垃圾分类这一具体工作抓起,将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产生深刻影响,对生态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必将引领城乡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垃圾分类是舆论关注的敏感问题

对于垃圾分类,有两类偏激的观点容易形成对公众的误导。近年来,国内主要城市普遍面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无处填埋的窘境,垃圾焚烧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使得“邻避效应”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一类偏激的观点认为“邻避”有理,政府和企业应当顺应“民意”,撤销焚烧厂的建设规划,依靠垃圾分类、“零废弃”、“零排放”运动实现垃圾完全的资源化利用,不需要焚烧处理。另一类偏激的观点认为焚烧厂处理能力已经存在,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热值能够满足处理工艺的要求,前端没有必要进行垃圾分类,劳民伤财,垃圾都拿去烧就可以了。

垃圾是否需要分类,怎么分类?成为舆论长期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无疑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自此可以抛开争论,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努力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

(三)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的现实难题

垃圾分类的持续动力源自于群众的广泛参与,关键是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北京市从1996年在西城区大乘巷社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20年时间里一直坚持。垃圾分类在大乘巷社区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并积极参与的重要原因是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参与促进习惯养成,通过习惯推动环境改善,通过环境强化参与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共识并身体力行,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推动垃圾分类持续开展的内在动力。

垃圾分类成在坚持,难也在坚持。在媒体上经常出现“混装混运”影响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的报道,根源是绝大多数居民分类投放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居民反映分类垃圾混装混运问题与环卫部门反映垃圾分类投放质量不达标问题相互交织。垃圾分类或是成为了环卫部门的独角戏,依靠垃圾分类指导员或专业分拣员完成考核任务指标;或是流于形式,垃圾分类与未分类一个样,装在绿桶和灰桶里的垃圾没有区别,混装混运在所难免。

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法宝,就是要紧紧抓住垃圾分类“四环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掌握垃圾分类工作的根本方法,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印⑷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通过制度落实促进习惯养成。

二、垃圾分类是完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垃圾分类的目标是构建两型社会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垃圾处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其制度基础是1996年4月1日起生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确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发展理念中明确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结合中外垃圾处理发展的实践,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环卫发展规划基本思路中构建了垃圾处理的“金字塔”目标体系。即:处在顶端的是减量化,即减少垃圾的产生,往下两层分别是再利用和资源化。前三个层级涉及循环经济的范畴,主要措施包括限制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净菜进城、不剩餐、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和垃圾分类等。再往下是热回收,也就是垃圾焚烧或生化处理,最后一级是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中的干湿分开,是对后两级垃圾处理的直接支持。对于垃圾处理的“金字塔”体系而言,顶层的循环经济目标必须借助社会管理才能实现。

(二)垃圾分类的实质是社会协同治理

垃圾分类问题的关键是社会治理的结构和关系,也就是社会治理中的体制、机制设计问题。“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是垃圾分类社会治理的基本结构。

北京市已经在2012年3月1日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当年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优秀立法,至今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撑。从法规执行情况来看,政府推动有余,全民参与不足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症结。环卫科研部门组织的对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显示,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而实际参与率仅为10%。如果严格执法,面对90%的人都是违法者,必然是法不责众;如果不严格执法,法规成为一纸空谈,混装混运问题既成为10%参与垃圾分类市民的痛点,更成为90%旁观者的借口。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是破解当前矛盾的关键。在战略上,需要在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之间建立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求得最大公约数,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力量并付诸行动;在战术上,需要在模式、资金、技术、运行、管理和执法方面建立最小公倍数,使措施方案可行,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积极稳妥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三)垃圾分类的关键是主体作用发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10类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如物业单位、自管单位、村民委员会、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等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主体责任。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单位”为管理单元的社会管理体制逐渐解体,而相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则相对滞后。对于个人而言,弱化了“单位人”的管理归属,却没有“社会人”的管理承接,导致在垃圾分类这样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工作上力不从心。从某种意义上看,垃圾分类工作既是在构建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的制度环境,又是在帮助完善落实最基层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管理必须与社会管理共同推进,实现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的融合发展,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

三、垃圾分类是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一)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金石

2014年2月和2017年3月,两次视察北京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北京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12月,中央时隔37年再次召开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方法路径。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包括再生资源利用)四大环节的任务,涵盖了城市管理、发展改革、住建、环保、工信、商务、规划国土、社会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职责。在北京市的城市管理改革方案中,已经把再生资源回收管理的职能从商务部门划归城市管理部门。但实现垃圾分类的全链条、全流程管理,仅仅把某个职能划转是远远不够的。相对于政府这架机器而言,某一个部门只是零件,零件再复杂,体积再庞大,也不能替代整架机器的功能。只有把整架机器开动起来,零件间相互配合、高效工作才能做出垃圾分类这样综合性的产品。城市管理部门在改革中被赋予了综合协调的职能,能不能发挥好主导作用,其他部门能不能发挥好配合作用,垃圾分类就是试金石。

(二)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的示踪剂

垃圾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中涉及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等多种要素,各要素间相互交织、互为因果,要素背后是政府政策与各级管理、作业、执法、监督行政主体,以及政府与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各类资源主体之间的博弈,成效如何体现了一个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水平,是公民素质、组织动员能力、社会治理能力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垃圾分类必须紧紧抓住精细化管理这条主线,在精准细化、精密细致、精心细腻上下功夫、求实效。垃圾分类在哪个节点上出了问题,在哪个环节上推动不下去,反映出的现象是在运行机制上出了问题,而需要调整的往往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以及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三)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创新发展的桥头堡

蔡奇市长提出“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垃圾分类抓起”,要求每个区都要拿出一个街道,其他街道(乡镇)要拿出一个社区(村)建立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要连线成片,最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5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建设;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虽与原提法只两字之差,但这“现代”两字给我们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新思路,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对我们今后的文化工作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华舍街道的文化建设与服务,更应抢抓发展契机,争先保优,走在前列。为此,我们在“以人为本”、“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三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地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更好地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政府与民间联动,引导群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柯桥区委区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创建文化强区,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对文体活动的参与热情。我街道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建立以政府文化团体为主,民间文化团体为辅的多级联动工作模式,为群众文化大繁荣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街道政府层面上,其汇聚了全街道的优秀文艺骨干,因此具有很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开展文艺活动不可缺少的设备,加之其具有政府职能,代表政府从事群众文化活动,这对搞好本街道的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也是搞好本地群众文化的主力军。其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大做强文化团体,使其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龙头”。如我们组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精英,实行“自发与引导结合,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方法,对文艺精英实行有效管理。首先我们挑选乐于奉献、善于组织、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文艺骨干,参加区级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班,然后再由各社区组建的广场健身操队、太极拳、太极剑、腰鼓队邀请老师进行集中辅导。到目前为止,全街道在册群众文体队伍18支,参与群众文化骨干培训200多人,为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有生力量。二是做大做强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使其成为全街道群众文化活动的纽带。三是以文化惠民为抓手,找准群众需求与政府投入的结合点,开展丰富多彩且又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我们每年多次组织承办区及以上文体活动,积极开展街道内的才艺PK、文艺演出、农民种文化等活动,有效引导群众文化体育健康发展。

在民间文体层面上,我们积极引导推荐,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等,激发其积极性。如对于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和参加区级文艺演出比赛、运动会等给予政策倾斜和经费补助。同时对民间群众文化团体的活动严把节目审查关。对不符合要求的节目予以调整,抛弃其不健康、不全面的东西,不断丰富其节目内涵,增强感应力。对演出效果不好,群众反映不好的演出,更是果断亮出“红牌”,限其改进,从而将民间群众文化团体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对于民间群众文化,我们更多的是进行引导与发掘。如在幸福水乡才艺秀暨民间人才“”文艺巡演活动中,我们尽力为每个民间群众文化团体搭建展示的舞台,如兴越幼儿园、东周居委会、亭东舞蹈队分别展示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红梅赞》、《荷塘月色》等节目,不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而且我们从中还发掘了一些优秀节目与一些民间艺人。如我们后来推荐了兴越幼儿园表演的舞蹈《好一朵茉莉花》参加了全区比赛,其直接晋级进入了全区十强。民间群众文化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富有。为此民间群众文化也逐渐成了百姓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喜事。

二、节庆与业余并举,促进群众文化多元融合发展

形成以节庆文化为主,送戏下乡、业余群众文化生活为辅的多头并举工作格局,为群众文化大融合构建广阔的发展平台。给节日文化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增强节日的喜庆氛围,而且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全街道内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统筹安排。联合宣传、团委、文化、民政、科技、教育、妇联、老龄办等部门每年年初对全年全街道的节庆文化统筹安排,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二是重点突出。每个节庆日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或历史内涵,为此,应根据节庆日的特殊涵义做到重点突出,增加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内容丰富。要通过深化节庆文化内涵,丰富节目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设施与人文并重,促进群众文化内涵品质提升

(一)提升设施的文化内涵

文化设施应该是具有文化特点、文化意蕴、文化内涵、文化象征的建筑。一座好的文化设施,其造型和外观应该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质、文化特色,体现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为此,我们要求街道内各社区(村居)的文化设施建设要具有当地的特色。如亭西居在文化礼堂建设,除了文化礼堂建设的共性外,更突出其自身的特色。在具体建设中,除了常规的文化活动室、视听室、阅览室、书画室、电教室等的配置,尤注重挖掘居本传承“善”文化、乡贤文化、科普文化、爱心文化、村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特色,将文化礼堂建设与技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有效结合。在增加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此文化礼堂让人耳目一新之外,更是成为群众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

(二)提升服务的文化内涵

所设置的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应该力求做到新颖、独特、益智、有趣,贴近当地的文化传统,贴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要通过自己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启发和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引导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如亭西居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平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举行敬老礼仪、成人礼仪、礼迎新生儿和新婚夫妻仪式,进行道德讲堂教育培训,开展读书会、书画赛、篮球赛等竞赛活动,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公共文化配送、文化艺术培训、乡村文艺汇演、传统民俗文化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送文化,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增强居民对文化礼堂的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常态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在传统节日里开展主题活动,如“欢乐元宵、欢聚良朋”猜灯谜活动、“迎中秋、庆国庆欢乐亭西文艺晚会”等活动,增添了浓重的节日气氛,居民齐夸文化礼堂活动内容多,传统氛围浓,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提升人的文化内涵

街道内各类文化设施的工作人员面对的是广大群众百姓,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其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所以对其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应该有文化,懂文化,有文化学养、文化内涵,应该是典型的文化人。他们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艺术特长。他们应该特别热爱自己的职业,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近年来,我们在全街道各社区(村居)文化阵地建设上推行了长效管理机制,以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各社区(村居)在加大文化设施投入的基础上,都配备了专职的管理员,配备率达到100%。这项工作的创建既提高了我们街道的文化品位,更实惠了广大群众。但同时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为此,我们积极争取经费,通过多途径培训与进修,定期开展交流会,不断提升他们的学养与内涵,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礼貌温和,他们的一举一动优雅文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四、试点与普及交织,扎根基层文化大餐普惠群众

结合街道实际,我们推行文化综合体试点,实现政府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综合体是一个多功能的交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创新体。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各部门、各系统在公共服务体系的终端社区(村居),建设了社区(村居)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点、村邮站、老年活动室、村居文化大礼堂、居家养老室、体育健身路径等众多基础设施,但是由于部门割据,资源分散,利用率较底。为此,我们在张村进行了村级文化综合体的试点,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整合资源提效益

首先是进行场地的整合,把所有的项目集中到一个区域,使其既有办公场所,又有文化广场、文化讲堂、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文化舞台、健身器材等活动场所,实现资源的互补。其次是人员的整合,将文化管理员、村邮站工作人员等进行合并,减少多头管理,精简人员开支。再次是资源的整合,集中各部门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大事、办实事。通过建立公共服务的综合体,聚旺了人气,提高了各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开展活动聚民生

我们先后还多次组织广大群众开展业余体育活动。一是举办第四届“张杯”篮球赛,继续推广篮球特色项目。二是多次举办“老年人健康讲座”、“负重竞速比赛”等群众性健身比赛(活动)。三是举办由企业赞助的“银都水岸杯”篮球赛、“荣达杯”羽毛球团体赛等。四是积极组织居民参与上级体育比赛和展示,获中国象棋比赛第二名、老年健身秧歌比赛金奖、老年乒乓球赛团体第二、个人第一等成绩,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的良好文体氛围。在社区体育中我们还组织了中老年人在华舍商城、各社区、(居)村举行广场健身操、腰鼓队、扇子舞、太极拳等健身活动,每天自发参与群众达1000余人,特别是今年推广居民参与佳木斯健身操展示,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展示效果得到了区老年体协的高度好评。另外,我们街道实施了“2131”电影工程,由街道电影放映员下村为广大群众服务,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放映了电影168场,符合率达100%,共有3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看到了电影。

(三)农家书屋促提升

在农家书屋创建上,一是前期先对全街道各村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加大投入创建工作,严格对照“农家书屋”标准,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努力抓好软件建设,由街道文化站统一采购“农家书屋”的图书,使每村都达到标准化、健康化,全街道村级创建率达100%。在原有县级文化村的基础上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做好各村居社区管理员培训与考核,力争达到良好级以上。二是我们多次举办文化演出活动,并经常督促他们做好相关活动资料的积累,为各项考核准备。三是努力营造文化氛围。目前,全们街道村村建有乒乓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宣传阅报栏,部分村居还建有篮球场,村村建有4-5支业余文体队伍,常年活跃在广大群众中间,既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四)净化市场倡文明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范文6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