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库;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2 — 02
现代远程教育不但教学手段依托现代的信息技术,并且其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也都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原本相互独立存在的各个功能的信息系统,造成各个功能间共享信息困难,影响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建立统一的具有完备功能和可扩充功能的新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将会加强跨职能域、跨部门的协同业务建设,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共享,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持续地适应和支持学校的管理改革,推进信息公开和服务机关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因此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有全方位性,下面列举几个常用的功能模块。
一、教务管理与学习过程信息化
教务管理与学习过程信息化是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发展10余年来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现在被主要建设的信息化功能。教务管理和学习过程这两部分的信息化系统比较成熟了,最长的已经使用了10年了。但是,作为这两个功能的代表是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平台网站,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不能实现数据库共享。虽然数据库中有很多共同的数据,但实际用起来都是先在学籍管理系统中建立学籍,然后再有专业人员将其格式转换、分发、导入到其他教学平台中,不能做到使用统一的数据库,造成某个系统的数据库内容滞后。因为数据库不是统一的一套,造成很多功能不能协作,有事要用人工进行填补,比如人工将某信息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
例如:教学平台有对学生平时网络学习时间的监管功能,而教务管理系统有对平时学习成绩的记录,该记录占终结性成绩的一部分,但是因学习和管理两个功能是独立的,所以要由教师在教学平台中统计平时成绩,并再填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如果建立完全统一的数据库,这两个平台间脱节的这一工作将不复存在,节约大量的管理压力。
因此,对教学全过程中教务管理和学习过程两大主要任务应建成新一代业务高度协同、信息高度共享的教学支撑平台,覆盖大部分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的信息化需要。其业务功能涵盖:功能更完整、使用效率更高的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及教学过程支撑;实践教学管理;基于流程的教学支撑系统整合;教学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
二、科研管理与协作信息化
科研是高校教学工作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既独立于教学之外,也统一于教学之中,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是相铺相成的。从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提高科研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加强科研管理与教学、人力资源及财务管理的整合、扩大科研的协作和科研团队影响力等四大方面着力建设完整的科研管理与协作平台。其业务功能包括:支撑科研管理全过程的科研管理系统;科研团队展示及科研成果平台;促进交叉集成的科研协作与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科研过程与其他业务领域的信息整合与业务协同。
三、财务与资产管理信息化
校园资产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各类资产(房产、设备、家具、图书、藏品等)的管理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整合,实现完整、准确、可审计的校级资产综合管理;基于完整的资产与财务数据,建设相应的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以财务数据统计分析起点,建立和完善包含各类权威数据的共享数据库,数据集成要达到准确、权威、完整的要求,同时提供丰富的查询、搜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数据集应兼容各级标准,以满足校际沟通及国家主管部门数据上报的要求;扩大和深化数据仓库的应用范围,该平台将逐步覆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产财务、人力资源以及学校整体投入/产出分析等领域,实现校、院系管理者能够随时获取全面、准确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辅助决策,提升学校管理决策的水平,为学校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手段。
四、校园公共服务的信息化
校园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包含综合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共享服务。综合办公自动化不仅要涵盖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功能,满足多层次办公信息化需求,而且能够与学校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通讯平台进行无缝整合。使其成为学校办公工作流的核心,为跨部门工作流业务提供保证,大幅度提升学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信息共享服务是整个校园信息化的软件基础设施,对它的深入建设是全校协同业务和信息共享的必要保障。主要建设内容有:重点促进教学、人力资源、科研、财务等领域之间的全局业务整合。大力建设信息化门户系统,使之成为学校一站式服务的起点。引入WEB2.0模式,促进学科博客、师生合作、信息展示平台的建设和广泛应用。建立全校统一的部门级网站信息平台框架,采用先进的网站开发和管理平台,使得各院系部门能在统一的规划下,快速、低成本的建设信息网站,同时保证个性化和开放性。平台的国际化与多语言支持是学校国际化战略的最重要保障之一。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财务管理信息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7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趋势不断明显。在校园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工作管理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校园一卡通是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并且为校园管理工作提供了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服务管理平台,这是促进校园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在校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中,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的作用能够提学校园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管理效益。
一、校园一卡通的主要作用
1.电子付款。从本质上来看,一卡通是一种校园电子钱包,实现了校园消费的无纸化。一卡通持有者在校园范围的消费网点进行消费时,能够取代现金消费和刷卡消费形式。电子付款是一卡通的最主要的功能,在校园内的应用也使最为广泛的,特别是在学校食堂、图书馆、超市和水房等日常生活和学习方面。首先,在校园中通过特定的终端服务设备学生能够将与一卡通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转入到一卡通,实现了自助转账;其次,学生还能够和银行之间签订相关的转账业务,在具体的时间将具体数额的钱转入到一卡通中;最后,通过移动银行自助终端或者是通过POSS机学生能够完成消费和电子支付。从这一方面来看,通过一站式的服务,能够对校园消费进行集中管理,完成校园的数字化结算。
2.实现信息共享。在学校建立的校园一卡通管理平台上,一卡通和学校人事、学籍、教学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各种信息数据的共享工作。通过查询一卡通就能够得到持卡人的基本信息,通过对这些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工作,能够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大量的原始数据支撑,对这些数据的合力使用能够使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有对性。
3.资金的统筹管理。目前,在我国很多学校进行财务预算和管理方面都存在有比较大的漏洞,比如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私自挪用资金、入不敷出、谎报科研费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学校的财务部门虽然知道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在实际解决的过程中效果不佳。但是,在学校校园内使用一卡通之后,只要是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的资金消费行为都可以通过电子转账实现,不需要直接使用现金。这样在每一个月的结账时间,学校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一卡通管理系统直接管理校园的消费情况,并且可以将各种费用直接划拨到各部门的账户,这样就有效降低了学校内部的现金流动量,避免各部门收入不上交的行为。在使用校园一卡通之后,能够及时对各部门的资金流量进行控制,保证资金可以及时上交,方便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
二、校园一卡通在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中的作用
校园一卡通能够将收费管理、教务管理、机房管理等诸多功能和学校的不同系统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动态掌握每一个持卡人的实时动态,这样不仅满足了学校内部不同层次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不同规格管理卡的兼容问题。校园一卡通在使用当中不仅能够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快捷,同时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为实现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校园一卡通在校园网络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校园一卡通能够与学校当中的其他管理模块顺利实现信息了解,从而能够将校园变成一个数据网络,使学校各方面管理工作尤其是校园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校园一卡通能够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十分先进的管理工具,从而能够为学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充分利用一卡通平台的优势,建立学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1.构建学校收费信息管理模式。校园一卡通据有电子支付功能,使用校园一卡通平台能够对校园的收费、消费系统进行同一,减少校园内部的资金流量,可以对校内的各种收费实现统一结算和管理工作,并且在校园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能够通过校园一卡通结算平台将收入进行定期入账。这样能够通过学校财务系统的财务信息数据客观反映校园的经济活动,能够有效增强校园不同部门之间资金分配的科学性,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强财务信息的信息化管理。在校园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当中可以将校园一卡通与学校的其他系统进行连接和捆绑,具体有学校内部的MIS系统、OA系统,通过学校在建设中预留的扩展接口能够实现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数据共享。这样可以将学校其他部门的基本信息规则和学校财务部门的信息规则进行有效对接,能够根据校园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以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部门为主建立一个财务管理工作平台。在学校内部,只要是牵涉到与经济事项和财务核算等财务工作有关的业务都能够通过相关的部门将统一格式的数据交换到学校财务处,这样能够使学校内部涉及到学校财务的信息能够及时反馈到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 计算机 智能化 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校园网是把分布在校园不同地点的多台电脑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校园网能为师生员工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达到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方便教学的功能。例如,在校务部门建立网络服务器,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电脑与电脑之间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是校园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
目前,我校被教育部列为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我校数字化校园在硬件系统和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校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下,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均有效提高了全校上下的工作效益、满足了师生信息服务需求。
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
(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
(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
(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资源共享、知识传播、育人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教职员工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从而达到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并最终构造一个数字空间下的虚拟校园。例如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与学,或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我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校企合作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子系统。教师运用信息科技、在线教材、结合教育学习理论将教学从传统教室移到网络上课,这种方式比传统教学活动拥有绝对的优势。另外,在线学习也是以网络平台为沟通基础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登入平台后,进行教材浏览、讨论、测验、做作业。像这样,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环境上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层次。
目前,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基地等各处均能联网,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意识逐步增强,信息技术培训增多;校园管理变得科学高效。
数字化校园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强化其积极因素,弱化其消极因素,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凸显学校的特色。一个理想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由五个要素组成:①在线课程:学习者必须依据在线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活动。②在线测验:以多媒体网络的方式呈现,并于受测结束时能立即给予回馈,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进而增强学习效果。③虚拟教室:虚拟教室提供学习者合作学习情境,学习者借助它来进行讨论、观摩、与合作学习,教师则利用它来辅导学习者学习。④教学管理:纪录学习者的学习信息,以提供教师辅导与评估学习者的依据。⑤学习工具:常有的有笔记本、搜寻引擎、个人化环境等,这些学习工具将支持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所以多媒体在线学习不再受限于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依自己的学习环境及状态弹性的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如此一来,过去由上而下的知识传输方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成长通道,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大幅增加。
“数字化校园”有助于建成一个基础设施设备较为完善、功能相对齐全,资源相对丰富的集办公、管理、教学于一体的一流校园网络环境。总体看来,提升理念、培训技能、低投入高效能、创建方便实用的“数字化校园”,用业务管理软件来代替各部门的手工操作,以既有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形成数据中心,提供广泛的查询和数据报表服务,并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形成决策支撑系统。
此外,校园信息化在提高师生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例如建立开放性的社区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提高家长育子的能力与知识、提高家长信息素养等方面提供平台,实现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学环境,这也是我校数字化校园所实现的目标。
校园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如何,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综合竞争能力。构建高度智能的新型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数字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展创新的工程,在促进软硬件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也应当开展相关人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校园数字化。
参考文献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4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ork.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and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the result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ampus networ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关键词: 校园网;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65-03
0 引言
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年科研经费量、科研人员能力以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等已成为反应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若高校仍然依靠传统office操作方式对科研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实际查询、数据处理效率、归纳统计等各方面也将远远落后于科研事业发展速度,为此很多高校都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承担着对高校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性建议等责任,对制定高校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和科研交流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为了使科研工作始终领跑在时代前沿,基于校园网络结构建立起一套高校自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科研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以校园网为载体,结合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在现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信息化发展理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率,适应时展要求。
1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职能和意义
1.1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
1.1.1 项目申报、评审管理
根据系统报表功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对申报项目进行添加,并对项目的申报部分提出修改建议。在系统评审功能中,可以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对具体评审的形式以及流程进行定制,在将项目信息输入后,再对所需要的检验进行输入,以此为基础将项目公告以及项目负责人信息提交后在网络上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能够根据项目计划、项目状态以及完成时间等由系统以自动生成的方式对需要结束的项目进行提示,并完成相关通知的发送,由负责人在对项目最后信息提交后进行在线审查。而对于已经到期的项目,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相关链接便捷地以邮件、短信或公文等方式在提醒后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1.1.2 科研经费管理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在实际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的项目。在科研管理系统中,应能够从年度预算、项目预算以及支出管理这几方面对分割单生成,在对不同项目资金管理进行加强的同时保障高校科研经费的正常运转。而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可以在充分联系高校实际的基础上对其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及调查,在对具有良好可行性、能够对二次开发设计方案进行提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高校科研管理需求。
1.1.3 科研数据共享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要求,高校每一年都需要将其所获得科研成果以及科研项目进行统计上报。在年度统计方面,有社科和科技这两种类别,并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需求进行上报。而在设计科研管理系统时,则可以使系统能够直接同上级系统进行连接,以此使统计人员能够更为便利地进入到系统管理当中。同时,科研管理系统也应能够随着教育部门指定系统的升级而及时更新,在对信息孤岛问题进行积极解决的同时对资源共享目标进行实现。同时,通过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建立起具有动态特征的数据库共享基地以及科研管理平台,以此为高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员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全面、准确且及时的科研资源,更有效地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高质服务。
1.1.4 科研成果统计
目前,高校在科研工作开展中对业绩具有很高的重视,对此,就需要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管理以及整合,通过相关信息传递、反馈系统的积极建立在对科研管理标准化进行实现的同时,最大程度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共享,以此为科研以及教学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服务。成果方面,主要包括有、成果鉴定、科研课题以及研究专利等。同时,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具有对所获得成果如论文、著作以及课题等进行管理以及查询的模块,并能够在项目组成员中对工作量任务进行分配。
1.1.5 数据统计分析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因工作需求,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结论的获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而在科研管理系统中,也应提供数据模拟分析模块,即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条件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报告分析图进行处理,如线形图、柱状图、3D图以及饼状图等。在数据输入阶段,管理人员则可以在将查询信息进行建立的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得、并将相关内容、数据在导出后进行项目、人员、成果以及资金等不同类别统计。而在此过程中通过适当条件的设置,则能够对图形分析以及统计数据图进行生成,通过直观、准确分析结果的获得更好地满足领导分析以及决策需求。此外,科研管理系统也应具有智能查询功能,能够在对不同科研业务信息进行查询的同时对查询结果进行导出与存档。
1.2 建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高校的不断建设,在高校服务以及科研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形成了自身的科研方式,在对自身学术氛围营造的同时不断优化科学工作、强化科技管理体制,并大力开展团队以及平台建设,获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同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高校能够具有完善、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本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在更为准确、及时对本校科研成果进行查询、反馈的同时对高校科研管理过程进行管理,以此获得科研信息的规范化管理。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年科研经费量、科研人员能力以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已成为反应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校园数字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若高校仍然依靠传统office操作方式对科研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实际查询、数据处理效率、归纳统计等各方面也将远远落后于科研事业发展速度,且不能满足现今高校的发展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该问题引起了重视,建立起一个基于校园网的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高校工作开展的当务之急。
2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对不同范围以及层次的校园网进行了建设。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的信息,目前,美国已经有很多大学加入到研究协会当中,即以网络为途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及合作。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学者托夫勒就曾提到过,美国已经是标准的信息化社会。而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信息建设作为本国的一项重点建设内容开展,并使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发挥作用。
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科研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功能实现效果以及构建形式方面都将对高校信息化程度产生影响。如何通过发达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以及规范化,可以说是现今很多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研究的一项课题。同时,目前也依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时还没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应用,依然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这样,科研管理人员则很难以高效、及时的方式对行业最新科研动态进行掌握,并以此使本校的科研工作产生更大的负担。不仅在信息方面难以保证及时,且在很多科研工作如课题申请、经费以及信息动态等方面都需要以人工方式进行反复处理,很可能因此产生错误问题。由此,积极建设高校内部科研管理系统,则成为了现今我国高校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项工作。
3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1 信息化建设要求
校园网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基于校园网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艰巨、且长期的技术实现过程。对于高校来说,其在科研工作开展中需要充分联系实际需求进行更新、优化,而系统也需要根据此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改造、升级,通过对先进经验的积极学习、借鉴,对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改进,在对其中模块功能逐步细化的同时不断提升系统的功能性以及易用性。
在实际对系统进行设计时,系统设计人员需要同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科研项目负责人、财务处相关人员积极沟通,充分了解到目标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目标以及功能需求,在充分按照科研目标以及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管理系统设计。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联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在日常的操作中更好地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升级反馈建议,努力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和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3.2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架构
3.3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流程(以横向课题为例)(图2)
3.4 应用优势
基于校园网建设高校自用科研管理系统,是我国科研形势的重要要求,也是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积极体现。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具有以下方面优势:第一,基于校园网建设高校自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其极具我国特色的科研管理模式将有效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在将先进计算机技术同优秀管理方式良好结合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对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在对高校原有科研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积极改善的同时有效提升高校竞争力;第二,在信息系统中,应能够对纵向以及横向的数据关联操作进行实现,在较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人为错误,以此使计算机操作能够更好的对高校科研业务操作需求进行满足;第三,在现今繁琐的科研工作中,操作人员经常需要完成工作量较大的批量录入工作。而在信息化系统中,其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录入的结案,并在其中具有内容自动拷贝、输入项目切换以及输入法自动切换等功能,将有效提升科研数据的录入速度;第四,在高校实际运行中,其很多部门都将较为频繁地对科研数据进行查询。在信息化系统中,其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更为简便、利于查询的功能,能够通过多个条件较差查询方式的应用更为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进而使数据查询效率得到大大提升;第五,在某种程度上,科研统计报表是高校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需求,而在信息化系统中,在不同模块中都对实际业务流程处理需求对统计报表进行了设计,以此为高校不同部门提供更为准确、明了的统计信息。
4 应用成果
某高校科研处自建校起一直使用的是自2003年自行开发使用的科研管理系统。2013年,因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曾购置过一套成型的科研管理系统,但由于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没能切合该高校实际工作环境和需要,导致该购置系统完全不使能用,致使该高校只能弃置购买的新系统,而继续使用2003年自行开发的老系统。为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该高校基于校园网络体系,在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信息化管理思维,切实满足了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经实践验证,改进后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发挥出信息化应用优势(详见表1),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效率。
5 结束语
科研管理是现今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校园网的高校自用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系统设计中能够把握重点、联系高校实际,以系统的科学设计更好地满足高校科研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史文君.云南大学文科科研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345-349.
[2]李海生,李春青.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7):6269-6270.
[3]陈晓U.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有色金属加工,2014(02):105-108.
[4]翟成景,盛振武,王洪义.山东协和学院科研管理系统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77-79.
[5]张永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4):66-68.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也在不断向着信息化发展,这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完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就要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在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上都要深化改革。教学管理信息化要求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教学进行管理,构建现代化、数字化的校园,也能够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找出切实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强调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几项加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
首先,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知。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热情不高,同时高等院校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无法真正做到信息化,降低资源利用率,对高等院校教学信息管理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次,高校教学管理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虽然很多院校有自己的网络中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一些活动和业务,但是还不能够满足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信息资源共享不畅,也会出现信息重复录入的情况,降低了工作效率。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入口和认证方式有差别,用户会在用户名和密码上浪费很多时间,也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维护成本,使得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不突出。再次,相关部门对于教学信息管理信息化投入的资金较少。一般来说,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投入较大,尤其是建设的初期,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高校经费紧张,制约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甚至有些院校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长远的利益,降低了网络的利用率,使信息资源无法整合,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第四,信息化人才缺乏。现有的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慢,大多数都是网络维护人员。技术人员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学管理部门的限制,导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最后,教学管理者的信息化素质低,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优秀的教学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传统的思维没有得到转变,所以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2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能够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使教学管理工作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通过同一个系统联系起来,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有利于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流程,能够使教学管理工作通过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高效开展,信息技术也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学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共享,不仅是在学校内部,还包括学校之间的共享,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3加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首先,要转变思想,重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调整现有的体制,确定建设的规模,然后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的人员,最后制定符合建设需要的政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这样能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其次,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化管理,而是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实处。再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要保证安全可靠,能够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做好信息的开发和建设,注重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四,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对空缺的岗位进行填补,能够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化团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最后,要提高教学管理部门的素质,定期对管理部门进行技能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信息化素质。
4总结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能够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也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本文针对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为高校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作者:张大力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林鑫.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38-141.
校园信息化管理范文6
人事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现状,论述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提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现状分析
(一)人事管理工作定位不准确
人事管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业务助手与咨询顾问,是高职院校其他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战略合作高职院校发展的伙伴,在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未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未充分认识到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人事资源开发对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投资力度不足,导致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能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二)人事管理理念陈旧落后
据了解,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人事管理,将人事管理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事的管理及人事档案的管理方面,忽视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静态的而非动态的管理,不利于提高教职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容易导致人才危机。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在传统管理理念下,采用旧的人事管理思想与方法,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为旧的上下级关系,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事管理效率较低。
(三)人事管理者素质较低
人事管理者素质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人事管理者培训不到位造成的素质低下。诸多高职院校在人事开发方面的投资不足,在人才开发方面以培训与交流为主,形式单一,忽视了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锻炼与心理培训,从而致使人事管理者素质较低。第二,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人事管理者素质较低。部分高职院校任人唯亲,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职工的升迁不以其工作绩效为依据,导致部分高素质人才流失。第三,人事管理者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员素质较低。据了解,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人员为人事部门的老员工,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但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弱,管理方法陈旧落后,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人事管理工作。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拓展高职院校人事工作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职工对各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事管理难以满足教职工的需求,急需进行改革。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加强,能够使教师通过校园网快速查询所需人事的信息,了解学校制定的人才资源发展战略。可见,人事管理信息化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增值服务,优化了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第二,进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档案载体经历了由竹简到纸张再到录音、录像等电子档案的变迁过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实行人事管理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进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行高职院校人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人事改革,希望发现和正确使用人才,促进各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人事部门全面了解教职工人员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为人事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人事管理信息化对人事部门的管理内容、工作职责等进行了明确划分,节省了人力与物力;对人事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避免了传统人事管理中重复劳动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人事工作时间,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二,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高职院校领导者决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为教职工人员带来了一定便利。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客观准确地反映教职工人员的动态变化,为高职院校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并提升高职院校领导者决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此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校园网、教职工自助服务平台等途径为高职院校教职工提供自助自查服务,为其带来了极大便利。第三,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各科室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与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人事管理工作信息量大,各方面内容之间联系紧密,需要人事部门各科室之间相互配合,互通有无。可见,人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各科室之间的团结,为人事资源共享与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三、高职院校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人事管理的内容
人事管理的内容广泛,信息量较大,且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建与发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人员调动日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事管理难度。从管理内容来看,人事信息可分为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工作职能来看,人事信息可分为工资信息、人事档案信息、员工业绩信息、基本人事信息以及政策信息;从信息的存储形态来看,人事信息则可以分为纸质信息与电子信息两种。这些人事信息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是高校开展人事调配与劳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应注意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对人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各高校要选择一种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合理规划人事管理内容,了解各种信息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促进人事管理系统顺利运行。
(二)树立新的人事管理理念
人事管理理念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思想指导与行为指导。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人事管理观念与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树立新的人事管理理念。首先,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认识到人事管理的重要性,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人事管理者应注意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人事管理理念,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人才流失;最后,人事管理者应加强学习,积极践行人事制度改革,改变旧有的人事管理理念,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协调学校与教职工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人事管理效率。
(三)完善人事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高职院校应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建立教职工信息数据库,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人事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高职院校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而教职工信息数据库可以为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因此,高职院校应注意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将大量教职工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汇总、统计、存储和分析。其次,高职院校应注意完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依据管理内容将其分为人事科管理、师资科管理、劳资科管理及人事管理,规范人事管理操作流程,实现全方位管理。最后,高职院校应注重加强校园网建设,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将考勤、薪酬管理等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注意信息的更新与完善,实行资源共享,促进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结语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与教师队伍的壮大,人事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各高职院校要在树立新的人事管理理念、完善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从而有力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者:张苏珊 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事处
参考文献
[1]陈利红.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现状及信息化建设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9-130.
[2]李晨光.关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2,(3):329.
[3]白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之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