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30-02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并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不是在封闭状态下形成的一成不变的文化形态,其发展和建设要受到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影响。目前,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已深入高校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网络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
信息化校园的出现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网络环境促使校园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
1.1 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
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交叉”,并进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是指高校校园内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它克服了主、客观的分离,实现了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构造了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社区。
1.2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主体的参与方式呈现出平等性
网络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在于交往的虚拟性,在虚拟条件下,网民的交往角色是虚拟的,交往更加平面化,是一种典型的横式的平等交往。当代的青年学生受其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强烈的多元化和个人本位化特征,这在校园网络文化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同时,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同乡等种种交往“圈限”,从而使的交往更加自由平等。
1.3 主流文化影响作用弱化、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更加显著
价值多元化的基础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和价值取向,经过反思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由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因此,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必然弱化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伴随着校园信息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度空前加大,传统的“校园特色”或“独立性”有一定程度减弱,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日益增强。
2 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广泛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网络世界。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阵地,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高校师生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网络的普及应用开辟了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新时代。
校园文化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不是存在于学校围墙之内的闭环系统,而是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功能性联系。当今,对于校园文化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无疑就是网络。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作用,“并非简单是非、优劣、好坏能作结论,即使是消解与融合、正面与负面的影响,也是相互包容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的互动与发展”。
2.1 网络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1)网络使先进思想有更快的传递速度;巨大的速度优势,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加快了校园文化的发展速度,将相对封闭的校园变成开放的信息交流空间,扩大了校园文化的信息来源和活动空间。
(2)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校园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高校可利用网络充分展示自己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将抽象的精神文化具体化,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既可将本校学生凝聚在自己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同时又向社会宣传本校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积极扩大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
(3)网络的应用能够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在接受文化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将刺激和强化已经觉醒了的民族文化意识,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今后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坐标和新思路,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2 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
(1)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受到强烈冲击。网络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互联网上或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信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外来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左右。从而使网络文化给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带来强烈冲击。
(3)互联网淡化了大学生的责任心。由于目前网络环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网上行为主要依靠用户的自觉和道德约束。因此,在互联网上,人们似乎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些都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造成道德责任感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4)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非制度文化环境。与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相比,在互联网上组织活动,不需要遵循某种制度和规则的约束,从而带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也比较难以控制。网络文化的这一特性,也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和发展。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网络时代,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当前应从精神文化、物质基础、管理监控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真正实现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和引导功能,保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3.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学校的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在网络环境下,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1)塑造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高校应把塑造大学精神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学校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以校园网为交互平台,培育师生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及理性
的批判精神,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离开和谐的人文精神,网络技术就有可能将青年学生引向邪路。应将网络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广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训练他们的情感意志,抵御网络不良思想的侵害。
3.2 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在网络环境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1)加强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络硬件系统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关系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育,要求高校转变观念,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运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发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主题教育网站。利用电子公告、聊天室、电子信箱、专题栏目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加以引导。在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3 加强管理和监控机制,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它的建立健全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网络环境下,不仅要发挥传统制度的优势还需要建立适合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制度。
(1)依法治网。近年来,网络犯罪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各国纷纷积极推进网络立法,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法律政策,严格依法治网,打击网络犯罪,为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良好的环境。
(2)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虽然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使网络管理和监控在具体实施阶段缺乏依据。各高校可以广泛发动学生,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利用这些制度对学生网络游戏时间、浏览内容等进行一定的限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利用校园网向广大师生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采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网络化是时展的特征,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培育时代精英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开发网络优势,加强学校物质环境、管理制度、精神内涵建设,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为完成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 1 ] 蔡克勇. 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 J ]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6):1-8.
[2]高鸣.试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32-33.
[3]高鸣,贾敬远.网络文化视域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70-71.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网络教学;构建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17-02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当今全球信息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并且社会生产活动都无法离开计算机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的技能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能水平已经作为职场普遍要求的一种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在计算机能力培养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注重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使计算机实验教学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技能够适应社会职场的需求,培B出高素质人才、同时持续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计算机实验室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极为重要,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有章可循,在安全管理制度下,实现实验室安全。下面就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1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构建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构建起来的平台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运用这种校园网与局域网的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实现校园网与局域网的网络化分层管理。为了不同专业计算机实验,设有实验室局域网络系统以及独立的分部实验室。首先是能够按照运用不一样的网络管理模式对各个实验室的实验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管理;甚至对每位学生上机操作适时查看。使管理效率更高,管理更加简化。当然带来网络维护任务更加艰巨、且网络安全运行更加重要,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要求更高[1]。
1.1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信息化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与兴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进行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采取先进的网络化等教课方法,在网上可以自主选择课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多接触到计算机行业发展与现状,从而毕业后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更快地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
全自动管理与监控课程信息,记录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数据和实验成绩,详细记录、分析、统计、存档,有效做到按制度、规章办事,避免人为因素,实现智能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实验中心网络监控系统。计算机实验教学需要一个良好学习、操作环境,而网络智能化的管理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建立局域网,采用直连等方式,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2]。
1.2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
在校园网与实验室教学局域网两套系统并行中,在教学时,学生只能够使用实验室局域网络服务,这样学生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就不会被分散。在开放的时段,开放系统启动,确保网络教学能够规范和灵活地开展。计算机中心局域网络,需要拥有中心服务器。对资源实现共享,管理者可以对各级服务器进行运用。采取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安全性[3]。
要重视计算机实验室局域网建设和维护工作。因此计算机实验室要重视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计算机使用者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和电子资源共享;计算机实验室应该定期检查IP地址是否存在冲突和错误等问题,再者,减少由于网络共享带来的黑客的网络恶意攻击等问题。保证实验室网络的安全运行。
2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
2.1组建不同专业实验室项目管理模式
在高校进行不同专业计算机实验课程的过程中,还要对每个学期的所实施的基本项目进行全面性管理,要对于每个学期完成不同实验项目的结果进行全面性科学分析与总结。同时通过教学软件可以实现系统性的检测模式管理实验课程进行的相关内容。从而,为整个教学内容的进展提供跟踪性的服务,从根本上实现网络化管理的最终安全目标[4]。
2.2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与安全管理制度
要高度重视并认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要想尽办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并降低其安全管理中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制定出一套正确、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形成安全适用的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制度,大大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服务。
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极为重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广大师生使用计算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师生在上机的过程中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按制度来进行操作,师生、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在安全管理制度下,实现实验室安全[5]。
2.3 注重建立实验室安全规范
通过制定实验室安全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防范灾害与快速应对灾害能力。例如,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两个以上的防火器,并且要定期更换;防鼠、防盗、自然耗损等意外灾害产生时要保证有序、有效的应对;在规定周期内,实验员要参加各级各类安全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罚条例,以杜绝安全隐患[6]。
要根据实验室各专业教学实际要求和实验室建设目标,逐个学期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同时落实好各层级实验室管理责任;责任具体到人,各级人人把关,形成一张责任安全大网,让隐患无处可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各级管理部门应作为一项严肃的日常工作,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责任人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日常不间断检查评价过程中,才能有效保障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有序圆满执行[7]。
3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与作用。在构建和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挥特色,构建好、管好和用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一起努力,把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景涛.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管理分析[J]. 云计,2005(6):106.
[2]张铭.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多方位改革方案[J]. 信息与电脑2016(4):220-221.
[3]赵爱玲,崔朝军. 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2012(5):39-40.
[4]张小林.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09(4):99-101.
[5]张志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 黑龙江科学,2015(6):102-103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校园网络 安全需要 安全问题 管理措施 管理技术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媒体形式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对学校教育、学生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致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作为校园网络,怎样才能安全呢?
一、校园网络安全概述
校园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和办公数据等信息的流畅传输和资源共享,指校园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中的所有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因素而遭到破坏、瘫痪、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简言之:是指为了保护校园网络不受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总和。
二、校园网络安全分析
1、从硬件方面来看,好多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络之初,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校校通”工程的标准来建设学校校园网,删掉了必要的校园网络路由器或防火墙、防病毒网关等硬件配置,忽略了校园网络安全入侵检测(IDS),没有在校园虚拟网络内规划子网(VLAN),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简单连通状态,缺少校园网络的前瞻性建设指导思想,从而使关系网络安全的数据流量访问策略,屏蔽病毒端口攻击无法从硬件方面保证实施。
2、从软件方面来看,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使校园网中的计算机受到电脑黑客的威胁,比如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系统、校园网站平台、资源库平台,几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漏洞。
3、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考虑
学校网络管理者对网络设备的细节管理思想麻痹,对网络设备安全保护意识不够重视。尤其是一些偶尔的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防止非法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各种偷窃、破坏活动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为学校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也造成了管理上的很大安全漏洞。
4、校园网用户的管理制度所表现出的问题
由于校园网络用户管理制度建设目前还不够完善,加之用户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对安全设备和资源的利用和投入不足、不及时,都会构成校园网信息安全缺陷。
三、校园网络安全的解决策略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核心不是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正确安装调试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网络中心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是网络安全的有效手段,校园内外网的访问者尤其是内网用户才是网络安全的防范对象。因此,一个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应该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意识为重点,以安全技术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为落实。
1、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只有配置网络安全产品,病毒防火,防病毒网关,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将学校内部不同的楼群划分为不同的网段,彼此隔离。
2、对于校园网络配备的安全产品,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产品的所有功能,动态检测技术、安全访问控制、高速包过滤技术、反入侵与抗攻击技术、多级安全管理技术、实时安全审计技术、应用技术、带宽管理及VPN等。尤其要做好数据访问控制策略的实现,流行病毒端口的屏蔽,入侵检测,数据包跟踪报警,处理提示等。
3、将校园网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链,确定不同的安全策略。学校的核心教学数据资源,保存在网络核心层的不同服务器上。其中安全策略要做到:访问控制、QOS实施、身份认证、用户安全审计、在线检测、数据加密、提供基于组的用户管理、自动阻断、日志分析,提供与防火墙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联动功能。
4、根据校园网终端用户需求信息特点,在整个校园网络内部以楼为单位划分子网,在可网管交换机上进行不同子网VLAN的访问控制策略和IP/MAC绑定设置,流量控制P2P,QQ,BT,POPO协议阻断,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络广播风暴现象的发生,网络总带宽的独占现象发生,阻断了不同子网间可疑代码ARP等病毒的大面积暴发,也从根本上最大程度地解决了网络阻塞,速度延迟,全面感染的可能性。
5、安装企业级网络版杀毒软件到桌面。为每一位校园网用户安装杀毒软件,在学校网络中心专用的服务器上安装杀毒软件的总控程序,由网络中心电教人员负责每天专门的病毒库升级工作,动态检查校园网内所有电脑的安全情况。
6、作为校园网络管理者,要随时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官方最新补丁消息,还要掌握国家计算机反病毒中心的最新病毒预报信息。
7、做好数据备份。成立专职备份中心,建立学校分层次的数据备份机制。把校园网关健数据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当成网络维护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来抓。从应用层面上来讲,提高数据保护意识,备份重要数据是现代社会每一个电脑应用者必须要养成的一个良好习惯。
四、结论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校园网络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用户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也成为网络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在IPV6技术走近的今天,校园网的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自然面临的管理问题也多样化,网络的运行状况、资料的应用情况、网络监控粒度和管理力度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要重新思考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网络风险;安全管理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必须依靠教育;而人类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目标,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数字时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概念: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象等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体现出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三个方面的特征。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素材)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娱乐)的全部数字化,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
一、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构架
1、校园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设
校园网及分布于不同物理位置的数字化设备,是开展数字化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可靠、安全的,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建设一批实施数字化教学的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用于自学、自主实验的电子阅览室、DIY实验室等。
2、知识库和信息库的建设
包括课件库、辅助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等,把有特色的成熟的课件、教案、教学实践等资源集成为课件库,把教学背景资料、史料、案例、教学参考资料集成为辅助资源库,把图书馆建设成检索方便、涵盖全面的电子图书馆。这是数字化校园丰富的、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
3、应用系统的建设
应用系统是教育教学的行为体现,完成教学资源的调度,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服务,为教师提供方便的教学环境和引导环境,为管者提供高效的管理环境。适于不同的需求,应用系统应涵盖传统意义上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等,如基于 web的公共信息系统和电子公文流转系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开放资源管理系统、基于用户的网络和桌面管理系统、电子身认证系统等。
二、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网络环境
1、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2、3G即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的典型特征是能够同时提供语音及数据的高速无线移动服务,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
三、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向
1、完善数字化校园运行服务体系
为了数字化校园的稳定运行,信息主管部门应做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用户服务指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问题解答、操作指导、密码修改等服务;技术支持指为学校各部门提供软、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应用管理指为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而相应应用系统进行的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等运行维护工作;系统管理指设计、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系统,以及电子邮件、Web主页、FTP等基本网络服务系统的运行维护。
2、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运行畅通、安全稳定、可控可管的网络是现代高校校园网络的目标,也是数字化校园运行的有力保障。高校应推行校园网“三全机制”,即全网认证、全网监控、全网防毒,有效监管和记录网络用户的上网行为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用户管理策略;建立校园网络应急预案,包括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重要服务器和核心设备故障应急预案、数据中心异常应急预案等,以应对数字化校园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状况;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包括异地备份、双机备份、多介质备份等,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校园网络安全日志管理系统。
3、云计算在校园网中的作用
云计算应用于校园网需要其提供IT基础架构,而不需购买昂贵的硬件设备。可以在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实现覆盖全面化、性能最优化、规模最大化、费用最低化,同时还能满足教育网络所需的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技术先进性等多方面需求。
二、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管理
高校校园网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担当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重要任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何使校园网免受黑客的入侵、病毒的侵袭和其他不良意图的攻击等风险,已经成为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全管理已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后期的重要任务。
安全管理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安全技术是配合安全管理的辅助措施。学校必须建立一套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模式,制定有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订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章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构建安全管理平台,组成安全管理子网,安装集中统一的安全管理软件,如病毒软件管理系统、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网络安全设备统管理软件,实现校园网的安全管理。
(一)、物理安全对策
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
2、设备安全。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二)、逻辑安全对策
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关闭一些不常用却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程序;对一些保存有用户信息及其口令的关键文件使用权限进行严格限制;加强口令字的使用,并及时给系统打补丁,系统内部的相互调用不对外公开。
在应用系统安全上,应用服务器尽量不要开放一些不常用的协议及协议端口号。如文件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应用系统,可以关闭服务器上如TELNET、RLOGIN等服务;加强登录身份认证,确保用户使用的合法性,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
三、安全管理对策
1、领导高度重视
对网络安全而言,领导重视更重要。网络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仅靠技术老师的工作职能无法完成。
2、随需求确定安全管理
随着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策略的制订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延续过程。应该遵照国家和学校有关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针对学校专项应用,对数据管理和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使用的安全技术,设定安全应用等级,明确人员职责,制定安全分步实施方案,达到安全和应用的科学平衡。
3、建立严格制度的文档
网络建设方案;机房管理制度;各类人员职责分工;安全保密规定;网络安全方案;安全策略文档;口令管理制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响应方案;用户授权管理;安全防护记录;定期对系统运行、用户操作等进行安全评估,提交网络安全报告以及全面建立计算机网络各类文档,堵塞安全管理漏洞。
三、结束语
高校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不停的努力探索;校园网络安全及技术防范任重而道远,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也要不断改进,保证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良性发展,确保高校数字化校园朝着健康、安全、高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里鹏等.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21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36- 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高校房地产资源是各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房地产管理与高校教学、科研、办公和广大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大部分高校住房分配制度已从实物分配转变为货币化住房补贴,高校房产管理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呈现新的变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经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变革,高校的房产管理的信息化变革是必然的趋势。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高校房产管理的水平成为一个新课题。
1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高校房地产科学管理工作效率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可以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房地产信息查询、信息交流平台,学校领导可以实时查询学校房地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合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高校各二级单位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互通信息,为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工作程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管理逐步规范化,可以有效提高房地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1.2 有利于高校房地产资源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之后,可以更好地开展房地产规划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土地、基础设施资源,做好房地产资源的规划、建设、分配等工作,从整体上把握学校的房地产资源,再根据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的基本情况,合理分配房地产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为房地产管理部门实现由“静态服务向动态服务,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如可在校园网上建立房地产管理主页,公布房地产有关非信息、政府和学校的各种房地产管理制度、房产分配和调配信息、房地产档案、职工公积金及住房补贴、房地产项目建设招标信息等。教职工可以很便捷地查阅到自己权限范围内所要查看的档案资料,为提高服务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1.3 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管理中档案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随着高校房地产情况的不断变化,房地产档案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变化和增加,房地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收集常规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还要及时更新有变化的档案。依靠传统的房地产档案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房地产管理中档案收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运行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之后,相关管理者就可以将各种纸质的档案资料通过电子技术转化成电子文档、影像资料等,分门别类地整理到房地产信息网络化中,这种利用新技术进行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无疑会使得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和准确。
1.4 有利于提高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房地产管理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在校园的资源共享,为校内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工作所需。同时各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还应适时建立网上链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和学习别的学校的管理模式,积极沟通和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推进整个高校房地产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最大范围的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2 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可行性条件
2.1 信息化的大环境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这无疑给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网络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创新性等特点和功能,能够及时、准确、有效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它是房地产管理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房地产管理信息的整体效益。国家信息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这为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2.2 领导的重视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保障条件
目前,各高校都已认识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校领导重视房地产管理工作,配备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房地产管理队伍,加大了资金和硬件的投入,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照相机等设备,目前许多高校还聘请了专业的管理信息网络化开发建设人员,建立了房地产管理信息平台,成立了房地产信息管理建设专业小组,希望构建出完善的、扩展性强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
2.3 校园网络不断发展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给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一方面,校园网网络环境为实现房地产管理工作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房地产管理部门通过应用房地产管理软件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后,再将其传输到校园网上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从而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服务,因此校园网络为实现房地产管理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以及二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普遍提高,为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3 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形成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管理理念
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已成为时展的必然。首先,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高校房地产管理部门形成房地产管理网络化的管理理念,构建学校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改变陈旧观念及落后的管理模式。其次,制定周密详细的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实施计划,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人员安排、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完成时间等,为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工作。
3.2 加强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高校应大力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在为房地产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照相机、投影仪、扫描仪、数据服务器、管理软件等设备的同时,高校还应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平台,加大投入,通过对信息、资金、人才的整合,强化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
3.3 提高高校房地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实现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服务,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而且还要有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就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来管理房地产,因此对房地产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熟知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①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对房地产管理人员采用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思想成熟、专业过硬的管理队伍;②选拔一批既懂房地产专业又有多种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参与房地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房地产管理队伍的结构;③建立健全房地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对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考核成绩显著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3.4 完善高校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和规范
高校房地产管理网络化建设与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与否直接相关。首先应控制好房地产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质量,制定和传送的公文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保证数字化文件符合规范化要求。对房地产管理工作产生的各类文件和决议,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实行前端控制,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行性。其次要做到房地产相关管理信息收集齐全、完整,让具有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信息材料保存完好。最后要保证房地产管理工作信息采集符合规范,方便计算机管理。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严把每一道房地产管理基础工作的程序关,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网络化输送高质量的信息。
3.5 研发标准规范的高校房地产管理软件
高校房地产管理软件是实现房地产实体信息转化为网络信息化的主要工具之一,如果没有标准、规范的应用软件,难以实现房地产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目前高校设计的房地产管理软件还不够通用和规范,各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或依托有实力的软件开发商,研发规范通用的高校房地产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的软件既能满足一般需求,又能满足特殊需求,能做到兼容设置。同时,根据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对软件加以改进和升级,使高校房地产网络管理软件朝着规范化、集成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3.6 加强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为保证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的互访和交流、实现房地产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高校必须首先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严密的信息管理制度。高校在建立房地产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公告栏、留言版、信息查询、信息打印、汇总统计、用户注册、系统管理、信息变更日志及日志管理等模块。其次要不断丰富交流平台的内容,逐一开放房地产管理信息目录,做好上载公开的房地产管理资源信息,向授权用户提供检索、查阅、打印等服务。
3.7 注重高校房地产管理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校园网络化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
1 如何建设好校园网络
如果建好了校园网,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粉笔、黑板换成了计算机、投影仪,还是沿袭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当然,可能灌输给学生的东西更多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得更牢了),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质的变化。大趋势应该向自主式教学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侧重点,有自己的特点,不像现在的孩子培养出来都是一样的。这才是网络教育带来的本质上的区别。
在校园网建设后,学校应注重“四件”平衡,即硬件具备、软件跟上、“智件”超前、“潜件”保障。其中“智件”意为掌握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潜件”则是针对教育技术的各种服务和管理。学校的全员培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一些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完成后,往往只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领导却很少参加培训,这种做法很危险,只有领导认识到校园网的功能与作用,才会积极提供相应的环境促使教师学习和使用校园网。
2 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的建设目标后,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全国90%的中小学校都要建立独立的校园网。其实,“校校通”并非“校校网”,最终的目的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而不是让每个学校都建一套自己的校园网。目前在校园网建设中,在资金总量短缺的大环境中,还存在着局部资金浪费的现象。
这方面有误区也有误导。一方面,一些重点学校或是市里、省里扶持的学校,片面地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档次,实际上就是浪费。深圳有一所学校光布线就花了200多万元,装修一个网络机房就用了60万元;但也有一些学校,没有资金,看别人做校园网,也非要建一个网,结果投很少一点钱,做出来的所谓校园网,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生产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误导学校的决策。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向建设教育城域网的方向努力。像郑州就建了三个中心,用三台核心交换机,下面的大学通过千兆接入,中小学通过百兆接入,整个教育城域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网。北京朝阳区也是这样做的,通过四个中心,把全区300多所学校全部联起来。
在教育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应先考虑教育城域网,在此基础上,再看校园网如何投资。因为城域网建好后,每所学校的校园网建设都能从节省路由器、服务器、软件等几项中获益;有了城域网之后,同样的校园网建设至少能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资金。如果一个城市有上百所学校,那么校园网建设由此而节省的资金就非常可观了。
3 校园网本质是应用
一般认为,校园网是为学校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管理活动服务的校园内局域网络环境,并且它是建构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之上并与因特网连接的。
这个概念比较强调局域网概念,强调多媒体技术。这样的概念会不会造成导向上的失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校园局域网建设的封闭型倾向和设备堆砌、技术高难的贵族化倾向。一方面,资源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又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一方面,设备堆砌闲置,教师对高难度技术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却难进校园网的门槛。再看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应用往往是放放Powerpoint幻灯,通过共享调阅调阅文件,学校网站开设的栏目主要有:学校简介、校长寄语、师生风采、校园新貌、教学设施、学校荣誉、家长通讯、校友通讯等内容。这是校园网应有的功能吗?值得深思。
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与教师,网络的基本技术特质是开放、交互与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们主动学习,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因此,校园网络环境必需基于互连网应用。所谓校园网络环境(俗称校园网),是指基于互连网应用的,提供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兼顾教学研究与学校管理的网络媒体教学环境。
4 校园网的基础是管理创新
虽然校园网的建设面临各种困难,也遭受了很多的失败,但多年来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校园网的建设是学校中的“纲”,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之后,应对现存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个系统的集成与协调发展,避免重复投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在总体规划下分层次逐步扩大,使工程形成良性循环。校园网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一定要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急需解决、见效又快的环节作为建设校园网的突破口,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网的热情。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成熟技术,既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维护更新更有保障。
另外,要加强基础工作,做好调研,弄清学校的真正需求,找到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制订整体规划,研究制订学校的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为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在教育行业,不是有钱就什么都能做到,但是没钱是什么也做不到。中国教育网络化正是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中,钱不多但是想做很多事。这就需要精打细算、循序渐进,任何形式的贪大求洋,都会导致我们为此付出高昂的学费。这将使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达到省钱目的的计划落空,使教育改革步伐徘徊不前。因此,教育城域网、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教育网络化的实施与应用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最好的选择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应用实效。
参考文献:
[1]傅秀斌.将E-learning进行到底.中国教育网络,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