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1

就业率高的原因每每相似,就业率低的专业却各有各的“苦情”。本文将对这二十个低就业率专业的就业障碍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纵观表1与图1,就业困难上榜专业分属八个不同的门类,分别是教育学、艺术学、法学、医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理学。与高就业率专业相反的是,众多专业中没有工学门类,可以看出,工学门类下的各个专业的整体就业形势良好,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在这八个门类中,艺术学、文学门类专业的就业难现象是社会公认的。由于中国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并且国家大力发展的基建产业对于此类专业的需求量不足,而扩招更使这些门类下的专业雪上加霜。

在这些艺术、文学等门类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农林经济管理与中西医临床医学这两专业,它们分属于管理学与医学门类。管理学与医学门类的专业整体就业率较高,然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都以76.67%、70%的低就业率入围了名单。这也提醒了广大考生与家长,高就业率门类下的专业并不一定都容易就业。

(一)原因:就业难,原因有很多

图2中的各个专业三年就业率极不稳定,波动较大,并且通过表1,可以看到这二十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都低于80%,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与社会对于专业的总需求有关,这二十个专业市场需求本身较低,加之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就更加突显出来。

当然,抛开市场需求少这一大环境不谈,其实图中每个专业就业难的问题都有自身原因。首先,专业自身太空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不符。如法学专业学生反映,学校的学习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而用人单位又需要这个专业的学生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够在工作时很快上手。双方的矛盾就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再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门类中最古老的一个分支,它集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于一身。课程庞杂,学习面广却缺乏核心竞争力。其次,专业冷门,社会就业面窄。这一类专业或者是较有针对性的就业方向,如治安学、侦查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就职于相关的事业单位,而这类单位的招收门槛较高、需求却少;或者是只有极少的就业途径,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少部分选择执教外,其他学生大都转行发展。此外。自谋发展、自主创业也是很多专业学生的选择。如雕塑、美术学、音乐学、心理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对于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经验要求较高,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立即就业,而是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后再考虑就职于某一单位。

(二)优势:客观看待专业利弊

就业率是这二十个专业的“硬伤”,但并不代表这些专业在就业时一无是处。应届就业率只是衡量市场需求的一个标准。对于专业的评价还要从工作舒适度、发展前景、薪酬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与高就业率的工学类专业相比,这二十个专业中有很多专业毕业以后的工作环境较为舒适,如教育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走上教师之路,而教师职业无论是薪酬待遇、人际关系还是社会地位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次,对于女生来说,在某些专业的就业情况要高于男生。如舞蹈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音乐学等专业,女生就业的优势就远高于男生。并且这些专业的工作环境也要比工学类专业更适合女生。

(三)前景:自身实力决定未来

其实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存在的必然性,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能会避开这些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却忽略了这些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国家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会随之改变,社会发展的不断变迁决定了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而冷门专业也有成为一匹“黑马”的可能。比如,在这些专业当中艺术类专业有四个,目前在国家的辅助和市场的带动下,各高校开设艺术类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看,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艺术类考生的就业和发展在未来仍然是充满潜力的,有志于从事艺术事业的考生在选择艺术类专业时也可以择优填报。

就业率低并不代表无法就业,在这样一个“僧多粥少”的现状下,每个专业就业时用人单位都在择优录取。其实无论是哪个专业,如果学生自身足够优秀,就不必过于担心就业问题。俗话说“技不压身”,学生不管在学习哪个专业都要努力成为行业翘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用实力武装自己,在就业时才能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内部审计 中小企业 问题 策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

在多数中小企业中,管理层未能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的潜在价值,有些企业不提倡设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者让企业会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有些企业虽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在财务部门之内,造成的结果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客观的监督财务部门,受其地位及独立性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也很难监督到企业其他部门。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只停留在对财务数据的查错防弊,未曾涉及到企业内部控制及管理,更不必说为企业内部管理提出改革性建议了。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内部审计工作者

一个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自身是否带来更优质的经营及管理策略,要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审计知识、技能以及职业判断能力,是否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是否了解相关行业的市场或发展前景,还要有较强的管理沟通能力。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来自于财会部门,缺乏一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经验,这就使企业内部审计仅仅局限于对财务数据审计,不能为企业内部控制及经营管理出谋划策。

(三)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有偏见性认识,缺乏对职业的客观判断

由于在中小企业中普遍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仅仅是查账,该工作性质直接导致了企业其他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误解,造成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其他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工作,使其感觉到不能实现自身价值,久而久之,出现内部审计人员离职,内部审计部门无人接管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内部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加大内部审计职业缺口,也不利于调动在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在这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下,不利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策略分析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层的内审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应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为内部审计人员配置适宜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待遇。积极组织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培训,让内部审计人员高效的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内部审计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资本及技术方面各有千秋,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适宜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部审计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提出了挑战,中小企业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将传统内部审计方法向新的分析技术以及评价内部控制管理的内部审计转变,通过利用各种分析技术,建立模型,投资分析等数据加工技术和管理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技术,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制度的现代化管理。

(三)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实行工资奖励政策

由于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性质的偏见,使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应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考取注册内审师职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企业应给予奖励。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地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内部审计专业的受欢迎度。

(四)健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

现行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大多限定在原则性的条款,可操作性欠缺。相关部门或企业应根据《审计法》和《内部审计准则》等,制定较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操作指南。此外,还应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现状制定《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让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有法可依,各个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设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管理条例。

(五)适当地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对于有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部门担当中介的角色,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外部审计与企业经营目标相背离,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企业机密。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过程,无形中增强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有利于为以后的企业管理及内部控制等出谋划策,使企业在内部审计部门的协助下健康发展。

三、结论与思考

在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内部审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措施的不断健全,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企业自我评价和约束的重要部门,内部审计应不受任何干扰,自始至终保持自身高度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不仅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性,也保障了企业内部治理与控制体系的高效性。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有效利用内部审计的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屹立于世界经济大浪潮中。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班主任;就业

渔业产业包括以养殖、捕捞、种苗等为主的渔业第一产业;以加工、渔机制造、渔船改造、饲料、药物为主的渔业第二产业;和以流通、存储、休闲渔业等为主的渔业第三产业。《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数据显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占49.73%,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7千克(人口139,008万人)。水产养殖业不仅在世界食品供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还能够带动全社会渔业经济中很多环节的发展。与2012年相比,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7.5公斤,增加2.1公斤,增长39.7%[2],以上数字充分体现了水产养殖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其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对标战略需求

广东是水产养殖大省,也是水产养殖强省。2016年,广东省渔业经济总额为2863亿元,仅次于山东和江苏,位列全国第三。广东省水产养殖面积55.5万公顷,居全国第六,但养殖产量却全国第一,说明广东省水产养殖技术领先,同时也表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水产养殖生产各环节提供的优质服务,体现的重要作用。我校地处广东省西部,毗邻南海,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水产一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拥有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3]。

二、加强专业教育

有调查结果表明,部分高校学生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比例高达40%[4]。历来农业院校或者农学类专业的招生相对困难。水产养殖专业属农学,我院招到的大部分新生多为调剂生,他们对于水产养殖简单地理解为“养鱼”,有的学生直接表示对专业不感兴趣。针对于此,在强化专业优势的同时,我院制定了专门的招生和就业宣传画册,安排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和学科专业推介,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内涵以及大家最关注的就业逐一进行介绍。作为班主任,接收到对专业的不理解更多的来源于学生家长。在新生入学时,除了接待新生,还会接待很多送学生的家长。有的家长提出转专业的要求,有的家长质疑“我家里就是养鱼的,培养个大学生还是养鱼?”“这专业毕业了除了养鱼还能做什么?”“养鱼还需要上大学?”等。因此,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外,有必要以学院或教学系为单位,对家长的误解进行专业疏导,就专业性质、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途径和前景做详细地介绍,强化学科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就业渠道优势。

三、改善培养模式

我校“水产学”为“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和“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水产养殖”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水产养殖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即水产养殖和饲料安全。在大学四年间,学院设立导师制,大一至大二阶段导师在学生选课、生活和参与社团活动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大三至大四期间的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对就业给出专业性建议。这期间的两个导师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换人,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会议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教育部于2010年7月29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设立优秀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以项目的形式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实践。学院和导师分别给予一定资金的支持,并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文章。同时,学生可以结合此过程的学习和科研的经验撰写科研申报书,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攀峰计划等,以此更加深入地进行专业学习。

四、重视班主任工作

如今的班级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很难集中在一起,同学之间很难体现集体的概念。因为现在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学生自主在网上选课,最终导致同样的一门课,学生所选的教师不同、时间点不同而导致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课室上课。课余时,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社团活动需要参加。因此,一个班级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微乎其微,最多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聚,班集体的概念涣散。学生在大二下学期时,将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进而将产生新的班级,原来的班集体将不复存在。因此,对班级集体意识的培养必须及早介入,否则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成员之一,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的关键引导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发现班级的问题,要有技巧、负责任地协同班委同学积极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宿舍的矛盾、班委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同学们的上课状态不佳等问题。同时,农业院校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这些学生不仅存在课业压力,还有家庭经济压力。因此,在班级建设方面也需要特别关注。大一初始的军训,是同学在一起较为集中的时间,由陌生到熟悉,是建立班级概念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后期大家上课又都较为分散,不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第二个建设时期就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初始,过了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大学慢慢失去了新鲜感,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的圈子都已逐渐成形,再改变就很难了。能让大家集中在一起的方式之一是团日活动。尽管班主任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大家上课时间不同,参与的社团活动多样,况且还有部分同学不是团员,团日活动也很难聚集所有同学。主题班会是另一个聚集方式。在大一第二学期初始,针对大一上学期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适时提出召开主题班会。首先,在班会召开前,先由同学们提出问题,并由宿舍长和班长集中收集。其次,班主任针对各问题进行梳理,最终召开主题班会“唯有努力不负光阴”,并通过PPT的形式,在班会上集中解答。该方式首先让同学们自我反省,去寻找自身的问题,学会提出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在班会上集中解答,可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节约时间,同时还可以将某些同学已经意识到而其他同学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该次主题班会很高效地解决了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学会了处理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表中给出了该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反映了同学们初入大学、初识水产养殖以及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疑问。

五、专业建设与就业指导

有毕业的同学在入职一个月后和老师反映“被骗了”,了解具体的情况后得知,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对公司和市场的了解不够充分,期望值过高。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大部分公司的淘汰机制是很严格的。如果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公司运作机制,了解市场,了解自身,往往会被淘汰。因此,针对往届学生对专业导向、课程学习、职业规划以及最终就业的情况,专业建设和就业指导的工作应该在大一就开始逐步实行。专业建设应该融会贯通于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囿于长期粗放式的养殖模式,水产养殖在我国一直没有摆脱低端的形象,导致初入高校水产专业的学生对水产养殖的认识不充分,存在偏差,专业认同度较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中应不断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6]中提出,大力倡导和推行研究式、启发式、研讨式、探索式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此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统一。在强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科研和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产业的影响力,在本科生进实验室、教学实践以及毕业论文的实践操作中,带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服务地方产业的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感受所学专业对国家、社会和产业的贡献度,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合理地做出职业规划和继续深造的选择。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就业将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和水产相关企业,例如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国联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粤海水产种苗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具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设立实习基地,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和见习锻炼,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就业提供良好机会。同时,我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结构合理,分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厦门大学等,不仅能够汲取各高校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做到广采百家之长,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专业背景和与母校学科点的联系作用,鼓励和带动部分优秀的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此外,学院同UniversityofStirling(UK)、UniversityofFlorida(USA)、JamsCookUniversity(AUS)、东京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国内外20多所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4

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县职业高中和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年9月。建筑面积43300平方米,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77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经类、机电类、电子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及管理服务类五大专业群近20多个专业。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培养目标满足市场,毕业生出路服务市场”办学思路,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素质为中心,立足实际,着眼农村,克难勇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成为县“科教兴县”教育兴农”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涉农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

县是全山区县,辖11个乡镇,261个村,10.23万户,2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8万人。农用面积广,农村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经验不足,致使很多可利用和可开发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滞缓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自1983年建校起,学校立足县情,本着“服务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指导思想,相继开办了农机、园林、林特、食用菌等专业,并逐步打造成我校的骨干专业,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90年代后,学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要求,根据需要重点开设了果林、茶林、种植养殖、农学等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山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年,根据国家专业设置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需求,依据学生及家长的志愿选择,学校增开了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年秋季招收涉农专业学生144名,年秋季280名。

二、学校具备开办涉农专业的条件

1、师资力量。目前,我校有教职工177人,专任教师153人,学历达标率94%。涉农专业教师13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人,均为中学一级以上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近几年,学校根据专业设置需要,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从县农业局聘请了2名专业农技师兼职授课,缓解了实习指导教师欠缺问题。

2、课程设置。根据国家专业设置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地域、气候特点,采取征订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办法确立课程科目。比如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开设上,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德育课和文化课,有计划地选开部分专业技能课,并结合农村实际,自编了《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业技术推广》等专业教材,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切合实际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富有本土化、更具有针对性。强化教学管理,在课程落实上实行“三表”(即课程表、教师任课表、作息时间表)监控制;在常规管理上,坚持教研组月查、教务处普查、学校领导抽查制度,确保教学高效。

3、实习基地。近几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种植优质烟叶、‘绿生’茶叶,栽培天然木耳、香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为我校涉农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开阔学生眼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学校积极争取,多方联系,在以往建立土门蔬菜大棚种植、茶叶等基地的基础上,又与集团、镇核桃产业基地等建立联系,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见习场所。今年,我们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同。这样,学生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场地,学生实习、实践率达100%,真正达到了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目的。

4、学制管理。建设新农村,更需要懂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家庭生活困难,迫切希望孩子早日学成回家创业,尽早脱贫致富。面对实际,我们实行“2+1”模式。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完成必需的专业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拓展意识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后一年重点熟悉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提高专业技能,达到现岗操作标准。“2+1”模式产生了三大效益:一是解决了特困生就学问题;二是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培养了农业科技带头人。学生撰写的经验论文《边学习边脱贫,再学习再致富》在《教育与职业》刊物发表。

5、社会环境。我们重视鼓励引导学生扎根农村,回乡创业,成长为科技带头人,以良好的社会效益助推学校发展。林特专业的毕业生李知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开办了食用菌加工厂,学校组织对口师资跟踪进厂指导,使其年产值达60万元,成为我县菌类生产的民营大户,在他的影响下,所在村组的乡亲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菌类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是98级农科专业毕业生,三年的职校生涯,勤奋好学的他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学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方法。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出色的管理才能,仅5年时间,他就走上了农村领导工作岗位,成长为村的党委副书记、湖北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统计,学校累计为村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800余名。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上中职学校,读涉农专业,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家长的愿望,学生的选择。

三、思考和展望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5

摘要: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教学基本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同时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从全局看,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从学校自身看,它又是一件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中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1〕(P11)。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1949年以前的我国高等学校大多仿效欧美模式办学,一般只设院系,不分专业,或者说其专业面是比较宽的。1949年以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国高等学校引进了前苏联具有浓厚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专业教育模式,专业数不断增多,专业覆盖面越来越窄。1980年我国本科专业总数达到了1039种(见表1)。

表1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本科专业划分数

年份

总数

文科

理科

工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1953

215

19

16

107

16

5

4

21

13

2

1

11

1857

323

26

21

183

18

9

7

21

12

2

2

22

1958

363

17

37

194

40

40

8

25

9

2

6

25

1962

627

60

79

295

48

16

11

40

25

3

9

41

1963

432

53

36

164

26

12

10

17

10

2

7

36

1965

601

72

55

315

37

13

11

30

21

1

6

40

1980

1039

60

158

537

60

22

29

40

54

8

8

63

专业设置过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那个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渐显现。其突出之点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口径狭窄,使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服务领域受到较大限制,工作转移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知识结构单一,使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知识视野不宽;三是统一的培养规格抹杀了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个性化注意不够。这一方面违背了当代学科发展越来越走向综合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在于它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综合性不断增强,专业面不断扩大。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缓解部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供求矛盾的通知》,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统一进行整理。新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见表2)。

表2新专业目录中的本科专业划分数

年份

总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1998

249

3

4

12

9

66

5

30

70

16

16

18

资料来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与1980年相比,专业种数共计减少了790个;专业最多的工科由537种减少到70种。这是建国以来普通高校最大的一次专业结构调整。调整后专业设置的突出特点是少、宽、柔,即减少了专业种数,拓宽了专业基础和柔性设计专业方向。设立的专业主要按学科分,各专业均有明确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

1998年后,我国经济、社会、科教文化飞速发展和加入WTO的成功,使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条基本规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与过去比较,我国的经济结构,尤其是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高等教育上,影响之一就是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和方式、人才培养结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同样,对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等等。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在2001年8月初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于11月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相应地提出了要求,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导和推动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工作。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指出: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改造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全局性、战略性调整”〔2〕(P3)。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和整体风貌,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应对国际化大潮,能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此,教育部强调,本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促进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2〕(P4)。具体地说:

首先要做到“两个优先发展”,即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科专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根据国家和地方当前发展重点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增加上述本科专业布点,加炔其人才培养。已经设置这些专业的高等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充实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其次要做到“一个大力发展”,即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设置和建设主要是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

第三,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有着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一定要克服重理轻文的倾向。同时还要优化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在稳定人文社科基础专业并不断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办应用文科专业和新兴人文社科专业,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结合〔2〕(P5),在其结合点上形成新的学科专业方向。

第四,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设置本科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以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组进行培养〔3〕(P8)。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支持那些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按照专业目录中的二级专业类设置相关专业或按二级专业类组织招生。

第五,要加大力度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这是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要在发挥传统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以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除了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外,还必须特别考虑人才市场和规模效益两大因素。当今,人才市场已经成了毕业生谋求职业的主要渠道和形式。因此,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一是对什么类型、什么专业人才的要求;二是对这种类型、这种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这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基本依据之一。当然,人们对人才需求预测具有不确定性,这势必影响专业设置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加上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的波动性以及高校为增强适应性实行“通才教育”与用人部门要求“专才教育”的矛盾等等因素,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和“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高校在适应经济和市场需求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掌握人才市场供给情况,把握政府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加强与有关行业和用人部门的联系,综合分析社会需求情息,并以此作为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体单位,应该有自己的适度规模,形成适度的规模效益。所以,高等学校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举办新专业时,除了考虑与其它专业关联程度、基本的办学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是否有能力使该专业达到一定规模,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教育部有关本科专业设置的文件规定,新设置的专业(特殊专业除外)一般年招生规模为60人,国家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规定45人以上为合格,低于这个规模,就很难形成较高的办学效益。

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所面临的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必须在科学判断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大势,了解市场需求与各种影响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研究和安排这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一般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的关系。优势、特色专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占据本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和所培养的人才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2)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3)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一般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一所高校是否具有优势、特色专业直接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程度和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空间。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在对现有专业进行全面调整、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型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的关系。高等学校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是社会的“动力站”和“知识中心”。要真正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动力站”和“知识中心”,确保其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问题在于,随着高等学校走出“象牙塔”而融入社会生活中,愈益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应用性人才的旺盛需求客观上促进了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同时,就高校这一办学主体自身而言,对应用型专业的举办也有着强烈的主观需要,因为它实际上是与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生源有保证,对高校来说,也就有了经济效益,有了生存发展的物质保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有些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一重一轻”、“一硬一软”的情况,甚至对基础型专业不管不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二者兼顾,同时克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应用型专业的现象。

第三,要处理好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的关系。在专业体系中对那些有多年历史的老专业要采取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调整层次和规模,做到少而精;通过更新其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使传统学科专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1〕(P14)。新专业的建设要审慎确定生长点,严把质量关,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专业一定要大力扶持,加快发展。

第四,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学科是教授们成长和活动的土壤,一流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例如,美国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而位居第一,主要是因为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的学科〔4〕(P16)。因此,大学抓学科建设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但从本科教育着眼,必须同时抓好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一般也是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所在。因此,必须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一起来,避免出现就学科建设抓学科建设、就专业建设抓专业建设的情况。

第五,在总体上还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种数才能满足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数越多越好。一个学校专业数的设定应该综合考虑发展现模、市场需求、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根据需要,量力而行。同时应该不断地开展专业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调整中,一定要避免只重视“量”的增长,忽视“质”的增强的状况,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为目前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按如下思路进行,即把社会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与学科建设统一起来,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学科群下的专业群;面对现实,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走改造内涵以适应变化,扩大外延以适应发展的道路。具体言之,就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如上所述,学科建设对于专业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实力雄厚的学科基础,专业就很难上水平、上层次。要办好一个专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阵容整齐的师资队伍,还要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好的实验室,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料等等。要达到这些条件,从抓学科建设入手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从科研切人,形成队伍,积蓄力量,带动专业建设。同样,专业结构调整也要与学科整合联系起来,努力从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群中衍生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群。

一般说来,一个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大多数是基础学科和基础专业。它们历史较长,力量较雄厚,优势和特色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往往蕴涵着众多新学科和新专业的生长点。正确的做法不是任其自生自灭,而是对其进行改造,找准方向,积极引导、培育,一方面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使其不断衍生出新学科和新专业,进一步带动学科专业建设。

由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考虑市场因素。对此,前文已做过分析。需要补充的是,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的机制等同于人才培养机制。高校专业建设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要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

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教育实现的。在高等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学科可视为宏观层、专业居于中观层,而课程则居于微观层。对于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而言,学科建设可辐射到专业上,但课程建设则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的是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而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5〕(P36)。国外有一些著名高校,往往并不是以改换院系、专业名称去适应发展定势,而是根据科学文化发展,以课程发展为主线。院系和专业的名称未变而课程体系早已改变,或课程未变而内容早已改变。这种更新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说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布局、层次和结构调整,实施校际整合以及学校层面的院系整合,那么今后更要关注的是课程的整合和发展。

总之,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比如高校专业设置自问题,专业设置的变动性与专业建设稳定性的矛盾问题,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人才可能性的矛盾问题,专业口径宽与窄的矛盾问题,如何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形成自主、自检、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如何解决,还需要人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文华,论作为一种专业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Z].2000.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Z].1998

农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范文6

1“.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2“.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