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1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观念滞后,对青春期学生,特别对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引导,从而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对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目标

1.现实意义

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关怀关爱女生健康成长,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开展健康、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初中女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从而保护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步入青春期的广大农村女生必将扮演未来育龄妇女的角色,对她们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也

是以后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2.预期目标

以学校女生为对象,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她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解决她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帮助她们正确地掌握青春期知识;引导她们加强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及与异性正常交往的能力;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寄宿女生在校学习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同学交往、青春期卫生健康认知度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中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2.观察分析法

观察并记录所在班级女生上课时的表现,与师生交往时的表现,在宿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与舍友相处方面的表现。对其中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自理能力的女生要多留心观察并及时分析归因。

3.走访调查法

走访部分女生家庭,特别是单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了解家长对女生成长阶段的心理教育及采取的措施。

4.个案分析法

对调查阶段发现的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跟踪记录其发展状况。

5.经验总结法

总结适合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成成熟的教育资源;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成熟、甚至失败的教训作为典型案例记录在册。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导策略

1.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教师的疏导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始终遵循爱的原则。谈话时不能有成见或偏见,要耐心地倾听,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青少年的处境去体察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2.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同时担任知心姐姐的角色,为了避免有些不方便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问题,或当面询问因紧张或其他原因说不清楚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给予安慰或解答,进行健康平等的交流。

3.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寄宿制女生对女性生理、心理知识基本处于不了解的认知程度,定期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大量的典型事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为女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指导。

4.建立家校沟通协调机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但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学生与家长还是相处较多。学校应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在家长会上作心理健康的讲座、亲子对话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收集、分析疏导策略和整理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为她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经验,以便促进她们心理更平稳地发展。

参考文献: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2

活动安排概况:(7月上旬到8月下旬)

1、在社区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儿童教育指导等系列公益讲座。

2、由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督导,心理系年轻教师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社区带领系列青少年自我成长团体(读书、团体游戏、交友、自我成长)。

3、推进“大学生进家庭”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到家庭对青少年进行自我成长辅导,一起读书、交谈,培养兴趣、树立理想,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

4、推动“青少年进大学”活动,邀请青少年到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团体活动室、图书馆,参加团体活动、读书、培养兴趣,和优秀大学生长期接触,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

专家顾问介绍:

李正云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心理系教授,沪上知名儿童发展及家庭研究专家。

沈勇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教研室主任,心理系教授,沪上着名沙盘游戏治疗专家,儿童指导专家。

张志刚教授:原上海市教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管,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着名青少年发展研究专家。

带队老师介绍:

周圆: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擅长家庭治疗、团体辅导、儿童教育指导。

吴燕霞:心理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擅长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儿童指导。

林光耀:心理学硕士,心理科医生,上海乐心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擅长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青春期心理问题辅导。

讲座及课程介绍:(具体时间、地点和居委会商定)

公益讲座系列(一)

主题:青春期心理健康

主讲人:林光耀

目标: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一般规律,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心灵。

公益讲座系列(二)

主题:亲子教育

主讲人:吴燕霞

目标:理解家庭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学习怎样跟好地和孩子互动。

公益讲座系列(三)

主题:儿童教育指导

主讲人:周圆

目标:了解儿童指导的重要性及其对家庭的意义,介绍儿童指导的方法及实践分享。

青少年团体辅导系列

由心理系老师(或优秀研究生)带领青少年一起读书、一起玩团体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学习,促进青少年的自我成长。按年龄段分组(小组组员年龄相差在3岁以内),6—10人一个小组。时间安排每周3次,每次活动3个小时,每人每次收费100元,活动地点可灵活安排在社区活动室和(或)上海师范大学。

青少年个别辅导系列

心理系优秀研究生进家庭,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以心育心”,以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态度,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陪伴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定期邀请孩子到大学校园和图书馆,一起读书,参加体育、智力活动,感受学术氛围,了解大学生活。具体时间和家长商定,收费每半天(3个小时)200元。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3

[关键词]家长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1-02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自己的关注,尤其是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都认识到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对待青少年成长,帮助青少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要用“青少年意识”来对待他们,而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大人”。家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成长特点、环境及接受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以便与他们融洽相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成人社会。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生理、心理上会出现许多令人苦恼的、躁动的和不可预知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海文赫斯特指出,青少年的这些变化都是由于他们在青春期的需要和面对的压力而产生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如果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并完成以下九个发展任务,就能适应青春期的成长: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素质和智力技能,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一、青春期的特征

家长、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熟悉青少年发展的独特性,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正常或非正常情绪、行为方面的知识。

(一)青少年认知特征

1.自我意识高涨

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沉迷自我,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错位。由于二者之间时常出现不统一,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信任危机。

2.幻想

此时青少年极富幻想,丰富的幻想源自青少年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情感。幻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控制情绪、行为冲动的途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感。

3.表达的需要

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在家庭、学校和同伴中诉求自我及需要,并表现出为获得独立与父母之间进行种种抗争的冲突情绪和行为。

4.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

青少年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形成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常常与权威的既定理论和观点相反。

5.对异性感兴趣

青少年对与性有关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喜欢接近异性,并对之理想化。他们变得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衣着,花大量时间打扮自己。

6.从众

青少年的从众行为和特征经常通过衣着和其他兴趣表现出来。他们喜欢大众文化流行的东西,崇尚歌星、影星和球星等公众人物,与同伴关系密切,有共同喜好和风尚,不论有益或无益,完全沉迷于满足感官的享受,即便引起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也是我行我素。

7.崇拜时尚

公众人物的穿戴打扮成为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喜欢穿奇装异服,戴五颜六色的首饰,化妆以公众人物的模样为标准,甚至以奇怪的装饰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二)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特征

1.高敏感性

此时青少年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指点和评价,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可能会造成大问题,有时甚至会做出过激反应。

2.情绪波动

快乐和悲伤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

3.行为冲动

行为冲动常常给青少年和其他人带来麻烦,叛逆现象在这个阶段十分普遍,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行为抑制

青少年情绪表现的两极化,往往导致他们可能会出现对自己情绪、行为的过分抑制现象。

(三)青少年社会化特征

1.亲子关系紧张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父母与青少年在独立、权力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进入一个比较动荡、多事的时期。

2.同伴关系密切

进入青春期以后,朋辈交往成为青少年社交的主要途径,它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这种特有的关系中学习并适应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个人与伙伴之间的矛盾,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掌握如何协调关系和处理冲突的办法,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心理和行为基础。

3.师生关系疏离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一位老师,他们品评老师,挑剔不喜欢的老师。每个中学生心目中都有一两位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也有他们不喜欢的老师。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不喜欢父母和老师控制的逆反状态下,在好奇和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接受外面世界的不良信息,做出错误的事。

二、解决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青少年与成人和儿童有明显的区别。与儿童、成年期的相对静止来讲,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不可预知的变化阶段。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生理发育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反应产生困惑,表现出高焦虑和低忍耐的情绪、行为倾向,并努力寻求伙伴、老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帮助。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家长要主动参与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系统中来,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个别咨询

心理咨询师向寻求帮助的青少年及父母提供心理帮助,解决青少年在成长中遭遇的心理困惑,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观念世界,客观看待现实,学会爱并接纳他人。

(二)小组辅导

由辅导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举办成长性、任务性或探讨性成长小组,由小组辅导者事先确定小组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掌握例如人际交往、有效沟通、情绪管理等技能。

(三)同伴指导

由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的朋辈学生指导其他学生,既可以是同一级的指导,也可以是跨年级的指导。

(四)家庭沟通

通过父母教养技能训练、青少年成长小组和个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习在家庭中有效沟通、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增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五)课堂讨论

班级学生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由辅导老师引导,并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

(六)解决冲突

通过接受过训练的学生辅导员的干预,解决青少年之间的纠纷。

(七)自我促进

青少年采用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的情绪、行为来学习如何看待和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接纳、信任、责任感、冲突解决、对他人敏感性、应对压力等与自己成长有关的观念及事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理解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H.T.普劳特.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4

一、钻研心理辅导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方法

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班主任首先要有辅导能力和辅导技巧,这是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前提。为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心理要求,班主任教师要潜心钻研多种心理知识,掌握多种辅导方法。

例如,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掌握学生的情感特点、个性特点、在面临升学时的心理特点、青春期的生理特点等等。根据这些特点钻研预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适应心理学,掌握和运用团体动力的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关注学生团体的成长过程;了解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掌握关于班级心理辅导主题的知识。在活动中积极倾听学生的烦恼、身临其境走入当事人的私密世界,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理性分析,运用心理辅导的交谈技巧大胆质疑、用尊重与温情感化学生,使其走出心灵的迷茫区,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从封闭走向开放,正方向发展自己的性格。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初中学生已不像小学时期那样天真烂漫、什么都说了,他们往往把秘密放在心里,有时连自己的父母好友都不知道。要想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首先要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呵护和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理性思考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

比如,当学生有不良情绪时,班主任要主动去关心安抚,让学生在感受教师的关爱时敞开心扉,倾吐心事,教师在了解事情的起因后,应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当遇到内向固执的学生时,教师不能期望与他们谈话一次他们就向你吐露心声,要采取迂回战术。一方面跟他们个别接触,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保护他们的隐私,用情打动他们,另一方面,从另外的渠道,如学生家长、亲朋好友处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对症下药解除其心理障碍。在管理班级的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可以创建学生心理档案卡,详细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以便于对学生形成一个综合印象,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断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心理辅导,让教师变成学生最愿意倾吐心声的对象。

三、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

学习心理辅导是指班主任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意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计划学习,能运用策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其个体的情绪体验,即喜怒哀乐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学生中出现的不少心理问题,往往以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诱因。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辅导应作为心理辅导的重要部分。根据心理规律,学生的学习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能不能学――智力问题;愿不愿学――态度问题;会不会学――方法问题,班主任工作体现在要对后两者加以辅导。

指导策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关注青春期身心变化,疏导学生恐慌心理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生理的变化会让他们感到莫名的烦恼。这时班主任教师要及时排解学生的恐慌心理,让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经历的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引导他们做好青春期的个人卫生工作,特别是女生的经期卫生,帮助他们调控负面情绪,抑制冲动行为和叛逆心理。

例如,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活动,采取分析、疏导和支持的心理治疗法,揭开“性”的神秘面纱,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变化,不再谈性色变。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常常爱幻想,喜欢异性,憧憬爱情,班主任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首先肯定他们的想法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反应,消除他们的“犯罪感”心理,然后再加以疏导,让他们知道早恋的危害,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对于个别学生的偏激思想和行为,班主任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开展工作,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倾听他们的“青春期烦恼”,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教育他们学会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因为有时候的放弃是为了今后更多的拥有,把他们从梦幻世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五、加强情绪心理辅导,消除学生负面情绪

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其情绪具有兴奋性较高、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等特征。他们通常遇到表扬时就沾沾自喜、碰到困难时则垂头丧气、消极自卑,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情绪产生的原因,教导他们遇事冷静,胜不骄,败不馁,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然后教会他们把控情绪的有效方法,“理性――情感”疗法。当遇到刺激性事件时,要保持理性,不要受情感的困扰而产生消极情绪,做出不理性的行为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教师则要时常为学生拨开心理的迷雾,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激励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态度。

总之,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班级管理这个渠道,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只要教师拥有爱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正确的心理辅导方法,就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阳光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5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了由专人负责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设备齐全,购买了测试软件,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员,负责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经常选派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由于领导的重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正常而有序。

2开设《心理健康》课和专题讲座,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我校每学期都为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主要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学会对自我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对青春期身心发展和性意识与性冲动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从而解除他们对性的好奇、困惑与矛盾;教会学生一些调控情绪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正确面对友情与异往;重新去思考师生关系,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去面对冲突、暴力、不良诱惑;重新去审视亲子关系,重新去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培养对父母的爱,学会心怀感恩;重新去认识学习,树立实践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以良好心态面对就业、择业和创业。每学期开学初,都为学生举办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学校生活的专题讲座以及如何面对青春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为女同学举办如何更好地保护自我、善待自己的讲座等。通过一系列讲座,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青春期生理、心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异往。让女同学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保护好自己。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开设与讲座的举办,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消除了学生内心的困惑、迷茫与疑虑,学会了以正常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举措。

我校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由专业老师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重视心理咨询的个别辅导作用,通过面谈、书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解决学生心理困惑与矛盾,并对个别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咨询与辅导。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每班选择一名责任感强、做事细心、认真的学生作为心理委员,把本班学生需要咨询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和困惑告诉心理辅导老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咨询与辅导的学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咨询前是阴云密布,咨询后是阳光灿烂。

4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的最佳方式。

重点依靠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利用班会课和德育活动课进行,确定一主题,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去体验、感悟、领悟,在行动中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我校开展的拓展训练有闯关、突围、风中芦苇、信任背摔、盲人与正常人、小手拉大手、根据实际情景完成具体任务等。

5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如:学雷锋活动、放风筝大赛、植树造林活动、民族团结活动、文明风采大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征文活动、才艺表演、第二课堂活动、冬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晚会、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通过参与这些大型活动,让学生在享受胜利和成功喜悦的同时找回自信和自尊,并且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约束,形成互相配合、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更好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制定了家校联系制度,规定每学期班主任与每一位学生家长联系次数不少于一次,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进步,与老师一起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7结语

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6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障碍,即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应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对学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其次,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比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再次,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学校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日趋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越来越明显。因此,国家在2004年就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中职教育中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也应开设并开足课时,并加强心理教师培养,以此发挥其积极作用。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相比文化课学习来说,在成长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可利用学校中的校园专栏、网络论坛、校园广播、微博、博客等形式,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可成立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心理信箱”“、悄悄话信箱”等,鼓励学生把自己遇到的自己无法处理的麻烦事或一些想法通过信箱反映出来,然后由教师通过写信等方式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并为学生心理问题答疑解惑、疏导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中职学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意义重大,而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生活中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会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另外,学生的情绪及其情感教育也要跟上,并适时进行引导教育,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释放学生压抑的情绪,获得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维持。四、强化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消除青春期性心理障碍,进行健康人际交往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关键阶段,在生活上与成人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多,学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及其发育的规律,懂得一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友好相处,坦诚地与异性正常交往,和谐人际关系。并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沟通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