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1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以来,投资者信心指数虽有小幅波动,但始终处于高位,投资者信心指数自去年6月份起已连续11个月处于乐观区间。子指数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国内经济政策指数较上月分别下降了6.3和5.3,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指数下降4.3;大盘乐观和大盘抗跌指数分别下降8.7和4.4,大盘反弹指数微升0.1,与上月基本持平,买入指数环比降幅较大,较上月下降10.1;股票估值指数本月微降0.1,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估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小幅下降,在大盘强势震荡向上过程中,投资者对于股票估值水平越发谨慎。

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保持乐观,对国内经济政策有利于股市的信心依然较强报告显示,4月份国内经济基本面指数(DEFI)达到70.4,较3月份下降6.3。其中,有47.3%的投资者认为国内经济基本面对未来三个月的股市会产生有利影响,9.9%的投资者认为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54.8%的投资者认为国内经济政策对未来三个月的股市会产生有利影响,29.1%的投资者认为影响不大。

分析人士表示, 4月份改革政策红利继续释放,在流动性维持相对宽裕的背景下,融资余额、证券客户结算资金及新增开户数持续增长,反映出新一轮大规模增量资金积极入市。虽然A股市场未来有望进一步攀升,但也不能忽视一季度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偏弱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的影响,市场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投资者应保持谨慎。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2

关键词:欧债危机;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

1、引子

1999年欧元问世不仅对欧元区内各成员国的国内经济以及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由于单一货币区内部经济趋异、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分治、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可持续以及其他机制上的缺陷,导致欧元区国家债务大规模积累,为后来的欧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从2009年12月希腊危机开始到现在已是危机的第五个年头,尽管在此期间欧盟、欧元区各国从财力救助、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出努力来应对危机,但由今年3月塞浦路斯危机可以看出,债务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

2、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稳定与增长公约》允许的3%上限(事实达到15.4%)。2009年12月,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国债遭到大规模抛售,欧债危机由此爆发

随着次年2月5日西班牙股市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市场恐慌而暴跌6%,创下15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以及2月10日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到1760亿美元,希、葡、爱、西和意大利等国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债务再融资变得困难,同其他欧盟国家间债券收益价差和信用违约互换价格也逐渐加大,市场信心危机在欧洲范围内蔓延。

2010年4月27日,标准普尔把希腊信用评级从BBB+下调为BB+。而债务危机已不局限于希腊:2010年3 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信用评级下调为AA-;4月27日标准普尔把葡萄牙信用评级下调;次日,标准普尔又下调西班牙信用评级,把评级展望前景定为“负面”。6月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一路跌破1比1.19,创下自2006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7月13日,穆迪把葡萄牙的信用评级降至A1。11月21日,爱尔兰继希腊之后向欧盟和IMF请求金融救助,这标志着债务危机开始向程度深化方向发展。同时,欧盟27个成员国中20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占GDP 比例超过3%的上限,包括欧元区第三、第四大经济体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都卷入危机。

2011年4月,尽管爱尔兰政府已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但穆迪还是把爱尔兰银行债务调低至垃圾级别。6月13日,标准普尔根据欧盟和IMF双边审计的结果,将希腊债务级别调整到CCC。9月20日,意大利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从A+下调至A,评级展望是“负面”。 11月24日,惠誉将葡萄牙评级由BBB-下调至BB+。2012年1月13日,标普调低了法国的长期信用评级,从最高评级的AAA下调至等级AA+。1月27日,惠誉下调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等国的信用评级,评级前景均为“负面”。

2012年以后,欧洲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譬如实行“购债计划”、 签署“财政契约”、出台“银行联盟”路线图、由被动应付危机转向反危机与促增长并重、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MS)正式生效、消除希腊脱离欧盟的威胁等等①,但时间转入2013年3月,塞浦路斯的银行因大量持有希腊政府债券而遭受巨额亏损,政府宣布存款人征收银行存款税,导致资金大规模撤离,随即标准普尔把塞浦路斯的信用评级下调为CCC级,促使债务危机爆发,从而引发国际市场对欧元的预期再度下跌。

3、欧债危机的内在成因

3.1、欧元区内部经济趋异

尽管单一货币区建立促进了区域内要素跨国流动、产业国际分工和转移,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和投资空间,但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国际分工,各成员国之间从货币一体化中获得收益和承担风险存在相当的差异,必然呈现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致出现所谓的“双速欧洲”现象。经济上的双速欧洲是指“欧盟或欧元区内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对外贸易的活力、宏观经济形势、债务负担、劳动生产率、财政赤字,甚至劳动者的勤劳程度都有显著的差别,其结果是南欧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及北欧国家”②

表2的数据表明从1999年单一货币区建立到2010年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和升级期间,欧元区成员国间在宏观经济指标方面存在巨大着的差异:经济增长率方面,最高位卢森堡的4%,最低为意大利的0.7%;人均GDP 方面,最高为卢森堡7.9万美元,最低为葡萄牙1.7万美元;失业率方面,最高为西班牙12.4%,最低为荷兰3.8%;通货膨胀率方面,最高为希腊3.3%,最低为德国1.5%;财政收支方面,只有芬兰、卢森堡实现盈余,而表现最差的希腊则有6.9%的赤字;经常收支方面,卢森堡顺差达到9.6%,葡萄牙、希腊的逆差均在9%以上。德国、荷兰、奥地利、卢森堡等北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竞争力明显优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国家。

按照“内生性假定”理论,经济趋异的欧元区各成员国成立单一货币区域后,可以运用单一货币区所具有的自我强化功能加速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缩小并消除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使得经济趋同成为单一货币区的运行结果。但在欧元区实际运行过程中,表2呈现的巨大经济差异以及各成员国不经济周期不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劳动生产率差异、生产要素流动困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作用之下,使得由欧洲央行统一制定并实施的欧元区货币政策很难对所有成员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产生有利影响。

新成员国加入使得原有的经济差异进一步加剧:2007年新加入的斯洛文尼亚当年取代葡萄牙成为欧元区内经济发展程度最低的国家;2008年加入的马耳他和塞浦路斯、2009年加入的斯洛伐克等成员国的在欧元区内的人均GDP都排名末位,使得欧元区内人均实际GDP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倍数从2005年的3.78提高到了欧债危机爆发当年的2009年的6.54,客观上促使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和经济趋异显著化。③

欧元区成员国间显著的“双速”现象,以及同时欧元区的机制未能使得这一现象得以有效缓解,造成欧洲央行制定并实施的单一货币政策无法有效发挥功能,缺乏货币政策手段的欧元区弱国只能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工具调节国内宏观经济,从而助长了债务危机在这些国家发生。

3.2、欧元区内部在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

3.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搭配

按照经济理论,只有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保持一致的产出和物价目标时,两大经济政策工具才可以有效保证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欧元区是由众多国家构成的单一的货币区域,区域内成员国将其货币发行权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控权让渡给了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欧洲央行具备超国家货币的发行权及货币政策工具的制定权和实施权,但在实施政策工具的过程中缺乏财政政策工具与之相匹配;各成员国保留的财政政策工具成为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样缺乏货币政策与之相匹配。

欧洲央行主要职能包括发行单一货币、制定单一货币区货币政策、管理单一货币区利率和货币储备。欧洲央行观点认为,“一个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追求过多的政策目标将会增加货币政策的风险负担,最终导致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④确立了以物价稳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目标,以维护欧元区货币与物价的稳定。欧元区作为单一货币的经济区域,其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和国家一样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内容,但不同目标的往往难以同时兼顾,甚至在特定内外因素作用之下相互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和替代性,坚持货币与物价稳定政策目标的欧洲央行与以追求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为目标的欧元区成员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相互冲突和妨碍。

同时,作为两个政策工具的政策主体的欧洲央行和成员国政府在运用既有经济政策工具以实现自身宏观政策目标的过程当中,都同样面临着政策工具不足与工具组合缺乏的风险。可见财政与货币两大经济政策的政策主体相分离成为欧洲债务积累和危机爆发的制度根源,并且使得危机发生后欧元区内部的自我救助能力大为削弱。

3.2.2、单一货币政策与区内各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矛盾

由于欧洲17个国家构成的欧元区内部呈现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货币区共同经济政策方向受大国主导的迹象显著。区域内内的主要大国,特别是作为区域内经济力量排名一二及主要政治实体的德国、法国,对于欧洲央行制定及实施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意志能够施加比区域内其他国家更大的影响力,导致欧元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对主要大国的意愿及宏观经济状况的倾斜。至于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力相对较弱的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小国,就成为欧洲央行政策制定实施的次要考虑对象,欧元区总体推行的货币政策同这些小国经济运行状态和轨迹的不匹配,甚至相背离,从而对小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中央银行执行董事科茨曾指出:“欧元区经济的现状越来越向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这主要体现于各成员国在经济增长上的差异、经济结构的不同、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以及工资形成过程的区别。”⑤欧元区内实行单一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当国内经济运行出现问题时,欧元区经济弱国不可能像一般国家那样根据国家经济波动采取货币政策进行灵活性、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经济调节,因此希、葡等区域内小型经济体为对冲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了对国内财政政策工具的依赖,而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货币政策的组合与支持,这种依赖进一步得到强化,成为竞争性财政支出的根源之一。

3.3、欧元区成员国的负债型财政支出

3.3.1、单一货币体系导致财政机会主义

欧元区成立使得各成员国丧失货币发行权及货币政策工具,只能依赖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实施调控。财政政策工具的实施需要财政收入支持,而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为税收和发行政府债券,但增加税收会减少居民可支配收入,削弱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投资能力,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增税也容易招致社会成员不满。因此欧元区成员国对通过发行债券维持财政平衡存在偏好。

一方面,欧元区综合经济指标使得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在国际信誉和风险方面远优于已退出流通领域的个成员国的货币,与此同时欧元信誉也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及不可分割性,所以各成员国都能够“搭便车”,从欧元的信誉中获益,损害欧元信誉的成本则可以转嫁给整个欧元区。另一方面,因为欧元区的成立使得各成员国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促进了资金流动。以上两个方面导致各国国债市场的利率下降,借贷成本减少的各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利益选择财政机会主义的倾向性得以加剧,进而产生竞争性财政支出的动机,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大大突破《稳定与增长公约》关于的欧元区各国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水平分别不能超过本国GDP的3%与6%的财政纪律,并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

3.3.2、代议制政府模式导致财政过度开支

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推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建设,尽管促进了欧洲国家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但也导致某些欧洲国家财政开支不断增长、政府债台高筑的局面形成。高福利制度基于经济增长才能保持稳定运行,作为区域内经济强国的德国、法国就可以凭借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以维巨额的社会福利开支,但相对于国家竞争力较弱的希腊等国在加入欧元区以后,为取悦民众的政府强行将社会福利推高至与欧元区强国的水平,没有经济增长支撑的高福利制度就向负债运作模式蜕变。尽管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明白以借债维持的高福利迟早会对国家信用和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后果,但国内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而社会高福利制度是实现民选政府选票利益的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表3的数据表明欧元区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在2002年—2011年间总体呈上升走势。作为欧债危机重灾区的希腊和西班牙在这段时期内社会福利开支分别提高了39和36个百分点,而经过施罗德改革的德国下降了27个百分点;欧盟和欧元区在危机爆发的2009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分别达到最高点169%和179%,随后略有下降,但未低过16%和17%的水平。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各国的社会福利开支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原因就在于习惯享受高福利的国内民众对削减福利开支的大规模抗议,以及成员国政府官员为取得选票支持而兑现提高福利待遇的选举承诺。

在面临债务规模急剧扩大、储备资产规模因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益缩小使得财政赤字与债务积累超过现有融资及清偿能力的困境时,欧元区政府为了实现其政治利益最大化,选择降低信用与进行债务违约便成为最优策略,债务危机在这种推动下内生形成。

4、欧元区的治理困境

4.1、欧元区财政改善的困境

正如前文中的分析,欧元区成员国在内部经济趋异削弱单一货币政策效果、单一或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不匹配、财政机会主义及代议制政府模式导致财政过度开支等等方面共同作用之下,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被助长,因而严格各国的财政纪律、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以限制赤字与债务规模就成为欧元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从代议制政府模式来看,财政纪律很难得以实施。

在欧元区弱国的经济竞争力远远不如欧元区强国的情况下,欧元区弱国维持与欧元区强国相同的高福利及工资水平的方式只能是扩大赤字和大量举债,反之,降低欧元区弱国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水平的方式就是削减高福利和工资标准。但这一方式意味着欧元区弱国必须接受经济低增长、较低的福利和工资,既不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也不符合执政党派的国内政治利益。譬如2010年5月2日,希腊爆发10万人的全国性罢工,抗议政府紧缩财政计划。⑥

即便欧元区债务发生国为获得财政救助而不得不严格自身财政纪律、推行紧缩计划,这种在财政支出方面的约束也只能是短期行为,一旦欧元区对债务发生国实施救助,过度扩张性财政支出的后果得以被埋单,很可能产生扩大支出的道德风险,限制财政开支的约束立即会转为软约束,刺激危机后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动力衰弱、依赖扩大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意愿。

4.2、欧元区“最后贷款人”的困境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际,欧元区并没有一个能够在“危机时刻尽到的融通责任、满足经济区域内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的最后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由于以下原因欧洲央行无法在债务危机到来时充当成员国的最后贷款人:一是欧元区单一货币与分散财政的经济体制构架,缺乏紧密有效的经济政府与财政联盟;二是仿效德意志联邦银行建立的欧洲央行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以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货膨胀为的宏观货币政策目标,不能在一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以避免在政治干扰下将危机发生国的债务赤字货币化,而且《马约》中的“不救助条款”也限制欧洲央行向出现问题的成员国提供直接贷款,除非欧元经济危机危及欧元的稳定及存亡时才能对区域内经济状况实施直接干预;三是欧元区经济力量排名第一位和危机后政治经济影响力显著增加的德国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选择倾向性强烈反对欧洲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⑦。

欧洲央行作为欧元区的中央银行,在危机到来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作为:在债券市场进行操作、调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到欧洲央行贷款抵押的门槛、恢复同美元互换及二度联合全球五大央行向欧元区提供美元流动性等等,尽管以上措施对危机蔓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依然不能满足债务危机后欧元区内的流动性匮乏。所以2010年12月2日欧洲央行召开的货币政策月度决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⑧;2011年12月初欧洲央行决定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分两次向欧洲银行业注资,增加欧洲金融机构的流动性。⑨

欧洲央行若迫于危机形势而充当最后贷款人,采取给发生债务危机发生国注入欧元清偿力以缓解危机的救助措施,很可能使得“发生债务危机国不仅能从过去的‘搭便车’中获得好处(征收国际铸币税),还能继续‘免费乘车’。对债务危机的救助将使区内信誉良好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被征收铸币税),这些国家由此而改变财政政策”⑩,加剧欧元区各国竞争性财政支出的局面。真正解决这个困境仍在于建立财政联盟与经济政府。

4.3、欧元区内部危机应对机制的困境

为规避欧元区成员国在国内经济运行出现问题时产生道德风险,《马约》明文禁止欧洲央行或成员国中央银行直接向发生经济问题的成员国中央政府、联盟机构贷款以及购买债券的行为,同时其第125款规定:“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必须独立地对其所发行的债务承担责任,严格禁止欧盟或者任何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分担某个欧元区成员国所发行的债务”不过以上“不救助”内容未有效抑制成员国扩张性财政支出的偏好,反而在债务危机爆发后限制了危机发生国的及时及时获得救助资金的条件。

尽管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EFSF) 作为应对危机的救助机制在2010年5月9日由欧元区17国共同创立,并在2011年扩大了规模、将上限提高到1万亿欧元,“但受资金筹措和各成员国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该基金在援助发生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方面仍然行动迟缓且效率低下”。

另外,缺乏紧密高效的财政联盟导致欧元区强国与弱国、大国与小国之间不存在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单一货币区域建立使德国制造业产利用一体化的市场条件创造了巨额的贸易和财政盈余,保持并提高其作为欧元区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在货币一体化中获得收益最多;经济竞争力、产业结构相对薄弱的希腊、葡萄牙等国在欧元区市场内处于不利竞争地位,承担了货币一体化较多的风险及成本。由于没有国家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度来平衡这种收益与风险、成本的不对称性,从而使得在债务危机爆发后成员国之间就财政救助问题引发矛盾和冲突,加大了危机救助的难度。

5、结论

从欧元区的缺陷及困境上的分析可以看得出,尽管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欧债危机的问题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危机的根源仍在于欧元区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但在治理这些缺陷的时候却又面临种种难以克服的困境,比如建立紧密有效的财政联盟以改变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分离的现状,促进单一货币政策和单一汇率政策对欧元区各国的政策效果的均等化,危机重灾国争取国内民众支持以促使现有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改善等等,以上内容不无受到欧元区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利益团体等内外因素联动的制约,因而加大了债务危机解决的难度,致使直到目前为止危机仍然在持续发挥影响。

参考文献

[1]保建云.论欧洲债务危机内生形成、治理缺陷及欧元币制演化[J].欧洲研究.2011,(6):32-35.

[2]沈洪溥.欧元正在褪色[J].中国外汇.2011.12:58-59.

[3]周宇.欧元的三大致命弱点[J].探索与争鸣.2012.3:53-56.

[4]粟勤,周银红,张艳玲.从欧债危机的视角分析欧元的困境[J].国际经济合作, 2012,(3):52-54

[5]陈新.欧债危机:治理困境和应对举措[J].欧洲研究.2012,(3):2-6.

[6]鲁全.欧债危机是社会保障制度导致的吗?——基于福利模式与福利增长动因的分析[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3):99-101.

[7]王信.统一货币与分散财政的缺陷[J].中国金融, 2012,(6):47-49

[8]孙涛,臧秀玲. 欧债危机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变化[J].财政科学, 2012,(6):1-6.

[9]郭翠萍.从福利国家的视角看欧债危机的根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6):109-101.

[10]李腊生,刘磊,毛书宇.欧债危机的演化路径及应对策略——基于区内国家竞争性财政支出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2.08:45-49.

[11]安德里斯·多姆布莱特.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与解决方案[J].新金融, 2012,(8).:04-05

[12]杨力,任嘉.单一货币区经济趋同的实证研究与欧债危机的内在逻辑[J].国际观察, 2013,(1):73-74.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3

本文得到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基金支持

内容摘要:本文对 1979-2004 年之间我国 GNP 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三大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经济现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GNP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相关性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是衡量国内经济均衡的主要指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我国从1979年开始经济改革开放,伴随着市场资源配置与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国内经济出现了多次波动。本文通过对1979-2004年间我国历年总体经济变量的定量分析,以寻找经济内部均衡的规律,为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种定量依据。

1979―2004年我国总体经济形势与政策回顾

1979年开始的国内市场开放带来了市场需求与价格水平快速上升。为控制物价上升,1985下半年央行采用了紧缩货币政策。

1987年央行货币政策方向为“紧中求松”;1988年开始价格体制改革。这导致了物价水平的急剧上升和经济态势过热。

1989年,国家采用了经济紧缩措施,并对市场进行了严格整顿,导致了价格水平的急剧跌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1991年起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经济发展,物价随货币投放量增加而上升。1993年我国经济成功“软着陆”后,经济增长在较高水平上稳定下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严重受损。随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缓慢并存。1998年开始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2002年我国的经济再次恢复。

1979―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的比较分析

经济变量关系图:以GNP增长率、零售物价指数增长率和城镇失业率,形成三大宏观经济指标用以衡量我国经济的波动状况,见图1。

经济变量波动性比较:按经典经济周期分析模式,我国经济分为5个周期:1979-1981、1981-1986、1986-1990、1990-2000、2000-2004。波动规律如下:经济增长波动性明显下降,且产出波动显著时期都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扩张时期,说明产出波动性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物价波动呈较明显增加趋势,且与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同步性。失业率波动相对平缓,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没有明显关系。

1979―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变量波动规律解析

单个变量波动性分析

经济增长逐步稳定:按支出法考虑GNP四个主要构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1986-2004年间,投资与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0.744、 0.232。所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稳定主要源于1996年后投资与消费支出的稳定。

物价水平波动性增强:物价波动主要受央行的货币政策导向的正向影响。在1991-2004期间,零售价格上涨率与M2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63。

失业率的非周期波动:体制造成的“虚假就业”,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劳动重新配置,以及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交错作用,导致了失业率变动的非周期性。

变量间的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经济增长与失业:二者无明显相关性,系数-0.168,未通过Pearson检验。根据增长理论,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改革开放中新资本的注入和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劳动边际效率;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了高失业率与经济增长并存。从而,二者的关系违背了宏观经济学的一般逻辑。

经济增长与通胀:二者体现出较强相关性,系数为0.587。说明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显著“托宾效应”,即通货膨胀速度和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正向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同时受到了货币扩张的正向影响。

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降低没有显著影响,相关系数-0.38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就业变动与整体经济波动方向并不一致。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4

[关键词]小微企业;工业园区;区域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29-03

1 引 言

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内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为着眼点,它运用以经济学为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寻找该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变化发展规律,而经济法是研究整个社会中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制规律,形成固定的管理法律制度。将经济法学和区域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将地域经济规律作为研究整体经济发展的试点,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渐变性,是可以作为整体经济法律制定的参考项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纠纷,保障聚集性小微经济积极向上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小微企业发展模式

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小微企业资金少、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低下、适应环境状态差以及易破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前期必须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其二小微企业相关法律的缺失,缺乏强制规制力形成的竞争制度不合理或非正常竞争手段必然会造成小微企业市场的混乱。

2.1 小微企业划型标准

小微企业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产品或服务种类单一、人数较少且规模有限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式作坊独立经营的组织统称。[ZW(DY]小微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占企业总数的份额之大足以看出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小微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是当前解决就业、创新科技、活跃市场的手段之一。[ZW)]根据划型标准(见下表)来看,小微企业划型标准的依据主要与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挂钩,特别是在农、林、牧、渔业这几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划型的唯一标准是营业收入,且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可以从零开始,也就是说只要有经营活动就算是微型企业了。

在企业划型标准的第六条明确规定该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并且个体工商户和规定以外的行业,也参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类型划分。第七条给该规定加上了强制令,即国务院有关部门只能依此划型标准进行企业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再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或变通规定。

2.2 小微企业经济制度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别,把微型企业从小型企业中独立出来。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7%,在这类企业中中型企业资金相对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不需要太多的政策扶持,只依靠本身的资金链便能自行发展。而小微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7.3%,其数量最大、最具市场活力的特点是推进现代经济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微企业发展的前期依靠政策扶持,过渡至小微企业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规制是当务之急。

3 小微企业的聚集模式――工业园区

经济政策的演变不单单是分析经济政策本身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探究经济政策背后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基础问题,应当把经济政策演变从单纯的经济现象理解为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ZW(]徐斌.经济政策演变的社会基础――兼论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3).[ZW)]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我国从产业政策到竞争政策转变的一大增长点,有其深刻的经济、文化、民族和社会基础。中小微企业聚集形成的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法律制度的逐渐形成不无关系。

3.1 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小微企业的聚集

工业园区的发展是科学完整的经济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离不开政府经济政策评估活动的表现形式。政府的经济政策评估有助于预防和纠正政策制定偏差、明确经济政策的可行性程度、提高政策执行绩效等,是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保证,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ZW(]刘晓永,邹伦承.政府经济政策评估刍议[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4).[ZW)]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先头部队,只有很好地发展小微企业,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实际上所谓的经济政策并不能一直保持不变和稳固,常常出现反复和变更,这就导致小微企业必须以聚集的模式形成固定的市场环境才能避免这一问题,因此小微企业的聚集是企业自发形成的。

3.2 经济制度转型对小微企业模式的需求

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同的企业发展水映了各个地区在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资源配置效率上不断增加的不平衡。正确认识和理解转型过程中的地域环境差异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澄清某些关于我国市场化转型的模糊认识。在实践中则有助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民营企业,最终达到向发达地区收敛的目标。

3.3 小微企业与地域经济

地域经济即地方行政区域经济,泛指国内一个省,或者一个市、县的经济,该级政府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相对独立的地方财政,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对区域市场发挥作用,也可指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一个具有强烈的政策意愿、卓越的政策水平、坚定的施政能力和崇高的公共威信的地方企业聚集模式的先导工业园区,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往往发挥关键性的统筹功能,极大地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

4 小微企业经济制度的法律化

研究小微经济的法律化问题,必然要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的极化问题和法律规制的平衡化之间的冲突点和联系点,全面考虑经济制度特别是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与法律规制的稳定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点掌握政策与法律之间的转换时间和空间的选择。

4.1 小微企业经济观念的转变

小微企业地域性法律问题的重点是政策到法律的转换和地域特色对法律政策的独特要求。在设计小微企业法律制度的时候如何把握这个经济政策、法律规定、民众需求和特色体现几个方面的平衡与适宜度是极为重要和棘手的。再者小微经济在融资法律制度方面的全国通行性与地域性经济制度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怎样解决这一金融法律问题也是研究小微企业发展的一道难题。

4.2 小微企业市场准入标准的法律化

小微企业的划型标准对小微经济范围的扩大化,导致小微企业法律问题研究的困难急剧上升。地域性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应当按照一般小微企业看待,还是将其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特色点对待,这都需要予以明确。

4.3 区域经济制度的小微化

小微企业地域化发展模式的出现和扩大是小微经济打破传统经济模式单一化和大中型化藩篱的敲门砖。基于地域性的特点,不同区域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形成专属或者特色化的小微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应有之意,但是地域性与经济一体化以及资源流转之间的冲突将会一直存在,运用法律手段控制在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使生产要素的流转和共享,完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小微企业地域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经济制度模式的反弹,这也许会给小微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小微企业发展初期这种反弹将会更加明显,那么在确保经济制度不发生转变的情况下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前提,将小微企业的地域特色与地方的资源特色结合起来,发展能够影响甚至是干预整个经济法律制度的状态的小微经济,就是构建小微企业地域化法律制度的初衷。

5 小微企业地域性法律体系构建

本项目试图从该类扶持政策的过渡中寻找法律存在的罅隙,在法律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律体系。小微企业法律体系的构建,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为小微企业的长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在立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制度,确定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要实现小微企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更需要一种法律文化自觉、法律文化规范,也即需要一种“市场经济理性”。这种“市场经济理性”,归根结底是一种法律理性。没有这种法律理性,就不会有市场经济下的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5

关键词: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倒逼机制

一 贸易摩擦的负效应分析

1 减少出口,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战后日本在贸易摩擦中多数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特别是经常采用自愿出口限制的方法解决贸易摩擦。这显然会在一定期间内大量减少产品的出口,从而失去在不存在贸易摩擦条件下,这些产业本可以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2 使企业破产和失业人口增加

在日本和贸易伙伴国的微观贸易摩擦中,由于日本多采用自愿出口限制的方式,使涉案企业的出口大量减少。对于实力弱、规模小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来说,出口数量的减少使它们难以维持下去。因此,日本向欧美国家的自愿出口限制使国内小企业盈利减少,使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纷纷破产。随着企业的破产,失业人口也相应增加。

3 汇率升值成为日本“失去的十年”的重要原因

日元升值以后,美国由于没能实现预计的贸易收支好转的效果,开始对日本施加压力,全面干涉日本的国内经济政策,要求日本扩大内需以减少贸易顺差。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开始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及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日本出现了表面上的空前繁荣,日本的经济泡沫形成并且越来越严重。

另外,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于80年代后期日本在外在压力下实施的金融自由化,使外国和本国的投资机构都加入到金融投机的行列里来,为经济泡沫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盲目乐观,过低估计借贷双方的风险,无限扩张金融规模,也是促使经济泡沫不断膨胀的重要因素。

在日本经济泡沫愈演愈烈的过程中,日本央行感到了投机活动的威胁,1989年开始推行信贷收缩政策,经济政策由扩张转为收缩。紧缩性的金融政策和抑制地价的政策使日本的经济泡沫开始破裂,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一撅不振,陷于长期低迷之中。泡沫崩溃后的10年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

二、贸易摩擦的正效应分析

1 贸易摩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催化剂

贸易摩擦促使日本抓住时机调整产业政策,快速地提高了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在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配合下,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

2 提高贸易自由化率,拉动经济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日本和欧美国家存在巨额贸易差额的情况下,欧美国家开始致力于打开日本市场,挑起贸易摩擦。面对发达国家提出的扩大日本市场准入的要求,日本仍旧采取了妥协让步的态度,其中自愿扩大进口是重要的手段。在日美汽车及零部件贸易摩擦、曰美半导体贸易摩擦的解决中,都采用了自愿扩大进口措施,贸易摩擦间接使日本进口规模大幅度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顺差,提高贸易自由化率,产生贸易创造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3 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回避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动因,在纺织品、钢铁、汽车、彩电等众多的领域,日本都采取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缓解贸易摩擦。

对外直接投资大大的促进了日本生产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使日本获得了廉价的资源,减轻了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度,同时也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使日本企业可以利用当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崛起,在这一点上,贸易摩擦功不可没。

三、战后日本的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启示

1 正确看待贸易摩擦,努力减少贸易摩擦

就目前中国遇到的贸易摩擦而言,虽然案件数量众多,涉及金额也很可观,但就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而言,贸易摩擦只是几个不太和谐的音符,并没有影响到对外贸易发展的大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贸易摩擦听之任之,掉以轻心,从中国遇到的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上看,摩擦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且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们更应该重视贸易摩擦。鉴于贸易摩擦有很多负效应,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尽量减少贸易摩擦。

2 发挥倒逼机制作用,积极利用贸易摩擦的正效应

我国政府应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企业应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避贸易摩擦。

国内经济政策分析范文6

【关键词】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GDP 居民就业 经济结构 进出口贸易 物价走势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本次会议详细描述了“新常态”下国内经济的总体特征,确定了宏观政策取向,并对2015年的经济工作做了新的部署。结合本次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调整和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本人对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以下预测。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预测

预计2015年实际GDP增速降至7.1%。2014年全年实际GDP增长了7.4%,预计2015年我国全年实际GDP将增长7.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相较2014年将减速2.7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由2014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5.1%,出口增长将从2014年6.1%上升为6.9%;

影响我国2015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4年房地产销售疲软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给经济增长产生下行压力,进而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继续减速,并连带相关行业增长放缓;二是随着国际经济的慢慢复苏使我国对外贸易加快增长。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投资等短期因素对经济的持续拉动,政府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都将带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投资热情。2015年GDP增速将继续放缓,我国也正在经历着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经济政策消化期。三是我们也将面临着不良资产的持续上升、杠杆率过高、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等周期压力。因此我们推测,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缓,受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房地产相关行业增长速度也将有所放缓。

二、预计居民就业将保持稳定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从高速增长趋于中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正由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国家提倡打造一个全新的服务型社会。众所周知,服务业需要更大的劳动就业人员,也将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吸纳就业的人群数量将提高,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新常态。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也会使城镇就业保持稳定,近五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减缓了2个百分点,但受益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转型,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42%上升到46%,增加了4个百分点,每年就业人员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在当前各产业劳动密集程度和经济体制结构下,在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提高1个百分点,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年持平。此外,我国未来几年的生育率与人口数据结构数据表明,未来几年内我国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下降趋势保持不变。由此我们预测,在城镇化速度以及劳动密集型程度不变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保持7.1个百分点的增速意味着2015年的城镇失业率不会造成明显的恶化。

三、经济结构将继续改善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但随着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市场资源配置的逐渐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整个市场经济结构将在多方面得到调整和改善,未来国内经济增长将可持续性的提高。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到,“为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稳定,重点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职称作用。

从国内需求角度来看,影响实际GDP的因素有三方面,分别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比重最大约占50.9%。同比2014年估计值平均提高在1到2个百分点,这表明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我国未来需求结构有望继续得到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对经济结构的有力政策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采取一些列有利政策力推减少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改增等改革措施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市场活力,促进良性竞争。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同时促进新兴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有助于优化市场结构。三是逐渐放缓商品房住宅开发和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速度,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棚户区改造将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大力发展民生领域和绿色产业投资,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四、物价走势预测

通过上半年CPI走势情况来看,未来2015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将会持续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居民消费指数涨幅2.0%,今年将同比持平。并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但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不会导致通货紧缩。在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消费刺激商品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目前来看,2015年物价走势将基本保持平稳增长。综观整体物价走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还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一食品价格涨幅。2000年至2014年这四年中,我国食品价格也再不断的增长,食品价格的浮动平均增长为4.5%。2014年全年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增速仅为3.1%。此前国内实行政府干预的农产品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小麦,大豆和棉花已经实行改价,而其他几个作为主粮,其改价后影响较大,短期内不会轻易启动。但从国家提倡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要求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还会有些波动,而从加大供给面对价格的长期反应来看,我国农产品价格有增长的趋势。判断食品价格的涨幅也要根据天气状况、粮食收成、石油价格、国际食品价格的走势决定,因此预期15年我国的食品价格涨幅应该保持相对平稳。

二是产品缺口。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产品缺口的恶化和改善没有明显变化,对于PPI的影响也没有较大变化。

三是国际大宗物资商品价格。国际大宗物资商品的价格将影响国内物价的走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的最新预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受国际金融下行趋势,2015年我国进出口价格也将面临下滑,随着经济回暖,逐渐减少差距。

五、进出口预测

按照海关最新统计数据,出口贸易的名义值增长6.9%,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增幅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国内进口额增长5.1%,比2014年增加3.2个百分点。

造成进出口变化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市场容量和外部环境。由于发达经济国市场经济逐渐回暖,将改善我国进出口的外部环境,但新型经济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显现,也从另一方面抑制我国出口的发展。第二,投资增速对进出口的影响。虽然从数据来看我国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大宗物品价格趋势也有答复下降,但相较来说降幅较为平缓,名义进口增速也将趋于正常。

进出口的基准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风险也是不可预估的,假设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我们的基准预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现阶段的出口现状;如果国外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我们远侧基准预测,带来的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等导致国际经济情况明显恶化、实际汇率升值等。

六、房地产行业的情景分析

固定产投资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固定资产投资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房地产业投资又被看作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制造业组成固定产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占全部固定产投资的20%。2013年以前的五年中,房地产增速平均保持在16以上;2014年,受房地产调控收紧和房地产下行压力影响,销售量持续下降导致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直接拉低了固定产增速,拖累了经济增长。

随着货币政策的松弛,城镇化基础建设、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城镇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将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商的压力下降,提高房屋销售交易量,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仍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面对未来中期乃至长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第一企业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布局多元化、管理多元化、产品多元化,不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多元化来规避风险。第二是要坚持创新,只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市场,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