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IS-LM模型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次通货膨胀和1次通货紧缩,其中1979-1980、1984-1986、1987-1991和1992-1994年期间,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但是从1997年开始,物价持续走低,出现负增长,进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而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到了2004年,物价上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理论界开始讨论中国是否进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以消除经济不景气时期的通货紧缩、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主题,重点论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协调机制和模式,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剖析总结了98年以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本文在分析研究中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依然是我国财政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通过IS-LM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会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以及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无论在经济扩张还是在经济紧缩时间,两大政策都能对经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就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论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强调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协调机制和模式,第四部分剖析总结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进对策,第六部分评述性结论。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在关联性

1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资金运动、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等方面的密切关联性 在社会资金运动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与企业资金等一道构成社会总资金的整体,每一方的资金运动都会在另一方引起某些连锁反应;在政策目标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要实现充分就业、高增长和物价稳定运行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政策手段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互补性。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率和财政支出水平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和贴现率等;在政策实施主体上,既有区别也有高度的一致性。货币政策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政策实施的主体是财政部。两者分成两个不同的实施主体,但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调控的主体都统一于国家。

2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性 首先看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财政的收支活动将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将对货币供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财政收支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化或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给结构;二是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结余和财政收支赤字这三种不同的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存在很大不同;三是财政资金的运行方向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财政支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构成,另一方面取决于积累性支出的使用效果;四是,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财政赤字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弥补。因一国弥补预算赤字主要分为国内融资和国外融资两大类,而不同的融资方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很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财政赤字的各种融资方式会增加货币供给。其次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银行的信贷收入来源、信贷支出方向、信贷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有关。总之,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性很强,这表明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的一般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具有的局限性、运作特点和作用机制决定了二者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对经济应有的调控作用。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也已经证明,无论将哪一种政策作为重要政策手段,如果没有另一种政策的协调配合,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方面来看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就财政政策来看,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轻税负以刺激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在经济膨胀时期,则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避免经济过渡膨胀。但在现实中,财政政策的运作常因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二就货币政策来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相应地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这一政策的局限性使它在现实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此外,货币政策效果也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

2、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来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更有协调>!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部需求萎缩,而同时我国又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策略,致使外贸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在国内,由于治理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仍在惯性发生作用,投资、消费需求也呈现下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开始转移到扩大内需方面上来,主要是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增加国债发行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1997年以来我国国债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政策的关系、局限性及政策取向。

一、国债发行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关系

(一)增发国债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都有作用,但作用原理、过程不同

增发国债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对治理通货紧缩,带动经济景气回升起了很大作用。但两种政策的作用原理、过程是不尽相同的。增发国债的资金多用于投入基础设施等国债建设项目,一方面扩大了投资,另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使部分资金直接转化为消费资金,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直接扩大了内需。而货币政策是一方面通过降低备付金率、增加在公开市场上的货币投放使银行可用资金增加,从而增加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消费。但货币政策作用是间接的,有一个传导的过程,需要通过机制传导至各微观经济主体,其效果往往要看商业银行、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理解、接受和付诸行动的程度。比较起来,增发国债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治理通货紧缩的作用,前者比后者更直接、更快速,但作用面有限,持续效果短;后者与前者相比作用是间接的、要有一个滞后的时间,但作用面广,持续时间长。

(二)国债发行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交叉与渗透

这两个政策相辅相成,而且通过一定的渠道相互交叉与渗透,从而相互影响。(1)国债筹集资金的来源大部分是商业银行、信用社的存款,国债发行量增加,将导致商业银行(社)的存款下降。从这个角度讲,国债发行量迅速增大的同时,货币政策所能影响的资金减少。(2)国债利率往往比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要高1一2个百分点,因而近几年出现国债热销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银行降低利率的政策效果。(3)国债建设项目往往需要银行提供配套资金,银行资金能否及时到位是国债建设项目能否按期进行的重要保证。对银行而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资金投放的渠道,因为大部分国债建设项目可行性好,还款能力强,银行对其贷款可以使自身资产质量得到优化。这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有利的。(4)国债的大量发行,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又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国债发行与稳健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一)国债发行

在看到国债在经济运行中所具备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挤出效应”,低资金利用率,特别是目前存在的“赤字债务化、债务消费化”的倾向。同时,国债发行规模还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这方面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1.国债负担率。是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余额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我国1997一1999年的国债负担率都不超过10%,小于国际公认标准20%的警戒线。

2.居民应债力。一般表述为,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或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我国1997—1999年的居民应债率也不超过10%,表明居民应债能力较强。

3.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债务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国际上一般公认20%为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我国1997一1999年的国债依存度均高于20%.

4.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占多大份额。国外的经验表明,国债偿债率一般应控制在10%以内。而我国1997—1999年的国债偿债率均远高于此限。

综合而言,从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力指标衡量,我国近几年国债发行短期内不会带来国债运行风险,而从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指标衡量,均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处于危险运行状态,易引发财政危机。这表明如果我国的国债发行量再大量增加,应需要经过慎重考虑。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

无论是治理通货膨胀,还是对付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决不是立竿见影的。有人认为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时比对付通货膨胀时更表现出弱化趋势,所以提出了“通缩期货币政策弱效”的问题。如中央银行7次降息、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与备付金合并账户)、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大量投放基础货币等,力度不能说小,但从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看,作用不如所期望的大。究其原因,这是由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特点、在现实国情下的金融体制内外部条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显示,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到中间目标,再到最终目标,中间隔了很多变量。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的行为,都能够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乘数变化,对货币政策作用产生影响,而这些经济主体的行为并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而使货币政策作用时滞出现长短变化,这也是货币政策客观具有的局限性。

2.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这表现在诸多方面,如: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作为银行体系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尚未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低、负担重、压力大,股本结构单一,权责不明确;经营粗放,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削弱了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益;银行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风险的判断和处置能力差;内部用人机制及分配制度不健全,缺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等。这样在银行内部也就形成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如信贷的放权与分权就很典型),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商业银行内部时常出现受阻现象。

3.资本市场缺陷对货币政策的冲击。股市的财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力。我国沪深股市经过10年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仅2000年一年股市新发、增发、配售筹资达3249亿元,年末股票市价总值达到48091亿元。但是我国股市发育的非均衡性导致市场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现行股票发行制度导致一级市场只赚不赔,居高不下的收益率替代了市场利率,变相地充当了资产组合中的无风险利率,阻碍了中央银行利率政策影响力经由资产组合渠道的传导;因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差、经营效益差、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只顾圈钱而不顾股民利益甚至与券商机构联手炒作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沪深两市牛短熊长的格局,使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涉及的金融资产随着股价的持续回落,财富缩水,预期更为谨慎,投资及消费欲望下降,这些都不同程度上构成制约货币政策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

4.微观制度构造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取决于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各微观经济主体博弈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弱效,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归咎于政策的制订者——中央银行,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非货币政策所能承担的因素。这包括很多,如政府行为(是否廉洁高效),市场秩序(是否公正合理),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正由于此,国家统计公报中在总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常常提出: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增长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说的第3、4条原因,也同样影响着国债政策的最终效果。

三、政策建议

国债发行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它们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国情下的微观制度构造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存在,目前二者的作用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今后,有必要对国债发行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条件、操作细节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使我们制订和贯彻政策时能更加切合实际,同时要加强两个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尤其重要的是,要下更大力气进行微观制度的改造。

(一)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大力提高国债使用效益。国家在发行国债时,要全方位考虑问题,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既要适应我国目前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以偿债能力和应债能力为限,不可顾此失彼,引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要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降低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同时要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多样化;要调整国债利率结构,逐步实现国债利率市场化。财政应增强国债资金的投向和使用的透明度,严格考核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益,这是防止国债使用过度“消费化”、形成“以债养债”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国债资金应优先投向瓶颈型产业和部分生产建设性项目,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短缺,通过投资收益的获取,创造还债来源,实现国债规模的均衡发展及自身良性循环。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分析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它们对总需求的影响角度来考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

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需求增加将通过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使GDP增加。GDP的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于交易。在储备银行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会抵消由于GDP增加而增加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投资需求,从而抵消一部分政府支出或减税对GDP的刺激作用。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上升将会大量降低投资。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那么,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将使利率猛增(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意味着利率必须变动很多)。①(①参见[美]R.E.霍尔和J.B.泰勒: (宏观经济学>,171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此外,财政支出乘数是衡量财政政策效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财政支出乘数能否使财政政策的效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样要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制约。如果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即使财政支出乘数很大,财政政策也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与上述情况相反,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利率上升幅度不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利率水平没有多大影响,那么,这种政策对投资的冲击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就有很强的影响力。换言之,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很强。

利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财政政策效力的强弱。财政政策的效力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有很大关系。当投资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IS曲线比较平缓,因为利率的较小变化和投资需求的较大变化有关。相反地,当投资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IS曲线就比较陡峭。

再看LM曲线的形状。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平缓,因为当货币需求随着收入变化而增加时,利率的很小变化就足以使它减少;反之,当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时,LM曲线就比较陡峭。

当IS曲线比较陡峭,或者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比较强。相反,如果IS曲线比较平缓,或者LM曲线比较陡峭,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弱。

(二)货币政策的效力

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货币供给的变化上。扩张性货币政策或松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或紧货币政策是货币供给减少。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在货币供给的增加时使利率下降的幅度很大,并且对投资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很大。这种效果产生的条件是:第一,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下降就会使投资受到极大鼓励。第二,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很大(利率的很小下降就足以把货币需求提高到同较高货币供给一致)。在这两个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力就强。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力也有弱的时候。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利率的下降不会使投资受到很大的刺激;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下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使利率下降较小,或对投资的影响较小,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较弱。

用IS——LM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来展示货币政策效力的强弱。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力也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关系很大。如果幅曲线较为平缓或LM曲线较为陡峭,货币政策的效力就强;如果赐曲线较为陡峭或LM曲线较为平缓,货币政策的效力就弱。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文献综述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属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可据宏观经济调控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围绕着这个课题,国内外无论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现实政策的运用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重点对我国实行人民币二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后两大政策有效搭配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绩效 政策搭配 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实现一国经济稳定发展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学界长期论争的焦点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运用各种模型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绩效及其搭配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国外研究情况

经济学文献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定量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IS-LM模型(又称希克斯一汉森模型)。根据该模型,希克斯和汉森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能够影响产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对产出都没有影响,它们都是无效的,除了提高价格之外。之后,经济学家在其基础上,将视角延伸到对开放经济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Mead,1951)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即“米德冲突”。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况。而支出转换政策包括汇率、关税等的实质是在总需求结构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使需求结构在国内需求和净出口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从而开创性地提出“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nbergen,19521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即“丁伯根法则”。若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政府至少具备n种独立的政策工具,工具之间不会相互影响。蒙代尔(MundeB,1960)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指出将每一政策工具分配给它能发挥最大影响力和具有绝对优势的目标。斯旺(Swan,1960)用图形说明了支出增减政策f财政货币政策1和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各自的功用,提出了用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的模型。蒙代尔(1963)与弗莱明(1962),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用于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经不断完善而成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undell-Fleming Model),并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fPaul Krugmanl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fTheEtelnal Trianslel,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调和,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将以上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对我国经济的分析,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马拴友(2004)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在我国IS曲线较为陡峭而LM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对治理通货紧缩具有更大的效能。张学友、胡锴(2002)运用修正的MF模型,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力进行比较,得出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安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要优于货币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施建淮(2007)运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产出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人民币升值在中国是紧缩性的:相对汇率变动的其他效应,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是支配性的,因此运用传统斯旺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是有效的。徐长生、刘士宁(2006)根据斯旺模型政策搭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模型中的内部通胀、外部顺差的区域,因此对内可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抑制投资过热,采取结构性的财政政策着重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对外通过本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改善国际收支顺差,以实现内外均衡。

也有学者通过计量建模,实证研究了近年来我国两大政策的搭配,但大多集中于对内绩效的研究,鲜有在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兼顾内外综合绩效的系统研究。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实证研究了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这是由于我国利率管制严格、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缓慢等原因所致,而中国的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显著,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应该继续实施。王文甫(2007)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有一条真实变量都以相同的比例增长的均衡增长路径:在均衡增长路径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财政政策对经济有影响,货币呈非“超中性”。刘斌(2009)基于我国的实际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的政策体制主要表现为主动的财政政策和被动的货币政策组合体制的结论:这种体制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的充分体现:因相机抉择的政策会产生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对社会福利水平产生影响,这种体制在今后是否一定要继续保持值得商榷:他强调今后我国应该从现行的体制向主动的货币政策和被动的财政政策组合体制转换。黄志刚(2009)将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fM―F模型1拓展到中间汇率制度下研究发现,不管资本流动性如何,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有效,其效应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最应该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方法,此时政策效果最好。

三、总结及启示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发现,大多文献将研究视角聚集于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及内外均衡,鲜有深入到对物价、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等重要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内部结构的政策搭配研究。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2005年7月21日)基于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相关文献不多。

本文认为,在后续研究中可进行新的尝试,若能遵循“紧扣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总揽全局、内外兼顾、两大政策密切结合”的构想,将会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

看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什么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使用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必要性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4

圆个小橙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维的力量在当下更是凸显的尤为重要,好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从根源处采取行动,而被蒙蔽的思路,却堵塞其中,反反复复,落得钻入牛角尖的地步。最近看的辜朝明先生著的《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更是让我感触十分深刻。

Fisher曾经提出了债务通缩理论。他认为经济衰退主要涉及过度债务负担引起的通缩问题。在繁荣的时候,人们预期过于乐观,导致非理性繁荣下的资产价格高估,大家容易举债也有意愿进行举债,此时债务/资产比率将会升高。当经济放缓的时候,资产价格会慢慢下落,形成债务负担。部分主体开始清偿债务。从而出现了资产的供给大于需求,资产出售价格继续下降,导致市场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实际利率上升,引起了债务负担的进一步加重。最终由于通缩产生了越努力还债,债务越多的现象。但是Fisher模型的存在需要建立在一个较为苛刻的前提下,即价格的下跌速度必须超过企业的偿债速度,这样才会出现越偿债,债务越多的现象。这种前提是有可能产生的,但是难以为继,并且在解释日本失落的十年现象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在日本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偿债现象一直在发生,但是抛售现象却基本没有发生过,这样就不会产生因为大量抛售而出现的通货紧缩状态,前提的否定代表着Fisher模型的局限性。

辜朝明先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至少在现阶段,由于我阅读文献范围有限)我认为他的理论较为有道理,而且与实际现状相符,尽管这种思路在之前的学习中,我是很少接触到的。

主流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货币主义以及新凯恩斯学派都是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假设前提来构建理论。在这个前提下,货币政策是较为有效的,当央行将利率降低到企业足以获得利润的时候,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企业会增加负债,进行投资,从而将整个社会从经济衰退中解救出来。凯恩斯虽然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并且认为应该通过提供资金来阻止货币(现金)替代债券,但是这一理论和现实是有所出入的。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低利率反应强烈,但是仅仅数年之后,对于同样低的利率却无动于衷。流动性陷阱无法解释不同时期同一国家经济对相似的货币政策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反应。

截止到现在为止,以上的主流理论都是从放贷方的角度来分析的,皆认为如果可以增加更多的流动性,将利率降低到足以盈利的地步,理性的经理人将会选择继续借贷。同样这些理论的支持者,对于财政政策抱有敌意。从经济模型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加大将会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所以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他们反对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甚至开始进行财政改革,保持充足的财政盈余。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5

1、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分歧最多、争论最为激烈,这也说明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在客观上存在局限性:

2、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经济运行的目标难以实现。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通过逆风向而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会实现稳定生产与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因为时滞的存在、政治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经济预测能力的局限,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使经济运行更不稳定。

3、关于政府是否应平衡其预算存在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债务会增加未来纳税人的负担,因而预算赤字会造成居民储蓄减少,平衡预算则意味着更大的居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但是另一些学者认为通过控制债务占国民经济的比率或增加速度,可以保证预算赤字不影响经济。

4、这些争论与分歧不仅说明了宏观经济理论自身的缺陷,而且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内在不稳定性,不可能通过政府宏观经济干预加以消除。因为政府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缓解经济危机和熨平经济波动的效果,但未能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基本矛盾,也就不能消除诸如高失业率等宏观经济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6

从消费物价的情况看,中国尚未陷入通货紧缩。不论对通货紧缩定义的种种争论,一般认为当物价水平出现至少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货紧缩。去年下半年,中国消费物价整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约1.5%。2015年1月份,消费物价跌破1%,通缩压力陡然上升,但是,2~3月份的数据表明,虽然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较弱水平,但仍然是正增长的状况。

生产者价格指数更多反映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不是物价水平的全部表现。当前,通缩论者主要的论据是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长期处于负增长的状况,而且过去几个月还呈现加速下跌的趋势。但是,生产者价格指数更多反映的是工业品部门的供求状况,是中国产能过剩的表现,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物价的全面下降。同时,过去几个月大宗商品市场因为美元走强和全球复苏困难而加速下跌亦是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跌的重要原因。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曾论述,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种论断得到很多人的认同。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对应,是否也可以类推为是一种货币现象,可能没有那么简单。通货紧缩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通货紧缩的产生有着大相径庭的根源,它既可能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有关,也可能是由经济周期、技术进步、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体制冲击等因素所导致。未来1~2年内,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是较小的。

从需求方面,总需求整体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甚至略有复苏的格局。对于外部需求,美国经济2015年将持续复苏,欧洲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2015年经济可能开始呈现温和复苏的状态,中日关系亦有所改善,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将有所提升。对于内部需求,由于中国采用预调微调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增长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经济任务,需求将保持在稳定及温和增长的状况。

从供给方面,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将有助于理顺供给格局。过去较长时间内,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以行政干预来代替市场机制,从而扭曲了供给机制并导致供给需求错配。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将解开供给约束的“旧绳索”,以新的机制拉动供给机制改革。

在政策方面,政府将长期保持微刺激的格局,并注重经济结构改革以塑造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货币政策,在保增长的任务下,不管是所谓的稳健财政政策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质都是扩张性的总量政策,这使得经济总需求将明显扩张,同时夯实了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上涨的基础。为此,国内通货紧缩缺乏相关的政策基础,政策甚至已经是前瞻性地在积极应对潜在的通缩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