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1

关键词:经济金融;经济刺激;货币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7-0014-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7.03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揽子计划,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保增长。经济刺激政策很快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止跌企稳,在2009年1季度6.1%触低后反弹至4季度的10.7%,经济发展信心很快得到恢复。

一、把握适度经济刺激政策

经济系统是与社会系统交融的,宏观方面表现为复杂的比例问题,微观方面表现为对个体的激励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系统的稳定,其依赖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即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于社会消费、投资和净贸易的有效需求,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就等于总有效供给或者总有效需求,公式表示为:GDP=消费+投资+净贸易(总有效需求)=有效产品+有效服务(总有效供给)。在生产力落后的短缺经济下,GDP由供给决定,随着生产发展的供给过剩,GDP转由需求决定。在生产力较落后下,经济发展等同于扩大供给,投资增长是决定因素,因而要节制消费增加储蓄积累,并由储蓄转化为投资;在生产力较发达下,产品和服务已出现了相对过剩,投资可能是增加过剩的无效行为,经济发展转变为由消费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由于外需急剧下降,扩大内需成为政策的着力点。需求论者因此提出刺激消费,甚至低通货膨胀有益的观点;供给论者强调扩大投资,以投资拉动消费和消化过剩产能。金融危机挫伤了消费和投资的信心,恢复和提振信心催生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但运用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不可简单化,扩大内需尤其要把握适度的问题。

(一)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我国经济特点表现为内需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明显偏低,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对这些基本经济理论认识没有异议,但对理论的应用却大相径庭,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政策的混乱。首先是扩大消费方面。由于消费由收入支撑,即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收入-储蓄。消费最大值也就是全部收入,这时储蓄为零不能进行投资扩大再生产。对于个体还可以通过借贷超前消费,然而从全社会角度看消费应当控制在收入范围,而且从长期看个体消费也不能超过其总收入。如果说从静态看消费受到制约,是否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实现动态良性循环呢?比如有学者建议以温和通货膨胀刺激消费。从短期看通胀能够抑制储蓄刺激消费增长,但这种因通胀刺激的消费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人们靠劳动获得收入,对消费要求是物有所值,消费要符合劳动的付出,这样的消费基础才是对劳动的鼓励。如果推行货币贬值的政策,人们为避免损失而被迫消费,刺激消费目标短期是达到了,但这又意味着劳动付出不能获得合理的物质回报,当辛勤的劳动既不能致富又没有安全感,人们只好抛弃劳动而寻求更快捷的收入渠道,这时整个社会就会充斥着不劳而获和横财暴富的意识。因此,通胀刺激消费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不可持续且会带来灾难后果。

其次是扩大投资方面。投资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不容置疑,理论上投资是将储蓄转变为生产资料,不仅本身表现为对社会总产值的贡献,而且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投资即是对资源的投入,需要由储蓄转化而来,也是收入的函数,对于透支收入的投资要在未来变本加厉的偿还,而没有效益的投资是浪费资源,投资前提是存在有效消费需求,而且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这都制约着投资的增长。由此可见,对于扩大内需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发展是因,内需是果,经济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前提,内需不足对经济发展也有制约。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衰退导致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使我国内需不足而矛盾更加尖锐。实施经济刺激政策扩大内需,对恢复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十分必要,但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双刃剑应当保持合适的度。我国2009年经济增长达到8.7%,成功实现“保八”目标,①投资和消费信心明显恢复,经济刺激政策要适可而止,及时转换到结构调整上。

(二)经济结构比例与资源优化配置

简单扩大内需能拉动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因果关系倒置,但由于经济结构问题的内需不足可以制约经济增长,当全球金融危机恶化内需环境,就要及时推进刺激政策弥补内需不足。由于经济发展动力受制于结构比例关系与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按照木桶理论来解释,实现最大效用是由短板决定,弥补经济结构中的短板缺陷是经济增长突破的关键因素。从我国消费与投资比例关系看,消费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短板,但消费不仅受经济发展的制约,而且也需要资源的支撑,如果消费局部增长过快,形成木桶理论中的长板,不仅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扩大内需是调整结构的一个步骤,只有当消费属短板才扩消费,产业是瓶颈才扩大投资,通过内需调整来促进结构优化,而且要依托资源环境承受能力适可而止,不可把无限扩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永动机。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在80年代该比重高于50%,而1996年以来该比重就逐年下降,从47.46%至2008年的35.96%。无论从纵向比还是与国外横向比,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消费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呈下降的趋势,1990年前该比重大约为55%,由于90年代前期高通胀,居民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该比重急剧下降至1993年的46.2%,2002年以来该比重从48.08逐年下降至2008年的43.15%。对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有从储蓄挖潜的空间,但消费比重过低主要还是受收入的制约,尤其是收入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抑制了消费增长。扩大消费可以考虑降低储蓄率的方法,但这样的措施效果非常有限,而主要应考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占总收入的比重。对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否适度则要看是否达到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效果,特征指标要看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通胀和泡沫指标是经济体系运行的晴雨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无论何程度都是不良的,要摒弃关于通胀和泡沫只要适度就有益的认识,但经济运行中温和的通胀和轻微的泡沫难以避免,在经济决策中对此可以有一定的容忍度。

(三)经济增长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硬约束

经济增长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的增长,表现为劳动价值创造及资源价值转移,产品的生产需要占用劳动、科技、资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资源,服务的实现也需要消耗劳动并且以产品为载体,因而都受到生产要素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可见生产过剩只能是相对过剩,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无限供给。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央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恢复了投资和消费的信心,遏制了生产过剩的恶性循环。但是货币增长并不能创造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货币高增长并没有带来持续经济高增长,而往往是经过短暂经济高增长后,经济增长就呈持续多年下滑(见图2)。经济高增长不能由货币高增长来支撑,这是由资源有限性的规律所决定的。由于危机的本质是资产泡沫积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美国金融危机的泡沫风险可以凭借美元货币垄断地位,通过货币贬值或资本流动将风险转嫁至全球,因而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由全球来为美国资产泡沫埋单,发达国家以相对优势也可能将风险转嫁到发展中国家。而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如果发生严重的资产泡沫,泡沫风险不仅无法转嫁,且可能遭受严重的风险损失。因而我国一旦发生危机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力,我国经济发展只能依托自身资源约束条件,货币供给也要与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高度重视防止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

二、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宽松的风险

2009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7.7%,人民币贷款新增9.6万亿元,增长31.6%,与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年初货币政策目标的M2增长大约17%。①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相比较,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明显超过预计,有从适度宽松迈向过度宽松的趋势。对于银行大量发放贷款,短期内肯定会导致需求迅速上升,但更需要真正转化成为长期的有效消费需求,如果最终消费领域吸纳不了,最后将推高资产价格和加剧产能过剩,经济复苏将会有反复,必将加大银行信贷风险。

(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强烈的投资冲动,在扩张性政策指导下,更会刺激地方政府扩大信贷规模和财政赤字。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政策,推出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2009―2010年)投资计划,各级地方政府迅速响应,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计划,陆续宣布了近20万亿元的投资计划②。但从全局的高度看,很多项目不仅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降低了产业准入门槛,给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重生的机会,让陷于困境的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又有机会复活,可能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更加严重,重新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固化现有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尤其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很快,据银监会非正式统计,至200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达6万亿元,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银行信贷,仅当年新增银行贷款3.8万亿元,而2008年全国财政总收入才有6.13万亿元”③。融资平台运作机制本身也蕴藏了巨大的系统风险:一方面,在具体的项目选择和决策上,地方政府替代企业成为主要的决策者,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加剧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银行在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中处于相对弱势,银行针对这些投融资平台投放信贷的风险管理难以真正落实,贷款资金实际上完全脱离借款人监控,而目前主要依靠的往往是没有真正法律效力的财政担保等,如果出现偿还问题,银行实际上很难顺利追溯,其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无力偿还后将债务风险转嫁于银行,成为银行新的不良贷款。因此,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善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促进信贷资金投入到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领域,防止出现新一轮的投资过热,避免形成更大的产能过剩。

(二)商业银行业自律不足

随着金融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推进,外资银行综合经营机制介入,银行业层出不穷的创新活动,利率管制将逐渐被利率市场化取代,这对我国银行业自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在内部管理方面要加快提高自身治理水平,在经营活动中要防止过度竞争以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对信贷资金要防止流向虚拟经济以降低风险。银行业提高自律能力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风险意识不强。银行面对国有企业和国家支持的投资项目时,往往又会淡化风险意识,减弱约束控制;银行也可能出于局部或短期利益,抓住国家扩张性政策的“利好”机会,放松风险控制;有的银行职员在“业绩压力”下,风险意识也会淡化,这必然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二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攀比冲动。国有银行本身存在市场份额攀比的土壤,曾经有不惜成本抢存款争份额的情况存在,现在是发放贷款和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也都在攀比。地方政府也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施压银行放贷竞赛,在2009年上半年贷款数据披露后,市场份额下降的银行领导在地方政府压力放宽条件下加大激励来促进扩大贷款规模。三是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在宽松货币政策目标的环境下,银行可能放松风险控制而“宽贷”,被迫向大量过剩的基建项目和难以生存的中小企业贷款,这就容易留下贷款过程中道德风险的隐患,国有银行在1999年和改制上市的两次巨额不良资产剥离已有先例。

(三)资产泡沫风险隐患

信用扩张会起到鼓励投资者增加对风险资产的投资,Allen和Gale提出一个基于信贷扩张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说明信用扩张对资产泡沫形成的作用,在用信贷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市场时,会诱发资产价格泡沫[1]。使用信贷资金存在着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形,或者说存在风险转嫁,投资者将风险转嫁至银行,这是因为投资者借款投资于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收益高于贷款利率的部分完全归投资者所有。如果风险资产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则由银行承担风险。此次全球金融风暴源于美国,但经济一体化已经使危机传导至全球,我国经济在全球金融风险前夕,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也对投资自己所处的产业失去信心,转而将资金投入楼市和股市等虚拟经济,带来2007年“流动性过剩”的股市和楼市。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使得流动性充足日益加剧。但制造业投资环境恶化及产能过剩的问题没有解决,资金持有人在货币供应量高增长下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只有将资金投入虚拟经济规避贬值风险。自2009年以来,在全球救市措施到位、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上涨,而国内房市和股市等资产价格大幅反弹,又可能逐步回到严重资产泡沫。

(四)危机复杂性的决策风险

低物价与高资产价格可能长期并存,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年,“在通货紧缩和经济稳定的同时,全球资产价格却出现大幅波动,股票价格指数变化远远大于物价指数变动,各国住房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当经济衰退源于资产泡沫时,资产价格的暴跌使得企业和个人资产缩水,而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却没有任何减少,日本学者辜朝明对此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他认为,此时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偿还债务使负债最小化,修复资产负债表[3]。全球金融危机源于资产泡沫,由于企业和个人资产突然缩水贬值,的确没有资源来支撑更高的负债经营,而应当消化资产泡沫造成的风险损失,这样才能再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时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扩大消费的意愿很低。而目前国内不少优质企业也大大减少了银行资金的续贷,尽管银行主动给予了大额授信,这些企业也很少提款用于生产经营。公共投资短期内创造了大量的信贷需求,但信贷资金是受政策影响最敏感的,只要政策稍微一调整,就会有大量资金集中进场或退市,这容易造成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对于资金充裕的企业来说,在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下,无论是财富保值的需要还是增值的诱惑,最可能的决策是将资金进入股市房市一博,这无疑将对资产价格泡沫推波助澜,既为资产市场搏击者带来丰厚的收益,也为经济发展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如果政府投资不能有效拉动民间资本的投资,就难以阻止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持续衰退;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持续衰退,一定是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这将大大增加银行体系的坏账,尤其是经济繁荣期投放的贷款更可能产生大量的坏账风险。因而,对于扩大内需的决策主要应依靠财政政策,在财政可掌控资源范围内实施政策目标,注意给予民间资本更多参与公共领域投资的机会,让更多中小企业在4万亿投资计划中直接受益。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升社会信心,进而改善银行的信贷结构,有效避免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确保整个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地运行。

三、对把握适度货币信贷政策的建议

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首先要认识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其次要诊断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再次要判断危机的影响程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市场规则和运行体系不够完善,经济高增长依赖高投资和出口导向,危机影响主要在于出口需求下降的产能过剩矛盾。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运用市场规则,借鉴常规时期由市场自由调节和危机时期由政府干预的方法,积极扩大国内投资拉动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在结构调整优化下的可持续增长。

(一)货币信贷政策要着重调整结构的任务

经济增长受到资源投入的制约,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有成本,经济健康发展是资源合理配置利用而不是超过资源承受能力的高增长。经济危机是结构性矛盾的爆发,处置危机措施只能是对结构的调整,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调整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按照西方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划分为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当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倾向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就趋于加快。经济增长是以节制消费即增加投资为代价,高增长的秘密实质上是高投资率。既然经济增长驱动力是投资增长高于消费增长,那么也意味着高增长就是产能的快速增长,并相应要求消费或出口的增长以消化产能,近年来我国高增长就是出口高增长的结果。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贸易需求大幅下降,我国经济增长下滑主要是受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要恢复高增长要么等待外贸易需求大幅回升,要么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能够填补产能过剩,但对于一个大国发展长期依靠出口总是受人制约,以调整结构来促进消费增长成为唯一的选择。银行业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扩大信贷规模中要注意优化行业结构,落实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对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支农项目、小企业发展、消费信贷等领域,要按照统筹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要求积极予以支持。对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的行业则要严格控制信贷投入,并稳妥适时退出。

(二)货币信贷政策要抓住扩大就业的目标

西方经济学奉行的分配原则是“土地得地租、资本得利润、管理得绩效、劳动得工资”,即按生产要素的贡献标准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原则在表面上看是合理的。当强调经济增长就要求资产升值和利润增长,生产要素分配顺序就必然为土地、资本、管理,最后才是劳动。由于土地和资本的稀缺性具有相对垄断地位,而劳动者高度竞争处于明显的弱势,在资产所有者和控制者(地主或资本家和经理人)合谋下,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分配中比重就可能不断下降,这种分配原则的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即地主或资本家和经理人越来越富有,广大劳动者越来越贫困。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数百年历史里,由于压低工人工资,不断增加投资,使消费能力不断下降,生产能力不断上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每隔8~10年就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经济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间隔有所延长,但爆发经济危机的本质没有改变。这是因为收入分配存在向资本倾斜的严重不均衡,广大劳动者人数众多但收入有限,对消费品购买力受到严重削弱,消费需求依赖为数众多的广大劳动者而不是几个资本家的奢侈消费,当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增长缓慢,有效消费需求无法跟上快速增长的产出,这种供需差会随着生产过程的循环而不断累积,生产的相对过剩就不可避免,这即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而用西方经济学凯恩斯的话说是“有效需求不足”。

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理论,都承认经济增长受资源投入的制约,资源具有可否再生、是否稀缺、能否流失和有否成本等性质,而人力资源具有稀缺但廉价、支付过成本但过期作废,实施就业目标经济政策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一是积极推进扩大就业的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居民才有收入,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费需求的前提。银行要及时明确信贷导向,资金要投向吸纳劳动力强的产业和企业以拓宽渠道增加就业。二是增加劳动要素的分配权重。中等收入阶层是支撑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因而中等收入阶层扩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关键。2008年我国20%高收入群体占总收入的44.3%①,收入向少数人倾斜还在逐年呈扩大的趋势,远没有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银行信贷在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责任,主要是落实好扩大就业的金融政策,加大对服务行业、劳动密集企业及高科技产品的支持,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三是要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化是扩大就业有效途径,银行业要加大对城市化进程的支持,加大对城市建设及民生工程、安居工程及住房按揭的倾斜。

(三)货币信贷政策要以防止高通胀为底线

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通过在经济低迷状态下增加流动性,为经济结构调整拓宽空间。但如果货币供给过度宽松,货币大量增发超过经济增长的部分,就必须通过物价上涨来消化,但货币超额发行流入实体经济,不是均匀推高各项物品价格的上涨,而是受黏性支配改变相对价格,然后推高物价总水平。哈耶克将这个特征称为货币的“黏性”,更强调通货膨胀具有“流体均衡”(a fluid equilibrium)的性质,表现为资产价格、资源价格和消费品价格的轮番上涨[4]。资产保值增值的预期最强,首先是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资产泡沫;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继而推动资源价格上涨的成本型通胀预期;而消费品由于受产能过剩的压制,最后才出现消费品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

泡沫和通胀不仅防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公正,而且对广大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造成影响,这必将导致内需增长不可持续。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下,经济停滞一般伴随着物价下降,经济低迷的时候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符合菲利蒲斯曲线描述的反向关系。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和刺激的增加,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续上涨,存在经济停滞与物价上升并存的“滞胀”现象。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80年代初其爆发了7次经济危机,仅前两次危机期间物价有轻微下降,其余的危机期间物价一律上涨。1980―1982年的危机中,1980年上涨了13.5%,1981年上涨了10.2%①。对经济进行政策干预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更不能用所谓适度通胀来刺激消费,因为在金融全球化和高度化下,通货膨胀往往滞后于资产价格泡沫,在还没有看到通货膨胀而仅在通胀预期下,资产泡沫已经将资源配置严重扭曲,使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恶化。

因而,一是及时遏制资产价格和资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推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不仅要关注消费品价格防止通货膨胀,尤其要关注前端的资产和资源的价格,遏制资产泡沫和管理通胀预期,只有这样才可能遏制过高的通货膨胀,避免经济“滞胀”。二是适时调整利率以符合资金价格水平。全球央行不断降息刺激需求增长有限,反而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推动资产和资源的价格迅速反弹积累泡沫。刺激经济不可违背价值规律,资金低成本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将加大资产泡沫和经济结构性矛盾。我国央行应当敢于利率政策手段的超前性,先于世界经济复苏周期及时调整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价格泡沫。三是“以改革开放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5]。我国不是真正缺乏内需,而是有效的内需,既受到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制约,又受到僵化的经济体制的压制。要及时把扩内需的着力点,由推进经济增长转向改善民生,由政府投资转向民间需求。通过改革为老百姓提供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把老百姓的潜在需求释放出来;通过向民间资本开放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及金融服务,把民间投资需求释放出来就能够创造大量的内需。

(四)积极主动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要及时对经济走势拐点做出预判,‘反周期’操作―于经济上行之前增加放贷,或于经济下行之前收缩放贷,将有利于实现风险既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或者收益既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6]。目前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过度宽松转化,银行信贷增长幅度明显过高,对于贷款越是增长快就越要注意防范风险。

一是推动民间投资才能真正刺激内需增长。目前投资增长主要依赖政府投资及其拉动的贷款,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裕,但对实体经济投资还处于观望等待状态,中小企业融资还存在障碍,民间投资尚未充分启动。经济刺激计划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如果后续投资跟不上就会形成大量的烂尾工程,银行坏账上升就可能导致中国式的金融危机。要注意解决对实体经济投资增长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及时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行业和产品,积极推出结构调整和减税让利的政策,以刺激民间资本投资增长。

二是推动贷款流向资金短缺的实体经济。新增信贷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构成了扩大内需和宏观经济向好的强力支撑,但货币过于宽松推高房市股市的泡沫隐患,而对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较少。银行对新增贷款要严格准入条件,向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服务业倾斜,支持住房建设和自住消费而严禁房地产投资性贷款,以促进贷款流入资金短缺的实体经济。

三是防止投资过快增长加剧产能过剩。我国经济主要问题在于内需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即无效供给太多与有效供给不足。扩大投资对消费拉动非常有限,因为消费制约因素是分配结构不合理和保障体制不健全,在出口还没有明显复苏时,扩大投资最可能加剧产能过剩。银行信贷要按照风险效益的原则,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以促进有效需求,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四是各级政府要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庞大的地方项目投资,银行是否积极介入取决于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只有努力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肖本华.投资成本、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J].世界经济,2008(9):37.

[2]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83.

[3]辜朝明.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周其仁.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9(7):52.

[5]许小年.中国不需要凯恩斯主义[J].浙商,2009(4)(下).

[6]朱民.危机挑战政府[J].国际金融研究,2009(2):30-31.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

②数据来源:法制晚报.全国各省总投资近20万亿元四川3万亿投资居首[N/OL].news.省略/system/2008/11/27/100962938_05.shtml.2008-11-27.

③资料来源:陈士铭.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地方融资平台问题[N].联合早报,2010-03-24.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2

关键词:国际通信;竞争态势;KDD;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的时候,日本就开始正式的实施经过修改过的日本的《电气通信事业法》,从而就开始在电信通信的行业当中引入了竞争的一系列原则。修改之后的《电气通信事业法》允许在日本国内成立一些经营国际或者国内电信电话业务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和之前的经营电信电话业务的企业进行竞争。在修改了《电气通信事业法》之后,日本还把之前的日本电信电话公社改成了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也就是NTT,这样就把之前国营的企业变成了私营的企业,这样的结构就直接导致了日本国内原来唯一的一家经营国内电信电话业务的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以及唯一的一家经营国际电信电话业务的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失去了对电信业务垄断的权利。这样这两家企业也就会面对其他经营电信电话业务的企业竞争和挑战。

一、修改之后的日本《电气通信事业法》对于通信企业的一些新的规定

日本《电气通信事业法》在修改之后,就把国内的通信企业分成了两类,第一类通信企业就是指那些具有自建的通信线路设施的企业,比如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以及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第二类通信企业就是指那些没有自建的通信线路设施,在经营的过程当中只能够去租用第一类通信企业的通信线路设施。根据相关人员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日本之所以会修改《电气通信事业法》,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通信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对于全国的用户来说,都已经有能力去很好的使用这些业务。而且在电信科学技术方面,全国也还有很好的潜力可以去挖掘,为了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通信业务服务,同时也为了能够促进新技术可以在通信业务方面更好的被应用,就采用了引进竞争原则的办法,来鼓励那些新的通信企业,他们可以提供一些新的通信业务以及提高通信业务的服务质量。

所以修改之后的《电气通信事业法》就规定了,对于KDD以及NTT这种第一类的通信企业,政府部门就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同时政府部门也有全面监督的权利。比如企业在开办和终止事业以及制定资费的标准时,都应该要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企业具有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责任;企业的相关财务情况也应该要向相关的政府部门上报;在选任以及解聘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时候也应该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而且还要保证相关的政府部门拥有企业一定的股票。而对于第二类通信企业来说,《电气通信事业法》只是规定了企业在开办和终止事业应该要向政府部门上报审批,制定资费的标准时就可以由企业自己来决定,同时第二类通信企业也没有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责任。

二、新成立的通信企业的情况

在修改了《电气通信事业法》之后,日本又成立两家经营国际电信电话业务的私营企业,一个是日本国际数字通信株式会社,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国际通信株式会社。这两家私营企业的授权资金都比较的高,而且同类型的服务资费和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相比较要低了很多。因为这两家私营企业的股东都是大企业,所以这些股东的企业电信电话的业务量是非常大的。虽然日本国际数字通信株式会社以及日本国际通信株式会社在刚开始经营的时候,服务的范围以及种类都比较的受限,但是如果是从长远来看的话,这两家私营企业还是会对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造成一定的威胁。

三、KDD的应对策略

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KDD其实是从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当中分离出来的,主要的经营方式还是民营的自主经营。在刚刚开始从事通信业务的时候,电报电路以及国际电话电路只有四百多条,企业员工也只有三千多人。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现在企业的电报电路以及国际电话电路已经有七千多条,而且员工也有六千多人。通信的相关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比较的先进。但随着对《电气通信事业法》的修改,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就更加的激励,所以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有限公司KDD也是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一)对企业的总部以及下属的单位机构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为了能够使客服对通信业务的要求得到尽快的满足,同时也为了能够尽快的在通信业务当中应用新的技术,KDD主要做出了下面这些调整:首先就是为了能够使得企业的总部对经营战略的决策和研究得到更好的强化和充实,企业就建立起了经营的规划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对企业的各个方面的计划和政策进行研究,然后在确定之后进行计划和政策的起草。其次就是针对市场的分析和调查也加强了很多,这样对客户进行服务的时候就更加的方便。第三点就是企业建立起了研究开发部门,规划对新技术的开发,然后组织和落实新技术的应用,从而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就是对企业的总部以及下属单位的职责权限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得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

(二)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于企业增员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有比较严密的计划,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层次的培训。而且在新招聘人员的时候,也有比较严格的标准条件。

(三)对于对外宣传以及对内教育的工作也比较的重视。企业在进行对外宣传以及对内教育的时候,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对内部员工宣传公司的计划以及意图,对外介绍企业的新业务和新技术等。除此之外还有收集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对企业的意见,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四、结束语

修改之后的日本《电气通信事业法》对于通信企业的有了一些新的政策,从而也改变了之前经营通信企业之间的格局,使得之前的垄断局面消失了,促进了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那么之前的KDD以及NTT就需要制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才能够使得自己在激励的竞争当中胜出,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3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02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WTO组织,我国进一步融入到了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资本,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贸易项目越来越多,这时,就加强了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周期。在此背景下,我国也逐渐的对其展开了研究,出现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重视的时间较晚,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使世界经济周期波动还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当前阶段中,加强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中国的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良好的保证。

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走向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增长的重视,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了世界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可以应用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世纪初期提出的新理论来对其进行研究,将其分成6次不同的长波周期,第一次为17世纪80年代到18世界50初期年代,主要的标志就是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为18世纪50初期年代到18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标志为钢铁行业快速的发展,以及铁路建设的出现;第三次为18世纪90年代末期到1949年,主要标志为电力大范围的普及,以及汽车行业快速的进步;第四次为1949年到1980年,主表表现为石油化工行业快速的发展;第五次为1980年到2011年,在这一波动周期内,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劳动最组的形式不断的变更等,原本可以使经济的发展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在2007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开始逐渐的出现下降的趋势[1]。从2011年开始,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小,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缓慢的复苏,从而使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第6次周期当中。而由于经济刚刚进入到第6次波动的上升阶段,起到了一定的过度作用,使世界经济发展以U型体现出来,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低谷阶段,不论是新技术,还是新产业的形成,都还不是很完善,据有关专家估计,只有到了2040年,新技术才能不断的完善,新产业才会逐渐的成熟,才能使世界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2]。

二、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

在当前阶段中,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因此,为了使人们对其具有更好的了解,本文就通过VAR来建立出相应的模型,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世界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增强,同步性趋势显著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很多的传递方式,如贸易活动中的传递,金融投资方面的传递等,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就会出现明显的国家之间联动性增强,同步性趋势显著的新特征。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从1980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的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36%,其中又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1980年到1984年的上升阶段,1984年到1991年的下降阶段,1991年到2000年的上升阶段,2000年到2007年的下降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上升阶段。其中,从2000年开始,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步性趋势更加显著[3]。并且,根据VAR模型评估中还可以发现,在拟合优度中,除了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都体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巴西、南非等国家增长的作为明显,这就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些国家更深的融入到了世界经济当中。虽然有一些国家的经济联动性有所降低,但是在整体上依然呈现上升的趋势。

(二)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影响变大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常常会出现一些随机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从而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非周期性波动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能够对其造成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通常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种类,分别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因素,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政治因素,以及自然情况下产生的因素。而在当前阶段中,对世界经济周期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就可以发现,非周期性波动造成的影响在逐渐的变大[4]。

在上一个经济周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非周期性波动因素,例如在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在2004年,出现了大范围的禽流感病毒,在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产生等,本文就引入危险系数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表示,同时结合世界各国的生产总值与世界生产总值,构建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将这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5]。在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不论是各个国家的生产总值,还是世界整体的生产总值,与其滞后性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所,在前一期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下,本期的生产总值也会得到一定的增长。并且,在任何一个模型中,拟合优度都高于0.95,体现出了其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同时还可以发现,不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因素,还是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政治因素以及自然情况下产生的因素中,都会通过一定的危险系数体现出来,并且,大多数的危险系数小于零,这就正好说明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非周期性的影响较为巨大,导致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另一个周期。

(三)国家政策起到的作用逐渐增加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策起到不同的导向作用,根据其导向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两种,一种为内部政策,包括了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另外一种为外部政策,包括了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在本文分析中,对贸易政策进行分析时,可以用各国的出口与进口贸易作为衡量指标;对汇率政策进行分析时,可以用不同国家的汇率变化情况来衡量;对财政政策进行分析时,可以用各国的支出占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衡量,对货币政策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各国准货币年增长情况来衡量。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在结果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国家的拟合优度都在0.6以上,而且还有少数国家的拟合优度在0.9以上,说明了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在出口数量、支出占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准货币年增长情况都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对出口数量、汇率变化情况分析时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6]。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应对当前不同国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对策

(一)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事实施,加强了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类型发生了转变,逐渐的向着以出口导向为主,以引进外资为辅的发展模式,这时,就使我国对外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当外部经济出现一定的问题时,一定会对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7]。因此,增加自身的内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阶段中,依然是以生产行业为主,而我国内部的资源数量往往是有限的,需要从国外进行大量的进口,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要积极的加强材料资源市场发展,有效的参与到相应的市场环境中,提高我国在材料市场中的地位。而且,还可以加强科学研究,研究出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技术,减少对传统材料的需求。并且,在我国当前世界贸易活动当中,主要的贸易伙伴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的数量超过了一般以上。因此,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就要开拓出新的贸易伙伴,降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出口数量,将贸易活动进行分散,避免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对我国造成严重的影响[8]。

(二)构建完善的非周期性波动因素安全预警机制

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中,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如人口的数量、资源的使用情况、科技的发展情况、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缘冲突事件等。其产生的时间无法推测,但是往往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随着贸易与金融活动的进行,逐渐向外进行扩散,从而使世界经济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使经济更好的发展,就要构建出完善的预警机制。在预警机制中,就包括了对经济的预警机制,对政治的预警机制,以及对自然因素的预警机制。在经济预警机制中,要拉近我国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减少负面波动的产生;在政治以及自然预警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出合理的资源供应链,保证我国材料资源得到保证。而且,其中还要对环境问题产生重视,使我国向着低碳的方向发展[9]。

(三)科学的利用国家政策进行调控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就要科学的利用国家政策进行调控。首先就要将财政体制进行转型,使其向着公共财政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对其进行利用,推动了民间投资,使投资更加的科学与健康,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而且,还要建立出完善的货币政策,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企业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更大的作用。其次,是要将政府的智能进行相应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新确定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界限,避免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干预活动。而且,在地方政府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将眼光放长,制定出长久的发展战略方针,并根据社会实际的变化情况,及时的对其进行调整,制定出科学的投资与产业政策,为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保证[10]。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中,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明显,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就从三个方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其具有的新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为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社会会逐渐的进步,经济周期波动也还会随着不断的变化,本文的研究就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对当前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及中国的对策的研究步伐就不能停止,保证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使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余韵,陈甲斌,冯丹丹等.基于合成指数模型的中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研究[J].资源科学,2015,06(05):969-976.

[2]刘金全,刘达禹,张都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J].经济学家,2015,07(06):48-57.

[3]张兵.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5,12(03):3-18.

[4]杨杰,叶小榕.世界经济新形势下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流量分析――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01(05):52-54.

[5]祁树鹏,冯艳,李京晓等.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5,05(04):1-14.

[6]周大鹏.影响新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5,10(07):50-60.

[7]杨树坪.国民经济安全视角下房地产泡沫治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5,06(29):13-73.

[8]孙红.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4(03):218.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4

一、企业组织绩效管理

绩效是个人、团队或组织从事某种活动所获得的成绩和效果。绩效管理是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联系或整合,获得组织效率和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建立共同理解的一种过程。企业的首要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高效率的绩效管理则是企业获利的重要方法。绩效管理六点优势:提高工作绩效、作出正确的雇佣决策、降低员工流失率、发现企业运营问题、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协调上下级沟通。

员工的绩效表现成长过程与企业的上级管理者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者要帮助自己的员工扬长避短,改善绩效,提高技能和素质,达到更高的目标层次;要根据企业的远景规划目标设定适当的绩效目标,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同步,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潜力;要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进行合理的指导监督;要进行及时的绩效考核和反馈,掌握清晰的目标思路以及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综合判断的能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提高工作绩效方面的沟通过程,是通过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过程。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被广泛应用在加工、制造、运输、销售贸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管理之中,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量化员工工资的构成,将员工工资的获取透明化,缓解了员工和企业的薪酬矛盾,并通过考核鼓励了员工获得高工资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运行效率的提升。

二、薪酬策略

薪酬策略就是将企业目标、战略、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结合而构建的薪酬管理策略,企业薪酬制度的制定必须在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的考虑员工的对企业薪酬的诉求,必须合理平衡企业发展和员工工资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在企业薪酬策略中添加激励性绩效薪酬策略,不仅有利于满足企业员工对高工资的诉求,都是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将企业员工的工资和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相关联,发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1.水平薪酬策略

薪酬的水平策略是基于本地同行业企业支付给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来制定本企业薪酬的策略,其优点是容易被企业员工认同,缺点是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生产的积极性。

企业制定薪酬策略可以根据本地同行业企业薪酬水平和企业发展状况,制定更为符合企业发展现状的薪酬制度,其中激励性的薪酬策略是领先策略,该策略适合新企业和本地龙头企业的薪酬策略的制定。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通常采用的薪酬策略为滞后、跟随、混合等薪酬策略,企业采用这些薪酬策略的好处在于在于企业薪酬制度容易被企业员工认可,与此同时还起到可尽可能降低企业员工薪酬支出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2.激励薪酬策略

激励薪酬策略的重点在于领先,其相对水平薪酬策略而言领先的是工资水平,在对薪酬策略本身而言领先是激励策略的形式。

在制定激励薪酬策略时,要在提高工人工资的同时以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为目的,因此企业员工工资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做贡献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心里学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制定企业工资的高出本行业企业工资的水平,并设定工资上限,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荣誉奖励,从而在金钱和荣誉等两个方面满足工人们的需求。该种薪酬策略的制定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有利于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在氛围,为企业员工的高效工作和创造性工作打造软环境。

3.体系薪酬策略

体系薪酬策略是针对绩效、技能、岗位、职称和工龄多个方面薪酬策略,其全方位的兼顾了工作量、工作重要性、员工忠诚度等影响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薪酬体系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构建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完成企业薪酬制度,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充实,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

薪酬体系策略的应用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程度不同,其具体应用也会有所不同。企业组织结构较为完善,企业薪酬制度也会较为完善,则必须采用严密的体系薪酬策略以合理优化企业薪酬组合,帮助企业用最少的工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良性运转,其主要使用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企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的企业或者不完整的企业,则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完整体系薪酬策略的某些策略,并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完善其薪酬体系,该种薪酬策略既可以降低企业薪酬负担,又可以帮助有步骤实现企业发展,较为适用于中小企业或创业性企业。

三、总结

基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组织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的研究,关键在立足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重点在组织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实际的反映。

参考文献:

[1]陈娜.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与薪酬体系的整合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2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5

关键词:市场竞争规则 合作竞争 技术创新 人才兴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8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迈入了城市化加速期、国际化提升期、市场化完善期,建筑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新变化和新挑战,要采取怎样的新策略、新措施加以应对,如何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建筑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新变化

1.建筑市场竞争规则逐步统一。随着我国严格履行有关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必将冲击我国目前不规范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将有较大的改变。一些有碍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地方法规、行业法规将被逐步清退和废止;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将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逐步取代行政干预、暗箱操作等有失公平竞争的不良秩序。在公平竞争法则大潮的冲击下,一个公平的、规范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竞争平台,正在我国逐步建立,最终将会实现中国“经济生活规则化”的目标。随着我国建筑业正式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后,市场的开放会极大地提高我国建筑资源配置,并将推动我国建筑市场规范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缓解了当前建筑市场中的矛盾,但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往后我国将制定出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严密的法律制度,以使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得到法律的保障。这也将为国内建筑企业提供一个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2.建筑市场竞争观念追求合作竞争。在国人的潜意识里,企业间竞争往往表现出你死我活的惨烈。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步形成,企业间竞争并不都表现为“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悲壮,更多的则是通过形成战略联盟来追求一种合作共赢的境界。“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间开展平等竞争固然重要,但开展合作更为重要,合作的空间要大于竞争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果不能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任何企业都难以获得成功”。面对这一变化对我们建筑业提出的新的要求之一就是在竞争观念上要变单一的“对抗性竞争”为互动的“合作性竞争”;变单一的企业间的战术联盟为多元的行业间的战略联盟。

3.跨国公司向国内转移。随着市场壁垒的逐步消除,一大批外资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排名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潮水一样涌进中国,全力施展他们的身手与中国企业争夺市场,中国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据联合国贸发组织《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约有90%来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目前,跨国公司向中国的转移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转移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也大大增强。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中,对建筑企业而言,最大的竞争对手也许不仅仅是实力雄厚的国际承包商和发展迅速的民营建筑企业,而且还包括由大型跨国集团与国有企业或股份制企业所组成的经济实体,所以,在今后这种复合型企业,可能是我们大型建筑企业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4.竞争手段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冲击着传统的、效率低下的竞争手段,先进的、高效的竞争方法将渗透于竞争的各个方面。从独家投标到联合投标,从劳务分包、专业分包、联合分包到融投资带动总承包、设计咨询带动总承包,传统的总分包形式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同时,公共关系的高水平运用,服务质量的高水平体现,以及信息收集的高精确要求等,都将推动我们竞争手段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先进的竞争手段还将影响进而提升我们的竞争方式。

二、当前建筑业面对市场竞争新变化的应对策略

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形势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加快建筑业企业制度创新,重塑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一是培育现代建筑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建筑业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建筑业劳务市场,培育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提高建筑机械设备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培育工程技术咨询和中介服务市场,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培育竞争有序的建筑材料流通市场。通过培育发展上述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度,调整强制性招标的范围,逐步实现非政府投资项目在不影响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前提下,业主自主决定是否招标。三是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和完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2.促进建筑业技术创新。一是建立健全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的工艺研发优势,高等院校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建立和完善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开发系统,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主要调控手段,企业、高校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加强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建筑业企业面向工程实际,面向市场需求加大科技投入,要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全面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建筑业企业要积极发展成套技术,提高工程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减少手工作业,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在企业资质标准中,应进一步体现企业管理技术、科技创新、资源节约和企业效益等内容,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3.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一是改革现行的设计施工生产组织管理方式。逐步改变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实现设计与施工环节的互相渗透,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效益和技术水平。大型工程设计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能力,大型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施工图深化设计能力,发展各类专业施工详图的集成设计能力。大力发展各类兼具设计施工能力的专业承包企业,促进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结合与发展。二是改革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方式。要建立权责明确、制约有效,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并积极推行以优化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设计咨询,提高投资效益。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应当通过招标选择具有项目管理能力的企业负责组织实施,采用含施工图设计的工程总承包方式,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要进一步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积极采取工程总承包或工程项目管理等方式组织项目建设。三是通过组织结构和服务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经营服务创新,明确战略定位,重视价值链选择,及时调整转换赢利模式。大型工业设计、施工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和自身功能再造等多种形式,拓展市场经营范围,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发展成为工程总承包企业。

4.发挥建筑业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是提高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筑业企业要加强“走出去”战略规划和管理,广纳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提高在世界范围组合生产要素的能力,尽快使本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二是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筑业企业应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法规,积极推广我国工程建设标准,采取各种经济手段支持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工程设计咨询企业和项目管理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不断完善对外承包工程的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切实加强行业自律,遏制恶性竞争。

5.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一是构筑建筑业人才体系。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造就一支以高素质的企业家为主体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以技师、高级技工为主体的技术精湛的技工队伍;要通过工作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形成由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梯队,加速培养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切实抓好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要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借鉴先进经验,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资金、师资力量,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农民工培训,同时积极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水平。

总之,建筑企业管理者要坚持解放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大力进行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阚常明.浅谈优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建筑安全,2008(2)

2.谢韬,毛磊.新变化 新挑战 新策略 新措施.中国建筑业应对新的市场竞争.国际经济合作,2004(4)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范文6

关键词:时尚消费周刊 困境 差异化竞争

新媒体持续挤压,替代传播产品切割阅读时间

1.传播产品被替代

新媒体对纸媒时尚消费类周刊的挤压,主要体现在其传播产品对时尚消费类周刊报道内容构成替代威胁。近年来,购物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也开始发力,其替代能力甚至超过老牌时尚门户网站。

在淘宝网的淘社区,同样有“美容化妆”“搭配课堂”“家居装修”“旅游天下”等时尚消费类周刊常见的板块。

而微博所关注和转发的内容与时尚消费类周刊常规报道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

而餐饮娱乐、美容化妆、母婴玩具、服鞋帽及奢侈品,和产品相关软文或行业新闻、产品促销及互动活动等,一直就是时尚消费类周刊的报道内容。

2.受众阅读时间被切割

时尚消费类周刊报道内容与新媒体同质化,必然导致阅读人数与阅读时间的被切割。2012年艾瑞咨询的《2011年中国社交化电子商务专题报告》显示,用户在社交化购物网站上常使用的功能是浏览(69.3%),其次是分享(60.6%)、喜欢(55.2%)及评论(54.1%)。这更清晰地表明,用户在社交购物网站最多的使用还是阅读。

新浪微博事业部对用户关注和转发的微文进行了研究。如2013年5月对温州174万个新浪微博用户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关注度和转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新闻、餐饮娱乐、美容化妆、母婴玩具、服装鞋帽及奢侈品等。

到了2013年,微信飞速发展,被其切割走的阅读时间,与微博相比较,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给时尚消费类周刊带来更大压力的还有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开始改变,年轻人曾经必读时尚消费类周刊吃喝玩乐等本地生活服务类实用信息,甚至要剪下版面上的优惠券。而现在他们在下班时忙于上微博、淘宝网聚划算、美团、糯米网等搜寻吃喝玩乐团购信息。

3.广告商被分流

微博、网络等新媒体在切割受众及其阅读时间的同时,也分流了大量广告商和广告投放预算。

本地生活服务类企业一直是温州当地纸媒广告和发行的重要客户,现在这些企业有了自媒体以后,降低了对纸媒传播的依赖,广告投放量明显减少。

挖掘机构媒体专业潜力,把比较优势提升到极致

时尚消费类周刊必须清晰自己的比较优势,挖掘机构传媒的专业潜力,创新报道策略,最大限度提升采编水平,与新媒体进行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共存。《京华时报》《新京报》和《温州晚报》的时尚消费类周刊等,都摸索出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

1.抓新闻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和互动参与性强等特点,但它也有软肋:信息只有在自身具有普遍性和超强兴趣性的背景下,才能够迅速地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扩散和传播。在新媒体领域真正能够病毒式传播的往往是突发公共事件等社会新闻和负面消息,而时尚消费类新闻的传播效果往往打折。新的企业微博发出的内容,也常常是石沉大海。

因此,时尚消费类周干U恰好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内容要突出新闻性,当然需要做的不是传统意义的硬新闻,而是对新闻做生活化选题与处理。

《温州晚报》的《消费周刊》还探索在特定日子,推出一些有新闻由头的内容,如五一节推出《“五一”想让男人陪你逛街?》,母亲节推出《母女姐妹花一起追时尚》,11月11日的光棍节推出《“单女”:城市里最理想的顾客》等等。其中一些内容,如放在新闻板块,也很富有新闻个性。

2.讲故事

不少时尚消费类周刊曾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受众对消费信息的需求上,其实,除此之外,读者还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需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时尚消费类周刊更应该贴近受众,转作风、改文风,讲好故事。《温州晚报》的《消费周刊》就大量采用新闻故事化报道手法。如《NONO族:对名牌说“NO”》讲述的是一位咖啡馆女老板、几位金领不愿意做名牌奴隶的故事;《“办公室蛀虫”把家居消费搬到单位》,讲述的是一群吃饭、健身、休息、游戏,甚至谈恋爱都在单位及其附近进行的白领故事。

还有,《消费周刊》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还通过故事告诉读者时尚是什么、时尚的消费方式是什么、身边一些群落的生活消费状态怎样。用一个个趣味性知识性相融的故事,把一些受众从电脑前拉回到报摊前。

3.接地气

区域优势,是纸媒与新媒体竞争中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温州晚报》《消费周刊》有个成功经验就是“上承高端,下接地气”,比如挖出与本地有关联的明星的时尚消费信息,在周刊封面版配大图体现,这样既有品位又有本地元素,往往特能吸引本地受众。

还有,大量邀请本地大学生、女店主和儿童(经监护人许可)等作模特,试穿本地品牌和本城商场销售的名牌新装,摄制、刊发精美照片,展示他们的服饰搭配、时尚风格;优选本地成功人士,晒晒他们的时尚品位和消费偏好等做法,也激起了本地不少受众的阅读兴趣。

4.知经营

受众和广告商是市场化报纸的衣食来源,也是新闻来源、信息富矿。如果商家花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商品或服务信息,通常而言里面肯定有受众需要的消费信息。相信现在民营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判断能力,他们是不会砸钱去传播消费者压根儿不感兴趣的信息。

《温州晚报》《消费周刊》还投入人力、智力和版面,经常与本土商家联手策划、运作大型活动,做好个性化服务。如根据本土最大家电销售企业处于黄金地段、商品档次较高等特点,建议联办“温州首届高端家电节”,结果一百家电予以大量广告支持。后来该企业筹办空调节时,又听取建议,和《消费周刊》联合了《温州家用空调年度报告》。《消费周刊》还与苏宁家电卖场谋划推出了家电拼客俱乐部,并以《去卖场砍价格“拼婚族”最积极》等在版面上体现。目前,大型时尚门户网站还无力精耕区域城市,而地方生活门户网站和微博等自媒体策划、运作大型活动能力还普遍较弱。并且餐饮、美容、休闲、娱乐、婚介、育儿等本身就是一个个高度分散、地域特征显著的行业。时尚消费类周刊做新媒体力难及之事,就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消费周刊》还注重每一个服务细节,如在封面版推出广告导读,进一步提升了传播效果。良好的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也使客户增强了持续投入广告的动力和信心。一些广告大客户一般不愿在排位较后的版面做广告,但版序靠后的《消费周刊》却常见半版以上的广告。当地各大卖场在《温州晚报》广告投放量均有大幅提升,其中国美家电卖场的年度广告投放额同比增长258%。

5.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