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辅导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1
杭州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杭州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上城区】解放路校区
【其他机构也不错哦,可以多咨询几家】
杭州精锐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339
【上城区】庆春路学习中心、解放路学习中心、
杭州智康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258
【上城区】解放路校区
杭州纳思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5048
【上城区】解放伟星校区
杭州京翰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78
【上城区】庆春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一是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英语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占用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才真正管用。
二是过分讲究速度和效率,不愿花时间经常重复自己学过的内容。英语运用要靠“熟能生巧”,要不断重复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思维惯性,从而掌握外语。
第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不能长期坚持学习。英语的学习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第四,不重视听力训练。英语是有声的,同学们对外语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英语,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
第五,只学而不用。英语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同学们学外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本;政府投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
引言
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属于农村人口,农业发展的现代化1程度以及农村人口的富裕程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成有极大的影响。农村的落后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落后,而其直接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忽视对农民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造成的的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所谓人力资本是指投资于人力资源后所产生的的凝固于人身上的价值,人力资本体现在通过投资使人获得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则指的是为使人力资本载体即人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其素质提高而进行的投资,也指劳动者为更好地实现其价值而在不同单位及不同地域间流动而进行的投资[1]。因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大量农民工返乡的双重背景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是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并且由政府引导农民创业,由创业带动就业,在当前,这不但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可行路径,还是缓解农民的就业压力,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
截至2012年,我国农村人口大概是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列约为70%;我国劳动力总数大概是7亿,其中农村从业人口约为4.9亿,约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1%。农村有着这么丰富的人力资源,然而并没有带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根源是长期忽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及农村人力资本原本存量就低,进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却匮乏的现象,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的快速进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相当不佳,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文化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低下。在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层次不一,质量和素质都较低,导致我国人力资本的存量较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影响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员仍占相当的比例,而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员比例较低[2]。
近年来,尽管我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有所提高,文盲的比例有所下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农民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水平较低。我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只有约20.01%的人受过短期培训,受过初等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的仅占3.43%,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仅占0. 13%,而没有受过技术技能教育的却高达76.43%[2]。这表明,我国大多数农业人力资源缺少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从而很难理解与接受现代科技知识,进而导致农业人力资源劳动效率整体低下。
3、农民缺乏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观念。我国大多数农民仅注重投资于子女的教育,而不注重投资于自身的教育;并且只注重对普通教育的投资,而不注重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太积极且多局限于基础教育的投资,而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则比较滞后。由此导致农民不仅文化程度低下,而且其技能也比较落后,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4、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区域不平衡性。由于农民家庭收入与其文化程度是正相关的,即在文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农民收入也越高。整体看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民素质较高,中西部地区农民素质较低,导致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超高速增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对较慢,这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这进而又引起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区域不平衡性。
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整体低下,以此推演,我国农村创业人力资本的状况就必然更加地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民普遍受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大,缺乏创业的意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这主要是由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对农民进行创业教育开展的严重不足而导致。
二﹑实施政府导向型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政府导向型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就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农民创业教育培训。之所以要采取政府导向型的模式开展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是因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因而在市场机制失灵的一些领域,例如公共事业领域,政府就需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而教育培训正是国民公共事业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项事业。
在我国之所以采取政府导向型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农村人力资本自身的特点要求确立以政府为导向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从结构上来划分,农村人口可以被看作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弱势群体,而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开发应该归属于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能之一,特别是由于这种弱势地位的形成与政府公共服务长期失职紧密相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开展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是政府应有的责任。
其次,开展政府导向型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是农村创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必然要求。从农村创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来看,要适应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农民需要从传统的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无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大力促进农民创业实践等重要内容,同时还需要出台一套完善的政策和制度。这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靠社会分散的力量或农民自身显然是无法完成的,而必须由政府来领导农村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整个工作。
最后,确立以政府为导向的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模式是培育创业型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一定程度,按照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我国可适时地进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来改造农村和发展农业[3];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所需的财政基础。
三﹑结语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即“人力资本之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率在上世纪中叶增长迅速的重要原因是那个时期美国农村人力资本(包括农民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的提高。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政府为导向,进行农民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价值,促进广大农民创业,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就业压力,也能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本研究受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创业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职业教育的支撑体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资助(项目编号:2013JK0206)。
参考文献
[1]孙景翠,林艳,张墨.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5
[2]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郭军盈.我国农民创业的区域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6)
[4]丁国杰,朱允荣.欧盟三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及其借鉴[J].世界农业.2004.8
[5]徐辉,李录堂.完善我国农民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4)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3
1.请谈谈《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明确提出,教师培训实行学分管理,教师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进一步提出,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
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国培计划”,深化培训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改革,加强培训团队和机构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教师培训机会逐渐增多,教师培训质量逐步提高。但是,当前教师培训仍然存在着重项目设计、轻整体规划,重统一培训、轻教师选学,重短期学习、轻持续提升,重学时认定、轻结果应用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012年,教育部在辽宁、浙江、湖南、重庆等地启动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经过3年多的试点工作,4省(市)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取得了成效,教师全员培训有序推进,培训专业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教师参训动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为研究起草《意见》、全面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请介绍一下《意见》的总体思路
答:《意见》是“十三五”时期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针对教师培训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和教师参训动力亟待激发的现状,《意见》提出,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培训课程,积极推行教师培训选学,完善培训学分审核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培训学分转换与应用机制,深化教师培训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3.《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意见》共8条约2500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提出总体要求(第1条)。明确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行培训学分管理的改革方向,并对建设教师培训学分标准体系、做好教师培训规划进行了重点阐释。
二是明确主要措施(第2-7条)。包括分层提供培训课程、建立学分认定规范、严格学分审核认定、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强化学分应用等内容。
三是加强组织保障(第8条)。主要就推进教师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落实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职责等提出具体要求。
4.《意见》做了哪些制度设计创新?
答:《意见》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持续成长为目标,对推动和规范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做了以下制度设计创新。
一是构建教师培训学分标准体系。《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以大力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培训学分标准体系。学分标准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各地科学制定教师培训周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利于培训机构分层、分类、分科建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有利于推进广大教师按需开展自主选学。
二是健全学时学分合理转换机制。学时反映了学习的时长,学分则反映了学习的质量。针对当前不少地区存在的学时与学分简单换算,未体现培训层级和学习成效差异,不能对教师参训学习形成激励的问题,《意见》明确提出,要合理制定培训学时与培训学分转换办法,体现培训级别和学员学习成效差异。在学时与学分的转换上,实行培训层级不同、学员学习成效不同、承担培训任务层次不同,差异性认定培训学分的制度,体现了培训学分的“含金量”,将极大地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三是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记录和存储教师参加培训与自主研修的成果,推动高等学校认可培训学分,建立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拓宽教师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培训学分银行将有力推动高等院校、区县研训机构、一线学校的协同,促进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四是注重发挥培训学分应用价值。针对当前培训学分管理执行不到位、结果未有效运用、未能发挥激励功能等现象,《意见》提出,将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学校考评和教育督导工作相结合;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监测与通报,分级落实监测责任,及时年度和周期监测报告。强化教师培训学分的有效应用,将教师参与培训与自身专业持续发展结合,依托教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教师培训档案,适时记录教师所学课程、学习成效和学时学分等关键信息,对教师递进式、持续性、终身化成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意见》出台后,对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是完善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机构和广大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培训学分管理作为推进教师培训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自身实际抓好贯彻实施。
一是分级落实管理责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培训学分的认定主体。要依据《意见》,结合地方实际,研制培训学分管理实施办法,加快推进培训学分标准研制,有效利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化系统,按规范流程做好周期性学分认定工作,加强对市县的管理指导和监测评估。市县要制定本地培训学分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培训学分管理组织机构,做好培训学分审核工作,加对学校参与相关工作的指导与监管。学校要科学规范地开展教师培训学分申报与管理,真实有效反馈教师培训学习成效。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追求目标。这就要求辅导员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
(二)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要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思想开始活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诸如心理健康问题、迷恋网络问题等新问题都在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倾向于经济意识、自我意识以及功利意识。这种形势下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目前,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高校辅导队伍过于年轻化,这虽然有利于和学生交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经验技巧和职业工作能力。二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为数不多,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缺乏专业技巧和应变能力。三是辅导员知识构成单一,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四)辅导员职业性质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任务纷杂,事务繁多,在学生管理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等角色,同时还需要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此同时,辅导员还担负着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如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 事无巨细, 只要是和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要去管。辅导员所要扮演的多元化角色是其职业特征的需要,但是辅导员从业者,在这些角色扮演的转换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一些与角色期待不相符合的行为,从而产生角色冲突,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误。
二、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目标
职业化培训是提高对辅导员岗位的认同,形成具有岗位特征的一系列的职业化标准和操守,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就感的有效途径。专业化培训是实现辅导员个体发展的必要途径,可以引导辅导员发挥自主性,正确评估个人知识能力结构与职业要求
之间的距离,有的放矢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成熟度;专业化培训还能促使辅导员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地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技能,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目标。专家化培训是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辅导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问题的能手,同时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方向,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的方向。
但是目前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短期培训班和学历教育,这两者远不能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那么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方式也必然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应该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按照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着手探究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最后达成有机的统一。
三、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思考
在和谐校园理念的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这一个崭新的局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独立意识普遍化,这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一个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也必然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改革。在现有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来实现改革,又将以辅导员继续教育为有效途径。
(一)提高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工作的基层干部,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相关政策的传达者,也是学生意见建议的传递者,是学校和学生双方沟通的媒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多数为刚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担任或者是由在职教师兼任。前者缺乏学生教育与管理经验,思想不稳定,往往起不到辅导员应尽的责任。后者由于个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教学等工作上,无法及时关注和准确把握学生思想上的动态。由此,提高对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认识,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十分重要。
(二)建立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对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理论学习也包括实践培训,因此要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构建系统的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应该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及职业化培训等四种类型。其中,岗前培训的重点是帮助新任辅导员明确学生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了解岗位职责,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适应岗位能力;日常培训重在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技能;专题培训重在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满足辅导员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推动辅导员队伍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职业化培训重在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我国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重点以非学历教育形式来开展,而职业化培训则应在学历学位教育和专业化教育方面加强,构建立体的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
在构建辅导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时候,还可以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即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以及社区社会工作。在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强调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要强调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增强分析学生处境的能力,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而团体社会工作,则强调的是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高校按照200∶1的比例选聘辅导员,辅导员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必须要具备领导团体的能力,特别是当遭遇时能够有效应对。学校是一个大型的学习型社区也是生活型社区,而学生是社区中一员,社区社会工作注重在大环境下处理好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辅导员也必然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好学生与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
(三)注重辅导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因此在辅导的继续教育课程中就必须要以学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点需求,并结合辅导员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在继续教育内容上,要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特点,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为先导,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落脚点,构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辅导员个性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四)注重实践的继续教育模式
辅导员的工作是与学生打交道,所以不能仅限于课本和理论知识,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继续教育,丰富辅导员实践经验。对辅导员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压担子、加强岗位锻炼外,还要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等活动,让他们在丰富自我的同时,将这类经验传递给学生。注重实践的继续教育模式还可以将学生引入辅导员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来,让双方在其中可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践行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所要迈出的第一步,而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则是将这一步迈好的基础。重视辅导员继续教育,已成为高校建设高水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招生数目不断增加,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学工作所肩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建立与构建科学的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与稳定辅导员队伍,已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职业化既表现为对辅导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又表现为辅导员及辅导员队伍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1]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指实现将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部分人的长期稳定工作的过程。[2]辅导员职业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人终身或长期从事此项职业,还在于能够吸引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愿意从事此项职业。因此,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高校辅导员的继续教育问题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二、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以及职业化方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1.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情况。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理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工作中所具备的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职业能力要素维度分析,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是一系列素质和能力的总和。[3]根据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笔者认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现状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工作职责分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较分散、工作量大且职责不明确,在日常职责划分中,繁琐的学生事务和频繁的日常思政教育所占比例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在辅导员工作职能中的重要性未得到充分认识。第二部分则是职业能力。笔者在陈建文、汪祝华的胜任力模型和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基础上综合得出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能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自我发展。首先,辅导员职业态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组织领导意识,但组织能力有待提升。其次,辅导员职业技能总体良好,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合理,但专业素质欠缺,高校辅导员有较多专业与职业不吻合的情况。同时辅导员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向存在一定偏差,但辅导员信息网络的运用能力较强,对危机事件的预警能力较强。在辅导员自我发展上,辅导员学习意识较强,但科研成果不显著。并且辅导员专兼结合,以专职为主,辅导员队伍不稳定。2.辅导员在职业化方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2.1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现状。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是指辅导员在从事辅导员的职业生涯中所进行的一些有关于职业化继续教育方面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各种类别级别培训的总称。第一,辅导员对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期望高但培训效果有待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的期望与实际产出未能呈对应比例。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空泛,形式未能多样化。第二,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缺乏有效的基础保障、考核保障。社会对于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培训的关注较少,同时,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没有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及辅导员的考核晋升相挂钩。2.2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考核机制现状。首先,考评缺乏依据、标准和工具,难以量化。其次,辅导员的工作长期、事务琐碎,致使短期性的辅导员考核工作很难进行,进一步会导致激励措施跟不上,考核执行性不佳的问题。再次,系统的考核体系尚未建立,辅导员考核时间跨度大、参加考核人员不全面、公开性不佳等问题。2.3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发展现状。第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物质激励上,辅导员作为主体收入的岗位薪酬很少结合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非物质激励上,榜样带动性较差。第二,现有一些辅导员出现了职业生涯高原的现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是指在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因为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需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而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4]。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有待拓展。
三、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设想
针对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的现状研究,本文结合问题现状,从社会、学校外部角度提出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设想。1.社会、学校外部建设。1.1加强辅导员社会职业化认同感。第一,加强对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视。教育部门应明确文件确认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之路,同时将关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相关政策细分到具体。此外,学校也需要发挥其作用,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加强对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给予充分的资金来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将成果运用到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第二,营造良好的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并开展针对学生的职业化继续教育科普讲座活动。1.2提高辅导员准入水平。岗位聘任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员在岗职业化继续教育。优先聘用拥有辅导员学科背景专业的应聘者,同时也必须通过辅导员的职业考试,在源头上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1.3优化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体系。第一,系统化培训与提高现有辅导员职业能力。首先,培训实施中转变辅导员现有观念,接受培训是其权利。培训的实施流程科学化,遵循流程,培训需求匹配培训要求,学习社会培训模式。其次,培训的方式上注重实践培训,培训内容上增加案例教学内容。第二,建立辅导员专业组织,促进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文化建设。专业组织是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的有效载体。]各大高校应该逐步建立专业组织,并形成高校辅导员联合专业组织,由点及面,将全国高校辅导员联系到一个辅导员专业组织网中,形成一股职业化继续教育的浪潮。1.4完善职业化方面继续教育激励机制。首先,考核机制逐步科学化、合理化、公开规范。考核指标制定科学合理,量化处理考核内容。实时更新考核量化指标,与学校近期发展规划需要相同步。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输入输出考核相结合,即学校、学院、学生考评相结合。考评阶段化,阶段性激励,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公开化,对于优秀的辅导员考核结果在学校及学院官网上予以公示。其次,物质奖励非物质奖励双管齐下激励辅导员职业化继续教育。物质激励,可以借鉴现在企业流行的绩效工资制度,根据辅导员职业特色设定绩效指标,工作能力与工作效果相结合。非物质激励上,着重职业生涯规划、拓展职业空间,构建发展支持系统。
作者:朱赛玲 陈润 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放鸣.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工作对策——基于以江苏八所高校为样本的调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2(5)49-51.
[2]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教育辅导培训范文6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1〕34号)的精神及市、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经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同意,并报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备案,决定由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办,县教师进修学校承办县第一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B证)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理论素养;
2、具有独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基本技能,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
3、能主持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意识,能结合自身做好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二、培训对象及要求
全县辅导小学(县一级幼儿园)以上学校选派一至二位教师参训,选派的教师需持C级证书2年以上(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年限可放宽为1年)方可参训。请各学区、直属学校12月21日前将《报名登记表》(见附件)上报县教育局学生科,联系人:,联系电话:6
三、培训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理论培训;
第二阶段:2008年4月至5月,课例、案例分析与岗位实践;
第三阶段:2008年6月,理论培训与课堂考核;
第四阶段:2008年7月,模拟辅导考核,资格申报与审核。
本次培训共100学时,参加培训合格的学员考核工作由省指导中心委托“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考核方式为实地听课与模拟辅导,各占50%,分设计理念、实施过程、技能运用三方面进行记分。考核合格者将由省指导中心统一颁发的“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培训合格证(B证)”。具体授课计划另见课程安排表。
四、培训内容
(一)理论培训内容
1、咨询原理与咨询实务;
2、小组团体辅导理论与操作;
3、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方法;
4、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例分析与设计;
5、心理个案分析与辅导技巧;
6、青春期心理问题与辅导;
7、学习心理辅导;
8、心理测量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
9、辅导员的个人素养与专业成长;
10、亲子关系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二)实践内容
1、执教心理健康活动课不少于12个教案(包括公开课);
2、至少执教一节考核公开课;
3、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累计不少于10例。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
1、培训时间:具体培训时间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另行通知。
2、培训地点:县教师进修学校(灵溪镇山前路)。
六、培训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