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支出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1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而来的财政收入,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在22日召开的云南省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5年中,云南财政支出重点确保教育、社会保障、就业、自然灾害、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领域的发展,财政投入民生的支出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7倍,年均递增28.2%。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能否良好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化的不断深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财政政策与云南省财政支出的研究,探寻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出结论,并对提高云南省财政支出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使用的工具,与政府的税收收支活动相关,包括税收、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及补贴。通过平衡的、赤字或盈余的财政收支、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是短期内有效的手段。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势减缓,贸易和投资受到极重大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的出口需求急剧减少,国内物价出现下降,从1998年起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长期为负,因此,国家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推进经济的复苏。2003年经济运行由相对低迷转向稳定高涨,GDP增长率超过9%,通货膨胀率超过4%。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即总的政策倾向既不明显扩张又不明显紧缩,通常适用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时期。2007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的过热增长及通货膨胀。2008年,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大于0.4,充分表明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因为它显示了全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而使全社会总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大量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实现。因此,积极地财政政策可以适当缩小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内需,促进国内投资消费,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和均衡增长。
三、云南省财政支出规模的变迁
本文从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出发,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原始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通过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数据的收集,分析1997年以来在我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背景下,以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为基础分析云南省财政支出规模的变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自1997年我国实施一系列稳定、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来 ,云南省财政支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包括2008年的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自2007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使得全国经济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近代公共财政理论强调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地区福利水平。
四、实证分析云南省财政支出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数据的收集及指标的选取
为分析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以来,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包括生产性支出X1和非生产性支出X2,生产性支出包括社会文教费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非生产性支出是用一般预算支出减去生产性支出。原始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5-2009年,指标上选择生产性支出X1、非生产性支出X2为主要解释变量,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Y来反映经济增长,并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进行实证分析。
如图所示的估计结果显示,x1、x2的系数为正满足实际要求,而且参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p非常小,说明方程系数估计值是显著的。R-squared接近1说明拟合优度比较好,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省政府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以来,包括2008年底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在减少失业以及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包括关注低收入人群)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效益的对策建议
在国家宏观调控调控政策背景下,要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进一步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实施,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支出的效益即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力分配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即要优化并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益。
1、 科学把握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规则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资源配置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政府财政支出是政府资源配置的直接体现,它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要保证财政资金可以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在市场自发调节的同时要发挥财政支出调节需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预经济,即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则应从财政支出的范围剔出来,保证财政支出的公开、公平、公正性。二是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科学化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用于实际,有效降低公共产品服务的成本。三是逐步扩大财政支出覆盖的地域范围。由发达城市地区扩展到边疆贫困地区,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提高财政支出预算的科学公正性,应细化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使得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向更加透明,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广大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否满足群众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支出预算的民主性,因此加强法律的规范约束作用,广泛吸纳群众的建议,使得财政支出更好的用到实处,真正解决百姓的问题,满足百姓的需求,才会更好的体现出财政支出的价值。
3、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目前云南省绩效评价工作已从前期准备和试点完善阶段过渡到全面推行阶段,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使绩效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体系联系起来,以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栋、靳玉英,2011,《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金融研究》第6期46-59页。
[2]范丽红、凌为平,2006,《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第1期
[3]刘皇、田贵贤、郑继承,2011,《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4期
[4]郭凤花,2009,《云南省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一期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2
1、(略)
2、造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具体而言:
2.1经济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样地,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增加,因而行政管理支出就有了扩张的可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行政管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行政管理支出增加,二者相互促进呈螺旋态势上升。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是行政管理支出不合理的现实背景。财政体制本身的缺陷也是导致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的原因。行政管理支出预算约束软化,财政监督机制严重退化,过于频繁的追加预算,在支出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等因素欠缺考虑。在行政机关经费收支的预算审计中对其收入合法性、支出合理性稽查的缺失,使其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支出监督,加之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导致了行政管理支出的不合理使用。
2.3政府机器过于庞大,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急剧膨胀。冗余的党政人员编制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猛的直接诱因。我国供养比例(即总人口与财政负担人员之比)在20世纪50年代为600:1;70年代为155:1,到了90年代则为40:1。财政越来越向“吃饭财政”发展,严重影响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2.4行政管理支出中的项目涵盖范围不明且行政管理支出成本意识淡薄。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业绩,不惜劳民伤财,建造所谓的“标志工程”、“献礼工程”,其中的一部分是不具有任何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造成财政资金巨额浪费。湖北省某市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财政供养人员16224人,除工资外,职务消费支出一年在3500万元以上,到2002年年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有各类公务用车447辆,剔除车辆折旧费用,在当地一辆公车年均消耗近5万元,算下来全市一年公车耗资约2000万元左右。行政管理支出费用不断攀升,政府效能低下,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2.5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进而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因为只有机构的规模足够大,才可能进一步争取到更多的预算,政府官员也才能因此得到更多升迁的机会,权力越大,各种非货币待遇便越高。权力消费欲望及各种非货币收入是促使官员追求更大规模公共支出的原动力。同时,成本与收入的分离,使得资源配置的错误程序增加,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激励机制受到抑制。
3、解决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所暴露的种种问题表明,行政管理支出改革势在必行。要从根本上保证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明确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为效率。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机构行使职能时所发生的费用开支,因此政府的职能范围将直接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市场取向的改革要求政府由市场的包办者转变为服务者、管理者、监督者,由直接指令者转变为间接调控者。为与这些转变相适应,政府机构在精简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运行效率。
3.2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科学界定行政管理支出范围,实行政企分开与政事分开。
3.3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控制公用经费。制定公费使用法律,使各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有法可依,控制公用经费被大肆挥霍的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3.4建立政府公务人员竞争机制,真正实现精兵简政。改变以往行政机关人员“铁饭碗”只进不出的现象,改善目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控制适宜的财政供养比例,节约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减轻财政负担。
3.5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和节约意识,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办法作为保障,治理不正之风,控制干部职务消费,提升政府效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3
虽然国家一直在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但是农村医疗卫生和城镇医疗卫生相比,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2008年到2012年财政用于农村医疗和城镇医疗方面,差距在不断地增大,主要体现在:①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极其有限,特别是一些乡村卫生所、私立诊所。现有的医疗器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这些与城市医疗情况相比悬殊很大。②农村的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有限,从总体来看由于其筹资规模较小,渠道有限,保障的程度较低,难以根本解决农民大病的风险。③卫生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法制不够健全,医学知识缺乏,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困难,造成骨干人才流失的现象。
2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支出的对策
公共财政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针对南宁市良庆区的民生问题,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
2.1对现行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公共支出结构,才能使民生问题得到更全面的解决。合理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科学的界定财政的支出范围是指科学性的把财政收入有效的分配给各个财政支出项目,即将最有用的支出用在最需要的地方。①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支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保障。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明确政府应当承担职责的领域。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应该限定在公共安全、公共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集中财力,明确财政供给范围,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
2.2健全转移支付力度政府的转移支付,就实质而言,很大程度上具有福利支出的性质,如社会保险福利津贴、养老金、农产品价格补贴、抚恤金、失业补助、救济金及各种补助费用等;广西是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因素、社会环境、财力物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情况下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转移支付力度。具体而言:第一,深化地方政府支出体制,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由于财政供养范围过大,超出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力度,财政供给存在着“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较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用于行政管理支出费用较高等,因此,科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前提条件;第二,在转移支付的资金结构安排上,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依据民族政策、社会经济政策,对于符合目标的政府行为给予财力上有力的支持,解决专项转移管理上存在挤占和挪用的现象,进行有效约束和效益评估,使专项转移支付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保障经济的高效运行;第三,强化法制管理,是完善转移支付的重要保证。转移支付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只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调控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3住房保障的优化调整
“十二五”规划开始,国家将大规模的、集中的保障性工程投入建设,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租金补贴等多种住房保障体系已经形成,这反映了国家对住房保障的不断认识和不断深入,加快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应该调整安排一定比率的财政资金支持住房保障,运用多渠道给予人均收入较低人群的不同支持力度,使得低收入者获得基本的住房保障。根据南宁市良庆区财政局的实际情况,加大住房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①进行多方位融资,建立稳定的财政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在保证提供基本的资金情况下,可以利用银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通过信贷解决资金不足难题。②加大规模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城镇中低收入的家庭可以按照规定进行申请经济适用房,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基本解决经济适用住房供需不平衡的问题。③普及廉租房建设,加大覆盖范围。廉租房制度是解决我国目前生存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住房保障体系的载体。低收入人群或者困难的家庭,政府可以给予廉租房补贴。为此我们要完善财政、税收政策,扩大城乡建设新房的范围,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和责任范围,只有确保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促进廉租房制度的有效构建。
2.4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4.1保障基本医疗水平保持稳定、合理的财政支出比例,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保障的覆盖面,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基层农村医疗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制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应当将农村基层医疗这一项纳入到重点规划范畴,进而有效保障农村的基本医疗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格局。2.4.2将基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行规范化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要定期进行考核,其中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又要包括个人医德方面的考核,还要注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机制,要将监督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强化监管力度。2.4.3建立新型医疗卫生体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补助,比如降低农村药物价格水平,加强药品监管力度,使农民的医疗问题得到切实的保障,还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升人员的素质。
2.5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4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出结构 发展变化 问题 对策
1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
理论与实践表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政府财政支出重点倾向于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当经济发展进入规模化、正规化以后,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将会进行调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减少,改善民生的公共事业支出比重上升。当经济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比较富裕,公共财政分配能力增强,除了正常的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外,如教育、卫生、社保、环保等社会公共性支出所占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按期性质进行了分类: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社会文教费、经济建设费和其它费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各项公共财政支出费用也在增加,其中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增长最快的经费支出为行政管理费,从1978年的52.9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71.05亿元,增长了近74倍。卫生教育文化支出经费由由1978年的146.9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846.20亿元,增长了73.8倍,成为第一大财政支出项目。经济建设经费和国防经费支出在三十年中逐年减少,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国防费则由1978年的15%下降到2006年的7.4%。从以上数据来看,社会管理经费、社会文教费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国防费和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符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财政经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但是依然在所有项目的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06年所占各项支出比重的26.6%,位居第二,而西方国家的支出维持在1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需要用公共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投资,公共财政政策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刺激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不合理,对竞争性经营领域参与过多也会导致建设经费支出比重偏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支出,弥补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错位而效益低下带来的经营损失;二是用来弥补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者具有垄断性质的部门企业在产品销售中的低价所带来的损失,如交通运输、农业援助、能源物资、邮电通讯、等,由于政府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投入过多,使财政在其他领域的投入比重较少,出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缺位现象,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社会文教支出增长缓慢,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
社会文教支出与一个国家民众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以及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各国政府都尽可能的加大这部分支出。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社会文教经费的支出,但是由于经济的因素,这方面的支出增长缓慢,与行政管理支出相比,增长速度明显落后。社会文教经费的支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科教卫文事业的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值一直很低,不利于科教卫生的改善与发展,2006年在经费数额上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所占的比重是历年最低的,仅仅为2.27%,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更是与世界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7%相差甚远。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也不合理,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流向高校教育,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2.3 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加重了财政负担
行政管理经费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时所支出的一笔费用,这部分经费由财政支付。但是这一部分支出有一定的幅度范围,从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可以看出,行政管理经费的财政支出一般控制在10%左右,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财政支出远远高。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所占比例过高,增长过快,势必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难保证正常的公共财政支出,也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履行。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财政分配是政府履行各项行政职能而提供的财力保障,但是政府部门属于社会管理部门,并非生产部门,所以,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在财政支出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支出总量。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当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职能混乱,财政支出经费过于庞大,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对职能部门进行改革,砍掉不必要的行政部门,消除行政管理经费过快增长。
2.4 国防费比重偏低,影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国防经费支出总额不管在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明显的偏低,低于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国防经费支出仅仅是美国总量的6.19%,英国的53%、日本的67.8%,法国的71.45%,从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上来看,国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14.96%降至2006年的7.4%。美国的国防经费支出一直占据美国财政支出的20%左右,法国占据11%,中国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防经费应该根据人口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实际国防经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200。国防经费的过低影响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回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
3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必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政府缩小经济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减少具有竞争性和生产性质的领域的支出,加大关乎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项目投资。实现财政职能社会管理的效应。具体来说,国家应该加大道路、水利、电力、市政工程和科教卫生方面的投资,
提高对农业和贫困的支出力度,支持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减少财政在企业生产性方面的投资,重点扶持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产品的研发等项目,对于一些带有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应当减少或者取消经费支出,通过商业运作来解决。
3.2 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科教经费投入要与财政收入保持一致,把科教经费支出作为各项经费支出中的重点项目。目前,我国总体的财政收入还不能完全保证各项事业经费的正常拨付。因此,首先要保证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建设投入经费;其次要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特别保证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和药物的研发所需经费;再次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的支出,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比例,完善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经费的合理配置。
3.3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深化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压缩行政经费,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的治本之策.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这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要继续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效率,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的重要保障。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4 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2006年仅为7.4%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加国防费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分析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2(9):45-46.
[2]李永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9(10):55-57.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5
【关键词】地方财政 支出偏向 现状 对策
自我国实行分税制度改革以来,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一直处在一个系统性偏向的状态,这种偏向非但没有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而出现扭转,反而呈现出更加僵化的现象,同时也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理论上说,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实施财政分权体制的目的是利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提高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效率。但是,中国式分权的典型事实表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一直处于系统性的偏向,而且这种偏向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而出现修正的迹象,相反继续保持着僵化的锁定状态。很显然,这种偏向状态对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体制转轨的不断推进带来了严重危害。笔者主要就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存在的问题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30多年内便使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地方政府财政已成为一个能够直接代表该辖区经济利益主体的独立决策单位。①但从地方财政支出上看,由于仍然是以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财政的这种支出只能是一种建设型或经济型的财政支出。由于将财政的大部分支出都用于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方面,加之受投资乘数的影响,这种投资也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此外,用于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又存在向城市建设、重工业等领域倾斜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诸如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导致区域内经济结构产生偏向的现象。地方官员在任职期间,为了追求政绩,在财政支出上大多会选择那些能够快速高效创造GDP的行业。这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理念,尽管可能在短时间达到预期效果,但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诸多难题。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地方政府在其他行业方面投资比重的日益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缩减了地方财政投资,导致诸如国民受教育时间减少、劳动力素质低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使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②
针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助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进行分析。由于在理论中强调的仅是财政支出在短时间内对经济的夸张作用,并没有考虑到财政支出结果对“乘数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事实上,在财政支出过程中,乘数的大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而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能够使各项费用的支出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反之则会严重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保证经济能够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增长,我国政府从1998年就开始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在2008年发生全球次贷危机后,中央政府相继投入4万亿元资金来刺激内需的发展。尽管如此,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内需增长仍然缺乏动力,而且居民的消费倾向还是呈现下滑趋势。对此,诸多专家和学者也都在开始重新审视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政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效应主要分为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两种。如果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居民消费水平整体下降的话,那么便可以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挤出效应,反之则被称之为挤入效应。而判断是挤出还是挤入,不仅要看财政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还要看财政支出的规模。一个结构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促使养成良好、预期的消费理念,这也正是挤入效应的外在表现;而存在一定偏向性的财政支出结构不仅会严重消弱居民当前的消费能力,也会为他们未来的消费带来诸多未知的因素。而这是属于挤出效益的范畴。
一般而言,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会将收入看做是决定居民消费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如果仅用收入水平作为衡量的主要依据,这是远远不够的。其主要原因便是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的转轨背景下,人们很难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可行性的分析和预测,为了能有效应对这种局面,大多数居民都选择储蓄方式来增加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居民居高不下的储蓄存款也正说明他们在消费心理上的安全感仍在日益降低。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存款储蓄与西方预防性储蓄之间的区别所在。而这种不确定性体现了其中所潜在的风险意识。如果我们仅将希望寄托于通过储蓄保险来规避这种风险的话,无疑是片面的。鉴于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合理、健全的财政制度来规范上述行为。
事实上,自我国实行分税制度以来,各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也相继展开了激烈竞争。这种经济增长的目标在财政支出方面则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对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支出则明显不足,加之社会福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实施,这进一步导致居民的消费出现挤出效应。尤其是近年来,尽管中央相继出台了稳定房价的一系列政策,但是我国的房价已呈现出强势增长的态势。这直接导致人们即时消费能力和未来消费能力的萎缩。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对居民的消费能力产生影响的并不仅是收入问题,各级政府也要对居民消费进行预期管理,不断提高他们消费的自信心,这将是未来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当前,针对造成城乡差距出现的原因,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基本上都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城市偏向战略对城乡差距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市偏向政策的实施与开展大大扩大了城乡收入二者之间的差距,使得城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因此,这种政策所带来的只能是经济的片面增长,而不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结合自身特殊国情,选择发展中国家城市偏向战略的这一决策无疑是理想的,也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但是就实施效果而言,则与自身制定的“赶超战略”的目标相背而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然延续过去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依然在城市,对农村的积累也向投资工业倾斜,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尽管的实施解放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建设重点在城市,在财政支出方面对农村、农业建设的投入比例远低于城市,最终导致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的出现。加之,中央政府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式上大多以经济指标的增长为中心,因此,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能够获得上级的认可,获得提拔机会,更加关注在自身任期内经济增长指标的变化情况。与工业相比,农业生产不仅具有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高等特点,而且最终投资回报率也很低;而对以农村教育为主的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也要在很长时间后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从财政收入来源看,主要来自城市中的二、三产业。这直接导致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优先发展城市与重点行业,漠视、弱化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长此以往,便逐渐形成城乡之间财政支出不均衡的现状。此外,当前基层政府中广泛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基层公共产品服务的承载能力。尤其是在分税制度实施后,为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都开始实施收回财权、放下事权的政策。在此过程中,最明显的结果便是导致处于基层政府中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的出现。有限的财政收入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多的公共服务产品需求。这无疑加大了农民支出负担,最终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③
解决地方财政支出偏向的对策与建议
以民生改善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成就的背后,我国的财政实现了由“生产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变。随着人们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生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的重点。所谓民生财政就是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用于教育、就业、环保、安保等与民生密切相关方面的支出居主导地位。这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支出调整和优化的主要方向。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项目支出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支出。此外,还要缩减甚至避免一些不合理的财政支出。
增强“用脚投票”机制,促进财政竞争的有效实施。“用脚投票”一词来源于股市,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查尔斯·蒂伯特提出的,原意是指人口的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人民能够根据各政府自身所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适宜自己居住、生活的地点。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仅能够约束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规范,还能提升他们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能力。
在我国要想全面实现“用脚投票”,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单纯废除对户籍制度的管理,而是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取消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从而真正保证迁移居民和原辖区居民在社会保障、教育资源、就业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如果上级政府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户籍制度的话,那么各地方政府之间在财政方面的竞争也就演变成对资本和劳动力的抗衡。对于政府而言,仅依靠“招商引资”已不能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而是要积极“招兵买马”,吸纳越来越多人才,增加自身竞争的软实力。④
完善晋升考核制度,约束地方官员自利行为。作为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官员的重要考核制度,“晋级锦标赛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大大激发了地方政府官员的积极性。⑤但是由于这一考核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合理性,给地方政府的治理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晋级锦标赛”机制,避免出现地方官员自利行为的出现。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对地方官员的指标考核体系的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将相对单一的增长指标考核改为综合性的指标考核体系。前述诸如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都可以纳入这一考核体系中。
通过对地方官员的多指标考核,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地方官员的激励偏离现象,继而改变过去单纯将追求GDP作为自己执政业绩主攻方向的观念。另一方面,将民众对地方官员的满意度作为其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将有利于激发地方官员多做一些有利于辖区内居民利益的事情,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
构建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从根本上过渡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就是要将当前的地方政府转变为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也是一种回应性的治理,这种回应性表现在政府在治理过程中要多做一些符合当地农民偏好的工作,这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本着将当地居民当做顾客的理念,将政府财政支出的最终目的都落实到为农民谋福祉、增福利的角度上。同时,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又从属于一种负责任的治理。
在治理过程中必须本着正确原则,谨慎处理辖区内的财政资源,努力改善辖区内的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数量。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处于这一进程中的每位公民都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在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⑥这需要政府转变当前的管理方式,快速转变为一个公共服务型的政府。
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地方公共支出监督。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地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保持较高、较好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市场的可信度,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参与金融市场的运作过程。根据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在2012年所提供的结果,当前地方财政的透明度依然比较低,因此,不断提高地方财政的透明度也就成为公共财政得以实现的当务之急。⑦
因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逐步推进财政预算的透明化进程,这是确保财政透明度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关键,而对于一个缺乏科学合理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而言,财政透明度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洞的表达。对此,我们必须锲而不舍地推动财政预算体系的改革,从而为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实现打下铺垫。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基本信息披露制度,这是公民了解政府财政预算等一般信息的重要渠道。⑧对此,各地地方政府要定期向外界公布包括预算指导原则、预算目标等相关方面的信息,使居民能够了解当前政府财政预算的现状。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财政监督机制,这一机制的实施能极大提升财政预算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监督各种行为,通过对预算资源的全过程进行预警、监测、分析、矫正,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⑨
(作者分别为军事经济学院军队财务系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65133部队财务处助理)
【注释】
①祁京梅:《我国消费需求趋势研究及实证分析探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33~35页。
②吕伟:《经济转轨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66页。
③刘剑雄:《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38页。
④李涛,周业安:“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支出竞争和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8年第11期,第3~15页。
⑤夏纪军:“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 56~65页。
⑥邹江涛:“论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⑦陶然,刘明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地方政府开支及财政自主”,《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2期,第1~21页。
⑧张万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研究—多任务委托视角”,《东岳论坛》,2010年第5期。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6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 结果应用
一、引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对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的评价,包括财政支出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绩效评价工作最终输出的绩效信息又被称为绩效评价结果。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通过评价促使支出单位更高效的使用财政资金才是评价的根本目的,因此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然延伸和目的所在。世界各国在财政支出中的广泛应用绩效管理活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我国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来看,长期形成的“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问效”的思想尚未改变,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还未达到奖罚分明,问责到位,并真正影响预算资源配置的目的。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有助于为部门和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提高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国际经验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以寻求解决政府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各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绩效预算和绩效管理制度,并在绩效评价结果利用与管理方面积累一定的成功经验。
(一)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联系,充分发挥绩效预算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在国外,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预算制定和修改已经成为政府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例如,在新西兰,审计署的评价结果直接反馈到国会,供其在审核下一年预算拨款时参考。在加拿大,财政部门利用支出和结果信息进行竞争性预算资源分配。具体做法是,绩效评分处于最低5%以内的项目将面临资金压缩或取消的危险。内阁有权决定将处在“危险”中的资金重新分配给其他项目或部门,或开展新的项目。在韩国,被认定为“无效”项目的次年预算拨款将最少削减10%。
(二)对财政支出绩效结果问责,改进部门和项目管理
绩效预算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绩效责任都非常明确。一方面通过签订绩效协议来规范部门产出和效果目标,以明确绩效目标而不是详细的过程控制为导向,赋予管理者更多“责任制”下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依托绩效目标建立起合理的因果链,通过评价信息搜集、绩效结果的科学评定,并据此实行奖惩,促使其改进管理。新西兰是开展绩效问责典型国家之一。在新西兰,政府通过签订一系列绩效协议构建公共服务责任体系。中央各部门均设立一名首席执行官,通过绩效协议和事后绩效评价的方式向部长负责,部长再向国会负责。在这一“公司化”管理模式下,部长负责“结果”,而部门执行官负责“产出”。部长通过与执行官签订个人绩效合同,将其收入、任期与核心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挂钩,以确保对管理者的问责。
(三)将评价结果用于组织优化
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都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推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实现组织优化的重要依据。如美国政府上级部门可依据绩效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对该部门放松控制,下放权利。这样的做法是在重新审视绩效评价中凸显问题的基础上,据此简化冗余的政府机构及部门人员,限制并削弱官僚机构的权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向改变只对规则负责的旧体制,建立对产出和结果负责的责任制,优化组织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迈进。
(四)评价和修改政府制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政策
通过经绩效评价结果与本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发现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与原先制定政策的执行效果的差距,从而督促政府不断改进相关政策或者加强有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实现本地区的持续发展。
三、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央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不同程度地予以应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性差,透明度低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往往只作为内部材料向上反馈,由上级部门及部门领导保管,即使本部门一般成员也难以知道评价结果的具体内容,公众及其代表就更难以知悉了。这实际上没有真正弄清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不仅违反了公众的知情权的要求,而且极大影响了评价结果在优化预算,对政府问责及改进政府内部管理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另外,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结果所公开的内容极其有限,除了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对“公众评议政府”的结果有披露外,对于财政支出成本和效率信息,不同年度和地区的可比绩效信息几乎从未公开过。即便是一些公开的评价结果,也多是简单的技校排名。财政支出评价对一般公众而言仍然是一个“黑箱”。
(二)评价结果应用意识淡薄,运用形式单一、力度不足
在我国,业务部门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将绩效评价当作一项任务,评完了事。财政支出评价结果的应用目前主要局限于对官员进行奖惩,至于其他用途基本上都未涉及,尤其是没能将绩效评价结果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预算为例,由于我长期以来国实施的是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模式,绩效评价结果并未与公共部门预算支出挂钩,这使得通过提高绩效节省预算支出的部门并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奖励,反而导致其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受到消减,这无疑大大影响了政府部门提高绩效的动力。即便是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官员进行奖惩,期执行范围和力度也相当欠缺。除少数地区,如南京,我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将绩效评价街果与官员的职位升降联系起来,采用通报表扬和批评的奖惩方式更是较少。
(三)评价结果的质量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
绩效结果的充分应用是以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和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前提的。对于评价部门和支出部门而言,只有所生产的评价结果是对绩效的真实反映,对评价结果的应用才有价值。从实践看,由于产出与效果难以量化、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对数据采集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和对管理方面的评价主观性较强等因素,使绩效评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弹性。另外,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大多数参与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评价经验,缺乏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发能力,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以项目单位“自评价”为主的做法,而且在指标数据的采集过程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以个别部门和资金使用者的意见为主,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四)结果应用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尚未从法律层面对绩效评价进行规范,结果应用的机制也不健全。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较多是停留在反映情况、找出问题、完善管理制度方面,缺乏信息公开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跟踪问效机制等,尚未真正与财政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效衔接,更说不上把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联系起来。因此,全国绝大部分地方没有建立评价结果应用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规范的管理办法,结果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制度保障。
四、有效利用财政支出评价结果的政策建议
在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基础上,再针对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具体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街果的应用。
(一)明确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范围,并进行反馈
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是实现财政资金公众监督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透明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及顺利推行绩效评价的重要条件。政府部门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以及国家审计机构绩效审计结果,应当在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必须在不违反保密法的前提下,尽量性社会公众和立法机关及时、充分、准确的公布。政府及其部门应定期将自评价结果提交给人大,并采取适当的形式向公众免费公开。通过上述措施逐步推进绩效评价信息披露制度,并接受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反馈,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制约。这不仅能有效引导评价结果的应用,还能促进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及有效率的完成部门的责任又能增强政府行为的自主性和规范性,积极对最终结果负责。
(二)在完善绩效评价工作基础上,加强行政问责
要增强预算单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观念意识,必须进一步推进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工作,并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问责。可以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府系统内部薪酬奖励、职位调整或项目安排顺序的重要参考因素。奖优惩劣,并切实保证各项奖励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支出部门应用评价结果、提高项目绩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部门内部引入竞争,树立典范,激励和促进各部门形成绩效的持续动力。
(三)提高评价能力,保证评价结果的质量
进一步采集、编制能有效、全面体现项目特性的专业指标以及测量项目基本绩效情况的共性指标,完善指标库,提高指标的效率和操作性。进一步推进绩效目标申报制度,明确项目的语气绩效目标,整合组织战略计划与绩效目标,有助于部门的工作计划更加结果到兴,同时还能为设置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有助于对于其绩效目标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逐步建立一套系统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逐步提高评价结果的质量。
(四)通过规范途径将评价结果向人大报告
作为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机关,人大是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支持者和监督者。为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对一些关注度高、资金量大的重点项目,可邀请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全程参与;每个项目评价之后,政府部门应当通过规范途径和程序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向人大报告,接受人大监督与指导。这样不仅增强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也加大了人大监督力度,提高了监督实效,通过深化对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监督,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参考文献
[1]包国宪,董静.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2]候孝国,李云庆.事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J].中国财政,2003,10.
[3]陆庆平.公共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03,4.
[4]任晓辉.预算绩效信息使用的经验借鉴与模式选择[J].财政监督,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