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1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课设置太细、太深,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本科需求人才类型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基层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纯专业型人才,而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校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内容为蓝本,缺乏对农业新知识的系统引入,与现代农科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脱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体评价指标,亦难客观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3)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即使对课程体系某些方面存在异议,也会将想法搁置,很少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学生也将所学所想反馈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

二、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农学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应大力实施综合化教学,开设大量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要求理、工、文等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比例。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强调少而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主讲教师还应不定时邀请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活动,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针对性的地挖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应重视实用的学问和知识,强调实践和技能教育,培養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践性应成为我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的重要特点。学校应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和生产基地,学生是实习农场的主体,农场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实习完成的。多举办实践活动,实习的地点可以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甚至国外的有关单位。农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农业应用相结合,才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改革时期,我校农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个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和师生不断的共同努力。

作者:甄珍等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2

关键词:中职;农学

农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既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农学类中职生是支撑我国农业生产的基层技术力量,对于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农学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

1 中职生的学习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困难化,中职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大部分的中职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被迫选择读中职,只有少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选择读中职,导致很多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仅仅混日子等毕业,自卑心较强。其次,由于中职生的专业选择很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及家长的认知所做的选择,这样,他们便对专业课丧失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满意而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习也便成了一种负担,或者说是一种苦差事,仅仅为了应付而已。再次,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功底薄弱,就造成了学习动力不足,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想退缩,自卑心理很强,加上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及对“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很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上进。

2 做好专业入学教育,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新生专业入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环节,专业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农学专业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识中职生在校生活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成才。因此,进行必要的专业入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前景,农学专业的学科教学质量及其在学院中占据的分量,能让新生热爱学校及所学专业,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其次,从农学专业的科研成果方面进行阐释,介绍这个学科的主要内涵,着重分析农学专业的背景、特色、优势和就业前景,并举出相关成功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农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中职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的,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利用专业知识从事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精通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在入学时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有集体主义观念,懂得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快的融入社会。此外,还应在入学初期就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初步的定位,让学生熟悉就业环境,要务实而不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取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资格证书。

3 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

3.1 课前引导应灵活多样性 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通常来讲,课前引导可以以复习旧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导入新课,又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讲葡萄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先回顾葡萄的生长习性,葡萄生长需要的光照、土壤等,然后引出新课。课前引导也可以联系实际,如讲解花菜时,先让学生回答吃花菜有哪些好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就为讲解花菜的习性及特点奠定了基础。也可以拿一些实体农作物在课前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便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观察及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谚语导入,如:“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图像导入等多种方式,这种突出主题,具有新意的导入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3.2 课堂教学应有针对性、灵活性 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讲解《大豆的解剖特征》时,老师一味的讲大豆如何栽培、大豆的种类,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突出,课堂环节的组织上出现了问题。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很多老师在讲授中职生农学课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内容的深度,如讲“能量代谢与体温”过多的增加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等大学里才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也便失去了针对性,脱离了教学实际。

农学专业课与农时季节关系密切,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不防分类梳理,按“春种、夏管、秋收、农闲”的农业规律,进行分类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至于显得过于呆板,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3

关键词: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77-02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教育最重要的专业之一,也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而实践教学又是农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人单位急需动手能力强,能适应不同岗位,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型综合型人才。这就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培养模式不断变化,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积极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目前,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培养农业专门技术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农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专业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到深入了解。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培训,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综合素质的各种教学模式的统称。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科研素质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不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热爱“三农”,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生产的纽带,农学专业学生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无法达到的,必须通过认知实践、生产实践、科研实践等环节的培养训练才能达到,才能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目前,农学专业学生普遍不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从而造成农村缺乏高素质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只有通过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的专业认知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当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认知不够。实践教学部分培养目标已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重视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总认为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水平则无足轻重,造成学生缺乏独立生产能力的培养,而很难提高创新试验能力。

2.实践教学计划有待完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强。农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按照课程计划进行安排,而实践教学不仅受教学计划的影响,还受各种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往往实践教学安排仅仅能让学生了解极少部分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诸多其他内容只能借助图片、标本等呈现给学生。学生只能掌握一些抽象的东西,缺乏对作物生产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3.实践教学基地基础设施差,部分内容难以开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实验设备条件跟不上,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实践教学基地缺少生产科研基本的实验仪器设备,学生无法将毕业论文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4.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选题联系不紧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毕业选题联系不大,不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设置教学内容,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有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进而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做好农学专业实践教学采取的对策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促进综合化、现代化建设。实践教学应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能独自承担工作任务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由于农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应当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摒弃传统教学以理论学习为重的老观念,应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出发点,不照本宣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来明确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及学生所需掌握的技能。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应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作物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不单单是本专业的学习。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栽培、育种、种子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

2.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以人为本”和“能力本位”的思想为指导[2]。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能力培养为中心,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任务的可完成度,内容上要确保通过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突显实践课程的特点。实践教学内容还需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的内容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由于农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农业生产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不能单一片面,既要符合本专业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由于作物生长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设置。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把课堂到实验室再到田间生产实践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科研项目融入其中,介绍前沿的科学技术,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参与田间生产,增加社会实践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包括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生产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完成实践任务情况、教师和学生对实践内容的建议等。

3.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实践教学场所。随着学生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学校的实践教学场所的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严重滞后,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实践基地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一个重要平台,能提高学生的试验热情和动手能力。基地建设的起点应该高,最好能具备一定的生产水平,可以与有关单位展开长期的稳定的合作达到互利共赢,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3]。因此,学校应当加大对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投入,以校内基地建设为主,校外基地建设为辅。校内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可以同时进行,同时也方便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在基地建设中应完善基本的基础设施,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校外基地应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要求。学校对基地的建设还将有助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展开,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4.调动学生积极性,严格考核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生的积极性越高,参与程度也就越高。在实践教学时,应该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包括改善教学内容与形式,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紧密联系,开展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改善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等,其中,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定期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核,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要点,发现自己的不足。

5.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农学专业学生的优劣,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实践能力强才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与内容,布置实践任务,并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除了加强实践能力外,实践课程还应当有社会实践的环节。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毕业能尽快地融入社会中,促进农学专业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四、小结

总之,在农学专业中,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当前社会的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急需大批高素质农学专业的人才,推动农业的发展。农学专业教学实践是学生了解、掌握、运用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重要机会,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农学专业教学实践的特点,明确教学实践的目标,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达到培养出新型农业人才的目的,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4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各类课程自身的完善

1.理论课程的改革。现行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往往与实际脱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改革现行理论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综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综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综合[1]。当前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开放性,都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得到解决。高校课程要在内容方面进行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开设综合学科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课程进行整合是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2)减少理论性知识,增加方法性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口号。”现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但一个学科的知识是无法学完的,我们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少说结论,多提问题,多教方法性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思维方式。(3)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现阶段存在着学生为了学而学的现象,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大学英语”课,大多数学校安排两学年,很多同学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学习英语,通过之后往往就不再学习英语了,并且英语教材内容陈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选择时代性较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选择这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笔者也提倡将两年英语课程安排为四年,使学生能够不间断地学习,真正提高大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2.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改革,培养创新精神。(1)更新实验内容,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由于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应及时删除、修订那些知识陈旧且结构不合理的实验内容,增加与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实验,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同和主动参与。(2)调整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实验在规范好了的实验框架下进行实验,若无操作失误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意外。因此,学生所写出的实验报告大同小异,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增加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由教师集中分析,评选出好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2]。(3)增加实验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培养综合能力。由于现有农学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连贯性较低,学生所学的实验技能较为单一,不能形成综合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因此,要加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降低认知性实践比重,提高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比重。认知性实践如让学生利用暑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来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生产性和科研性实践注重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让农学专业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完成科研任务,激发同学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5)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不足,加强实践课程教材的编写。目前农学专业的实践性教材多以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形式为主,很少有专用教材。在实践课程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实践课程教材的研究,编写“教、学、做”融合的一体化教材,既具理论性又具操作性。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才能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

二、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各类型

课程间关系的优化“结构主义”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关系重于关系项”。因此与课程体系各组成部分自身的完善相比,各组成部分间关系的调整更能促进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1.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由于大学生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不同,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因此,课程形态的多样化成为高校课程改革必然的趋势。因此,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应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做出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因材施教。

2.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农学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分强调实践课程的作用。因为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理论课程才能进行实践课程的学习;反之,学好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重视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应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处理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分科课程强调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二者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农学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开设相对较少。由于农学专业的最主要特点是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因此,应加大综合课程的开设比例,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和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侧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课程更侧重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二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当前的农学专业教育强调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具体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对学科课程有明确要求,而对活动课程并没有任何规定。因此,在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增设更多的活动课程,如各类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以及专题讨论等。

三、农学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试图为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主要采用课程组合多样化,这是指各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同比例、不同搭配和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中的不同位置等。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和具有普适性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分为几大课程模块,在每个模块内提供不同课程供学生选择。主要内容是:

1.提高综合课程开设比例。主要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实践课程开设比例,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原有理论课程中的实验从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将实验课程与实践课程根据内容重新组合,形成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3.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构建模块化课程,学生除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各大模块中进行选择。我们将理论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任选课四大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包括马列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组成;基础课模块包括数学类、化学类、物理类和管理类课程;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拓展和提高课程)。公共任选课模块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在实验实践课程中根据其能力层次也构建出基础实验模块、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和专业科研训练、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三大模块。实验室内基础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目标;田间农学认知实验模块课程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专业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和毕业设计模块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5

一、中职农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授课缺乏有效过渡,直接进入主题

以《复种》一节为例,不少教师都是这样进入新课教学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物布局的相关知识,今天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专题,对复种进行研究……”如此导入的目的在于要简单明了、直奔主题。然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后续内容复种、轮种、连种等知识恰恰是以前面耕种制度、作物布局作为基础的,没有对已学知识的衔接性进行复习,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显得思维缓慢、问题重重,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知识。由此可见,简单明了的直接导入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否则就可能让学生辛辛苦苦一节课却收获无几。

(二)教学内容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

我曾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是《棉花田间管理》,教师在讲述“化促化控,以促为主”时忽视了学生《土壤与肥料》课程教学的滞后,使得学生对为何要保持氮肥和磷肥的足量这个问题,听得似懂非懂。我觉得该教师其他环节的设计还是不错的,整个教学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设计“化促化控,以促为主”这一部分内容时,没有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致使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其实,教师只需要将氮肥和磷肥对于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稍加阐述就可使教学更加完美。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不少教师仍然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仍然一味地灌、不停地讲,根本不注意学生的反映与变化,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可想而知了。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农村社会基础》内容是固定的,没必要展开,只要教师划出条条框框,学生像小学生背古诗一般地背下来即可。于是整节课除了教师自问自答地说,就是学生摇头晃脑地背,根本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结果学生是这节课的内容记住了,上节课的内容却又忘记了。如果我们改变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再结合案例深入分析和讲解,学生则能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四)教材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水平

从教学实际来看,所谓的中职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实际上就是大学农学专业教材的“精编本”,其中的一些内容或教学目标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存在严重的拔高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

1.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中职农学类专业大多不开设中职化学课程和中职生物课程,中职学生又多是初中的待进生,理化成绩较差,但是中职农学专业教材的内容选择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土壤与肥料》整套教材根本就没有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复习和提高,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迷惑不断。对于学习积极的学生还好一些,他们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通过百度或图书馆弥补化学和生物知识的不足。对于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则不然,他们懒得学习,听不懂正好有借口不听课了。

2.教学目标过度拔高。有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授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教师大篇幅地讲解“基因表达学说”,结果由于学生欠缺遗传学的知识而使学生毫无所获。

(五)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受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中职农学专业仍然是以升学为主,一切评价指标都最终指向了对口本科的升学人数,所谓的过程性评价只是走过场。这种评价模式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严重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根本原则,所造就的只是些高分低能、姓“普”不姓“职”的学生。

二、中职农学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前的时代已经非同以往,我国的用工荒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业上,涉农产业同样需要大量谙熟现代高新技术的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因材施教,技能至上,力避唯分是论的错误做法。因此,想做好中职农学专业教学,就必须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在勇于实践和不断付出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践,尽可能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工作导向教学法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丰富教材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个性化

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专门化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中职农学专业的教材多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考各版本教材编写而成,各课程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我认为,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学生农学专业素养的成长过程,不同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做到有序衔接,最好能做到不同课程同步教学,以使学生的专业成长过程更加完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共同参加,对所有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做以归纳,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进度,然后再依据教学进度编写教材或教案。另外,针对中职学生化学基础差的情况,在必要时可将学习时需要用到的化学知识以“附录”“爱心小贴士”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或教室的知识专栏当中。

(三)重视教学过程,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体系

农学专业知识技能范文6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国家拥有人才,就掌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科学人才观是如何育才、聚才、用才所必须坚持的,科学人才观的内涵为育人、识人、用人提供了理论基石,也揭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本质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科学人才观理论研究可以认识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运作规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用科学人才学理论指导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对提高我国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充分认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能动性,是其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的活动促使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自主性,人才资源自主性的发挥,减少了物质障碍和外部因素制约,大大减弱了物质资料对价值创造的中介作用。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潜能开发的无限性,地球的物质资源是日见其少的,人类智力资源开发是无可限的。人才资源还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社会性,人具有社会性,人才资源开发可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向前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可见,人才资源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但近些年来,农学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等各种原因,不愿到基层工作,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高校农学专业的招生也因此受到影响,大部分考生由高考成绩所限而不得不报考农学院。然而,这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往往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农学专业逐渐成为“冷门”专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要改变以上现状,必须改变我国农学人才现状,提升农学人才资源。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则在于高素质的农学人才。因此,要充分认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因农业行业各种不乐观现状而轻视和放弃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识人才、育人才和用人才的科学观念。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不论其知识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高校农学专业的培养工作中,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理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农学专业的生源质量相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科学、现代管理等新兴学科专业较为薄弱,师生对该专业学生成长的信心可能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高校师生应认识到,人才是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与行业无关。“人人都可以成才”有助于科学地理解人才评价标准,也体现了人才的平等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农学专业的培养工作中,要克服对人才认识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激发学生个人的成才愿望。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社会需要的农学专业人才

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人为本”,要认识到“以人的人性本质为本,人人皆有才性;以人的发展为本,人人皆可成才;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本,人尽其才”,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和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应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教育工作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1)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个性差异指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各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点,如音乐才能、文学才能;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如智力高低。由于个性差异才形成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学生的行为很多时候取决于其个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校针对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要了解学生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每位独特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教学要求适合学生个性特征,设计和实施教学应有一定的弹性。要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和能力,以之作为教学起点,采用适当方法,提出适当要求,使学生有兴趣并得到相应发展,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此外,学校还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使其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

学生个人优缺点和学习动机不相同,社会农业专业人才需求也多样化。特别在实践教学环节更要因人而异。对于今后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将其实践工作安排在导师实验室或科研所。如广西大学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科研活动,组织热爱科研的学生到地市农科所基地实习,实习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申请,各类课题组研究工作实施,科研成果形式与报奖,成果应用推广等环节内容。经过这一阶段实习,可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今后愿意从事企业管理的学生,则应推荐他们到农业推广站、农产品贸易公司等企业实习,结合专业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实践工作。对于今后愿意到基层做村官和技术员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对于热爱自主创业的学生,学校应为其开设创业理论课程,为其提供与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接触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或教学上,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以学生为本,改革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构建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个人优缺点和学习动机不同,社会农业专业人才需求也呈多样化。由此,高校要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改革农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满足学生个人需要和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农学专业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须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建立适应多样性目标且有柔性结构的专业培养计划。如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增加选修课,特别是要增开一些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课程(如信息化农业、标准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确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与贸易等),从而建立构建农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3)以学生为本,优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农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主要途径。优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环节。①加强实验教学设备的建设,增强硬件设施。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须增加实验教学经费,完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独立操作设备的时间,以增强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率和教学质量。②优化、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加快改造传统农学专业的步伐,按照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改造、学科交叉融合和快速发展的原则,及时调整农学专业实验课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新增和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农业信息技术实验、田间农事操作与实验技术实验、农业科学研究方法等实验课程教学,以强化本科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主要在田间作物的农学实验教学必须根据植物生长季节进行,创造适宜实验条件和环境。实验课程安排必须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一个阶段现象,要随生物生长季节按时调整。③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学校应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多渠道筹划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

四、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农学人才培养需要“生力军”来支撑。高水平的“生力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农学专业教师队伍状况虽得到明显改善,但与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有差距,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内在要求还有差距,需要提高。教育工作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无论是从高校的发展现状看,还是从农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不仅是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1)以教学为本,在制度上保障教师教学的自由。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只有自于教师本身的需要改革,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以达预期效果。教师支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保障教师教学的自,只有正视教师的教学自,从管理制度上保障教师教学自,才能引导老师安心教学,乐于教学。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自重在专业自。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指教师个人或教师团体,在其专业规范下,依其专业技能,对其专业任务或工作,可享有专业判断。①教师能够按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②教师能根据教学大纲不同的教育对象特征自主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③教师能因不同的教学对象自主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④教师有自主开展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验和研究的权利;⑤教师可根据有关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⑥教师学术事务方面依法享有较高的自,心无旁鹜地从事研究,做到专业自主,以尽心尽责地为学生服务。

(2)以教师为本,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造机会。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科研成果高产出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地方。高校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是知识的化身,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更新知识、创新知识起带头作用。高等学校的老师肩负创新知识的社会和历史使命,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命,教师本身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不辱使命。高校要抓好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造机会。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健全高校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教师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应长抓不懈。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教师培训工作的展开,在培训经费上要予以保障。培训管理机制要完善也要创新,以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导向,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培训环境,激励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教师培训应该从体现人本化、个性化出发,尽可能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形式,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此外,还要引导教师转变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孙树桐,魏瑶.科学人才观与高校人才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

学报,2008(4).

[2]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