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1

论文摘 要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训练他们的抽象、形象和逆反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思路。

1 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太好,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较差,感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也缺乏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的理解感性大于理性,在数学课堂上表现为不听课,或者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形成信念、观点和态度的过程,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灵感,对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是有益的。

2 创新思维的涵义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前人和他人认识的基础上,开拓自身认识的新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念、新概念、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凡是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供直接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它具有新异性、价值性和跃迁性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最本质特征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打破传统的刻板印象,突破思维过程的障碍,提出新思路,得出新结论、新成果。但是仅仅求新求异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或个人价值。创新思维的过程一般处于一种非自我意识的状态,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呈现出潜在的状态。

3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1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愉悦,引发他们的视觉想象,使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创造性的数学学习过程,觉得自己有事可做,觉得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仅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学生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

3.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师生和谐友爱、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并提高他们的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充当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指导、学习策略指导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数学思维的过程,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互争论,启发对方。

4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开放思维和逆反思维,帮助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跳出现有的知识框架,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开辟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4.1 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高职数学体现着抽象思维的鲜明特色,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学习数学可以使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和精确,使人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中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验、观察、类比、归纳、猜测和推理的探索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的明确性、数学结论及推理过程的严密性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从而能够用数学的精确思维和清晰思路来把握和描述现实世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虽然来自客观世界,但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原型,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概括起来的数学模型,即事物中的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图像加以思考进行的思维,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发现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形象思维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极高价值和重要意义。高职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比较擅长,往往对于感性的事物较为敏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双向互逆和正反互补的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依据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在对事物进行逻辑抽象的同时,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数学概念、结论及其形成过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特征,抽象出基本概念,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放思维能力的训练

向学生提出一些符合他们实际基础的多解问题,这类问题不局限于使用一种解决办法,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些问题,制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他们从原有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可以自由思考,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他们联想思维的基础,通过开放思维的训练,帮助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类比,可以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思维,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相似和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存在原因,寻找解决的最佳办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并且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逆反思维能力的训练

逆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中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往往有悖于常理,但是却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运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考虑和分析事物,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思想火花。

参考文献

[1] 胡松林.数学教师札记[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准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概括、分析得出关于该事物的准确结论的能力[1]。当前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解题思路受到局限,不能够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其他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受自身条件限制,难以对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深入了解,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缺乏响应的思路,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数学学科内容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从学习内容上来说,缺乏系统性,无法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牢牢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迅速得到答案,并且举一反三,运用多种方法和思路来解决。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2]。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越来越重视。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将会极大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发,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自主思维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新课标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运用科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造成学习信心上的挫折;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对即将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学生数学的思维兴趣。例如在研究长方形的性质时,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式,连接长方形的对角线。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直接三角形。这时候教师通过归纳总结之前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难推出长方形的性质,即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长方形的对边平行切相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这样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从而得出答案。另外,在讲解答案时,教师要在答案正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解题思路。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视问题设置,引入多种方法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分析并解决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问题设置的合理,学生才会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引入逻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常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归纳演绎法、比较对照法、抽象概括法、综合分析法等。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归纳演绎法推理出来。将两个全等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相等,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角和对边分别相等的性质。另外一些运算规律如四则运算,也可以用这些逻辑方法推理出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设置问题,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詹志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用),2010,(12):60.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政治 思维 能力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是适应课改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现实意义

1、从时展的客观需要来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步伐,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未来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目前的中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他们要完成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达到。因此,面向新世纪,教会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2、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来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要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固然离不开知识教学,但更应高度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从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有两次思维发展的。一次是在12――14岁,正值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一次是16――18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形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高中学生确实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转折点上,进入思维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条件促进甚至加快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遵循的原则

(1)思维训练与日常生活、与对重大时事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这样做,不但加强了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走向广阔的社会打下了牢固的思维基础。政治课教学中,各种最新的现实材料,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古板、陈旧、过时的材料常使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是老生常谈之感。政治课教学始终应该有时代气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意识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捕捉时代最新信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

(2)自觉实践的原则

科学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思维训练只有有意识地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才会有功效。实践过程中做到结合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讲评,介绍思维训练的程序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参考素材。通过自己选题、自己分析、自己训练、自己评估等自觉性的思维训练,使中学政治教学活动从“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从而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掌握思维方法,最终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活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循序渐进的原则

所谓循序渐进的原则,指的是遵循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入地进行思维训练。思维发展的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跳跃。不过,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任其自然。在遵循思维发展顺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使思维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使思维发展的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4)全面发展的原则

所谓全面发展,指的是全面进行思维训练,全面提高思维活动的水平,使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等方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思维检测要体现在重要的考试中。

试题应要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要能体现思维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做题,既能检查出知识水平,又能检查出思维能力。

三、培养高中生政治的思维能力的策略

1、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所谓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设凝置难,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疑引思,以思解疑。常见的创设矛盾冲突情境的方法有:比较异同;提问法;反问法;故错法;案例法,即先交给学生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去探究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等等。

2、指导自学方法,强化思维动机

自学思维能力是今后解决新问题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能力。自学思维能力的指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阅读指导。包括:指导精读教材能力,使学生正确把握知识和原理并学会应用;指导阅读课外读物,善于搜集所需要的信息;指导阅读文献和工具书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践方法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觉力和想象力,养成研究思考的习惯。自学方法指导分三个层次加以训练:第一步,由教师分析精读教材的步骤与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第二步,列出问题式自学提纲,指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归纳;第三步,由学生经过精读教材和查阅必要的图册文献,独立思考,列出自学纲要或画出知识框架图。让学生自觉学习,必须首先调动其积极性,强化思维动机。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4

通过加强数学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数学方法如反正法、分析法等方面的教学是增强学生反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会用到反正法、分析法。反正法是一种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在已知条件和“否定结论”这个新条件下,通过推理得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的结论,从而断定假设不成立,原问题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方法。分析法是一种反向思维方法,其推理方向是由结论到已知条件,论证中步步寻求使其成立的充分条件,如此逐步归结到已知或已成立的事实。用它可以缩短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距离,便于寻找解题的途径。通过数学方法的训练,能使学生明白解答一个问题用一种方法不行,要转化思想,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从而增强反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从心理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他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且与他掌握的知识量有关。然而,作为一名小学生,他掌握的知识量肯定是有限的,所以只有从他的思维方式着手。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望“题”生畏,这从心理上制约了小学生思维方式的正常拓展。加强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有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才有利于小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和反向思维能力的提高。

从师生交流互动出发,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①通过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要求自己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其次是在教学行为中产生相应的变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要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参与学生活动,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指导学生学习,要尊重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②通过学生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如开展课堂交流和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交往中,加强体验,养成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由发言,充分表达个人的观点,从而达到互相启迪、补充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优化课堂模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总结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研究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智力提高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由于这个学科的独特性,它具有抽象、美感等特点,这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给学生讲授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这才是我们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中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才能很好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是一味进行教学。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造成抑制,从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对于整个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非常的重要。

1.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发展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刻性,也就是教会学生可以解决困难的问题,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问题本质,并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相似结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理论的推理过程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使得学生对这些理论理解的更加深刻,还能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这样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如果我们不对推理过程进行讲解,就显得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刻性不足,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1.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而言也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再给学生讲解了相应的方法之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其它的方法,这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学生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就能很好的进行解决。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也可以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的定理,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训练,我们要在课堂上多利用这样的例子,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数学素养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必须要有足够高的数学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有足够高的数学素养,在遇到相应的问题时就不会手足无措,这样也能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深刻。

2.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效果,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2.1善于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上永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地方,我们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堂,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仅会使得学生理解的更好,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样无论是对学生理解和记忆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教师合理的利用课堂密不可分的,我们教师必须要善于利用课堂。课堂上有许多的实例可以供我们利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公式的逆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编写一些公式逆用的习题,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比如,在进行分解因式的讲解时,我就给学生找了一些逆用完全平方公式的习题。

2.2在课堂或作业中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中,我们能及时的把错误信息进行改正,这样会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我们也要及时的为学生纠正错误。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作业中,及时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使他们能够从错误当中得到领悟,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分析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从而使得他们以后能够对这种错误加以避免,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通过纠正错误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6

生物 思维 能力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思维能力的概述

思维能力是指每当人们在学生中、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如何如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而思考的能力,即为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并不是单纯的指想问题,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的能力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加工,如分析能力先对问题进行解剖,综合能力对与问题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了解,比较能力对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比较或解决方法之间的比较等,从而寻求最好的解决方式。除上述三种能力之外,思考能力还包含了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辩证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可以改善人们的思维品质,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所以,思维能力对于人们十分重要。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明确一堂课的思维目的是重要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各学科考查的重点,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常常告诫学生:体会一门课或一本书的思想精华有时可受益终身。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而思想的有效性是长存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的目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活力,提高思维的效率。

2、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在生物学习中都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是在分析学习的基础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联系成有机整体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分析和综合。

2)、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根据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某类事物具有该属性,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能从经验事实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扩大和获得新知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按照一定规则得出个别具体事物的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在科学证明、科学预见和构建理论体系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3)、比较、分类和类比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和相互联系。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的关系和联系,它可以使大量繁杂的生物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有序地学习生物创造条件。类比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推知它们在其它方面也相似或相同,把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广到另一对象的逻辑方法。运用类比,陌生的事物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事物,通过类比能使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向更深层次或更广泛的领域迁移发展,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提炼和升华,因此它在生物学学习的应用上十分广泛。

4、重视实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而且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所以实验课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是教材中没有的,教师应加以解释,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思路。

教师应重视实验的方法,可对实验进行创设性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般都是教师动手,学生观察。由于教师有训练的实验技能,再加上充分准备,实验结果都较理想,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无形中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不一致,实验容易出现各种与结论不符的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实验结论产生怀疑,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