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1
(延安市桥北林业局,陕西 富县 727500)
【摘 要】根据陕北地区森林防火的现状,分析了森林火灾的燃烧状态、破坏性及特点,阐述了陕北地区森林防火的难点与森林防火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森林火灾;防火现状;防火难点;技术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全球普遍存在的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减少、物种消失、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无不与森林的锐减密切相关。森林资源锐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过量采伐,另一方面是受各种灾害的危害,而在危害森林的诸多因素中,又以火灾最为严重。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起,过火森林面积达640万公顷,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1.8‰。近两年我省每年发生森林火灾近百起,并造成人员伤亡,由此可见,一旦发生森林大火,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而且产生的巨大烟尘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1 森林火灾燃烧状态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开放系统内自由燃烧和自由蔓延,并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的破坏性燃烧现象。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的状态及所处的部位,陕北地区常见的有三种:
(1)地表火:在森林火灾中发生的最多,约占80%以上,多发生在浅山区,主要是发生在覆盖在林地上的杂草、灌木、落叶、倒木和枯枝上。危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的干基、下部枝叶以及露出地面的树根。当地表可燃物多的时候,会由此引起树冠火,造成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影响树木生长,改变森林生态系统。
(2)树冠火:引起树冠层燃烧的林火。树冠火的发生大部分是由地表火诱发的,雷击也可造成树冠火。树冠火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幼林、中龄林或针叶异龄林里。一旦进入树冠燃烧,由于有很多可燃的枝叶,燃烧温度高、火强度大、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不易扑救。树冠火会将树冠全部烧毁,树木几乎完全枯死。
(3)地下火:是林地腐殖质、泥炭层或亚炭层及其它有机物的燃烧,地面看不到火焰,火势进展慢,烧到树根后导致树木枯死,这类火灾只占森林火灾的1%左右,但燃烧部位是在地下面,造成延烧方向比较复杂,不易觉察。这三类火灾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特别是特大森林火灾,往往是几类火灾交织在一起,很难区分,但不论是哪类火灾,都会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
2 陕北地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难点
陕北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通过控制资源消耗,加大现有资源保护,积极培育后备资源等措施,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森林生态系统逐步完善,但是在森林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完善的同时,林区植被恢复迅速,已构成乔、灌、草立体植被结构,林内可燃物逐年递增,引发重大森林火灾的隐患越来越大,森林防火任务愈加艰巨。2.1 导致森林发生火灾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方面:(1)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基本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沟为主,山区地形错综复杂,山峰叠峦,沟壑纵深,地形起伏变化,山区植被茂盛,森林分布面积广,加之森林自身生长环境,一旦发生森林火情,不容易及时发现。(2)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防火通道不畅,给扑救工作带来不便,贻误时机。覆盖山区的通讯设备设施不健全,存在死角。防火阻隔带建设滞后。(3)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影响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陕北地区极端灾害性天气呈现突发、多发趋势,高温、大风等现象频繁发生,冬春连旱已成常态,高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导致森林火灾多发。人为因素方面:(1)森林防火意识淡薄,有些林区干部群众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之有些地方防火组织体系不够健全,防火专职人员不足,报告不及时,直接影响火情处置决策。(2)火源管理难度较大,进山入林生产作业、旅游度假人员增多,野外生产用火、庆典民俗用火、群众焚烧田间秸杆相互交织,给火源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3)林区进山入林小路较多,加之防火宣传检查站和人员配置有限,很难杜绝入林火种。(4)防火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地域广人员少,护林员人均管护面积过大,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程度高,加之工作生活环境艰苦,福利待遇较低,导致部分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淡化。
2.2 火情发现能力不强
通常在森林火灾发生的最初阶段,森林火情预警监测技术滞后,发现能力不强。从山区森林的整体情况看,森林资源绝大部分是生长在地形复杂多变、沟壑纵横的山区,护林员管护面积大,存在巡查不到位、顾此失彼、管护盲区等现象,另外,林区瞭望监测手段落后,目前陕北地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主要依靠传统的高山瞭望台瞭望监测,由于受地形、地势、天气、距离及瞭望员自身业务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很难实现及时发现和快速预警,也是火情发现不及时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山火控制力不强
当真正发生山火的时候,扑救队伍单一,主要依靠专业消防队和半专业消防队,加之林区防火通道不畅,兵力物资不能及时运送到位。村级扑火队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且青壮年劳力少,加之人员分散,很难在短时间内聚集起来,即使到了火场,缺乏扑火经验,往往存在着乱干、蛮干现象,容易造成事故。此外,明火扑灭后,余火清理往往跟不上,一旦遇到大风,很容易形成二次复燃,增加扑救难度和工作量。
3 森林防火的工程技术措施
森林火灾重在预防,森林防火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应急保障等一系列行政手段的同时,应注重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
(1)提高森林自身防火能力。在森林火灾多发、易发地段,比如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林地、农田旁边的林地等,结合工程造林、退耕还林种植一定数量的耐火树种和阔叶树种,来增强森林自身对火灾的抵抗能力,从而来降低森林发生火灾的风险。
(2)林火阻隔技术,建立林火阻隔网络,是防止森林火灾扩展蔓延的最好方法之一。在我国关于林火阻隔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开设防火线、建造防火林带、建设林区公路、营造耐火植物带以及林相改造等。
(3)在重点林区实施防火林带网络化。根据各林区火险等级区划,结合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和防火通道建设项目,在一些重点防火地段,可以依照山脊、沟道等一些自然地形划分出一定的网络建造防火带,形成一个统一的防火林带网,一旦发生火灾时,通常是烧毁已划分开的某个网络内的树木,而不会对整个森林造成巨大破坏,尽量减少森林火灾的危害和损失。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2
关键词 森林火险 气象因子 预报
当今,全球范围内存在的温室效应、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减少、物种消失等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无不与森林的锐减密切相关,而森林资源锐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人类难以控制、救助困难的森林火灾。因此可见,一旦发生森林大火,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而且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做好森林防火预报工作,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为各级政府做好森林防火决策提供参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与浙江省庆元、景宁、泰顺三县相邻,与福安市、政和、周宁县三地接壤,现辖14个乡镇,200个行政村,近900个自然村。全县土地总面积217.9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7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6%。有林地面积150.91万亩,生态公益林54.4万亩,林木蓄积量225.8万立方米,毛竹625万株,森林覆盖率69.4%。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乡村林场和坑底、托溪、下党、犀溪等边远乡村。我县村落分散,地形破碎,山垅田多,山田大都是依山坡、山垅修筑“巴掌田”。客观上受传统用火习惯的影响,部分农民用火随意性大。中央对农民政策倾斜,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垦复荒田多。极大增加了用火隐患,每年30多起的森林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若以森林的生态效益计算,其损失超过10亿元。
1 森林火险气象指标
大量研究表明,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为进一步说明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密切关系,在分析了寿宁县2001年―2006年森林火灾和气象资料后,确定四个气象因子,即每日14时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蒸发量、日较差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能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情况下,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不易发生火灾;但如果长期未下雨,即使短期内相对湿度达80%PAA,也可能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在50%―70%时,可能发生火灾;小于50%时,可发生大火灾,若小于35%!时,发生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就更大。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与降水最和降水日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降水偏少的月份发生的次数也较多;连续无降水达3天以上,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较大,日降水量在2―5毫米时,因为有了降水的滋润,降低了林区的燃烧性,仍有可能发生火灾,但机率不是很高;大于5毫米时,林区地面可燃物和树枝等吸收了较多的水分,有的甚至达到饱和状态,不易发生火灾。蒸发量和气温日较差与森林火灾也有密切的关系。气温较高,日较差7~13℃,日蒸发量3―5毫米,能引发火灾;气温很高,日较差达13℃以上,日蒸发时超过5毫米,极易发生火灾。因此,气温越高,日较差越大,蒸发作用越强,越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此外,风也是森林火灾扩大蔓延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把枯树、落叶吹干,有助于燃烧,同时还使小火扩大,并能使死灰复燃。看看各起火灾的规模与风的关系,则可知风越强越易发生大火,大规模的火灾也都是因风蔓延的。
根据2001年-2006年火险资料分析,寿宁县森林火灾呈明显的季节性,且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的1―3月和第四季度的12月份,占全年的98%以上,其中又以3月份为最多,因在这期间,农事活动增加,特别是3月份是本地的农忙季节,野外用火频繁,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本县的少雨季节,月雨量在150毫米以下;连旱日数长,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少,气候干燥,干枯的树枝、落叶容易引发火灾。4月份起进入雨季,火灾明显减少。
2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方法
本文中根据确定的每日14时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蒸发量、日较差温度这四个气象因子与森林火灾的相关关系,经过多次的订正制作出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由森林火险天气指数(我们用HTZ表示),HTZ的值分为5级,其计算公式为:HTZ=A+B+C+D,式中A、B、C、D分别为:14时相对湿度、连续无降水日数及日降水量、日蒸发量、日较差温度确定的森林火险天气指数。森林火险天气指数A、B、C、D的计算方法经过订正如表1、2、3、4所示,最后由HTZ换算得到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其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3
关键词:森林可燃物;动态特征;类型;含水率;载量;分布特征;森林火灾;林火管理
中图分类号:S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2)05-0040-04
引言
森林火灾是一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具有随机性、突发性、灾难性。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基础,是火灾传播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林火行为的重要因子[1],具有地域性、区域性,其动态特征是林火早期预警的基础。可燃物积累速率、结构随着时间而变化,会导致火频度、火灾类型和火强度发生改变。当前大部分可燃物动力学研究仅限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细小死可燃物的变化研究。而森林可燃物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具有动态的特征。因此,对森林可燃物异质性的描述十分困难,常将复杂的森林可燃物处理成同质的,这往往会导致林火预测预报的误差[2]。
研究森林可燃物的动态特征,能够归纳出森林火灾特别是重大森林火灾的形成、蔓延的物质能量基础特征,从而提出科学的预警与监控措施,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调控,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研究森林可燃物的动态特征有助于确定任一时期可燃物的现存量和稳定状态时可燃物的最大积累量,有助于研究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的干扰,有助于研究火灾中可燃物的消耗,更好地评估火灾损失和火灾影响。2研究内容、方法
可燃物的动态特征包括可燃物的种类或类型、含水率、载量以及分布特征(水平连续性、垂直分布)等,是估计林火行为的主要参数。及时掌握森林可燃物的动态变化特征,能更好地预防、监测和扑救森林火灾,对林火管理、火干扰与生态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2.1可燃物的种类或类型
可燃物种类或类型不同,着火的难易程度不一样,蔓延、熄灭等火行为不同,发生火灾后的林火种类和损失也不一样。可燃物的种类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应结合季节的变化特别是防火期(防火紧要期)和非防火期的更替来对可燃物种类进行划分,并采取长期定位跟踪调查,从而得到可燃物的种类属性特征。现在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对ASTER影像进行分类,从而探测可燃物类型的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3],图像特征法的分类技术,如提取水曲柳、胡桃楸、蒙古栎和落叶松人工林下可燃物的特征,将林下的可燃物进行区分[4]。也有用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图像、监督分类法中的最大似然法以及遥感图像对可燃物类型进行划分,如塔河林业局森林可燃物类型的划分[5,6]。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省级区域,如将辽宁全省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大区的典型可燃物种类[7],黑龙江省森林可燃物的分类[8],湖北省6大生态区不同类型森林可燃物的划分[9],北京市可燃物的分类[10]。更大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这些研究能够为更深入地研究相应类型可燃物的潜在火行为提供基础。
林火管理中可燃物的处理对可燃物的种类或类型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进行可燃物的移除管理,主要是处理粗大可燃物,但留下的细小可燃物会增加可燃物的连续性,形成梯状可燃物,从而引发树冠火[11]。可燃物种类的改变会相应地改变火险状况甚至火行为,如入侵的灌木会增加可燃物的高度和密度,增强火强度,加剧火烈度,入侵的草本可燃物在干燥的天气里会增加火险[12]。在林火管理的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可燃物的处理,降低森林火险,提高森林抵御火灾的能力。
2.2可燃物的含水率林业调查规划第37卷第5期王秋华,等:森林可燃物的动态特征研究综述
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评价林火发生危险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不同可燃物的含水率不同,变化也不一样。含水率是影响地中海式森林燃烧性的最主要因素[13]。含水率的研究集中于细小可燃物的含水率,它决定了森林燃烧的难易程度,主要用模型进行研究[14];地表可燃物的研究,它与林火行为密切相关,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如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环境梯度研究表明,坡位与海拔二者综合作用表达了该地区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量的空间生态梯度[15];福建省南平市杉木人工幼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有着明显的响应机制[16],并且杉木人工林内地表易燃物的含水率与林内气象因子及地表可燃负荷量存在一定的关系[17]。
研究方法主要有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影响分析,如对内蒙古乌素图林区可燃物含水率的估算[18],气候变化相关模型法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变化及对林火的影响[19],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可燃物含水率模型能够预测1961~2100年气候变化对澳大利亚城市桉树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影响[20]。
当然,也有含水率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如长白山区常见树种鲜枝叶含水率的变化规律[9],祁连山林区寺大隆林场的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21],吉林省23种主要森林可燃物点燃含水率和失水特性规律[22]以及16个北美针叶林的叶含水率的变化[23]。这些结果有利于管理者利用火行为和可燃物管理软件,如NEXUS等,对可燃物进行规划、管理。
2.3可燃物的载量
可燃物的载量决定了森林火灾的大小,它的动态分布对预防森林火灾有重要意义。相对成熟的林型载量在一定时间后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气候、生物等因素也会发生变化。火烧强度与有效可燃物载量关系密切,如果最近火烧超出了历史火烧间隔期,就会引起过多的可燃物积累,容易发生高强度火烧。森林可燃物本身是林分生态过程(生长、凋落等)的产物,因此载量的研究方法有中间特征驱动林分动态模型[24],遥感图像估测法[25],也有直接估测,或者用标准地机械布点法、样线截面法、模型推测法、照片推测法以及圆盘地面调查法等[26],以及利用DCCA排序法等。
可燃物的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关系密切,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杉木林[27],马尾松林[28],落叶松林和白桦林[29],红松林[30],以及南方林区的杉、檫混交林[31]。
载量的估测对林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决定火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现有不少载量估测模型,如南方杉木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32]。载量估测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BP神经网络方法和多元回归方法[33],以像元为单位进行估测法[34]。相关的数学模型,如利用林分因子来推算不同种类可燃物的载量[35],岭估计的方法[36]等。
载量的研究特别要重视地表死可燃物,因为它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对预防火灾和可燃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时滞分类法[37],模型估测法[38],定量法[39]等,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评估地表死可燃物状况,量化火灾风险性。
随着可燃物载量研究的不断深入,可燃物载量的测定、估测方法会不断创新,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人工凋查向遥感估测的方向深入发展。
2.4可燃物的分布特征
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载体,其数量、类型、疏密度、分布和配置,对火灾的发展、控制和扑救以及安全用火,均有明显影响。特别是针叶林下的可燃物,更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难以扑救。可燃物的分布特征包括水平连续性、垂直分布等。现有研究主要是中小尺度通过地面调查的研究,如林芝地区的可燃物分布规律[13],北京十三陵林场可燃物的结构特征、载量特征和可燃物的分布特征[40],陕西人工针叶林可燃物类型及其分布状况[41],杉木人工林的可燃物负荷量空间分布规律[42]等。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得出该林区火灾发生的主要特点,可以更好地评估火灾危险性,从而对当地的林火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结论及展望
由于森林火灾受环境因素、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甚至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有必要将可燃物管理纳入林火管理计划和决策中。目前国内森林可燃物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北方林区,南方林区特别是西南林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南方林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森林类型和多样的林权制度。随着林业产业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管理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林区林火动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现有对林火动态及可燃物动态变化的研究还不能满足林火管理的需要[2],亟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而更准确地掌握林火发生规律,不断合理地调整林火管理政策,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需要对多种可燃物载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通过地面调查与遥感估测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估测的准确度。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结合火灾历史资料、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对可燃物的动态特征进行研究是森林火灾特别是重、特大森林火灾研究的基础,也是以后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家森林火险等级区划,国家森林火险等级系统的可燃物动态监测,运用多种方法对区域、流域或省级区域开展大、中尺度的多因素森林可燃物模型研究,建立固定样地,进行长期动态跟踪、监测和研究,获取长期的可燃物动态数据,把握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可燃物动态特征,从而及时掌握森林可燃物能量的变化,更好地实现森林火灾的科学预防与扑救。
参考文献:
[1]林其钊,舒立福.林火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142-148.
[2]田晓瑞,刘斌.林火动态研究与林火管理[J].世界林业研究,2011,24(1):46-50.
[3]陈芸芝,陈崇成.漳平市森林可燃物类型变化遥感动态监测[J].地球信息科学,2008,10(6):792-797.
[4]金森,王亮.4种人工林下可燃物的计算机图像分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5):1-3.
[5]刘一,金森.用Quickbird图像划分可燃物类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58-59.
[6]胡海清,张拮.基于遥感的塔河林业局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7):20-21,26.
[7]马春林.辽宁省主要林型及地被可燃物种类组成的研究[J].森林防火,2005(2):31-32.
[8]覃先林,易浩若.基于MODIS数据的森林可燃物分类方法—以黑龙江省为实验区[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4):236-239.
[9]张家来,曾祥福.湖北主要森林可燃物类型及潜在火行为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6):550-554.
[10]田晓瑞,戴兴安.北京市森林可燃物分类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11):76-80.
[11]CLarryMason,BruceRLippke,etal,InvestmentsinFuelRemovalstoAvoidForestFiresResultinSubstantialBenefit[J].JournalofForestry,2006,104(1):27-31.
[12]AlisonCDibble,CatherineARees.DoestheLackofReferenceEcosystemsLimitOurScience?ACaseStudyinNonnnativeinvasiveplantsasforestfuels[J].JournalofForestry,2005,103(7):329-338.
[13]APDimitrakopoulos,KyriakosKPapaioannou.FlammabilityAssessmentofMediterraneanForestFuels[J].FireTechnology,2001,37(2):143-152.
[14]MatthewsS,McCaw,WL,etal,Testingaprocess-basedfinefuelmoisturemodelintwoforesttypes[J].CanadianJournalofForestResearch,2007,37(1):23-35.
[15]王文娟,常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表死可燃物含水量及其环境梯度分析[J].生态系杂志,2009,28(2):209-215.
[16]张思玉,蔡金榜.杉木幼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4):439-444.
[17]张国防,林.杉木人工林地表易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1):76-78.
[18]赵俊卉,郭广猛.用MODIS数据预估森林可燃物湿度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6):148-150.
[19]赵凤君,舒立福.气候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燃物干燥状况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9,29(4):1914-1920.
[20]S.MatthewsK,Nguyen,J.L.McGregor.Modellingfuelmoistureunderclimatechan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eChangeStrategiesandManagement,2011,3(1):6-15.
[21]罗永忠,车克钧.祁连山林区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2):239-244.
[22]沈垭琢.杨雨春.吉林省主要森林可燃物点燃含水率及其失水特性[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6):559-562.
[23]ChristopherRKeyes.RoleofFoliarMoistureContentintheSilviculturalManagementofForestFuels[J].WesternJournalofAppliedForestry,2006,21(4):228-231.
[24]DeemingJE,LancasterJW,FosbergMA,etal,Thenationalfiredangerratingsystem[R].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1972:184.
[25]金森.遥感估测森林可燃物载量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6,42(12):63-67.
[26]杨光,黄乔.森林可燃物负荷量测定方法研究[J].森林防火,2011(2):19-23.
[27]张国防,欧文琳.杉木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动态模型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97-100.
[28]周宇峰,周国模.木荷林分可燃物载量空间分布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6):99-106.
[29]胡海清,王强.利用林分因子估测森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6):17-18.
[30]吴志伟,贺红士,刘晓梅,等.丰林保护区地表森林死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3):52-55.
[31]张国防,陈志平.杉檫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动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2):178-180.
[32]邓湘雯,聂绍元.南方杉木人工林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2,29(1):24-27.
[33]何长虹,黄全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森林可燃物负荷量估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2):230-233.
[34]王强,金森.利用RS和林分因子估测帽儿山林场森林可燃物负荷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9):35-37.
[35]胡海清.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5,41(5):96-100.
[36]胡海清,魏云敏.利用TM遥感影像和林分因子估测森林可燃物载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6):18-20.
[37]陈宏伟,常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森林死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08,27(1):50-55.
[38]郭利峰,牛树奎.北京八达岭人工油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负荷量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7(5):53-58.
[39]ThomasJBrandeis,ChristopherWWoodall.AssessmentofForestFuelLoadingsinPuertoRicoandtheUSVirginIslands[J].Ambio,2008,37(7/8):557-562.
[40]郭富伟,王立明.十三陵林场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与防灭火对策研究[J].森林防火,2008(4):9-12.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4
关键词:森林防火;工作;思考
我国政府颁布了森林火灾预防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对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引起的森林火灾预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来说其形势依旧十分的严峻。因此在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时,应将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互结合运用到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中。
1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1.1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以及经济进步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可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以及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加,促使我国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 问题的分析 森林火灾的发生以及扑灭不及时等情况的产生有着诸多的因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多因打雷以及闪电等自然元素与植被相互碰撞所引起的火灾;人为因素主要是因为人在林区时不小心将火种留在林区加上气候干燥等原因所引起的森林火灾。
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将火灾立即扑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预防森林火灾的人员一般都是在附近生活的人员,以农民居多。在春播以及秋收时是农民最忙的季节,同时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农忙时会致使人员的缺失而导致森林防火工作出现脱节,在发生火灾时没有及时发现,最终使火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2)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员,青壮年人员多数都外出打工,因此出现管理老年化的现象;(3)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人员较少,在进行火灾预防巡查时,有的地方巡查不到,致使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出现漏洞,使火灾的发生机率有所增加;(4)火灾预防工作人员的薪酬较少,并且发放不及时,导致工作人员对于火灾预防工作的责任心减弱,同时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扑火训练,经验较少,导致灭火的效率不高并且容易发生事故。
2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
2.1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协调 在组织领导方面,林业部门的各级领导亲自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战略部署,一旦防火期到来,市、县、乡的各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都是责任到人,签责任书,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此外,集体林的管护,以及森林防火的具体实施和保护则由护林员来负责,在上岗前先进行严密的培训和宣讲森林防火防灾的措施和细化步骤,从而提高了森林防火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战斗力,增强责任心。特别是扑火知识、技能、安全避险的培训,确保人员安全。
2.2 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近年来,火灾发生90%以上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必须严字当头。首先,要严格执行生产用火审批制度,并落实好防范措施;其次,重点地段严防死守。将大批的人力和物力放在林区重点地段的防护上,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地段;再次,赏罚分明,对严重渎职的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的违规用火者要加大处罚。另外,林区入口关实行门禁政策,无论何人进入林区重点地段,都要进行登记和检查,严禁带火入林;最后,继续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对林区的智障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以免发生意外火灾。逐年增加防火经费投入力度,并纳入财政预算。如建立t望台,购置灭火器具,扑火服装和通讯设施等。并开辟一定量防火道路,保障人力、物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又可起到防火隔离带作用,实行打早、打小、打了,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2.3 开展防火宣传教育,依靠群众、群防群治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林区宣传栏、警示牌、标语,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法规制度,普及扑火知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并在上坟季节,倡导文明祭扫,规范野外用火,教育群众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用植树、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祭奠活动。使防灾救林活动成为群策群力的活动,特别是重点林区,宣传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4 要严格制度,建立应急机制 在值班上,领导必须带头,不得无故离岗,同时发现火情要及时报告,及时给予妥善解决和处理,不能互相推诿责任。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5
【关键词】 浅析 森林火灾 预案
《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是对2005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首次修订。新《预案》将处置对象由过去的“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拓展为“森林火灾”;首次对森林火灾预警响应进行了专门表述;将国家层面的分级响应由原来的3级变为4级,并大幅细化了具体措施;同时,在结构、体例和文字表述上进行了全面调整,精简了正文的篇幅,使结构更加合理,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重点更加突出。
1 应急处置为主,适当前后延伸
据国务院办公厅应急办三处处长吕红频介绍,在《预案》修订过程中,如何定位应急预案存在不同的观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应急预案的定位为:立足现有资源的应对方案,以事发后的处置为主,适当向前、向后延伸;确定国家专项应急预案的定位为: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强调其政策性和指导性。
鉴于上述情况,作为国家25个专项预案之一,修订后的《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定位于:立足现有应急资源,以应急处置为主,适当向前、向后延伸,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指导各地森林火灾应对工作。删除了原《预案》中“火案查处”、“灾后重建”和“培训演练”等内容;增加了“预警和信息报告”一章和“预警分级”、“预警”、“预警响应”3个小节,为各地针对不同的火险等级状况科学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南。
2 突出以人为本,责任更加明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了6项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继续坚持这些原则,并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规范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用、责任与相互关系。
修订后的新《预案》着重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安全放在各项扑救工作的首位。在“扑救火灾”部分,明确要求“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安全。不得动用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等不适宜参加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扑火。”同时,新增了“转移安置人员”、“救治伤员”和“善后处置”3节,对于在火灾威胁的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安置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医疗救治和抚恤作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在预案执行主体上,原《预案》规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制订和协调组织实施”;修订后的新《预案》则进一步明确了森林火灾应对属地为主的工作原则,“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的主体,国家根据森林火灾应对工作需要,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在组织指挥体系上,原《预案》规定:“国家林业局扑火指挥部具体承担应急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各项组织指挥工作”;修订后的新《预案》调整为: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跨省界的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分别指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协调、指导。
武警森林指挥部副司令员魏凤桐曾多次参与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对应急预案在协调组织指挥上的重要性感受尤为深刻。他举了两个例子:1987年“5·6”大火,5处火场投入军民5.8万余人,连续扑救28天,火灾给林区造成巨大损失。究其原因,火场组织指挥运行不畅、打乱仗是主要问题之一。时隔23年后,2010年大兴安岭“6·26”大火,24处火场投入2.6万余人,仅用了7天就全线扑灭。科学合理的指挥机构编成和顺畅的指挥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修订后的新《预案》为今后科学防火、灭火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遵循。”他说。
3 规范预警响应,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扑火救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预案》的修订充分考虑到未来发生超大范围森林火灾的风险,将国家层面的分级响应由原来的3级变为4级,同时对每一级响应措施进行细化,大大提升了预案的可操作性。
“实用是应急预案的生命,”吕红频说,“要让不懂森林防火的人拿到预案后也知道该如何应对。”
修订后的新《预案》进一步理顺了森林火灾发生后的响应措施,包括扑救火灾、转移安置人员、救治伤员、善后处置、保护重要目标、维护社会治安、信息、火场清理和应急结束各个环节;对国家层面的应对工作设置了更加具体的量化标准和响应措施。
森林火灾的因素范文6
森林火灾是林业养护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我国近年来,由于空气的干燥和全球气候的变暖,经常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火灾不仅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危害,加大了消防人员和林业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对森林周围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将营林技术应用于我国的森林防火过程中,不仅降低了火灾的发生率,而且降低了消防人员和林业人员的工作难度,促进了我国林业资源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相关负责人要认识到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应用的必要性,不断应用营林措施来缓解火灾对我国森林和植被造成的危害。
一、森林防火中应用营林技术的必要性
结合我国当前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过程中,通过营林建设和开发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森林火灾。并结合林业的实际情况和往年的数据,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森林中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进行了解和统计,并针对林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森林火灾预防方案和办法。
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过程中,加强营林建设,要重视对营林防火通道的设置,重视营林项目中常见的问题和缺陷,并加以解决,充分提高营林建设质量,以期其能够实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通过植树造林进行营林建设,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改善我国的环境和大气质量,而且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缓解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植树造林意识,从根本上促进人们环境保护观念的提升。
二、林业建设初期采用的营林措施
首先,对营林建设进行防火预期设计。相关部门要避免对林业资源进行盲目开发,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造林区域规划;加强防火通道建设,避免防火通道建设的不科学,并且防火通道的宽度设计要建立在准确合理的数据基础上。其次,加强日常检查和巡视。林业人员要加强对森林的日常检查,对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进行及时的清理。并聘请专业的森林养护人员对幼林地区进行修剪和灌溉,以保证树木能够吸收充分的阳光,而且通过对幼林的修剪和灌溉,也有效的减少了森林中的可燃物,避免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最后,要对营林过程中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对森林杂草进行及时的清理,能够有效避免森林火灾。营林过程中一般采取带状割灌或者全面割灌的方式对杂草进行清理。对杂草进行全面割灌可以避免可燃物造成的火灾隐患,但是工程量相对比较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投入。采用带状割灌的方式进行杂草的清理,不仅能够提高杂草清理效果,而且能够降低工程量。
三、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1.加强幼林防护
幼林防护工作是森林防火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幼林的防护不仅能够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和发育,而且能够减少幼林建设过程中导致的森林火灾隐患。秋冬季节,森林树木中的整体水分缺乏,加之天气干燥,如果防护不慎,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森林养护人员要加强对幼林的修剪,针对森林的实际情况对幼林树枝进行合理的修剪,并将修剪下来的树枝进行清理,保证树木有充足水分的同时,也减少了森林中的可燃物。
2.对林木进行全面修枝
在幼林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也可以对树木进行全面修枝或者带状修枝,以达到森林防火的目的。树木修枝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养护人员可以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对树木进行修枝。一般情况下,对树木进行全面修枝可以达到很好的防火效果,但是这种修枝方法工程量比较大,资金投入也相对比较多。如果相关林业部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全面修枝方式,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带状修枝的防火效果相对比较弱,但是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坚持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森林火灾一般是由森林中空地上的杂草长期水分缺失造成的。相关负责人和养护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林业中的空地上植树。不仅能够有效的阻隔阳光的覆盖,而且有利于增加森林水分,避免温度过高,森林内部太过干燥导致的森林火灾。在森林树木的选择上要选择湿度比较大或者抗火灾能力比较强的树木。
4.重视森林的抚育管护工作
在林业的建造和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森林的抚育管护工作,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栽种质量。在树木栽种之前,林业管理人员要对栽种地区进行清理,将垃圾和可燃物等清理出去。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树木进行栽种,栽种之后要加强对树木的抚育管护和定期修剪等,提高营林质量,最大程度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