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落实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管理模式,结合我校八年级实际情况,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全员德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牢固树立“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整合以“全员性、全程性、全体性”为特征的德育资源,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特拟定一下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落实学校德育总体目标,实现一个总体思路:实现全员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着力提升两大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深化三大德育特色: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搞好四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校园文化、个人文化;坚持五大教育并举: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实现育人目标:即培养健全人格,发展综合素质,造就个性特长,强化“自理、自律、自主、合作”,培养合格公民。初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并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品质。
三、工作重点
1、根据学校团改革方案,以党带团为思路方针,充分发挥党员老师带动团员学生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构建德育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先进经验推广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环境,以班主任为核心,推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
3、抓好德育卡管理办法,推行班级事务承包管理,搞好班级自主管理,推行值日班长报告,实行德育卡管理制度。
4、做好幸福德育工程。借力幸福教育平台,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畅通“学科渗透”“活动体验”“文化浸润”“评价激励”四条渠道,扎实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让德育成为师生的幸福源泉和成长动力。
5、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结合传统文化,围绕学校培养目标,精心营造学生喜闻乐见、催人奋进、温馨高雅的班级文化,使师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触之所感、心之所思都能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有意识的教育。
6、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谈心、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7、加强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讲究实际效果。做到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7、利用家长优质的人才资源为学校提供服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大网络,形成德育合力,优化育人环境,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8、教育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南县珠琳镇初级中学校学生管理手册》,按学校德育处拟定开展的工作组织各班按时召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暨安全》、《反》《禁毒防艾》、《感恩教育》、《道德讲堂》、《安全》等的主题班会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国旗国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9、加强班级安全工作,大力做好学生宿舍管理,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在年级管理中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有高超的协调能力、精辟的分析能力,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作为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倡导以生为本,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学习、善于育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
2、开展“五爱”教育,落实“四个学会”。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3、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对住宿生加强纪律、卫生的检查力度,促使他们能很好利用在校住宿生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对住宿生的管理,做到服务、管理、育人;注重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培养,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4、创设年级管理特色。在日常管理中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认真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注重深入思考,深刻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会必要的心理疏导方法,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7、进一步做好“特困生”、“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8 、每周一至周四组织年级组成员和班主任对宿舍进行检查安排如下:
八年级组抽查学生宿舍小组名单
时间
组长
成员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备注:
1、每周每组组长组织成员不定时检查、抽查学生宿舍。
2、把抽查、检查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作为班级评分的依据。
3、抽查、检查包括:安全、卫生、内务整理、纪律等方面。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2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3
关键词:八年级;作文;心理健康;序列化
八年级学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当一种情况被人们重视并冠之以“现象”时,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背后的根源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从生理、心理和学习压力三个方面来追踪这一现象的根源
(一)生理原因
八年级学生多为13-14岁。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峰,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女生体重、胸围逐步向着女性成熟体型发育,第二性征如浪潮般汹涌袭来。
(二)心理原因
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八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三)学习压力
与七年级知识相比,八年级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八年级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八年级学生应该尽早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选择一个自己认可且确定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各尽所长,各从其志,努力承担所属责任。作文综合地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个性、智慧等文化素养,展现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语言表达和个性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也对学生恢复自信、拥有健康身心并维护其社会功能稳定至关重要。
而现在学校使用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材中,对于写作训练以单元为单位,这使得语文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具体和系统化的训练。一学年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尤其是影响了完成八年级学业的学生升入九年级后能否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我认为八年级作文训练应以认识自然、感知生命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的体悟和分析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注重学生作文过程的研究,注重作文个性的研究。
二、结合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作文序列化教学
(一)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而人是很难认识自己的。八年级学生常常处在迷茫、矛盾和冲突中,对自我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更新。因此,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非常重要。
作文题目示例:《我眼中的自己》《我是一只期待飞翔的小鸟》《被自己感动》《我的烦恼》。
(二)认识自然
八年级认识自然,写景状物一类的作文与七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而在于无论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单一的景物描写,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作文题目示例:《寻觅秋天的踪迹》《我心目中的春天》《在这不寻常的秋天里》《我眼中的四季》《寻春》。
(三)认识社会
相对于自然,八年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可以说很粗浅,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方面的作文设计要简单,易于把握。比如认识自己的班级、认识家乡,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等。
作文题目示例:《到民间采风去》《我家乡的节》《我爱我班》《城市与我》《绿色生活》。
(四)感悟生命
八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正在由感性向理性逐渐转变的过程中,直觉日渐敏锐。生命这个主题是很大的,如果面面俱到,把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生命赞歌等等这些方面都写下来,可以洋洋洒洒数千字,但这种泛泛而谈就会使文章“假、大、空”,不妨从一个人物、一个细小的生命、一件小事谈起。
作文题目示例:《生命,有时也脆弱》《每朵花只能开一次》《像野草一样顽强》《生命,脆弱的生灵》。
(五)体验成长
作为青春少年的八年级学生,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但长大的同时是伴着喜悦和泪水的。关于成长的作文是八年级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学生可以描绘成长的感觉,抒发成长的心曲,议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作文题目示例:《成长的烦恼》《成长是一种美》《脚印》《成长的喜悦》《种子·幼苗·大树》《成长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六)学会感恩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狭隘似乎成了当代学生的共性,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的需要。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感恩是幸福感的基础。感恩教育更是八年级作文序列的必要组成部分。
作文题目示例:《妈妈,我想对你说》《我心中的太阳》《师恩难忘》《他为我摆渡》《爱在左,感恩在右》。
三、好读书,读好书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 健康 课堂问卷调查 样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36-02
一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个定义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它显示了一种积极的健康观。在这个定义下,健康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全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无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需要他人给予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把青少年培养成身心健康、学有所成、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 课堂调查
1.问卷设计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教师,笔者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要求,于2011年4月对板桥中学八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问卷调查。
根据教科书,问卷设计了25个问题,分别是:(1)我至少有一两个好朋友。(2)我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cm。正常范围: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3)当我受到挫折时,我会向我的朋友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4)我至少可以说出三件我做得很好的事情。(5)我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很舒服。(6)我至少有一种爱好或特长。(7)我能以旺盛的精力进行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8)我能够自信地与我不太熟悉的人交谈。(9)我的身体很灵活。(10)我同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好。(11)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12)当我领导别人或被别人领导时,我都会感到很自然。(13)我的牙齿很健康。(14)我的睡眠质量很好。(15)我能原谅别人的缺点或错误。(16)我的体育成绩都已达标。(17)我大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快。(18)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会通过运动来放松自己。(19)我与其他同学合作时,能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20)在做事或读书的时候,我的注意力很集中。(21)我很少觉得疲乏无力。(22)当朋友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时,我会拒绝。(23)我的食欲很好。(24)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25)我会总结自己在某方面失败的教训,再遇到同样情况会做得更好。
在这25个问题中,涉及身体健康的题目有:第2、5、7、9、13、14、16、21、23题;涉及心理健康的题目有:第1、3、4、6、7、17、18、20、24、25题;涉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题目有:第1、3、8、10、11、12、15、19、22题。
在每道题的后面有4个选项,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2分表示“不太符合”;3分表示“比较符合”;4分表示“完全符合”。
2.问卷统计
在课堂上,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单独地、诚实地完成问卷填写,不能与其他同学商量。
板桥中学2009级八年级共有三个班级,162名学生,除两名学生请假未能完成问卷外,共有160名学生参加了课堂问卷调查,实际收回问卷调查160份。
三 课堂问卷调查样本分析
该课堂调查问卷的评价参考为:85~100分表示“健康状况良好”;70~84分表示“健康状况较好”;50~69分表示“健康状况一般”;小于50分表示“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板桥中学参加课堂问卷调查的160名学生中,健康状况良好的有32人,占20%;健康状况较好的有97人,占60.6%;健康状况一般的有31人,占19.4%;健康状况较差的没有。
在单项问题上,第2题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51人,占31.9%;第7题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61人,占38.1%;第8题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65人,占40.6%;第16题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71人,占44.3%;第20题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有67人,占41.9%。
四 结论与启示
1.结论
从以上的课堂问卷调查样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肥胖仍然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大问题。很多青少年喜欢吃零食,喝甜饮料,尤其是女生。而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肥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肥胖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很多青少年由于肥胖产生了自卑心理、焦虑情绪,并为此影响了生活和学习。(2)学校和老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利用体育课和其他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当前,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而很多学生也因此只顾学习,忽略了身体锻炼。殊不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发育期,此时一定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只有拥有了一个好身体,才能为一生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3)对青少年,既要注重其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严重的会引发厌学、焦虑、忧郁、孤僻等行为缺陷和心理疾病。所以,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启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标志之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老师,应从几个方面引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1)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其意志坚定;(2)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能够经受得起挫折;(3)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懂得美丑善恶,能够抵制不良事物的诱惑;(4)开拓学生的交际网络,增强其社会参与能力,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思想行为趋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形成的身体素质,将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并增强其心理健康,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5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途径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低,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实效。思品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使学生在学业上高度紧张与繁重,加之家庭教育的偏差,以致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的精神世界却有走向另一面的迹象。调查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障碍,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障碍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并有上升趋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的过程。所以,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1.在课程目标方面,思品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品课的总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分类目标中进一步明确要使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以及“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初中思品教材内容广泛,其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做一个自尊的人、做情绪的主人、扬起自信的风帆、做意志坚强的人等,这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相比的,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氛围,从不同方面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3.思品课多元化评价方式更易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思想品德课较其他学科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评价方式上更重注学习过程评价,由考试科目变为考查科目客观上减轻了应试压力,从而使老师敢于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非知识的生成与落实,学生也更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突出情感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思品课的教育目标设定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变以往主要着眼于“要知道”的知识模式,强调学生多主动观察、多感受体验、多参与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在讨论对话中、在独立思考和理解认同中,从而达到学生“想知道” “要知道” “知道怎么做”的教育效果。
2.以良好课堂心理环境为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做到允许学生来动摇自己的“权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
3.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资源,达到心理教育效果。《思想品德》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对思品新课程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亲子关系、同学友情、师生结伴同行、诚信等;九年级教材中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我的责任等其中也不乏正确看待自己、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等与中学生心理紧密相关的内容。
4.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自觉性。要想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定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范文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初中生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应该被放置在首位。一个初中生首先就应该是一个身心都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初中生,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研进行究,在剖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积极引导初中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会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极为影响。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
初中处于人生发展初起阶段,这一阶段是其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成熟、对外界探求欲望比较强烈,性格敏感、情感活跃,先到为主的特点使一些不良习惯容易在其身上滋生,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极易可能造成终生遗憾,据此而言,从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着手,构建其健康积极向上心理,就会起到天然免疫的作用,并逐渐促使其形成良好而又健康的行为习惯,为其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及特点
1.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而展开的心理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使之养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素养,并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夯实基础。
2.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是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长远目标,将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放置在同等重要地位,这就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性与前瞻性的特点。一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教育活动,其发展的依据即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就是指其心理处于与同龄人相同的心理阶段,并且处于渐进性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则是指通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心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良好状态。二是前瞻性,所谓的前瞻性就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将会对初中生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所培养的积极心理将会对初中生发展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据此而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健康的心理,就会使得心理发展为其健康人格的最终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个人认知水平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阶段开始认知世界,具有初步性与不可预知性的特点。所谓的初步性,即是指认知行为表明初中生尚处于初级的阶段,多动性的行为反映出初中生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认知,但是还不成熟,不可预知性则是指初中生尚不成熟的心理对个人行为所造成后果不会充分预知,不良后果产生的概率大幅攀升,举例来说,XX学生平时学习较为优异,但是班主任在其进入八年级后发现成绩急剧下滑,个人谈话的时候吞吞吐吐,经过向其他同学了解,获知该生存在早恋问题,经过多次谈心,XX学生坦承自己与班内XX因为平时交流较为融洽而互生好感,以致于发展成为早恋,这一后果自己没有想到,据此而言,初中生个人认知水平是影响初中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2.所处生活环境的因素。
初中生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还不够完善,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一个相对于稳定的、充满关爱的环境会为初中生的成长营造优越的成长氛围,反之则会对初中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初中生心理因此就极易受到来自于外界环境的挑战,一旦出现某一诱因,学生就会在其刺激下做出过激反应,其最终的结果不得而知。就以新疆初中生杀人案为例,在2004年,新疆初中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深受危害,在与网吧女老板发生争执后将其弑杀,并把钱财抢劫一空,因此可以说,外界环境对处于未成年时期初中生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三、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树立心理健康大教育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不是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其性质上归属于大教育的范畴。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健康的心理健康大教育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其开朗活泼、勇敢顽强与机智勇敢的个性,形成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最终达到健康身心的目标,为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带有情节趣味性与案例实践性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对初中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其内在情感,使初中生在享受心理健康教育乐趣的同时认识到诚实守信、互助合作、独立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日常活动实践中,从而成为个人人格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举例来说,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必回避诸如早恋等热点敏感问题,而是要将这些敏感问题交由大家去评论与探讨,再以事实案例予以佐证,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
四、结语
毋庸置疑,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成初中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也会为其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帮助初中生摆脱自我中心,培养其积极情感和健康心理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锐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蔡钟川.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