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的要求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太阳能;地源热泵;自然通风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绿色施工理念正在逐渐地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绿色施工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建筑施工对室内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利用绿色设计充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因素,降低能源消耗并合理设计暖通空调,不滥用空调系统,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设计的主要观念和重要方向,其主要内核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尽量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材料,在不违背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在不破坏环境、不浪费材料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建筑设计的节约资源和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生态保护、能源高效利用、环境维护、经济适用等原则,使建筑设计尽可量地贴近自然,回归到环境之中,形成建筑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的功能系统,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同样需要实现绿色设计的方向,这样才能在践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将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推向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高度。

二、绿色建筑和暖通空调

在上世纪70 年代,能源危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世界各国都开始了针对节能问题的研究,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为HVAC 系统,这种系统通常采用加热和制冷的形式来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同时这套系统和建筑照明系统相互连接,这使建筑的暖通空调耗能极大,HVAC 的工作形式属于定风量和外区诱导系统相互结合,这更加促使能耗成倍的递增。所以人们意识到暖通空调系统已经不符合节能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在系统调整的初期都是针对空调风量进行的调整,降低设备用电能耗,虽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但也使室内的照明功率被降低,不能满足照明要求。于此同时风量的改变将空气的流通率减小,室内的空气质量也被降低。

三、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现绿色理念的原则

暖通空调有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三个重要功能,且功能之间相互联系,是为了在合理通风、运转、安装下,提供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与舒适温度。暖通空调提供良好的通风功能,降低空气渗透,有效维持不同房间或房间内外的压力关系、空气分布。随着暖通空调系统的发明,其在多个国家、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在绿色建筑体系要求下,暖通空调设计需要贯彻环保型原则,从而更好地为绿色建筑提供高质量、环保特性,使绿色建筑更深入人心。

(一)、暖通空调设计的要求

第一,设计人员必须熟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11/938-2012)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注意贯彻国家的环保政策与技术政策,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绿色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建筑物使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相吻合,进一步实现环境效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第二,暖通空调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物标准、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第三,在暖通空调设计中,需要掌握高新科学技术,重视能耗软件以及CFD模拟软件的应用,设计暖通、办公、照明的合理比例,设计建筑物形式、体形系数、朝向、窗墙等因素,设计良好的室内外通风环境等等。第四,暖通专业人员必须认识到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本专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充分考虑节约能源与环境质量等方面要求,并与其他专业相互配合,认真做好方案的筛选、技术选择,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满足星级评价标准的需求。

(二)、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1、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绿化性原则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材要绿色环保,要尽量在保温材料、管道材料、密封材料中选择高质量的材料,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利于建筑暖通空调的能源节约。此外,建筑暖通空调的材料要便于回收和利用,这不但有利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为维护和保养,同时也有利于对能源的节约,更有利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2、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性原则

节能是进行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践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保障。在建筑暖通空调的运行中送风、除湿、制冷、取暖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考虑到节能的因素,通过系统的优化和建筑物内外的协调,达到对建筑暖通空调能耗的基本控制,这是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资源和材料消耗的基本措施,也是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原则。

3、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循环原则

要将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成可以循环和再利用的体系,通过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剩余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使得传统排泄掉的能源和材料得到重新开发和利用,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暖通空调运行的成本,同时也可以节约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能耗。

四、HVAC 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一)、HVAC 系统的设计

HVAC 系统的精心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一环。首先应尽可能利用先进的设计工具,一些著名的软件如DOE-2,ENERGY-10 等模拟计算建筑物的空调负荷和空调的实用性能,来进行设备选择。在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空调的主要形式为制冷,所以我们就可以将节能的方向定义为热节能,可以提高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完成供热,这就需要在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的应用系统不断升级。在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时,要把太阳能作为被动式的连接,在供热、制冷等方面与照明相互结合,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节省能源的消耗。

(二)、采用被动式太阳能

供热时,主要是通过直接得热或间接得热的方式获得太阳的热量,采用朝南的玻璃窗进行直接供热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另外还可以借助中庭或能够蓄热的墙体取得间接得热的效果。被动式太阳能制冷包括降低冷负荷,采用遮阳、自然通用、蒸发冷却等措施,这需要借助于选择合适的窗玻璃材料,进行合理的窗户布置等方法来实现。蓄热是被动工太阳能设计中最主要的技术措施,通过蓄热能够大大降低负荷,所蓄存的热量可以在晚间利用通风除去。其次如何平衡能耗和室内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暖通空调在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虽然在设计中会出现一定的矛盾,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寻求到二者的共同点,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做到节能,使室内环境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五、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现绿色理念的基本技术

(一)、绿色建筑在结构上和暖通空调的关系

HVAC 系统在绿色建筑中使用必须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室内空气流通和质量的需要,同时建筑在结构上也要更好的起到节能协助的作用。首先绿色建筑在结构上会采用低碳设计,尤其在建筑造型和方位上与建筑所在地的环境紧密结合。其次绿色建筑会通过墙体保温层、遮阳棚等对室内温度进行保持,所以说合理的建筑结构能够更好的降低空调负荷并且大幅度提升空气质量。建筑的结构走向一般选择为南北,这是因为能够更好应用到阳光和自然风的流通。同时窗户的面积也是降低暖通空调能耗有效的方法之一,合理的窗户面积能够做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同时窗户材料的选择也可以起到降低能耗,吸收热反射的作用,所以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要最大程度的达到节能需求。建筑结构设计在节能方面进行考虑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筑走向要能够应用到自然风,使自然通风能更好的在室内流通,降低温度和湿度。(2)针对太阳能源的利用要合理,不仅能做到提高照明效率还不能影响到室内温度。(3)不同季节都能够对风、太阳能资源进行利用,而且达到二者的协调性。

(二)、应用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在解决制冷、供热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节能优势与经济优势。相比于空气热源泵,其使用优点更加显著。地源热泵系统不会对地下水质、地面沉降造成影响,只会影响土壤温度,是现阶段比较完善的散热、取热方式,对环境影响比较小。埋在地下的换热器是导致土壤温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寒冷的冬天,会通过热交换器提取热量,实现地上供热;在炎热的夏季,地上热量会通过地泵传送到地下。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埋管的排除热量与吸收热量平衡,保证高效运作,可以在非常寒冷的地区增加太阳能辅助供热设备。

(三)、优化冰蓄冷系统

通过优化冰蓄冷系统,能够进一步降低电能用量,降低能耗,提供高经济效益。在夜间,把冷量在水中蓄积,在白天用电高峰期释放冷量,降低电费开支。同时,冰的蓄冷量要超过水蓄冷量,且热损失比较小。在1℃~4℃冷水环境下,可降低风机动力,采用低温送风,有效起到制冷调节的效果。整个系统COP值不断提高,特别是夜间温度较低时,COP更高。制冷机处于满负荷状态,设备利用率、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建筑材料的选用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很多材料都可能影响到HVAC 系统的运行,这是因为建筑材料中含有很多易挥发和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材料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断的挥发出物质,所以要想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需要就会长期开启空调系统进行空气的排放,这就使大部分能源被白白浪费掉。所以在建筑施工时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对室内空调系统的节能有着很大的作用。常见的挥发性较大的装饰材料有;建筑装修材料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清洁剂和室内维护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纺织物、保温材料散发的纤维细菌、真菌灰尘和其它颗粒物。

结束语:

要想使得暖通空调工程能够更好的在绿色建筑中被使用,就要将暖通空调的主要消耗能源、材料、安装形式、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要将影响能源消耗的多种因素进行改进,并且制定出一个相对有效的暖通空调系统,保证在建筑中发挥更好的环境性和经济性。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和暖通工程中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叙述,并将所涉及到每一项暖通空调工程进行结合考虑,使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城市规划;区划方法;评分表

1引言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行近10年,2008年有1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2015年至今已有73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1]。截至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2015年第十批公告,全国共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917个在住建部成功备案。绿色建筑的理念已逐渐植入二三线城市。广东、山东、江苏、湖南、福建、重庆等各省市都了绿色建筑管理办法,要求将绿色建筑纳入土地规划、项目设计和施工中[2]。在绿色建筑推行过程中,发现缺乏有效的方法来指导确定具体区域的绿色建筑星级;盲目定级,导致有的项目星级过低,有的项目星级过高,难以落实[3,4]。2015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新国标),因此,需要研究一套适应新国标要求,能够指导规划部门快速对建设区域进行绿色建筑区划,确定星级标准的方法。

2研究方法

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从与城市规划指标相关指标要素入手,构建绿色建筑区划目标因子,根据其评价分值和相关性赋值,得到绿色建筑区划指标评分表,区划不同星级的规划指标分数要求,指导绿色建筑的准确定级。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与规划相关的指标分析

根据相关的密切度,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与城市规划内容的相关性可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其中直接相关赋值为1,间接相关赋值为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以评分值来评价指标对绿色建筑达标判定的影响,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主要是节地、节水、节能章节内容;逐条对标,具体条款有4.2.1、4.2.2、4.2.3、4.2.5、4.2.8、4.2.10、4.2.11、4.2.12、4.2.13、5.2.4和6.2.10。绿色建筑评分标准中,这些指标的评分值构成绿色建筑区划评分分值,如表1所示。备注根据房地产项目开发现状,居住建筑项目一般节地指标得分较高,评分值乘以0.9作为最终的评价分数值。

4不同星级的规划指标评分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控制项、得分项和创新项。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选项。得分项和创新项是绿色建筑的可选项。得分项需按各得分分项权重折算,创新项可以加分。各分项得分≥40分,一星级≥50分,二星级≥60分,三星级≥80分。因此,根据表1评分,当评分分值<24分时,项目可不做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当评分分值≥30,应按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当评分分值≥36,应按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当评分分值≥48,应按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

5适用性分析

为了验证绿色建筑区划评分表的适用性,将其应用于8个不同建筑类型项目,分别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8个项目中,1个项目评分值小于26.4;2个项目评分值介于33~39.6之间;4个项目评分值介于39.6~52.8之间;1个项目评分值大于52.8,即不要求绿色建筑项目1个。应达到一星级设计标识项目2个,达到二星级设计标识项目4个,达到三星级设计标识项目1个,符合绿色建筑项目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说明表1所示的绿色建筑区划评分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6结束语

绿色建筑规划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源动力,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城市规划相关指标的赋值评分,按等级要求区划,是简单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魏景姝,李琳.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探讨[J].建筑科学,2014,30(6):128-131.

[2]刘抚英,厉天数.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J].建筑技术,2013,44(3):212-215.

[3]徐晓萌.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筑技术,2015,46(1):83-85.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3

绿色建筑也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比较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难看出绿色建筑有以下特点:

①绿色建筑具有节约性。其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材料,在全球资源紧缺的今天,它的节约性是建筑业发展的首要要求。

②绿色建筑具有环保性。其环保性要求不仅不能破坏环境,同时还要有益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最终形成建筑与环境一体化。

③绿色建筑具有舒适性。前两个特点节约性和环保性都是对建筑自身的要求。第三个特点舒适性这就要求其在满足前两个特点的基础上,其使用的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为绿色天然无污染的无害产品,且可以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以及空气的清新,适合人类居住,利于人体健康,为人们营造一个适于居住的生存空间。发挥建筑最终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2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各地也出现了一批示范项目,但技术集成水平与相关评价标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提高。“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与2004年9月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践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次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这些都有利于完善并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目前,全国的北京、天津以及重庆和上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都已经具有地方性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但是这些地方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于2008年成立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开始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除了激励绿色建筑更好的发展外,还表示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2012年4月中国财政部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我国绿色建筑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行业的认同下快速发展。绿色建筑体现了多重理念,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这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更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方面,我国的绿色建筑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成本较高,绿色建筑还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第二,绿色建筑不但初期成本投入大,并且长期经济效益也不是很明显,并且绿色建筑往往说明不能够建设高楼,这与城市急剧增长的人口使得高楼最经济相悖。

3结语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策略

1、绿色节能建筑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就颁布并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的正式开启。在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快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契合了“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首先,严格控制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遵循相关能耗标准,严格控制建筑各个环节中的能耗。具体而言,主要在于:

(1)实现对建筑总消耗量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节能设计的节能效益;

(2)实现对建筑单项的节能控制,确保节能控制落实到位。特别是对于建筑外墙、屋顶等的“保温、隔热”的有效控制,是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3)实现绿色能源的再利用,减少建筑能耗。有效运用预热回收、遮阳技术等措施,认真落实好建筑节能消耗的有关控制工作,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其次,强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践行“绿色、节能”理念。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绿色节能建筑对“绿色、节能”理念的践行,应强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的有效落实。

(1)减低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性。如充分利用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效解决建筑采热、采光及污水处理等问题,提高建筑自身的绿色环保性能;

(2)有效做好建筑绿化等工作,构建合理的绿化体系,完善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

(3)强化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之间的结合,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能。

2、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

建筑“绿色、节能”的构建,强调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建立健全,并通过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从本质上实现绿色建筑的技能设计,契合新时期建筑绿色环保的理念追求。因此,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推进建筑节能发展进程。我国建筑“绿色、节能”起步晚,虽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成效,但从本质而言,我国绿色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还有较长一段路程要走。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规范并引导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的节能体系标准,规基于绿色建筑下的建筑节能探析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赵世磊摘要关键词本文基于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强化了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论述了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并立足于对绿色建筑节能的认识与研究,就绿色建筑下如何实现建筑节能,提出了相关建议与策略。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策略范建筑节能设计,有助于创造更加良好的建筑节能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行政监督管理,依托完善的行政监管体制,确保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完善,行政监督的力度欠缺。为此,进一步健全建筑节能的行政监督体系,是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推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不仅推进了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首先,推进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当前,可再生资源的技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之中,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建筑能耗结构的合理优化与调整,是现代建筑节能构建的重要出发点;其次,推进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创新。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现代建筑实现节能的重要内容。在对建筑墙体、屋顶等的建筑结构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建筑节能技术,基于“保温、隔热”等建筑材料的有效应用,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3、结语

综述,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发展的新要求。基于绿色建筑下的建筑节能设计,强调建筑“绿色、节能”理念的有效践行,通过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创新建筑节能技术,有力推进建筑节能事业发展,契合新时期建筑“绿色、节能”发展的理念要求。

作者:赵世磊 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理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2]李晞.绿色建筑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技术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 背景 现状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自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及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城镇化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建筑的作用从以前的遮风避雨也进入了多方元化的需求:美观、适用、节能。资源的匮乏已日趋明显,这也使得城市的发展建设进入了瓶颈期,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索取造成现有的自然危机:臭氧层空洞、酸雨污染、石油危机、土地沙化。因此,从传统模式下的野蛮发展,人类正在寻找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发展的方法:“可持续发展”。一种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节能建筑正油然而生。

一、绿色节能建筑概念与背景

绿色节能建筑,又称为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从使用者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少程度。[1]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以来,绿色节能建筑从概念到绿色节能建筑标准的实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伊始,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出台了《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节能建筑评价体系。直至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节能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节能建筑标准要求。这都标志我国正在发展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

二、重庆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背景

为符合国家城市发展要求,紧跟全国绿色节能建筑的步伐,重庆市于2002前后,先后出台相关建筑节能标准:2002年7月,DB50/5024-200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标准);2006年9月,DBJ50-052-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性标准);2008年1月,DBJ50-071-2007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强制性标准)。

在各项标准积极出台与落实的同时,国家首批重庆市第一个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后勤工程学院绿色节能建筑示范楼项目通过了住建部验收。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西南角,总建筑面积11609平方米,2011年9月投入使用,集住宿、餐饮、教学、办公、会议等一体。采用了自然通风、智能遮阳、墙体自保温、太阳能发电、土壤源热泵、中水回收利用、光导光纤照明、楼宇自动化控制、废弃物回收利用等20余项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措施。[2]

2013年重庆市城乡建委《重庆市绿色节能建筑行动实施方案(2013-2020年)》,重庆将以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建材为抓手,全面提升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水平。公共建筑约占重庆主城区新修建筑的20%左右。[3]新建公共建家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标准;主城区新建居住建筑和其他区县新建公共建筑

自2013年起全国率先执行一星级国家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标准,自2015年起执行一星级国家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到2020年,重庆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国家绿色节能建筑评价标准。鼓励居住建筑和其他区县的公共建筑提前执行一星级绿色节能建筑标准;同时完成4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庆将在全国率先执行一星级绿色节能建筑标准。

三、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现状

在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新规范,颁布新要求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现阶段绿色节能建筑所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个绿色节能建筑建设项目,如果是完整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人员素质成本要求很高。然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建设过程中追求成本压缩,尽管政府在大力的进行推广和要求,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来缓解建设过程的资金压力,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资金回报中来,所以未来很长时间内,绿色节能建筑行业还是“项目申报达到部分绿色节能建筑要求”这样的模式。

(2).绿色节能建筑科研人员数量太少,绿色节能建筑研究要求有足够规模的设备,如专业的电脑设备、软件、模拟实验室,但全市甚至于全国具有这类条件的单位太少。与此同时,建筑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能力开设课程、达到教育水平的学校和老师也也占少数,自身的学习以及外来成功经验的获取,尚需一段长时间的过程。无论是教育源头还是绿色节能建筑自身的发展,客观因素始终限制着行业发展,再加上绿色节能建筑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足够多的项目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够持续发展,所以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林捷. 节能绿色节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福建建筑,2008年第8期.

[2] 重庆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通过住建部验收. 中国绿色节能建筑网.2013年02月26日.

绿色建筑的要求范文6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节能建筑的概述

(一)内涵

绿色节能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也就是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建材、自然通风和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废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人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评价要求

1、节地与室外环境。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主要包括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筑场地选址要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建筑日照要求、小区内部绿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场地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场地施工要求;一般项要求主要包括对旧建筑的利用、建筑物理声环境、风环境以及热环境的要求、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景观植物适宜性要求和种类数量要求、公共交通设置、地面透水能力等内容;优选项主要包括地下空间利用和废弃场地利用方面的要求。

2、节能与能源利用。该部分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指标,主要有建筑的热工性能设计、集中空调的冷热机组性能要求、集中采暖的分户计量和室温自主性调节三个方面;一般项指标包括居住建筑的通风采光要求、高能效设备的使用、建筑室内照明设计、能源的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部分;优选项则将建筑综合节能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到更高的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提倡:“开源”“节流”,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将废水经相应处理后再利用,通过减少用水量、阶梯供水、循环用水以及增加雨水利用等方式来提高建筑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由于该部分与建筑设计关联甚少,本文在此不作讨论。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关注申报项目是否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提高本地材料的使用率、降低高能耗的建筑材料比例,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使用量以及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要求等方面,尽量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资源的影响。由于该部分只有减少纯装饰性构件的指标与建筑设计有关,其他指标与建筑设计关联甚少,本文对除装饰性构件以外的指标不作关注。

5、室内环境质量。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控制项指标主要涉及每套户型对日照和采光的要求、室内背景噪声要求以及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要求、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能力、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要求;一般项主要包括建筑视野清空、围护机构防结露性能、建筑的耐高温热工性能、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控能力、建筑外遮阳使用情况、建筑室内通风换气装置设置情况等相关内容;优选项主要指标有建筑室内新型功能材料的相关要求。

6、运营管理。运营管理阶段要求合理的处理建筑、住户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满足住户对空间环境的建筑安全性、舒适性要求,同时又能达到保护周边自然环境的要求。运营管理部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物业对节能、节水、节材、绿化、垃圾、智能化系统等方面的管理。

二、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一)绿色建筑能源的规划与利用

1、开发生产、绿色建材。

改善隔热保温性能,改革墙体和屋而,加强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绿色建筑、需要、绿色建材,例如墙体材料采用烧结多孔砖,目前,在框架及高层建筑结构中,新型非承重墙体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绝人多数的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仍使用传统的实心粘上砖,这不仅耗用人量宝贵的上地资源,而且也由于其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致使建筑能耗高,降低了居住的经济性与舒适性。因此,应用新型节能承重墙体已成为多层混合结构住宅墙体革新的重点工作。大量实践证明,烧结多孔砖节能住宅体系具有节地、节能、自重轻,便于设计施工等优点,易于推广,是取代粘土砖的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墙体保温材料如YT,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新型外墙保温技术,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综合造价低,适用而宽的优点,可以人人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可以广泛使用于新建工程和旧墙翻新工程。

2、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自然采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主要通过中庭、玻璃幕墙、中庭、开窗等于段使室内光线充足。为了改善建筑采光质量,利用相应的自然采光的新技术,如导光管,采光搁板,以及自然采光的新材料,如光敏玻璃等最人限度的利用自然光提供可能,尽量减少因人工照明所导致的能耗。自然通风主要通过建筑形体设计、朝向、建筑群的布局等,根据当地风向来取得最人的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解决夏季或过渡季节的室内热舒适性问题,减少空调的开启时间。

3、设置热量收集系统

利用热媒(如水,密闭的空气间层等)进行热量收集。在建筑智能控制的系统中按需为建筑物提供所需要的热量(如热量转换后的热水可用于昼夜间热量储各和释放)。

(二)植物对绿色建筑的作用

植物被喻为、绿色空调、,改善局部小气候,通过对室内植物的应用,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生态环境,通过植物在建筑设计中对屋顶,墙体的应用可人人提高建筑的节能。另植物还有着吸声减噪与景观等诸多作用。

(三)节水与雨水综合利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是全世界而临的最人难题。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鼓励使用收集的雨水,循环的废水,中水处理回用,等等措施来达到最优综合效率的水环境系统,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筑环境生态平衡发展。如图1 雨水综合利用方式。

图1 雨水综合利用方式

(四)建筑围护结构的绿色节能设计

1、设计屋顶水池,屋顶绿化。在屋而上蓄上一定厚度的水,利用水的蒸发对太阳能进行转化,通过水的蒸发和流动及时地将热量带走,减缓了整个屋而的温度变化。而且蓄水屋而还能改善混凝上的使用条件,避免了直接曝晒和雨水引起的急剧伸缩。屋顶绿化也是近几年来运用最为生态、最为有效的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一种于段。在绿色植物的同化作用及遮阳作用,同时,绿色屋而因植物的蒸腾和蒸发作用消耗的潜热,从而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屋顶绿化不仅可以改善热岛效应,还可以美化市容,提供体息场所,提高生活质量等。

2、建筑外墙绿化设计。绿化建筑外墙具有加强建筑的景观化、增加人与自然的亲密度作用。还能够起到隔热、蔽荫、减少辐射的作用,调节墙壁的内外温差,改善室内小气候。

3、设置双层玻璃幕墙。双层玻璃幕墙被业内称为、可呼吸的皮

肤,它利用两层(或二层)玻璃作为围护结构,外层采用普通的钢化玻璃,内层采用中空LOW-E;玻璃,在外层与内层间留有一定宽度的空气夹层。在夏季,利用烟囱效应或机械通风于段对通风道进行热压通风,把玻璃之间的热空气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冬季,双层玻璃之间的夹层形成了一个阳光温室,提高了建筑内表而的温度,有利于保暖,从而节约采暖能耗。同时,双层幕墙能够通过通风道进行开窗通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层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

如图2,双层玻璃幕墙工作原理图。

图2,双层玻璃幕墙工作原理图

(五)照明光环境的优化与设计

照明是建筑物的基本功能,绿色节能建筑物对于照明的要求更高,一是要实现居民照明更加舒适,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技术提高,来降低能耗。照明是居民的基本需求,如何在照明上节能,是绿色节能建筑物必须要考虑的,也是实现节能的重点。照明节能是建筑物节能的关键,是绿色节能建筑物的重点。

三、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无论是绿色建筑设计还是绿色节能建筑,其在详细内涵上都表现出一种较为丰厚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亲近。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弥补以及相互交融的联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耗费也不断添加,其动力花费总量在不断的上升,每一年新建和改善的建筑都会耗费大量的动力,在必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自然环境恶化。在建筑过程中也会存在水污染严峻、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级严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不防止水污染、土地和空气污染,美化和水面就会不足,空气会愈加浑浊,气温也会随之升高,甚至使能耗不断的添加。环境不断的恶化,不只会使环境日益恶化,也会是建筑体系表里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变换遭到严峻破坏,事实上也是良性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设计不只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削减再生动力耗费,同时也能推进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调和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的建筑节能设计,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人、建筑和自然二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武超.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中外企业家,2013,29:192-193.

[2]方志义.关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4,0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