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科临床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科临床护理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骨科手术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21~67岁,平均35岁。患者的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10例,初中16例,高中36例,大专以上22例;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32例,骨盆骨折18例,腰椎骨折7例,复合伤7例。所有的患者我们采用随机分组发各分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采取的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方法: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先安排一些善于沟通的护士与患者细心、悉心、耐心的交谈、沟通、调查了解,以便全面的分析出患者的心理障碍究竟在哪里,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从而为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护士首先要摆正患者的心态,要告诉患者疾病不可怕,要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从心理上战胜疾病,面对问题,并和医生护士很好的配合来战胜疾病;护士一定要耐心,面对什么样的患者都要耐心,与患者建立比较好的护患关系,从言语上、行动上、精湛的护理技术上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护士要及时告之患者的家属要经常来医院探望患者,给患者减压,让患者从心理上觉得没有给家人造成一定的负担,并配合护士多开导患者,为患者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观察组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引用CNP的模式,建立一支由主治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相关成员组成的CNP小组,这些成员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并经过严格的讨论为每位患者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制定预期的治疗目标,并制定出详细的护理程序,检查方法,用药时间和频率,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等。护士可以把对患者护理任务制成一表格,横轴是患者的住院天数,纵轴是患者的每日护理计划,每位护士执行后在对应的地方打钩确认,并记录号详细的执行情况及突发事件。

1.3焦虑、抑郁标准的评价

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此表分着4个评分标准,分别为1、2、3、4分,分值高低和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可以通过自制调查表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自制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技术的评价,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对医院整体治疗的满意程度,此项评分分5个等级,1到5分,分值高低和患者的满意度成正比,其中1~5分分别为:极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1分和2分合并代表不满意,3分代表基本满意,4分和5分合并代表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采用的统计学方法

数据库用FOXPRO法建立,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的计量资料均表示成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比较率。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3讨论

我们在总结了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后提出了临床护理路径,把整体护理和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对骨科的患者实施护理。这对迟缓。两者的不同步发育造成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发生。大多数的青少年患者是在家长的安排和要求下来进行治疗的,一方面害怕疼痛,另一方面担心被同学嘲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多伴有不良心理,大量的研究则证实,正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性[2]。有研究发现,患者在正畸过程中对疼痛的感知程度明显受到心理作用的影响[3]。在矫治过程中,医患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了解自身状况的气氛和环境,从而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和焦虑情绪。通过鼓励及安慰的方式,建立患者的自信,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勇于面对和接受正畸治疗。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指导方式,回答患者及家长的疑问,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感到正畸医师就在身边。唯有这样,患者才可能坚持执行矫治方案,与医生一起面对治疗中的困难,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对于初诊患者,医生应向患者及家长讲解错颌畸形有可能带来的全身及局部危害,使其认识到正畸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4],愿意接受治疗。通过模型、照片、实物等资料,向患者介绍正畸治疗的原理,使其对治疗的整体过程有所了解。也可以利用机会请接受治疗中的患者向初诊者介绍经验和体会,消除初诊者的恐惧及抵抗心理。让初诊患者觉得“我能行”,从而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2

【关键词】 优质护理;骨科;临床实践

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部最近开展的一项全国范围内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护理水平。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观念开始出现转换,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护理理念,到现在越来越重视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的主要内容不单是包括针对患者疾病为中心而开展护理,还关乎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其他基础护理,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一种全面性的优质服务[1]。本文主要是讨论优质护理在骨科中的临床实践情况以及取得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骨科病人150例作为优质服务开展对象,为观察组。主管护师共2人,护师5人,护士11人。其中护士长1人,护士共17人。另外还选取同期的骨科病人开展一般护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

1.2 研究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中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态度、入院的宣教、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巡视病房满意率、治疗护理满意率以及对于病房管理的满意率等几方面进行评价。问卷均为选择题形式进行开展,在患者出院时回收调查问卷。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只是采用常规的一般治疗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具体的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3.1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其中一个目的要求是要提高患者身体健康,基础护理是保证护理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优质护理开始过程别需要注重基础护理,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感,避免开展护理工作时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骨科病人较多需要进行卧床治疗,因此保证患者在卧床过程中的舒适度是较为关键。生活护理是基础护理中的一项内容。包括给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协助其日常生活。骨科患者中以卧床较为普遍,因此对于患者患肢的保护和护理需要特别留意。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时手法要轻柔,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例如舒适度、疼痛情况适当调节护理方案,采取合适的措施。另外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对于骨科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患者的下床运动时间少,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帮助患者适当活动按摩受压足跟部,骶尾部及受压足跟予定时更换凉液垫,以促进其血液的循环,避免出现一系列卧床的并发症等,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的进程。另外除了需要给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外,在基础护理中还需要给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基本自理避免出现并发症。特别是骨科患者,由于患者对于骨科的自我护理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基本健康知识,常常会导致患者在出院后发生意外或是出现并发症。因此在优质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一套健康教育方案,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保健宣教。

1.3.2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优质护理中的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应该要使得患者感觉到舒适。特别是针对骨科住院患者大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卧床休养。因此病房要保持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使得患者能有较好的休养环境。同时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好,病房环境安静,光线柔和等均能有助于患者的休息恢复,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1.3.3 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优质护理中的核心部分,其体现的是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的核心理念。人性化护理主要是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于患者及其家属接诊、交流时需要注意态度和用语,迎接或面对患者时要以笑脸迎人,给予患者一种心理提示,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属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另外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在巡查房间时,可以主动询问患者的情况,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多于患者沟通等。在开展护理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辅导,减轻其焦虑情绪。特别是患者在手术前,由于对手术本身的恐惧与不确定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适当解释手术流程,给予其信心,平稳情绪。2 结 果

综合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填写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数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3 讨 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其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关键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观念的转变,要将常规的护理观念转变成为服务观念,这对于顺利成功开展优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观念的转化的目的是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性和投入感,增强其服务的意识[2]。优质护理应该注意几方面,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能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宣讲,重视基础护理。特别是骨科病人,由于活动能力受限,基础护理在骨科优质护理内容中则显得非常重要。优质护理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能使得患者能获得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男68例,女40例;年龄20~80岁,其中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32例,神经、肌腱修复及断肢再植36例,腰椎术后17例。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静脉输液管安放镇痛泵,在手术即将结束时由麻醉师根据患者情况安放、调整好,镇痛泵一般保留48~72h,止痛效果满意。但有的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有的出现排尿困难。

2术前护理

责任护士术前做好健康宣教,讲解术前相关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讲明使用镇痛泵对骨折愈合和伤口生长并无不良影响[1];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减轻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3术后观察及护理

3.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镇痛泵的护理,术后6h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主要是呼吸循环系统,特别是老年人,因药物对呼吸抑制作用,易出现呼吸频率变慢,所以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患者对镇痛泵的高估,认为使用了镇痛泵就一点疼痛的感觉没有,所以使用前我们就做好宣教,感觉疼痛时就按键加药,不要等到疼痛剧烈时才用。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妥善放置好镇痛泵,避免脱落。

3.3下肢麻木与血循环的观察

术后患者下肢麻木与麻醉作用没有完全消退,感觉神经没有恢复有关,一般情况6h内症状可自行消除。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时间会相对延长,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加以解释,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骨科术后常给予石膏外固定及加压包扎,因此应多观察肢体的颜色、肿胀程度、血供情况。对于术后难忍的疼痛,不要盲目追加止痛药物[2],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应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3.4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主要是药物的作用引起,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反应明显时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以缓解症状,同时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清洁。

3.5尿潴留的预防护理

尿潴留一般发生在手术后1~2天,术前我们一般给予留置导尿管,术后应用镇痛泵期间严密观察尿液的色、量及性质,并给予尿管的护理,未留置尿管的患者如不能自行排尿,可采取诱导排尿法使尿液排出,无效后给予导尿。长期留置者给予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清洁会及尿道口2次,并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预防感染。在护理中,重点注意拔尿管的时机,一般拔出尿管要与停用镇痛泵同步或延迟,拔出尿管前要注意膀胱功能的训练,拔出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尽早自行排尿。

3.6便秘及腹胀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麻醉后镇痛药物的作用,患者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延迟,因而易产生腹胀、便秘。护理人员应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的粗纤维饮食,定是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多协助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外用,或口服番泻叶导泻等处理。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4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男65例,女28例;年龄18~76(42.6±8.7)岁;骨折部位:股骨29例,胫腓18例,腰胸椎25例,其他部位21例。对照组男68例,女25例;年龄19~77(43.1±6.8)岁;骨折部位:股骨28例,胫腓20例,腰胸椎23例,其他部位22例。两组均在入院当天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联合X线检查,确诊为相应部位骨折。两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既由护士长分配工作任务,实行责任制排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提高护理风险识别能力。开展护理风险意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素养,将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护士需根据临床经验,将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项目列出,并按照风险内容逐一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尽量降低潜在风险的危害。如骨折患者的肢体活动问题、压疮、疼痛护理问题及关节功能训练等,都需要有效识别护理风险,才能做好下一步护理干预。(2)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明确护理风险后,护士长可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将所有的护理风险项目进一步归类,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全面征集小组成员意见,进行整合,制定系统化的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召开小组学习、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况的应对能力。(3)高风险预警告知。护理人员需评估所有入院患者的压疮、坠床及跌伤等高风险因素。若为高风险时,需在患者床头放置提示牌:如防压疮、防坠床、防跌伤等。(4)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书的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文本,是护理流程的具体反映,同时也是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环节,其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非常重要。护士长需加强科室检查护理记录,严格按照医疗文书规定,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同时设立奖惩制度,以提高护理文书的规范性。(5)完善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开展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体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危急值涉及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钾、血钙、血气分析、血小板等。上述指标一旦出现临界值或高于临界值,需及时向医师汇报,以便于医师及时对症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3]。(6)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关键,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指导护理人员时刻谨记规范操作流程。只有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操作,才能有效避免出现风险因素。因此护士长应定期检查护理操作流程,以保证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入院1周后,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包括患者投诉率、意外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形式,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投诉率、意外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5

【关键词】 PCA;骨科术;临床应用;护理

骨科手术创伤大、术后对病人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术后石膏绷带固定、神经组织炎性水肿等更易发生疼痛,涉及各年龄段,术后镇痛要求高,需尽早功能锻炼,希望能控制运动性疼痛镇痛时间较长(10-14d),而PCA用于骨科术后疼痛相当有意义。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并且可让病人自行按压给药以迅速加强效果,治疗更加个体化。对病人而言,缓解疼痛比治疗原发病更重要,无痛是现代医学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有责任帮助病人面对及处理疼痛,以增进病人的舒适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2收治的实施髋膝关节关节置换患者52例,脊柱手术35例,下肢骨折58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55.45+12.58)岁。

1.2 方法 硬膜外泵:罗哌卡因89.5mg5支+舒芬太尼50ug1支,静脉泵:舒芬太尼50ug2支+氟哌利多5mg1支。全部病例中硬膜外泵110例,静脉泵35例。

2 结 果

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Rs)经评分

3 护 理

3.1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CA的优点及使用方法,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说明镇痛泵不影响骨折及伤口愈合,不会有成瘾,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3.2 使用PCA者,要教会患者及家属防止导管脱落,特别是翻身.脱衣或下地活动时,一旦有导管脱落,立刻报告值班人员。

3.3 生命体征的观察 PCA镇痛期间,经常巡视病房,常规按照心电监护仪,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I,特别是术后24小时,注意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头昏,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并及时降低镇痛药物或停止镇痛治疗,立刻通知麻醉师及时处理。

3.4 下肢麻木与下肢血液循环观察和压疮的预防 因下肢骨折多有石膏或夹板固定,要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注意石膏或夹板是否松紧适宜,观察患肢皮温,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加强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3.5 并发症的观察 ①呼吸抑制。PCA为舒芬太尼药物,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老人.低血容量.剂量过大的患者。处理是给予氧气吸入,暂停镇痛泵的使用。②低血压:因舒芬太尼阿片类药对延随血管运动中枢有抑制作用,扩张外周血管所致,故定时监测血压的变化,减少移动头部的次数,需坐立是应动作缓慢,以免引起性低血压,一旦出现头晕,血压下降及时查找原因,本组2例低血压经加快输液滴速后血压明显回升。③恶心呕吐:硬膜外PCA较多见,有恶心呕吐者用胃复安肌肉注射。④便秘腹胀因舒芬太尼阿片类药有抑制肠蠕动的副作用,故应用PCA比其他病人肠恢复慢。[1]告知患者注意摄入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⑤尿潴留。硬膜外PCA常规留置尿管,未不安置尿管者先暂时夹闭PCA开关,并诱导患者排除小便。⑥皮肤瘙痒。较少见。有皮肤瘙痒用抗过敏药对症处理。

4 讨 论

术后硬膜外PCA和静脉PCA的应用扩大了应用范围,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特别注意在骨科大手术.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差或术中出血较多.全麻未清醒患者,应常规安置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呼吸和spo2的观察。全麻患者要病患完全清醒自诉疼痛后才打开麻醉泵开关,以减少因浓度叠加引起呼吸抑制以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许贵豫,许吟,李兰,等.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76.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6

[关键词] 无痛护理;骨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30-02

无痛就是没有疼痛。许多年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自然过程,拒绝使用镇痛药,影响了疼痛的控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疼痛认识的提高,人们对镇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疼痛认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教育。在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骨科疾病的基础上,尽早镇痛是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9年4月15日创建河南省首家无痛医院以来,针对76例患者,经过实施各种无痛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病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48~82岁;平均64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管狭窄症17例,腰椎骨质疏松症24例,颈椎病9例。临床表现均为病椎部位疼痛,压痛,伴四肢有不同程度的麻木、酸困、抽筋、疼痛,且伴有肢体活动障碍。

1.2方法

22例患者症状较重,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带回镇痛泵止痛;其余54例均保守治疗,根据疼痛程度不同,给予对症处理。

1.3护理

1.3.1入院健康宣教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医护工作者,减少患者紧张、焦虑、陌生感。以耐心、和蔼的态度,询问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护患关系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疼痛分级:①用疼痛尺来评估:将尺子(10 cm)平均分成10份,以“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1~3”为轻度疼痛(疼痛尚不影响睡眠),“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睡眠中痛醒)。询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根据自我感觉,在尺子上作出标记,或者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②用语言来评估: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③看面部疼痛表情评估:面部表情图比较容易被患者理解,有快乐到悲伤的面容,“0”为一般面容,表示疼痛不是太明显,不影响生活质量,“10”为痛苦面容,表示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种方法简便易懂,即使是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幼儿也能使用,适用面较广。疼痛的记录方法:在原护理记录单上加以改进。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观察和量化,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在“血压”后边加格,记录“疼痛”程度,即轻度、中度、重度,以便医护人员翻阅。

1.3.2 过床板的应用过床板是2 m×45 cm的长方形光滑折叠板,外裹一周光滑纺布。在床与床之间需搬动患者时,过床板起到很大的作用。将患者床与空床并齐,并将过床板的宽1/2放于患者褥子下,另外1/2放于空床上,患者侧与空床侧各站一医务人员,两人轻柔同时一推一拉(患者侧的人推,空床侧的人拉),患者很容易就搬到空床上,并且减少了在搬动过程中患者的疼痛。

1.3.3药物治疗①患者疼痛处,在无外伤和皮肤破损时,可用贴敷(三七消肿散与蛋清混合搅拌)敷于疼痛处,2次/d,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减轻局部疼痛。②也可用口服去痛片1片或曲马多1片,痛时服。利多卡因软膏的使用:将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患者局部皮肤上,使用软塑料膜包裹皮肤,1 h后起作用。临床上静脉针穿刺、留置针穿刺等,局部无针刺疼痛感。此方法适用于老年人、幼儿及血管不太好的患者,减少穿刺时的疼痛。

1.3.4物理治疗①中频电刺激治疗法,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局部疼痛皮肤外周围,调动频率,使患者局部皮肤感到针刺按摩。达到局部皮肤疼痛分散,缓解疼痛。②微波治疗仪,将微波治疗仪的电极板用纱布包裹放于患者疼痛处,调动频率,使患者局部深部皮肤感到微热,达到消炎止痛。

1.3.5围术期护理①心理疏导:告诉患者术前12 h禁食、水,注意夜间休息,预防感冒,以确保术前生命体征平稳。如实在难以入睡(紧张、害怕),可通知医生,适当给予镇痛药。②术前镇痛:疼痛较重时,一般给予患者口服曲马多1片,或肌内注射杜冷丁50 mg镇痛。③术后镇痛:术后患者带回静脉止痛泵一个,告诉患者镇痛泵里的药,是顺着细导管缓慢进入体内,如疼痛加剧,可按镇痛泵上的加量(药物)按钮,如疼痛还未缓解,15 min后,再重复1次。3 d后,泵内药物自动流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反应,恶心、呕吐,关闭镇痛泵后,症状会慢慢缓解[6-7]。

2结果

76例患者疼痛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列为观察的第五项生命体征。因此,无痛是现代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研究的热点。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患者远离疼痛,或者尽可能地减轻疼痛,是临床医护人员研究和学习的方向。针对患者的不同疼痛程度、疾病病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莉莉,李幸霞,杨晓春.疼痛教育对妇科患者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1.

[2]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杂志,2008,46(7):19.

[3]张代玲,赵玉杰.患者自控止痛泵术后镇痛的护理新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3,(2):22.

[4]林梅,张菊英.疼痛强度记录单在疼痛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15(11):31.

[5]张秀玲.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狐狸的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2007,2(12):47-48.

[6]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