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1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常涉及病人的婚姻、家庭、生育等隐私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就更为显著,直接影响临床教学的效果。我院为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任务较繁重,在护理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带教质量.现分析如下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l存在问题
1.1带教老师方面
1.1.1业务过硬,但带教意识和教学能力不强大部分带教老师都是长年从事临床护理的中坚力量,护理操作规范,技能熟练,人际关系好,护理经验丰富。但这些带教老师学历偏低,大多只接受过中专教育,有些虽近年通过自学考试或夜大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但其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尚不足,未受过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沟通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如对发掘护生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护理规范与技术、技能要领的关键作用,缺乏突出重点的讲述及启发性的指导。同时由于服务对象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再加上病人及家属法制观念增强,带教老师自身的心理压力很大,组织教学比较困难。病房其他工作人员带教意识差,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1.1.2工作繁忙,讲课示范少临床带教老师几乎都是兼职,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兼顾护生的带教,同时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带教老师常常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指派实习护生跑腿打杂多,而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护生看得多,实际操作少。带教过程中护生认为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对护生关心不够,影响护生的积极性,打击护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1.2护生方面
1.2.1专业思想不稳定有些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妇产科护理不感兴趣,不重视妇产科的临床实习,学习积极性和态度较差,同时护生刚进入临床,不知道如何处理护患关系,常常因为措辞不当,使护患关系紧张,甚至与病人吵架而引起投诉,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1.2.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护生表现出自信,这与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护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护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1.3病人方面进入临床实习,虽然老师、课本、网络可以给护生很多信息,但这一阶段病人是护生学习的重点,是知识的载体。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重,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妇产科的一些疾病可能涉及病人的隐私,如婚外、未婚先孕等,另外一些诊疗技术需要暴露病人的隐私部位,她们不愿意操作时面对众多护生,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病人更为突出,同时病人普遍的心理是信赖老师,而不愿意让护生为其进行护理操作,从而使护生实践的机会减少。.1.4伦理方面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服务对象为女性,疾病常涉及性器官、婚姻、家庭和生育等,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伦理要求。护生学习的权利与病人享有平等医疗服务权利的冲突,涉及隐私所带来的伦理学问题等,影响护生实践的机会。
2对策
2.1加强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训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护生在实习期间,受带教老师的影响较深,她们常常以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为榜样,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将对护生的护理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掌握带教老师的任职条件并进行带教老师的选拔。同时要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举办各种带教老师培训班,全面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及教学能力。如培养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妇产科一般疾病可以按护理程序进行查房;危重病人可以采用病案分析;专科护理操作可以示范;人工流产、剖宫产、自然分娩可以采取观摩或看电教片。同时加强病房其他护理人员的教学意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2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护生的专业思想欠扎实,不安心实习的现状,带教老师要引以重视,应与学校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做好护生的思想工作,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她们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做好实习。同时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应注重加强妇产科服务对象和服务意义的教育,引导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2.3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耐心地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教学医院的特点以及带教的任务。在临床带教时,应及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尤其是主管医师,取得他们的协助和支持。并做好与病人的沟通,引导护生以换位思考的方法理廨病人、尊重病人,引导护生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艺术。争取更多病人的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在病人面前树立威信。对于个别拒不合作的病人不必勉强。新晨
2.4加强伦理学教育加强护生伦理学教育,在涉及隐私的临床教学中要加强对病人的知情同意,充分的知情同意不仅可以保障病人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是对医护人员自身有力的保护怕。另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如电教片、计算机网络、多功能模型等,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开展医德教育,老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由于妇产科疾病的特点,病人除存在一般病人的心理问题,还存在自卑、羞辱的心理,应告知护生要关心、理解病人,态度和蔼真诚,强化护生优质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付晓红.护理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9):862—864.
[2]刘潮临。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伦理同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4):60.
[3]盂荣琼,陈景端.妇产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71.
[4]赵艳琼,龙凤宜.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4):504.
[5]黄艳红,陈亚玲,辛晓燕.医学伦理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I):55.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妇产科; 临床实习; 教学; 问题; 措施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医学生必须经历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然而妇产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同时又是面临具有高风险、纠纷最高及个人隐私的科室[1]。笔者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教学管理两年来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科室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实习生方面的问题
1.1.1 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从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实习医生,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害怕做不好,越是有此心理越不愿去实践,不去努力学习克服困难,而妇产科实践性较强;再就是妇产科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适应不了临床紧张繁忙的工作环境。
1.1.2 沟通知识的缺乏 加强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药物的合理适用和手术刀的熟练技艺是医生的基本功,而在医患交流中医生恰当的语言却经常被忽略,然而医生的语言在塑造和谐医患关系中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特别是临床实习医生不仅要学会与带教教师沟通,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交谈,让患者首先信任你,愿意将此次就诊疾病存在的问题向你陈述,认定你是他的主管医师,并能积极的配合临床操作检查,对提高临床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1.1.3 性别问题 由于妇产科患者全都是女性,特别是男同学检查或治疗不便,使其对妇产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男同学多数认为今后不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放弃临床实践的机会,每当轮转到妇产科实习时常常找各种原因请假,或者在岗时不积极主动学习等,当然有此状况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同学。
1.1.4 严峻的就业问题 随着医疗体制不断改革,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能适应医院及科室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全国医学本科生每年有近100万左右学生毕业,而能找到工作的仅有60万人左右,就业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实习医生忙于准备考研,提前联系工作,请假次数增多,导致临床实习主动性差,并给带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教师不愿耐心指导,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带教教师方面问题
1.2.1 教师任务繁重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下,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常常肩负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如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在工作中既要保证医疗安全,教学质量及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3],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还有科主任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等。
1.2.2 妊娠分娩的季节性 产科患者常常由于某个具有特殊的年份和日子,怀孕分娩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形成人力资源的短暂匮乏,工作量突然增加及繁忙,对临床教学方面的工作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1.3 患者方面问题
1.3.1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特別产科孕妇有待产、分娩、及产后3个阶段,具体时间的不确定,还有家人的期待值相对较高及产妇的个体原因等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不便。
1.3.2 妇产科的特殊性 患者均是女性,特别是检查、诊断涉及其隐私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会遇到患者拒绝实习医生特别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接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的实习效果。曾在一次临床实习技能抽查中,当时该实习医生是剖腹产术后伤口换药,由于给患者换药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加之学生紧张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检查时连续性差,导致患者局部暴露时间长及重复的检查,引起患者及家属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致使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2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岗前培训 入科前对每个实习医师进行岗前教育,使其尽快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工作环境和遵守劳动纪律。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强调科室相关制度,如男性实习医生接诊患者时,应有指导教师在场,在进行临床实践性操作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此而增加临床操作机会。定期组织实习医师进行“三基”培训及无菌操作、洗手、感染疾控方面知识等。
2.2 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教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实习医生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实习医生称呼也是非常重要,如实习中常常听到“XX实习同学”去做什么,而好的带教教师则是称“XX医生”,这也是对实习医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增强实习医生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要按照实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对实习医师思想品德和业务学习的指导,从严要求,保证质量。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鼓励带教教师积极参加各类青年教师演讲、竞赛活动。
2.3 加强师生沟通 不定时了解实习医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教研室切实认真做好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检查、协调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4 完成落实好“五个一”的教学活动
2.4.1 教学查房 提前通知实习医师教学查房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提前预习,了解和掌握本次教学查房病例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等。由主管病床的实习医师汇报病史给指导教师及实习同学,由指导老师负责分析病因、病理、临床症状、特殊检查及用药等,同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培养实习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如何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2.4.2 专题讲座 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实习生专题讲座,根据实习医师情况及要求安排相应的授课内容,使实习生了解更多的、最新医学动态及临床前沿知识,从而拓宽实习生的知识面。同时实习中带教老师进行每周1次小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教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2.4.3 每周1次体格检查 根据实纲,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重视实习生的“三基”,“三严”训练,尤其要注意全面查体,常规诊疗技术操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4.4 每周1次大病历 实习期间要求实习生每周书写1份自己分管患者的完整病历,上级医师应按时认真批改病历后交教研室存档。严格按照各校制定的《实习医生指导手册》及《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加强对学生的病史采集、查体、病历书写等。
2.4.5 临床无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 每周至少1~2次。
2.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实习质量稳步提高的相关的措施
2.5.1 带教教师评价 强化教学督导检查,为了让教师尽早了解学生的意见,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方法,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满意率。教学检查通过发放表格,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注意把正负两面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教研室实行带教质量监控制度,根据各校实习带教要求,通过院领导、督导专家、学生反应等实际情况评估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及时反馈,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带教水平和带教意识,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2.5.2 实习学生评价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教研室要负责进行平时考核,对实习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学习态度,工作记录,医疗作风,理论知识,病历质量,技术操作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将其成绩记入实习鉴定表中。
总之,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为目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阶段,也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成医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处理好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使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4]。
参考文献
[1] 王一荃,王祝鸣,阚延静,等.妇产科实习教学中实施强化综合改革方案初探[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7(4):4-6.
[2] 毛鹏远.沟通在缓和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37-38.
[3] 何勤.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建立教研室“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管理模式[C].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2012年教育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12:78-81.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护理教学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86-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已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教育已向高层次教育转变,因此做好临床教学管理对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将执业考试贯穿于护理教学
1.1 研究背景及方法
目前护理职业教育面临着学生素质差,教学质量提高和纪律管理难度大、执业考试过关率低的局面,如何培养学生既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又能顺利通过执业考试.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将执业考试贯穿于护理教学及管理的每一环节,不论从教学质量提高、执业考试过关还是实习生纪律管理都取得了很好效果。
1.2结论和建议
在现行的护理职业技术教育中,将护士执业考试贯穿于护理教学课程及考核中,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试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和执业考试过关打下坚实基础,还可达到让实习生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实习生的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护理教学管理方法。
此外,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由于脱离了学校、家长的监督和其自控能力差,出现了学习松懈、工作消极、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为了彻底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实习效率,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可尝试将执业考试的内容与学分制相结合,通过学分制的激励与促进作用,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 “问题”带教法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1 研究背景及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的神经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nmater大学创立的。它是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把握学习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带教老师为组长,临床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带教,应用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现将方法和感受总结如下:
首先科内确定设计一系列紧扣教学大纲的授课内容,并授课于每位入科学生,实习1个月约可8次接受专科授课,参加问题讨论会2~3次。对临床提出护理问题,带教老师从护理理念、护理模式和基础护理知识加人文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对护理专业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指出病人重点护理问题“在哪里”及有可能发生的急紧预案“是什么”。将该病历布置给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备讨论。或近日临床发生其他事件,需学生讨论病人投诉,护理质量存在问题,护理差错等。之后,指定日期组织由带教老师主持,护士长参与的本组讨论学习会。学生带着兴趣来院学习带着问题回去查阅,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使不理解的方面得到充分暴露。这种方法能充分提高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应注意的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孤立应用的,其应与本文上述的“将执业考试贯穿于护理教学”的方法相结合,以求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大化实现。
2.2 结论和建议
“问题”带教模式是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当然也不应是将“问题”带教法全盘应用,而应根据具体结论和情况,具体决定应用的可能性。临床带教不能偏离理论带教大纲和学习内容,应普遍应用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这一认识途径,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临床实习效果。
3 加强对带教教师及学生的管理
3.1 加强带教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带教教师选拔机制
在护理部领导下,科室的临床教学小组由护士长全面管理。根据护理部的带教要求、学生的教学大纲、执业考试要求和本科室的特点,制订具体带教计划,明确带教目标。操作示教责任到人,确定护理教学查房的安排,以确保带教计划的实施。组织带教教师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带教人员的职责、对实习生的管理要求、对带教教师的管理要求等。认真学习护理部制定的各项带教管理制度,如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带教教师管理制度等,以便做到规范化管理。定期召开带教教师会议,讨论和总结临床带教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工作成绩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改进措施。要求带教教师有备课能力,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以教学大纲、学习计划为前提,结合专业发展趋势与自身工作体会编写教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且要预讲,只有得到科室临床教学小组的认可,才能给护生上课。
带教教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之一,其综合素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教学质量。临床教育的成功,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带教教师队伍。我院在实践中选择具有良好专业素质、责任心强、热心带教、大专以上学历且专业思想牢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强,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掌握专科理论、急救知识及各种高、新技术的护师及主管护师担任带教教师。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效果。
3.2 学生管理应加强入科前准备
由护士长带领护生熟悉环境和全科医护人员,向他们介绍本科室的工作和患者特点等,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总带教教师组织护生学习教学计划、实习要求。对每组护生均要进行入科宣教,让护生了解科室的设置及特点。科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及操作示教、临床讲课、教学护理查房的安排。要求护生遵守院内一切规章制度、互相帮助、尊敬教师。一切医疗活动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能擅自操作,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注意仪表仪容规范,文明用语,礼貌待人。通过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护生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认识以及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以达到了解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思想的目的。
3.3 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了解护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分配带教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对于不同实习次序的护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首次入科的实习生,实习重点是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加强其对神经内科基础护理的学习;对多个科室实习后的护生应进行基础知识的重复、巩固、加深,培养他们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如大专生、本科生分层次带教,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和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带教。对于积极主动者。以“导”为主,对于学习能力较差者,以“教”为主,对于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主动性较差者,以“督促”为主。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放手不放眼。对男护生,针对其特点田,加强职业教育、沟通能力培养、护士角色的转换教育等。因材施教使护生逐步掌握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实现从课堂思维向临床思维方式的转变,为其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4
1.1健全护理管理体系护理部成立由护士长组成的二级护理质控管理组,根据全院护士长专长、性格特点和新老搭配的方式分病房管理组、文件书写组、消毒隔离组、急救组、临床教学组5个专项质量检查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根据各组工作量安排2~3个成员。
1.2实施方法护理部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各组职责,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检查、督导。病房管理组:负责检查特级护理质量,健康宣教和病人满意度调查等;护理文书组:负责检查护理文书记录,以及所有台账完善情况等;消毒隔离组:负责检查消毒隔离质量,无菌物品等;急救组:负责检查药品、急救车管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使用情况,随机抽考应急预案等;临床教学组:负责检查三基三严、规范化培训,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带教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将护理质量检查的各项指标分类、定分值: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90分);特、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5%(合格标准分80分);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合格标准分80分);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完好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灭菌执行率100%;护理“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80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90分)。
制定相应的平分标准。平分标准检查要点、检查内容、该扣的分值等,并将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下发给各小组及护理单元。每月中旬各检查小组根据护理部每月的安排,一周内分别对各护理单元工作质量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汇总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召开二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反馈例会,先由各组汇报本组检查内容和结果、需要协调和解决的困难与矛盾、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上次护理缺陷整改情况。然后护理部主任提出存在和潜在的共性问题,经过全体人员讨论后,护理部主任总结对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潜在问题的防范措施,并按检查结果,调整下月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2结果
2.1成立二级质控检查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二级质控检查小组按照护理职能部门要求的标准进行检查,起到了层层质控的作用。在护士仪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等级护理、危重病人掌握和抢救车管理、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护士技能考核和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检查中,真实地反映一级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护士长能够抓住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持续进行反馈追踪管理,并形成动态循环,使护理质量控制反馈追踪机制得到完善,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2.2成立二级质控检查组可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通过检查、汇报、讨论,为护士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和氛围,对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法,在发挥年轻护士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使高年资护士长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办法得以推广,达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管理水平。
3小结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5
实习中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阶段
在经过多方位岗前培训后,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重要阶段——正式进入科室工作。这是医学生转为医师必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目的为了巩固和丰富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等。这一阶段的管理优劣能够直接影响整个临床实习阶段质量及学生毕业后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规范化管理,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实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1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管理
第一,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在实习期间,每季度对实习生进行2~3次的专业知识考核。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技能考试由临床实习实施。每次考试要有原始资料并记载成绩,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实习生”的依据之一,以促进实习生的学习动力;第二点,严格执行实习生出科考试制度。出科考试是监测临床实习质量诸多环节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数量和质量上保证实习带教任务的完成,也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过去,学生出科考试没有具体标准,只有带教老师的评语,容易造成实习生表现不能具体化的弊端。现医院将考核的内容进行了量化,每出一科,由带教负责人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诊疗常规操作、医德医风、工作能力、纪律表现相结合;第三,严格执行实习生考勤制度。实习生实习期间要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要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擅自离岗,要求科室把实习生纪律考勤情况如实登记在临床教学记录本上,并将考勤情况记入出科考核总分。
2完善带教老师的管理
第一,临床带教老师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教学意识,认真安排安排教学实践学习内容,认真审签实习学生书写的各种医疗文件,不断增强学生医患沟通观,在安排和指导学生临床实践操作之前,需积极说服患者配合医学生临床实践学习,在临床诊疗操作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动脑动手机会,并做到“放手不放眼”,扎实做好临床实践学习带教工作;第二,采取灵活应用多种形式进行带教工作。例如请教授或科内高年资医生进行基础操作示教,规范问诊的方式及查体手法;教研室每月安排学术讲座、教学查房、专科大会诊等。通过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例,加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充分利用临床技能训练室进行异常体征教学及技能操作培训。增强学生的实践工作中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首先,要强化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工作中心任务之一,常抓不懈。其次,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和基本功训练,通过教学比赛,观看优秀教案、教案展览,聘请专家传授教学技巧等方式,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各地医院进修,积极外出参加全国各类学术会议。最后,针对各个教学环节,成立临床技能组、理论授课组、专业知识考试组等,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及督导,开展示范性教学,如系统体格检查、病志书写、授教学查房等等。
3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行政管理
第一,规范科室带教管理制度。按照学校的实习计划,接受医学各专业学生实习。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计划要求、制定实习轮转表,组织实习带教会议,明确实习带教要求;确定科实习带教负责人,由主治医师和高年资住院医生担任;第二,制定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定。既有“优秀教师奖”、“优秀带教老师奖”、“优秀教学科室奖”等激励政策,同时对未按实习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发生教学事故者及私自接受实习生的科室进行处罚;第三,成立以离退休专家为主体的教学督导团,深入临床教学第一线,检查、督导、反馈各专业教师临床带教、教学查房、专题学术讲座等情况;第四,及时开展巡视工作,深入到各个科室,与相关负责人、带教老师座谈,掌握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召开实习生代表座谈会,转达基地领导与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评价与要求,征求实习生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实习后评价是的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阶段
临床实习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转换、输出、反馈和调节的过程,构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反馈和调节实习效果,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阶段。通过构建临床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能及时发现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造成的原因,检验实习带教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方法及手段是否恰当,评价科室带教组织及制度是否健全,教学环境是否和谐,从中查找出临床实习中存在问题,及时向带教科室、带教老师及实习生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实习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进行自我调节和完善,带教老师对原有的带教计划、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制定、实施完整的评价体系,能使整个临床实习都能有效地控制在实习目标范围之内,避免带教工作的随意性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范文6
关键词:偏远地区 医疗卫生 问题 方法
本文作者于2005年响应卫生部“万名医师下乡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程”活动,首批到甘孜州新龙县支援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并于2004-2007年间随四川省民建送医送药下乡医疗队先后三次到四川西昌德格县、遂宁、达州进行送医送药下乡及调研活动。共涉及包括藏族和彝族在内的2个少数民族地区和2个偏远汉族地区。内容有:看门诊、指导查房、学术讲座,并多次与当地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进行座谈及私下交流。现就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发表个人小结,并结合10多年来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改善和解决的可行性方法。
一、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偏远地区医务人员短缺。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不均”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长期存在的弊端,在原本已经很少的卫生投资情况下,重城市、轻农村,进一步导致基层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造成医务人员短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务人员尤其匮乏。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国市、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是4.99和2.15;医生人员分别是2.14和0.96;护士人员分别是1.66和0.51,也就是说,市、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分别为8.79和3.62,然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为1.16,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员数仅为1.05。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偏老、人员素质偏下、业务水平滞后的现象。很少有进一步进修学习的机会,难有机会吸收到新技术、新知识。少数县级医院拥有世界卫生组织等赠送的援助设备,但由于没有进行质量控制,高级设备常常给出与病情极不一致的天文数据,不但没起作用,反而浪费人力、物力,甚至误导临床判断。另外,卫生资料的不均,基层诊疗设备的落后,造成医生只能看小病小问题,自从有“举证责任倒置”之后,很多医生连看这些小病都缩手缩脚的了,害怕出什么问题。有的地方,看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全是一个人,造成什么都会点,可是哪一科都不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的健康发展,同时病源的流失,使得医生在专业技术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医疗技术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对医务人员的技术考核不合理。例如,在偏远藏族地区,不少藏族人民只懂藏语,不懂汉语,而医疗队伍以汉人居多,交流存在问题,给医疗活动带来严重障碍。而有关部门在进行职称晋升考试中,对语言的要求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英语。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因地施宜。对偏远地区的医务人员,真正需要或有能力阅读英文资料的,究竟有多少?
二、对偏远地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对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些问题,诸如医务人员短缺、城乡配置比例失调、对偏远地区医务人员的技术考核不合理等,需要等待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来解决。本文就如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方面,提出详尽方案。总体说来,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派遣医疗小组或医生到基层巡回医疗及教学;另一方面派送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一)加大对基层偏远地区医生的继续教育力度
即派遣医疗小组或医生到基层巡回医疗及教学,时间上分为长期及短期两种。长期者指派遣1个或数个医务人员在某偏远医院实施医疗及教学活动数月或达1年。建议此类下乡活动按照医院等级采用逐级或最多越一级的原则进行,即县级医院到区级及区间以下医院,地、市级医院到县级医院,部级医院到地、市级医院,因其具备技术差异性而又有技术的可接受性和可实施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类人员应采用临床教学为主,学术讲座为辅的教学形式,该临床教学过程体现在一对一带领基层医生坐门诊和病房查房,在一对一带领基层医生坐门诊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该基层医生的水平及行医习惯,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达到医疗和教学双管齐下的目的。而病房查房则可以按照教学医院带组查房的形式进行,每天至少1次的查房,在查房中进行知识的灌输,培养和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术讲座则不定期进行1次,内容以针对该地区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短期巡回医疗者指一个医疗小组在某地或某医院进行为期数天的医疗、教学活动,可以越级进行,但形式上建议以学术讲座为主,辅以指导查房,学术讲座的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和最新指南为主。指导查房有针对性地选择疑难、危重病人来进行。短期巡回医疗者如是针对某一特殊项目进行,如免费白内障手术,则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应针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手术的适应症与选择等进行培训,以避免项目结束后,基层医务人员在认识上没有任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