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维护;学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价值越来越关心。 特别是在这信息化、科技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个人、家庭的生活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人对于精神健康的重视,对于心理健康和维护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作为当代学员这一特殊群体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显的尤为重要。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各国的心理学专家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心理健康是指“精神卫生”,“身心健康”,“精神保健”等。在学校中,心理健康是作为一个教育用语出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的含义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而是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与社会相适应的心理状态。

美国把心理健康称为“mental health”(精神健康),这是美国社会一个通用语。每年美国政府的一些政策研究常常将“精神健康”放到有关的计划中去,美国每年的政府白皮书中总要列入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台湾把心理健康称为“心理卫生”,以取代“精神卫生”这个用词。日本近年来在学校、医疗、保健、企业等领域中十分重视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这个词使用率相当高。

美国的心理健康学家Neyes,A.P.指出,心理或精神健康的内涵是符合自我人生发展的目的,自立自强,认知显示,具有适应变化的意志以及理解、帮助他人的能力;工作具有持久性和效率性;有抗挫抗压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中能找到愉快,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等。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是消极、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3)统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4)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且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改善、变革环境,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2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如,王效道,1990;马建春,1990。)提出过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注意的是,无论心理健康标准如何,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应该辩证、全面地理解和应用。

2.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个人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2心理健康状态并非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亦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否只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

2.3处于方便的需要,虽然可以笼统地简单地把心理状态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它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种连续的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从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太重的心理障碍这样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到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无明显的心理和社会不适,直到心理健康良好,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的状况与其说是正常与异常这种类型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

2.4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概念。不同的国家、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阶层(如年龄、文化、职业、性别)需要不同的心理健康常模。

3 学员心理健康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军校学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学员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学员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最需要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衡量学员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经过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学员的智商是正常的,且总体水平会高于同龄人。衡量学员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学员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学员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3.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这是学员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学员的情绪健康包括以下内容:(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3)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情境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3.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 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水平。意志健全的学员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既不顽固执拗、轻率鲁莽、言行冲动,也不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害怕困难。

3.4人格完整。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既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学员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准是:(1)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3.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学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学员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认知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

3.6人际关系和谐。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学员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学员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学员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表现为:(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3)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4)宽以待人,乐于助人;(5)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6)交往动机端正。

3.7适应能力强。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学员,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为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这里所讲的是适应,不是被动、一味的迎合,甚至与不良风气、落后习俗同流合污,而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逃避现实,不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

3.8心理行为符合学员的年龄特征。学员是处于特定阶段的特殊群体,学员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一个学员若经常严重地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4心理健康的维护

健康心理的维护必须引起现代人的重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遭遇的问题各异,也就没有一套用于个人而皆准的方法。本文所介绍的原则和方法不见得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去做,因为生活本是一种艺术。

4.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卑自怜者、自暴自弃者和自傲自负者也并非全然不了解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也认识了自己,但却用一种歪曲的形势对待自己,既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其根子就是自卑。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不随意退却,不作自不量力之事,才能创造理想的自我,欣慰接受自己,于是可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焦虑,使人心安理得获得健康。

4.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否面对现实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客观标准。心理健康者总是能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一则他们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改造环境,以求外界现实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另则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另择目标或重选方法以适应现实环境。

4.3结交知己、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是心理健康必备条件。与人相处之时,正面态度或情绪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应多于反面态度或情绪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等。人生是美好的,与人相处有利心理健康。

4.4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学会休闲。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能体现出个人价值,获得心理上满足。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会有一种成就感。但也应合理安排休闲时间或郊游、或聚会、或参观展览等。要使休闲日丰富多彩,真正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增长知识、获得健康的时机。

参考文献:

[1]《临床心理学》 徐光兴  上海教育出版社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学校管理 教师教育 心理健康 现状成因

在学校管理中要认真分析教师的心理状况,重视教师心理保健,谨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

期待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如果能将爱洒向学生,以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潜力就会奇迹般的显现出来,而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期待效应,使一批批幼苗茁壮成长。

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却有一个“无形的杀手”,即心理虐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校园内的心理虐待主要是指教师用直接的讽刺、辱骂、体罚等,或是间接的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等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轻则导致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重则造成学生自杀身亡。

显然,如果教师缺乏健康的心理,赏罚无度、喜怒无常、冷酷无情、过于严厉,则极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可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危害程度决不亚于教学不当的教师对学生学业的危害。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关注。而作为教育管理者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所以只有尽量堵住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源头,让每位教师都担当起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医生的重任,才能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心理不健康”的环境中解放出来。

二、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造成教师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较低的待遇与超负荷的工作

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师资紧缺,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难怪有人形象的将教师涨工资比作火车进站,叫得响,长得慢。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普遍偏低的工资福利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理失去平衡。

2、过高期望与求全责备心理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人们通常认为,理想的教师是学识博大精深、灵魂一尘不染、行为堪称典范。这种期望使教师往往以‘清高’自居,很注重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过分追求人格的完美,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并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而自我知识结构又难以相称,难免产生自卑、焦虑和恐怖等情绪。

3、愉快教学与压抑情绪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于消极的情感一再受到压抑,日积月累,形成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

4、自我实现与壮志难酬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成绩的排序、职称的竞争等等打破了教师宁静的心态,迫使他们走出象牙塔,去追求自我实现,例如追求高层次的学历,提高科研能力等。如果一旦这些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就会心有不甘。

教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人际交往层次要求较高,往往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往往会长叹知音难觅。

三、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管理者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也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要捧出一颗爱心从事教育事业,还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其方法如下: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了解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的评价自我,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但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求全责备,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悦纳自我,即愉快地接受现实的我,这样可以使自己保持信心,避免自卑、紧张或不安全感。一个经常怀疑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担心或内疚的人,在心理上就会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状态。

2、调节情绪,保持平衡

清贫、清苦、清高可以形象地概括教师形象;工作量之大,责任心之强可谓“清苦”;“穷得象教授,傻得像博士”可谓形象地刻画教师以清贫的形象;教师是蜡烛、更是蚕、是铺路的石子、是人梯…。诸多美誉又往往使教师以清高自居。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也是社会中一分子,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感到困惑、不平衡,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这种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自身健康,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应经常进行自我疏导,保持积极的心态,其方法大体有一下几种:

宣泄,即将消极的情感释放。教师不应该把消极的情感带入课堂,以免传染给学生。但如果走出课堂,则可以暂时去掉“教师”这个标签,随意地挥洒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保健方法。例如,可以“投入”地哭一场,让痛苦伴着眼泪溜走;与知朋好友促膝畅谈,诉尽心中的不快;到舞厅茶座消遣,让音乐轻轻地按摩受伤的心灵等。

移情;即通过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使感情发生迁移,从而乐而忘忧。由于繁重的工作往往使教师感到心力交瘁,再遇上不顺心的事情,消极的情感就会一触即发。兴趣爱好是心理保健的维生素,通过它不仅可以解除疲劳,而且可以陶冶情操。

耐挫,即面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应学会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痛苦。当消极的情绪挥之不去时,不妨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增强自制力。例如,林则徐的“制怒”,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都是极好的范例。此外,宽大的胸怀,可以减弱对痛苦的感受程度。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就会保持宁静而祥和的心态。如果过分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3、乐于交往,融洽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反之,如果自我封闭,自认“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难免会有孤独与不被理解之苦。

4、投身工作,乐于奉献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3

一、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知识对学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注意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根据思维的规律正确地理解概念,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人格的发展规律,培养良好的品德,矫正不良行为。

2.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

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如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

3.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因为去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深与同学的友谊。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直到今天,心理学家们还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类似于“体温超过38℃就是发烧”这样的评价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因为心理健康缺少像生理健康那样比较精确的指标。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是处在较健康和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即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虽然如此,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是能够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习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虽然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是问题在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一直不能摆脱这些不良情绪的阴影,有的甚至产生考试焦虑、学校恐怖等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学习中也有烦恼,但是他们能明智的接受这一事实,他们会采取积极的方法来摆脱这些消极情绪。他们摆脱忧愁、恐惧的方法就是回到学习上来,认真总结学习经验,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以作为前车之鉴。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即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正常的交往能够鼓舞人的精神,培养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既有朋友,又乐于与人交往,同时其人际关系也比较稳定。当然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

3.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认识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要求之一。每个人从小起就学会与别人比较,成人也不时在提示着他们,他是比别人好还是差,是走在别人前面还是落在别人后面;同时,人们还经常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去了解自己。通过与别人相比较,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使中小学生能够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接纳自我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成功与失败,面对成败得失,成人尚且会引起情绪波动,更不用说学生了。心理健康的学生一方面有勇气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敢于接受挫折,同时又能认真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对于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特别是在不利的条件下,能够接受和安慰自己。另一方面,他们总是努力开发自身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一个人能接纳自我,就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4.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生社会适应良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的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来说,他们既有效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②行为符合社会推测。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三、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要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素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活动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的环境与气氛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平等、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个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近十来年,通过教学改革已有很多可以借鉴,如广州某中学在教改实验中设计的“三段式”课堂结构: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新课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实验结果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地发展。又如,在教学中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教师有意识地把情和知统一于教学中,使学生的识记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克服学习困难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健康;促进策略;前控制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仅是体能和技术和战术的较量,而且也是心理素质的对抗。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的成绩往往相差悬殊,这其中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战术素养和出众的身体条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超越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势必给运动员心理上带来忧郁、悲观、烦燥、惆怅等消极心理,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或比赛。因此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摆在 我们面前一个十分急迫又严肃的问题。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个体的适应客观环境的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促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的状态”。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保持心理健康对运动员的成才有着重大意义。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标准也不一样。

2 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特别是心理状态不是一个稳定的常数,变得愈加复杂和向更高层次递进。由于运动员的特殊身份,造成他们的心理变化因素增多,若处理不当,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挫折心理:运动员在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所产生心理上紧张状况和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为痛苦不堪,悲观失望,精神委靡,情绪失控,训练无精打采,成绩不提高,比赛失利。

2.2 焦虑心理: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训练比较刻苦,但比赛成绩上不去,队友、教练看不起等等,会给运动员造成一种压力,这一系列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紧张、不安、焦急、忧虑甚至恐惧。

2.3 逆向心理:运动员对运动队组织的一些活动常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特别是在训练中,不执行运动训练计划,不按教练要求去做,表现为不配合,不响应,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2.4 厌练心理:运动员由于动机的变化或受到挫折而厌倦训练,造成对技术、战术的认识水平下降,运动成绩下降,与教练员关系发生冲突等,使训练兴趣、动机消失,信念和意志降低。

2.5 嫉妒心理:

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看到其它队员成绩提高或技能进步而嫉妒,影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3 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

目前,各运动队中出现不健康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这种现象给训练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在运动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运动员中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3.1 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通过讲座、选修课等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达到提高运动员健康人格水平的目的。

3.2 开展运动员心理健康咨询:

助运动员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情绪上排除疏导运动员的感情冲突,疏导他们改善认识结构。在生活和训练中建立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为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3 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教育运动员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胸襟开阔,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拘泥于个人的感情,遇到困难和挫折能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去对待,努力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心态。

3.4 优化训练环境,活跃训练气氛。

科学研究发现,环境对人的大脑活动和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优美的训练环境,丰富多彩的训练方法,既能使运动员赏心悦目,产生一种舒适感,又能使他们心情保持愉快,缓解紧张心情和焦虑的情绪。

3.5 心理健康的调整:

教练员应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让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帮助运动员掌握一些摆脱消极心理的方法(如精神发泄法,升华法和表同法等等),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为完成繁重的学习和艰苦的训练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加强运动员赛前的心理控制

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是运动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全力以赴参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优异基础。除了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以外,在比赛前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成绩,赛前的心理控制也十分重要。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重视赛前心理控制。

4.1 形成运动竞赛的专项心理素质:

进行运动竞赛,首先要求将平时训练的心理素质转变为临场竞赛的需要。运动竞赛在运动强度上、技术动作熟练程度上以及身体负荷量上,均不同于平时训练水平,这就要求进行心理素质转化的准备性训练。

4.2 促进对比赛环境的适应:

任何比赛环境条件都是不可能等同于平时的运动训练的。不少运动员正是由于不能适应赛场上的情况而导致失利的。教练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运动员作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例如,到比赛场地进行适应性的训练,熟悉场地器材,模拟赛场环境、对手、观众、裁判以及气候等,来加快运动员的心理适应。

4.3 淡化比赛名次,减轻心理负担:

名次等一些硬性指标,对于运动员来说可以是一种动力,但是在压力过重的情况下,这种指标压力往往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想赢怕输,在比赛中患得患失。对于这种运动员,教练员要讲究一个语言的艺术,在比赛前应该尽量避免给运动员下达硬性的指标任务,从而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轻装上阵。

4.4 正确分析比赛中对手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这种优势和劣势不是指比赛的最后结果,而是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教练员应帮助运动员正确为自己在比赛中定位,充分了解对手,找出克敌制胜的方法,避免运动员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盲目性。

4.5 进行自我暗示,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自我暗示,是一种自我刺激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手段。通过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好地解决心理能量的恢复问题,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坚强的信心,确立长远的目标,更好地进行比赛。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特别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爱情,人际交往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大量的大学生因为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那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本文通过总结一些实验者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做了展望。纵观以往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马家爵事件等一系列由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A.家庭影响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作为基础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其深远。如Millikan(2002)等人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发现家庭的作用和大学生的抑郁有显著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社会化的过程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等因素,大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仍然十分紧密,大学生迟迟不能够做到“心理断乳”。首先,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父母坚定、热情、并考虑孩子的意见)、专制型(不考虑子女的要求)和溺爱型(无能的父母允许孩子为所欲为)。研究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凌四宝,舒曼,2003)。如果父母对孩子充分理解,给予温暖,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多干涉,拒绝否认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十分显著。兄弟姐妹为2个或3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差于独生子女。并且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父母离异比正常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差,并且父母离异比父母去世的大学生更为敌对(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2008)。除此之外,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关系,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等也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B.个人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同样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着光环效应,成为大学生的青年人一般都会经历很多的成功,也受到过很多赞美,因此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往往会偏高。如果在实际生活中,周围的一些客观评价与他们的自我认识产生了不一致,他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造成心理失衡。其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时期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不同个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就容易心理失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诱发心理疾病。此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学习的压力容易带来负性情绪,并且大学生的情绪处于比较复杂的时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弱,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个体的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有稳定的情绪,热爱生活。C.社会影响因素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很少,在当今的社会竞争压力下,理想主义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破灭。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好,而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更好地利用社会支持有益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发展及生活的各方面都时时刻刻与这个社会发生着紧密的联系,人的成长离不来社会的支持(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建设中,宿舍管理和宿舍人际关系也同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谐共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出利他、自信的人格,有利于对学习社会经验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人孤独忧郁,甚至与人交往时产生恐惧,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引发心理障碍。D.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例如刚刚失恋的大学生有可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减缓内心的伤痛,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而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何蕊,2015)。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低头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网恋也都十分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会渐渐地将网络上那个虚拟的“自己”带进现实导致心理扭曲,严重者还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相关研究表明,个体遭遇的应激性事件影响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张晨艳,周宗奎,耿协鑫,牛更枫,2015)。这是因为应激性事件会消耗个体的心理资源,从而降低其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及适应问题。除此之外,睡眠障碍也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障碍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贪多、难以入睡等。这大多数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人际关系等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心健康。

三.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运动,网络,应激性事件和睡眠障碍等。

四.思考与展望

1.注重研究方法的局限和改进

至今为止的多数调查研究的样本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均存在不足,只有少数调查研究涉及多所高校的大学生,全国性的调查较为少见,这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而且我们还应该注重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我们同样应该注重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不同的测量方法综合运用,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加以运用。

2.注重做发展研究和干预研究

如果能够在研究中对同一批大学生跟踪两年到三年,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对被试进行干预,然后对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将会更加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3.注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目前大学生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的认识还不全面,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情绪调节,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各高校都应该开设心理课程,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MillikanE,WamboldtM.Z.,BihunJ.T.PerceptionsoftheFamily,Per-sonalitycharateristics,andadolescentinternalizingsymptoms.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2,41(12):1486-1494

[2]凌四宝,舒曼.(200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3):91-94.

[3]曾美英,晏宁,于,卢丹蕾(2008).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31(3):597-601.

[4]程素萍,张潮,贾建荣(2009).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35-37.

[5]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2007).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27(5):41-47.

[6]何蕊(2015).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社会体育学.22(5):187-188.

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6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其目的是进一步引起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体育锻炼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矛盾,并将个人的心理发展为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4.与现时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证明,目前我国大学生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紧张等几个方面,而且心理障碍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国家教委曾对121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20%;中国纺织大学统计,近年来该校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中,60%是心理方面原因造成的。

三、体育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

(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在校大学生常因各种原因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二)提高智力的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消除疲劳。大学生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则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放松。

(六)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

(七)协调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与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八)控制应激水平。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和刺激做出的反应。研究显示,有规律的,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产生积极的应激,也是消极应激的缓冲器,坚持游泳,自行车和慢跑等有氧运动是减少应激最有效的方法。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明确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有关心理训练的知识和方法;2.实施健康教育;3.教学生讲究心理卫生。

(二)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条件,运用多种形式有趣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深度的愉悦体验。

(三)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要重视了解熟悉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特征,利用体育竞赛特点来磨练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

(四)加强体育教学的互,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营造一个融洽祥和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对症下药,选择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的健身手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如对性格内向,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鼓励其多参加公开性的激烈比赛,特别是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赛;对遇事急躁,易冲动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慢跑、打太极拳等项目的体育锻炼。凡此种种,都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总之,学生心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非单靠德育工作或某一学科工作就能够改善,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的效果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相互配合,弥补不足,共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