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旅游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1
一、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必然性
浙江是我国风景旅游资源大省,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浙西、浙东、浙南、浙北、浙中五个风景旅游区。在五个区域中,浙西与浙中无论在地理位置、交通状况、风景特色及民俗风情上均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1990年以前,浙西与浙中的风景旅游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浙西线以杭州市为集散地,依托320国道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水上航线开展旅游活动,是浙江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而浙中区相对来说处于温冷地带,是以金华市为中心集散地,依托330国道和浙赣线开展小范围的旅游活动。1990年之后,民间的风景旅游协作开始逐步形成,到1994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这种较大区域的风景旅游协作使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协作集团应运而生。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协作集团的成立也标志着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区域协作进入了正常轨道。
旅游线有热线、温线和冷线之分。随着新旅游点的开发、老景点的深化以及游客需求的变化,热、温、冷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从浙中、浙西区域来说,浙西线自1980年起一直就是浙江旅游的热点,但自1992年开始,我国相继推出了’92中国旅游友好观光年,’93中国山水风光年,’94中国文物古迹旅游年,’95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等专题旅游活动,使得该区域内每年均形成一些主题热点。浙中线逐渐地“热”起来,并大有与浙西线并驾齐驱之势。同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诸葛镇、黄大仙故里、大慈岩、千岛湖、富春江小三峡、天目溪漂流等为主的新旅游热点,已经取代由瑶琳仙境、灵栖洞天、兰溪地下长河、金华双龙洞、杭州灵山幻境等溶洞组成的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多个热点组成的新旅游热线。如:1995年初,浙江省各大旅行社联合推出杭州——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千岛湖——大慈岩——诸葛镇——兰溪、金华黄大仙道观——义乌小商品市场旅游线,就是顺应旅游形势变化而形成的区域协作。这条新旅游线不仅将自然山水、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的旅游热点连在一起,而且把浙西、浙中完完整整地拴在一起,以热线带温线,以温线促热线,构成浙西、浙中多方位的协作体系。
纵观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近几年来,浙中在社会经济、交通和旅游环境上的变化幅度很大。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浙中各县、市经济迅速腾飞,东阳建筑业、义乌小商品市场、兰溪家电和化工工业、永康的五金工业等在全国均有影响,使得浙中地区成为浙江的富庶之地;从交通发展角度来说,随着金温铁路的投资建设、浙赣铁路复线的竣工、义乌机场的开通、330国道的拓宽,交通状况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在旅游环境上,浦江仙华山、金华观(黄大仙道观)、兰溪诸葛镇和黄大仙故里、金华斗牛、武义龙潭背等新景点的开发,有力地提高了浙中地区的知名度……相比之下,浙西的发展状况较为一般,这样,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便成为必然。
二、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具体内容
1.共同探索风景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由于风景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参差不一,加上人们对风景旅游业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在省、市、县级出现了多种管理方式。就浙西、浙中而言,就呈现出四种管理体制。一是小政府体制,即在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一定级别的政府机构,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二是政府代管型,即由一级政府设立一个机构,并由政府委任机构负责人来行使管理权。三是行业协会型,如:义乌市、东阳市;四是混合管理型,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与民间的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协作集团应对以上四种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以期建立起既享有充分权力又机构精简,能快速反映与决策的管理机制来适应市场竞争。
2.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联合开发风景旅游资源。协作集团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配置,联合开发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以减少开发中的盲目性,避免因重复建设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浙西、浙中风景旅游资源状况,目前可以联合开发的风景点和旅游项目有:
(1)三国文化观光游。富阳的王洲和龙门古镇、建德梅城镇、兰溪诸葛镇等都与三国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王洲是孙权的祖居地,龙门古镇是孙权后裔的最大居住地,保存着十分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梅城镇是孙权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所,诸葛镇是诸葛亮后裔居住地,保存着八卦布局的古建筑群……这些景点单凭各自县市的力量是无法深度开发并成为拳头产品的,只有依靠协作集团作联合开发,并推出整条线路,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
(2)“渔家乐”民俗旅游。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是以水体为主的旅游线,鱼文化历史渊源流长。桐庐、建德梅城“新安江渔民水上婚礼”,千岛湖鱼乐节已相继开发,但均没有形成市场。依据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的地理环境,在建德“渔家乐”项目以“做一天富春江渔民”为主题,融参与性、娱乐性和观光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它的开发,既可与桐庐、淳安千岛湖鱼乐节构成体系,又可带动整个富春江小三峡的开发,推动浙西、浙中地区的国际旅游业,可谓一举多得。
(3)黄大仙文化寻根游。“黄大仙”在港澳台地区及华侨聚居地是作为“财神”供奉的,有深远的影响。他原名黄初平,得道之前生活在兰溪、金华一带,现金华、兰溪一带仍流传着他的各种传说。今年,浙江省旅游局把“黄大仙”作为民俗风情游的招牌,可见,“黄大仙”的旅游价值是很高的。金华、兰溪两市应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把“黄大仙”的文章做足、做透。建德、桐庐等县市可在规划、建设上给予支持,而永康、义乌可在资金上给予协助,力求该产品的质量达到上乘水平。
(4)水上活动和度假旅游。浙西、浙中地区宜于开展水上活动和度假的范围很广,这是好事。但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急功近利式的建设,各地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如:桐庐的水上活动以天目溪漂流为特色,做得有声有色有影响,突出了野趣;淳安的水上活动则应放在广阔的千岛湖水面和水下,水面建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水下可开展“潜大艇游淳安古县城”的旅游项目,以突出参与性和娱乐性;建德以鱼文化为主体开展水上活动,以突出民俗文化;诸暨五泄以观光游览为主,兰溪以水上餐厅为主,富阳以游泳场为主。度假区建设也一样,竞相仿造的结果无疑是慢性自杀。
3.合理组织旅游线,共同宣传促销。在浙江,以杭州为中心可辐射五条旅游线。即东、西、北中五条。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安徽黄山线,是国内外闻名的浙皖名山名水旅游线,已被旅游界和游客所认同。而杭州—五泄—浦江仙华山—金华—永康方岩—缙云仙都—温州雁荡山旅游线,在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实际上并未形成。因此,浙中、浙西区景旅游区域协作在贯彻“热线带温线,温线促热线”的原则基础上还需合理组成一些有特色的旅游线,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些特色的旅游线,包括专线游和专题游两种方式。每一条旅游线路的组织,都要求协作集团做好各地旅游部门、风景点、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精心安排。
旅游线路确定后,就是宣传和促销的问题。宣传和促销的原则是“共同宣传,联合促销”。在这里,有三点认识必须统一。一是集中人力、财力;二是选定客源市场;三是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协同作战。集中人力、财力的目的是共同编制发行导游图、明信片、风光录像带等宣传资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选定客源市场是确定该产品的外在吸引力和竞争力,目的是通过宣传促销,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统一组织,统一行动是指应以浙西、浙中为一盘棋,各县、市要协同努力,避免“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棋”。通过联合宣传促销,可以扩大整体区域和线路的知名度,提高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共同开发旅游商品。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日益明显,并且对商品的种类、档次、质量的要求愈求愈高。浙西、浙中地区虽有一定量的旅游商品,但存在着“五少”问题,即:数量少,花色品种少,有地方特色的少,自己生产的少,高档次的少。
旅游购物是旅游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浙西、浙中地区,游客花费在购物上的费用并不多,尽管有全国闻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诸暨珍珠市场,但经销的旅游商品大多不是本地生产,或者工艺不够先进,或者难以携带。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协作集团要把旅游商品开发放在重要的议题上来,立足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工艺技术和剩余劳动力,大力生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旅游工艺品类、食品类、文化文具类、日用品类、玩具类等等。同时,还要对老产品进行更新改造,注重实用性、纪念性、艺术性和轻便性的结合。各县、市的旅游部门均应有自己的旅游商品厂家,通过协作集团统一布局销售网点,以促进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培育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
除此以外,协作集团还可在互送客源、旅游交通、旅游价格、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多方面的协作,以改善整体旅游环境。
三、区域协作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2
大香格里拉的区域广阔,可以将它视为五个板块,一是以丽江为中心的南部板块;二是以康定为中心的东部板块;三是以四川的攀西地区为主的东南板块;四是以林芝、昌都为主的西部板块;最后是涵盖石渠、若尔盖等的北部板块。现在的大香格里拉区域,还处在丽江为主的南部板块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形成了大香格里拉的南部门户;可一个区域要全面发展,不能只有一个入口,也不能只有一个亮点。按照经济学的点轴式发展理论,大香格里拉需要,也必然有其他发展极点的带动,随着未来大香格里拉区域基础及配套设施的改善,应该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第一是丽江、香格里拉县一带南部板块的发展。第二是以康定为中心的东部板块的发展,将以成都到康定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车为标志。第三就是整个大香格里拉东部、南部、东南三大板块的互动发展。这将以丽攀高速、稻城机场,康定至丽江、攀枝花至稻城、稻城至西昌几条公路的开通和提升为前提。第四个阶段是大香格里拉东西部的互动。目前的康藏地区是远离中心地带的边陲地区,虽然资源富集但却很不发达。实际上已经成了当下中国进入条件最差因而也是最为封闭的地区。当川藏线通车后,沿铁路这个发展轴,这个区域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第五个阶段是北部板块的发展。它是有名的格萨尔王故里,康巴文化最纯正的地方。在大香格里拉其它几大板块的带动下,北部板块才会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整个大香格里拉区域的整体提升。
二、大香格里拉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
大香格里拉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观光———休闲———体验的发展之路,也必然会产生一个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目前大香格里拉南部板块,已经进入了休闲体验旅游这一阶段;与之相对应,停留时间段、花费少的观光旅游就不应该再是重点,就该主要在休闲、体验的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区的质量和档次。而传统的观光旅游就应该转移到以康定为主的东部板块和攀枝花凉山所在的东南板块。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瓶颈,将传统的观光客吸引到东部和东南部,先实现游客量上的提升;在量变的同时,做好向休闲旅游发展的准备和过度;等如象川藏高速、铁路开通这种战略机遇来临的时候,就要逐渐将观光旅游的重心转移到川藏沿线的新兴旅游景区去,在东部板块和东南板块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如上所述,大香格里拉地区将会有一个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的大体顺序,那就是南部———东部———东南部———西部———北部这样一个脉络,通过南部的表率和带动,东部和东南部的突破发展,再到西部和北部的整体打造开发,整个大香格里拉区域就能这样一步步科学有序发展起来了。
三、大香格里拉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举措
要实现上述理想的状态,需要一些实在的重大项目来推动规划落地,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一)基础项目推动。经济学里有一个木桶效应,指的是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大香格里拉区域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基础设施。相比丽江,大香格里拉的北部,东部,西部很多地方还很落后,而重重之重就在于道路交通。首先要加快川藏线建设的进度,实现大香格里拉东西板块的“资源大流通”,有效改变当前不临边,不沿海,远离中心城市,不通高速公路的交通瓶颈;围绕铁路发展轴,带动起周边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其次是通过公路,形成若干环线。大香格里拉区域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干线,一是中间的国道318,二是昆明到丽江到香格里拉的公路,两条路互不相交,造成了北部板块和南部板块的相互割裂,需要一条有代表性的道路,即传说的洛克之路将这两个板块串联起来,来加强大香格里拉地区的联系。同时,通过内部的一些支线网络形成若干环线,串联甘孜、凉山、攀枝花、丽江四个区域,丰富大香格里拉的旅游产品线路。还需要加快机场的建设,如稻城机场和区域其它机场的建成,就将形成各个支线机场辐射整个大香格里拉的格局,形成更加丰富的旅游线路,延伸更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各个板块的共同发展。
(二)旅游项目带动。大香格里拉的生态是很脆弱的,一个失败的项目可能毁掉一个世界级的资源,要通过一些有带动性的旅游项目,形成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搞服务,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为核心的格局。利用这样的项目,促使项目地的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迅速地调整,带来实惠。另外,需要引进有品牌号召力的项目,规模不一定大,但是品牌性一定要强,能达到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效果。例如丽江的悦榕庄,放在丽江这个大环境来说,体量并不大,可是对区域形象的提升和游客群体的扩大有着很多的好处,一下子能把丽江的游客群体从原来的白领、小资,提高到富商、名人的层次。
(三)文化项目创新。大香格里拉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形成产品,打开市场的不多;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现代产品,在传统宗教中融入现代文化。亟待解决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引入国际元素、体验元素、休闲元素,提高居民和地区的文化水平和开放视野,在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影响力这些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大香格里拉的几个板块都应该打造自己的突出文化剧目,培育国际知名的表演艺术家;进而在大香格里拉这个区域,集中全区之力打造一两个世界级的文化精品,反映大香格里拉整体的魅力。这样游客到大香格里拉任何一个板块旅游,都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精品对整个大香格里拉有个整体印象,进而产生到其它区域旅游的动机。此外,通过文化项目的带动,会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需要各类型的文化从业人员,为大香格里拉地区缺乏旅游开发条件地区的居民开辟就业条件,他们就有机会从参与者和劳动者的角度,参与到大香格里拉区域建设中来,以实现区域内的全面发展。
四、大香格里拉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政府要在整合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旅游发展投入机制,支撑旅游业发展,并积极推动旅游政策贯彻落实,保障旅游用地需要。
(二)资金扶持。资金扶持的首要方面是基础项目、旅游项目、文化项目,特别是交通、水利、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需要靠政府投入。另外如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三农项目、民生项目、低碳项目、环保项目等,投入时间长,见效慢,但是对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
(三)线路统筹。要使大香格里拉区域目前几个板块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就必须用线路统筹的理念来将各个板块串联起来,以线路为龙头,景区(旅游区)建设与旅游线路统筹开发并重,形成综合协调抓旅游的工作机制,优化旅游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宣传促进。“香格里拉”旅游形象及其市场感召力是该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依托。该品牌形象也就成为相关省区区际合作的基础。“香格里拉”应该作为一个跨三省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品牌的打造,通过营销来推广价值,激发起游客内心中的出游欲望。
五、小结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3
一、我国节庆旅游的发展趋势
节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即包含着人们的娱乐和休闲成分,又昭示着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节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节庆旅游也随之兴起。节庆活动已经从节庆文化延伸到节庆经济进而扩展成节庆旅游产业,且其产业链在不断拉大。
目前,我国节庆旅游产业发展大体呈现四大趋势:
(一)广阔的辐射效应。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通过中外节庆活动的解说、交流、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世博节庆活动效应。中国很多节庆可以通过世博平台吸引国际观众、传播节庆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在时空维度上与世博主题达成共鸣。
(二)显著的文化效应。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节庆活动特征、内涵及影响方面认识的逐步加深,国内的诸多节庆开始以挖掘节庆文化主题,弘扬文化文明,拉动国内内需市场,深化城市旅游业发展为特征的新型节庆理念。同时,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也将给我国的节庆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节庆文化的张力正在逐步被众多游客群体所认同和接受。
(三)逐渐放大的区域效应。
一些有着明显区域特征的节庆,形成了一股节庆旅游风潮,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城市节庆成为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认知度、美誉度的同时蓬勃壮大发展的区域节庆也开始为当地招商引资、拉动需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节庆产品外销和缓解就业等问题提供了多维度的选择机会,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力量。
(四)深远的经济效应。
节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使区域经济快速成长,且使旅游活动赋予文化主题、更有互动性、体验性和影响力。区域节庆活动在培养参与者的旅游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使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形成庞大的文化活动消费群体,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节庆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一)对区域品牌的影响
区域品牌的形成有助于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节庆旅游能够很大程度形成节庆区域品牌。在结合旅游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特色与地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旅游节庆常年的宣传和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与市场优势的特色产品和品牌,并通过横向纵向的拓展使区域的产业链得到延伸最终促成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图1。
(二)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在各项节庆活动安排中,均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区域文化的要素,例如表演中歌舞、开闭幕式的特色表演、甚至节庆活动中涉及到的食宿等方面,都是以地域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的,展现了区域文化的风采。
在旅游期间,游客通过观赏与参加节庆安排的项目,能对很多平时鲜见的文化元素、区域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等进行系统了解,对文化进行了保护与宣传,对文化传承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游客作为节庆期间消费的主体,从交通花销到食宿,再至节庆期间的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参与,都促进了节庆旅游期间的市场消费的流量流速,区域特色的美食和具有纪念性意义的礼品等节庆旅游产品都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成为了节庆期间区域经济流动的助推器。
此外,在节庆举行期间,节庆举行场所及该地域(包括饭店、土特产店,旅馆等),都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区域居民的就业量,为区域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减少了当地就业压力。
三、节庆旅游的完善措施
(一)测评区域形象
合理的区域形象是测评是掌握区域形象特征、效应和传播效果的关键,所以区域形象测评是完善区域形象的重要环节,还要对于有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或传闻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疏导和修正区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让区域的节庆作为一个吸引眼球的旅游项目品牌,打响广告宣传,完善区域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二)结合区域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游客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素质都在提高,更讲究消费档次和文化品味,越来越关注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渗透和促进。文化是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特殊要素,是区域的精髓,所以节庆旅游应注重结合区域文化,才能打造区域独特的魅力。
(三)开发区域产品
在节庆期间,应开发相对集中的、品种齐全的、代表性强的特色型产品市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一定深受游客欢迎,故应将区域产品的特色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要深入挖掘区域独一无二的产品种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和消费,也是商人投资、企业建设的契机。争取在做足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激发消费者强烈的主观购买意向,制定一定的消费流程,形成一系列的经济开发链条,成功的通过产品实现区域文化宣传,经济发展等效果。
四、结语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4
一、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必然性
浙江是我国风景旅游资源大省,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浙西、浙东、浙南、浙北、浙中五个风景旅游区。在五个区域中,浙西与浙中无论在地理位置、交通状况、风景特色及民俗风情上均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1990年以前,浙西与浙中的风景旅游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浙西线以杭州市为集散地,依托320国道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水上航线开展旅游活动,是浙江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而浙中区相对来说处于温冷地带,是以金华市为中心集散地,依托330国道和浙赣线开展小范围的旅游活动。1990年之后,民间的风景旅游协作开始逐步形成,到1994年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这种较大区域的风景旅游协作使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协作集团应运而生。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协作集团的成立也标志着浙中、浙西风景旅游区域协作进入了正常轨道。
旅游线有热线、温线和冷线之分。随着新旅游点的开发、老景点的深化以及游客需求的变化,热、温、冷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从浙中、浙西区域来说,浙西线自1980年起一直就是浙江旅游的热点,但自1992年开始,我国相继推出了’92中国旅游友好观光年,’93中国山水风光年,’94中国文物古迹旅游年,’95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等专题旅游活动,使得该区域内每年均形成一些主题热点。浙中线逐渐地“热”起来,并大有与浙西线并驾齐驱之势。同时,以义乌小商品市场、诸葛镇、黄大仙故里、大慈岩、千岛湖、富春江小三峡、天目溪漂流等为主的新旅游热点,已经取代由瑶琳仙境、灵栖洞天、兰溪地下长河、金华双龙洞、杭州灵山幻境等溶洞组成的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多个热点组成的新旅游热线。如:1995年初,浙江省各大旅行社联合推出杭州——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千岛湖——大慈岩——诸葛镇——兰溪、金华黄大仙道观——义乌小商品市场旅游线,就是顺应旅游形势变化而形成的区域协作。这条新旅游线不仅将自然山水、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的旅游热点连在一起,而且把浙西、浙中完完整整地拴在一起,以热线带温线,以温线促热线,构成浙西、浙中多方位的协作体系。
纵观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近几年来,浙中在社会经济、交通和旅游环境上的变化幅度很大。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浙中各县、市经济迅速腾飞,东阳建筑业、义乌小商品市场、兰溪家电和化工工业、永康的五金工业等在全国均有影响,使得浙中地区成为浙江的富庶之地;从交通发展角度来说,随着金温铁路的投资建设、浙赣铁路复线的竣工、义乌机场的开通、330国道的拓宽,交通状况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在旅游环境上,浦江仙华山、金华观(黄大仙道观)、兰溪诸葛镇和黄大仙故里、金华斗牛、武义龙潭背等新景点的开发,有力地提高了浙中地区的知名度……相比之下,浙西的发展状况较为一般,这样,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风景旅游区域协作便成为必然。
二、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区域协作的具体内容
1.共同探索风景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在我国,由于风景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参差不一,加上人们对风景旅游业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管理体制较为混乱,在省、市、县级出现了多种管理方式。就浙西、浙中而言,就呈现出四种管理体制。一是小政府体制,即在风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一定级别的政府机构,行使政府管理职能。二是政府代管型,即由一级政府设立一个机构,并由政府委任机构负责人来行使管理权。三是行业协会型,如:义乌市、东阳市;四是混合管理型,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与民间的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协作集团应对以上四种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以期建立起既享有充分权力又机构精简,能快速反映与决策的管理机制来适应市场竞争。
2.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联合开发风景旅游资源。协作集团要站在宏观的高度,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配置,联合开发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以减少开发中的盲目性,避免因重复建设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浙西、浙中风景旅游资源状况,目前可以联合开发的风景点和旅游项目有:
(1)三国文化观光游。富阳的王洲和龙门古镇、建德梅城镇、兰溪诸葛镇等都与三国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王洲是孙权的祖居地,龙门古镇是孙权后裔的最大居住地,保存着十分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梅城镇是孙权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所,诸葛镇是诸葛亮后裔居住地,保存着八卦布局的古建筑群……这些景点单凭各自县市的力量是无法深度开发并成为拳头产品的,只有依靠协作集团作联合开发,并推出整条线路,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
(2)“渔家乐”民俗旅游。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是以水体为主的旅游线,鱼文化历史渊源流长。桐庐、建德梅城“新安江渔民水上婚礼”,千岛湖鱼乐节已相继开发,但均没有形成市场。依据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的地理环境,在建德“渔家乐”项目以“做一天富春江渔民”为主题,融参与性、娱乐性和观光性于一体,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它的开发,既可与桐庐、淳安千岛湖鱼乐节构成体系,又可带动整个富春江小三峡的开发,推动浙西、浙中地区的国际旅游业,可谓一举多得。
(3)黄大仙文化寻根游。“黄大仙”在港澳台地区及华侨聚居地是作为“财神”供奉的,有深远的影响。他原名黄初平,得道之前生活在兰溪、金华一带,现金华、兰溪一带仍流传着他的各种传说。今年,浙江省旅游局把“黄大仙”作为民俗风情游的招牌,可见,“黄大仙”的旅游价值是很高的。金华、兰溪两市应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把“黄大仙”的文章做足、做透。建德、桐庐等县市可在规划、建设上给予支持,而永康、义乌可在资金上给予协助,力求该产品的质量达到上乘水平。
(4)水上活动和度假旅游。浙西、浙中地区宜于开展水上活动和度假的范围很广,这是好事。但要避免重复建设和急功近利式的建设,各地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如:桐庐的水上活动以天目溪漂流为特色,做得有声有色有影响,突出了野趣;淳安的水上活动则应放在广阔的千岛湖水面和水下,水面建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水下可开展“潜大艇游淳安古县城”的旅游项目,以突出参与性和娱乐性;建德以鱼文化为主体开展水上活动,以突出民俗文化;诸暨五泄以观光游览为主,兰溪以水上餐厅为主,富阳以游泳场为主。度假区建设也一样,竞相仿造的结果无疑是慢性自杀。
3.合理组织旅游线,共同宣传促销。在浙江,以杭州为中心可辐射五条旅游线。即东、西、北中五条。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安徽黄山线,是国内外闻名的浙皖名山名水旅游线,已被旅游界和游客所认同。而杭州—五泄—浦江仙华山—金华—永康方岩—缙云仙都—温州雁荡山旅游线,在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实际上并未形成。因此,浙中、浙西区景旅游区域协作在贯彻“热线带温线,温线促热线”的原则基础上还需合理组成一些有特色的旅游线,以参与市场竞争。这些特色的旅游线,包括专线游和专题游两种方式。每一条旅游线路的组织,都要求协作集团做好各地旅游部门、风景点、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精心安排。
旅游线路确定后,就是宣传和促销的问题。宣传和促销的原则是“共同宣传,联合促销”。在这里,有三点认识必须统一。一是集中人力、财力;二是选定客源市场;三是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协同作战。集中人力、财力的目的是共同编制发行导游图、明信片、风光录像带等宣传资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选定客源市场是确定该产品的外在吸引力和竞争力,目的是通过宣传促销,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统一组织,统一行动是指应以浙西、浙中为一盘棋,各县、市要协同努力,避免“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棋”。通过联合宣传促销,可以扩大整体区域和线路的知名度,提高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共同开发旅游商品。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日益明显,并且对商品的种类、档次、质量的要求愈求愈高。浙西、浙中地区虽有一定量的旅游商品,但存在着“五少”问题,即:数量少,花色品种少,有地方特色的少,自己生产的少,高档次的少。
旅游购物是旅游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浙西、浙中地区,游客花费在购物上的费用并不多,尽管有全国闻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诸暨珍珠市场,但经销的旅游商品大多不是本地生产,或者工艺不够先进,或者难以携带。浙西、浙中风景旅游协作集团要把旅游商品开发放在重要的议题上来,立足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工艺技术和剩余劳动力,大力生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旅游工艺品类、食品类、文化文具类、日用品类、玩具类等等。同时,还要对老产品进行更新改造,注重实用性、纪念性、艺术性和轻便性的结合。各县、市的旅游部门均应有自己的旅游商品厂家,通过协作集团统一布局销售网点,以促进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培育旅游商品市场的发展。
除此以外,协作集团还可在互送客源、旅游交通、旅游价格、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多方面的协作,以改善整体旅游环境。
三、区域协作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5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成都市;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助力。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层面所涉及的产业十分广泛,直接拉动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经济增长;此外,旅游这一行为需求加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间接促进了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使产业经济更具有规模化效应。
一、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基本理论
(一)旅游业特点与界定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为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而派生的一系列相关行业。旅游业具有开放性,近年愈来愈热的国际旅游活动带动了国际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国家间的收入和创汇效应,此外旅游业还具有关联性和敏感性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区域所生产的物质与劳务的数量。区域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大指标,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和发展可以拉动地区的收入效应、就业效应等一系列效应,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快速增长。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具有关联带动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不断追求一种优化的享受,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就是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的更高一层的追求,旅游需求刺激了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旅游市场则进一步带动了资本的市场运转效率。
二、成都市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基础与优势
1.成都市旅游业现状
从近十年成都市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成都市的支柱性产业,旅游的特性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餐饮和交通行业的发展。成都市的旅游城市形象十分优秀,其对旅游资源的掌控和开发尺度把握得非常到位,成都的著名旅游景点很多(如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等),其对景点的开发都是基于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进行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旅游的本真性。
2.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旅游经营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人、景、媒介三个方面的把握,人的需求和实现这一需求的行为拉动一个产业的系统化发展(同时直接间接的促进派生产业的发展),旅游业需要基本的有特色的资源作为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传统媒体则提供品牌塑造这一渠道。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旅游经营最基础的三方面发展成熟,且其自身提供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股人潮,本身的文化底蕴也对外流露出神秘的吸引力。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1.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
成都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市被誉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是西南地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成都天府软件园是目前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软件园区,而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则最有效的达到了就业的内销。成都市自身优势达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三效合一,其优越的内部条件带来了强大的招商力度,使产业优势趋向明显。
2.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近两年,国家各方面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顺时展潮流提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的发展方式。新理念的提出和政策的下发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传统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更多元的呈现方式,出现了“B to C”、“C to C”等商务发展方式,在这一改变的冲击下,商品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都作为西部的战略执行高地,顺应号召综合运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进行经济的多模式发展。
三、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制约因素
旅游I作为一个涵盖多要素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度的综合性产业,在市场机遇和政府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呈现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但在不断创益和塑造的进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需要进行长期的斟酌检验。
(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经济效益较差
目前,各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雷同,缺乏特色,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操作愈加透明化,旅游业在这一影响下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游客的眼光越加挑剔,更多的选择通过互联网购买世界各地的旅游产品。传统的产地产品外销形式受到严重冲击,这一竞争压力下,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势必会被淘汰,也将带来经济效益的下滑。
(二)旅游体制结构落后,活动营销失衡
旅游业受到国家的高度保护,国家出台众多针对旅游经营的政策文件,国有企业在旅游行业占据经营特权,这使旅游的引进和激励机制逐渐偏离主题路线。除此之外,旅游作为无实体消费模式,游客只能通过感官进行消费评价,在旅游品牌的塑造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这一失衡的状态下,还缺失了对旅游活动的营销策划和宣传,造成旅游经济整体规模的萎缩。
区域旅游发展范文6
[关键词]区域旅游;长三角;合作;梯度发展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互补性强
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长三角除具有很强吸引力的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外,旅游合作的各方都具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旅游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园林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融合于长三角区域,相得益彰,为开展观光、度假等各种特种旅游以及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客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被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地区占一半。长三角经济实力的加强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可供任意支配的收入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消费连年增长。同时由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各组成要素发展状况良好,旅游专业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比较发达,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从长三角内部区域来看,各城市可以互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旅游发展空间巨大。
(三)民营旅游企业发展迅速
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不断扩张的趋势,根据2004年500强民营企业名录统计,长三角所占比例高达53.6%。虽然目前大部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但民营资本正逐步转向投入到第三产业,投入到旅游业。开元旅业集团与宋城集团这两个综合性的旅游企业集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力,已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榜样。一些专业性的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势头也颇为迅猛,长三角荣居2005年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之列的旅行社大部分都为民营企业。不仅如此,在这场以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投资大戏中,除了以旅游为主业的旅游投资集团,不少在其他产业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正在成为新的主角,如南都房产、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新军。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国际旅游市场薄弱
从上述比较分析可知,长三角在国际百强旅行社和总体入境旅游者人均花费情况上较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入境旅游接待量上却不敌珠三角地区(见表-1),在人均天消费上不敌北京(见表-2),国际旅游市场相对薄弱。虽然这其中有珠三角地区区位条件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与长江三角区域共同进行海外宣传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力度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长三角地区在涉及联合促销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方面只停留于理论探讨阶段,实践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上海、杭州为各自的国际旅游形象、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均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而在联合促销的问题上和区域内其他旅游城市一样只停留在“面”上。
(二)区域旅游合作有待深化
自1988年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合力兴办“江浙沪旅游年”开始,两省一市旅游区域合作的想法已经初步形成。2003年7月,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及安徽黄山市签署《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构建中国首个无障碍跨省市旅游区,其合作的内容涉及“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环境一体化”等六个方面。然而其推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地方利益保护”的作用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始终停留在政府号召的层面,真正促进旅游业跨区域的方法不多,合而不作或者作而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没有取得实际性的进展。
三、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新启示
(一)推进合作的内容由“量”向“质”转变
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到目前为止,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内容虽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影响甚至伤害到局部利益。因此,各合作成员要以区域利益的大局为重,着重推进已经达成合作协议的合作内容向实质性的方面发展,循序渐进,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合作内容的“量”,而忽视合作内容的“质”。
(二)以规划统领区域旅游发展,整合资源优势
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与互补性相对较强,要想充分发挥长三角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共同协商、科学思考区域旅游发展大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三)完善梯度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产品是满足游客一次旅游活动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是一切旅游活动的基础,也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的旅游产品已逐步从以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产品、度假产品、体验产品和主题文化产品共同发展的局面转变。长三角地区旅游市场广阔,需求层次多样化,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大环境的作用下,长三角区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梯度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低端、中端、高端各种档次的产品等,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需求。
(四)发挥民营资本的集中优势
根据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进一步地加快,而民营企业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制度下,作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正呈强烈的扩张趋势。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民营旅游企业逐步转变为“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现代旅游企业,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此,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发挥其民营资本的优势,积极促进民营资本介入旅游产业。同时,从旅游产业的生产力布局原理出发,民营旅游企业集团的资本也不应只局限在某一行政区域内,而是应该把旅游企业集团发展的视角放在长三角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冲破地域的限制,对更大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样既可以降低民营旅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企业的扩张,又利于区域旅游经济基础的协调发展。
(五)抓住机遇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长三角区域旅游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地发挥“机会效用”、“顺游效应”。长三角可以借助cepa的签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的召开,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将国际客源吸引和转移到长三角区域,扩大国际客源市场。在此,长三角地区可以考虑从内部组成城市的国际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国际旅游促销专用基金,用于长三角整体的国际促销,树立鲜明、深刻的长三角旅游整体形象,避免宣传促销各自为政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第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张辉.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环境、制度与模式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琛.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