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创设

创新思维是较为难以捉摸的心理过程,它能让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奇迹。现在的家长和教师都把幼儿学习知识为重点,而忽略了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幼儿上小学以后,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幼儿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模式。其实,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远比教给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重要得多。当然,学前期幼儿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能力受生理和心理年龄的限制,但是对于3岁的幼儿来讲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在生活和教学中能运用多种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地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使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好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总结以下:

一、创新思维能力从小抓起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应从小开始。因为幼儿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3岁幼儿的思维是很直接的,整个幼儿期,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刚刚萌芽。据此,培养学前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考虑到幼儿思维的行动性、形象性,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幼儿从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后在不知不觉中会表现出来。

二、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的思维活动

幼儿一日的生活都是在幼儿园里进行的,如果教师你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状况来问幼儿,幼儿就能在你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幼儿的思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例如:看见救护车时,教师就可问幼儿:“如果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有什么方法帮助他?”他可能会说:“我请多拉A梦来帮我,因为它有很多法宝。”“如果多拉A梦有事不能来,怎么办?”教师能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想问题,幼儿的答案一定有很多。

三、多提问

我们在课堂上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教给幼儿思路和方法为主。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知识是作为培养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培养也是离不开知识的。我们的教学里面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对于幼儿的理解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给幼儿相应的知识之后,教师一定要总结升华,变成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这种思路和方法反复强化,通过幼儿动脑、动口、动手,使这些方法和思路逐渐内化成为幼儿的思维模式。比如:在《聪明的小鸡叽叽叽》里,幼儿了解小鸡是怎样不断提出问题的句子,如:我是怎么生下来的呢?让幼儿了解胎生跟卵生的概念。小蜜蜂是怎么把花蜜酿成蜂蜜的?让幼儿认识蜜蜂如何酿造蜂蜜的整个过程。南瓜为什么长这么大?让幼儿了解南瓜的生长过程,从而了解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植物生长过程等等。幼儿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小鸡那种勇于发现问题的精神,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来引导和鼓励幼儿象聪明的小鸡叽叽叽一样,让我们的幼儿都养成一种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幼儿跟着小鸡叽叽叽的问题去寻求答案,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

四、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童年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因为发展是成功的基础;而童年更应该是游戏的,因为只有游戏才能使幼儿健康、快乐、发展!教师利用每个游戏把幼儿带入到一个有趣的情境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学习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的方法等等。如《山羊的南瓜》的游戏中,让小朋友帮助小山羊把南瓜送给它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们住在不同的地方,从路口出发,自己去送,那么送南瓜的路线就有很多种。有的走的路不重复,节省时间,节省力气。有的走来走去重重复复,既浪费时间又走得累。这个游戏我们教授给幼儿的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做事情的方法是很多种的,有的方法好,有的方法不好,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方法,进而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让幼儿比较怎么送南瓜走的路少,怎么送走的路多。

五、提供更多可操作材料

幼儿思维发展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前提,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授课时,能结合相应的教学挂图或可操作的材料来上课,幼儿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师只是说幼儿听,我想幼儿一定会坐不住也学不到知识,这样怎样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呢?因此,我在教学中会准备好上课的教具,同时提供给每一个幼儿能自己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自身操作过程中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进行小结。课后把操作的材料放在活动区角里,让幼儿在课后能进行表演。如:《图形小精灵》中,我让幼儿学习一些图形的名称,同时提供一些相应的图形宝宝让幼儿自己操作,幼儿能拼出很多不同的物体,有的是汽车、有的是毛毛虫、有的是青蛙等等。因此,教师能够提供给幼儿操作的材料,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六、通过语言活动促进幼儿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幼儿;游戏活动; 培养;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14-02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时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期。但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尽人意。本文以游戏活动为契机谈谈如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园学前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源于表现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的缩影,不但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性。

1.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因此,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为他们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的健康成长,还会对他们一生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1.1民间游戏多种多样,对幼儿身体的发展也是多样性的。奔跑、跳跃类游戏活动强度较大,活动中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幼儿心血管的发育,增强幼儿各器官的机能。例如:"三个字""跳皮筋"、"跳房"、"翻绳"、"抓石子儿"等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

1.2幼儿的身体得到了和谐健康的发展,体质也就随之增强。任何活动都会消耗体能,同样,游戏的开展,也消耗了幼儿的体能,活动后,幼儿的食欲会大大增加,吃起饭来甭提有多香了。俗话说:"吃得香、睡得着,长得壮。

1.3民间游戏活动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样就增加了幼儿感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幼儿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

2.利用民间游戏的角色、规则、动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合作能力的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社会中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体现。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是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幼儿在游戏中相互交往让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丑恶的。这就发展了幼儿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

3.1教师辅助幼儿学会分配角色。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教师要及时辅助幼儿合理协商分配角色,让他们逐渐克服不良习惯及脾气。

3.2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例如:游戏"猫捉老鼠",它的规则是,幼儿一边念儿歌"老鼠"一边一个一个从"老鼠洞"下钻过,一直念到"腊月初一"时,"猫"才可以捉"老鼠"。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

4.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蕴藏着一定的创造潜力,但这种创造潜力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利用他们的可塑性,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这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

4.1根据场地、活动区角,按照幼儿的年龄,依据游戏内容,布置有趣的场地。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都是不同的,在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的机体得到了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4.2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游戏"过家家"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纸箱、布头、毛线等废旧材料,让幼儿进行选择利用,从而孩子们会在不断的创造活动中,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装扮性,提高了游戏的层次。

4.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民间游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在玩儿中学,寓教于乐。由此,在上述一系列的综合活动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其创造力、想象力及交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不断尝试并获得成功的同时,其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总之,幼儿时期是具有巨大潜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为儿童的幸福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在这个时期为其提供充分的保护、照顾和激发,通过民间游戏促进幼儿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给幼儿健康的体魄,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而对于那些存在偏小学化现象,为了迎合家长将教学任务设置读、写、算,让幼儿从5岁孩子开始拿着小铅笔写字,算题,到了大班更是做习题,写字,几乎接近一年级的课程,放弃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离幼儿教育愈来愈远,而导致幼儿园形成"填鸭式教学""小学化""学科化"现象,定然会阻碍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幼儿时期;游戏;思维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孩子在游戏中能获得经验知识,促进认识、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游戏更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本文通过对幼儿教师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分析,具体阐述了游戏对孩子的思维养成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一、思维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一直作为幼儿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而游戏也一直被孩子所喜爱。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更能让孩子接受,并让孩子很快地融入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受到影响。思维游戏带来的不仅有快乐,同时也有让孩子在游戏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思维游戏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去观察、去思考、去实施。同时游戏中的规则也会对孩子有一个约束的作用,让孩子在游戏中,根据规则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动作或者心态,当孩子面对困难或者其他的一些情况时要怎么办,这对考验孩子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自己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行动。游戏化教学不仅需要幼儿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中间进行调节,当孩子间出现矛盾,教师要进行调节。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不仅对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还要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越来越成熟。

二、思维游戏的特点

思维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思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会考虑到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和思想的多元化,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和相对薄弱的地方,孩子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思维方面的锻炼时,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思维变通能力以及每个孩子的进步空间,注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等。这样才能达到思维游戏教学的目的。

在游戏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综合考虑,要想到孩子提高的方面,比如对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对一些突发的情况等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无压力、自由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思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创新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进行创新,使游戏更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同时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对思维游戏进行创新,使游戏能与孩子的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课堂气氛的把握对游戏的进行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时也要注意将课堂气氛烘托得轻松活泼一些,有效的思维游戏创新对孩子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1.交互式游戏

幼儿刚开展游戏的时候,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对于一些事物的分类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分辨事物类别,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进行,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一些关于不同性质的物品的卡片,例如水果类、蔬菜类、家电类、交通工具等等。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将这些卡片分给小朋友,当教师说“我现在想吃水果”,然后就要让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回答错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然后教师再让所有小朋友将自己的卡片和别的小朋友的进行交换,这样,在不断的游戏中,会让幼儿对不同种类的事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分类和认知。从简单的小游戏中帮助孩子对事物进行分类总结,会让孩子对这些事物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记忆。

2.观察式游戏

随着孩子观察分辨能力的提高,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考虑到游戏之间的不同以及对孩子的影响。思维游戏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将游戏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是为了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教师可以将一些静态事物,放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中,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例如以动画片的形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段一两分钟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仔细认真地进行观察,结束后,问孩子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然后孩子就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让孩子看一次视频,孩子就会知道答案,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3.合作式游戏

孩子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要让自己的思维反应得更快更准确才行,教师在活动中,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教师不仅要锻炼孩子的个人反应能力,同时也要考验孩子集体的合作能力,这对孩子的锻炼会更加全面。例如,教师可以将孩子两两分组,教师在前面喊口号,当教师说出“四只脚一只手”时,孩子就要按照教师规定的标准完成地上有四只脚和一只高举的小手,游戏过程中孩子就要快速地思考并进行设想和实践,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也能够增进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发生一些矛盾,也会锻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对提高幼儿的智商和情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会使教师的教学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符合这个阶段孩子的特性。

参考文献:

[1]白雪梅.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方法交流,2013(08).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 有效性 提高策略

要实现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合适的材料,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数学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一定的数学感性认识与逻辑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1.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概述

数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可以反映出自我中心与直观形象。幼儿园孩子的抽象思维处于萌芽时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多次实践才可以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数学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可以获得初步数学知识与技能。

2.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现状分析

数学操作活动包括验证性操作与探索性操作,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其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验证性操作,忽略了探索性操作,使得孩子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思维培养训练不足。教师没有认识到孩子操作活动中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性,偏重操作结果,没有为孩子提供操作过程的表述机会。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紧密联系,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操作语言表述,就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之间一定会存在差异,教师并没有重视孩子差异,而按照同一要求开展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无法满足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的认知需要。虽然幼儿时期的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教师的数学操作活动比较单一,没有注重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孩子们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3.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3.1调动学生对数学操作活动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授课,难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开展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长方形纸来对折,折叠出具有轴对称的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孩子们觉得惊奇的时候,开口问孩子们是否想要参与。这个时候,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自然会想要参与到教师为他们示范的有趣数学操作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活动的示范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可以使得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对轴对称图形的数学特征进行良好的感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

数学操作活动是实践的过程,可以对理论课程中的难点进行验证与探索。教师应该为数学教学难点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比如桌上有15个苹果,小明拿走5个,那么桌上还有几个苹果?孩子可以通过自己对题目的了解列出数学式:15-5,这一数学式的结果是多少,其算理该如何理解,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课题的操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用苹果形状的小纸张代替苹果,放在课桌上,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互相交流,探索创设情境的答案。教师在孩子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孩子对小纸张的摆法,了解孩子各自的独特思维,以便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

3.3对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进行优化

针对教师重视操作活动结果而忽视操作活动过程的现状,必须对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进行优化。教师应该根据数学操作活动的相关要求对这一活动进行合理安排,让孩子参与有序的数学活动操作。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操作形式,比如个人操作与小组操作等。教师应该确保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符合要求,有分工、活动与交流,实现操作活动的全面优化。教师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他们指导,纠正孩子在操作上存在的问题,关注操作活动反映的孩子的思维动态,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操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不但要为孩子们展示结果,加深他们的理解,还需要为他们提供操作过程的表述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形式,教师应该将操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机结合,将动手操作、思考问题与语言表述等有机结合,丰富孩子们的感知,帮助他们将知识内化,提高学习质量,优化学习效果。

3.4通过操作活动巩固知识与内化新知识

数学操作活动的真正目的是将动手操作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智力。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总结与归纳,使得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对孩子的思维进行启迪,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比如教师可以问孩子们:我们刚刚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还想不想认识其他分数呢?在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们用纸片将自己想要知道的分数表达出来,有利于他们自主对新知识进行内化。

4.结语

通过操作活动,幼儿园孩子可以慢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优化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真正达到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孟超. 浅析幼儿园数学操作方法[J]. 考试周刊,2012,43:194-195.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幼儿 创新性思维 培养 探讨

引文:脑健康的重要指标就是指的孩子的创造力,不管是科学技术的发明,还是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的每一项新成果,都与“创造”二字息息相关。目前,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人们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所以,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的现实意义非常重要。

1计算机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学校的教育主要就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的少,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课程所学到的内容和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课程很难形成非常固定的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于软件的使用以及学习,并且随着近些年软件数量的增多,很多前几年的软件也已经更新,计算机教学很难有效的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脚步。所以,只有充分的培养幼儿们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得幼儿能够有效的自觉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才不至于落后。

2计算机教学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2.1对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使幼儿的活跃思维得到激发。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幼儿的思维才能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使他们对知识和事物的认知提高。教师在幼儿教学中要给幼儿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进行探究时充分地运用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对学习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构建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从而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使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来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用鲜艳的图片、丰富的教具以及多媒体,在直观的感受中让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究,使他们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展开积极思考,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掌握,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2.2巧用肢体语言激励。对幼儿在学习中的付出,适当肢体语言的激励常常是非常简单高效的。主要包括口头表扬以及一些肢体语言,例如,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特别表扬,让大家以某某同学为学习榜样;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丝和蔼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点头示意等,这些看似普通的行为无不传递着教师对幼儿的关爱,这将会使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增加学习计算机这门学科的信心,提高计算机学习的自我成就感。

2.3创设探索情境

(1)激发求异的探索意识,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在幼儿中树立“尝试创新”的意识,鼓励幼儿不唯书、不唯上。在教幼儿制作幻灯片的动作设计时,发现幼儿们所做的作品基本都拘泥于软件自带的几种,完全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鲜有交流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幼儿作品中的亮点,展示给全体幼儿,幼儿们如醒酮灌顶,豁然开朗,热烈讨论起来,有的迅速组成小组制作起来,果然,幼儿们做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动作设计:奔跑的小鹿、星星闪烁、小溪潺潺……不胜枚举。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幼儿愿意动手尝试了,学习思路开阔了,有创意的作品也多了:并且,能让幼儿享受到创制作品成功的怡悦,认识到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这样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幼儿的求异和创新思维,让幼儿深切体会到只有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终会成功。

(2)倡导合作学习。为了在共性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各种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攻关”,让幼儿在探讨中增强创新意识。幼儿们确定主题以后,由组长根据自己组员的特点,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去采集资料,大家有的下载、有的摘抄、有的自创,忙得不亦乐乎。大型作品的创作彰显了幼儿的个性,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幼儿们的分工合作,激发了幼儿们的创作灵感和创造意识,制作技艺和提高很快,同时也正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使幼儿们的学习更趋于创新性和自主化。

2.4精心设计教与学过程,训练创造性思维

(1)设置分层任务,关注幼儿个性思维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当中可以讲幼儿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及层次,同时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分层教学,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以在较高层次上学习拓展,基础差些的幼儿可以从基本内容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能在各层次上展现出来,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功所付出的艰辛。

(2)对教学内容精选,多角度训练创造性思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不同学习内容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对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或主题尽可能地挖掘,让幼儿产生创新的冲动和萌芽。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对这些内容合理的安排,对教学顺序和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与规划,从而进一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3结语

计算机教学为它注入活力的话就需要实践创新教育,从而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屹立,这在信息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使学生的创造力被开发,进行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竞争需要的人才,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能力;培养

G613.2

幼儿园施行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学习的关键,是全面树立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针对幼儿施行的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和能力锻炼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都需要重视幼儿阅读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掘幼儿自身的心理特征,贴近幼儿自身的行为特点,来寻求适宜幼儿成长和素质能替提升的契合点,因此,应选择适宜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方式,讲求科学的培养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一、 幼儿早期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从阅读出发,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往往能够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并逐渐会形成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好奇心的驱使,幼儿会沉浸在阅读的过程中,并自主地参与理解。通过这一过程的培养,幼儿能够形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未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参与到早期阅读活动中,也可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幼儿来说,其大脑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亟待开发的阶段,幼儿教师选取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相关内容进行早期阅读的兴趣锻炼的话,能够通过带动幼儿的好奇心,发掘幼儿的兴趣点,促进幼儿产生主动思考,促使幼儿完成独立思考、延展性思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 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就是幼儿对周边事物保持着非常浓厚的探索欲,能够有效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征的话,对幼儿施行的相应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兴趣培养,也正是借助适宜幼儿接受的相关阅读材料,吸引幼儿、带动幼儿,通过扩充幼儿的知识面,来提高和拓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 有利于幼儿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产生积极的转化作用,促使幼儿产生主动求知的行为转化。带动幼儿顺遂自身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的学习行为,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提升资助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对幼儿施行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 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 设计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施行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必须注重阅读环境的建设。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愉悦幼儿的心情,缓解幼儿的阅读紧张情绪。在进行阅读环境的设计时,需要参考幼儿自身的审美判断标准、行为特点、心理特征等,采用更为贴近幼儿生活的设计方式,从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搜集素材,构成阅读环境的元素。这一阅读环境的构建主要指“软件”方面的构建。整个阅读环境包括科学的阅读场地布置、阅读时间的安排、阅读场地的内容设计等,是一个整体性的时间段和空间区域。因此,需要教师合理采取设计方法,结合对幼儿的细致观察,做出合理的整体性设计。

(二)准备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

对幼儿施行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幼儿进行阅读学习的阅读材料。教师需要参考幼儿教育的整体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训练计划,对现有的幼儿图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甄选。首先需要考虑幼儿自身的年龄段、理解能力、兴趣方向,其次还要结合一定的内容审查,甄选其中较为优秀的阅读材料,最后是一些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还需要配合教师对阅读材料的再加工,使其更加贴近幼儿,更加适宜于幼儿。因此,建议教师广泛收集相关的幼儿教育阅读资料,科学合理地吸收幼儿的诉求,选择数目上适量、内容上适合、类别上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准备包括画报、绘本、图册、故事书、连环画等类别丰富、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

(三)实施多样化的阅读模式

教师不能偏重于形式化的阅读锻炼,更应当活跃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整体教育气氛,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例如儿歌阅读就应该边唱边读,绘本阅读可以边看边读,边画边读;故事阅读还可以给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等,总之,教师应当根据现实需要和课堂组织条件来合理选择,并且相互搭配,丰富对幼儿的阅读能力锻炼。就当前来看,情境阅读、角色阅读、带有感情的阅读都是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孩子来说,阅读并非成人意义上的看、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更像一种游戏。因此,在让幼儿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幼儿的特点出发,我们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在保证阅读活动的质量情况下,更多地开展阅读活动,将对幼儿的阅读兴趣开发维持在一定的热度上,持续性刺激幼儿产生阅读兴趣,保持幼儿持续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不仅是通过数质量的提升来丰富阅读活动,还应当结合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课程内容,设定成不同类别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提升其吸引幼儿参与阅读,进行阅读能力锻炼的效果。例如采取绘本故事书的扮演表演阅读,采取儿歌的歌唱表演阅读,采取连环画故事改编创作的美术阅读等等。

(五)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

幼师的重点是解决好师幼关系。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幼儿充分地阅读、联想、想象、交谈、表现和创新。因此,我们要求实验的幼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尊幼计划”并付诸实施:(1)教学上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阅读;(2)师往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和知心朋友,建立平等的新型师幼关系;(3)在与家长交往中,强调沟通教育思想、交流教育方法;(4)对幼儿的评价,以鼓励、表扬为出发点,并且把这项工作在幼师中推广,同r,纳入到幼师的工作考核中。

三、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完善幼儿园的条件,构建幼儿阅读环境

当前幼儿园总体数量较多,但是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幼儿的培养质量和效果也有较大的区别。为了确保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应加强幼儿园自身条件的完善。尤其是很多私立幼儿园规模较小,师资实力不足,很难真正形成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相关的幼儿园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细致性,认识到幼儿阅读教育的意义,从幼儿园的条件入手,为幼儿构建基本的阅读环境。从能力培养方面,这种环境主要指的是硬件环境,包括阅读室、阅读书籍的提供,尤其是定期更新幼儿阅读材料,给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

(二)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教育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和学校教育有关,一方面和幼儿园的重视程度有关。可以说,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是不过关的,大多私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W历为中职、高职、大专学历,缺乏高学历的人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欠缺。因此,想要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以确保教师能够对幼儿实施早期幼儿阅读教育时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说,素质高的教师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并能够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为幼儿提供阅读指导[4]。

(三) 循序渐进地设置阅读内容

为了提高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教师应该做好内容给的筛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的阅读内容,让幼儿能够在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应该以图画类材料的阅读为主,先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可以提供给幼儿更丰富的阅读材料,比如带简单文字的阅读,儿歌阅读、故事书阅读等,让幼儿接触更多的阅读内容。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幼儿会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构建互动性的阅读关系

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构建一种互动性的阅读关系,和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式的关系,与幼儿一同进行阅读,并在阅读教育时多引导幼儿,多给幼儿空间和时间,多肯定幼儿,少打断幼儿的思路。尤其是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形式教师读――幼儿听,幼儿读――教师引导的阅读关系。在幼儿阅读时,可能会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教师应以最简单的方式给幼儿进行解答,不能忽视幼儿的提问。同时还应观察幼儿的需要或者幼儿阅读中的困难,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阅读的问题,让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阅读学习。

(五) 实施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高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还需要渗透到家庭教育的思维中,因此,幼儿园还应加强与幼儿家长的合作,开展一些家园合作座谈会,将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做法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能够充分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步骤,在家庭中展开培养,以共同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幼儿施行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必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意义。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需要更加注重阅读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并且需要教师施行多样化的阅读模式,配合丰富的阅读活动,考虑到幼儿园的现实条件,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科学采取循序渐进地设置阅读内容的方法,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加强家园合作,才能真正促进对幼儿施行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春春. 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