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1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起源于德国,其实践可以追溯到罗马16世纪圣路卡建筑学院的项目教学和以凯兴斯泰纳为代表的劳动学校运动。杜威也曾强调“知识本身就是行动的过程和行动的结果”,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是民主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上世纪后期,受到了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以项目教学代替灌输式教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标志着行动导向教学在当代职业教育实践中获得了新生。原东德学者哈克提出的行动体系的五个环节(确定方向、选择取向、设计、决策和控制)和福尔佩特对行动较为系统的定义以及多种基本行动模式的建立,为现代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展至今,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与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里的行动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劳动,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其基本特征为: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学生在行动前能对行动的可能结果作出预测,通过计划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结果。
行动导向教学的根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并进行评价)替代按照外部规定完成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教师通过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多种辅助手段(如工作页等)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重视“案例”和“发现”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强调“思维”和“行动”的统一,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希尔顿从5个方面对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进行了归纳:
1.学生: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
3.教学内容:多为结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的特征,
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促进跨学科的
学习。
4.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交替使用。
5.组织形式:多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有尝试新行为方式的空间。
行动导向教学与知识导向教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行动导向教学没有专门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按照行动的复杂程度,行动导向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实验导向性教学。主要过程为制订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和检验评价,目的是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
二是问题导向性教学。主要过程为理清问题实质、确定结构、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目的是培养技术
思维能力。
三是项目导向性教学。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全面培养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典型的如项目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等。按照教学论大师科拉夫基的分类,项目教学法与教程法、课题法和实践练习法一样,属于最基本的四种教学法之一。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既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课程模式。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建构知识进行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评价也需学生参与;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参与者。
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1)该项工作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工作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工作过程可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行动有直接关系。
(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学生自己克服并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运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学习方法。
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找到完全满足这八项标准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完全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和自由安排工作形式。但当一个教学活动基本满足大部分要求时,仍可把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对待。假如学生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若目的表述得不够明确或犯了错误,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地干涉,那么即便满足全部条件的教学项目也不一定保证教学的成功,最终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独立或者更多的是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且项目要求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能独自计划并完成,结束时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为完成任务,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辅助工具、媒体和学习形式,最后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他们的成果。项目学习的内容一般是跨学科的问题,也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项目教学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杜威认为项目给参与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行动和经验的可能性,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引发学生全面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就是安排,学生可以学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从而实现全面的学习。
项目教学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行动导向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建构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并发展综合职业能力。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项目教学需要遵循团队合作的一般原则,如:
(1)在设计和分析工作过程时遵循团队工作的规律。
(2)拟定小组或团队的工作进程。
(3)批判地分析所在小组的工作进程,并将其记录在案。
(4)了解和改变小组或团队中的阻力和冲突。
2.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参与项目学习的学生能够自己决定将要从事的工作内容,规划所选择的项目,参与项目评价的规则与标准的定义与制订,独立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多种形式展示项目成果。通过项目教学,学生可以在小组工作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积极互动,主动探索与所学主题相关的知识,发展“主人翁”意识、行动意识,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有台湾学者为项目教学法总结出以下特征:
(1)学生在规定的框架内作决定。
(2)拥有事先没有规定解决办法的问题情境。
(3)学生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
(4)学生负责评估与管理他们自己所收集的信息。
(5)评估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发生作用。
(6)学生有序地反思他们所做的事情。
(7)得出最后的产品(产品不一定是物质形态的)并进行质量评估。
(8)课堂形成了包容错误与变化的氛围。
3.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主要有以下六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订计划。由学生分组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的草案。
(3)作出决策。学生和教师确定最终的工作计划,并确定详细的工作步骤和程序。
(4)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5)检查控制。根据质量控制单自行或由他人进行工作过程或产品质量控制,即工作过程中的过程质量控制。
(6)评价反馈。讨论质量检查结果和将来如何改进不足之处,可由学生自己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在职业教育中,理想状况下项目学习的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例如维修工作的项目应记入维修保养记录,工具制作、软件开发的项目可应用到生产部门或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学生、老师、教学组织和教学环境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对于学生,要求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且具备团队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意愿。
对于教师而言,其角色应当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换到学习顾问,应主动并自愿意放弃对知识和学习过程的“垄断”。教师要善于退居到背后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时甚至要“忍住”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过多干预。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力度的加大以及文化的蓬勃发展,许多的专家学者已经系统化清晰地对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概括。教学行为是一项复杂的融合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依靠这些既成的理论结合自身的实践,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发扬光大。在高职院校里,学生正处于学校和社会的之间的桥梁纽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认识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教学相长,互助互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普通大学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采取情感教育方式进行,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时代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深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教育教学。高职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既推进了新课改的实施,也加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接受意识。
学生的生活态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是当今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做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每个学生的自身个性。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向学生僵硬的灌输课本内容为主,限制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丰富。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学习运用情感教育的本质,并将情感教育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理变化,善于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适当的释放,更好的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力。既加强了教学效果,更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将学习内容化作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本能,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起学生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其将来的社会发展和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是本着建设学生三观的目标进行设置。情感教育的加入,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使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他人生道路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人生的方向,解决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建设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处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后行走于世才能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即将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青年才俊,这是最后理论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趋向于成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理论知识水平较高,都想要到社会上小试牛刀或者惧怕走向社会,这是一个矛盾纠结的时期,必须处理好这一时间段的心理状态,调整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准备迈向社会。因此,这一阶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让学生自行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正是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幅度较大,情感波动范围较广,而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的教育教学,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经历,就是情感教育的成功表现。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调动学生内心丰富多彩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带来浓烈的情绪体验。我们的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吸收不同的有利元素,走出一条全新的更加有效的道路,把学生当做学生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得到加强,开发学生的大脑潜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想象的能力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土地整理;城乡一体化;重要性
经过对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人类实现对自然界的使用和改造,对土地实现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必须经历土地管理的发展环节,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同时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所趋。现阶段,辽河垦区处于工业化发展的转折阶段。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进行土地管理的整个操作过程中,用地矛盾不断凸显。建设用地的实际需求量以及计划量有很大的差距,单单按照建设用地的标准是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解决建筑用地以及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将这两方面的矛盾处理好,才能够保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这两者之间要协调必须要经由土地管理实现,土地管理工作要在这方面不断探索与尝试,将两者关系逐步实现平衡。
1 土地用途管制与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转换
1.1 “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已经长期存在,进行建设和耕地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土地管理进入有法可依的发展阶段。对于耕地的保护,保证耕地实现总量上的相对平衡是当前最基本的战略与要求。同时,这也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且深远。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必须要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处理好吃饭以及建设之间的关系,要确保耕地总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下,不断的推进建设事业的推进与发展。
1.2 开展土地整理是解决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这对矛盾的双刃剑。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经过土地整理工作,能够使得现有耕地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调整与整合,使得百分之七十的新耕地面积出现,这样就能够用作建筑用地,一定程度上满足建设的用地需要。如此以来,便保证耕地总量的同时,能够缓解建筑用地不足的矛盾。所以,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整理是条出路。
2 在现实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土地整理的实际作用与意义
对土地进行整理的实质,就是要使得现有土地能够得到更好的、更充分的使用,使得土地的使用更加合理,使得耕地面积得到相应增加,同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得建筑用地长期缺乏的现实得到逐步改善。依据土地利用的整体方针与规定,对于工程建设做合理的控制与规划,对于处理以及安排不当的一些土地进行调整,并将一些比较零散的,缺失集中性的土地进行整合处理,同时未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地实施调整、开发、利用的行为。
2.1 积极开展土地整理,为建设用地需求提供资源储备。
最近几年,在确保建筑用地面积的问题上,我们一直开展土地整理的工作,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
2.2 土地整理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2.1 土地整理推进了县城的城市水平。
2.2.2 土地整理推进了小城镇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小城镇必然不断涌现,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构成元素。
2.2.3 工业化进程中,土地整理起到关键的作用与意义。城市要实现发展与不断扩展,要有工业以及旅游作为发展的途径与基础。由于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使工业园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2.2.4 土地整理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将现在使用的一些土地、水源以及道路、林木等进行整体的考虑与治理,使得土地建设实现整体化的发展, 建设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连”的标准化农田。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实现规模经营成为现实
3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意义
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想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使城镇和乡村互相发展。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就要做好准备,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因为城乡一体化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建设桥梁,公路,电网,通信等一些和百姓密切相关的设施,以及一些生产工厂使得居民有所图,有事干,这样可以使城镇毕业生来到农村工作,农村的人有事干。还要有新型的发展方法和策略,这样才会和现在新兴社会接轨,县城为农村最高首府,所以要想发展农村,先要发展县城,发占农村中心,关键的村落,先让主要的村富起来,在带动周边村富起来。使工业聚集起来,把农民的产物推向市场,使农民可以进城来打工,一步一步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3.1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城带乡、以乡促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保持辽河垦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所以,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推进城乡一体化。
3.2 将城乡一体化不断推向深入,能够使得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和谐。依据城乡一体化的设计与规划,将主要精力用在关键城镇以及农村的发展上,能够对人口以及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更加充分有效的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杜绝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聚集,逐步树立现代市民意识,推进人的现代化。
3.3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更有利于更地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的三大战略。
对于土地进行整理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能够使土地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与配置,保证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是推进《土地管理法》实施的基础与重大举措。保证我国农业和建设能够和谐顺畅发展与进行,必须采用土地整理的方式,使得土地使用的矛盾能够得到优化的处理与解决,在确保经济建设用地基本满足需要的同时,使得耕地也能够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总量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保证我国耕地总量的相对平衡,必须要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这是重要的举措与方法,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把着眼点更多的放在经济方面的收益上,对于长远的生态方面的考虑相对欠缺,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应该不断努力和研究新的办法与措施。主要探索一方面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要保障建设用地供地的矛盾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也就是实现土地管理。经过土地管理工作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进步,保证建设事业的发展,又推进了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白冰.试论土地整治的内容、方法和原则[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2]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咨询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72-02
一个项目要启动,项目发起人或委托人必须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说明项目方向、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可产生的效益、需要投入资源的数量估算等,才有可能让政府有关部门、上级机构、或其他出资者正式承认和批准项目。
项目建议书就是项目构想的书面表达,相对详细、具体一些。而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在详细调查、周密研究、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分析、方案比较之后做出项目是否可行结论的书面报告,比项目建议书详细、科学得多。有些项目,提交了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就可以得到授权,启动项目。而有一些项目必须在项目建议书得到批准后,再编写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者得到批准之后,才能得到授权。
一、项目建议书
1.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视项目的具体情况,可简可繁,我国目前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建议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的重要性。(2)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国内外市场两方面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销量和价格分析。(3)产品策略、项目规模和用地设想。(4)建设项目必要的条件。分析已具备和尚不具备的条件。(5)资金筹备和投资预算的设想。(6)投资效果和利润空间的估计。
2.对于项目,一般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补充说明下列事项:(1)项目做了哪些假定。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在一些假定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提出项目的人却往往不能意识到这些假定。当项目启动后,若实际情况与假定情况出入很大,则会使项目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例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某收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过往车辆流量是平均每天2000次。在这个假设下,该项目能够在2.5年内收回投资。但当这条公路建成后,连续1.5年车辆流量都未达到每天1000次。因为有一条不收费的路就在这条公路的附近,该项目的人在做财务分析时,忽略了这个假设,这条公路只有处于垄断地位时,才能保证车辆流量达到平均每天2000次。所谓垄断,就是这条路是独有的。除此,没有其他路可走。(2)项目的内外影响。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动用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势必影响原来使用这些资源的组织或活动。项目完成后,也将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有益的、无害的或有害的,所以应实事求是地写入项目建议书,供人参考。(3)项目风险。许多项目都会有风险,所谓风险就是发起项目时拿不准的事。在项目风险管理规划中要详细研究。但在项目建议书中也应将在项目识别时初步意识到的风险写进来。(4)人力资源需求。如果需要从项目的支持者那里取得实施项目的人员,则应说明之。说明时,应包括需要什么样的人、何时需要等。(5)制约和限制条件。项目在实施时是否会受到限制,什么样的限制,是否需要项目的支持者帮助解决等。
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建议书一般都要由政府计划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其他项目的建议书内容和是否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则视情况而定。某公司开发新软件的项目建议书就不一定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制药厂研制新药品的项目建议书可能就须由国家医药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有些项目根本不必编写项目建议书,例如建筑设计院的住宅设计项目。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1.可行性研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作法,用于评价项目的技术、财务、组织、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是项目建设程序中十分重要的阶段。
2.可行性研究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资料数据要完整可靠;(2)一套科学的方法;(3)能够进行研究的专业人才;(4)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一套先进的工具。
3.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机会研究;(2)初步可行性研究;(3)可行性研究;(4)最后决策和评价报告。
机会研究也就是项目构想。机会研究比较粗略,对投资额的估算精确到投资额的上、下30%左右就行。
4.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判断项目的前景到底如何,是否能在下一阶段做出投资决定;初步可行性研究对投资额的估算精确到投资额上、下20%左右。
5.可行性研究,也称最终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经济、技术分析和方案比较。确定各方案是否可行,并选择最好方案。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精度一般要达到投资额上、下10%左右。
6.项目评估报告,又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项目是否可行做出评估。项目评估报告包含以下内容:(1)项目背景和历史;(2)实施重点;(3)生产和市场能力;(4)投入的原材料;(5)项目的设想;(6)投产后的项目组织体制和管理费用;(7)劳动力;(8)项目实施;(9)财务和经济评估。
以上内容可总结为5个方面:(1)技术可行性。(2)组织体制可行性。实践证明,项目实施组织和投产后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薪资待遇、管理体制等,都对项目实施和今后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影响。(3)财务可行性。项目的务可行性没有考虑项目能否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效益,只是从项目能否收回投资、利润并偿还贷款的角度考虑问题。(4)经济可行性。又叫国民经济可行性。衡量项目的经济价值、经济可行性要从宏观出发,包括实施该项目所耗费的自然和环境资源,以及执行项目后对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率所起的效用。(5)社会可行性。主要是对社会不同阶层,项目收益的分配对他们的影响,项目收益是用于投资还是用于消费。
7.可行性研究是决定项目命运的关键。一般都由专业机构,例如,有名望的咨询公司、设计单位或研究机构有经验的人员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随项目的性质、特点和规模而有所区别。可行性研究小组中要有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员、同项目性质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工程师、财会专家和工业管理专家等参加。
8.进行可行性研究是要花钱的。项目业主应该明白,为了长远利益,投入一笔数目不小的资金做这项工作是必要的,是值得的。千万不要为了减少开支而省略这个环节。更不能弄虚作假,把可行性研究搞成可批性研究。在市场经济中弄虚作假,吃亏的最终是项目业主自己。
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一定要考虑其费用,看一看是否值得这样做。如果费用太高,超过了项目可能带来的效益,则不应大张旗鼓地请专家来做,而应采取较为简单、花钱不多的办法测试项目是否可行。
三、项目论证
编写项目建议书或者进行可行性研究,目的是回答项目可行与否,并给出充分的理由说服投资者和各有关人士。这个过程叫做项目论证。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管理中尤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就是项目建议书,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由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通过单位法人代表,通过招投标或委托等方式,确定有资质的和相应等级的设计或咨询单位承担,项目法人应全力配合,协同进行这项工作。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程序的阶段十分关键,一定要达到规定要求,为组织审查、咨询金融等单位评估提供政策、技术、经济、科学的依据,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搞好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这两个环节非常重要,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做得不细,导致决策失误,不但工程项目没有经济效益,而且损失可能惨重。
参考文献:
[1] 江东(导师:王建琼).Y大厦可行性论证.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陈作勤(导师:商如斌,黄维纲).广州花都区某房地产项目策划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吴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5
研究和探索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有效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尝试科学有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科学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部通过“国培计划”加大对全国中小学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力度,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这就需要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在教师培训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实践,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和研究教师培训的有效管理。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结构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师培训理论体系和先进模式。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水平尚处于摸索阶段,多以模仿国外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为主,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管理理念和培训管理模式。/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组织管理是保障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石。项目管理作为新兴的科学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运用于工程、建筑、军事、医疗、网络等行业。我国的项目管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30多年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在很多行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人在多年来从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管理工作中发现,研究培训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一)项目管理理论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重要组成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属于教育管理理论体系,既要遵循一般的、通用的管理原则,又要遵循培训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强调个人负责制,采用临时性动态组织形式项目小组,坚持效益最优原则的目标管理,有较为完整和科学的技术方法,分为启动项目、计划方案、实施操作、控制过程和收尾评估,这五个基本过程之间密切联系,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项目管理的阶段不是独立和一次性的,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通过一定的顺序发生,相互重叠的活动。项目管理理论成为国内外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有着一整套的管理程序和测量工具、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发挥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理论必然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需要项目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状况仍不容乐观,而且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制约着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实施;缺乏培训质量管理监控机制,不能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成人特点和实践环节的培训管理措施;培训管理模式改革滞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等。那么要实现培训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培训质量,使中小学教师培训向细节化、实用化和社会化靠拢,就必须实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理念和培训模式的转变,争取做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项目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中有其明显优势。
1.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工作程序,增强管理效率
项目管理在项目过程中提出项目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从而把单一的纵向管理结构变为矩阵式管理结构。为满足项目预期的需求,项目管理者把项目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对质量、成本、进度、范围和资源这5个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同时,由于项目负责人可直接决定项目的活动和管理,减少了主管领导的层层请示,管理层的减少使得运行效率明显提高。我们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工作中,长期使用学科负责人制,在培训中进行专业设计和学科引领,起到有效培训的作用,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发生。在培训管理中减少行政管理对专业培训的干扰,效果显著。/
2.充分调动了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培训对学科负责人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科负责人不仅需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而且对于该专业知识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师培训的基本规律和多种培训方法,能根据参加培训的教师特点和要求,按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过程,提供有个性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专业培训管理服务,密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学科负责人更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有清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的支持,合理分配和安排培训团队中每位培训者的专业教学,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都符合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的规定。同时,项目管理对项目的评估和项目的收尾质量、取得的效益紧密挂钩,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与教师培训的分配制度和评估制度相吻合。
论想象力的重要性范文6
我首先要指出,我们把庄子同自由或自由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方式,的确很常见。常见到使我们感到庄子不仅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大师,而且也是西方自由主义的先驱(如严复在《庄子评语》中所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提庄子的自由主义,我就深感不安,我担心我也被同化到这种“常见”的境况之中。因为,我认为有一种说法非常有道理,这就是“我们受到事物本身的影响往往不如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大”。现在我希望我能够摆脱一点我们已有的对庄子的“框架”。也许这是“自负”,但大概不致于就是哈耶克一部著作的名字所说的那样是“致命的自负”。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庄子道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又是“道家大传统”中的“一个小传统”。“道家大传统”,在先秦至少包含了三个分支系统,即“老子道家”、“庄子道家”和“稷下道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承是不用说的,我这里特地提出这三个“分支系统”或“小传统”,是想强调在道家大传统中它们各自的“独自性”。日本汉学界以及受其影响的欧洲汉学界,一直视庄子老于老子,认为老子思想来源于庄子思想,至少在《庄子》一书和《老子》一书的意义上来说是如此。这就产生了“化老入庄”的严重问题。国内学界虽然基本上认定老子早于庄子,肯定庄子思想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但也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产生了“以庄推老”的倾向。如现代一些学者,认为道家出于“隐者”,是隐逸派,并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但是,他们对“隐”的意义不仅模糊不清,而且由此也掩盖了“老子道家”的特点,仿佛老子道家也是主张隐的。但是,老子道家并不鼓励“隐”,“隐”是庄子道家的特点。由庄子道家引导的而且也是中国隐逸传统主要意义的“隐”,是指客观上有条件或有机会担任行政官职而又拒绝它,也就是“能仕而不仕”。这也是“隐士”一词的根本意义。因此,在社会中只要不入仕就仍然是隐,不必一定逃避到深山密林和洞穴之中才算隐。从这种意义上说,庄子是一种“非政治性的动物”(自注:庄子的“无君论”也开创了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传统),而老子则是“政治性的动物”。由此,庄子的“自由”,主要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而是“非政治性的自由”。
从政治和精神双重层面把道家与“自由”联系起来所进行的考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i这也有助于我们思考道家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取向这一相关问题。说道家在政治上的自由(我们称之为“自治”)观念主要是由老子道家建构起来的,道家在精神领域中的“自由”取向则“主要”由庄子道家所代表,这里的提法本身,也许就容易引起质疑,即所谓“精神”领域的“自由”,是否能够称得上是“自由”。像其它不少观念一样,“自由”观念本身也充满了歧义性,正如论者所说:“在晚近的历史上,自由主义不同派别之多也和耶稣教派或社会主义派别一样。繁衍和分化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一个人几乎不能确定什么才是自由主义者。”ii歧义丛生的观念,增加了我们表达严密思想的困难,甚至于我们无法使用它而寻找替代品。但是,如果我们事先明确限定一下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它的,也许就可以避免困绕。这一点,也适合于我们对“自由”的运用。而且,当我们从“精神”、“意志”的意义上把“自由”同道家知识分子的性格联系起来时,我们所说的“精神自由”和“意志自由”,也不是我们别出心裁地对自由所作的一种界定。事实上,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正是西方对自由众多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康德、叔本华、萨特等都肯定人的“意志”本质上是自由的。还要指出的是,道家知识分子的“自由性”,决不限于“精神自由”或“意志自由”。道家知识分子的“自由性”,还包括着摆脱束缚、不受约束、从正统秩序和价值中获得解放的“行动自由”。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仅仅在“精神上”获得胜利的一些人,不是仅仅蒙着眼睛躲在“心灵”的堡垒中寻找“自我安慰”和“自我解脱”。道家知识分子的“自由性”,既是精神上的,又是通过个人行动来证明的。
把“自由”观念运用在道家知识分子身上,问题还可能是,把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形成于西方的这一“观念”,运用在作为“异域”中国的传统中是否“合适”。狄百瑞在探讨儒家的自由观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认为值得进行探险:“在采用‘自由的’(‘liberal’)这个字时,我当然必须预期到其它误解的可能性。 有的人植根于特殊的西方文化背景,(例如穆勒[john Stuart Mill]所代表的)对自由主义采取狭隘而纯粹的定义。有的人则认为自由主义带有一些他们以为是源自西方的放肆的特点。这两种人都会认为把自由主义一词加诸中国是陌生而不切题的。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值得冒一下险。真的,只要不排斥在中国与西方之间探索其相信点,并由此而对双方有更深入的理解,那么,我们就应该欢迎就中国与西方的历史经验中的相异处作尽可能完整的讨论与分析。”iii我们相信,当我们强调道家知识分子的“自由性”时,这里所说的“自由”肯定与西方广义上的“自由”会有契合之处。但正如狄百瑞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又不能忘记它们的“相异性”。
通过研究,我发现老子是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代表。由老子的“自然无为”所体现的“政治自由”,概括为“不干涉主义”,但我更愿意用“自治主义”一词来概括。我们必须弄清老子何以要强调“自然无为”?何以要求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何以要求去“为”和“从事”这种看上去是消极地“不为”和“不做事”;何以把“不为”和“不做事”当成一种“事”和“为”去“从事”、去“作为”。
一般来说,“政治”本身来就是“统治”,好不容易获得帝王宝座的统治者,他怎么会不去进行统治呢?他们选择“有为而治”,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容易的(不管实际上统治得如何)。要他们选择“无为而治”反而是不自然的。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对于“统治者”特别重要的“政治资源”问题。集“君亲师智”多重身份于一身又“受命于天”的古代帝王,实际上掌握着社会政治的“无限资源”。对于一般“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来说,“不做事”、“不为”并不困难,尤其是很多事,他想做实际上也做不成。但是,对于那些“掌握着”最多政治资源、具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来说,客观条件不仅促使他们“想”做很多事,而且他们也完全“能够”做很多事(不管做得如何)。因此,对于统治者来说,“想事”和“做事”,“想为”和“有为”,反而是容易的;而“不想事”、“不做事”,实行“无为”和“不为”,或者限制自己少想事,少做事,恰恰是一件“最难”的事。把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所有权力都易腐化,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运用到这里,也非常合适。要使有“权力”、特别是拥有“一国”之权力的人不使用“权力”,使“权力”休眠,就等于让老虎放走他眼前的小鹿。所谓“苛政猛于虎”的比喻,也活灵活现地揭发了“统治者”在运用“权力”对待百姓上,是毫不吝啬的。由此出发再来看“勇于不敢”、“使夫智者不敢为”(三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等说法,就会迎刃而解。对统治者来说,难的不是“勇于敢”、而是“勇于不敢”;难的不是“用智”而是“不用智”;不是“有为”而是“无为”(即不懈地把“有为”减少到最低限度,或“最低限度地”去“为”)。在传统政治中,如果一位帝王,能够“自我约束”权力,并“有所不为”,只要具有这种有限的开明性,他很可能就是一位令人开明的帝王;相反,一位帝王越是“有为”,问题就越加严重,往往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崩溃。“圣王”无为这也牵涉到统治者的“有限性”问题,即他们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是有限的。正如《管子·心术上》所说的“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和《淮南子·原道训》所说的“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那样。因此,就需要百姓的“自然”和“自治”。我不认为走得太远。在边沁对政府所提出的“要安静”的忠告、杰斐逊所肯定的“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和诺齐克所要求的“最弱意义的国家”(“守夜人式”)等接近的说法中,不是很容易让人起老子道家的“清静无事”、“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劝告吗?我对老子谈论的已经太多了。我只想强调一下老子和庄子作为同一道家阵营而存在的“界限性”,并确切地显出庄子的独特性。我非常敬佩老子政治理念的深湛性,我也很欣赏庄子个人式的超然和达观。庄子的“自由”不是“政治上”的,而是对“个人精神”所作的安排。这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之一,我相信这也是庄子对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精神生活和意识影响最大的地方。转贴于
至此,我还没有谈到庄子所钟爱的“游”这个词语。运用统计学的小把戏,《庄子》一书中使用的“游”字,据我统计有一百多处。其中内篇有三十多次,外篇有四十多处,杂篇最少,但也有二十多处。我不能谈细节,也不能谈“游”字的语源。陈鼓应和刘笑敢先生都注意到了《庄子》一书中“游”这个词语的重要,但我说他们仍然没有认真对等它,应该是一个事实。
庄子直接使用了不少“游心”的概念,如《人间世》有“乘物以游心”、《德充符》有“游心乎德之和”、《应帝王》有“游心于淡”、《骈拇》有“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田子方》有“游心于物之初”、《则阳》有“游心于无穷”等等。直接就“游心”来说,它不过是想象的、冥想的、梦幻的、神秘的心灵体验等动态性的“精神活动”。如果仅就此而论,很难看出庄子的“游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要具体把握庄子所说的“游心”的境界,必须把它同所游的“对象”和“领域”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庄子的“游心”以及其它大量的“游”,都有“所在”和“处所”,大都为“游心于某某”或“游乎某某”的结构。它们既有“时空”上的“所指”,又有“客体”上的“所指”。前者的例子很多,如“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外”、“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游心乎无穷”、“游于无人之野”、“游无极之野”、 “游于六合之内”、“游于天地”、“游乎万物之所终始”、“游乎无何有之宫”、“游于大莫之国”等,这些“游”,从形式上看都具有“时空”上的意义,但是,除了像“六合之内”、“方之内”、“天地”等外,其“空间”都是“虚拟性的”,是庄子想象出来的“世界”;其时间,又是极限性的,如“无穷”、“万物之终始”等。后者的例子也很多,如“游乎至乐”、“游心于物之初”、“游于太虚”、“上与造物者游”、“浮游乎万物之祖”、“游乎天地之一气”、“游于无有者也”、“游无端”、“游无朕”、“游心于淡”等,这些“游”,都同“客体”发生关系,但又不是一般性的客体,而是作为宇宙根源性或终极性的“绝对者”、“本体”或“实体”,用庄子的术语说就是“道”。从庄子“游心”和“游”的“所在”及“所处”的虚拟性、冥想性来看,他所关注的“游”,决不是一般所说的在“具体时空”中的“游玩”、“游览”或“游访”,也不是一般地同具体对象进行“交游”、“交往”和“交际”。庄子的“心游”、“游”是在“无限时空”中的“无限精神”漫游,是同“绝对者”(即“道”)、“造物主”或最高的实在和本体所进行的“交游”、“交往”、“交际”和“交友”。可以肯定,庄子的“游”,是“神游”,是“精神活动”反身于“精神自我”之中的“内观”、“内乐”或“内适”,是“天人”、“道人”在“精神自我”中达到的“冥合”和“神契”。庄子的“游”,当然也有“尘世”之“游”,如“游世俗之间”、“虚己以游世”等,但它同庄子的“神游”并不冲突,庄子的高明之处在于,“身处世间”与“世”往来,而“心”又在世外或心在世上。与一般朝向外部世界的“外游”不同,庄子所欣赏的“游”是朝向“内心世界”的“内游”。《知北游》对这种“内游”的特性有所揭示:“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但《列子·仲尼篇》中列子与壶子围绕“游”的一段对话,可以说是庄子“内游”的最好注脚:
“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观。物物皆游也,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据此,“内游”就是在“内心”世界中实现“无所不适”、“无所不至”、“无所不观”的“至游”。从“外观”、“外游”的立场来说,“至游”就是“不游”。这种“反常”的“游”,对庄子来说恰恰又是“常游”。现在让我们对庄子的独特之“游”作一个总结。第一,庄子的“游”是“神游”,是在“精神世界”中“无限”的漫游和逍遥;第二,庄子的“游”,是一种“内省”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个人自我实现对“绝对者”的体认。这种体认,同时也是与道合一的“超越性”境界。由于这种“境界”是在“精神”中冥想“无形无象”(或“超形脱象”)的“绝对者”,体验“道”,并沉浸其中,因此这种“体验”是一种“内向性的神秘体验”。“神秘体验”与宗教神具有密切的关系,但并非只有在宗教神中才有这种体验:“神秘主义的修行目标是与神融为一体;神秘主义修行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涤欲、洁志、澈悟和神人交融。神秘主义修行就是返回人的本原,防止人神进一步相疏。神秘主义认为,人为了在纷纭混乱的世界寻求平衡,极其需要发现人格中的非物质内容,……尽管神秘主义迹近癫狂, 但较成熟的神秘主义确实合乎理性,使人沉醉其中,并主张公义。佛教禅宗大师指出,神秘主义乃是最完备的认识,只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而已。……神秘主义可以与宗教有关联,但并非必然如此。”庄子在“神游”中所达到的“体验”,显然是一种“神秘体验”。这种体验遍布于《庄子》一书中,如“坐忘”、“心斋”、“体性抱神”、“见独”、“齐生死”、“玄同”、“天府”、“葆光”等等。可以说,庄子是“内向性神秘体验”或“神秘主义”的大师。第三,正如徐复观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庄子的“游”,是一种“游戏之游”,这也正合《广雅·释诂》对“游”的解释(“游,戏也”)。但庄子的“游戏”,也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它不是在“外在”对象物中进行,而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戏”。“游戏”是一种“娱乐”,而内心的“自戏”,也就是“自娱”、“自乐”。惟有这种“自乐”才是“至乐”。《田子方》载:“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第四,庄子的“游”,同他的“逍遥”一样,是不受“外物约束”的在精神世界中达到的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这来自庄子对“现实”各种束缚和约束的痛苦感受,来自庄子对人类沉沦和堕落的认识。从客观外在世界来说,人受到的限制无所不在,人被各种命运所左右和控制,或来自社会,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自身,可以说“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此,人要在“客观世界”中摆脱来自各方面对自身“行动”和“行为”的限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在“精神世界”中却可以达到对一切限制的克服和解脱,可以从容自游,可以无拘无束。
根据以上的考察我们知道,由庄子的“游”和“逍遥”所体现的“自由性”,主要是在冥思玄想之中、在心灵的“道游”之中实现的。它是一种回归自我的“内游”、“内修”和“宁静”,是一种“内向性的神秘体验”。这种在内心世界所进行的“玄游”、“神游”和“冥想”,契合了知识分子寻找精神自由和超越的愿望。但是,在庄子道家那里,知识分子们获得的启发不只是“神游”、“玄游”,而且是“朝向”外部世界和对象的“仙游”、“酒游”和“山水游”。他们不仅把自己的自由和逍遥寄托在“心灵”之中,而且也寄托在超越生死自然极限的“神仙”中,沉浸在“酒乐”中,留连忘返于“山水”中。从“游”具有“对象物”、具有客观的时空而言,这种“游”已与内向的“神游”、“内游”不同,它朝向了外部世界,是一种“外游”,是以感官直接同外部对象和世界的“交游”而获得的“外向性的神秘体验”。这种“外向性”的“游”,一方面可以说是庄子“神游”的衍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仍然与庄子有关。“仙人”与庄子所描述的住在藐姑射山上的“神人”息息相关;庄子也不是完全排斥“山水之游”。如果没有“山水之游”的经历,很难说庄子会有“吾入山林欣欣然而乐矣”的审美体验;如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而不感到快乐,也很难想象他会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们把庄子所奠基的精神之“游”、“逍遥”以及继承者所扩展的“仙游”、“山水游”、“酒游”等各种“漫游”,看成是一种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和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侧重于“内向性的神秘体验”,还是侧重于“外向性的神秘体验”。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士人阶层类型,从根本上怀疑儒家的正统价值和秩序,他们更不能忍受非合理的社会政治现实。但是,他们又不愿或无法改变“社会现实”,于是他们以不合作、以洁身自好的方式,一方面对“尘实”表示抗议和不满;一方面又抛弃尘实,寻求“个人”的乐趣和诗意性,他们在“尘实”之中建立了一个不受束约的“自由”游翔的“精神世界”,他们漫游于客观的自然山水中,梦游神仙,沉醉于酒的海洋,通过对象物摆脱世俗的一切诱惑和束缚,达到超越和解放。我们相信,这种“漫游”,的确体现了一种“自由性”它是“精神”和“意志”的自由,是不受秩序和世俗约束的“性情”自由,是自得其乐的“自适性”自由。不管是在传统社会中,还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自由”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价值。
让我总结一下,庄子的“游”和“逍遥”,旨在克服各种“异化”,摆脱各种“限制”。对庄子来说,“游”就是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的家园,使自我“诗意”的“栖居”、自由的存在。庄子的“游”创造了一个“精神天堂”或“精神乐园”,在此,人获得超越、永恒和宁静。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决不能把庄子的“自由”精神之游,等同于精神胜利,因为庄子还以“拒仕”这种行动“亲证”他对精神之游和逍遥的追求。庄子以“游”和“逍遥”所确立的独特的“精神自由”、“精神乐园”和“精神故乡”,极具诱惑力,不仅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营养,而且也塑造了其“自由”性格。这再次使我们想到儒道两家对中国知识分子所发生的不同影响。如果孔子儒家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功名的、人事的、严肃的和在乎的需要,那么,庄子道家则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浪漫的、从容不迫的和悠闲适意的要求。孔子儒家把中国知识分子带进秩序之中,使他们满腔热情经世致用、立功立名;但他们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庄子道家就把他们从秩序中接过来,消除他们的郁闷和创伤,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不能“只是”消极地把庄子道家看成是失意知识分子心灵的麻醉剂,更应该说他是知识分子自我迷失的一副清心剂和“自我”的兴奋剂。孔子儒家的社会秩序取向和功名价值,时刻约束和抑制着知识分子们的性情,使他们处于不断的紧张之中;庄子道家的个人自由取向和自我价值,时刻使知识分子舒展自己的性情,率性称情而行。
i有关道家庄子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请参阅陈鼓应的《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崔大华的《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刘笑敢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刘笑敢的《两种自由的追求:庄子与沙特》(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