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 矿产品 价格波动 应对策略
1.引言
矿产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物资。诱人的利益使得众多企业加入到竞争当中,更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繁荣和一些投机性机构在市场中推波助澜,使得矿产品价格很不平稳,对矿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那么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如何应对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2.矿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
2.1中间市场大起大落
矿产品市场已不只是单纯的供方和需方,在供方和需方之间产生了中间市场,其中包括现货投机商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充满了国际游资、基金、券商、投机商、套期保值企业等各种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大机构的操纵下和各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间市场的价格大起大落。如2007、2008年的锌价格在16个月的时间内从29700元/吨跌至8715元/吨,跌幅达71%,已经严重背离了供需规律。
2.2矿产企业生产不平稳
因为矿产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巨大,变化周期极短,而矿产企业投资回收期在三五年甚至更长,反应速度无法跟上,使得矿产企业一时难以对市场做出主动制衡。这样,矿产企业的生产处于极不平稳的状态。
3.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3.1供需因素
3.1.1供给方的原因
矿产品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大、风险高、建设周期较长、对市场反应慢。生产规模在一段时间内也是难以改变的,这样就造成了矿产品的供给方的规模在一段时间内是不能扩大的。
3.1.2需求方的原因
矿产品的需求方包括机械、电子、电气、建材、加工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是投资小、起动快、扩张容易、复制性强、对市场反应灵敏等。这些不同特点使得需求方与供给方很难在供需关系上达到长时间的平衡,造成了在价格上的波动。
3.2资源储量变化因素
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已知矿产资源量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发现新的矿点,又使探明的矿产资源量增加。两种相反方向的变化使得矿产资源量的供应体现出一定的无规律性。这种无规律性使得价格忽高忽高。
3.3中间市场
矿产品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中都存在着大量投机商。他们的投机行为对价格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投机行为使得矿产品的价格更加难以捉摸。
3.4矿产资源的稀缺性
因为矿产资源的稀缺性,所以掌握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对下游企业的谈判中会占有主动权。而矿产资源的稀缺性也使得矿产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垄断和半垄断加剧了矿产品的价格波动。
4.我国矿产品行业的特点
4.1资源量小
我国除了稀土资源较丰富外,其余的常用矿产品资源储量都不是很多。这使得我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很多矿石来满足国内的需求。国外的矿石生产已经形成了垄断局面。这对我国的矿石进口很不利。
4.2企业规模小
我国曾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地纷纷建设矿山及加工企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规模小、技术差。在实行市场经济后,这些众多的小规模企业无法和国际大型跨国企业进行竞争。
4.3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落后的技术直接导致我国矿产品企业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耗费大,不断地需要大量的资源来补偿,加剧了对国外资源的依赖性。
4.4缺乏有影响力的市场
我国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矿产品交易市场,包括现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我国已经有了上海期货交易市场,但由于交易量小,其价格也不会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交易价格。
5.我国针对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
5.1建立并大力发展国际矿产品市场
5.1.1发展大规模现货交易市场
建立大规模的、有影响力的现货交易市场是加强定价权和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大规模的现货交易市场,我们首先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矿产品交易市场的环境,如足够大的仓储、码头、方便的运输及良好的配套服务等条件。其次要加大矿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加我们自己的矿产品供应量。再次是吸引众多国内国际矿产品供需方来我国的现货交易市场来交易。这样交易多了,定价权也就有了。
我认为我国的现货交易市场可以定在深圳市。深圳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因为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将矿石运到深圳市是比较方便的。由深圳向我国内陆辐射也比较合适。深圳靠近香港,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和港口操作经验。而香港也会为矿产品交易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5.1.2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现代经济结构中金融衍生品市场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人们不但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而且还可以进行融资、定价、套期保值等。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定价权、必须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我们应该扩大现有期货交易市场,增加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品种,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最终形成被国际公认的定价市场。
5.2建立多个航母型市场主体
5.2.1建立矿产品现货及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基金
矿产品交易无论是现货还是金融衍生品都需要巨量资金,尤其是想要影响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时,资金的投入量更是天文数字,远非一般的企业所能操作。建立矿产品交易基金是建立矿产品交易主体的有效方式,并利用专业人才的操作技能,达到调控矿产品价格的目的。
5.2.2结成战略联盟或整合企业
建立一些行业协会,统一战略部署,统一行动,顾全大局,形成合力。我们除了“钢协”,还应建立“铜协”、“铅协”、“锌协”等众多协会来协调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企业整合,我们可以整合企业的资源,集中更多的资金,在短期内扩大规模,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5.2.3 企业参股入股
矿产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可以互相参股入股,这样如果某些环节价格变化使蒙受损失时,那在其他环节上就会得到补偿。如钢铁冶炼企业参股铁矿石开采企业,当铁矿石涨价时,虽然冶炼企业受到损失,但其会在铁矿石开采企业中得到利益补偿。有了自己的矿山,也就不怕外界矿石涨价了。
5.3 技术先行
加大技术投入,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不但可以节省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从而改变供需关系,达到影响价格的目的。
6.结论
矿产品行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各股力量都角逐于此。为了国家经济的安全,我们必须找出办法来抑制价格的大幅波动。
我相信,以上的方法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会对抑制价格波动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英亮, 高阳. 论矿产品价格波动与采矿边际品位的调整. 中国矿业2003年 第12卷 第06期
[2]于德福.正确认识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 /viewdiary.15051796l
[3]钢铁产业网. 当前铁矿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后期走势预测. /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2
关键词:新形势 地勘勘查 统计
中图分类号: D91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地勘单位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地质勘查资金的多渠道上,地质勘查业从预算内工作体制到合作机制、四大工程统计改革、市场经营机制、队伍结构与服务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广泛的变革。尤其是在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互制约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地勘单位统计工作,发挥技术优势及拓宽服务领域都成为了制约地勘单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一、提升统计工作的客观必然性
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地质勘查业改革的推进,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当下的地质勘查工作已从传统的地质工作逐渐转变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现代地质工作,同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势。传统的地质勘查主要负责完成找矿,新形势下的地勘单位工作逐渐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出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新经营机制,地质工作作为市场经济下进行基础建设的首要工作,应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的环境地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地质等进行调研,从而指导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到商业性的地质矿产勘查、压矿评估、地灾评估、储量的检测核实、矿山环境治理以及土地复垦等。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对地质勘查统计信息的需求量必然增加,也就意味着地勘统计工作将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发展统计科学技术来解决当下地质勘查革新工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的统计人员要积极地参与统计工作能力提升,通过单位开展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统计方法。与此同时,积极地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促使新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从而保障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统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数据分析专业性仍然不强
由于统计分析对问题分析的不够深入,导致提出颇具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较少;统计工作本身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统计信息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为领导科学决策的参谋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提高。
(二)指标体系科学性不够合理
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决定着统计工作的科学性,目前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比如,地质项目及地质延伸业的资料和工程测绘的资料层次多、范围广,因统计人员为非专业人员,导致在应用统计资料分析方面就很难深入,给统计成果的科学性打了折扣。
(三)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亟需提高
目前我队的统计人员基本都不是统计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统计知识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试探新形势下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革新措施
(一)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
要打破地勘单位原有的结构模式,允许国有、集体以及私有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地勘单位各自为阵以及分散经营的格局;抓好企业集团以及规模企业的组建及发展,加快向国际工程市场迈进的步伐。
(二)明确工作机制
制定了统计报表报送、统计台帐及统计资料管理、统计分析报告、统计人员岗位责任与考评比等要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完善了统计人员年终奖惩机制。
(三)规范基础资料,建立完善财务体系
地勘单位统计工作是否科学合理与基础统计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需要在统计中不断完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以及统计分析等,从而促使基础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1.规范统计报表。在落实每年的局年报、半年报、快报和国土资源厅及地方专项统计工作时,要求各统计人员严格按规定填写、上报。同时,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对上报报表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才能报出,确保资料数据的真实有效。
2.规范统计台账。采取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办法,由财务科统一制订表样,经统计负责人审核后统一下发,表样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月报表”、“生产增加值月报表”等。
3.规范统计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统计分析报告以报表为基础,对单位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客观评价取得的业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地质业、建筑施工业、工程勘察业作出了具体规定:地质业:实施厅、局资金补助勘查项目及大队自主勘查项目情况;年度内新增探矿权项目情况举例说明;利用现有资质拓展商业性地质情况等。建筑施工业:对经营投标、工程市场开发、工程施工进展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等。工程勘察业:通过对省内、省外工程市场收入指标分析工程项目运行情况;对勘察测绘业的市场拓展情况进行重点说明等。
4.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要做好资金管理及成本管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权交易,借助于多种合作方式寻求回报,积极进行资产重组,及时将分散资金回笼以形成规模,同时控制好资金流向及流量,以保证资金管理的合理、科学、有效。
(四)调动工作积极性
每年的统计年报完成后,按照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要求,统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都会组织人员对队属各单位.统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对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报告和业务学习交流,客观评出优胜单位.及统计人员,以文件形式进行表彰,并对获奖的统计人员进行奖励。.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整体素质
1)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尤其是随着“四大工程”的开展,统计人员务必具备相应的统计工作能力,掌握全面的基本知识;2)保证统计工作的及时、准确、公正,统计人员要具备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及业务素质,提供有分量、有深度的分析报告;3)将统计工作与生产经营中的原始凭证、计量验收、定额、地质知识、计划管理、劳动工资、设备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相联系,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
(六)坚持依法统计
在开展地勘单位统计工作中一定要遵守新颁布的《统计法》,尤其是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统计工作在百姓生活以及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此势必要加大制度建设以及执法力度。《统计法》的核心内容是充分保证统计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因此在开展地勘单位统计工作中要以《统计法》为基本依据,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严肃性,树立法制观念,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从而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四、后期工作展望
1.不断加强统计分析能力,服务领导科学决策。结合半年报、年报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召开单位统计工作推进会,每年度评选若干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组织大家学习讨论,逐步提高统计人员剖析问题的能力,使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能够全面综合地反映单位经济运行全貌,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
2.不断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结合单位自身发展需要和地勘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地勘统计指标体系,努力把单位的经营目标具体化、经营效益数字化、经营工作系统化,真正做到报告指标与分析指标同在,经济指标与管理指标并存。
3.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统计工作相关政策学习,从统计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方面不断改进、提高,强化对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促进单位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统计工
作在地勘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在市场化进程中,为了促使地勘单位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不断地深化统计工作改革,不断地完善统计管理及运行机制,加强统计的基础工作,不断强化业务学习以提升统计工作能力,同时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创新统计工作。作为统计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参与业务培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极大的工作热情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新形势下的地勘统计工作中。
参考文献: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3
对2011年上半年国际经济环境的初步分析报告
一、上半年国际经济环境的主要特点
(一)全球经济和通胀“北冷南热”
(二)主权债务危机旧疾复发
(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四)世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五)各国间宏观政策分歧增大
(六)突发事件频发影响复苏进程
今年以来,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地核危机爆发、“基地”组织头目更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被捕和欧洲大肠杆菌疫情蔓延等突发事件的到来,从不同层面对世界经济运行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与日本地核危机导致全球能源开发与利用格局发生变化,加剧了金融和商品市场波动;IMF总裁被捕和德国疫情阻滞了IMF和欧盟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处理进程,恶化了德国与欧盟小国间的经贸关系;拉登死后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出现从西亚向东南亚转移的迹象,导致全球对东南亚经济增长会否受到影响产生忧虑。此外,各国自然灾害持续多发重发等问题,也为国际经济环境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二、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展望
“一大不确定性”是,美国宏观政策取向的不确定性。一是关于美国债务规模调整的问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警告称,如果美国国会未能在8月2日前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美国的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将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如果美国政府无法支付8月15日到期的票面利息,美国信用评级将被列入“有限违约”等级。为避免国家信誉受损,美国迟早要调高债务规模。但是,如果过度调高债务上限,会增加美国国债的外销压力,引起美元贬值和通胀加剧。如果调整不到位,又不足以应付美国政府开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二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景问题。尽管在美联储6月份议息结果中“第三轮量化宽松”暂时不在计划内,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表示,“经济疲弱的深化可能改变美联储的想法”,这让各界对美国会否变相实施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争议很大,同时也加重了美元和大宗商品走势的不确定性。
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增大我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欧债危机延续导致我国购入欧债的收益变化,美日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扩大外需与人民币升值同时造成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欧债危机为我国通过援助欧洲获取更大国际影响力和更多经济利益创造了条件。第二,日本地核危机为我国通过援助日本争取先进产业、技术与人才的转移创造了条件。第三,美欧在北非的军事行动对俄罗斯的传统地缘利益造成威胁,将促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主动与我国加强经贸合作。第四,在世界经济缓慢曲折复苏进程中,我国企业“走出去”也存在可以利用的机会。
三、把握机遇、应对风险,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针对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和可能的影响,我们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用好发展机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防范和化解风险,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第一,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要针对国际做好“沙盘推演”,提前准备好各种调控预案,特别是对我不利情况下的宏观调控预案,比如美国一旦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我国宏观政策的相应调整,以及认真研究反制欧、美、日以债务危机恶化为借口“赖账”的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内地区发展差异大、经济基础不平衡的现实,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促有控,促进重点行业和欠发达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
第二,加强防范,抑制输入型通胀的冲击。夏粮再获好收成,为我国控制全年粮价上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其他初级产品国际价格的高企以及全球航运价格的回升仍会对我国物价调控增加难度。为此,我们应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建议抓住6月底美国开始释放原油战略储备短期冲击油价,以及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签订合作条约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石油、粮食和其他战略性物资的进口;继续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搞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毫不放松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运用关税、汇率杠杆,减轻能源资源和重要商品进口企业的税赋,降低经营成本;强化对市场价格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的监管,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避免在外部因素诱使下投机分子借题炒作食盐等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三,多措并举,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下半年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冲击。为此,一是要稳定市场预期,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同时及时出台有利于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强资本项目管制,特别是防控短期投机资本急速流出和流入导致国内股市、房市的大起大落。三是要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同时尝试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动区间,降低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4
培训团先后赴德国国际矿业和矿产资源联合会、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保护部下属联邦环保总署、柏林灾难技术救援机构等部门和单位,深入德国鲁尔集团伊本比伦煤矿井下,考察学习工业4.0革命对采矿业的挑战和改变、现代采矿技术和劳动安全保护、应急救援机构运作机制等内容。
德国煤矿深部开采技术及安全监管工作
德国现有8处煤矿,其中井工煤矿3处(生产硬煤)、露天煤矿5处(生产褐煤),均为民营煤矿。2014年全德共生产煤炭1.91亿t(硬煤0.08亿 t,褐煤1.83亿 t),百万吨死亡率为0,近30年来未发生过死亡事故。现有3处井工煤矿均为高瓦斯矿井,采深均超过1 500 m,煤层平均厚度仅为2 m左右。
德国煤矿开采技术
深井开采支护。采用 “大断面、强支护、高装备”的深井支护技术,在1 500 m以深矿井普遍运用,并形成国家标准。
实现1 500 m以深矿井沿空留巷技术。在留设的巷道采空区设置2倍采高宽的充填墙,并视采空区漏风情况,向充填墙注浆,留巷得到成功应用。
使用“一七”防灭火技术。该系统于1996 年由德国施密茨公司研制成功,采取气动喷注泡沫进行防灭火,发泡能力6 000 L/h。泡沫留存时间能长达5 h,且具有繁殖及蒸发特性,具有发泡率高、强渗透力和附着力、有效隔绝空气、快速冷却燃烧物、操作简单和灭火费用低等优点。
瓦斯实现有效利用。德国现有3处井工煤矿全部为高瓦斯矿井,抽采瓦斯量每年约1亿m3,全部用于瓦斯发电,总装机能力36 MW,矿井用电自给自足。
综合自动化采煤技术。刨煤机采煤技术在德国煤矿薄及中厚煤层开采中得到普遍应用,综采自动化煤岩自动识别采煤技术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设备集中购置、选型配套系列化、统一化。德国鲁尔集团对井工煤矿,主要采矿设备和耗材实行统购,各煤矿租赁使用,设备型号尽量统一或相近,便于各矿互相调拨、操作人员熟练使用。
重视粉尘防治与职业病预防。制定粉尘测量方法、评估方法和岗位部署调控办法,按照法律规定研发井下工作岗位分类,对煤矿每个接尘人员建立接尘档案,对患有尘肺职业病的职工由工伤保险协会支付保险金,因病提前退休的职工支付退休金。同时,注重技术防尘,强化源头治理。比如加大煤层注水力度,配备防尘设施,采煤工作面支架(包括顶梁上部)安设自动防尘喷雾装置,掘进工作面安装大功率除尘风机等。
工业4.0对采矿业的影响
2010年7月,德国联邦政府提出“工业4.0”的未来发展目标。2013年4月,正式推出“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德国采矿业引入“工业4.0”概念,一些先进技术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或在现场进行测试。例如:采煤机可以通过雷达传感器来辨识周边危险区域内是否有人作业,以及通过辨别不同切割声音来确认切割的是煤还是岩石;井下无人驾驶车辆通过雷达系统感知周边行人情况来判定是继续作业还是避让行人,等等。
通过“采矿4.0”技术实施,实现自动化无人工作面采煤,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辅助运输和岗点作业人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提升矿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达到煤矿生产安全高效目的。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事故报告
德国1865年出台的《德国矿业法》、2013实施的《德国危险事故条例》等法律,对事故报告程序、内容及调查结果公布等做出了相关规定:导致工伤损失3个工作日以上事故以及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具有一定影响事故发生后,企业要立即(原则上不得超过2小时)报告同业保险联合会;导致工伤损失28个工作日以上的事故,报告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并在事故发生后1周内向有关部门提交补充性书面报告,内容包括一般描述、事故类型和涉及物质、原因描述、损害类型和范围、应急措施、设备改进措施及执行计划等内容。
有关部门对涉及物质超过企业总物质量5%或人员伤亡较严重事故,还要通过审查、调查等手段,对企业在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事故预防措施建议,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并督促企业采取必要补救措施,且将企业的补充性书面报告复印件和分析报告上报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还要向欧盟委员会报告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情况和调查结果都要在公共网络上公布。
应急救援
德国事故救援实行属地管理,以州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当事故救援超出州政府能力范围,州政府请求联邦政府提供应急协调和救助。德国依据联邦法律形成了以消防队为核心,由联邦军队、警察、公共安全部门、联邦技术救援中心、红十字会等机构组成的事故救援队伍体系。
德国共有分布在各大城市的4万余名专业消防队员,其运转费用由地方政府供给,另有135万余名考核合格,可以随时投入事故救援工作的志愿者,按照探测、电力、爆破等30余种专业进行分类管理,以提供专业救援服务。德国煤矿不常设专职的矿山救护队,但每个煤矿设置由兼职救护队员组成的矿山救护队。煤矿企业负责矿山救护队的运转费用。
救援期间,只允许矿长或其人、通风工程师、记录员、政府部门派员等4种人进入事故救援专用指挥室,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指挥室干扰事故救援指挥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指挥室内人员的全部讲话、通讯内容及矿井通风等有关情况。
双元制职业安全保护体系
德国在遵守欧盟安全生产框架性准则的同时,实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监管的双元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机关分为联邦和各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邦层面主要负责相关法律制定,具体管理工作主要各州层面负责。主要职责是发放安全生产相关许可、监督检查企业落实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情况、进行事故调查等。
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属非营利性机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提供事故预防和宣传、职工工伤事故理赔及受工伤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救助等。法律强制企业加入行业所属同业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全额缴纳意外伤亡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政府对煤矿监管机制
德国联邦政府对矿业的监督和管理设在州一级,各州的矿业主管部门设置不同,机构设置相对简捷、高效,一个部门负责煤矿开采所有相关许可的发放,以及企业经营计划的审批。比如,煤矿编制企业经营计划,包括筹建、开采到洗选等各个环节的计划书,内容涵盖开采设计、劳动保护等各个方面。矿业局依据法律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并依据该计划对煤矿经营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中德对比分析
煤矿开采安全技术比较
支护方式。德国煤矿巷道断面均为半圆拱形大断面支护。国内煤矿支护方式主要是“锚杆+锚网索(喷)”支护,有的矿井采用砌碹支护或U型钢支护,矿井巷道断面较小,有的矿井巷道变形严重维修量大,巷道扩修量多达60%。
冲击地压防治。德国煤层厚度在1.5~3.5 m左右,与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厚煤层相比冲击地压危害性较小。但就煤层冲击治理方案而言,与我国的“强支护、强卸压、强检测”理念是一致的,但是国内一些矿井对有冲击倾向煤层危害程度认识不够,卸压程度不足,没有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瓦斯治理。德国煤矿开采煤层具有硬度大、瓦斯压力小、含量低,透气性高、易抽采等特点。相比较而言,我国个别省区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在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方面,德国煤矿普遍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测程范围大(0~100%),稳定性强,不受温度、水等环境的影响,而我国仍然在大量使用催化原件传感器,测程范围小(0~4%),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
粉尘防治与职业病预防。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总局令第73号)对煤矿防尘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及防尘效果上与德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煤矿对防尘认识尚有差距,技术防尘和个体防护现场执行落实不到位;二是职工待遇保障有差距,体检发现职工患有尘肺病时,未像德国一样执行岗位调整工资收入差额补贴;三是煤矿粉尘浓度测定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数值,而德国煤矿粉尘检测工作每月由矿井粉尘测量员现场取样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报告,数据有权威性。
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比较
德国“采矿4.0”是在基本实现采矿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迈进。我国煤矿目前还基本处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阶段,实现智能化的基础尚未夯实。尽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相继推广了陕煤化集团黄陵一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经验,推进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但是机械化、自动化整体上还有差距,比如在煤岩自动识别技术、单轨吊辅助运输方式和刨煤机采煤技术等方面。
事故报告和救援比较
我国制定实施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内容及调查处理作了详尽规定,《安全生产法》也明确事故报告要全文公开。总体上讲,我国比德国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要求更为具体。比如,德国事故全部情况一般要经1年以上才能完全调查清楚并公布,而我国事故调查时限要求一般不得超过75日,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35日。
我国事故救援工作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事故救援工作职责,建立了矿山救护队、消防队、医疗等专业事故救援队伍体系。矿山救护队运转费用由政府或煤矿企业承担,装备投入、日常训练相对德国矿山救护队较多。我国事故救援志愿者数量多,但是缺少专业培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我国煤矿事故救援参与指挥人员多,指挥地点基本为开放式,容易受外界干扰。并且德国煤矿事故救援指挥室内设有专人对救援指挥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有利于查明责任和分析事故原因。
思考和建议
学习借鉴德国煤矿“大断面、强支护”深井开采技术。建议在深井项目安全核准时,将“大断面、强支护”作为必备条件。
鼓励煤矿企业引进“一七”防灭火系统。鼓励在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强的矿区推广和应用该技术,以提高回采工作面初采、过构造、收尾时期预防煤层自燃发火能力,以及火灾事故救援能力。
加强粉尘防治与职业病预防工作。根据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等级研发井下工作岗位分类,合理确定各类岗位合理班工作时间,对不宜接尘人员适时进行岗位调整。
学习借鉴德国“采矿4.0”先进技术。建议将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下简称“四化”)列为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进一步促进“四化”建设。
逐步取消小绞车运输。德国的经验表明,小绞车运输完全可被取代。建议在条件适宜矿井,积极推广单轨吊辅助运输,以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升安全保障程度。
健全完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建议对情况复杂的事故,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适当延长事故调查时限,确保能够真正将事故原因彻查分析清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投资;秘鲁;工会;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40-03
[作者简介]蒋梦(199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刘先雨(1968-),男,汉族,教授,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概况
(一)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背景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与贸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更离不开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国与资源大国秘鲁有着良好基础,自1971年11月2日正式建交以来,中秘两国交流频繁,经贸合作日趋深化,是中国与拉美国家友好合作伙伴中的楷模。中国和秘鲁在1994年7月签署了双边投资条约,在2009年4月28日我国与秘鲁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使中秘两国间关系更加密切,为今后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现状
据统计,2011年中国在秘鲁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1478亿美元;2012年,中秘双方贸易额突破了137亿美元;自2013年《中秘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以后,中国企业与秘鲁之间的投资项目以及投资数量快速提升,根据秘鲁的能源和矿业部2015年11月的报告,中国累计在秘鲁的投资已经增长到140亿美元,并且已经有170家中国企业在秘鲁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秘鲁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具体投资情况如表1所示。
(三)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计划
中秘贸易在秘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企业将加大对秘鲁的投资力度,由于秘鲁的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了很多国内的矿产公司,其中包括首钢集团秘鲁铁矿和中铝秘鲁这两家大公司,具体见表2。
二、中国企业对秘鲁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与当地工会之间的矛盾较深
1缺乏对当地劳工法律的了解,导致罢工事件频发
中国企业在刚刚进入秘鲁时,由于对当地的劳工法律了解不够透彻,缺乏与当地员工的沟通,导致工人们纷纷罢工,企业停产事件频发。以首钢集团为例,首钢集团在里奥布兰科项目中曾经与当地工会发生纠纷,并且与当地的社群发生一些矛盾,导致集体罢工事件频发,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都高达几百万美元,经济损失较大。
2劳工事故多发
中国对秘鲁的投资项目基本上都属于重装工程或者矿产项目,由于工种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的劳工事故时有发生。如2002年以来在秘鲁马科纳海港的国营秘鲁铁矿公司中,有五名矿工在意外事故中死亡;在2013年,仅首钢秘铁公司,就发生了450起事故,包括因触电和没有系安全带造成的事故。劳工事故的多发,使当地居民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消极和不满情绪,这也使秘鲁对待中国的投资开始谨慎起来,为中国投资者敲响警钟。
3当地员工工资待遇较低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只局限于对国内法律的了解,忽视了当地员工的工资福利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对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养老金等规则认识不足。如果工人的基本待遇不能得到满足,当地的工会可以随时组织工人罢工,这对投资者来说十分不利。从2000年以来,尽管首钢秘铁的生产率提高了60%,但工人们的平均日工资只有33美元。工人们称,首钢秘铁是秘鲁矿业中工资水平最低的,这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中国矿产业在秘鲁投资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中秘双方尚未达成避免双重课税协议,秘鲁投资管理水平偏低
1中秘双方没有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截至2015年,秘鲁仅与韩国等八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国不在其中,并且缺乏针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服务机构。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投资,可能会造成资本和收入的双重课税,加重了中国企业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影响投资积极性,破牧烁乘暗墓平原则,阻碍中国与秘鲁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影响了中秘两国财权利益分配的关系。
2秘方环境污染评估用时过长
中国矿业公司经常环评用时过长,秘鲁对中国的投资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往往进行漫长检测过程,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3在秘鲁设立企业审批手续复杂
中国企业在秘鲁设立企业审批手续的过程十分繁琐,且耗时较长,包括批复(15个工作日),向公司办公地点所在地的市政厅申请营业执照(30天),在当地进行公证(2天),申报职工花名册(5天)等。申请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独立的审核,并且还需要把文件一一翻译、送检,其间一旦出现差错,企业的设立就会被延迟。
(三)投资领域单一
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领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采矿业、金融和贸易领域,而且矿业占据了很大比重(75%)(见图1)。秘鲁十分期待中国企业能够加大在秘鲁的投资力度,而不是只投资矿业,要多投资工业领域以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因为中国投资者在这些领域相对其他国家拥有较丰富的经验,可以使双边的贸易关系更加紧密。
三、对策建议
(一)妥善处理与工会的矛盾
1中国企业应加强对当地法律的了解
首先,要全面了解秘鲁的《劳动法》和《投资法》,熟悉秘鲁工会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尊重秘鲁员工成立工会的权利;其次,要守法,严格按照当地的相关规定进行雇佣、解聘等事宜;第三,要搞好与秘鲁当地居民的关系,争取当地居民的支持,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和可能性。同时,中国企业在对秘鲁进行投资之前,也要做好前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减少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和不便。
2降低劳工事故发生率
首先,要尽量的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员工安全教育力度,在进入工地前,施工人员要身着施工专用服装,佩戴安全帽;管理人员要尽到安全监管、督促的责任,时刻提醒每一个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要注意安全。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各个方位和重要的通道安装监控摄像,安排相应的人员随时检查作业面情况。监察人员可以通过在监控视频中伸缩变焦,了解施工作业面的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行为以及安全设施是否规范、完好,从而将劳工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3提高当地员工的工资水平
良好的工资待遇是激励员工的动力,可以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在提高员工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要充分了解秘鲁当地的有关法规,准备适当的薪酬管理计划,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员工的工资待遇是否与其岗位相匹配,做到公平合理。
(二)加强与秘鲁政府的沟通与协调
1与秘鲁尽快达成双边协议,避免双重税收
设立常设机构,逐步加强与秘鲁政府的合作,争取让秘鲁政府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给予我国公民赴秘旅游、商务考察等活动更多便利条件。推动中秘实施货币互换,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逐步采取使用人民币结算双边经贸活动,以便于双边贸易的顺利进行。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在拉美地区布局,加大亚投行的投资力度。在避免双重税收上要明确以所得的税收为协定中规定的范围;中秘双方要分别列出协定中所适用的现行税种,在明确适用于协定以后,适当增加或代替现行税种的税收。
2中方企业应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缩减环境监测用时
首先,中国企业应当自觉遵守当地的环境保护法规,并且对员工进行培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其次,企业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废水等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排放物要进行科学检测,确保排放物不会给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要改善周围环境,进行树木及草地的绿化,提高信誉度,从而缩减环境监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3推动秘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
中国企业要做到与当地政府充分沟通,取得当地相关部门的信任,让秘鲁有关审批部门对中国企业放心,进而简化审批的相关环节,规范竞争机制,使双边的贸易投资活动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扩展投资领域,重点投资建设“两洋铁路”
2016年9月,主席与秘鲁总统库琴斯基首次在北京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充分肯定中秘自贸协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在能源、矿业、基础设施、金融、通信等领域的合作释放积极信号,这也为中秘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秘鲁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秘鲁出口竞争力受到了严重限制。运输成本的增加,导致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运输的时间加长,又导致货物发生损失的概率大大提高,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如果中国企业将部分投资转向“两洋铁路”(“两洋铁路”指建成横跨秘鲁和巴西两国、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完整铁路),两国的工业和民生需求可以得到保障,秘的国际地位会大幅提高,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密切。
[参考文献]
[1]陈涛涛,徐润,王诗傲秘鲁区位优势、投资环境及开放性特点分析[J]国际市场,2016(4)
[2]古斯塔沃・亚历山德罗・杰拉多,蓝博中资企业在拉美的投资战略及进展[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9-30
[3]投资“太阳之国”――秘鲁[J]中国对外贸易,2005(1):72-74
矿产企业分析报告范文6
[关键词]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09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18- 01
0 引 言
进入2013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煤炭产能过剩以及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影响,煤炭行业市场一直处于下行态势。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家针对煤炭产业正逐步开展结构调整,对于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煤矿企业的新要求,创新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特征分析
(1)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由于煤矿企业大多属于大中型企业,企业除了经营煤炭产业外,往往还会涉足其他产业,因此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了筹资融资管理、投资决策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权益分配管理等多项内容。
(2)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了确保企业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将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渗透到煤炭开采、加工与销售的各个环节。
(3)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当前煤矿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企业的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而且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煤矿企业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2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1)随着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体系的不断变化,煤矿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步变化,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企业管理制度的改变。
(2)在当前形势下,煤矿企业的投资开发项目日益增多,这些项目的投资经营都需要财务管理的支持,而这些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得不到体现,因此必须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3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
(1)创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配。对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机构的设置,应该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岗位轮换的原则,设置煤矿企业财务总监直接负责领导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应该确保全面,能够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管理工作部门的职责应该涵盖以下方面:对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建设;结合国家财务会计法律、政策要求,完善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工作方法;编制煤矿企业预算计划,并负责监督管理预算执行;对煤矿企业的投资与融资活动进行管理;完善煤矿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开展会计核算活动;进行煤矿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编制煤矿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开展煤矿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通过合理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并针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完善责任划分,确保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在管理层面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开展;其次,应该对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流程进行系统的策划,确保将财务工作全面纳入管理信息系统之中;第三,应该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业务需求,选择适用性强的软件,建立功能齐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这些措施,创新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高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完善煤矿企业运营阶段的财务管理。煤矿企业运营阶段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成本管理、资产管理与决策支持。对于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重点设置成本费用考核指标与成本控制目标,将成本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企业的成本经营单元,强化煤矿企业的成本支出控制。对于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重点针对固定资产完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及台账体系的建设,做好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的核实与变动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对于煤矿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重点针对煤矿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探权、采矿权、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特行企业资质、租赁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等内容,做好无形资产使用价值的跟踪评价。对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则应该重点为煤矿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财务分析报告,提高煤矿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
4 结 语
煤炭产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支柱,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当前市场形势之下,煤矿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小菊,刘树森.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内燃机配件,2007(6):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