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1
[关键词] 高校 校办企业 财务管理规范化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筹资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其中校办企业成为高校筹资的重要渠道。为此,全国各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相继创办了许多与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相关的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和江中制药厂等,不仅为学校教学科研、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办学资金的筹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军。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校办企业还没有对其财务管理建设进行很好的规范,也没有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和控制机制,以致高校校办企业尤其是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无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法获取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高校校办企业对财务管理建设进行规范化势在必行。
一、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
目前高校校办企业是建立在学校整体事业体制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事企两种不同的体制在管理思想、方式、方法上产生碰撞和矛盾,制约了事业单位管理企业模式的发展。高校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纯粹的投资者,而是在人、财、物等诸多方面都牢牢控制着企业;校办企业也没有把自己看作一个纯粹的经营者,没有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把自己当作高校的一个部门。其结果导致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明。
2.理财观念不强
首先,高校校办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身份悬殊,大多是学校在编教师,甚至有的是学校领导,没有从学校事业单位中脱离出来专营企业,其教学科研任务还重,以致没有更多的闲暇去管理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洞察力不强,缺乏社会独立企业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其次,校办企业财务人员主要还是学校财务人员,由学校兼管。他们的理财观念往往还是停留在事业单位的理财上,对会计信息的判断、分析能力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对经济事项的核算还停留在事后阶段,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
3.会计制度不规范
首先是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如有些校办企业利用合法不合理的手段人为调整企业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资产评估、关联交易、利息资本化等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和进行违规会计处理,造成经济业务失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是会计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对收入的管理不健全,商品采购、入库、出库等手续不齐全,入账不及时,出现了隐瞒收入,虚增成本,不通过财务的资金“体外循环”,企业以避税为由私设“小金库”,财务人员直接参与“小金库”管理的违法违规事实。再次是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多数校办企业还未形成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成本核算不全面,企业利润资产不实,如有的校办企业只设置总账,不设置明细账;还有的校办企业在核算时只反映数量,不反映金额或只反映金额,不反映数量,成本核算较为混乱。
4.财务管理机制不科学
现在高校校办企业大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造成普遍缺少开放的筹资理念和有效的筹资手段。在缺少资金时,企业习惯于消极地向学校申请投资和借款,在资金投入前缺少对投资风险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学校缺少必要的监控,最终使得财务管理变成一种单纯的事后核算,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科学,多数高校企业存在财务稽核、财务监督、应收账款以及奖惩等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现象。
5.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再加上校办企业本身财务管理手段落后,缺少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格的执行程序,造成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使得校办企业人员缺乏动力与进取心。大多校办企业的收入分配未与工作业绩挂钩,导致激励低效。经营得好,作为所有者的学校并没有基于其经营业绩作相应的回报,“做大、做强”动力明显不足;经营得差,所有者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工资照常发放,无法改变校办企业经营困境。
二、完善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1.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建设运作首先要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产权明晰既是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前提,也是校办企业有效运作、健康发展的保障。校办企业的产权要得以明晰,不仅需要科学地界定各种主体的财产权限,包括主体拥有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明朗化和量化,而且需要通过立法、司法的强制力将产权加以硬化,使之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财产权利。具体来说,学校应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全面清理现有校办企业,核定资产,认定产权。对有发展潜力、能持续经营的校办企业,经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由学校接收全资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并将评估后的账务资料并入学校账务,将净资产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管理。对非全资的企业,通过改制,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重新办理产权登记,理顺校企关系,按照校企分离的原则,促使校办企业成为独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
权责明确则是要求高校和校办企业真正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两者关系变成以资产为纽带的产权关系。校办企业必须同社会企业一样,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校办企业应该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应该与学校实行事企分开,在人员、机构、场地、管理上分开。
校办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财务管理,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效益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使校办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2.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管理人员理财意识
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负盈亏。高校又逐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因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校办企业须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是企业经营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其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因而选拔富有创造力和进取心的企业管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校办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社会资本,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促使校办企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另外,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理财意识,培育风险理财、信息理财、知识化理财观念,对经济事项的分析由事后核算提到事前控制、事中分析中,对财务信息资料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与利用,为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尽量减少和规避财务风险。
3.规范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
(1)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角度,高校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必须负责指导和监督校办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协助校办企业经营管理好资产。从企业角度,要制定适合校办企业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建立校办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会计系统控制制度。(2)强化校办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校办企业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并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3)规范校办企业的成本核算。 高效、准确的成本核算工作,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规范、科学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上,其它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规律的公平竞争、企业管理的规范、经营者行为的合法要求,对校办企业实行全面成本核算,改变以前对成本费用核算的不正确做法,才能恢复企业的原貌。因此,高校企业应尽快制定成本费用核算及管理办法,在分工明确、权责清楚、管理有序、奖惩有据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校办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要注重管理者的才能发挥,而且要对管理者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即既要对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奖励,又要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在校办企业中,管理者起着核心领导地位,应对其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进行长效的激励,如建立年薪聘任制、持股分红制等激励机制。另外,对在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人员,适时予以重奖。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实物,如汽车、房子等,还可以是权利,如股份等。奖金的一部分发放给个人,一部分可作为科研经费奖励,由科技人员自主支配。同样,对管理方法有重大创新的管理人员,市场开拓成功的营销人员,也应予以重奖。
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制衡监督机制,形成校办企业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全方位权力监督约束体系。在校办企业系统设立专职的纪检监察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企业贯彻执行校办企业各项制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特别是在企业重大物资(设备)采购、基建招标、人员招聘中,纪委都要派员参加,全程监督,有效地保证企业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防止工作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参考文献:
[1]邱 钧:谈高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财会研究.2010.4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2
富水镇中心小学位于商南县城以东10公里处的古镇――富水镇。她北接312国道,南邻“西南铁路”和“西合高速”,交通便利。该校创办于1915年,原名“仓房义校”。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学生583名,教职工54名。附属幼儿园一所,在园幼儿223名。校园占地10672平方米,建筑面积389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两栋,办公楼一栋。
几年来,我校紧紧依靠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本着“以人为本、环境育人、营造教育乐园”的宗旨,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校园建设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目前,结合校园建设规划,完成了学校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色调统一和谐的校园建筑整体面貌和格局,在突出主建筑物的基础上,合理搭配学校自然景观建设、文化场景建设、科学景观建设,实现了园林化、知识化、书院化校园;并制定和完善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突出健康快乐、感恩上进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建设篇
富水镇是商南的东大门,是教育重镇,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市县教育局领导经常到校指导督促校建工作,建设过程中,能够立足发展,着眼长远,亲临现场参与设计谋划,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多次对学校建设方案提出指导修改意见,使得建设方案更趋完善。在资金上,县教育局给予全力支持,自07年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40多万元。
按照学校发展建设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06年至今,建起宿办楼一栋;附属幼儿园一所;师生灶房8间。基本形成了三个活动区:幼儿活动区;教学活动区;休闲运动区。
幼儿园整个园区的布局和布置充分体现幼儿特点。教室里、院墙上都绘制着色彩鲜艳、内容活泼的卡通画,院子里摆放着供孩子们游戏的各种器械、玩具。孩子们在此唱歌、跳舞、做游戏,享受着童年的欢乐。
教学活动区的院墙上,有引人注目的校训,两栋教学楼中间墙上,还有大型喷绘,书写着“让学生健康、快乐、增智、益德,是老师永恒的理想和追求”这一办学宗旨和“学会感恩、学会诚信、学会合作、学会进步”的育人目标。在60米长的文化墙上,有师生绘制的中国画,配有经典古诗词,学生从诗画中感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宽阔的舞台上,每学期都要开展大量的文娱活动,每周一,都要在此举行升国旗仪式。这里是展示师生文艺才华的舞台,也是德育的主要活动场所。舞台两旁,屹立着两尊放飞梦想、奔向未来的雕塑,寄寓着师生的奋斗理想。教学楼上,有警示学生的校风与学风。过道走廊,四处悬挂有励志、修身、益德的名言警句。教室门上,有体现各班特色与奋斗目标的班级感言。教室里有班训、班纪班规、名言警句,设有图书角,黑板报等丰富内容。这一切,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展示着良好的育人氛围。
休闲活动区是师生生活、运动、休闲的场所。有宿办楼一栋,上有提醒教师常修师德的“敬业爱生、博学多能、无私进取”的师风训语。有硬化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球场上,跃动着师生矫健的身姿,绽放着生命的健康与活力!花园里、绿化带旁、花架廊中,更是师生伫足观赏、凝神休憩的好去处。到了傍晚,广场灯、花园灯、草坪灯亮起时,这里又添一番迷人的景象。学生的宿舍,更是布局整齐,被褥洁净,舍中的书画、手工作品,展现着学子们的精神和情趣!激励学生自立自强。
三、管理篇
我校确立了明晰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办学特色、育人目标、校训、校风、学风、师风等七项内容,以此指导师生行为,作为师生的奋斗目标,各种制度的建设,也着力突出“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
学校管理,强调“三化”:人文化、民主化、常规化。专门修订了《富水镇中心小学制度汇编》,学校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学校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还组织编写校志,以保证校园文化的传承;编写了富有地方特色、反映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的校歌,且已在校园广泛传唱。在评价体系方面,也力求“让学生快乐,促学生上进”。这些完整、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制度文化,在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正发挥着润物无声的巨大作用!
四、活动篇
广泛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学生能力,进而将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素质、品质。
每学期开始,都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月”活动,把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的原则:①抓好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②从细微处入手,把行为习惯和文化内涵紧密结合;③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加强学生自育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课间活动、卫生管理、放学集会、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意识。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是我的责任”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从我抓好养成教育”的氛围。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与“文明班级”和“优秀中队”相结合,对各班进行综合考评。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自觉遵守规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起了小小种植园、小小气象站,并按计划开展科学种植、气象观测活动;成立了合唱队、运动队、美术兴趣小组、手抄报兴趣小组;开通了红领巾广播站;由少先队发起组建了献爱心志愿团队,并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定期开展主题队会、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适时举办手工作品、科技制作、书画作品、手抄报展览等。
少先队为给学生在心灵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成立了“心灵小屋”,由心理辅导老师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做学生心灵的向导。
为了更为集中地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给师生创设提升文化、交流艺术、散发魅力的平台,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师生艺术节,一届师生运动会,让校园文化的光彩在这里充分彰显!
五、收获篇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3
关键词:学校文化;文化人格;文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20-03
近年来,我校实施“文化强校”方略,以人为本,整体思考,将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与涵育新型人格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人建“文化”与文化“化人”的互动机制,提高了“育人”效果,加快了学校内涵建设,初步形成了学校文化特色。
一、文化强校,精心规划学校文化图景
2008年,我校在总结建校以来发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创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精品学校”的发展愿景,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在此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任务必须加快学校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推进,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当前呈现出多元文化趋向;同时,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从传统的、一元的价值观到现代的、多元的价值观的演变。多元文化背景给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给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带来了文化认同上的混乱。人生活在文化中,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人。面对上述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学校必须有效推进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底蕴,是学校师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格是文化的积淀。学校文化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和家长追逐的热土。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经过长期酝酿和专家论证,确立了“文化强校”战略,并制定了《洪翔中学“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抓了三件事:一是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本校和本县6所中学的学校精神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剖析,以此作为现实依据;二是对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为制定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三是规划初稿完成后,召开师生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邀请专家论证。
二、整合提炼,构筑学校特色文化系统
“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还是一个建设过程。2008年至2009年,根据学校实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塑造新型人格”的研究目标,我们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开展了建设学校特色文化的一系列工作。因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递、选择、发现、创造”四个基本环节,我们在对现存学校文化取向和非现代因素进行反思基础上,借鉴有关实践成果,形成了以下学校文化建设思路:从本校文化积淀中提炼出富有生机和特点的文化元素,筛选先进文化、时代精神——进行汇聚、整合,反复论证——确立具有洪翔特色的文化系统——构建多种文化载体。
一是确立培育新型的“文化人格”目标。人是文化的载体。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塑造新一代的理想人格。因此,我们将学校新文化构建与学生新型人格培养进行整体思考。在创办之初,我校针对社会上道德滑坡、理想缺失的现象和部分民办学校过于逐利的倾向,以“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为立校格言,确立了志存高远的办学追求,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奋发进取,立志成才。在学习借鉴“理想新人精神素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现想人格的认识,2009年我们进一步提出,培养具有“大爱情怀、科学精神、生存智慧”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这是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底蕴并吸纳西方先进文化而熔铸的、个性鲜明的“新世纪中国现代人”的一种理想人格[1],负载着诚实厚德、自强坚毅、志向远大、追求卓越、求是笃行、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负责、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我们认为,新一代具备这种品格,才能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并且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二是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系统。我校所建设的“现代学校文化”,指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和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建构的一种新的学校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及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行为习惯等。这种“学校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整合性,并体现学校“志存高远、精致卓越”的办学追求。鉴于校训、校风、校标等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和表征,我们将本校的文化积淀与先进文化、时代精神进行整合、提炼,确立了学校精神“鹤立鸿翔”(教师忠贞高雅、卓然有成;学生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校训“持善敦行”(追求厚德至善、诚朴求真、博采敬业、勤求践行),并以此统领起我校“树德砺才,热忱笃行”的校风、“博学严谨,协作共进”的教风和“尊师守矩,求实创新”的学风,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等一切办学行为的核心准则,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支点和灵魂。与此同时,创作了体现洪翔精神的校标、校歌和教师誓词。
三是展开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因为“文化总是要与人类及其实际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存在”[2],所以,在确立培育“文化人格”目标和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系统之后,我们又将学校文化建设向实践层面推进。(1)建设高雅、和谐的学校环境文化。我校在校园、校舍、景点的建设中,不仅要求精致、美观,而且着力体现学校的精神追求,校园规划、建筑造型、景观设计以及文化场馆和功能教室的标牌布置、班级文化的营造,无不显示洪翔人的匠心独运、精到细致。如教学楼和宿舍楼以鸿翔、排云、展翼、蓝天、诗情阁命名,景点以鸿园、和园、简园、因材园命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2)建立“追求卓越、激励为主”的制度文化。运用制度管理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但不能只想着怎样用制度卡人,制度的真正价值在于把人的善性和创造潜能诱导和激发出来。为此,我们制订了《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教学工作奖励制度》《班主任工作奖励制度》《优秀学生奖励制度》《特长生奖励制度》等制度;通过贯彻实施上述制度,全校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力争先、追求卓越的良好局面。(3)建设“责任、规范、精致”的行为文化。要求教职工做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要时刻不忘责任,力求精致,以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三、关系思维,发挥文化滋养人格功能
“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3]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运用关系思维,将人建“文化”与文化“化人”紧密结合起来,以“特色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促进师生新型人格的生成。
一是活化学校精神文化符号系统。立校格言、学校精神、校训等文化符号,是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特殊意义的标示,比较抽象,其丰富内涵,必须通过多种载体展示、倡扬,才能为师生所感受、理解、认同和接纳。据此,一方面我们对立校格言、学校精神、校训、校标和学校“三风”及教师誓词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释,并编成一集,印刷多本,供师生学习;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精神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校特色文化氛围。学校广播站设置“魅力洪翔”栏目,定期播出节目;画廊、板报以“魅力洪翔”为主题,出专刊;将学校精神、校训等制作成精美的标语,张贴于每间教室的前方。
二是将学校精神文化渗透于学校管理之中。我们制定和实施“人本、科学、规范、精致”的管理方略,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大力倡扬学校精神和校训的价值追求,使之成为师生专业提升和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在德育工作中,强调突出“精”字,关注“细”节,落到“实”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在教学工作中,科学规划和安排课程课务,注重过程管理,深入推进精致化教学。集体备课关注理念,关注过程,关注细节,深化认识,优化操作,形成精品教案;开展精致课堂研究,构建智慧课堂、高效课堂;精选习题,精化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广和使用《精致型试卷讲评方案》《错题集》,提高讲评和训练效果。在基础建设中,每建一个项目都精心谋划、精细实施,力求做到“精心、精细、精美”,实现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三是开展培育“洪翔精神”的系列活动。在国旗下讲话,安排倡扬学校精神的内容序列;每学年初,为初一、高一新生开设“洪翔精神”专题讲座;以“魅力洪翔”为主题,组织名言警句征集、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校精神植根于师生的心灵之中;开展“校园现代语言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倡导使用礼貌语言、崇德语言、励志语言、警策语言、启智语言、交往艺术语言,营造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谐共进的校园语言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开展“高雅仪表姿态建设”系列活动,提倡做健康的人、文雅的人,消除衣饰不整、勾肩搭背等不良习惯等。通过上述活动,我校师生的精神境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6.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体育
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6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各高职院校间的竞争进入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关键阶段,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各校文化建设为代表的软实力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校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方面、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建设和积淀,如果不能在文化的建设上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不能够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学校的发展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也就没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育人优势,凸显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增强学校软实力,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向纵深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明显跟不上高职教育前进的步伐,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整体发展目标,拓展新的思路,全面加快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本文试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探索,认为推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在传承与发展中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方面,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在内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他们在其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把体育教师的工作以及其发展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为体育教师的工作创造和谐的氛围。在学生方面,学校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潜力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予在校高职学生人文关怀、满足其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的人文需求,使学生树立起良好心态、建立起和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在其今后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主动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小组、运动队训练、民族体育社团等多种模式,不仅传授少数民族体育健身操、武术、抛绣球、射弩、高跷跑、抢花炮等这些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而且还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成为学校素养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正在学校校园内蓬勃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自身育人优势。
二、构建整体发展目标,拓展新的思路,在传承中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长效发展
高职教育是兼容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因此,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既应融入职业、企业的要素,融入高校的人文特色,更应融入学生专业文化特点,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当今的高职改革与发展时期体现出一个多元的文化集合。这不仅要具体体现出有凝聚和沉淀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里散发出的体育文化,而且还应该吸收高职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种文化精髓的参与,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整体。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筹划和实施学生素养工程项目,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纳入其中,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等诸多高职文化结合在一起,从学院的层面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全面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既要满足于当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地前进,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对高职师生的影响既是长期的更是深远的。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应认识到在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不可能一气呵成的,这既需要有对历史积淀的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国家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不断深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学校内涵提升的有效载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至今也只有不到十年时间,学校走特色办学发展的道路,与同在一个城市的其他高职院校形成错位竞争,彰显出自己的办学优势。例如,学院结合现有条件和办学特色,从开办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旅游专业,每个学期都深入柳州市区、郊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采风、调查、学习,与当地旅游部门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院从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中,积极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课堂;课堂外,学院帮助学生组建民族体育社团营造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在高职院校内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各项建设工作
在高职校园内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依靠学校的某一个部门、体育教师就能够完成的。因此,高职校园内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必须整合学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依托学院各相关部门形成建设合力,发挥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影响力。
(一)整体规划,依托优势资源,合力建设高职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工作
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一是要在挖掘学校办学资源的基础上,营造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二是要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学生素养工程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由学院学生工作处、体育教研室、学校思想政治教研室按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规划,每学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比赛、举办少数民族体育征文比赛,有效保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三是鼓励各职能部门、系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例如,学院教务处负责对开展此项活动的监督;学工处负责此项活动民族体育社团管理,学校思想政治教研室负责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讲座和研讨;体育教研室对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教学和体育文化的授课,由此形成学校上下共同支持和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局面。
(二)吸收精髓,注重精神建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文化思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嵌入学生的脑海中,当今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吸收其他校园文化的精髓既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可利用体育课堂传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组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队;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社团;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选修课;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同时,可通过讲座、论坛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结合专业特色,营造独特氛围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专业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层次。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当中,能够从深层次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符合学校专业特点进行布局。例如,可充分抓住具有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旅游专业,让学生参与和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旅游设计方案,把少数民族体育作为旅游特色内容加以完善并予以实施;可根据少数民族的风格,设计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建设;在学校和班级里的走廊建立反映少数民族专业和体育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彰显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宣传资料。通过这些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品牌,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文化品牌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5
2006-2007年度,我接手石岩中心小学六(4)班,担任班主任,进行了文化型班级建设的有益尝试。
接手时,该班班级集体意识缺失,学生散漫;学生干部不得力,没有威信;学生之间易起矛盾;对别人漠不关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学习不大在乎,学习成绩比平行班相差甚远;缺少最基本的道德意识,比如居然有人在阳台小便。
我把班级改造的首要事项放在班级意识的重建上,计划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班级意识后,从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班级奖惩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并逐步实施主题文化建设。
一、班级建设总体理念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朝着自主管理、自我净化、自主发展的班级建设目标前进。
二、操作模式
三愿模式,即“愿景、愿望、愿力”,具体表述为建构愿景,激发愿望,规范愿则,发展愿力,引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长。建构愿景,意思是建构学生憧憬的班级目标,凝聚集体意识。激发愿望,激发学生心底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自我成长。发展愿力,创造有利条件,刺激正向发展。
三、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培养集体意识,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勾画愿景,激活憧憬。
第二阶段:建章立制,班级走向有序。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净化、自主发展,形成愿力。
四、具体措施
1. 培养集体意识
(1)征集班徽、班名。确定班名,设计寓意。经过班级讨论,确定班名为“阳光班”。寓意让班级阳光普照,让我们的心如阳光般晶莹。
(2)选举常务班长,由常务班长组阁。通过班长竞选,既可以树立班长的威望,又可以激发某些学生的上进心。让常务班长组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班长的威望,寻求支持,另一方面,培养了班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发动学生设计奖分券。让学生简单地组合图案文字,设计班级奖分券,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也为后续的奖惩制度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想想班级使用着他们自己设计的奖分券,是多么振奋心灵的事!
(4)制定阳光誓约。前面的一系列措施,鼓起了学生们的热情,得趁热打铁,将他们的行为规范化:“我们是阳光少年,生命五彩缤纷,珍惜我们的缘分,共度金色历程,盟誓情深……”文化型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勾画一幅美好蓝图,让学生心向往之,产生思齐的动力。
2. 建章立制
(1)讨论并通过班长职责。既设立了民选的常务班长职位,又设立了班干部组成的值周班长职位,还设立了每个学生参与的值日班长职位。既给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也让每个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体谅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辛劳,从而自觉服从班干部的督导和管理。
值日班长职责如下。①负责记载当天同学的出席情况,并及时在《阳光日报》上登载,对迟到的同学提出批评,予以处罚。②维护课堂纪律。对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自习课时有准假权。③维护课间纪律,及时发现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上打闹的行为,在“无声日”期间,对课间在教室内说话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④协助卫生委员搞好班级和包干区卫生。全天候督查保洁工作。⑤协助体育委员,督促同学们认真做好两操,发现不认真的同学予以提醒、警告、批评、处罚。⑥协助领操员领队,对于不认真排队的同学予以批评、处罚。⑦在任班长的前一天晚上放学后,选择一条针对班级现状的格言,抄写在黑板右侧。⑧协助体育委员组织好相关活动。⑨在第二天上学时将《阳光日报》装订在班级的报夹子上,并在当天的《阳光日报》上刊登自己在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若校值周评比对我班出席、纪律、卫生、课间操、眼保健操的某项不满意而扣分,值日班长须写清失误情况分析并登在《阳光日报》上。⑩当天学校召开班主任会或班干会,可代班主任或班干部参加会议(班主任或班干有事时)。
值周班长职责如下。①协调、指导、管理本周值日班长的工作。②关注本周学校值周扣分情况,提醒、指导值日班长改进工作。③根据学校每周主题确立本周本班强化主题。④总结本周班级管理情况,汇报经验。
常务班长职责如下。①总管纪律、卫生、出勤、学习、体育、劳动、集体比赛、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②带领、指导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及其他班干工作。③督促检查班干工作。对班干有任免权。④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组成班级法庭合议仲裁班级纠纷。⑤及时发现班级问题,向班主任汇报,采取措施改进班干工作。
(2)将“阳光誓约”细化为“阳光班一日常规八荣八耻”,让学生知道每天每时每刻应该注意什么。
上课:以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为荣,以歪头斜脑、充耳不闻、讲话动作为耻。
队列:以应声而立、队列整齐、快速肃静为荣,以行动散漫、推撞拉扯、交头接耳为耻。
两操:以反应迅捷、动作标准、追求完美为荣,以动作迟缓、装模作样、半途而废为耻。
仪表:以身材挺拔、佩戴整齐、大方得体为荣,以嬉皮笑脸、佩戴不整、打扮低俗为耻。
课间:以轻言细语、休养身心、彬彬有礼为荣,以大呼小叫、横冲直撞、粗言秽语为耻。
晨(午)读:以大声诵读、积极进取、博闻强记为荣,以无所事事、闲聊打闹、有口无心为耻。
爱心:以爱惜公物、关爱同学、爱护自己为荣,以践踏公物、污辱同学、胆大妄为为耻。
教室:以桌椅整齐、全天保洁、环境安静为荣,以乱扔乱吐、桌椅散乱、制造噪音为耻。
(3)讨论并通过“阳光班加减分条例”,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①职责完成得好,加1分/次;逃避职责,减1分/次。
②为班级作贡献,加1分/次;破坏班级,减1-5分/次。
③受表扬,加1-5分/次;挨批评,减1-5分/次。
④举手1次,加1分;不认真听课,减1分/次。
⑤作业认真,每科次加1分;作业不认真,每次减1-5分。
⑥晨读、午读读书认真,加1分;晨读、午读不认真,减1分/次。
⑦课外阅读,加1-10分/周;课外不阅读,减1-10分/次。
⑧获评阳光天使,加5分;被评为堕落天使,减5分。
⑨值日认真负责,加1分/次;值日不认真,减1-5分。
⑩守纪律,加1分/次;排队讲话、推挤、掉队、越队,减5分/次。
(4)细化值日分工表,实施责任承包制。让每一个同学有事做,让每一件事有人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5)公布奖分奖励制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星期的阳光天使和堕落天使的评比活动。每个星期汇总班干部统计的有关学习、文明、守纪、卫生等方面的总分,前五名获评阳光天使,后五名评为堕落天使,督促其进步。另外设计了丰富的精神奖励制度。得10分的奖励笔记本,得20分的奖励表扬信,得50分的奖励风采照,得70分的奖励点播喜欢的歌曲,得100分的奖励学校主任级领导签发表扬信、合影,得120分的奖励学校校长级领导亲笔表扬信、合影,得150分的奖励“这就是我”电子相册,得200分的奖励点播自己喜欢的电影或校园拍摄“真我风采”。
班主任都知道奖励对于学生自我改正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多以物质奖励为主。物质奖励的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奖励次数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微弱。文化型班级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奖励,而且注重奖励的文化性,这对学生的影响比物质奖励更加长远。
(6)设置班级法庭。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矛盾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主题文化构建,每月一种主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微笑主题,让学生学会微笑着面对同学、面对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然后设置班级模拟法庭,调解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建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导向。
3.文化氛围的构建
(1)格言墙。征集学生喜欢的格言,予以张贴。
(2)文化墙。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读书卡等张贴展览。
班级文化建设规划范文6
【关键词】高等学校;社团文化;建设;对策
社团文化,是指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指大学的各种社团组织的建立、校园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团组织成员的行为形态等。社团组织涉及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社团组织依其性质分为三大类:(1)学术研究组织,如文学研究学会;(2)娱乐性组织,如京剧社等;(3)公益性组织,如爱心服务社等。大学生社团在学校有关机构指导下或自主开展各类活动,如征文比赛、辩论会、艺术节、读书月活动、学术讲座、志愿者活动等,不仅能增强师生、同学之间的联络,加强思想、感情的交流,更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能促进学生的学术进步和专业兴趣培养。不仅如此,通过这些社团活动,同学们的自主办事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此外,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需求自主选择活动形式,没有感觉来自外部的强制要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社团文化活动比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更具有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学生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生机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如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术型社团无人光顾,兴趣型社团、娱乐型社团只注重娱乐功能;自治型社团未能尽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职责;还有许多高校社团活动都局限于校园这个小环境中,没有与社会联系结合;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的状况比较明显。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没有章程,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务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的总体财政支持不可能无限,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社团活动场地不足。据笔者对湖南某高校做的不完全统计,80%的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并且因为学校各方面改革后,学校的一些场地活动需租赁,社团捉襟见肘的财力无法支撑,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如果社团有一定活动场地的话,它的活动的力度将会大大增加;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所以需要加大对社团指导的专业力度,使社团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目前许多社团比较轻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一些社团前几年活动轰轰烈烈,但近几年却销声匿迹,很大原因是由于该社团的核心成员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怎么样,而不关心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以至于往往一些核心成员毕业后,使得一个社团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这是在社团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使社团及其开展的文化活动名副其实地发挥育人的功能迫在眉睫。
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与管理
当前大学生社团出现的一些不良趋势,与学校对于社团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因此,重视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是保证社团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学校团委应根据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发展需要,设置学生社团联合会,由团委配备专职团干部指导学生社团联合会开展工作,如学生社团成立的审批,活动的考核,社团负责人的考核以及优秀社团的评选等。同时要求各系设立社团部,指导本系挂靠的学生社团开展工作。这样学生社团联合会对全校的学生社团合理化运转,具有促进和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学校团委还要健全社团档案,定期向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社团工作情况,以保证社团合法、有序、健康发展。
(二)将社团建设真正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并保证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
以前有的大学生社团无法长期开展活动,落入自生自灭的境地,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社团开展活动困难。当前,学校可以将社团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划拨一定的经费;同时社团应主动与校外企业联系为社团筹集活动资金,保证社团活动开展顺利。当然,学校还要加强对校园社团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运用不出现问题。
(三)重视高校社团工作干部的选拔、培训,为社团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高校团委分管学生社团工作的专职团干部,首先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修养、要经常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对党的有关政策和学院的政策要熟悉;工作上要不断探索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注重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同时要多思考、多研究、多调研、多总结。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社团骨干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言行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社团。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对社团骨干的培训,依托学校团委团校由领导、专家、学者传帮带,就文化艺术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技巧等方面开展专门培训,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下转第86页)(上接第71页)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同时,由于大学生流动性大,变化快,造成队伍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力图保持业余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又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新人,不断充实这一队伍,以保证其连续性和旺盛的活力。
(四)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实施无形的教育
学校团委要注意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体育、研究、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大特点是课余性﹑群众性,它的直接目的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所以深为广大师生喜爱。五天工作制使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给开展社团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强身健心、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管理部门要重视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力求高品味、 多层次、 重参与、 求实效。同时要注意对思想意识类、科学知识类﹑文化娱乐类等各类活动分类引导,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五)加强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生社会化打好基础
利用社团相互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出跨校际联合活动,促进社团的发展;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达到最后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实践成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各级学生社团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精心安排,订立制度,并派教师、干部参与指导,给与政策保护和适当的经费支持,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在实处。(1)学生社团应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下农村到企业,搞社会调查,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了解社会、服务基层,将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回报父老乡亲。(3)社团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社区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地方社区的各种实践活动、宣传活动、文明建设活动、义务支教活动等;特别是与街道、企业、中小学、敬老院等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互助团体并长期坚持下来,形成特色与品牌。
(六)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
共青团具有较强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社团建立团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社团中去,对于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培养会员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改善社团松散的状况,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团中建立团组织,意味着参加社团的大学生团员既是所在班级团支部的团员,又成为社团团支部的团员,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对团员实行双重组织覆盖的有效方式,建立起团员参加社团登记制度、团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社团中的团员定期向班级团组织汇报等制度,避免在团员管理中出现混乱。另外,社团是依照民主方式建立起来的组织,社团建立团组织后,正确处理社团理事会与团组织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协调机制,既保护社团自治的内在活力,又确保社团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相信通过更换思维,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一定会成为新世纪中国大学校园内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
[2]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Z].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