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1
【关键词】井下作业 污染 因素 工艺
1 石油开采的井下作业中重点污染因素
在石油开采中,操作最为复杂的就是在井下作业这一环节,绝大部分污染源就来自井下作业。为此,要想彻底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楚重点污染物,再对症下药,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技术。
1.1 原油污染
作为首要污染物,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因素是操作不够到位,许多工人在提拉油管和抽拉油杆时不够细心,导致原油溅落到地面上或成滴淋落到四周,从而四周地面迅速被污染;另外,机械本身的问题也可能带来原油污染,譬如在试油的操作中,油井防喷盒容易因为长时间不间断高速工作而出现裂痕,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原油泄漏地面,降低了石油的开采率,也极大程度上对周边地面造成了污染。
1.2 废水污染
虽然废水中含油量相对于原油来说十分少,但成吨的废水污染同样不可小觑。在转磨操作、洗井操作以及冲砂操作中,设备清理后往往会产生许多原油废水。很多石油开采施工单位不注意及时对废水进行净化直接排进地面或河流,对周边城镇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1.3 其他污染
除了上述两种比较常见的污染物外,废酸液等井下开采过程中使用过的化学试剂对环境污染程度也比较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外,不仅会对土壤水源和人类生活造成影响,还会破坏周边动植物的生活家园。
2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中防止污染的措施
井下作业操作流程复杂难度高,而且涉及的专业知识广,产生污染物的途径虽然不是不可避免但是想要减少污染物也必须想出易于操作且有效的措施来执行,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2.1 前期工作
在每次下井工作之前一定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调查本地的地质水况,着实分析排污方向,其次要认真检查机器使用情况(有没有破损、能否正常运行)以及探明油井内部原油分布,最后要抽查下井工作人员的技术质量,做到对“天地人”的全盘掌握,才能不仅能保障人员安全还能对防污做到前期控制。对于经常产生污染的操作环节要着重检查,及时对不合理的细节进行处理,使污染物能从源头减低到最少。
2.2 人员管理
许多污染问题的出现与操作离不开关系,所以在防污的方案中人员管理和培养是我们不得不把握住的一个方面,同时,机器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都需要施工人员的参与。对此,施工人员要在操作中一边累积经验一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从而提升自我的操作水平。施工单位也必须制定严格缜密的工作制度,管理人员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来工作,使之能够保证井下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能准确不误的进行。另外,作为石油开采的施工方,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保证施工质量。
总而言之,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决定了防污的执行效果。他们要在日常作业中加强对防污控制的整体认识,并能自愿加入到防污的队伍中来,自主创新石油开采的作业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施工方的帮助使集体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3 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中技术的改进
技术改进是实现防污的最主要的手段,重点是要想出方法使原油、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能流至专门的收纳容器,从而使井内保持洁净,也不再对环境构成威胁。以下是几种需要改进的技术:
3.1 带压技术
井下作业使井内压强一般很高,为使之平衡,必须要选好相对应的压井液,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器具如桥塞来减小井内的压力,使之保障在井下作业的施工人员的安全。选择合适的压井液可以不破坏天然油气层,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压力作用,使施工时不会产生石油喷发的现象。但是目前来说,没有压井液不会对天然油气层产生一点破坏的,并且这种结果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能够恢复的,所以努力改进带压技术将是我们防污控排的第一步。
目前施工单位运用的带压作业都是在油和套压能被控制的情况下操作的,利用一些防塞工具不断控制井下油管中的高压强,并使用配套设备中的防喷器具来把握压力的变化。如果施工单位并未在油气井下安置相对应的配套解压机械,那么一定需要先进行井下压力测试,完成投堵作业的操作,从而在外对井内压强进行控制。
合理效率的运用带压作业技术,不仅能达到防污减排的目的还能提高采油率从而能附带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压井液的使用频率,对油气层做了进一步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增加了开采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酸液和压裂液的使用频率,进而也就减少了其他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它的运用为今后原油田的长期开采以及批量化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也能巧妙地避免因为定期防压而导致的产油量减少,简化石油开采的操作流程,减少开采的资金投入,降低了井下作业的风险,最终达到我们防止污染环境的目的。
3.2 井口导流技术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在抽杆和油管的连接处加置一筒形机械,让它能紧密连接抽杆和油管,那么在提拉的过程中,就能很好的对管内原油进行引流控制,减少原油溅落的污染。另外,为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在筒形机械内附带缓冲内置环,更能够有效防止原油喷发,将原油通过加载装置流到固定容器内,提高原油开采率。
3.3 其他技术
使用洗井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将原油和废液有效分离,然后分别收集,达到从源头减少污染的目的。
使用油杆刮油技术,通过弹性原理来进一步缩小油杆之内的空隙,提高原油的采集率,同时也防止施工人员在进行抽拉油杆和油管时因原油成滴溅落带来的污染。
4 结束语
现在全国许多石油开采公司都提出了不同环境污染防控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也切实解决了不少污染难题,但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第一要在设计领域,材料选择时要尽量考虑绿色材料,能反复利用的材料要不断循环使用;第二在井下作业中,设备机械要不断维护和更新,同时注重人员的管理;最后要结合实践不断改进探井技术,做到全清洁流程,最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达到防污减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红,刘海明,等.防止井下作业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应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12,(01)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2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rely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chemic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to teaching, enhanc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 on, this specialty will be built in to the engineering specialty with distinctive and outstanding features.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化工;污染防治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chemical industry;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31-02
0 引言
环境工程专业本身就与化学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个别学校在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保相关的废水、废气治理等专业方向。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来源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废水、废气、废渣等。在“三废”的治理过程中,许多环境工程单元是化工过程,如多效蒸馏、分馏、吸附、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等大多涉及“三传一反”化工原理[1]。在工业各部门中,化工排放废水占第一位、废气第三位、废渣第四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重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山东省是我国的工业强省和化工大省,仅淄博市就有5000余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企业对既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又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知识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目前,许多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化工原理等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培养过程等不系统,导致学生在环境工程方面拥有大量技术,但缺乏在化工过程中的基础知识。青岛科技大学在我国化工领域有着近60年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明显,特别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如何结合本校化工特长,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专业素养和循环经济意识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是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应给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2,3]。本文从化工特色必要性、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研究建设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1 化工污染防治为特色的必要性
多年来,社会培养的环境人才大多是通用型人才,具有化工环境特色的人才很少。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治理污染的任务在加重,化工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这既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相关人员提出挑战。化工行业的环境问题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工业部门的特点,生产装置危险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高温高压、毒性等,一旦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后果危害往往更严重。为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教育部2012年联合召开高等学校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加快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为化工行业培养大量的与当代乃至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工程工程专业人才,显得十分迫切。当前培养化工环境复合型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2002年,起步相对较晚,但其在化工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化学工程等专业的优势,可以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以化工污染防治为重心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工科专业。将环境工程专业建成国内化工特色鲜明的环境工程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2 建设化工污染防治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研究思路
结合环境与化工专业领域综合性、交叉性及边缘性的特点,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等学科优势,着力发展多学科横向交叉,突显区域经济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化工环境控制为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建设,将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在化工领域具有优势、交叉学科特色鲜明的专业。
2.1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拟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海洋环境腐蚀与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安全与环境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建设,学科平台较高,为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较高的专业平台基础。同时,通过内引外联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聘期多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担任化工原理及相关实验的任课教师,同时建设化工实习基地。返聘化工学院退休教师,指导学生环境工程相关设计。
与此同时,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具有化工实践背景的教师,增强本专业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快环境工程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建立新的模块化环境工程培养体系,将化工相关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模块,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水平逐年提升。同时增加化工相关实践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并安排每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本科生的良师益友,取得明显成效。本专业组织“环保宣传进学校”、“环保演讲比赛”、“科大环保周”、“李村河生态调研”、“关于青岛市公交系统安全现状的调研”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下企业、进工厂等活动,充分理解化工生产工程,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经过科学系统培养,大多数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专业水平高、化工污染防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人才。
2.3 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凸显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的专业优势
组织10位年轻教师到齐鲁石化等工厂学习调研,强化其化工环境概念;“科研进课堂”,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方面,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科研进实验”,注重将科研所取得的成果纳入实验课的教学中;将科研成果中设计制造出的实验仪器等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清洁生产审核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大特色,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同时,积累了丰富与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相关的知识,可通过开设《清洁生产》课程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生动案例分析,同时作为导师,经常带学生进企业,使学生掌握课本上不能获取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为其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和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
2.4 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化工企业实际的结合。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属于综合性专业,没有特别针对性强的行业支撑,此外新专业历史很短,与企业联系较少,这些问题对工科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首先环境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可以赴齐鲁石化公司、琅琊台集团、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学习实践和调研。或通过邀请上述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开设研讨班,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也促进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5]。
3 效果分析
在以上研究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扩大环境工程师资队伍,尤其是在化工污染方面大力引进相关高级人才,近两年,环境工程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引进高级人才3名,增强了师资力量;择优选用最新化工污染治理相关教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所有教材均采用国内最新最权威教材,在教材的选用上重视化工背景的篇章;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手段,实现环境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最近与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场、电厂、垃圾填埋场、市政设计院等十多家企业、设计单位签订学生实习协作协议;鼓励环境工程专业从事化工污染治理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国创”、“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校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工程专业在2015年底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目前专业全体师生为了通过认证,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已经同意于2016年6月进校考察,这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4 结论
本文首先总结了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的渊源、相互关系,指出在当前形式下,环境工程专业应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特色的必要性。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学、增强实践能力论述本研究的可行性。从近期取得的成果来看,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用短短的十年时间,从一个边缘化专业成长为一个获得“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资格的专业,与该专业的准确定位与建设思路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86-89,108.
[2]肖谷清,王姣亮,谢丹.面向“化工污染控制”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5):244.
[3]陈士明,徐颂,江学顶.面向环保产业的环境工程专业建设[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58-61.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3
摘要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发展模式粗放并缺乏有效环境监管,导致工业污染场地数量多、潜在环境风险高,管理形势十分严峻。相比于水、大气污染防治而言,工业场地污染防治面临着认识与能力不足、法规标准缺乏、责任难落实、资金无保障等诸多困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场地污染防治存在的困境,在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污染场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我国部分地方省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基于“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策略的综合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体系的路线图构想,并设计提出具体实施且亟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 工业场地;污染防治;土壤修复;风险防控
工业污染场地是指经过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工业场地。工业污染场地主要是由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及三废排放的长期累积、废水废液偷排、漏排、固体废物的不规范堆存处置以及突发环境事故造成的。相对于大气、水的污染防治而言,场地污染防治在我国是一新兴领域,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法规、管理规则、责任、资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开展顶层设计,系统地开展场地污染防一控一治工作,切实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我国工业场地污染现状
废弃工业场地数量巨大,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及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等工作的部署实施,大量工业场地被废弃或用于商业开发。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4年,全国有十多万家企业关停或搬迁,遗留下大量重污染的搬迁企业场地,相当一部分属于污染场地。2014年4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结果显示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在调查的81块工业废弃地的775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4. 9%,主要污染物为锌、汞、铅、铬、砷和多环芳烃。
工业污染场地环境危害突出,治理修复难度大
工业污染场地危害集中表现在危害人居安全、危害职业安全、污染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四个方面。工业污染场地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影响了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城镇化建设,已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导火索。近年来陆续出现了关停搬迁企业场地再开发时施工工人中毒、兰州自来水污染、关停搬迁企业原址新开发小区业主集中抗议等一系列危害公众健康、饮用水安全及社会稳定性的事件。与此同时,一些污染物在土壤中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很难自行消除,且具有累积性和不可逆性。若不及时采取风险防控或治理修复行动,随着时间推移,存在场地污染范围扩大、变深的风险,将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未来的治理成本也将逐年增加。
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管理面临的困局
目前工业污染场地带来的看不见或潜藏的风险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加强污染场地管理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面临诸多难题。
工作基础薄弱
我国政府、企业和公众对于污染场地问题的严重性、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及任务的艰巨性普遍认识不足。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及日常环境监管中对场地风险防范考虑不足,缺乏场地环境监管体系及相应的配套措施;企业缺乏场地主体责任意识,日常生产中缺乏场地污染防范措施,存在超标排放、偷排漏排、固体废物堆存处置不规范等现象;公众对场地危害认识不足,难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我国污染场地还处于底数不清、状况不明阶段,管理部门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类别、污染程度、扩散范围、治理状况、开发再利用情况等都缺乏了解,大体呈现开发一块管一块的被动应对状态,工作基础薄弱。耗时5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限于财力只能对大尺度的士壤污染状况有所反映,对于个案性很强的场地污染获取的信息有限。
基本制度缺失
我国至今尚未有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法规,场地管理相关规定文件多为意见、通知,且条文多为原则性、粗线条式的描述,法律强制力不够。环境管理部门缺乏管理依据和管理手段,监管受限。
污染场地管理的基本制度缺乏上位法支撑,场地污染的责任判定体系未细化,责任追究缺乏操作性;污染场地底数不清,缺乏污染场地档案备案及清单动态管理制度;缺乏可持续的资金筹集机制,无法保障场地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工作的开展。
监管不明,产业发展无序
在污染场地管理方面,监管主体、监管层级和各自监管责任不明确,污染场地流转、再开发缺乏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地方污染场地再开发管理实践中,环保、规划或国土部门是污染场地监管主体的情况均存在,管理部门多元但缺乏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在管理层级上,省级、市级甚至县级环保部门负责场地治理修复监管的情况也都存在,监管水平差异明显。场地管理与环评、环保验收等现有制度缺乏有效衔接,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在场地修复行业管理方面,缺乏对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资质和信用的管理,缺乏适用的技术、设备、药剂,加之起步阶段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的不健全,行业呈现大企业恶性竞争,小企业能力不足,从业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乱象,治理修复变身污染搬家工程,严重影响了环境修复战略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支撑薄弱
20 14年7月起5项场地系列环保标准开始实施,调查、评估、监测和修复方案编制等过程有了原则性指导,仍然缺乏风险筛选值、修复验收、修复环境监理、长期管理、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导则等技术文件,污染场地技术标准还未形成体系,尚不足以支撑场地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实际工作的开展。
场地调查评估技术力量薄弱,行业从业人员经验少,专业素质有待加强:缺乏技术、经济可行、成熟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现有科研成果与管理、应用脱节,治理修复设施和药剂国产化率低,修复技术筛选体系未建立,缺乏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工程,现有的技术支撑难以满足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工作全面开展需求。
责任难落实,修复资金无保障
责任难以界定,尤其难以追溯历史污染者,是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困境。现有的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中,对于界定场地污染者尤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场地污染者,污染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及修复过程和结果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均无明确规定,再加上我国企业多经历产权变更或改制重组,“谁污染,谁治理”在污染场地管理中很难落地。
污染场地的治理修复需要全面考虑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治理,耗资巨大。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尚不能保障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经费筹措,缺乏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对于一些高地价的城市,高昂的场地修复费用被消化在土地流转的费用中,由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共同埋单。对于低地价、历史遗留的无主场地,这种方式将难以适用。
场地污染综合防治的路线图构建
场地污染防治总体思路设想
工业场地污染防治核心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新建、在产和退出角度严防工业企业新增场地污染;二是保障污染场地再开发的环境安全;三是控制已有且暂不开发的污染场地环境风险,优先开展位于环境敏感区场地的污染阻隔和治理修复。
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以下工业场地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总体设想(图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改善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城镇布局为契机,坚持一个核心,用好两个抓手,围绕三条主线,强化四重保障,落实五项策略。即:以构建一个综合的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体系为核心,以落实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为两个抓手,以在产场地、闲置场地和再开发场地环境管理为三条主线,以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创新市场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大信息公开为四重保障,以“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为策略,逐步实现工业企业场地污染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历史遗留的高风险污染场地和环境敏感地区场地污染得到初步控制,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环境安全得到切实保障,防一管一治统筹,扭转我国场地污染被动应对的局面。
具体实施建议
加强场地污染防治工作需标本兼治,分轻重缓急推进。立足于“防新增、明已有、治突出、控长远、净开发”的基本策略,建议从以下五方面逐步推进工作,落实场地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一是建章立制,推进管理体系构建。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编制,实现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突破,加快责任界定及终身追究、资金筹集、场地流转强制调查评估、多部门联合监管、污染场地档案、修复环境监理、第三方验收、修复场地后期管理、场地信息备案及信息公开等基本制度建设,初步建立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框架体系和基本法规制度。
二是排查摸底,锁定优先管控对象。筛选易造成场地污染的高风险行业类别,以其为重点排查对象,针对在产及拟搬迁企业场地和已关停、搬迁、破产企业场地,分类、分步开展场地环境污染状况排查;形成潜在污染场地清单,构建污染场地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场地环境风险初步评估建立污染场地优先管理名录,对环境风险较大的场地集中资源优先采取风险防控措施。
三是着眼预防,加强在产企业监管。严格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高风险行业在产企业的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包含污染预防、事故应急和风险评估的场地污染预防预警体系。监督落实已有环保政策要求,排查环境风险源,加强在产企业监管,防范新增场地污染。
四是试点示范,促进行业能力建设。选择有基础、有意愿、有成效的地区,开展污染场地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和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建立相关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提升污染场地环境监管能力;开展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治理修复、修复监理、修复验收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从业单位及从业者专业素质,推动社会主导的行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提出有利于污染场地环境监管的相关金融、税费、价格等经济政策,促进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国产化技术、设备、药剂的研发推广,推动场地修复行业发展。
五是重点启动铬渣、POPs及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场地风险防控工作。针对环境隐患大,影响群众健康的历史遗留铬渣场地、POPs场地和位于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污染场地优先启动风险管控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减少铬渣、POPs等环境隐患大场地的产生和加重;针对当前不同规划用途、不同风险程度的场地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用于最迫切需要风险管理和修复的场地;土壤、地下水统筹考虑,开展治理修复示范工程,以试点先行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环境隐患大的污染场地的风险防控工作;实施铬渣、POPs等环境隐患大的场地治理修复后的后期风险管理,有效保障环境安全。
主要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S].2014.
[2]谢剑,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J].环境保护.2012 (2-3):15-20.[3]骆永明,中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 (3):1-6.
[4]姜林,钟茂生,张丽娜,等.基于风险的中国污染场地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 (8):1-10.
[5]周友亚,颜增光,郭观林,等,污染场地国家分类管理模式与方法[J],环境保护.2007 (10):32-35.
[6]余勤飞,侯红,白中科,等.中国污染场地国家分类体系框架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3 (12):228-234.
[7]李发生,张俊丽,姜林,等,新型城镇化应高度关注污染场地再利用风险管控[J].环境保护,2013 (7):38-40.
[8]骆永明. 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预防、控制和修复策略[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2):27-31.
[9]余立风,丁琼,程天金,等.发达国家如何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J].环境保护,2012 (2-3):28-30.
[10]王佳,张亚平,戴喆秦,等.污染场地风险等级评估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13 (7):55-56.
[11]陈梦舫,我国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修复技术综述[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 (5):327-333。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4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anal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上访、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融资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
(1)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优先划定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把水源地保护区与各项自然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anal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上访、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融资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5
农村环境污染不像工业污染那样易发现易治理,而如果扼制不住“小污染”必将变成“大污染”,因而,我们要着重干好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俗话说“惟有净土,才有洁食”。我们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机肥的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加大农村环保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同时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以“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村容整洁”主题,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宜人起来。
二是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建立遏制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体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源隔离工程等;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效率;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企业,加强对畜禽养殖企业的监管。
工业污染的防治范文6
关键词:九台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2
前言
水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生命离不开水。人类的改造自然,生产和生活都与水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已出现短缺。水资源短缺有2方面表现,水量不足,水质污染达不到用水要求。目前我们所说的水资源指地下水和地表水。人们生产生活首选地表水,地下水只是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地下水的利用率较高。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年均降水量596mm,属于干汗地区。在经济上是吉林长春两市一体化经济区西靠东移的“支撑点”和“接力站”,在吉林省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也使得九台市的用水需求量加大,开采地下水来补充地表水的不足,以满足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因此及时关注九台市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状况,防止水体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1 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1.2 评价参数的选取
本文根据《地下水标准》GB/T14848-1993中的基本项目选用水中有机污染的参数及有毒物质、重金属等24项参数进行分析评价。
1.3 资料的来源
本次评价采用2014年吉林省九台市地下水水质的监测资料。
1.4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2种方法。
单项组分评价以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按本标准所列的分类指标,划分为5类。
综合评价法是先对各单项参数评价,划分参数所属质量类别。对各类别按表1中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参数评价分值Fi。
(1)
按公式(1)和(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2)
式中:
―各单项参数评分值Fi的平均值;Fmax―单项参数评分值Fi中的最大值;n―项数。
根据F值采用表2中规定的F值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评价结果为:从检测结果来看,九台市2014年共监测5眼井。“较差”和“极差”级别的占评价总数的80.0%眼,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总铁。对照地下水评价标准已有3眼井水体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达到IV类,有2眼井水体总硬度单项水质类别均超V类。有1眼井中水体的总铁含量达到IV类。
2 水体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措施
2.1 影响因素
通过上述评价发现,九台市地下水井中,主要污染物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铁。
溶解性总固体是在水里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和。其主要由钙、镁、钠、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组成。自然界、工业废水、城市和农业污水以及下水道是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的来源。北方冬季为了防止路面结冰在上面铺洒的盐类也可增加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量。
水中钙、镁总量即水的总硬度。自然界及大气降水将地表盐类污然物的带入是水中总硬度的主要来源。
选矿、冶炼、炼铁、机械加工、工业电镀、酸洗废水等是水体中铁的主要污染来源。
综合上述分析,九台市地下水井中主要污染物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铁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自然界中地下矿层含盐量是不易改变的。因此为了防治地下水体污染主要是规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防止地表水体污染物渗到地下。
2.2 防治地下水污染措施
2.2.1 治理工业污染源
2.2.1.1 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发放排污许可证制度
不同水域划分水功能区。计算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根据结果结合调查的工业污染源情况,在实现全区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的基础上,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制定减排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企业和单位。
对所有新、改扩建和招商引资项目,严格要求进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按照制度规定,允许排放量由环保部门依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没有排放容量的功能区不能允许审批新、扩项目,首先治理污染源,污染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新建,扩建项目,对新扩项目要求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减少排污。达标排放且排放的水污染物总量在允许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由环保部门发放排污许可证,对总量超过控制指标但达标排放的企业,当地政府要限期整改。
2.2.1.2 保证工业矿企业达标排放
九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又一关键是实现工矿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不断进行区域内工业污染源调查,发现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建议各级政府要求其限期治理,保区域内工业污染源持续达标排放,并实施安装监测系统及建立工业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加强达标排放管理。
2.2.1.3 保证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合理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区域资源及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各地,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经济发展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合理,对生产规模、工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予以坚决关停处理。
2.2.2 城镇生活污染源控制
减少为了防止结冰尽量在路面上铺洒的盐类,鼓励人工清雪,清冰。积极宣传地下水保护知识,提高群众水资源保护的自觉性,自觉保护有限的地下水资源。
建议科学规划污水厂建设,对减少地下污染污的排放,对改善九台区及其下游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必将起到极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