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混合料;无侧限抗压试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emented emulsified asphalt mortar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semi-rigid pave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avement mix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pavement. The forming method and the strength forming mechanism of the specimen The formation method of pavement and the mechanism of strength formation must be the same,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test piece of cement emulsified asphalt mortar stabilized macadam semi - rigid pavement mixture is described.
【Key words】Cement emulsified asphalt mortar;Stabilized gravel;Semi-rigid pavement; mixture;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
1. 前言
混合料o侧限抗压强度是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路面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的重要指标,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制作方法与路面的施工方法密切相关,试件的成型方法及强度形成机理与路面的形成方法及强度形成机理必须相同。现行规范中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制作方法是针对拌和法的路面混合料制定的,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采用的是贯入法,另外,现行规范中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的制作方法是针对无机结合料或者沥青结合料制定的,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式半刚性路面的结合料既有无机结合料又有沥青结合料,是一种复合结合料,它与单独的无机结合料或者沥青结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不同。因此,现行规范中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制作方法不适用于制作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
2. 路面类型及其发展
(1)按照路面的受力特点,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柔性路面。由于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出现了以水泥-沥青复合材料作为结合料的路面,它兼具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优点,表现出半刚半柔性的力学特征,它通常被称为半柔性路面,又称为半刚性路面。获得半刚性路面材料的途径主要采取二种方式: 一种是“ 柔中掺刚 ”, 即在沥青混合料基质中掺加刚性材料;另一种是“刚中掺柔”, 即在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基质中掺加柔性材料。
(2)就世界范围来看,虽然以水泥-沥青复合材料作为胶结材料的半刚性路面性能优良,但是与以(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的柔性路面相比,应用量少之又少,其原因是施工工艺配套复杂。所以,为了大量推广应用半刚性路面,开发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式半刚性路面施工工艺,它是以摊铺的“级配碎石”为基质,贯入半刚半柔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混合料,形成半刚性路面。
3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式半刚性路面施工方法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式半刚性路面的施工方法是:首先把级配碎石摊铺在下承层上,整平稳压后把拌和好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碎石间隙中,然后经过养生、碾压等成型即成为半刚性路面,如图1所示。
图1 4.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制作方法
4.1试模的选择。 根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规定, 当集料最大粒径≯25 mm(中粒土)时, 应选择试模的尺寸为:直径×高=100 mm ×100 mm;当集料最大粒径>25 mm(粗粒土)时, 应选择试模的尺寸为:直径×高=150 mm ×150 mm。做试件前应先检查试模的尺寸及形状, 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不合格的试模要重新更换。试模内壁高度除两个压柱高度外还应加100 mm的试件高。
4.2试件制作准备。
(1)实验仪器和用具的准备与检查,做到状态良好、齐全。主要试验设备装置如图2所示。
(2)取料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并与施工用料一样。
(3)按照设计配合比配制级配碎石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4.3试件制作。
(1)按计算用量把级配碎石放入试模,并压紧压柱。两个压柱自己的净距离即试件高度为100mm或者150mm。试件高度的误差范围控制在-0.1cm~0.15cm之间。
(2)去掉上压柱,换为筛孔为10mm×10mm的压网,并压紧。
(3)不试模(连同施压装置)放在振动台上。
(4)按计算用量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倒入试模,开启振动(低幅高频),直至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均匀的贯入级配碎石空隙。
(5)去掉压网。
(6)修整试件上面,应密实平整。
(7)抗压试件静置12h。
(8)脱模。应至少制备三组共9个试件。
4.4试件养护。养生时间为7d , 养生期间温度应控制在23℃~27℃。养生期最后一天应把试件浸泡在水中, 水深应高过试件顶2~5cm。
5. 结束语
(1)路面混合料抗压试件制作方法与路面的施工方法密切相关,试件的成型方法及强度形成机理与路面的形成方法及强度形成机理必须相同。
(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混合料无侧限抗压试件的制作方法既不同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也不同于沥青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它是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的特点制定的。
(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混合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制作所用主要试验设备装置可以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制作所用试验设备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
参考文献
[1]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林珂, 岳强, 张金玉.半刚性面层材料的研究概况[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06(6).
[3]刘中林,田文,史建方,谭发茂.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张思源, 魏建民.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0(1).
[5]刘中林,田文,史建方,谭发茂.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6]邰连河,张家平,等.新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彭波,李文瑛,危拥军,郝培文.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与特性[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8]荆树国, 梅青,许克胜.半刚性路面结构理论初探[J].公路, 2001(9).
[9]王成模.乳化沥青半刚性路面的机械化施工[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1(1).
[10]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12]JTG H10-2009.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
[基金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162102310387).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2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状态是许多种证候的综合表现。亚健康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体质筛检、情志疗法、针灸、推拿及食疗等中医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健康/中医药疗法;食疗;针灸推拿疗法
按照2006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规定,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的干预包括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两层含义,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总的原则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中药调理和非药物手段等中医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整体观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药擅长调节人体机能状态以维护内外环境及身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干预亚健康的目的。以往中医证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中医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起作用。
2 辨证论治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中医治病,既着眼于“病”的异同,更着眼于“证”的区别。“证”是一种状态,有轻度心身失调的亚健康状态、疾病前的潜临床亚健康状态,又有疾病恢复期的后临床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可以是许多种证候的表现,其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型概括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虚湿阻、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8种。
3 中药调理法
关于中药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报导很多,且疗效都很明显。如叶子[2]用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所有病例均有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温茂兴[3]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具有亚健康疲劳典型表现的66名患者。服药平均40d后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虚烦失眠、胃纳不佳等典型症状明显改善。
4 非药物干预措施
4.1 病理性体质的筛检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病理性体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映性亦不一样,王琦[4]主持的“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的机会远大于非痰湿型体质。因此,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亚健康病因预防措施的核心。通过筛检,可以从人群中找出病理性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
4.2 情志疗法 中医的情志疗法在医史上不乏记载。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能导致气机紊乱,而“百病皆生于气”,所以情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不但说明了保持良好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还明确指出了心理调整的关键是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移情疗法、易性疗法、以情胜情疗法和情境疗法等[5]。
4.3 针灸疗法 关于针灸调理亚健康行之有效的报导也较多。如安丽萍等[6]采用毫针、七星针及耳穴压丸的组合针法应用于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人群200例,并与自我保健按摩组102例和服用保健品组80例进行同期对比观察。其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其毫针针刺主穴为腹三针(中脘、天枢、气海)、体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头三针(本神、百会、安眠穴),梅花针取华佗夹脊自第1胸椎至第2腰椎两侧叩刺,耳穴取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双侧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附按压。结果在规定疗程中,200例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100%。赵?珏等[7]针刺治疗亚健康42例,患者各表现为肝脾不调、脾胃气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5种证型之一,设立针刺组,耳压组,针刺配合耳压组。针刺组主穴: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耳压组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配穴:肝、脾、胃、心、肾等穴加减。结果表明:针刺及耳压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周震等[8]应用贺氏“强通法”于膏肓、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亚健康状态6例,以达祛瘀生新,补虚泻实的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4.4 推拿疗法 推拿是疗效确切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方法 ,其在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康复治疗中效果尤为明显。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整经络系统和扶正祛邪、防病保健,从而消除亚健康患者的种种不适症状[9]。如黄铁银等[10]运用一指禅推法、揉、抹、按、捏、擦、滚、拿、搓等9种手法,分别在卧位、俯卧位、正坐位对以容易疲乏、食少、纳呆和睡眠欠佳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患者60例进行全身推拿调理,收到良好疗效。谢慧君等[11]则提出了应该采用辨证论治的推拿方法和自我保健按摩来调治亚健康状态。
4.5 其他 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预防亚健康的根本方法。中医自古就强调食疗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千金要方》提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李爽姿等[12]认为中医“寓治于食”的食疗养生营养方法对保健强身、促进亚健康态向健康态转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此外,临床报导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措施还有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综上所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形式多样、疗效显著,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疗效标准将更加客观化、其辨证体系将更加完整规范。可以预知,中医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艳君,胡朝阳.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1-4.
[2]叶 子.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J].新中医,2004,36(7):62.
[3]温茂兴.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亚健康疲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31-32.
[4]王 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5]张孝娟,严 灿,高 敏.中医药与心理应激亚健康状态的调节[J].中医杂志,2002,43(9):647-648.
[6]安丽萍,陈雅民,李 燕,等.组合针刺法对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对比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12):104-105.
[7]赵?珏,杨 红,齐志勤.针刺治疗亚健康[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7):16-17.
[8]周 震,李 岩,贺普仁.“膏肓俞、四花穴”应用贺氏“强通法”治疗亚健康状态[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0-41.
[9]林晓天,李元林.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87-688.
[10]黄铁银,梁 铁,李振华.三位九法治疗亚健康状态120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7):1318-1319.
[11]谢慧君,奎 瑜.亚健康及其推拿防治对策[J].四川中医,2004,22(6):20-22.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亚健康;治未病;中医体质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82-2
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医学的发展顺应了这一潮流,对疾病的策略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保健,当今医学的主题是预防疾病,特别是亚健康人群及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尤为重要。正如分子医学家海瑟汀(william Haseltine)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未病先知的新纪元,医药将从治疗转为以预防为主”。
理想的健康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处于良好状态[1]。前苏联学着Berkman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状态”,将介于第一种状态(健康态)和第二种状态(疾病态)之间的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之后人们相继提出了亚健康态、前病态等概念[2]。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3]。广义的亚健康状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较多的主诉症状,但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类似于前病未病态;另一种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有潜在病理信息[4],类似于潜病未病态。心理社会因素[5-6]、不良个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环境因素均与亚健康息息相关[7];过度紧张、过强压力、反复挫折、过分疲劳、环境污染等都是形成亚健康的重要原因[8]。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9],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O%,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俄罗斯约有1/4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法国把它视之为“人类的新传染病”[10]。据有关研究资料提示:CFS发生率至少在0.2~0.4;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岁;在儿童最普遍的发病年龄为13~15岁,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CFS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CFS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11]。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警察、学生、少年、知识分子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多发人群[12-13]。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14]。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就阐述过这样的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且特别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未病”的概念即包含着“亚健康状态”。[15]“治未病”学术思想既有广义的内涵又有狭义的内涵,其广义的概念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等五方面的内容。“未生”相当于健康未病态,指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状态;“未成”包括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前者指机体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但还没有临床表现,后者指机体中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出现了先兆症状和特征,但还未具备确诊疾病的条件;“未发”指发作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的缓解期,以及疾病的潜伏期;“未传”指传变未病态;“瘥后防复”指疾病新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的虚弱阶段。其狭义的概念则仅仅指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16-17]。中医把亚健康概括为: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虽呈现出阴阳失调,但尚未达到已病的标准,是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态。相当于“微病”、“欲病”、“萌芽”、未病中的“先兆”等状态,即属于“未病”的狭义概念。
“治其未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养生防病方法。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其主张从四时阴阳、饮食起居、体育运动、精神情志、药物调理等方面全面调节,亦是对人体养生之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持久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十分重要的环节[18],亚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的阴阳失衡所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以防治亚健康不仅要重视精神休养和提高心理素质,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稳定思想情绪[19]。
“治未病”的思想,在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的养生防病实践中也越来越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现今,“未病”和“已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通过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会检查出很多所谓“未病”人的“已病”现状。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树立“治未病”的思想,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影响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都具有某种倾向性。匡氏认为体质要素具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变性、转化性、相关复合性、可测量性、可验证性等特性[20]。
亚健康状态是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21-22]。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强弱及心理素质等机体反应性与亚健康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之一,也是中医体质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医体质学的形、气、神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形神合一、心身统一的医学观及人体观,对于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这一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辨证认为亚健康状态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逸损伤、七情内伤等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23],亚健康的症状表现,几乎肝、心、脾、肺、肾五脏都有涉及,其主要表现为疲劳,临床表现以虚证为主,虚中夹实,而脏腑气机失调是关键,所以病机以心脾两虚或肝郁气滞为主,亦有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肝肾不足、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证型[24]。根据体质的辨证分型来研究亚健康的防治是今后研究的一大课题。王氏认为中医体质可分为9种基本类型[25]。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体征、常见表现、心理体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有特定的发病倾向。贺氏等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2268例观察对象进行调研,归纳不同职业、嗜好、年龄群体的体质差异[26]。王氏通过调查,观察到男女体质有不同特点[27]。何氏等对2267例观察对象的调研表明,人群的体质构成与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季节时令有明显关系,从体质调研角度分析阐发了中医因时因地制宜的合理性[28]。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症状表现,不同的生理功能紊乱程度。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在于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29-30]。体质学说经历代医家的不断阐发而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辨别易感人群,调整改善体质状态,降低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这是中医体质学说所要达到的“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由此看出,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疗向预防转变,从有病求“医”变成“预防为主”。医学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疾病”的科学[31]。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病理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治未病”理论的精髓: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32]。其思想理论的建立与普及,将使医学从长期以来只“治已病”的消极局面中解放出来,象战争的上策是“不战而胜”那样,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最终实现“不医而治”的境界。所以“治未病”理论及体质学说是对当今人类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Porth CM.Pathophysiology Concepts of Altered Heath States[M].Philadelphia,Pa:Lippincott,5th ed,2002:3-16.
[2] 王德坤.对亚健康人群脑功能活动状态的分析[J].山西中医,2002,18(5):47-49.
[3] 王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4] 郑秋浦,段留法.亚健康研究现状[J].保健医学杂志,2003,5(2):67-70.
[5] Buchwald D,Herrell R,Ashton S,et a1.A twin study of chronic fatigue[J].Psychosom Med,2001,63 (3):936―943.
[6] Hashimoto N,Kuraishi Y,Yokose T,et a1.Chronic fatigue sydrome――51 cases in 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J].Nippon Rinsho,1992,5O(11):2653―2664.
[7] 杨继军,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
2003,34(2):43.
[8] 何以蓓,寿芳,张秀峰.亚健康的中医认识及防治措施[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13-14.
[9] 孙宪民,任平.关于亚健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
2(8):1255-1256.
[10] 靳丽.亚健康目前研究的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16.
[11] Working Group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Physician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linical practive guidelines-2002[J].Med J Aust,2002,176(1):23―561.
[12] 布明德,刘秀芬.谈亚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养生,2001,(10):9-10.
[13] 杨振中,张军丽.浅谈“亚健康”及其辨证施膳[J].中国社会医学,2003,
9(1):1.
[14] 赵瑞芹,宋振峰,王硕.中国居民亚健康水平的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2001,(1):48-49.
[15] 袁嘉丽,李庆生,王焕校.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3,21(1);60,76.
[16] 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38.
[17] 王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137.
[18] 张丽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思路探讨[J].陕西中医,2003,24(6):530-531.
[19] 许军,王庆等.亚健康的评价[J].中华临床医药,2003,4(8):1-2.
[20]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66.
[21] 何裕民.关于亚健康――一个新领域命名的商讨[J].医学与哲学,2000,21(6):47-48.
[22] 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5―8.
[23] 姚亚南.中医学与“亚健康”状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4(1):56.
[24] 武维屏,边永军.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2000,41(4):
56.
[25]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4(28):1-8.
[26] 贺明,严清,吴亦樵.体质差异的社会学调查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6,(9):48-50.
[27] 王莉,何裕民.男女体质特点及其异同的研究――附2967例流调资料的模糊识别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7-9.
[28] 何裕民,高钦颖.从体质调研结果探讨因时因地治宜治则[J].中医杂志,1986,27(5):47-50.
[29] 王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30] 靳琦.王琦“辨体一辨病一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4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据有关文献分析,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也是现代医学难题之一。目前在国内,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就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评估方法、干预等综述如下。
1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主要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各种仪器和生化检查较难确诊,并可能发展成为多种疾病。其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具有不被个人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所确认的隐匿性和潜伏性;具有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和可逆性的特点。
1.1 躯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疲劳、疲倦、乏力,休息后不能缓解,头晕、头痛、眼睛干涩、眼睛酸胀、咽干、容易感冒、腰背酸痛、怕热、记忆力差、失眠多梦、容易出汗、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睡眠不好、胃肠不适等,其中以疲劳为最常见症状。女性特有症状中以痛经最多,胀痛也很多见。英国的一项前瞻性调查研究表明,30.3%的英国成年人感到疲劳,其中约1.1%为慢性疲劳,0.5%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荷兰有学者随机在5家综合医院抽取4741名成年人,在参与调查的2447名成年人中有57%的人感觉到疲劳,40%的人感到头痛,39%的人感到背疼。
1.2 心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情绪低落、时常叹气、急躁易怒、注意力差、焦虑、抑郁等为核心症状,情绪不稳、精神不振、精神紧张、孤独、空虚寂寞、焦虑等出现频率亦较高。
1.3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工作效率低下、交往频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难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等较常见;逃避现实、意志脆弱、苦闷、压抑、交往困难也很常见。
1.4 道德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影响人的正确判断和决策,影响人的创造性的有效发挥,损害人的生存质量。
2 亚健康的评估方法
亚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内涵十分复杂,不仅包括躯体的不适,而且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方面的不良等,因此应从躯体、心理、社会及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目前有关亚健康状态的评估方法较多,但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评估方法。
2.1 症状标准诊断法 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亚健康状态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制定了诊断标准,1994年CDC又对CFS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英国于1991年制订出了诊断标准,并在多个地区进行动态跟踪研究。
2.2 问卷评定量表调查法
2.2.1 采用现有的问卷或量表评价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多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EPQ)个性问卷、WHO生存质量测量表(WHOQOL―BREF)、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MBI工作耗竭问卷、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等。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以一量表为主,辅以其他量表进行测评的多量表的组合测评,这样能较全面地反映被测人群的亚健康状况。
2.2.2 通过自制的问卷进行亚健康的评定 何丽云等、于春泉等分别自制用的亚健康调查问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亚健康临床流行病学调研,亚健康状态的患病率分别为50.44%、98.1%。研究表明,调查问卷对评判亚健康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可以对亚健康的躯体症状、心理和社会特征及严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调查问卷或量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侧重心理方面的评定,有的侧重躯体症状,也有的是从整体状况来评价亚健康。由于采用的诊断标准不统一,使得文献报道亚健康的患病率差别过大,在20%~90%。
2.3 其他检测方法 有学者认为可以用血液流变学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检测。研究证明,血液粘滞性的升高常常发生在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的早期,是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由一个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HLB血检是应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MDI),根据血中氧化自由基的分布来诊断和检测人体功能障碍和病理状态的方法。魏会珍等认为,中医诊法与HLB血检法有效结合可为亚健康脏器早期诊断提供一种较方便、客观、准确的快速检测方法。
3 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
健康和疾病是生命过程中对立的两极,亚健康就是它们之间的过渡状态,如果对亚健康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进行调适,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西方国家对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从现代医学领域查找原因,对细菌感染、免疫系统抑制、内分泌代谢失调等方面考虑过多,过于局限,轻视了亚健康问题形成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制订干预对策上西方国家也是强调单纯医学手段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国内对于亚健康的干预防治措施尚属于探索阶段,其中非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占大多数。
3.1 健康教育 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提倡规律的生活节奏、全面均衡的营养膳食、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有效地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由娟对教师中亚健康人群进行了健康行为干预,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自我保健基础知识教育,对消除亚健康状态、恢复健康有显著效果。
3.2 音乐疗法 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亚健康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刘伟等使用体感音乐疗法对162例亚健康病人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体感音乐疗法可同时缓解和改善身心两方面症状,应用简便,无损伤性,易被患者接受。2008年有人对音乐疗法5个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音乐疗法改善抑郁症状是可行的、有效的且易被患者接受。目前有关音乐疗法的研究存在样本含量过少,所用研究方法质量过低等问题。
3.3 中医中药治疗 亚健康常表现为心身异常的特点,而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七情对人体的影响作用等理论有着丰富内涵,尤其对心身疾病的综合干预治疗,是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理论宝库。研究证明,耳穴贴压、音乐放松、
足穴和中药足浴疗法4种亚健康状态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改善亚健康身心症状。
3.4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有效手段。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长期坚持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能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而且能增强自信心,锻炼意志,消除不良情绪,使人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证明,健身操锻炼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整体效果显著,并对改善不良情绪有显著效果。Wang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周每周2次每次两小时的太极拳训练中,发现其简明健康量化表中疼痛、健康总体评价、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心理功能的得分在干预后有显著提高,提示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躯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3.5 其他干预方法 补充和替代疗法(CAM)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可包括咨询、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热或冷疗法、电磁疗法或按摩,还包括针灸、催眠疗法、瑜伽、冥想、顺势疗法、食疗处方、正脊术、浴疗等。CAM疗法正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也正在逐渐被医学界认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是CAM疗法的主要怀疑者,现在也慢慢认识到CAM的优点。James等通过随机数字拨号电话调查被随机选中的住户中444名非疲劳和440名疲劳居民,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77%的居民在过去12个月中使用了CAM。在CAM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身心疗法。和非疲劳居民相比,疲劳患者更愿意使用基于身体的治疗方法(包括按摩、推拿、脊椎指压治疗法)和心身疗法。研究证明,腹式呼吸法、瑜伽语音冥想法等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情绪、人际敏感等症状有独特作用,改善睡眠状况有良好的作用。心理干预对改善强迫、人际敏感症状的效果显著。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亚健康;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根据这一定义,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处于疾病状态的占20%,而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由于亚健康状态既可向健康转化,也可发展为疾病,因此,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治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我们采用按摩足部反射区的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人群120例,旨在观察按摩足部反射区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作用,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2月~2006年12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养生诊疗部的亚健康人群12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不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CCMD-3)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疾病恢复期者;②带瘤生存的肿瘤患者;③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不能接受推拿调治者。中止标准:①调治过程中出现新发疾病或意外事件者;②中途主动退出,或未能完成评分测定者。符合纳入标准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2~62岁,平均(40.58±10.25)岁。
1.2 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
参考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30项症状判定法[1]:有30项症状的其中6项及6项以上,或前15项中有其中3项及3项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同时无明确疾病诊断,或虽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者,即可判定为亚健康。
1.3 足部反射区按摩方法
(1)选取应该重点加强的足部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头(大脑)、脑垂体、头颈淋巴腺、腹腔神经丛、生殖腺、前列腺、子宫等。
(2)操作方法:先用热水浴足15min,然后拭干双脚并仰卧。先操作左脚,后操作右脚。操作前,技师双手及受术者足部均需涂擦按摩膏剂(起作用),起始手法采用屈食指点、按和刮法,刺激肾、输尿管和膀胱反射区带5min,然后按一定顺序(大致按足底足内侧面足外侧面足背顺序)按摩全足其它各反射区10min。再依次重复按摩额窦、头(大脑)、脑垂体、头颈淋巴腺、腹腔神经丛、足底部生殖腺、骨盆腔及足跟内外侧的前列腺、子宫和生殖腺等重点反射区10min。各反射区所用手法、手法方向及一些单个手法持续点按时间是治疗的重点和取得疗效的关键。额窦及头颈淋巴腺用食指单勾法向前下方斜向勾点,头(大脑)、骨盆腔用屈食指垂直点按,此四区手法力度应以患者有较强酸胀痛感为度,持续点按时间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腹腔神经丛、足底两侧之生殖腺和前列腺、子宫用大鱼际(或小鱼际)行揉、擦法至发热为度。足底生殖腺可用屈曲的大拇指的指间关节挠侧面处扣刮8~10遍。最后按前法重复操作肾、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5min,术后嘱受术者尽可能多喝温开水。
(3)疗程:每次每足30min,双足全程约1h。隔2~3d调治1次(即相当于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调治1~2个疗程。
1.4疗效评定方法
笔者于推拿前、后分别对亚健康的主要躯体症状(疲劳感与失眠)进行评分,采用自行拟制的症状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疲劳感与失眠两项,每项按症状程度分无、轻度、中度、较重与严重5级,根据症状程度每级记分分别为0~10、11~20、21~30、31~40和41~50,躯体主要症状总分为100分,积分越高,症状越重)。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120例参与者中,进入结果分析105例,脱落的15例中,调治过程中出现新发疾病者2例,中途主动退出者5例,未能完成评分者8例。
2.2 躯体症状记分变化
推拿前、后躯体主要症状量表记分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2]。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市场观念的冲击、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人的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心理应激明显增多,亚健康状态发病人数正呈逐年增加趋势,亚健康成为人类严重的健康问题,成为国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的发生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药源性疾病与医源性疾病不断增加,因此,人们开始青睐非药物与非创伤疗法,把目光转向疾病的预防即亚健康的调治上。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我国“九五”攻关期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最近,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在有关“人口与健康”方面就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战略方针。
祖国传统医学强调“治未病”,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如《素问・序》中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这里所谓的“未兆”与“赢劣”,正是当今医学界所指的亚健康状态。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样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对于亚健康的干预,由于亚健康的病因、病理未明,临床症状复杂、不定,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均尚未有特效措施[3]。足反射疗法是一门既古老而又新兴的自然疗法,由于种种原因,该疗法一直未能“登上大雅之堂”。近年来,这一疗法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关于足反射疗法用于亚健康的调治,张合林等人[4]在临床实践探索中认为,在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中,特别是要重点对头部大脑反射区按摩刺激,因为人类大脑中的下丘脑是情绪兴奋中心,又是调控各种内分泌腺体活动的枢纽,不良情绪会直接刺激下丘脑,而影响内分泌活动,以致引起病变;相反,如果下丘脑经常受到良好情绪的刺激,则能促进分泌的加速活动,对机体产生良好的作用,并提高其功效。因此,加强对头部大脑反射区的按摩刺激,可以引起强烈的心理变化,促进心理平衡而使机体恢复平衡和健康。魏玉龙等人[5]从中医学理论出发,认为足部按摩对人体亚健康的作用机理在于:畅通血脉;调补肾气、益髓健脑;促进经气运行,加强脏腑之间的联系,使五行生克有度,能有效促进亚健康的非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与心理的双重不适感,而慢性疲劳和失眠是躯体亚健康的重要表现[6]。因此,我们选择了最能体现躯体亚健康的疲劳感和失眠作为评价躯体亚健康的两项指标。从本观察结果来看,按摩足部反射区的方法能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疲劳感和失眠症状,即能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躯体症状,提示按摩足部反射区的方法是调治亚健康和预防保健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伦轼芳,庞军,雷龙鸣.推拿疗法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心身症状的调理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100101.
[2] 王 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3):14.
[3] 尚颖,曹东平. 亚健康的康复医学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4, 8(36):8374.
[4] 张合林,孙贵伶.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亚健康状态”刍议[J].按摩与导引,2000,17(3):6162.
亚健康的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 中职生 亚健康状态
资料与方法
于2006年5月对卫生学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进行现况调查和分析。选择卫生学校在校2004级护理和2005级护理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全部为女生,其中一年级学生210人,二年级学生240人,平均年龄17.31±3.03岁。
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有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营养膳食状况、体育锻练和生活习惯等。共收回答卷450份,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学生中,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且比较严重,450学生中,存在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379人,其发生率为84.2%。一年级21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164人,其发生率为78.1%,二年级24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215人,其发生率为89.6%。说明中职生面临很大的健康问题,且二年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2,P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调查结果见表1。
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调查:在有亚健康表现的中职生中,原因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大、因就业困难而对前途缺乏信心、心理的承受力差、生活习惯不良(不吃早餐、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睡眠不足)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讨 论
中职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的生活习惯:①不吃早餐。②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③睡眠质量差。
学习压力大:卫生学校中职生平时学习压力很大,用脑过度,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造成过度疲劳。
心理因素:由于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阶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紧张,从而引起心身疾病。
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人体具有生物钟现象,有期和低潮期。在期和低潮期,其脑力和体力都有较大反差。
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可减少中职生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
首先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意识,采取健康行为,消除不良习惯。
其次应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注重平衡膳食的合理营养:一方面要加强饮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营养配餐,以满足学生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
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倡导和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体育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的机能,健全体魄,增强免疫力;体育活动在大脑皮质相应区域有强大兴奋区,使部分由脑力劳动或思想负担而产生兴奋的区域得以抑制,从而避免大脑皮层过度疲劳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1]。
然后应加强中职生生活技能教育:如人际关系、调节情绪的能力、缓解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付各种危机和压力,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再次应发挥学校卫生室和保健医生的作用:做到定期体格检查,做好健康指导。特别要重视心理卫生及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校园内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活动。
最后应加强心理健康咨询: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班主任、教师应多关心了解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职校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