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素养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素养课程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1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2

摘 要: 人文素养课程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湖南的高职院校而言,人文素养课程离不开深厚的湖湘文化背景的影响。目前,湖南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存在课程目标脱离湖湘区域文化环境、课程内容忽视湖湘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课程改革滞后等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调整思路,充分利用湖湘区域文化资源,改革与重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高职人文素养课程。

关键词: 湖湘文化 人文素养 课程建设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1]。科学地建设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当下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处湖南地区的高职院校承载着千年的湖湘文化底蕴,如何将这些珍贵的人文教育资源融入人文素养课程之中,建设具有湖湘区域文化特色的高职人文素养课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基于湖湘文化背景的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

湖南高职院校多以选修形式实施人文素养课程,为学生供以覆盖面广、深度适宜的人文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高职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加强了高职技能培训和人文教育的对接。但是,对于湖湘文化在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建设中的运用仍显不足。

(一)课程目标脱离湖湘区域文化环境。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科学、准确地定位课程目标,才能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把握正确的方向。课程目标有三种取向,即行为取向性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和表现性课程目标[2]。湖南高职院校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避免了仅对行为目标的描述,而是既指出了该课程对学生行为所提出的要求,又明确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所产生的影响。人文素养课程以社会及文化现象为内容,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任何一种教育其本质都是对人的培养,在共性之下人的个性特质的发掘和培养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因为地形、气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地处湘水流域的湖湘文化拥有博采众家的胸怀,推崇爱国主义的传统,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其漫漫历史与累累硕果,是历史与文化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本土文化元素的影响,在其课程目标上也因为有湖湘文化的参与而更具特殊性与针对性。在湖南成长的学生经过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后,会获得哪些有关湖南当地的历史、人文等知识?湖南企业对于择选求职者时依据哪些具体的标准?人文素养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在湖湘文化的陶冶之下,形成怎拥牡赖鹿勰詈退枷肫分剩空庑┒际堑鼻案咧霸盒H宋乃匮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较少体现的。

(二)课程内容忽视湖湘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结合。

人文素养课程是高职院校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其课程内容以社会文化、人文精神为其基本知识点。通过知识传授与行为培养的方式实现课程目标、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湖南的高职院校身处湖湘区域文化背景下,在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可脱离湖湘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品质。在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时,也不可忽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知识能否像技能一样,在日后的职业岗位中随时被用到。人文素养课程所呈现的人文知识最终是为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岗位技能而存在的。

通过调查,当前湖南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并不多,41.8%的学生表示在学校人文素养课程中没有明确的、具体的代表湖湘文化的内容;仅有15.3%的学生表示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属于湖湘文化的范畴,例如名人轶事与作品、近代革命史等。授课方式多采取理论讲解,缺少实践环节,忽略了对这些内容本质的探讨与研究。例如株洲某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文基础》课程,总课时为58课时,课程类型为纯理论课,湖湘文化所占的课时比重为9.5%。从调查结果看,湖南的高职院校对湖湘文化的引入程度较低,对湖湘文化的利用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引入的方式多是照搬本科院校人文课程的知识点,这样的内容安排不符合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脱离文化对人的培养与品质塑造的人文环境,阻断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三)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滞后于专业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大力度开展教研教改工作,“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和“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取得不容小觑的成绩。但从教学改革范畴看,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的教改,对于人文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改收效甚微。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革目的不明确,对于为什么要改、怎样改等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以至于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删减、授课时数的调整等层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单一的教学模式并未真正改变。从课程目标看,某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改革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改革并没有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实际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环境。某些学校始终存在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明显高于人文课程建设的理念。某些学校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的投入都明显倾向于专业课程,导致人文素养课程逐渐被边缘化,教学改革力度与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相关的改革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改革过程趋于形式化,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内容,也未见明显的收效。从课程改革的视角看,某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改革已明显滞后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思路不明晰,建设收效不显著。事实证明,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处于陪衬专业课程的位置上,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3

关键词:通识课程;基因;细胞;文化素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 “细胞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何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作用,是我们近几年着力进行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通识教育与育人

2011年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这三点希望可以概括为:立大志、练本领、堪重任。

这三点希望也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首要的是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认识高、境界高。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主要内容是既要教“做人”又要教“做事”。首先要教会“做人”,并使人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由于人有精神境界,有丰富的情感,有复杂的思想,而物无境界、无感情、无思想,这就是教育用“育”而非“制”的道理。教育必须按人成长的规律去“育”,因材施教,而非凭不顾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去“制”,按图索骥。教育要求最终“育”出的应是有人性、有灵性,而且是有高尚精神与原创能力的人才,而非毫无人味与原创能力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文化去开发与发展天赋的人性与灵性,让受教育者既会“做人”、有德,又会“做事”、有才。做人与做事不可分,德与才不可分,人性与灵性不可分,问题只是有什么样的德,“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才而已。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指什么都知道的“通,而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达到不同学科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交融。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认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简单就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因此特别需要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教学优势与特色,将所承担国家精品课程转化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将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创建优质通识课程

我们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2007年获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也是中山大学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本科教学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承担的10门课程中,有三门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理论课、实验课、素质教育课。如2004年获批的“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课;2007年“现代生命科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素质教育类精品课程;2009年,“细胞与遗传学实验”是中山大学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实验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极大提高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如何使中山大学非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享受生命科学学院的精品课程资源,是我们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团队中有三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他们经过团队的培养,一位晋升了教授、另一位晋升了副教授。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利用团队的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精品课程。

2008年,我们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两门通识课程,并被中山大学批准为首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每学期都开设,深受学生欢迎。在此基础上,王宏斌教授创建了“基因、疾病与健康”通识课程,并很快被批准为中山大学第三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至此,我们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先后创建了以细胞、基因为核心的微型、优质通识课程,不仅融汇了本科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也让非生命科学的本科生增强了对生命的认识。

三、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育德育才

三门通识课程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具有不同的定位与目标。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创建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聚焦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些热点,如基因、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有个整体概念,确立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视野。

“细胞科学与社会”是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多年授课的基础上创建的,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主线,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细胞社会与人类社会相结合,强调了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牵引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基本生命观。从细胞社会“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建立“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的生存观和价值观,懂得感父母之恩、感国家之恩,通过自强,报答父母与社会。

“基因、疾病与健康”课程是由王宏斌教授创建的,主要是从基因水平上阐述对生命的珍爱,与“细胞科学与社会”互为补充。该课程通过分享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讨论基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将基因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逻辑分析与科学的认知能力。努力启发学生独立的思辨精神与严谨的科学素养,触动从生命科学知识到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的感悟。

此外,我们于2010年创建一门名为“如何上大学”的通识课程,经过在珠海校区三轮的讲授,取得极好的效果。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大学学习与生命的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珍爱生命,需认真规划人生、经营人生,提升生命的附加值。科学的经营人生,就需要有全面的规划,包括学业规划、时间管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学习能力、文化素质提升等。

四、变革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共同体,提升通识课程效益

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 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于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人是文化动物,生物界靠基因遗传而存在,靠基因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则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得以延续到今天,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离开培育人才这一基本点,离开关注、爱护、引导、熏陶、教化、养成以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体现为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开 “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而奢谈其他,只会使通识教育走入歧途。因此,如何变革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使通识课程效益最大化,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师生共同体”

一般而言,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想“混学分”,因此,跷课、开小差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将通识课变成完成学时的“挣工分”的课程,这样使一些通识课程沦为了“酱油课”!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引导的基础上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通识教育是否能达到此目的,其关键条件在于:学生是否真正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真正挣脱学分与分数的禁锢,选择有兴趣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的课程。为此,我们将课程的第一节课设为“试听课”,主题定为“导言――大学之道”。确保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之后,真正依据自己的需求,慎重决定是否选修本课程,同时,我们也对一些为凑学分而被迫选课的同学说明课程的参与度与难度,对于确感有压力的同学进行劝退,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通识课学习机会并选择适合的课程,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实施实践与教学环节的开展,更有利于展现师生间相互尊重与信任,形成积极融洽、自由平等的“师生共同体”。

2.巧设话题,寓文化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通识教育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其关键是如何让本科生在通识课上,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个人感悟,做到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智慧。

为了做到专业与人文相通,我们在“细胞科学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今日话题”,巧妙地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与人类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与防治时,我们将该知识点与人类社会的腐败现象结合起来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涉及的两类基因:原癌基因与抑基因。抑癌基因相当于人类社会的警察,或是执法机关,细胞的癌变与抑癌基因有密切的关系,这与人类社会的官员腐败有某种逻辑关系。因此,在讲授该内容时,与社会的法制建设、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从专业知识的层面懂得了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以及肿瘤细胞对生命的危害;又从人文层面懂得了防止腐败的重要性,很好地融入做人的道理。

3. 共同关注,聚焦人生

我们创建开设的“如何上大学”,本课程主要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学习感到迷茫而开设的通识课程,分五个模块、十六讲,内容包括:如何制定大学及人生规划、研究性学习理念、思维导图与镜像思维、交流与沟通、团队与合作型学习、演讲能力的培养、责任与担当等。

本课程是在多年教学基础上,总结与创造的课程,国内外均无先例。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均为教学团队自己收集与总结,并借鉴参考了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资料。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如何上大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打造有生命的课堂。为此,我们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获得灵感,设置了“Focus On Topic”栏目,即在每个主题设置一个关注的主题,以此聚焦人生。如在“为何上大学”这一讲中,设计的关注主题是:上大学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祖辈与父母的寄托,以及实现人生辉煌的诸多美好梦想。以此鼓励本科生励志,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红,张丽,胡家会. 对通识教育的实践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 杨 凡,李 蓓. 浅谈通识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0(6).

[3] 吴 影,滕玉梅.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

[4]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课程 文化素质 素质培养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英语作为最普及的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日益频繁的中外交往,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仅仅掌握一门语言而忽视其根源的文化是荒谬的。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阅读课程对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思想,让学生在对比中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作用明显。阅读课主要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需要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西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门课的内容题材广泛,涉及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培养文化素质的有效措施

1.教材及教法的选取做到以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的。刘润清先生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一文中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正是有识之士所担心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阅读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兴趣和信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阅读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关键。这一点既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要求各类阅读教材的编写者从中国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选择既符合跨文化交际教学又易受学生喜爱的阅读材料。这样的材料应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此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当前语言教学中所提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语言素质(linguistic competence),还必须具有文化素质(cultural competence),因此,对于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教师须加以认真讲解,积极引导,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语教师培训,推广双语教学和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要求外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西方因历史、地理、政治等原因,在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教师本身需要具备渊博的中西文化知识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差异,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化差异。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英语学习轨道。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其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总之,使用这些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能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熟练使用电脑,能进行丰富的英语课件制作,以便更好地为英语素质教育服务。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5

关键词 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06-03

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师范专业大学生(下称“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未来教育质量,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同时,师范生时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也关乎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整体效率与质量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师范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在此情况下,探讨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1 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三足鼎立”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但大多止于一般文献检索技术的简单培训和图书馆用户教育,离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虽然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意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实施上存在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等问题。课程之间缺乏整合与总体的系统设计,而且过于强调对具体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重技术教育,轻文化素养培养 “信息素养”的英文是“Information Literacy”,它也可译为信息文化[1],其本义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理念,是与以读、写、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素养一脉相承的,是传统文化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延伸和拓展[2],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最终应该是一种文化素养教育,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重视有关技术内容的传授,强调信息的自然科学内容,而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因素。

重技能习得,轻意识与态度培养 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强调信息技能的习得,而在信息意识与态度方面却相对薄弱。不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还是教育评价,知识技能的被关注程度均明显高于意识和态度、道德。虽然信息素养中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客观性,教学和评价操作性强;而信息意识和态度因其主观性强,教学和评价相对复杂,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培养,深层次的文化支持与哲学上的理性思考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信息素养中的情感与道德教育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

2 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体系的构建应以全面把握信息素养的涵义为基础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研究入手[3],而对信息素养涵义的全面把握则是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研究的前提。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涵义的阐释,大多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信息伦理道德三个层面着手,其中信息意识主要指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信息能力包括获取、评价、、利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这里面既包括了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又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态度主要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不过要全面把握信息素养的涵义,除从以上三个层面分析其内涵外,还应从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传统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其外延。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涵义也是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另一方面,信息素养虽有不同于以读、写、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显著特点,但它却是与传统文化素养一脉相承的,是传统文化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延伸与扩展。信息素养内涵的三个层面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方针作用;而信息素养外延的两个维度则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及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密切相关性,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师范特色 师范生信息素养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而应是对于师范专业的具体化,它以当今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以教育信息化意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信息素养为特色。这就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将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师范特色,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信息化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

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既然是体系,就不是内容与方法的简单排列组合,从内容设置到方法实施都应遵循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原则。具体说,既要考虑与中学信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又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与能力差异,从而构成体系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层次性,避免内容间的简单重复与无序组合。不仅要考虑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体系,还要研究其方法体系。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依据,而与内容体系相统一的方法体系,则是决定最终能否实施成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

3 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及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阐述,可以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图1)。

显性课程体系 显性课程,指学校一般意义上的正式课程。对于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建议首先尝试对原有的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同时紧紧围绕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进行总体的系统设计,从而构建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素养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为三大基石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这既避免了因新增课程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保障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对这三门课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建议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定位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课,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以讲授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及对新技术进行跟踪学习的能力。内容上,既要考虑到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衔接,也要注意深度与广度上的延展。这既实现了对中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衔接与深化,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大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能,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影响,此时便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指导,否则便易误入歧途,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仅仅当成娱乐的工具。因此,建议在大二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并将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情感与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主要讲授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如信息素养的涵义,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使学生作为普通大学生的一般信息素养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而在大三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可作为师范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特色课。现代教育技术课以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当然,以上仅是课程设置的大体框架,具体细节还需根据专业的不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设计。

隐性课程体系 隐性课程,在这里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信息化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环境、社会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园信息化环境和社会信息化环境,既包括以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为核心的硬环境,也包括以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科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体制、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主体的软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里既包括在一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包括学生在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教学实训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也只有这样,信息素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信息素养教育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隐性课程没有显性课程那样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端正其信息态度,激发其健康的信息道德情感,却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4 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策略

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塑造其健康的信息道德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般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大学甚至整个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健全与完备。目前,高校信息化硬环境建设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软环境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特别是要发挥校园网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强化校园网与图书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信息服务职能。

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 没有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素养水平,就谈不上高的信息素养水平。只有大力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才会有基础与保障。例如:只有公共英语教学搞好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了,才能培养学生利用外文资源解决自己工作与学习中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学生普通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信息环境下的伦理道德。很难想象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素质就比较低的人,会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下有较高的道德表现。

以意识唤醒为先导,能力习得与态度养成并重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提高的持久动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提高的基础,而健康的信息态度与信息价值观则是信息素养提高的方向保障。由于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概念,所以信息素养教育不应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应该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这就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首要目标,就不应是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与具体的信息技能,而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终生学习的意识,唤醒学生信息素养自我培养的主体意识。对于师范生,还要通过信息素养教育课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的开设,培养其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创新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信息能力与积极的信息态度。能力与态度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其培养也不能有所偏废,而应该两手抓两手硬。但是,不管是意识唤醒,还是能力习得与态度养成,都不能仅靠单纯的说教,而是应该设计目标明确、计划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意识觉醒,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过硬的信息能力,养成积极的信息态度。

参考文献

[1]杨晓娟.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0-23.

文化素养课程范文6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立昌、博士研究生张金运在《中国教育学刊》第1期上撰文认为,课程知识的文化性是指课程知识与人的精神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对于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的理解和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课程知识的文化融合至关重要。首先,教师与学生要提升文化主体意识,能够觉察到课程知识承载着各种文化观念与文化传统,并对这些观念与传统产生的过程进行溯源,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知识中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批判与反思,进而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科知识的文化要素(学科文化)和本土知识中的文化要素(地方文化),并把它们渗透在教学中;最后,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课程知识蕴涵的文化类型,尊重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和已有经验,设计出适切的教学方案,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如采用对话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批判式教学等。

用重构式将数学史融入教学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陈碧芬在《课程・教材・教法》第1期上撰文认为,教师利用重构式方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中的思考过程及其魅力,步骤如下: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数学主题的历史进行梳理,比如以时间为顺序梳理专题知识脉络,但不局限于某一学段的数学历史,而是尽量让学生对某一专题知识有个全貌的了解;其次,抓住所教主题历史进化的主要步骤作为教学重点,如新的概念、法则、定理的出现、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历史上数学家遭遇到的认知冲突、认知障碍和解决过程等;最后,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重构知识点的历史,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问题驱动”策略设计教学。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策略

浙江外国语学校教授汪潮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第1期上撰文认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态度素养、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构成,教师欲将童话教学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联系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做。在态度素养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钟爱童话故事的态度、喜爱童话文体的态度和喜欢童话活动的态度;在语言素养方面,教师要分析童话语言的特点,如童话语言富有童趣、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在文化素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读写文本、复述故事、理解寓意等路径实现文化的传承。

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

赣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蔡庆有在《教学与管理》第1期上撰文认为,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部分内容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认识不到位,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要提高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有效性,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内容是关键。比如: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和环节;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以发展学生的笛ё酆纤匮为目标,以综合性问题解决为内容;数学综合与实践以联系广泛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为依据来选择数学实践问题并开展学习活动。

数学核心素养的五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