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92-01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概念、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它是一种有条理、有步骤、有依据、循序渐进、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所掌握的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程度和运用是否灵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关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然而同样离不开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方式,这些都是逻辑思维的范畴。由于逻辑思维属于思维的高级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恰恰又是最适合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为以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如今,辅导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很多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纷纷走进这些辅导机构。然而如此劳心劳力,并非所有孩子的成绩都能够有质的提升,尤其是数学。相当一部分升入中学的孩子,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和吃力。固然可以说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努力,追根溯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思考。

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众多一线教师纷纷反映,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小学。此种情况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找不到突破口,做题容易卡壳,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呢?

2.1 以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

孩童的好奇心最盛,因此,要恰到好处的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在讲课之前,可以根据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设置一个小悬念或者以一个带有开放式问题的小故事开始,这样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老师首先要具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切不可一味灌输,机械化的去讲课,这样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好处,甚至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所以教学环境的创设很关键,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去养成这种能力。比如,老师在讲到数的整除问题时,老师可以以游戏胜负的方式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能随意说出一个数,我就马上能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看看我们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样学生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发言,老师当然说的又快又准确,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劲头一下子就来了。屡次实验之后,肯定会追问老师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一改沉闷沉默的封闭状态,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思考中学会方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2.2 以方法助学,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

2.2.1 重阅读

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读题。也许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只有语文才需要阅读,其实应用题就是一个微型阅读。尤其是现在很多应用题的设置越来越生活化,有一些信息隐藏在字里行间,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准确识别关键信息。在阅读中,要弄准概念,区分已知和所求,分析有效信息,总结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体现出阅读在培养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性。

2.2.2 空间感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几何学习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对空间的认知想象建构能力的话,做题会有一定的困难。如在教学中涉及到行程问题、面积问题等,如果借助于线段图及图形图案,不光是解题会准确快速,更重要的在于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学生会通过练习不断地加固脑子里的空间感,为今后高年级几何的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 生活化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比较差,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材料以唤起学生的联想,这些材料最好来源于生活,学生熟悉且有亲切感。比如,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来体会出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演变过程。学习分数时,可以提倡学生回家使用苹果或者橡皮之类的小文具去练习。这些动手的过程同时也是动脑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新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

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综合使用。学校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按照教学计划,仔细思考,认真研究究竟哪些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某个学习模块中,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2.3 以重复固学,让学生做题更快更灵活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非一朝一夕练就。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反复讲解,逐渐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学东西的速度比较快,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善忘或者不能运用自如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注意,当学生的逻辑思维初步形成之后,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使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自然的发挥。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灵活的运用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举一反三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的学会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掌握这种思维的能力。

3 结语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我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方法,学会了方法能力便逐渐培养。总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非持之以恒不能达。如此,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们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方法,积极地钻研新问题,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的放矢,为教学研究和革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罗淑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12(28):105.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2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儿童认识规律发展儿童思维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是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的阶段对培训逻辑思维能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的。而小学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这就决定了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我们工作教育者,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因素。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去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形式更好的从感性到理性或从已知到未知之途径,把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落到实处,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智力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诚实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三、加强手脑结合发展学生能力

从认识论来看,小学生的认识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一般还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初步逻辑思维阶段。因此加强学生对直观物体的观察和形体的学具的制作,使他们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抽象和概括。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纸剪一个底长5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要求学生拼剪、平移的方法转换成长方形,使学生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找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揭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与底同长、与高同宽的长方形面积,通过动手动脑、寻找答案,经过分析、综合从而推到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思维能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3

一、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动作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充分运用眼、耳、手、口等各种感觉器官让儿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时,首先演示“凑十法”,让儿童动手进行实际操作,采取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帮助学生掌握算法。在教学“9+3”的计算的过程中,让儿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凑十的方法和过程,为此还在算式的下面注出凑十的过程,并在算式旁边注明9加几的思考方法,使儿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然后把这个过程抽象为“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后加几”,从而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思,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考探索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拿出16根小棒,用橡皮筋捆成一捆,根据老师的要求边分边回答:(1)把这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是几根?(2)把这捆小棒平均分成8份,取4份是几分之几?是几根?2.引导学生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这捆小棒的1/2、2/4、4/8各是几根?根据根数的多少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关系即:1/2=2/4=4/8。3.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圆纸片,用对折的方法分别分成2份、4份、8份和12份。然后分别剪下三个等圆的1/4、2/8和3/12,并把这三个等圆的1/4、2/8和3/12重叠在一起,这时可看到面积相等,因此得到1/4=2/8=3/12。再把剩下的部分重叠在一起比较,又发现3/4=6/8=9/12。通过以上三个操作过程,学生对以上三组相等的分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三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在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有什么规律呢?进而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在第一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每组中的三个分数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比较、逐步分析,发现一个共同规律: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或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使学生在分析综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然后提出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进一步完整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在讨论过程中教给学生多层次的抽象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十六等分的圆,先让他们讨论得知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关系后,再让他们把圆剪成十六等份,提示他们像这样的小图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拼成的图形面积如何求呢?它与原来的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之后,我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拼一拼,猜一猜,算一算,让他们在探索中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思维得到发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注意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代逻辑学认为:逻辑研究推理主要是研究推理形式,所以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推理的能力。判断是运用概念对某个事物的性质现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所以在培养判断能力时一定要把基本点放在概念上。每一个判断都应要求学生说出概念的依据。如,要判断77、124、501、3170,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时,不能只让学生回答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还要让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所以对推理,要重视符合逻辑,重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如让学生回答8和9是互质数吗?这时要让学生指出判断这句话的依据,即“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8和9只有公约数1,所以8和9是互质数”。在平常的训练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回答“是”与“不是”,要让学生根据定义掌握推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推理习惯。

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4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给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沟通,发展学生个性

实践证明,学生有爱和人打交道,表现自己的特点。心理学表明,讨论、辩论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造多种形式、多种沟通的环境,培养学生在团体中建立自己的角色。交流学习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方式。学生有可能在合作学习时,针对某个问题出现一个精彩的比赛,因为同学之间互相激烈的讨论可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就像在"十减去9、8"内容的教学中,我根据传统的方法教12-9=?,12分为10和2,10-9得到1,1加2得3,所以12-9=3。然后小组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组织学生说几分钟,"老师,12-9,2-9是不够的,我们正在减少。从后9-2到7,再用10减一个7得到3,所以12-9 =3",并表示:"由于9加1得10,所以1加上被减数的2得3,所以12-9=3"。因此,在这个话题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开发,能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学生发现最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集体的智慧下得到发展。

教学时要在难点处开始合作。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困难的地方,如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弥补对方劣势,在同学之间彼此借鉴,启发。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动手动脑,形成的效果往往是1+1>2,一个有效的方式更多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3.1 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3.2 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范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应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教材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大动手操作的分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思维活动中逐步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引发思维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性基础上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中,只要你想去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那么你就必须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长此以往。逐步形成思维意向。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意注意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有意注意,并能使之保持较长的时间,就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素材和资源,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自己想去探求问题的根源。从而积极主动地把知识融入自己的思维进行提炼。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敢于自由的想,大胆的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意向品质逐步得到培养。

二、巧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开始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趣味性设问。在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些有趣有味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 悬念性设问。设计有悬念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深思,能够深思,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才能拓宽思路,才能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并在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启蒙教育。应用设问制造一些悬念,无疑像离弦之箭,可射向学生思维的深处。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在形象思维的平台上开展逻辑思维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初始阶段是从动作开始的。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事物为依托而逐步发展过渡到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思维的起点。作为小学阶段,形象思维还是占主体地位,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方式训练的一个关键时期,小学生尽管已经有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表象,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以教具、学具(实物、图形、课件等)的演示或情境的展示等手段通过具体形象思维这个平台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个性思维能力

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合作探究,齐心协力,共同研讨解决问题,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可能都去寻找一个合适的伙伴来共同探讨商量解决。更多的是要靠我们自己独立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然后可以去征询别人的意见来印证调整自己的思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通过材料产生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比如,我们在教学计算中的简便运算时,在学生获得数据信息后不要忙着让学生动笔计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分析、思考,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发挥。在学生个体已形成初步的思维路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使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所以。在学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个体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解答,充分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有效的锻炼。

五、巧设练习。强化思维

数学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识结构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维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练习中突出关键

教师虽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和充分的讲解,但也有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善于根据疑难问题,抓住关键,专项设计练习,突破学生遇到的思维障碍。

2 练习中抓本质

数学知识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的,而学生辨别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知识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应针对情况进行进行归纳整理,揭示本质。

3 练习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