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1

【关键词】 健康宣教;公务员;健康体检

作者单位:516007 广东省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监护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以往只有得病才去医院治疗的行为,很多人主动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日发现潜伏在身体的疾病,因此,现在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体检的296名公务员的一些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96名公务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252例,女44例,年龄为27~61岁,平均年龄为(4523±378)岁。

12 方法 本次体检是一次比较全面的全身性的健康体检:包括常规的身高、体重、视力、头颈、口腔、耳鼻喉、血压以及妇科检查等,也有血尿常规、血液粘稠度、血脂分析、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肿瘤标记物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胸片、B超、颈颅部血管检查等。前来体检的人员在体检前3 d开始要禁止饮酒、少吃油腻食物[1]、不要过度劳累,体检当日早晨需要空腹,以确保体检的准确性。

2 结果

本体接受体检的296名公务员都查出了某些疾病或者异常,大部分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多,有192例,占体检人数的6486%,包括高血压、脑血管异常以及心电图异常等;消化系统系统的疾病150例,占体检人数的5068%,包括胃炎、脂肪肝、胆结石以及慢性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81例,占体检人数的2736%,包括糖尿病、血尿酸偏高等;泌尿系统疾病42例,占体检人数的1419%;呼吸系统疾病7例,占体检人数的236%。

3 讨论

31 体检前的宣教 体检前护士必须对本次体检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与前来体检者进行沟通,告知其体检前的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本次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体检前3 d接受体检人员要禁止吸烟饮酒,少食油腻食物,减少盐、脂肪的摄入。在体检当天早上禁止进食、饮水,采血时间不可超过上午9点30分,采血后要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部位3 min[2],以避免出现局部出血的现象发生。

32 体检过程中的宣教 在体检过程中要告知体检者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比较科学合理的体检流程进行,这样既可以缩短体检的时间,又不会使各个体检项目相互影响。体检过程中要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对体检人员进行指导,以保证整个体检过程的紧密,减少等待时间,减少体检者因过久等待产生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体检结果。

在整个体检过程中,体检的护士要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以此减少由于等待而带来不良情绪。有些体检项目必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特别是对于女性体检者,有必要时要男女体检者分开,并运用屏风阻挡进行体检。对一些需要特殊条件的体检要提前告知体检者,例如在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体检者膀胱的充盈[3],因此就要告知患者先进行B超检查,然后再去取尿进行尿常规检查。

要充分的利用体检排队的时间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电视播放或者宣传栏、杂志等手段对于一些常见多发疾病的防治方法进行宣传,宣传内容要人性化,做到简单易懂,图文并貌[46],做到可以吸引体检者者主动的观看最好。同时也可以向体检者宣传体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前来体检的患者要提供免费的早餐,在体检完毕或者体检完不需空腹的项目后可以进行就餐,以补充体检者的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33 体检后宣教 首先对于检查出患有疾病的患者要进行心理安慰,以防其产生心理的恐慌。然后根据其患疾病的情况给予其指导,比较轻的疾病可以告知其怎么样通过合理的饮食或者健康的生活习惯根除,鼓励患者改掉吸烟、熬夜、酗酒等不良的习惯并且多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必须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推荐到临床医院专科诊治。

参 考 文 献

[1] 周维护理人员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宣教指导的重要性及体会.健康必读,2011,(10):360360.

[2] 袁秀华,郭红蕾健康宣教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32,140.

[3] 杨梅,孙亚丽护理健康宣教指导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吉林医学,2010,31(26):4575.

[4] 王越体检中心开展健康宣教的方法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93.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2

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制定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教学目标[1],包括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等)、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如要让学生掌握夏季是肠道传染病好发的季节,冬春季则易发呼吸系统传染病,以便能针对不同传染病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如让学生掌握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及时接收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支持的患者病情恢复的能更好,相反,如果患者情绪悲观、消极抑郁、没有足够的关爱,则容易使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而不易治愈。通过这类健康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为、心理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在使学生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健康。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传染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此外,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知识,如各种消毒隔离方法,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卫生宣教,并根据病程阶段不同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措施。

2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促进传染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就是通过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类传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几乎无法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慢性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让健康人群对自己的行为生活习惯加以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仅可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有效地减少全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免疫预防接种的普及,现代急性传染病明显减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而且易引起爆发性流行;此外,目前对全世界威胁性最大的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对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健康宣教。因此,从传染病护理学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模拟护患沟通,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传染病患者常需要隔离住院治疗,由于突然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或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还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容易产生恐惧、孤单、紧张、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影响疾病的转归。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克服怕传染的思想,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处处关心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可让学生进行传染病患者角色模拟表演,模拟练习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可以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为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护患角色,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问题,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处临床的感觉。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且尽量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辞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培养学生善于用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讲明观点,从而达到指导目的。此外在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免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利疾病康复。

4让学生掌握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宗旨,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哪些,并且需要对不同的人群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要从事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健康人群、住院患者及家属、经过治疗已经出院的患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易感人群、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常识,懂得传染病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如对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可控制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饮 食卫生及环境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目前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注射吸毒及性传播,可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宣传吸毒及性的不良后果,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当学生充分掌握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知识时,才可以将预防保健知识宣传的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

4.2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收住院的传染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接受疾病,认识疾病,保持好的心态,控制情绪波动,并进行相关疾病的隔离知识指导,严防院内交叉感染和病原体的扩散。告知他们患者是传染源,密切接触的家属很有可能成为易感者,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消毒和隔离是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手段[3];此外,可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可预防接种丙种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如可给乙肝患者讲解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多通过血液、性生活传播,其次密切接触也有传播的可能,因此患者的剃须刀、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不可与他人混用。对家属及接触密切的同事,进行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建议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全为阴性者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此外,由于当前社会对乙肝患者存在歧视及不良商家夸大宣传的误导,乙肝患者常有自卑及恐惧心理,应向患者及家属正确宣传乙肝的原因、发生、发展及转归,告诉他们仅有少数人转为肝硬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悲观、恐惧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3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 高血压 家庭医生工作室 药学服务管理

当前慢性病在社区中备受重视,家庭医生具有重要服务价值。社区中慢性疾病患者较多,其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仍不能全面满足社区人群的需求。慢性病属于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指病程长、发病因素较多、病情隐匿、长时间治疗未明显好转、无相关传染性证据的疾病称为慢性病[1]。临床上主要包含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往社区用药指导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社区人群对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的认知度较低,现在社区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进行药学服务管理,使社区人群合理用药,将病情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8月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50~74岁,平均(67.21±2.08)岁;病程1~10年,平均(5.66±1.36)年。干预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51~75岁,平均(67.13±2.11)岁;病程1~11年,平均(5.67±1.3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以家庭医生为主,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主要将家庭医生作为主导,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对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药物服用方式和剂量等宣教[3]。⑵干预组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和药学服务管理措施。(1)从治疗角度出发,将发病原理、预防工作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健康知识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普及。(2)依照患者实际情况,由专职药师进行管理,制定相关健康方案,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予以记录。(3)将药物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时间等予以讲述,进而充分掌握用药情况,防止发生用药不合理情况,审查治疗方案,如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及时调整。以社区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为工作中心,实施高血压防治工作。在社区全部人群中实施慢性病知识宣教,帮助社区人群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从根本上预防慢性病发生。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定期随访干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和用药指导,重视运动训练,如跑步、散步、打太极、健身操等运动方式,帮助患者减重,为疾病恢复鉴定基础[4]。主要依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合理、科学饮食干预,将食物的主要成分和作用详细告知患者,将不可摄入的食物予以告知,且将相关食物对应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述。尽最大能力获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与理解,针对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物治疗的患者,由家庭医生和护理人员将药物的基础知识告知患者,并告知正确用药方法,对其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针对多种不良反应予以重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实施治疗[5]。定期举办慢性病用药知识讲座,将慢性病相关发生因素和用药方法予以讲解,重点讲述用药注意事项。讲座结束后,可让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治疗方法和经验,由家庭医生对其进行指导,将用药错误情况予以纠正,保证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性,进而提高预后效果。明确全科医护分工情况,根据医生排班,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预约,保证接受随访工作,主动指导患者在空闲时间进行就诊,将就诊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减少,将主动预约工作予以完善。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高血压复况、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使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复况比较:干预组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高血压复况比较[n(%)]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0 8,P=0.002 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管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讨论在社区中实施家庭医生服务属于政府给予社区居民温暖关怀的方式,现今此项工作逐渐开展,多种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逐渐进入社区,充分使用黑板报、宣传栏、公开信等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在社区外设置便民点,为社区居民免费测量血糖、血压、体检等,帮助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情况和需求予以信息记录,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

家庭医生为社区人员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公众而言具有较高价值,维持稳定关系。社区首诊可将防治效果强化,使家庭医生对社区人员的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家庭医生工作室主要以家庭医生作为载体实施相关管理。据相关研究显示,社区人群对家庭医生缺少信任和了解,而当前社区人群对家庭医师的依从性逐渐提升,使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以往主要以医生为中心,对社区居民实施相关健康管理和相应服务,方便居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仅以医生为主导实施服务,具有相关局限性。而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药学服务管理后不仅让患者充分认知自身疾病和相关治疗方法,并重视患者的用药情况,帮助患者认知药物种类,将药物使用方式和相应剂量告知患者,同时将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使药学服务管理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对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措施较为单一,且存在局限性,实施家庭医生工作室方式药学服务管理后可使患者用药情况得到改善,使社区慢性病的控制率提升,进而保证了社区居民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萍,朱杰,金敏洁,等.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与成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30-3435.

[2]张玲.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常识与依从性现况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7):9.

[3]万晓峰.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影响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2):169-170.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4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哮喘;知晓率;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87-01

哮喘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复发率较高等特点,国内目前发病率约5.0%[1],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喘息、胸闷以及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等,常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和痉挛,疾病的长期发作可以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研究表明采取积极治疗,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改善临床预后尤为重要。本文由此出发对我院收治哮喘患者开展健康护理,并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 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哮喘患者,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1~79岁,平均(54.2±4.3)岁;发病时间1~20h,平均(7.2±1.3)h;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憋喘、咳嗽、咯痰,并伴有肺部哮鸣音、大汗淋漓、发绀等体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排除心源性哮喘、COPD及心肺、肝肾慢性疾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即依据常规告知患者的药物使用方法、复诊时间、心理护理、常规注意事项等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护理指导,具体操作如下:(1)疾病认知教育。在患者在入院后,根据患者不同言语理解能力,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哮喘的诱发病因、发病机制、危害及治疗等相关知识,为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在治疗期间的各项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焦虑心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2)康复教育。指导患者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及深呼吸训练,通过以上呼吸训练,以增加呼吸量,促进肺泡内残气排出。(3)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改掉不良恶习;推荐其进行适量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及慢跑等有氧运动;饮食宜高维生素、高优质蛋白、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每日饮水量在2500~3000ml;冷水洗脸、洗鼻,以提高寒冷耐受水平。

1.3观察指标

院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的概念、诱因等疾病认知率情况进行考察,总分在80分以上作为知晓判别标准,统计知晓率;设计患者依从性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停药时间选择、合理作息安排等情况依从性进行考察,共计20项,10项以上即为依从,统计两组患者依从率;考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认知及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支气管哮喘的概念、诱因、疾病表现、家庭处理方法、就医时间等疾病认知达标例数31例(88.6%)高于对照组26例(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7±1.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2±1.9)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哮喘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复发率较高等特点,国内目前发病率约5.0%[4],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喘息、胸闷以及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等,常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和痉挛,疾病的长期发作可以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研究中,对哮喘患者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宣教,通过疾病知识及风险因素宣教,可使患者进一步认识控制疾病的必要性,并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以此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纠正不良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可减少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5];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改善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顺利开展,并辅以呼吸和咳痰指导,以改善通气,促进排痰,保障治疗效果,利于病情的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整体认知和遵医行为的提高,使得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可使患者主动规避相关风险因素,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艳巧,杨智芳.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471-1472.

[2]杨晓云.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0例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18-19.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0,42(11):817-822.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5

关键词;血糖仪,糖尿病,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糖尿病作为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的健康。自我院成立以来,通过对20例典型的糖尿病人护理和观察以25-80岁为多发年龄,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糖仪作为一种快捷,简便监测血糖的指标一种监测工具,作为监测血糖的方法之一,也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其次血糖仪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对该仪器局限性,质量控制的措施,干扰因素,血清和全血间的差异等有充分的认识,也主要应用于对疾病的监测和用药剂量的调整的参考依据给于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因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终身性疾病。就目前医疗水品而言,仅能控制,不能彻底治愈。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各系统器官并发症的逐步恶化,是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命的主要原因。

一、护患之间的配合

1测定之前,要详细询问病史。消除患者紧张,不安恐惧的心里,操作一定要按无菌正规的操作规程,向病人做详细解释和宣教,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监测血糖,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知病患测血糖的意义和目的,对病人要采取语言性保护性措施和心里安慰,使病人易于接受。让病患和家属朋友多给予情亲的温暖,关心,理解。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使其获得情感的支持。

2加强用药指导和技术指导,因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频繁地注射胰岛素,即增加心里负担又担心经济负担,这就需要护师对患者所掌握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了解后,制定有针对性健康宣教内容,纠正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适量运动对疾病的控制的意义。并保持良好情绪。

3让患者熟悉测定过程。对于年轻患者,告知让其定时定点来测,并告知测定结果,对于年老患者体衰的病人要到床前及家属陪同,在测定同时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同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想法及内心感受,让患者通过宣泄,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自我监测。

4做好健康宣教,向糖尿病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同时患者对糖尿病有客观的认识,减轻患者心里压力,并保持良好情绪,及时解决在监测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建议随时携带甜食,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配合监测。

二、 体会

首先,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等都会引起体内莫些应急激素的大量分泌。不良饮食习惯,因此加强糖尿病长期连续的监测,教育其减少疾病的方法,及早干预并追踪其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笔者认为,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需要长期连续监测和健康教育的过程,如果把新的护理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在糖尿病教育和宣传加监测中,让广大患者有机会接受规范健康的健康宣教和正规监测及治疗,从而改变生活的不良习惯和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后质量,鼓励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慢性疾病的健康宣教范文6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

临床中,慢性肺阻塞性疾病较为常见,该病病程迁延且极易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5;患者年龄在17~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89)岁;患者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高中12例,大专及其以上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7;患者年龄在19~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43)岁;文化程度:小学19例,初、高中13例,大专及其以上5例;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健康教育路径。两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拟定的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所选患者中,均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

1.3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2 结果

2.1 护理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知晓率81.08%,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照

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3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肺疾病患者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的疾病之一,该病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患者处于长期疾病状态,极易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提升其自我保护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表明,开展健康教育路径的研究组,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3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我康复和管理的效率,而且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玉泉,莫晓婷,朱艳,赵静.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