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嫁接技术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树嫁接技术要点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1

一、砧术选择及嫁接方法

砧木可选用根颈部位直径0.5cm~1cm的一年生苗,也可用胸径3cm-5cm的多年生大苗。但不同砧木,应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

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时,采取高位枝接法,成形快、出圃时间短。但多个接穗拼凑在同一截面,枝条开张角度小,易造成掐脖现象,并且结合部位也不牢固,易受风害。另外,这种苗的整形、更新复壮都受限制,主干与上部枝条颜色也不统一。

用一年生小苗作砧木时,在根颈部以上10cm处芽接,虽然成形慢,出圃时间长,有“小脚”现象等,但在主干表皮没有完全木栓化之前,整株色彩一致,观赏性极佳。而且抗风能力强,整形、更新复壮的灵活性大。如果在移栽时将砧木根颈部及嫁接部位一同埋入地下,一不影响苗木生长,二能起到固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显现“小脚”,提高了观赏价值。所以,从长远来看,以一年生砧木低位芽接法更具市场优势。

二、嫁接时间

嫁接金枝槐的时间,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苗木规格的要求和生产批次的安排;2当地砧木、接穗芽眼生长的物候期;3避开灾害性气候:4嫁接方法的不同。

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例,每年3月份,当接穗芽眼饱满、将要萌发而未萌发之际,即可选用带木质部的芽眼在一年生砧木底部进行嵌芽接。接穗随采随用,没用完的接穗要及时用湿沙贮藏于阴凉通风处。枝接可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5月下旬至6、7月,树液流动旺盛,容易剥皮,宜用“T”字形法芽接,即“热粘皮”法。8月份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到翌年。第二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

相关链接:

金枝槐,又名黄金槐,金丝槐,落叶小乔木,树冠呈杯状展开,是园林绿化又一优秀的彩叶树种金枝槐树高与嫁接点高度相关。嫁接当年抽条长度在1m以上。枝和叶在春秋两季金黄色,夏季渐转浅绿色,冬季枝金黄色,幼树砧木翠绿色。叶奇数羽状复叶,卵状披针形。该树种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在酸性到碱地均能生长良好引种期基本无病虫害,苗木培育技术易掌握,管理成本较低

1 要事先采收、贮藏好接穗;

2 贮藏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接穗活力变弱;

3 要求接穗枝条健壮、无病虫害;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2

关键词:红松 嫁接 树种 经济价值

红松为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木材轻软,纹理通直,不易开裂,反翘,耐腐朽,抗压力强,易于加工;红松还是珍贵用材树种,更是优良的经济果林树种,红松嫁接培育果材兼用林基地建设,是林业产业转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红松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珍贵用材树种,而且是优良的油料树种、副产品经济价值较大,红松木材的工艺价值很高,是建筑、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的上等木料。即使是红松的枝丫、树皮、树根也可用来制造纸浆和纤维板。另外从红松松根、松叶、松脂中还能撮松节油、松针油、松香等工业原料。红松种子也有广泛用途。松籽为食用干果,松籽油为食用和工业的油料。红松的种子在宋代被称为“长生果”。因此,大力发展红松种植使之形成稳定的森林群落,无论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还是扩大果材兼用的树种资源,对发展山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都有重要意义。

一、接穗的采集。

1、采条在预先选定的优树及种子园无性系分株上进行。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进行。要选择种子园生长条件良好,结实能力强的母树采集接穗,一般在3月中旬以前进行。根据实践证明,采条时间越晚,嫁接成活率越高,因此尽量在树液开始流动前采条,以利提高嫁接成活率。

2、采条部位:剪取优树树冠中上部的枝,这一部分的枝条生长健壮,一年生小枝较长,适合做接穗,用芽接法应选择顶芽饱满的枝条。为了保护母树和为将来采条创造条件,一次不可过多采条。每个母树采15-20个枝条即可,以保护优良母树。

3、接穗的运输和贮藏枝条运输和贮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采条地点与贮藏地点相距较远需要长途运输时,应把枝条装入塑料口袋,里面放入少量雪和湿锯末,把口袋扎紧,装入木箱后运输。

枝条贮藏用冰窖。储存接穗的冰窖是在前一年秋季挖好,大小可以自行调整,底部放30-50cm的冰块,把接穗放入,封严窖口,窖内温度要控制在-6℃以上,在嫁接的前几天把窖门打开,让内外空气流通。即可。

4、嫁接前一天,从窖内取出穗材枝条,选取顶芽饱满,无病虫危害或机械损伤的穗材,距顶芽基部8-10厘米处剪下备用。

二、合理嫁接。

1、嫁接时间。

由于红松嫁接的时间对接穗的生长期的影响产生很大差异,同时对接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适宜的嫁接时间不仅对成活率有影响,对接穗的生长的影响也同样很重要,为确定更加合理的嫁接时间,我们对接穗的生长进行了调查。嫁接最佳时间是在树液流动的旺盛期,确定红松嫁接时间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进行,以新生枝条高生长速生期或速生期刚过为最好。

2、选择砧木。

砧木可以选择选择苗圃地3-4年生圃地苗,也可以选着2-3年生上山造林地苗。近几年由于国家的调控退耕还林面积逐年增多,营造红松林也明显增多,选着地势较好的林区,可以直接在造林地中嫁接。一般造林地选择林龄2年以上新植幼林,树龄以4-6年为宜。

3、嫁接方法。

嫁接时选取接穗与砧木时,优先考虑其直径的大小,选取直径大致相同的材料嫁接,接穗的直径大于砧木直径的2/3为宜,最好相等,选好后,将接穗距项芽基部2厘米处剪断,再紧贴芽基部两侧分别削成楔形,要1刀削成,切忌反复进行。两边韧皮部要保持完好,接穗楔面切削要平整光滑。而后将接穗轻轻地含在嘴角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嫁接工具盒内,而后立即处理砧木,即紧贴砧木顶芽基部把顶芽削去,断面要求平滑,再从断面正中间向下劈开,劈口深度稍长于接穗楔长1-2毫米后迅速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内,并保证将接穗和砧木的一侧韧皮部对齐,做到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结合。用塑料条进行绑扎,露出饱满顶芽,要保证不透水、不透风,以防伤口腐烂。

4、适度绑扎。

嫁接时必须将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一起,接穗部分要插到位,切削面要全部插入切口,而后由切口处下部开始进行向上或螺旋绑扎,每道塑料条务必缠紧,不留缝隙,至下而上一直缠到砧木顶端面切口和接穗结合处,再大力收紧一些,把顶口封严再往下缠3-4道,然后顺绑扎方向即可做结扣。

5、注意事项

嫁接后容易出现接穗损坏、枯萎、死掉的现象,受天气降雨、人畜破坏等其他因素影响嫁接不成功,而砧木的主枝已经不能再进行嫁接,所以可利用第二年生命力强、长势良好的侧枝再进行二次嫁接,所以在头次嫁接活动时暂不要剪去砧木周围的侧枝顶芽。利用侧枝做砧木嫁接的植株,可视其长势,培育果材兼用或培育促进结实。

6、嫁接苗管理

嫁接苗管理的技术措施直接影响到嫁接苗的生长和嫁接成活率。

1、在进行嫁接操作之前,要对圃地内的杂草进行全面的清除,嫁接操作之后应尽量减少圃地内的作业,嫁接后接穗新生长出来的芽比较嫩,过多时人为活动容易造成嫩芽的损伤。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3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加固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86-02

引言:

混凝土建筑是当前为普遍的建筑类型,由于施工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如:所使用的混凝土标号不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可能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如建筑物的梁、柱及楼板的配筋达不到相应质量标准时,会影响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还会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建筑裂缝,直接影响到其正常使用功能。混凝土建筑出现上述问题时,必须采取相应加固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修补与维护,再次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稳定性。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加固技术有很多,加固技术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与建筑结构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建筑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加固技术,制定适合建筑结构的最优加固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一、加固设计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

1、做好提前的调研工作

在施工前,我们要做好调研工作,依据调研实践,结合有关建筑专业的书籍资料,研究好工程的特性以及表现要素。掌握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现有的情况,对工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准确的评定。还需依据国家相关鉴定标准,依据鉴定结果设计相应方案。还需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的最基本施工条件。此外,还需考虑到原材料资源供应情况以及距离因素,最后,要考虑建筑使用者对使用性能的要求。依据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加固改造后的安全等级。

2、减少工程的不良影响

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之间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施工改造时,通常都会对众多的群众生活和工作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针对类似问题,我们就要完善相关加固改造方案和措施,做好相应的事前安排,尽量使他们满意,减少对自己的不良的影响。最后,还要做到不能乱占用地,要在工程规定的作业范围内放置材料,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干扰,为工程企业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3、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加固方案时,要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处理。例如,针对人员的密集程度,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混凝土加固方案就要进行重点研究考虑,如有必要,必须进行电脑模拟分析其构造,在建筑内部建造一些构造措施,来提高安全等级。当工程结束后,需要告知使用者重要部位不能随意改动。如使用者必须改造,要在不低于现有建筑的安全等级内改动。

4、特殊环境条件下需要灵活应对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相差巨大,并且由于气候、地震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区别,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如:地震多发区,不但需要我们考虑基本保障结构,还要其满足建筑体抗震性能。设计中需要我们考虑到建筑强度、刚度等因素的突变情况,一旦发生突变,有可能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我们还应考虑到建筑需要有相应范围的结构变形能力,发生危险情况时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为住户赢得相应的自救时间。

5、地基问题

地基属于建筑物最为基础的部分,它也属于建筑中的心脏部位。建筑结构损坏也通常是由于地基不稳定原因造成的,例如:混凝土摊铺不均匀造成下沉,不耐高温耐寒耐腐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加固改造时,要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事前防护措施。

6、承载力复核分析

除了必须对结构进行分析、对承载力进行复核之外,加固改造设计还要求构造合理、连接可靠。方案要便于施工、安全可靠、切实可行。加固施工时,一般己施加荷载,构件处于受力状态下,必须考虑加固过程中传力体系稳定、安全、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可采取设置临时支撑、进行卸载处理等措施。

7、如何处理较少改动

有些技术加固改造,不需要我们大范围的改动,只需改动使用者要求的就可以。当然,我们也要将考察研究工作做到位,不能随意改动。即便使用者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我们也要耐心的解释安全问题。必要时帮助使用者用较小的改动达到他们的要求。当然这必须在结构安全的基础之上的。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步骤

1、资料收集与勘察现场

收集相关资料、勘察现场是整个加固工程中最为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掌握、熟悉工程实际情况,利于进行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对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如发现问题及业主新的使用要求,应做好相关记录。

2、结构性能的鉴定及质量检测

检测工作必须通过有相关资质检测机构进行,还需提出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书面检测报告。鉴定的工作需由原设计单位或拥有更高资质等级的单位来完成,必须通过验算、分析后才能提出鉴定意见书。

3、选择方案

在加固方案的制定时,应考虑到经济、工期要求、环境等相关因素,并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与准则,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使用要求以及检测、鉴定的结果,然后决定相对适宜的加固方案。

4、加固设计

确定加固方案后,应做好加固方案施工图的设计,提出更为详细的加固施工图纸。在进行加固图纸的设计时,需注意保证新旧结构之间的协同工作及连接,尽可能的发挥新旧结构的共同作用。加固设计文件使用前,还需经过法定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的审查。

5、施工组织

实施加固工程前,需先熟悉结构加固图纸的内容,根据内容全面的考虑实际的现场情况,才能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实施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与操作流程,对加固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组织意义。

6、加固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加固工程专项施工资质

7、验收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要组织监理、施工、设计等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验收过程中,工程的关键部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

三、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要点

1、加大截面

钢筋混凝土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能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的面积,这样能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在正常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如果不高,增大主筋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部位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能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很好的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具有较简单、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缩小。

2、外包钢加固

外包钢加固法是指:用乳胶水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或焊接等方法在梁柱四周包型钢进行加固。外包钢加固方法分为: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外包钢法可以显著增加构件的承载力,提高加固构件的刚度和延性。对混凝土框架柱的加固,选用外包钢加固法比较适宜,它对加固构件的截面尺寸和外观影响很小,承载能力提高较大,对静力加固的结构必须考虑结构二次受力问题。外包钢加固法中一般选用低强度钢材,这样可以减少加固构件的应力和应变滞后现象而充分发挥后加部分的潜力。为提高二次组合结构结合面的粘结性能,保证新旧两部分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加固结构所用水泥及混凝土,要求收缩性小,最好具有微膨胀性,这样可以与原构件很好的粘结,早期强度高。对加固结构新用的粘结剂,要求粘结强度、可灌性好、收缩性小、耐老化等。外包钢加固柱具有良好的塑性,延迟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加固柱两端的施工工艺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较大,应注意处理好钢材在端部与原构件间的锚固处理。根据已有的大量试验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外包角钢加固柱还可以明显提高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随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加固结构设计中须考虑应力的影响。

3、粘钢加固

混凝土受弯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是在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表面粘贴钢板,这样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施工方便。此方法的优点是: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4、外贴纤维加固

外贴纤维加固是用胶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于被加固构件的受拉区域,使它与被加固截面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5、高强钢绞线网复合加固

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高强钢绞线具有强度高、不锈蚀、柔软性好、运输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聚合物砂浆为水性材料,无有害挥发性气体,对环境和人无影响,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耐久、耐火性能较好。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技术解决了加固后的耐久性、抗火、耐高温性能等问题,具有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耐久抗火、无毒环保等优点。然而,这种加固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还刚起步。目前,大多数研究所用的加固材料需从国外进口,因此,有必要在我国进行该加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数据显示,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中,节点核心区的水平钢绞线网的作用可以类似于箍筋,既可以直接分担核心区所承受的剪力,也能增强对核心区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节点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加固效果,梁柱端的钢绞线网的作用是约束受压混凝土,并约束纵向受压钢筋防止过早压屈,满足梁柱端箍筋加密的抗震构造要求。

6、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因为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并且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在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该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少了外荷载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构件裂缝发展得到缓解、控制、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在水平提杆的作用下,原构件的截面应力由受弯变成了偏心受压,因此,加固后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压弯状态下原构件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采用预应力下撑式拉杆加固定后,形成一个由被加固构件和下撑式拉杆组成的复合超静定结构体系,在外荷载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拉杆中产生轴向力并通过与构件的结合点传递给被加固构件,抵消了部分外荷载,改变了原构件截面内力特征,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7、增加支点加固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达到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承载效应,进而提高结构承载水平。该方法简单可靠,但是该方法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可能减小使用空间。这种方法较适用于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是当前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补救措施。通过对加固程序和技术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加固工程的关键是加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且方案能够降低后期施工中潜在的风险问题。要想顺利实现,还必须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有了实际场地环境考察,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再结合优秀的设计理念,设计出最完美的方案。这样的设计方案会大大增加建筑物的安全系数,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 胡文.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概述及应用[J].建材世界,2011,(03).

[2] 姿霄楠,杨钊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要点田.科技致富向导.2011(09).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4

Abstract: The rotor part of mice-cage motor which is used on coal mining equipments is damag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identifies the weakness of rotor structure,and improves the structure of mice-cage motor rotor directly,the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关键词: 煤矿综采设备;鼠笼电动机;转子损坏;原因;关键技术;解决

Key words: coal mining equipments;mice-cage motor;rotor damage;reasons;key technology;solve

中图分类号:TM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23-02

0 引言

在我从事多年的煤矿综采电气技术工作中,常常遇到煤矿综采设备上使用的鼠笼电动机损坏,如:采煤机的截割用电动机、工作面刮板机用电动机、工作面转载机用电动机等等,经上井拆开检查、分析,发现鼠笼电动机的转子笼条断或开焊或端环损坏或几种现象同时发生,特别是有些鼠笼电动机的转子笼条损坏造成其定子绕组被破坏而烧毁。

1 煤矿综采设备上用的鼠笼电动机工作特点

因煤矿井下的工作条件、环境等原因,煤矿综采设备上用的鼠笼电动机要适应的工作特点如下:

①有淋水,湿度大。易使鼠笼电动机的电气绝缘降低。②周围空气中存在有害气体及煤尘。如: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煤尘等等,对鼠笼电动机的电气绝缘不利。③周围介质温度较高。高时可达+40℃,不利于鼠笼电动机的散热;另风冷鼠笼电动机的风道易被浮煤堵塞,水冷鼠笼电动机的水道易被水腐蚀产生锈蚀而堵塞,均影响鼠笼电动机的散热。④存在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要求鼠笼电动机的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型,这又相应影响其散热效果。⑤煤矿井下巷道较狭窄。鼠笼电动机在运输或生产中移动时易被碰撞,要求鼠笼电动机的外壳结构要牢固,这又相应影响其散热效果。⑥震动大。因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变化大、差异大,当综采设备遇到煤质硬度较硬时,易使综采设备产生较大震动,这就要求鼠笼电动机的各处焊接、连接要牢固可靠。⑦倾斜度大。因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原因,有时会使综采设备的工作倾角达40多度,这样会使鼠笼电动机轴承处的油不均,易使缺油处的轴承发热,增加输出轴的旋转阻力;另因鼠笼电动机的位置倾斜,也会增加输出轴的旋转阻力,这就要求鼠笼电动机的旋转部分要牢固可靠。⑧移动性强。因煤矿井下综采设备在工作时是经常移动的,鼠笼电动机也要相应移动,其轴、外壳易被碰撞,可能增加输出的机械阻力,若维护维修人员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相应增加鼠笼电动机输出的无用功。⑨输入电压波动大。因煤矿井下采用电缆供电,距离远,所带负荷变化大,压降也大,造成电压波动大,使鼠笼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变化也大,不利于鼠笼电动机的正常工作。⑩鼠笼电动机所带负荷变化大。因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变化大、差异大,如:采煤机、破碎机遇到的煤质硬度的不同,输送机遇到突然大量煤的冒落等,都会使鼠笼电动机所带负荷有较大变化,也不利于鼠笼电动机的正常工作。{11}出现较频繁重载起动。因煤矿井下条件所限,经常会出现较频繁重载起动,如:综采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遇到突然大量煤的冒落,频繁重载起动会造成鼠笼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转子笼条的大量热能积聚,加速破坏定子绕组电气绝缘、转子笼条及端环过热并旋转损坏。{12}操作、维护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思想素质不高。不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维护维修规程、技术措施要求去做,使鼠笼电动机在不良状态下工作,等等。

2 电动机损坏原因

前面所述的鼠笼电动机损坏的现象,经过与相关专家及厂家专家分析、讨论,认为与在实际使用当中频繁重载起动有关,要求加强现场正确使用电动机的管理及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中强调每次起动电动机的间隔时间,另外,鼠笼电动机转子结构也存在薄弱环节,如:鼠笼用铜条截面积不足,特别是外鼠笼铜条;铜端环截面积不足,特别是外铜端环;鼠笼铜条或铜端环选用的材质不良;鼠笼铜条与铜端环间的焊接不良等等。

3 电动机转子结构改进的必要性

基于上述原因,要加强鼠笼电动机转子结构改进,其必要性在于:

3.1 在电气方面,在电动机的保护中,转子部分无任何保护,而各种保护均在定子绕组上,如:过载、短路、过热、断相、漏电等等,这就要求在厂家制造过程中,应将转子部分设计制造的可靠性要远高于定子绕组部分,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上述这些故障,应及时使定子绕组上相应保护起作用,而不能使鼠笼电动机转子损坏,即便是较频繁重载起动,也应是过热或过载保护起作用,而不能使鼠笼电动机转子损坏。

3.2 在机械方面,鼠笼电动机转子是较长期高速旋转的,也要求鼠笼电动机转子结构要稳固、可靠。

3.3 当鼠笼电动机转子结构存在薄弱环节时,鼠笼电动机转子一旦损坏,这些铜镏、铜渣、铜块等就会造成其转子与定子间机械摩擦,使定子绕组的绝缘破坏,引起定子绕组烧毁,而此时定子绕组上的各种电气保护又未起作用,可见,加强鼠笼电动机转子结构的必要性。

4 技术难点

在对鼠笼电动机的设计、制造中,技术难点在于:

①在设计工作中,计算转子内、外鼠笼条及端环的载流量时,材料规格尺寸、材质选取裕量要远大于定子绕组的选取裕量。②在制造过程中,转子内、外鼠笼条及端环的选材质量、加工工艺要求要远高于定子绕组的选材质量及加工工艺。

5 电动机转子结构改进后的效果

煤矿综采设备上使用的鼠笼电动机出现上述原因损坏后,经过修理厂对相应转子结构的加强改进,以及电动机生产厂家对相应转子结构的设计、制造的加强改进,克服了上述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干东.电动机转子故障的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1,(9).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5

关键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TU3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人们对建筑高度和抗震度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很多比较新颖的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得到了应用。就目前情况来看,框剪结构依然是高层建筑采用最多的结构形式之一,该结构可以同时兼顾框架结构和剪力墙两种结构的特征,无论是在安全性上还是经济性上都较为可取。但是,怎样提高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属于一个正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归根结底也是怎么样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突破形变带来的束缚,抵抗地震破坏。因此,本文结合之前的工作经验,在部分工程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总结。

1框架-剪力墙抗力特性

1.1框架和剪力墙的受力特征

建筑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较为复杂,首先由荷载传给楼板,然后再依次传给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等。在该结构中,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有利的,但是在承受水平荷载方面能力有限,因此仅仅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剪力墙则为一段钢筋混凝土墙体,因其抗剪能力很强,故称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这样大大减少了柱子的截面。

1.2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征

在框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中,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平面楼盖,通过大面积大刚度的楼盖将之联系成为一个网络式的结构,每个结构内的框架,剪力墙等共同承担外力,从而保证框架内所有的结构位移距离均等,减少变形的几率。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1.3框-剪结构的优点:

(1)同样设防烈度地区,框-剪结构因抗震能力较接近剪力墙结构,规范允许建造的高度比框架结构高得多;(2)框-剪结构比起剪力墙结构,其建筑空间布置更灵活,更容易满足使用功能需要有较大空间区域的要求;(3)框-剪结构在水平荷载(或地震水平作用)下的整体侧向变形介于弯曲型与剪切型之间,是中庸平和类型;在用料、舒适度等各方面都比较适中;(4)由于框-剪结构在水平荷载下,大部分剪力由剪力墙承担,底层的框架柱截面尺寸可以做得不必过大而节约使用空间。

2高层框剪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

2.1提高剪力墙的抗震能力

框剪结构的抗震能力一直饱受关注,实际上,只要做好设计,另外再采用合理的肢墙面积完全可以实现。在设计方面,为了更好的稳定剪力墙结构,可以在其周围增加一些梁柱结构用于受力传输,形成边框剪力墙。这种结构可以在地震发生时阻止震波的横向扩散,而是向下方延伸,即便是剪力墙遭到地震损坏,也可以由梁柱结构进行受力承载,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其抗震性能。另一方面,在肢墙面积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较小的肢墙面积,然后采用双肢墙或者多肢墙的结构形式,一旦出现裂缝,也可以由另一方或者其余肢墙承担,而且这样也可以降低剪力墙的刚度,避免出现剪力墙在地震冲击波初期过早损坏和屈服。

2.2改善框架的抗震能力

框架抗震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1)强化框架结构的角柱。因为角柱遭遇双向地震作用,属双向偏心受力构件且扭转效应对内力影响较大,受力复杂,需要在结构设计时注意给予加强。角柱是连接横纵框架的关键,要增加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就需要增强角柱的抗剪能力。

(2)如果将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板嵌入到框架当中,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框架的剪力滞后的情况,提高框架结构的整体性和抵抗推力的刚度,减少整体结构的侧向移动,特别是层间的位移。但是,应注意这样的结果是延性较差,如果在墙板上适当地设计十字开口,人为地使之出现结构薄弱部位,形成延性的耗能墙板,则更加有效。

2.3改善整体抗震能力

(1)设计中采用机构控制达成总体屈服效果

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小的机械构件来达到对框剪结构抗震的影响,比如可以在特定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塑性铰”,东西虽然较小,但是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发生位置、次序、形变程度的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耗能网络,消耗震波能量。

(2)平衡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个两种结构平衡的综合结构,任何一种结构都不可以过多或者过少,如果剪力墙的数量设置过多,体积增大,刚度也会随之增加,这就会使结构的自振周期变小,总体水平地震作用加大;反之,结构的刚度就会减小,地震力作用也就变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建筑的基本情况来综合考量,将建筑的设防烈度、高度、装修等级等内容考量在内,以确定结构允许的位移的最大限值,从而确定剪力墙的数量和体积,保证经济和安全并重。

(3)刚度与延性的和谐统一

框架与剪力墙结构在刚度和弹性限值、延性系数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给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制造了难题。在设计中应将各个构件协调起来,使刚度与延性和谐统一,以此保证建筑的抗震需求。

3结语

随着国家在土地问题上的压缩,城市土地利用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地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影响逐一体现,可以预见,高层建筑必然会越来越多。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可以综合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而且将之有机互补,因而优势较为明显,只要设计合理,荷载量计算准确,则可以显著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把握结构的均匀度,对于关键的承载量计算以及节点的把握都要严格认真,从而保证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郭兆伟.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1)

[2]王艳军.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10(05)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6

1、名称

2、申请原因

3、申请款额

4、借款后保证履行的义务

5、落款

贫困证明格式

xx-xx(学校):

贵校学生xx-x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

一、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街道以上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盖章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000

申请书范文: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03级的贫困学生,来自九江市的一个偏僻农村。现家有6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爷爷、奶奶年老在家,妹妹在县城读高中,爸爸妈妈在家务农,且妈妈体弱多病,全家的开支主要靠农作物。由于家乡田少人多,加上去年又遇洪水,农作物欠收,全家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我进大学时的学费大部分是靠亲戚朋友借来的,今年要把学费交齐就更加困难了。为了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能及时、足额地把所欠学费交清,于是,我特向贵社提出助学贷款。我借款的额度是6000元,计划毕业后4年内还清本息。我父母也同意我贷款,并同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贷款后,我保证履行还贷义务,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同时,继续努力学习,争取以优良的成绩来回报省农村信用社对我的关心和扶持。望省农村信用社批准为盼。

申请人:×××

年 月 日

贫困证明范文: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