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艺的审美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1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文学不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表示的不是意识的实体自身,而是意识的性质、样态,它不是由各种具体意识自身组成的,而是由各种具体意识的社会性质组成的。它要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存在载体,却不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自身实体的构成要素。具体说来,从社会结构划分看,每一具体的意识即可以从水平层次上归属于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形式;也可以从分工形式上归属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从社会性质上划分,每一意识都只能现实地、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社会中,该社会的特定经济形态决定着该意识同该社会全部其它意识因素一起,构成了具有特定性质的意识形态(注:参见李志宏《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讨论综述》,见吴光正《文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稿》,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页。)。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2
新课程理念下,“同课异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此起彼伏,语文教材更具开放性,教法更具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具有创造性思维,形成个性阅读、多元化解读的观念。在此背景下,同构意识下的文本解读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起源于美学思想中的“同构”,笔者将其做了一个概念延伸,语文文本解读中的同构,可以理解为:不同内容形式的文本之间,存在某种相同或相类似的系统结构,也就是对象的同构性,利用这种同构性,能激起相同的审美经验。
一、对话心灵,同构文本思想情感
文字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解读文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人,是人的情感,人的心灵,人的精神。借助“同构”意识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认知异中之同,抓住不同文本背后作家内心情愫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更近距离的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曾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两位作者分别属于“五四”散文流派中的写实派和浪漫感伤派,一个朴素自然,一个率真任性,不同的性格和经历造就了他们风格迥异的散文。《荷塘月色》以一曲“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情感基调总括文章,似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闲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美丽诗意。无论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的月下荷塘,还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的塘中月色,给予我们的都是一抹迷蒙轻淡,感受到的都是先生的“心静意闲”。然而,看似描写片刻自由的淡淡喜悦,字里行间依然流露出作者始终无法摆脱的隐隐哀愁。作为一个有正义之感的知识分子,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唯一的勇气,所以他只得以消极的态度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先生偏在血腥浓袭之时赞荷花、颂明月,其实是以荷花、明月来象征自我高洁的人生态度,是对理想追求采取的隐笔叙写。
而《故都的秋》中郁达夫的“闲愁”,又何尝不是这般?周作人在《文章的放荡》中提出“荡子精神,贤人行径”,这八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他的闲意忧愁。郁达夫的“荡子精神”,可以理解为:摆脱世俗的束缚,对自己的生命时光多一份自主把握。于是,在文中有了“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的淡雅;有了流连秋槐落蕊轻扫之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的细腻与清闲;有了“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互话秋凉的缓慢悠闲。对自然的迷恋,这使郁达夫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与安宁。但同时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自身命运的苦难与孤寂又迫使这份“闲适”中多了一丝愁情。“流浪与思乡的情结”、“沉沦与自省的情怀”,无不体现了郁达夫的“贤人行径”。这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被作者以一种诗意的舒缓笔调尽情地宣泄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无家可归、有家难归与有家不能归的种种矛盾心态,使他的作品蒙上了一种感伤、颓废的情调。
二、知人论世,同构文本文化背景
解读文本就是理解作者,了解作品与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揣摩不同时代作者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在“同构”中获得接近作者“真实”的解读,与作者在人性、人生等层面上进行跨时空的交流。
《劝学》与《师说》可谓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两篇文章同时选入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古代散文单元,分别以荀子之文严谨详密,韩愈之文笔力雄健开宗明义。作为教材编订者更多地注意到了两篇散文在写法和结构上的不同,却鲜有关注到文本背后的文化意蕴。我们经常在解读文本时强调“知人论世”,而文化背景的“同构”意识,可能成为深入解读这两篇文章的关键。
荀子,可谓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宗师;而韩愈,作为唐朝儒学复古运动的倡导者,也成为了儒学承前启后的新起点。因此,两人可以说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对于道德的充实、人格的伟大、情操的完美非常重视,孜孜以求。儒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通读《劝学》全文知道:荀子强调的学习对象是品德的学习。文章通过“吾”“君子”“圣人”三类人表述了如果君子不停的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而韩愈,作为当时具有用世之志又信守儒家传统的士大夫,面对“师道之不复”的社会风尚,决心挽救世风,以重新振兴儒家精神和经典伦理道德的形式来挽救社会危机,因此“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韩愈之可贵,在于既有抗俗之心,又有抗俗之力,并提出择师的标准:“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因此《师说》一文可谓是借从师、说劝学,这也是韩愈独具匠心之处。
三、高屋建瓴,同构文本艺术手法
课文《前赤壁赋》首次提出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这种虚设人物问答的结构并不是苏轼的独创,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这种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主客之间互相辩难,波澜起伏,首尾一体,能把复杂的内容和情感纳入一个相对严谨的整体之中,将文章提升到一个更高超的艺术境界。巧妙利用这种问答艺术的同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领悟语文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思想内涵。
《前赤壁赋》中“客”与“苏子”看似两人,实为一体。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作为道者的苏子达观自由,随遇而安,自适洒脱;作为儒者的苏轼以客的形象出现,悲观无奈,哀叹人生须臾,生命渺小。主客体之间的对峙和疏远最终在宁静恬适的自然环境中完全消失,达到了真正的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至乐之境。《秋水》一文中,外冷内热的庄子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如果说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那么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主张“道法自然”的庄子透过北海若之口清晰地宣扬了他“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同时我们从河伯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庄子:世界之大,因无知而自满,只会成为笑柄;如果敢于自省,错而改之,善莫大焉。《屈原列传》中屈子流放,行吟泽畔,采用了与渔父的对答这种文学手法,表现了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最终的抉择。文中的渔父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屈子的执着和渔父的旷达对立而统一,是面对困厄处境屈原内心的两个层面: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应该去适应现实的改变;我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不能够为一时名利所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最终这两种声音,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经典对话。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3
关键词:楚建筑;楚文化;形神之美;文化之美
Abstract:Truman also created complete, longer building system, building as a cultural and chemical reaction, and the inevitable express a cultur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population stage character. As a culture of the upper structure, chu architecture every phenomenon has its culture foundation, grand building and space and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structure is the material form of the chu culture, discover the formal beauty behind the cultural qualities and spirit, can we make our true see clear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master the chu architecture culture essence, make continuous sel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complete in modern society to continue.
Keywords:Chu architecture; Chu culture; The beauty of form; Beauty of culture
英国著名学者V.Gordon childe认为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1]。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楚文化是东方古代文化的佼伎者,从《楚辞》到《离骚》,再到《山海经》,都弥漫着一股鲜艳与深沉的混沌神话想象和情感热烈粗豪的浪漫。在这种文化的背景下,楚人也创造出了完整、深广的建筑系统,建筑作为文化的物化反映,不可避免的表达着一个文化种群和历史文化阶段的特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方式,而且也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文化特质和精神。
一?楚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及特征
楚文化绚丽、诡谲、浪漫的风貌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面培养出来的。楚文化形成于春秋中期以后(公元前4-5世纪),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人远祖祝融为高辛氏火正,而火正的主要职责就是观测大火星和鹑火星的星象位置确定农时,也就是史籍所说的“观象授时”的官职。在周成王时,楚熊绎受周天子封至丹阳,以“楚”为国名。“楚”是山林建国的意思。到周夷王时,楚人进入江汉地区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楚王卧薪尝胆,经过“筚路蓝缕”的岁月逐渐帅部族走上了强国之路。楚文化是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的一种变异,是平原文化与当地原住民文化融合,吸取他族之长和文化的精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南方文化体系。
楚文化的重要文化特征有三方面:
1. 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特有的饭稻羹鱼生活方式。
2. 充满神话想象与远古传统的南方信巫好鬼的精神。《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祀。”王逸《楚辞章句》也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涴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3. 浪漫的审美观照和艺术特征。《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2]。《离骚》《天问》和《楚辞》一起构成了楚文化浪漫审美和艺术特征的基础思想体系。
楚文化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统一的的过程中,起到了意义深远的作用。可以说楚文化并不仅指楚人的文化,也包括楚地域中的各种文化概念。楚地那存留于古简朴犊之中,潜于吉光片羽之上的,使人们向往迫寻其形神之美遗韵的建筑文化就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文化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只要有人类,就有建筑;只要有建筑,应当说它的灵魂就是文化。建筑作为文化的上部结构亦可以从其每一个现象中反映出文化的根基。
二?楚建筑的形神之美
虽然楚建筑于今已经鲜有地面实物可考,但从现今考古所了解的的楚地民俗,地理环境、文学艺术、绘画雕塑、文献等等,都能反映楚建筑的一些形制和风采。
(一)恢弘的建筑及空间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是《楚辞·惜誓》中对于楚人审美想象的描写,表达出了楚人宏大的气势和内在精神。“楚王台榭空山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楚地遗址后的感慨,虽然在岁月的流逝中建筑不免只留下断壁残垣,但是依然让人们感受到楚建筑的恢宏。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都是以气势恢弘见长。楚都郢现存城垣周长15600m,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古城遗址。与楚都的恢弘相符,楚地的宫殿、宗庙、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等建筑也呈现出了宏大的气势。《韩诗外传》记载,楚王登台进入宫时,“宫人皆仰视”,可见楚建筑之巍峨。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4
美丽的青春因为有了梦想的点缀,如梦如幻的想象,给了人们太多太多的奋斗,梦的确很美,但前进的道路上怎么可能一帆风顺呢。偶尔遇到挫折就像遇到暴风雨般的平常。当我们遇到困难,忧伤,失意时,不要灰心丧气,应该沉着面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别忘了其实,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它是支持我们的动力,前进的方向,迷茫时一盏指路的明灯,寒冷时一抹温暖的阳光……
贝多芬在音乐中,书中毫不保留的告诉每一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创造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灾难,那时候,我们常常怨天尤人,感慨上帝的不公,可那是愚蠢的做法,我们为什么不化悲痛为力量,用双手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崭新人生呢?就像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虽然患有耳疾,可是他还有梦想,还有思维,虽然生活贫困,但有高贵品质,卓人的天赋。他不是伟大的上帝,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我们都有机会在浩渺无垠的海洋中颉取属于自己的那朵浪花。
假如梦想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缴入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朵,请不要沉沦,春还在:生化中总会有一些麻烦,请不要灰心丧气,因为路还在,梦还在,希望还在,我们还在!
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一个微笑,一个肩膀,一个亲吻,一句祝福的话语都可以无声的鼓励着我们。如果司马迁缺少一份坚毅和执着,怎么能完成名垂千古的[史记];如果贝多芬缺少一份勇气和执着,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月光曲]。记住,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用双翼带我们飞向希望的彼岸,在我们伤心,失望时,用生命的真谛安抚着我们迷茫的心灵,为我们指出一条通向光明,幸福和成功的康庄大道。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当美妙的音乐声回荡在耳边时,我又想起这样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既然你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你就应该拥有自己生命中的辉煌,但是,那辉煌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你自己创造的。”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个性差异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过程。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美的事物以及很多有趣的现象。然而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审美事物有着不同的审美享受。关于这点,东西方都有着共同的认识,西方人认识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代思想则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语文教育当中的审美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真、善、美,发掘学生们内心深处的美,使他们能够逐渐发现自我。在语文的教学当中,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存在着互相交融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健全他们的人格。由此看来,语文不仅仅包含着知识内容,还包含着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当中,如何正确认识到这种个性差异是当前语文教学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1. 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中个性差异的原因
学生的审美差异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个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为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差异。中学生的审美差异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审美心理不同而造成的,在中学阶段,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逐步走向成熟,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审美想象活跃。随着学生知识不断地累积、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审美的想象能力也会更加地活跃。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学生们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出现喜怒哀乐等情绪,他们时而情绪低落、时而情绪高昂,这就表现了学生们的审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
(2)学生的审美意识确立。随着学生不断学习语文知识,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开始得到发展,他们逐渐具有审美观察的能力。经过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形成,他们开始时思考和观察客观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观察能够让学生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世间各种美好的事物。
(3)学生们审美能力不断增强。由于学生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他们的审美理解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对于事物的审美理解会逐渐由表层的审美理解转向对作品的深刻思考。同时,他们会开始表现出审美评价的自主性,以自己的标准来进行评价。
正是因为中学生心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审美活动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由于这种审美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审美接受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2. 审美活动个性差异的应对策略
中学生的审美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因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来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到审美活动当中,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下面对这种个性差异的应对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2.1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语文的教育并不仅仅要注意学生们的实际成绩,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也要注意。语文审美教育应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有了自己的个性,在不断学习当中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
文学作品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文学作品,发现文学作品当中的深意,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语文老师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审美个性,让他们在审美的过程当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美的境界。
例如,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当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一句很真实的表达了主人公的心理惆怅之感。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说出此句的感受,而其答案是开放式的,对于学生的审美感受,老师应该要抓住“为什么”而不是“对不对”。对于学生的理解,只要有理有据,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也应该要给予鼓励和尊重。又比如,对于春天的评价,以往的观念主要是:“春天万物丛生”“春天是美好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等,然而有的学生却认为春天滋生细菌、春天潮湿让人难耐。针对这一点,学生们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老师不应该随意改变学生的这种想法。
2.2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安排各项审美活动
每一位学生的性格都有所不同,为了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个性,发挥学生们的个性优势,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编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通过小组作业互相探讨、互相配合。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还能够促进思维活跃,启迪学生的心智,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2.3在教学活动当中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学生的求知欲是促进他们不断学习的动力,在语文的审美活动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各项审美活动,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能够对课文有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精心安排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的方式、选择教学的场地,多创造一些课程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进行合作探究,为学生们展现自我提供好的平台。
朗读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可以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因此,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老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小组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平台。
又比如,老师在讲授话剧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好好地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情感,并在课堂上面让学生组织表演话剧。由于学生有着不同审美和理解能力,因此他们表演的话剧也会各具特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4改革评分标准
除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评分标准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化的审美教学离不开个性化的评价。呆板的评价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因此,改革评分标准非常重要。老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审美活动、小组活动,观察学生们平时的学习和表现态度,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结束语
审美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启迪、人格的塑造。语文老师的审美教学还能够给学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老师一定要落实新课标的改革,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军民.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中的个性差异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
文艺的审美性范文6
近日,由北美文心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5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作家、国内评论家以及出版界人士出席研讨会。与会代表主要以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第一部小说集《一代飞鸿》为基础,围绕新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人性书写以及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文化身份”也可译为“文化认同”,它包括自我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新移民作家大多在母国接受早期教育,东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其文化身份的稳定性内核,移居海外之后,又不得不屈从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嬉戏”。因而,新移民作家在其创作中必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两种文化身份。大多数学者认为,新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文学书写方式的变化。陈瑞琳表示,从早期移民文学到新移民文学的最重要变化是移民文化身份的转化,新移民作家也会运用新的视角叙述新的经验。陈公仲认为新移民作家具有东西两种文化身份,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全球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忏悔意识。杨文虎分析指出,以前留学生文学较多关注怎样融入西方社会,而新移民文学力求以平等而非仰视的姿态尽可能去了解对方,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他者的心态,在精神上有了自觉,这是叙事视角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文化身份不是文学创作惟一的决定性因素。朱小如认为,谈论新移民文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身份问题上,重要的是作家是否提供了独特的个人经验。李洪华举例说明,从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话语方式来看,新移民作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书写方式。
新移民文学的人性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与会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表现为不同的人性内涵和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新移民文学处在东西文化的交叉地带,表现了比国内文学更异样、更复杂、更深刻的人性内涵。但也有学者强调,尽管新移民作家在空间上发生了位移,但在心理上,母国文化仍然是其精神皈依的家园,因而在人性的表现上,与国内文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人性具有超越性,不应该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来看待新移民文学所表现的人性问题。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补充和延伸,新移民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具活力的重要一脉,无论是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主题深度的挖掘,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创新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努力和突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方面,由于从事华文创作的大多是第一代移民,缺乏充足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新移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逐渐融入居住地,但华文文学仍然只能得到少数华人群体的认可。因而,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也成为此次研讨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杨扬看到新移民作家创作的极大包容性,及其展示出的不一样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经验,认为这对于大陆文学是很好的参照。喻大翔指出北美新移民作家应该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他们回到大陆,请大陆学者审视他们的创作,这是一种认同的要求。也有的学者对新移民文学的成就和前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李平认为,移民文学题材的尺度不能始终只停留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而应该有更多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