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1
前言: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危机也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产物――能源互联网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行的技术保障,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一、能源互联网概述
当前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对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果。在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可以将能源互联网定义为:所谓能源互联网,就是在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基础上,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源储存装置等连接在一起后构成的电力网络节点技术,在该网络中,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与对等交换,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能源互联网由多个能源局域网络相连接后组成,包括能源路由器、配电网、储能设备等,能够同时满足并网、脱网工作的要求。整个能量路由器由固体变压器与智能能量管理组成,其中智能能量管理能够收集能源局域网中所反馈的数据,并且在获取能连储存数据后,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为了保证整个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质量,在能源互联网控制中,需要保证上一级母线具有较高的故障处理能力,并且能实现对任何故障的快速隔离,最终保证运行质量。
二、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2.1能源路由器
能源路由器是整个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它作为能源互联网于信息通信的核心部件,是其技术水平的代表。在整个能源网络中,受能源路由器技术的影响,部分路由器分布在不同的结构上,并以局域网的形式存在,并且在整个结构体系中,能源路由器承担着智能控制单元得角色,控制着信息流量与能源流量在能源网中的传输情况。其整个传输过程可以总结为:可再生能源管理能源控制器并网装置?能源网接口。
能源路由器主要包括三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通信平台、控制器与固体变压器,在能源路由器运行过程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固态变压器的方式实现对电流的控制,进而保证了内部的能量运动平衡。
2.2储能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源互联网中的用户侧节点功能也发展明显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而是以发电能力负荷节点的角色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必需要配备相当规模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来强化网络运行质量,并相应的抑制大量清洁能源并网后所产生的波动。
就当前技术水平来看,常见的储备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技术、物理储能技术、电磁储能技术等,同时考虑到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单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数量多、连接程序繁琐,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相关人员的研究重点主要转向了S0C(荷电状态)、性能监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通过构建高精尖的估算模型,实现对储能的有效控制。同时就系统运行而言,通过有效的权衡不同储能系统运行,能够优化储能系统的使用目标与约束条件,最终完成储能系统的最优化配置,最终更好的满足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要求。
同时,储能技术还有个主要特点就是面向用户,这就决定了储能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实现大规模储存的主要手段为电池成组技术,在实现成组后,能够保证储能单元的高效运行,并保证运行寿命。
结论:本文重点研究了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相关问题,并对其技术内容进行研究。总体而言,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管理的主要趋势,在未来社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对相关学者而言,必须要针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不同技术条件下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提供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张宁,,康重庆,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5):4011-4023.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2
(以全球视角研究了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刘振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者长期从事电力与能源工作,已出版有《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等。
内容简介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全球视角研究了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分布及发展现状,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剖析了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立场研究解决能源问题的全球能源观,进而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分析能源电力供需、“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的基础上,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实施路径、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展望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全球能源发展现状与挑战
第一节全球能源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二、化石能源
三、清洁能源
四、“一极一道”能源开发
五、电力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二、能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三、能源配置面临的挑战
四、能源效率面临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
第一节世界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一、风电发展概况
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第二节清洁替代
一、清洁替代的必然性
二、清洁替代的关键
第三节电能替代
一、电能替代的必然性
二、电能替代的重点
第四节“两个替代”与能源革命
一、清洁替代与能源革命
二、电能替代与能源革命
小结
第三章全球能源观
第一节能源发展规律
一、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方向发展
二、能源利用从低效向高效方向发展
三、能源配置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优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观
一、基本内涵
二、核心内容
小结
第四章全球能源电力供需
第一节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社会发展
二、能源资源禀赋
三、能源环境约束
四、能源技术进步
五、能源政策调控
第二节全球能源需求
一、能源需求总量
二、能源需求结构
三、能源需求分布
第三节全球电力需求
一、电力需求总量
二、电力需求分布
第四节未来全球能源开发格局
一、能源供应总体情况
二、世界各大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三、分布式能源开发
四、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
第五节全球电力流
一、全球电力流布局思路和原则
二、全球电力供应总体情况
三、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
四、全球电力流发展趋势
小结
第五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一节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一、坚强智能电网
二、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二节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
一、北极地区风电外送通道
二、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
三、重点跨洲联网通道及发展进程
第三节洲内跨国互联电网
一、亚洲互联电网
二、欧洲互联电网
三、北美互联电网
四、南美洲互联电网
五、非洲互联电网
第四节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一、电网网架建设
二、智能化发展
第五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
一、组织机制
二、运行机制
三、市场机制
四、政策保障
第六节全球能源互联网综合效益
一、环境效益
二、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
小结
第六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第一节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技术创新的方向
三、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第二节电源技术
一、风力发电技术
二、太阳能发电技术
三、海洋能发电技术
四、分布式电源技术
第三节电网技术
一、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
二、海底电缆技术
三、超导输电技术
四、直流电网技术
五、微电网技术
六、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第四节储能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三、前沿技术展望
第五节信息通信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小结
第七章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中国实践
一、技术创新
二、标准制定
三、战略规划
四、工程建设
第二节国际实践
一、特高压发展
二、智能电网发展
三、清洁能源发展
四、世界互联电网发展
小结
第八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改变世界
第一节构筑能源发展新格局
一、突破资源约束,人人享有充足清洁能源
二、突破时空约束,清洁能源实现高效利用
三、突破环境约束,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
第二节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一、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经济质量
二、释放创新红利,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推动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节创造社会美好新生活
一、改变公众生活,提升人类发展水平
二、推动社会变革,构建高效社会形态
三、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
一、推动政治和谐,促进世界和平
二、推动环境和谐,促进生态文明
三、推动人类和谐,促进文明升级
小结
内容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对商业格局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以前有未有的发展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渗透并改造着社会经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的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改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极大的发展力量迅速冲击传统商业模式的堤坝。中国商业圈有个非常有名的“赌约”,一个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董事长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两人的赌约内容是:十年时间,中国电子商务将占据商品零售市场的5成,如果变成现实,由王健林董事长以个人的名义支付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有达到销售额的50%,则由马云向王健林支付1亿元。这场对赌实际反应的是中国商业模式和思维的分歧,马云是从互联网角度来看未来商业发展趋势,王健林是从传统企业思维的角度分析判断传统企业的经营未来。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互联网时代,就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考虑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
(二)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时代,不仅影响着商业模式,改变销售和和消费习惯,而且对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中国商业圈第二个有名的赌约,主体是以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董事长董明珠和互联网思维杰出代表小米科技的董事长雷军,他们的赌约是小米如果5年内营业额能够超过格力,董明珠将向雷军支付10亿元。虽然离2018年12月赌约到期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2016年4月29日,格力公布了15年营收情况,全年营收977亿元,较上一年大幅下滑29.4%。虽然没有小米科技的营收数据,但是已经看到了传统企业的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的趋势,而互联网企业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传统能源企业经营困难,原油开采亏损,中国煤炭企业营收大幅下降,全行业陷入亏损。而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提升,阿里巴巴2015财年互联网平台成交营业额超过3万亿元大关,集团营收超过1000亿元,实现净利润39.23亿美元(约243.20亿元)。同时走互联网融合的传统制造业华为集团,2015年营收3900亿人民币,互联网思维让华为终端销量持续攀升,为集团贡献巨大。互联网思维影响着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小米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粉丝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不仅成为企业产品的忠实用户,而且是一个企业最为广泛有效的宣传代表,又能让企业实现与用户互动,时时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价格策略,实现与市场的联动,推动企业产品更新和升级改造。
二、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
传统产业已经足够透明化,涉足企业主体过多,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而生产成本的人力成本等要素还在不断上升。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现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一方面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尤其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做好结构调整,压缩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每个企业必须从自身研究,顺应时展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类型、成本控制、市场销售等方面做好分析和把控,降低生产成本,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优化产品类型,做好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企业尤其是石油等能源类企业的再造工作。
(一)大数据思维
企业生产和销售都必须结合市场,控制好成本,把握好价格,降低成本,生产市场紧俏商品,根据市场供需合理设计产能和安排产量。大数据思维和云计算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体现,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企业需要运用好大数据分析,对原油价格的走势、人力成本的控制、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国内国际开采成本的对比、采油和炼油设备的升级改造等情况做好科学分析。大数据能够全面反映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最为科学有效的指导。原油生产企业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做好国内原油与国际原油的开采成本综合比较,合理安排产能和产量。避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到135美元时,还在拼命进口原油,主观认为原油还要涨到180美元。运用大数据分析油价的走势,能够根据原油价格下降的趋势合理地压缩产能,防止油价过低带来多生产多亏损的被动局面。运用大数据分析设备成本、人力成本、成品油的价格走势,做好综合分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降低炼油成本。石油石化产品种类较多,不同的种类盈利能力不同,甚至产生对立。原油价格下降对生产时利空,但是对进口和炼油板块和石化板块是利好。相反,则是开采利好,炼油和石化是利好,做好优化,保障盈利能力。
(二)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又一重要体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更多的从用户需求、体验进行考虑,让用户满意,满足用户的需求。石油能源企业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根据用户的需要合理安排生产,生产高品质的石油产品,开发出创新型石化材料,保障品质。中国石油市场虽然没有高度开放,但是三大油企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自营加油站和民营加油站的竞争也在升级,化纤材料市场面临国内国际竞争。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生产出高品质成品油,不断开发出创新型产品,赢得更多用户和市场,获得更多客户满意。
(三)便捷体验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4
2015上半年回顾 汽车产业新常态
持
续低迷的宏观经济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正逐步放大,表现在近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保持在低位运行。汽车产业新常态的总体特征即销量增速放缓,2015上半年销量增速已降低至1.4%,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而随着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持续渗透,围绕汽车销售、租赁、维修保养等传统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互联网+”新兴业态,汽车后市场逐步成为互联网对传统汽车行业“攻城略地”的第一站,庞大的保有量代表的存量市场正酝酿着更多的新兴业态。
201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呈现下述特征:
低迷的宏观经济对汽车消费的影响较大,汽车销量增速放缓。
乘用车库存形势严重,销量放缓,车型结构性增减特征明显,轿车和交叉型销量下滑,SUV、MPV逆市增长。
商用车受宏观经济拖累,货车市场持续低迷,客车市场受出行方式影响,需求偏弱。
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今年上半年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准入门槛放低,未来补贴政策力度虽有减小,但范围扩大,时间拉长,上半年的产销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购车市场正逐步打开。
汽车流通环节,涌现出了一大批“互联网+”新兴企业,以“互联网+汽车后市场”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聚焦于O2O模式。
乘用车――新常态下承压
2015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了4.8%,销量结构性增减趋势明显。其中轿车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分别下降了5.89%和19.03%,SUV和MPV销量分别增长了45.94%和15.26%。从去年增长5%到今年下降5.89%,2015年轿车销量下滑幅度较大。
汽车市场车型消费升级明显。2010年SUV车型销量占比仅9.6%,2015上半年累计销量占比已达到26.4%,5年不到的时间销量占比翻了2.6倍多。反观轿车,从69.1%下降至今年的57.3%,2014年以来下滑幅度尤其明显。车型消费升级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从需求方面看,近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首次购车和二次购车的部分消费者有消费升级的意愿和能力,从供给方面看,市场上SUV车型丰富,近两年的价格也呈下降趋势,部分SUV车型价格已降至合资品牌紧凑级车同价。
2015年自主品牌借助SUV车型热销,市场占有率同比回暖。2015年国内SUV前十车型销量中,自主品牌占据过半,SUV车型已经成为拉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主力军。
未来随着外资品牌SUV车型的丰富和价格下沉,自主品牌SUV或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另外,油耗的限制或将大幅抬高自主品牌SUV造车成本。
汽车库存形势严峻。受2015年汽车消费需求不足影响,6月汽车产销时隔多年再次双降,汽车经销商库存已连续9个月超过50的警戒线,分系别看,自主品牌和进口车库存系数较高,合资品牌通过降价促销后库存系数维持在警戒线水平。2013年~2014年间为合资品牌在中国产能布局集中期,2015年产能开始集中释放,2015年汽车消费市场低迷,因此合资品牌也面临着较大的产销压力。
合资品牌全面降价促销。需求不振下的合资品牌汽车开始降价促销,有的直接降价,有的通过贷款免息等方式让利促销,往年需要加价提车的南北大众也加入降价促销队伍,说明汽车市场形势严峻,如果合资品牌汽车大力度、持续降价促销,自主品牌恐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的扶持政策集中在科技研发、财税支持、推广应用等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各个环节提供了全面立体的政策支持。
2015上半年出台的政策与以往政策相比,准入方面适当放开,补贴退坡引导市场竞争。
准入管理方面,6月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对新进企业的要求大幅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删掉了“具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这一条款,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申请电动车牌照成为可能。其次,稿中明确: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这将显著降进入电动车行业的投资壁垒,增加了企业的自主决策权。第三,将征求意见稿中的“新建电动车制造企业的投资主体需具有稳定业绩、收入和融资能力。”条款修改为“需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这为新兴的创业型企业提供了机会。
财税补贴方面,用车补贴退坡幅度加大,政策对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续航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说明政府府在逐渐淡化新能源汽车“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角色,把更多的主动权交还给市场,由市场需求来带动产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在这批补贴退坡淘汰赛中,产业链成本控制突出的企业,将率先占领市场,赢得市场大展的先机。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多年的政府政策叠加及企业的持续投入,换来了去年至今的产量持续暴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63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4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55万辆,同比增长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6406辆,同比增长74%。
未来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的开启程度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购车成本,目前电动汽车价格主要因为电池成本高,未来电池的成本如果大幅下降、性能提升,将直接拉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二是配套充电设施的完善,便利的充换电设施完善是新能源汽车大范围推广的前提。
商用车――受宏观经济拖累
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决定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最大,自2014上半年开始商用车销量进入下降通道。2015年上半年商用车销售了175.5万辆,同比下降了14.4%,其中,客车同比小幅增长了0.9%,货车同比下降了16.8%。
货车市场持续低迷。货车销量自2010年到达顶点后开始缓慢下行,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下降,需求下滑明显,叠加经济下行,工业企业经营持续不振,开工率降低。货车作为基本生产资料,其需求量将持续小幅下滑,季节性因素可能存在反弹,2015下半年由于同期基数较低降幅或将收窄,但总体低迷的大方向难以撼动。“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区域结构化调整,可能带来货车行业的一段小周期上行,但目前影响幅度尚无法估算。
我国近几年持续调整客运结构,增加轨道交通铺设,随着高铁投入运营进入高峰期,公路客运量从2013年下半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并持续走低。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客车的长途、短途运输都受到影响。
按客车用途分类看,私家车普及、高铁全面铺设、游轮游兴起等出行方式的改变,使得旅游用客车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持续下滑;公路客车中的长途客车受高铁影响较大,短途客车受城际列车影响大,公路客运对中、轻型客车的需求在小幅增长,客运量下降后运输工具小型化成为趋势;城市客车主要是大型公交客车,政府鼓励公共出行,大型客车需求尤其是新能源客车需求有一定增长潜力,但总体规模有限。
汽车流通――“互联网+”下的新兴业态
近几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行为模式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互联网迅速向传统行业渗透,2015年,“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汽车消费流通环节,围绕看车、买车、用车、再流通和报废各个环节全方位渗透,涌现出了一批基于“互联网+”的企业。
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整车制造的利润仅占汽车产业链利润的2成都不到,大部分利润产生在汽车流通环节。随着新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企业纷纷瞄准汽车流通环节,无论是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还是新进互联网企业,都意图在这数万亿的潜在市场中分一杯羹。
汽车后市场电商不同于普通的B2C销售模式,汽车后市场电商在完成产品网络销售后,需要为消费者提供线下服务,因此,汽车后市场领域的“互联网+”大多聚集于O2O模式。
O2O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于:①线上海量流量的获得;②线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③雄厚的资金支持。“互联网+”模式易于复制,因此在项目推广之初,需要通过大量的现金支持吸引海量的客户流量,聚集人气,同时需要在线下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大量的维修网点或者上门维修人员是企业线下必备模块。
2015上半年回顾 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汽车企业必须重视跨界竞争与融合、拥抱新兴业态,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整车销量放缓、利润收窄,汽车制造型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②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的研发需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共同合作完成。③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倒逼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触网”,拥抱新兴业态。
乘用车――兼并重组、去过剩产能步伐加快
未来5~10年(甚至于更短的时间),中国将有大量乘用车企业被市场淘汰,生产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国汽车销量迅速增长,庞大的产销量规模和预期吸引了大批整车企业大规模的扩张产能。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开始放缓,需求萎缩将清理过剩的产能,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的过程伴随着的将是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
由于工厂产能利用率低而陷入经营困境的本土制造商中,己有企业将旗下部分工厂售予外资合资企业。如哈飞汽车在黑龙江省以及山东省建有工厂,2015年3月长安福特宣布收购其位于黑龙江省的工厂,所收购的工厂年产能为20万辆,保留目前为止一直生产长安汽车悦翔V3的生产线,同时计划导人全新的福特品牌的生产线。这种通过外资企业对本土制造商的收购也成为消除产能过剩的一个有效办法。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自主品牌企业有必要进行合并重组。上汽集团、中国长安、东风汽车等大型制造商未来将成为中小型企业的接盘手,只能努力通过对其合并重组从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随着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各家大型企业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必须提高产品竞争力。
商用车――短期或有反弹、长期趋势向下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时期,未来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持续成为增长焦点,重工业缓慢下行。货车的销量主要依赖于投资,包括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多包含在第二产业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逐步减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考虑到同期销量基数低,及国家新批投资项目开始向货车行业传导等因素,下半年我国货车销量或将回暖,但从长期来看,受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影响,我国货车销量长期趋势向下。
客车总体需求偏弱。客车需求主要来自城镇化建设,经济区域转移等新增线路需求,但新兴经济区域轨道交通铺设已经逐渐纳入常规规划,因此对客车总体需求的带动在逐渐减弱。
新能源客车和专用客车是发展的趋势。新能源客车销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这是大势所趋,国家持续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未来新能源客车的数量将急速增加,尤其是新能源公交车的大范围推广,从而对传统汽油客车造成持续的挤压。专用化的主要需求来自学校校车、公司班车等,从幼儿园开始各学校增设专用校车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专用客车的销量将持续增长,需求主要来自城市学校、公司采购,城市用轻型客车的需求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后市场――蜂拥而入后是挤泡沫的过程
根据笔者统计,201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PE/VC事件就多达67件,超过2014年的总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这67件投融资事件中,有的是天使阶段融资,有的已经到了第四、第五轮融资,纵观汽车行业所有投融资事件,大部分集中在汽车后市场领域,且融资主体几乎都是“互联网+”型企业,传统企业几乎绝迹。
资本市场的动作往往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应当预见到在大量资本向汽车后市场涌入后,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后市场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后市场领域的互联网变革、颠覆已先于汽车研发、制造领域开始。但同时,大量资本蜂拥而入后的必然结果是泡沫的形成,风险投资的多寡决定了泡沫有多大,历史告诉我们,泡沫破灭具有必然性,只会迟到,不会缺位。对于欲进军汽车后市场的企业或者创业者来说,应当三思而后行,谋而后动,没有一定的资本和规划很难笑到最后。
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以完善充换电配套设施为重点
2015年5月了参考工业4.0的产业培育政策《中国制造2025》,其中明确了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2025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年销售目标定位300万辆,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大气污染的对策普及新能源汽车,力求赶超汽车发达国家,成长为汽车产业强国。
现阶段,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推广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充电桩数量少,去年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数量和充电桩数量的比例仅为1U0.32,远低于1U0.64的目标;其次是充电的速度慢,4~5个小时是国内大多数电动汽车家用充电装置的平均水平。充电桩的布局和充电时间问题为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挫伤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在补贴政策退坡,政策倒逼市场运行的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方向之一,政府将会完善充换电配套设施,以带动终端消费的方式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互联网+”――逐步向汽车研发、制造上游产业链渗透
个性化、定制式产品需求发展方向将促使“互联网+”逐步向汽车研发、制造上游产业链渗透。下一阶段,汽车领域的消费将凸显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式需求,这将促使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研发与汽车制造整合,互联网向汽车研发与制造领域渗透。
现阶段,“互联网+”主要向门槛壁垒低、市场规模庞大的汽车后市场渗透,未来“互联网+”的重点是重塑汽车制造业价值链,清华大学汽车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未来C2B模式将成为主流。
在未来,工厂将可直接与消费者对话,消费者的需求可直接向厂家表达,厂家根据需求向制造体系内的资源提供商、研发设计机构、核心部件商等联系,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给汽车上、中游各个环节的企业。也许未来大到一辆车,小到一个零部件,设计或在意大利完成、部件采购集中在欧美等国,然后在中国组装生产,每一辆车或将经历在不同国家、经过不同供应商协作完成。未来互联网将搭建云制造平台,通过云端对客户需求的拆解,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共同制造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智能化――大数据下的汽车产业革命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建筑;设备能源;管理系统
1 节能建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新、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建筑能耗占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的较大份额,而其中建筑信息系统、建筑设备(空调、照明、电梯等)、建筑安防系统是建筑能源消耗中的主要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意识的增强,舒适、节能及安全的智能建筑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趋势。新兴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正是一种可以适应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与建筑信息、设备、安防系统相融合的技术手段,能够大幅提高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2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目标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目标首先就是要提高建筑通信系统、建筑设备(空调、照明、电梯等)、建筑安防系统的能源消耗水平,通过自动控制,将不必要运行的设备、通道、线路及时置于休眠状态,并提高现有运行设备的运行效率。而智能建筑与以往的旧有建筑相比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基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系统将以往各自为战、互不相同的通信、设备、安防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共有的平台,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建筑内的各系统的远程操控。互联网技术在此提供强大的数据传输、计算及处理功能,打通了传统的不同自动控制系统间信息交流和集成的诸多障碍。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集成节能特点具体体现在对智能建筑BAS控制方案的优化与融合,目标是为了对建筑的能耗实现精确的计量,进行能耗分类归纳汇总,计算单位平均能耗,查找高耗能点和挖掘节能潜力。对于智能建筑能耗集成管理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1)对能源消耗信息的集中采集与监测;(2)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建筑中各系统的集中的远程监控,在保证建筑功能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智能建筑能耗水平。在能源消耗信息的集中采集与监测方面,通过采用与互联网兼容的数据收集单元全面采集对室内外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信息。在远程监控方面,在考虑了收集上来的不断变化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系统的确定变量的控制,寻找最小的能耗输入,远程地控制照明、风机、水泵、空调机组,从而来满足室内舒适度和健康环境。
3 智能建筑节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中通常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感知又饕就是完成采集数据的任务。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装置自动采集物体的各种信息,实现物体识别、信息采集、数据上传的功能。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手段,借助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完成各个子系统的关键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这类代表性的信息比如设备用电信息、环境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从而建立智能建筑较完整的系统运行数据库,为下一步的设备运行管理分析和能源管理分析作数据储备。
网络层主要就是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控制。网络层作为互联网体系架构的中间层,是互联网的中心环节,包括Internet,3G/4G,WiFi 等有线和无线的通信网络,同时还有基于以太网 TCP/IP 等的通信控制网络。
应用层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已经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数据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功能。
应用层对于基础的数据分析是根据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完成设备查询分析。应用层软件将基于数据模型,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能源消耗数据与用能结构,通过对能量消耗状况的掌握,能准确找到建筑物中能耗可能的控制点。根据事先建立的全国的同类建筑运行状态和行业规定标准的能耗数据库,建立标准的数据节能特征数模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能耗偏高的症结所在,并给出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一套基本的优化节能管理方案,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互联网技术除了可以收集、分析能耗情况、远程控制高能耗设备,还可以进行建筑设备的故障诊断、维护管理及自动调试。传统的设备维护管理是按照维护计划进行执行,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备无故障时也浪费了人力。而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信息,可以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可能产生问题数据的设备及时地进行维护,大幅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水平,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对于由于设备故障产生的高能耗问题预先进行解决。
通过互联网系统采集到的基础数据也可以用于对智能建筑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能耗情况和节能计划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实际的节能效果。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帮助用能单位后期更加详细地制定能源消耗指标,并实时地加以监督,及时地制定改进措施。最终通过节能分析,可以记录并各项节能措施的节能量,并能够清晰了解、展示节能改造的实际效果。
4 智能建筑节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实例
互联网系统应用于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中,能够让建筑内的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在全自动状态。智能控制方式可以预先设定若干基本工作状态,根据天气情况、房间内的人员情况,自动地调整房间内的供热、供冷及通风量。例如,在上班时间到来前,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提前开启通风空调系统,使建筑物内的污染物(如甲醛、CO2,Rn等)提前稀释,达到人能够正常工作的安全状态。在下班后或人变少后能够自动地降低通风量或关闭通风系统。再如,互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时时控制房间内的温度、湿度,使房间内的环境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地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方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除此之外,互联网系统的加入,能够使房间内的环境信息及时地传递给远程的控制室,通过对于房间环境的掌握,从而可以远程地对房间环境做出精准调节。当采用精确调节方式后,智能建筑的空调系统可以在过渡季节充分利用外界自然的冷暖空气,减少机组的运行时间及负荷,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建筑,可以提高智能建筑的管理水平,减少建筑的维护费用。智能建筑智能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将普通通风空调人为地控制空调系统转换为智能化管理,不仅使大楼的管理者提高其管理意识和管理素质,而且将大大减少大楼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能源互联网趋势范文6
市场与资本双因素提高移动互联网投资热度
研究显示,2000-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事件118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有96起,披露投资金额为6.63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90万美元。(见图1)
从历年的投资规模情况来看,2009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事件的最高值,共发生26起投资事件,其中有22起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9800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445万美元。2007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披露投资金额总值最高的一年,在25起投资案例中有24起投资案例披露了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为20017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834万美元。不过从历年的平均投资金额来看,2006年平均投资额为1025万美元,创历年最高值。
2007年可谓是移动互联网投资第一波热潮,主要受三大因素的拉动:一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大,为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互联网厂商如腾讯逐渐加大向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渗透,原有移动互联网厂商如空中网、3G门户等进一步发展,差异化的应用/服务丰富了移动互联网产品,同时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究带来了新的血液;三是各类细分业务的不断出现,除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外,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无线广告及各类独立的手机客户端软件等业务的出现使投资方找到了移动互联网投资点。此外,中国移动网络扩容也优化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传播介质。
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共发生11起,其中8起案例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额为7256万美元,平均投资额为907万美元,预计随着手机游戏、移动视频、移动支付等细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2010年下半年移动互联网行业仍将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外,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加之充足资金,预计2010年移动互联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将有所提升。
从单笔投资金额的角度分析,中国移动互联网近十年的投资案例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单笔投资金额集中分布于500万美元以下,共发生55起投资事件,占总投资案例数的46.61%。
从投资轮次的角度分析,2001-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中,Series A投资案例数量仍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共披露投资案例53起,占总投资案例44.92%,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45起,投资总额为20486万元,占比为30.92%。此外,有24起投资案例未披露投资轮次,占比达20.34%。
从投资地区角度分析,2001-2010年中期,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热点区域以北京为主,北京移动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为57,占总投资案例的48.31%,其中已经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48起,总投资额为38849万美元,占比高达58.63%,平均投资额为809万美元。上海地区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数位居第二,投资案例总数为17起,占比为14.41%,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13起,总投资金额为2849万美元,占比为4.30%,平均投资金额为219万美元。在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北京、上海、深圳地区是投资活跃地区,尤其是北京,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网络游戏市场盘整将至
中国网络游戏进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成长到成熟、从运营到“自主研发+运营”并行再到海外运营,从单机游戏到联网对战再到3D网络游戏。2010年,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即将进入盘整期,除技术、产品、运营、渠道拓展方面发生变化外,资本市场运作也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网络游戏行业的热点话题。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发生17笔投资,其中已经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15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10027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68万美元。总投资案例数量同比下降19.05%,披露的投资金额总数同比下降44.12%。这是2005年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投资案例集投资金额首次出现下滑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期,资本市场对网络游戏的态度更加冷静和客观。
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发生92笔投资,其中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为57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42030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737.37万美元。从2010年上半年的投资情况来看,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共有6笔投资,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5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1035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59万美元。(见图2)
我们认为,2010年下半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发展看点有四点:
一、中国相关部门对网络游戏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一年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措施,从内容创意、研发到市场运营,乃至虚拟货币运营等网络游戏的各个环节加以管制与规范,尽管短期来讲,将减缓部分网游企业的发展速度,甚至出现行业的小幅盘整与洗牌,但是长远来讲,对中国网游产业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预计内容管制、虚拟货币管控仍是未来网络游戏监管的主要方向。
二、中国网络游戏合作运营趋势明显。
相比于网络游戏发展前期市场的“自产自销”,2009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同类厂商之间的合作案例日渐增多,网络游戏的联合运营表现尤为明显。如腾讯与巨人联合运营网络游戏《绿色征途腾讯版》、腾讯游戏与北通联合运营《地下城与勇士》、盛大游戏与金山联合运营金山3D游戏《剑网3》等,同业合作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的趋势之一。
此外,异业合作态势也日渐明朗,如巨人网络首款的体育社区网游《体育帝国》与体坛网在北京宣布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开创网游异业合作的全新模式;盛大网络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等,相继拉开网络游戏异业合作的序幕。
我们认为,同业、异业合作将较好的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优秀的产品+良好的运营”将推动网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众多中小厂商的入局,联合运营的案例将逐渐增加,但是切忌盲目联合运营。
三、网络游戏将成为连接娱乐产业各环节的桥梁。
网络游戏是目前中国文化娱乐产业众多细分市场中发展较好的市场之一,也是获利雄厚及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在众多的文化产业细分领域,网络游戏凭借其特殊的属性成为将众多细分领域融合的桥梁,如网络文学的版权溢价可以通过出售版权给网络游戏,盛大文学的《星辰变》正在尝试进行多版权运营;影视作品未来也将通过网络游戏的改编增加溢价,如2009年6月,博瑞传播拟以最高不超过4.81亿元收购成都梦工厂网络信息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意味公司将正式进军网络游戏业。2010年6月,华谊兄弟与移动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掌趣科技达成协议,以1.485亿元自有资金获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这次注资表明华谊兄弟进入游戏行业的战略布局,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预计未来将有部分影视机构进一步开拓网游行业。
四、部分上市网络游戏公司发展值得期待。
在中国的上市网络游戏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在2010年下半年的业绩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完美时空,新老游戏交替之后,预计新游戏《神魔大陆》、《魔界》等都将成为公司未来营收的增长点;另外,2010年,完美时空收购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宝宏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是网络游戏公司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全线布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二是网易,一方面《魔兽世界》即将开服,另一方面《天下贰》(3D游戏)等游戏将于2010年下半年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营销,作为中国3D网游的先行者,预期市场表现存在上升空间。
能源存储成为清洁技术投资新热点
所谓能源存储,主要是指将电能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使转化后能量具有空间上可转移(不依赖电网的传输)或时间上可转移或质量可控制的特点,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合用电需求的方式(功率、电压、交流或直流)释放,为电力系统、用电设施及设备长期或临时供电,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等。
从行业的界定来看,能源存储隶属于清洁技术行业,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能源存储技术提高电网使用效率,最终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能源存储技术帮助电网平衡波峰和波谷时期的用电需求,平稳度过电能调度中短暂的电力中断,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之一,减少因时间/空间上供求不平衡导致的电力浪费。
其次,能源存储技术使得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时间、电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使用无论对电网还是对用电设备都会造成很大冲击,进而阻碍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以及向用电设备供电。
再次,能源存储技术为汽车、内燃机驱动的重型动力设备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污染源提供相对清洁的动力来源或者通过混合动力的方式提高能效,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